安徽小吃

西海徽州苞芦馃(guo)

徽州多山,宜种苞芦(玉米)。苞芦磨成粉,用开水烫后揉成面团,用猪板油加鲜菜和腌雪里蕻为馅。取一份玉米面团放入一份馅心,做成小圆饼形,入平锅烧熟。饼被烙得两面金黄,外皮焦脆,有玉米香,馅心油润而有脂油香,味鲜可口。徽州山区称饼为馃,称玉米为苞芦,此饼用玉米粉为皮面,故名"苞芦馃"。"苞芦馃"吃了最耐饥,故深受体力劳动者的欢迎。徽州山区有民谣曰:"手捧苞芦馃,脚踩一炉火,除了神仙就数我。"传神地道出了山里人偏爱吃苞芦馃的习俗。

绩溪挞馃

挞馃是绩溪传统的特色面食。过去徽商出远门的人多,路上吃的“途中餐”既要便于携带,又要经久不坏,绩溪的女人们为了家里男人在路上不挨饿,就想方设法用家里的干菜做馅,用面做皮把干菜馅包在里面,放在铁锅里面用温火烘烤,就变成了又香又脆,保质期又长的挞馃。 在绩溪,随处可见的就是它。随便走进一家早餐店,都可以品尝到最传统最经典的美食,一个馃,满足一整个早上。

糖糕

昭德轩糖糕起曾昭德从父亲手中学,传给儿子曾献华时,糖糕的口感特色已经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曾献华把技艺传给徒弟李雪,言传身教,使糖糕精益求精。糖糕面中加上蜂蜜桂花,使口感更加诱人,增加了糖糕的香酥美味,起的酥入口即化,外酥内软,甜而不腻,昭德轩糖糕是宿城一道著名的传统小吃,体现了中华美食文化的悠久。

sà汤

𦠿汤其原材料全部来自当地无污染、无公害产品,埇桥麻鸡、猪、埇桥小麦、香油、中药材等,全部取自当地,即使有部分配料源于外地,也全部是精心挑选,宿州昭德轩𦠿sà汤丰富的文化内涵,“月月熬、天天熬,非一日之功”,是乾隆皇帝御赐汤名,当地人人皆知。喝𦠿sà 汤是皖北的饮食习惯,汤味新鲜味浓,人人皆喜食之。

宿州(Shā)汤

汤,让皇帝难忘,必须要喝一碗的那个汤~宿州早餐标配! 用散养嫩母鸡汤熬制、当年的麦仁、不放牛羊肉等杂肉,作料配料24种,先后顺序均有讲究。汤味入口鲜咸,汤味厚重。汤汁浓淡适宜,用筷子轻轻搅动,细细的,柔韧的,像母亲纺成的棉穗,含在舌尖,依旧是肉味,沁入心底,依旧是肉香。各种味道都那么香浓、绵长,都那么耐品、耐寻味。一碗下肚,劳顿饥渴顿消,精神大振。

赤豆酒酿

赤豆酒酿是芜湖地道美味的饮品。说起红豆,大家肯定不陌生。“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便有了那么几分饱含爱情的甜蜜味,但若是再配上香甜醇美的酒酿呢?好似一个微醺的少女,在思念着她远方的心上人一般,甜蜜里带着几分醉意。更别说加入白糖熬制的熟红豆了,那样香甜可口!

蟹黄小笼汤包

极负盛名的“芜湖三鲜”即盛产于芜湖段江面的刀鱼、鲥鱼、螃蟹。虽当今生态环境变化,但芜湖的鱼鳖虾蟹等水产品仍极其充沛,单单只提到传统美食蟹黄小笼汤就让人食欲大动,几不自持。其营养功效能增长肌肉,增加免疫力,促进康复,补铁补血,抗衰老。安神镇 定,增加食欲。

胡兴堂蟹壳黄烧饼(黄山烧饼)

黄山烧饼又名“蟹壳黄烧饼”是安徽徽州传统名吃,早就盛行于皖南一带及周边省市。用上等精面、净肥膘肉、梅干菜、芝麻、精盐、菜油为原料,靠手工制皮做馅,经10余道工序。其烘烤是特制炉,内燃木炭,将饼坯贴于炉内壁,经过烘烤、闷烘、炉火退净后还要焙烤,几个小时才能做成。因其形似蟹壳,色如蟹黄故名“蟹壳黄”。烧饼层多皮薄,外形圆厚,香、甜、酥、辣、脆兼备。有古词为证:“薄如秋月形似满月,落地珠散玉碎,入口回味无穷”。

大救驾

“大救驾”是安徽淮南寿县的一道精美糕点,而它的制作技艺已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大救驾”的由来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相传:公元956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大军攻打寿春,南唐将领刘仁赡死节守城 ,赵匡胤历经九个月才攻下城池。由于长期征战,他焦躁疲劳,不思饮食。当地有一厨师绞尽脑汁,用面粉、白糖、桂花、莲子等十余种原料,精心调配,做成糕点给赵匡胤品尝,赵食之,胃口大开,精神大振。后来,赵匡胤做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对大救驾仍念念不忘,称“救了驾”,从此,“大救驾”糕点美名远扬,口耳相传,历千百年不衰。

sa汤

韩京伯汤馆始人于1922年3月,机缘巧合得到一份传承二百多年秘藏不外传的古法(sha)𦠿汤制作秘方。汤馆开业至今已九十多年历史,创始人因姓韩、名锦行、字京伯,所以给自己的汤馆起了“韩京伯”的商号。韩京Sa伯 汤,汤体清醇如玉、汤汁缕缕飘香、根根鸡丝酥烂如麻、浮荡在黄白相间的蛋花之中,让你闻香生津;品其味,汤体润滑、香醇鲜美、满口生香,天然香醇会在喉嗓中回味。实实在在的滋补又美味,加上肉包开笼飘香,烧饼酥脆可口,吸引了众多的美食者,大家口碑相传,汤馆生意异常火爆,很快“韩京伯”的招牌伴随良好的 口碑,闻名数百里。

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是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的特色传统名菜,因原产于符离镇而得名。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也是中华历史名肴,和德州扒鸡、河南道口烧鸡、锦州沟帮子熏鸡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鸡”。正宗的符离集烧鸡色佳味美,香气扑鼻,肉白嫩,肥而不腻,肉烂脱骨,嚼骨而有余香。

鸭油烧饼

合肥庐州烤鸭店鸭油烧饼中合肥特色传统名小吃,用鸭油和制的酥烧饼,其选料、制作、火功、质量均很讲究,烧饼层次分明,入口又香又酥,余味久存,老少皆宜。

毛豆腐

徽州毛豆腐选用黄山本土的“六月黄”大豆和经过净化的山泉水,并通过传统工艺人工发酵,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或煎或烤,上桌时辅以佐料。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并且有开胃作用,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肥西老母鸡汤

肥西老母鸡汤选用生长在肥西紫蓬山、圆通山(北纬31.7°,海拔189米,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15.7℃,平均湿度为65%)180天的、具有地理标志的优质土鸡,且在山林散养,食虫蚁,饮溪水,得天独厚,品质纯正。炖汤时采用农夫山泉优质饮用水,精火熬炖,汤清肉白,原汁原味。被中国烹饪协会评定为“中华名吃”。

石头粿

感恩粿传统上以六月黄豆粉为馅,手工擀制面为皮,工艺极其讲究,营养价值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歙县披云山庄经改良创新,特运用多款馅料,突出徽府菜精致的做法,定名披云徽府菜——感恩粿,不仅融合了传统精髓,更具有原创智慧,得到了广大顾客的钟爱。

耿福兴虾籽面

耿福兴虾子面的面有韧性,味极鲜美,营养价值高。虾籽面采取宽汤窄面之法,将面条煮沸后略加冷水煮上片刻,捞起兑入有虾籽、猪油、葱花、酱油等佐料的高汤,入口鲜美无比。凡到芜湖的人,都要慕名而至,以亲口品尝为快。

虾籽面

历史典故:耿福兴虾籽面,自清光绪1888年创名至今,已有一百多世纪历史,中国饭店协会授予耿福兴“中华名小吃”称号,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件”之一。

淮南牛肉汤

据传淮南牛肉汤源自《五代十国公元957-960年间赵匡胤兵困南塘》距今已有1056年历史。当年赵匡胤据兵淮南八公山南塘地,攻打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守将刘仁瞻军纪严明,守城如命,尽管赵部顽强作战,仍屡攻不下。久之,外无救兵,内无粮草,赵匡胤反被兵困南塘。淮南地方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最后把自家耕牛纷纷宰杀掉,煮成大锅汤,送进赵营,官兵喝后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攻破寿春城。公元959年,陈桥兵变,赵匡胤登基,始终忘不了淮南牛肉汤,后来在民间把淮南牛肉汤传为“神汤”,又传为“救驾汤”。

寿县寿西湖大救驾

古城寿县有很多小作坊制作大救驾,但在旅游旺季,只有寿西湖的大救驾门庭若市,供不应求。寿西湖大救驾使用特制的大救驾面粉、白纱糖、寿西湖秘制动物油制作起皮,内陷以冰糖、桔饼、桂花、菊脯、核桃仁、青红丝等原料,西湖秘制佐料制作,成品形状为扁圆,色为乳黄,中间呈急流漩涡状,多层花酥叠起,犹如金丝盘绕,清晰不乱,似激流回旋,品尝起来,酥脆可口,油而不腻,清香宜人。用色香味俱全来形容“寿西湖大救驾”毫不为过。

黄山烧饼

黄山烧饼在清朝被乾隆皇帝钦赐“皇印烧饼”。乾隆第一次下江南,由“两淮八大总商”之首江春全权张罗接待。江春接驾的第一道茶品是由徽州班底构成的家厨团队根据他精心设计并集体开发研制的烧饼,其外层酥脆,内里滋润鲜香,嚼之异香可口,令舟马劳顿的乾隆顿感身心舒畅,精神倍增,并欣然御赐名“皇印烧饼”,意为乾隆对烧饼的喜爱堪比随身皇印,予之以最崇高的褒赏。

五城茶干

五城茶干是黄山传统特产。五城茶干自古有名。清代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吃了江南官员进贡的五城豆干,赞不绝口,叹为“江南一绝”。 五城自古就是率水岸边的水陆码头、官府驿站。南来北往的茶商、布商、盐商、山货商使得五城豆腐干名扬大江南各地。该茶干以配料讲究、制作精细、色香味美而著称。它是将黄豆浆液过滤后,用传统方法紧压,加配料熬煮而成的。主要原配料有优质大豆、原酱、冰糖、香油、丁香、桂皮、大香等。含有植物蛋白质、还原糖等多种营养成分。

小红头

小红头又名油糖烧卖、庐江小红头,是安徽省地方特色的传统名点,至今已有250余年的历史。以细面、糯米、白糖、猪油、金橘、桂花精心制成,其外形如盛开的石榴花,因顶端用食用色素染上一红点,故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