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特产

奉节脐橙

奉节脐橙,艳丽橙红而果大,圆滑细腻的肌肤透露着金色的光泽,脆嫩的肉质入口而化渣,堪称脐橙之王。它拥有三峡河谷长日照,接近积雪线下的斜坡逆温层,金钱难买的中等空气相对湿度,以及富含钾硒元素的土地等生态优势,受益于天然独特的气候条件,以其“果形端正、颜色橙红”的形态和“营养丰富、酸甜适度、脆嫩化渣、橙香味浓”的独特风味,享誉中外,深受世人喜爱。

武隆土鸡

武隆土鸡中小体型,羽毛黑色,颈羽、翅羽、尾羽泛孔雀绿色,凤头,红色单冠,青脚,尾羽上翘;皮肤、肌肉白色。

黔江羊肚菌

黔江羊肚菌,菌盖长圆锥体,棱纹纵横分明,呈灰褐色;菌体中空,菌肉厚实,菌柄米白色;菌香浓郁,久煮不烂,嚼劲十足。

黔江桑蚕茧

黔江桑蚕茧茧色洁白,色泽均匀,茧形匀整,缩皱匀浅,茧衣蓬松,茧层厚实。

涪陵榨菜

涪陵榨菜有全形、丝、片、丁、粒、酱状等;金黄色,表面发亮有光泽;香气浓郁无异味;口感适中、咸味较淡;质地脆嫩。

梁平红羽土鸡

“梁平红羽土鸡”主要分布在重庆市梁平县境内的东山城南槽和西山百里槽(竹山、屏锦、聚奎、袁驿、明达、梁山、蟠龙、福禄等镇),其公母羽毛大部分皆为红色而得名。“梁平红羽土鸡”在梁平县当地素被人民称为“药鸡”,是珍贵的肉蛋兼用型土鸡品种,也是宝贵的稀有珍禽。

垫江丹皮

垫江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垫江牡丹源于天然,藏于深山,自古就是种植和出口丹皮的基地,素有“丹皮之乡”的美誉,垫江丹皮,在重庆直辖前称之为“川丹皮”,与著名的安徽“凤丹”齐名,是牡丹的干燥根皮,垫江丹皮质量上乘,是优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抗炎、抗肿瘤、降血糖等功效和作用。1962年,原国家商业部召集专家对全国各地所产丹皮进行质量鉴定评比,垫江丹皮以高含量、高品质的牡丹酚获得质量最佳称号,并确定以垫江为全国粉丹良种基地。垫江县编著的《华夏牡丹花海》载:重庆垫江太平的牡丹花是明月山区的野生植物,有两千多年药用种植历史,从西汉元帝年间开始,垫江就有了种植牡丹的历史,迄今已3000余年,早于全国其他地区的牡丹种植。因此,垫江牡丹又被誉为华夏牡丹之源。垫江牡丹属于山水牡丹,产区与山水石树岚的天然有机结合,集特殊的观赏价值与药用价值于一体,被誉为“华夏一绝”、“国色天香”、“华中之王”的美誉。

垫江白柚

垫江白柚是我国柚类栽培优良品种之一。是垫江的名、特、优果品,于1830年从黄沙乡黄沙村曾家湾实生柚中选出,它以果大色艳、汁多味浓、脆嫩化渣、甜酸适度、品质优良而闻名全国,有170多年的栽培历史。1951年垫江县政府代表垫江人民为感谢党的恩情,曾选送100个柚子给毛主席及党中央领导品尝,中央办公厅回函:柚子收到,很好!望大力发展,请今后不要送来。1979年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对全国柚类进行了鉴评,垫江白柚名列前茅。1986年垫江白柚荣获四川省优质果品称号,1989年,1994年连续两届被农业部评为优质果品,1995年荣获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金奖。1997年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注册为“白由王”商标,1998年荣获重庆市名牌果品称号,2001年获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和重庆市名牌农产品称号,深受消费者青睐。

合川桃片

合川桃片,是一种由糯米、核桃、面粉、白糖等制成的片状糕点,其形为薄片,色泽洁白,散如展卷,卷裹不断,点火即燃,入口化渣,软糯滋润,细腻香甜,兼核桃、玫瑰清香,清新爽口。山水秀丽的合川孕育了繁盛的文化,钓鱼城的辉煌历史令人叹服,而桃片的美味则让人垂涎。

巫山脆李

巫山脆李果形端正,近圆形,缝合线明显,离核,果面特有的白色粉层明显,平均单果重35g,整齐度好。果皮绿色或黄绿色,果肉浅黄色。肉质脆嫩,汁多味香,酸甜适度。

涪陵青菜头

涪陵青菜头,是重庆市涪陵区的著名特产,涪陵青菜头具有肉质肥厚、嫩脆少筋、品质优良、营养物质丰富等特点。它不仅是加工成品涪陵榨菜的优质原料,而且是营养丰富的特色时鲜蔬菜,无论以煮、炒、腌、泡等方式调制食用均鲜香可口,深受各地老百姓喜爱。单个青菜头质量达250克以上,青菜头呈近圆球形、扁圆球形或纺锤形,无长形和畸形,不带短缩茎、苔茎及叶柄。表皮浅绿,肉质白而肥厚,质地嫩脆。空心率≦5%。

石柱辣椒

土家风情,康养石柱;三十万亩生态辣椒,火辣、味香、油重、饱满,纯绿色食品……山水重庆,石柱辣椒。石柱辣椒颜色鲜艳,光泽好,辣味重,油份含量高,香味浓,果实皮薄肉厚,硬度高,籽粒少。 石柱辣椒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通过不懈努力,已建成川渝最大的辣椒生产县,成为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 "大产业"。

铜梁枳壳

枳壳是芸香科植物酸橙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又名川枳壳、江枳壳,是重庆地区的道地药材,主要用于治疗妇科疾病。铜梁枳壳气清香,汁胞味苦而后酸,富含挥发油、黄酮类成分,药用价值高。

秀山茶叶

秀山地处武陵山腹地,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具备茶叶生长所需的土壤、气温等自然条件。秀山茶叶具有匀度适中、叶香高、味纯、耐泡、无污染的内在品质,其茶汤晶莹、清香持久、味醇鲜爽,富含人体所需的硒、锌等20多种微量元素。

彭水苏麻

彭水苏麻学名紫苏,武陵山脉原生栽培种。紫苏是卫生部首首批公布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60个物种之一,武陵山脉一带称之“苏麻”,因幼苗叶背和未成熟前籽粒呈紫色,故有“紫苏麻”之称。适宜海拔400-1000米的沙壤、黄壤、砂砾地等多种土质。幼苗长势强,幼苗期叶底紫红色。叶唇形复叶,叶缘锯齿状,香气馥郁。成熟期株高1.5~2.0米,花萼白蕊浅紫色。籽实圆形棕褐色,少部分表皮有纹理,泛灰黑色或棕褐色。生长期不低于240天,苏子咀嚼有核桃沁润香。历史上有诗人对其描述:“条干并节,大叶繁枝,蓊茸纷披,凌群独秀”。在《唐六典.膳部郎中》列为一品俸禄的贡品,<新唐书.长孙无忌传>的记录被贬到彭水(唐代称黔州)记录“苏一合”的食料配给。《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志》p208记录1976年治愈肝硬化患者赵良成(彭水县普子区粮站书记)的献身革命事业,得助于彭水苏麻治愈病患的故事。 武陵山脉大量民间生存记录和口碑相传彭水苏麻的药食价值,延续到现代对这一种种质资源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内在深刻意义。彭水土家族和苗族保留春节食用苏麻馅料汤圆,是对这一种质资源遗产传承的特殊保护方式,预示着健康和长寿。不自觉中遵循天之道——补不足而损有余的朴素唯物主义(内陆缺乏深海鱼油对人体大脑能量的补充,但赋予了植物黄金紫苏代替其健脑的地位)。

万州罗田大米

万州罗田大米栽培历史悠久,西汉即有大规模种植。据清朝乾隆年《万县志》记载:”万州罗田古镇出好米,其米粒青如玉、晶莹剔透、味浓米香…….”等特点。80年代初期,罗田镇开始推广杂交水稻,产量、品质成直线上升,近年来,镇党委、政府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专题研究部署了打造“万州罗田大米”产业发展工作,强力推进“万州罗田大米”的品牌建设。2011年获第十届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交易会优质产品称号。

永川莲藕

永川莲藕表面光滑、硬实;藕体呈圆筒形,表皮黄白色,色泽均匀一致:藕肉洁白、肉厚、质脆、水分多、富甜味,可生食。它的营养丰富,用途广泛,经济价值高。每100g鲜藕中含干物质5g,粗蛋白质1.19g,淀粉7g,淀粉含量比常规莲藕高出2-3倍。炒食粉脆,炖汤易粉;还可以加工成藕粉,常作病后滋补品;莲子为滋补食品。藕节、莲子、荷叶皆入药。

云阳红橙

云阳位于渝东北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柑橘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汉代就曾盛产柑橘,民国《云阳县志》中有“地故产橘,汉世当极饶益,故为置官,今久衰竭……”的记载。1949~2000年,柑橘生产经历了副业、特产和量产阶段,柑橘收入仅次于粮食和生猪,位居第三。近年来,通过柑橘标准化种植的推行,云阳红橙在全县种植面积已达3万亩,年投产量达到1万吨,该品种发展规模与产量位于重庆市第一。云阳红橙种植规模不断壮大,独特的品质和良好市场竞争力渐已形成。

潼南罗盘山猪

罗盘山猪形成历史悠久。据1993年版《潼南县畜牧志》记载:“罗盘山猪,在民国初年就广为存在”,起源于本地黑猪。“罗盘山猪耐粗饲,当地群众喜用生姜茎叶作饲料,食欲旺盛,抗病力强,适宜吊架子饲养方式”,当地农民长期种植生姜和甘薯,粮食较少,养猪主要用生姜叶和甘薯藤,很少用粮食,“红苕既作人食,又是好的饲料,有红苕半年粮之说”,把甘薯定为“精料”。“穷不丢猪,富不丢书”,由此可见,在大量使用生姜叶和甘薯藤等青粗饲料的条件下,经产区群众长期选择培育,逐步形成了能适应当地自然气候环境和粗放饲养条件、体型外貌一致、生产性能相似、遗传性能稳定的罗盘山猪。

潼南萝卜

潼南县是重庆市4个核心蔬菜基地,萝卜栽种历史久。据《潼南县农业志》-四川省潼南县地方志丛书之二十二记载,民国35年(1946年)由四川省农业部门引进。据《潼南县农业志》(1986-2005)记载,潼南萝卜全县种植分布广泛。

巫溪洋鱼

巫溪,系大溪文化区域,在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生息繁衍。远在唐虞,即以"巫"称。南北朝置始宁郡,巴蜀多战乱,许多地方人烟几绝。然巫盐一溪之地及其附近山区,地方富庶,人口稠密。后废郡入大昌县。元朝裁县立大宁州,明洪武九年(1376)废州立县,清康熙六年并入奉节,雍正七年(1729)复设大宁县。民国三年,因古巫溪水改大宁县为巫溪县。古巫溪水即现大宁河,河中生长一种体被细鳞、腹部肛门附近被大鳞片的鱼类,人们因河名早为巫溪水而把该种鱼称为巫溪洋鱼,清光绪十一年《大宁县志》地理物产篇第二四页亦有记载。在1985年巫溪农业区划中,也有相应描述:我县捕捞的溪河渔类主要对象为:巫溪洋鱼、白甲、青波等,巫溪洋鱼肉质细嫩密实,鱼头中有一块形似宝剑的头骨,相传是杨贵妃当年驾着仙鹤巡游至风景秀丽的大宁河畔,见成群的巫溪洋鱼嬉戏于激流险滩,甚是好奇,驻足观赏间不忱把将随身佩带的绣花宝剑掉入水中,鱼以为是仙女赠与的仙丹,遂吞食入口中,最后化为一柄宝剑藏于头中,故又名“贵妃剑鱼”。巫溪独特的山区立体气候条件和典型的卡斯特地质结构,形成了巫溪洋鱼独特的典型特征表现:体延长,瘦削。身体侧线鳞至腹部呈灰白色或淡黄色、且颜色较纯正,鱼体背、侧面整体颜色偏黄,尾鳍上下缘和臀鳍后缘红色,胸、腹鳍边缘金黄色。鱼肉细嫩、密实、无土腥味,口感爽滑,鱼汤鲜香。

秀山金银花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被列为重庆市东南生态保护区。秀山金银花的种植历史悠久,据《酉阳直隶州总志》载:“忍冬,一名鸳鸯藤,一名老翁头,俗谓之金银花。”秀山早在咸丰年间就有金银花记载。据《秀山县志》记载,清朝末期至民国中年,县内经营药材收购的经营铺发展到35家。秀山金银花干制品颜色组成为金(黄色)五(成),银(白色)三(成),花针状花蕾、绿色清香,花针长2-4厘米,花蕾不开放。干样品有效成分绿原酸含量≥5.5%,安全水分范围为≤13%。秀山金银花中优良品种“灰毡毛忍冬”,首次列入了《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目前,秀山自治县已成为武陵山区最大和全国具有明显影响力的金银花基地县。

南川鸡

南川土鸡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封闭繁殖生长,其鸡肉及鸡蛋安全,低脂肪、高蛋白、低胆固醇,鸡肉细滑,骨小,鸡汤鲜、甜。煮食时香气满屋,汤面有层较厚且金黄的鸡油,营养丰富。特别适合赠送孕妇、产妇、老人、小孩食用,为滋补珍品,营养价值极高。

开县锦橙

开县素有“帅乡”、“桔乡”、“金开县”之美称。开县锦橙栽培历史悠久。据文献记载最早为《汉书》“容毋水出,有桔官”(毋水,即小江水系)。《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开州、土贡柑”,清朝咸丰三年《开县志》载:“开州产柑子”。可见,2000年前,开县即以产柑桔著称,且品质优良,并设有专门的管理官员。开县真正发展锦橙的历史是解放后,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时期,即50年代末期至70年代中期、80年代末期和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作为中国锦橙第一县,锦橙是开县农业中的支柱产业,在全县农业生产总值中占有主要地位,是农民致富、财政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以“渝开”锦橙为代表的开县柑桔在全国享有盛誉,1978-1995年先后多次获全国柑桔鉴评锦橙组第一名,1985、1989年两度获农业部优质农产品称号,1995年开县锦橙获第二届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1999、2001年又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2001年获重庆名果、重庆市优质农产品称号,2003年被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心认证为“绿色食品”,2008年获重庆市名优柑桔评选为银奖,消费者最喜爱柑桔。开县锦橙深受各地市场欢迎,产品远销到重庆、四川、陕西、云南、湖南、湖北、北京、上海、辽宁、哈尔滨等全国二十多个省市,甚至出口到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

江津广柑

柑橘俗称广柑,江津是全国柑橘生产最佳区域之一,全国久负盛名的“柑橘之乡”。《江津乡土志》(光绪本)记载:“柑子有红、白、广三种,均由水道运出本境,在重庆府销行。惟红柑子有运往涪州、忠州、万县、湖北宜昌、沙市;又由陆路运至贵州桐梓、遵义等处销行。总计运销三种每岁约值银二三万两。” 民国初期,《江津县志》(民国本)记载:“柑橘邑中出产颇多,附城沿江蔚然成林者皆是,亦出产大宗也。”民国25年,《四川经济月刊》刊载:“江津素以生产柑橘著名,其产量为5700万枚。”《中农月刊》刊载:“江津出产之甜橙,其产量之多,品质之佳,冠于全川。” 早在1951年,江津被国家确定为柑橘出口基地县(市)。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江津广柑蜚声海内外,大批量出口前苏联及欧洲国家,销量最多时外销达到4.2万吨,1400个火车车厢才能运送完毕。

南川米

南川米,重庆市南川区特产。南川是天然的优质稻米产区,为重庆市中高档优质稻最适宜的种植区域之一。该区于2003年通过南川米无公害基地认证,2004年通过“南川米”无公害产品认证,2006年通过了南川米无公害基地和产品的整体认证,2010年获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武隆高山辣椒

武隆高山辣椒获得国家农业部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后,在特定地域内所生产的农产品只允许使用这一标志,并依法受到保护。高山辣椒属茄科蔬菜,其果实未熟时为绿色,成熟后为红色。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山涧小气候(种植地在何田海拔800米以上,无污染源的高山上)和特有的栽培方式(按绿色食品要求生产,施用饼肥和土杂肥),且生产周期长,使辣椒具有果大、肉厚、色艳、光泽度好、味中甜与辣兼而有之的特点,维生素含量极高。果实中含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特别是维生素C居蔬菜首位。

武隆高山白菜

武隆高山白菜,重庆市武隆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武隆地处渝东南边缘,云贵高原大娄山褶皱带与武陵山系的交汇地区,是重庆市四大蔬菜重点基地县之一,也是重庆市最大的高山蔬菜生产基地县,武隆县山区面积广阔,主要的蔬菜基地示范区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蔬菜基地远离工业区,空气质量良好,土壤肥沃,菜地引用未经污染的山泉水灌溉,病虫害少,种出的蔬菜绿色安全,而且口感上佳。

酉阳青蒿

酉阳青蒿,茎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或棕黄色,具纵棱线,质略硬易折断,断面中部有髓;叶卷缩易碎,完整者呈三回羽状深裂,小裂片矩圆形或长椭圆形,两面被短毛,因其气香特异,药用价值极高,用于治疗暑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卓实有效。

江津花椒

群山环抱,几江滋润的江津孕育了品质优异、风味独特的江津花椒,其品种叶片多至九叶,故得名“九叶青”。江津花椒果实饱满、色泽油润、清香扑鼻、麻味纯正,食之可增食欲,是烹饪调味之佳品,更兼有治疗肾虚耳鸣、明目、杀虫、祛脚气之功效。川渝美食,尤以麻辣著称;而江津花椒,则是麻辣美味的独特秘诀。

忠州豆腐乳(忠县豆腐乳)

忠州豆腐乳,呈金黄色或杏黄色,鲜艳有光泽,块型整齐而绵软,厚薄均匀而细腻,入口清香味美,舒适可口,余味绵长;因其营养价值极高,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不饱和脂肪酸、矿物质(钙、磷、铁)、人体不能合成的8种必需氨基酸、胡萝卜素及多种维生素等而素有“东方奶酪”之称。 忠州豆腐乳以优质大豆为原料,加入白酒、配制盐汤和数十种名贵中药材、香辛料长期浸泡,采用传统而独特的生产工艺精心酿制而成,密封久存不腐,具有健脾宽中、润燥、除湿等功效,对预治高血压、动脉硬化、风湿病均有一定功效。

巫溪独活

巫溪独活的人工种植始于道光年间,最早记录在《大宁县志》中。 巫溪县内种植的独活俗称肉独活,是目前国内品质最好的独活品种。独活喜冷凉、阴湿,适宜土质须疏松、肥沃。

马喇湖贡米

马喇湖贡米源于重庆市黔江区马喇镇,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优势,海拔800米左右,四面群山环绕,清澈的泉水常年不断,充足的日照,肥沃的土地,造就了种植优质水稻的良好环境,能够孕育出颗粒饱满的马喇湖大米。“马喇湖”系列优质大米颗粒饱满、质地坚硬、色泽清白透、饭粒油亮、香味浓郁,含有丰富的铁、钙、锌营养微量元素,属纯天然绿色食品。马喇湖贡米外观饱满均匀、长粒形、米粒油浸,米饭松软有弹性、清香回甜,冷饭不回生。

黔江猕猴桃

重庆市黔江区位于重庆市的东南边缘,独特的低山漕谷地貌,海拔高度大多数在500-1000米,森林覆盖率高达60.2%,生态环境优良,境内小溪山泉众多,灌溉以山泉水和天然雨水为主,清洁无污染。黔江区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性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均气温 15.7℃,具有典型的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早晚温差大,利于猕猴桃果实糖分积累,品质佳。

云阳泥溪黒木耳

云阳县泥溪黑木耳产于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涵养区及重庆市市级自然保护区内,地处歧耀山原始林区,系野生青杠树寄生的纯天然食用菌,其肉质肥厚、细腻柔软、滑嫩爽口、绿色生态、安全营养。正是因为这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青杠木上的美味---泥溪黑木耳!

香龙大头菜

香龙镇现有500余亩蔬菜基地1个,种植大户12户,蔬菜种类有莴笋、芹菜、萝卜等,长势良好,可大量上市。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香龙大头菜”种植基地1个,种植大头菜350余亩,预计产量1500余吨。

大路黄花

大路黄花是璧山的名特产之一,因色泽鲜亮、香气馥郁、肉头肥厚,花蕊由最先引进时的四雌一雄改变为六雌一雄,因而得名为“七蕊黄花”,目前,大路街道的黄花种植面积已达到1万亩。

巫溪洋芋

巫溪洋芋种植历史悠久,是巫溪县主要种植的作物之一,据《巫溪县志》记载:清代以来县境广为种植,渐为农家主食之一,与玉米、红苕合称境内主产“三大坨”。 巫溪洋芋既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也是巫溪人民的主食,食法多样。巫溪洋芋的产业发展受到巫溪县人民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民国34 年县政府粮食调查表载,丰年产量为35.2万担(原粮),1949年种植面积为12.1万亩,总产3870吨(折合细粮),到1988年,巫溪洋芋在粮食作物中产量仅次于玉米,名列第二。目前巫县洋芋已形成从种质资源(种薯脱毒)到田间配套种植、产品加工及营销的良好发展格局,产业优势突出。2009年全县洋芋种植面积达20000多公顷,鲜薯产量超45万吨,居粮食作物之首,商品薯及种薯远销广东、湖北等地,加工淀粉出口韩国、日本等。

石曹上萝卜

石??上萝卜在清朝年间已开始种植,在石??上地区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凤凰村出了一名雷姓状元,科举中高中榜眼,但为官过于清廉正直,一日陪皇上出巡,向皇上进言民间疾苦,痛斥当道奸臣败坏朝纲,以至皇上出游心情大坏,极其不耐烦,皇上忍无可忍,随手指向路边种有萝卜的田地,说道:既然爱卿如此厌恶朝廷,不如归乡种田,朕就赐你该田地上的萝卜种子带回乡。爱卿如此本事,回乡理当种出比这里更美味的萝卜。于是,雷状元回乡种起了萝卜,发现石??上具有种萝卜得天独厚的优势,有着较高的海拔,适宜萝卜生长的土质等自然条件。种出的萝卜有生吃爽脆回甜、熟吃化渣的好口感,是适宜种萝卜的好地方。自此以后,石??上地区便以萝卜为主要蔬菜的种植,多以自食。据《重庆市北碚区志》记载,“上世纪60年代,引进涪陵沙罐萝卜、隆昌萝卜、四月萝卜,从上世纪70年代起在石??上乡龙车村建立了石??上萝卜种子基地,逐步做到种子生产专业化,生产用种良种化,种子质量标准化”。据《龙凤桥镇志》记载,“石??上萝卜由于甜爽可口,质嫩化渣,市场销量很好,是北碚区的知名品牌”。

石柱莼菜

石柱莼菜发展历史较久。1987年,石柱县在枫木乡昌坪和黄水镇万胜坝湿地内发现原生莼菜,面积约0.58亩。石柱县人工种植莼菜始于1991年,试种植面积29亩,试种成功并迅速推广。在石柱县历届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历届农业部门的努力奋斗,莼菜基地从1994年的1000余亩的规模,发展到2010年的13000亩,产量突破10000吨,成为全国最大的莼菜生产基地。2007年农业部授予重庆市国家莼菜原生境保护区,2015年国家质量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局授予国家级出口莼菜质量安全示范区。1994年日本客商林木正雄在黄水万胜坝考察莼菜时首次冠名“石柱莼菜”,对“石柱莼菜”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做出高于西湖、利川等地莼菜的评价,莼菜产品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从1993年的转口贸易,实现2006年直接出口,产品畅销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莼菜产业经二十余年的发展,产量、质量和效益实现三大飞越,建立莼菜资源圃1个,培育规模以上莼菜生产加工企业5家,“石柱莼菜”、“山之莼”、“福吉利”、“海涟”等莼菜知名品牌5个,获国家无公害莼菜3个、绿色莼菜5项、有机莼菜3项,重庆市名牌农产品4个,开发出莼菜酵素、面膜、肥皂、香皂、醋等精深系列产品,初步实现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商品化和产、学、研为一体的有机融合。2015年莼菜产量达到13000吨,种植收入8000万元,产业链实现产值1.5亿元。

故陵椪柑

云阳柑橘栽培历史悠久。《云阳县志》嘉靖乾隆县志校注就有名为《橘官堂赋(并序)》的著述;早在汉代就曾盛产柑橘,民国《云阳县志》中有“地故产橘,汉世当极饶益,故为置官,今久衰竭……”的记载。故陵镇(原高坪乡、故陵区)种植椪柑历史悠久,相传“故陵椪柑”曾为贡品,进贡朝廷。故陵为先秦巴楚文化交汇地,人杰地灵,民风淳朴,历史悠久,素有“千年古镇”之美誉,古时曾两度设郡,均设橘官一职。1994年10月,云阳县果品办选送的椪柑(产地故陵)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在重庆三峡库区柑橘节中,故陵椪柑获得“云阳县优质柑橘金奖”。

合川湖皱丝瓜

合川湖皱丝瓜是合川当地传统的种植品种,据目前能查阅到的万历年间《合州志》记载,合川(古称合州)自明朝就有丝瓜种植,应有500-600余年栽培历史。由于该品种具有优秀的抗高温伏旱的特性,以前各乡镇家家户户的农民都要种植几分地的湖皱丝瓜,一来可供应当地乡镇市场,二来可解决伏旱期间自家缺菜的生活难题。在六七十年代,合川县太和镇长流村、富金村等地种植规模较大,后来南津街道临渡村、花园村等城郊的蔬菜基地也成片大量种植。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该品种作为重庆蔬菜地方特色品种入选《重庆蔬菜品种志》,九十年代入选《四川蔬菜品种志》、《中国蔬菜品种资源目录》,并编入部分农业院校教科书。如今,随着商品蔬菜基地的成倍扩张,合川区内不少种植大户都将合川湖皱丝瓜作为重点栽培的瓜菜品种。在蔬菜杂交技术逐步成熟之后,合川湖皱丝瓜成为优秀的品种资源。先后有育种企业利用合川湖皱丝瓜为亲本成功培育出杂交良种丝瓜“春使”、“虎霸”、“早帅”、“春帅”等。近年,合川加强合川湖皱丝瓜原种保护,在区内建立了原种保护基地。

太和胡萝卜

太和胡萝卜种植历史悠久,至少已有二百余年历史。清朝末年,太和胡萝卜种植基地由太和扩展到合川钓鱼城附近的渠口坝等地,后更在全县三江流域的各个冲积河坝都大规模栽培。民国5年版《合川县志》记载本县种植胡萝卜有如下盛况:“胡萝卜有黄白二色,长五六寸······县属凡河岸沙土皆种之为年节品届时舟载如梭盛行重庆而丰都一带尤视为奇珍云。”)太和胡萝卜销路好,解放前销售到涪陵、丰都一带。没有公路以前,太和胡萝卜全部走水路运输到重庆各地销售。由于它甜度高,爽口化渣,又不易得,重庆人往往轻易不舍得吃,只在过年期间办酒席或招待客人时用,久而久之重庆地区就有了“胡萝卜,蜜蜜甜,看到看到要过年。”的民谣广为流传,也有了“离了胡萝卜不成席”的说法,从而使太和胡萝卜享誉当时的重庆府。

城口太白贝母

城口太白贝母产地属北亚热带暖湿季风气候区,水热条件好,生态环境优越,生物多样性十分典型。产地水系均满足Ⅱ类以上标准,区域环境空气质量全年都是优良天气,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同时土壤中富含锌、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城口独特的自然、地理、生态环境和特定的生产方式始终保持城口太白贝母品质优良、药用药用功效好的特性。城口太白贝母呈扁球形或短柱形,直径≤2.5cm,表面稍粗糙,白色或浅棕黄色,颜色均匀,外层鳞叶2瓣,相对抱合,顶部开裂,底部较平,味微苦。药效学研究结果显示:城口太白贝母有显著的润肺、化痰、止咳,治肺热咳嗽,支气管炎,咳痰不利作用。

青草坝萝卜

青草坝萝卜种植历史悠久。传说当年曹操下江南带领 83万人马路过青草坝,官兵又饿又渴,曹操看到当地的萝卜又大又多,于是就下令官兵们吃,吃了三天三夜没吃完,剩下的萝卜就化成江水,流下去把下江人淹得喊天叫地,三天不退。据当地的百岁老人高百诚回忆,其祖上种植青草坝萝卜可能始于清乾隆41年左右。1924年,大户李九成,组织农民大力种植青草坝萝卜,用船运往周边及江浙一带贩卖,一举成为当地有名的富翁。民国时,青草坝年年都在禹王庙做庙会,庙会上就用青草坝萝卜做菜吃斋。同时还要评选“萝卜大王”,谁家的萝卜最大最重就是“萝卜大王”,要搭台唱戏以庆贺丰收,据说有位叫孔合川的保长家,就出了个10多斤重的大萝卜。抗战时期,重庆作为国民政府“陪都”时,有一架美国飞机曾被日军击落于青草坝,死里逃生的美国飞行员靠青草坝萝卜充饥才活了下来,后国民政府派兵来青草坝接应盟军飞行员时也将青草坝萝卜带回重庆,使青草坝萝卜声名大振,连蒋介石也点名要吃渠河二郎滩下的青草坝萝卜,使青草坝萝卜在重庆成为抢手货。人们赞誉“青草坝的萝卜煮腊肉,不放油盐都好吃”“青草坝,萝卜大,不放油盐吃得下”,“青草坝,立冬萝卜小人参”。以至于青草坝现今还流传着这样的一首儿歌:“萝卜红、萝卜白,说起萝卜都晓得;萝卜香,萝卜甜,萝卜出来快过年。”

南山腊梅

南山腊梅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清朝时期。《重庆市南岸区志》记载“南岸观赏花卉种植起于十九世纪末,时有花农十余户。四十年代,附近花农以生产鲜切花等为主。六十年代后,选育出腊梅等品种,销往海内外。” 郭沫若《黄山探梅四首》中写道“闻说寒梅已半开,南山有鸟唤春回。”(“寒梅”指腊梅);1960年《重庆行》中写道“闻到红梅放,黄山最可观”。易君左《南山行》中写道“南山胜境梅岭最,绝似鹅颈前伸延”(“梅”指腊梅)。 一直延续到现在种植腊梅农户2000余家,其中种植大户50余家。它开花特早、花期特长、树枝苍劲、花香沁人、品种繁多、类型丰富、香居上乘,成为中国名花。腊梅具有浓香,斗雪而放,朵朵黄花为金雕蜡刻一般,深为人们所喜爱,远销北京、上海等地。

城口洋芋

城口自有人居住以来,就有洋芋种植,栽培历史悠久。洋芋是城口的第二大粮食作物,在全县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境内海拔高差大,在同一地区、高山与低山、阴坡与阳坡,气温差异较大,立体气候明显,且昼夜温差大。县境内土壤PH值在5-8之间,有机质、硒矿物质含量丰富,自然肥力高。全县所有水系均满足水域功能区划Ⅲ类以上标准,绝大部分满足Ⅱ类以上标准。是洋芋独特生长的地理、水文和气候条件。长期以来,城口洋芋在种植过程中,只使用农家肥,不使用化肥和农药。因此,城口洋芋薯形规整、大中薯率高,芽眼浅且少,表皮光滑;食用口感软、细腻,淡香、微甜;营养丰富,尤以粗纤维、蛋白质、铁、维生素C、B1 和B2的含量为丰富。

白马蜂蜜

白马山土蜂养殖起源于明朝年间,至今近800多年历史。古时候,当地山民百姓虽然居住在白马山地区大片天然蜜源地,却没有养蜂的习惯。 据说,在明朝初年时,从陕西过来的一个中药太医要到贵州去,路过白马山时,看见漫山遍野盛开着各种各样的鲜花,却不见有人家养蜂酿蜜,甚觉可惜万分,便向人们传授养蜂酿蜜的技术,从而逐渐发展至今现在。 由于白马林区土壤肥沃、气候适宜、日照时间长,雨露充沛,山上的开花植物众多,其中开花中草药有240多种,名贵品种达60余种,不少名贵中草药是满山满岭的成片集中生长。规模面积较大的野生金银花、杜鹃花、野菊花、五味子、千里光、何首乌、绿薄荷、相思子、续断、钩藤和仙茅等。它们分别于春、夏、秋三季开花,蓬蓬勃勃,怒放期长,是蜂蜜采花酿蜜的理想之地,因而被蜂蜜专家夸赞为“武隆喀斯特核心区的蜜源聚宝盆”。 自古以来,居住在白马山上的农民就有凭借良好的自然优势,养蜂酿蜜的习俗。早年间,他们聚集蜂源,四处寻觅花山,选择在向阳的崖壁上、岭岗处,或在自家的庭院里,安放好一排排的蜂桶进行饲养。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一批有志于打造家乡“白马蜂蜜”品牌,以养蜂作为增收致富门路的人们,进一步立足家乡,发展了高山养蜂的特色产业,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其中,张明超四代养蜂人的传承故事受到有关部门和干部群众的称赞和敬佩。 张明超今年65岁,是一位在农村基层乡镇和县农委工作,并多年任职后退休的老干部,他的家就住在白马山上白云乡深处的绿荫丛中。 张明超的家庭,在白马山地区,是一个有名的传统养蜂世家,据张氏的家谱记载,他爷爷于清朝光绪年间到白马山安家落户后,就被满山遍野的花山花海所吸引,最先在当地村民中开始了养蜂的事业。 经过多年的时间和摸索,张家养蜂总结出一套比较完整的经验:一是饲养的蜂群要纯,二是蜜源要认真进行挑选,三是管理一定要精细,四是所产的蜂蜜要保持原态产品,不能掺入任何杂质。因此他们家的蜂蜜,因品质纯净、精良,一直是解放前乌江流域有名的土特产品,不少重庆、涪陵的“蜂糖贩子”,每年都要提早上山向张家交纳收购订金。 张明超的爷爷为了传承自家的养蜂技艺,对张明超的父亲从小就开始传授各种养蜂知识。首先教育他养蜂是门苦力活,要求他学会吃得劳苦,其次是引导他如何保持蜂群的纯洁度,三是怎样到山上去挑选蜜源带,四是如何加强蜂群酿蜜期间的管理,特别要求他“采蜜后心灵要干净,莫要被绳头小利打瞎眼睛”,一定要保证才割出的蜂蜜,是原汁原味的原态产品,不能掺任何杂质,让张家的蜂蜜保持独特的品质。 由于张家祖传养蜂坚持的正道,在解放后直至文革期间,他们的蜂蜜产品都保持了上好的质量,一直畅销于武隆县城和涪陵、南川等地区。1965年,其产品还被武隆县商业局收录进武隆县名优土特产名录中。 张明超从小在父辈精心养蜂的耳濡目染中成长,受到的是传统的正规教育,“养蜂就是为人、养蜂要有好人品”的理念,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深深地扎下了根。10几岁时,他就基本掌握了高山养蜂的一整套技艺。后来离开家乡参加了工作,并担任过多个部门的领导。但是只要有空闲的时间,张明超总会深入到山区的基层农村中去,了解当地农民养蜂的情况,并对蜂农们作一些技术上的指导,帮助解决有关的困难和问题。 2000年后,他调到县农村工作委员会工作,仍不忘发展养蜂的产业。在推进全县“三农”发展、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的工作中,多次向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议,坚持把利用良好的自然优势,促进农民大力发展养蜂实现增收致富,作为一项特色的绿色效益农业来抓,并参与和组织编写了全县大力发展养蜂产业的规划。 退休后,张明超回到家乡白马山,“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传承好祖辈养蜂的技术,发扬光大‘白马蜂蜜’品牌,帮助乡亲增收致富”,成了他晚年的一个甜蜜的梦想和人生追求。

静观腊梅

静观镇拥有500多年腊梅栽培历史,栽植腊梅面积2万余亩,是我国腊梅栽培面积最大、品种资源最丰富、花径最大、花香最浓、花色最艳、花朵最密的腊梅栽培区。

南川金佛玉翠茶

南川区独特的生态气候和环境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南川已有1700多年的产茶历史,早在五代十国毛文锡的《茶谱》中就有记载,“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今南川)……”。又据1162年《建炎杂记》载:“涪洲出三般茶,宾化最上(南川曾称宾化),其次白马。制于早春,先辈携茶至京师馈人者,尤得宾化早春之名”。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引种云南大叶种,七十年代批量生产红碎茶一举成功,畅销国内外,生产的“峨眉牌”红碎茶在二十五届日内瓦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其品质可同印度阿萨姆种媲美,具有“浓、强、鲜、爽”的品质特征,被上海口岸定为出口免检产品而名扬天下,南川炒青茶被四川省定为收购标准样。近年研制的“金佛玉翠”在重庆市1—4届“三峡杯”名优茶评审中获优质名茶奖,在2005年“华茗杯”国际名优茶评比中获金奖,同年在中、日、韩、美等国组织的第五届“联合会杯”国际名优茶评比中获银奖,在2008年第七届“三峡杯”名优茶评审中获优质名茶第一名,获重庆市首届“十大”名茶称号。2010年在第八届“三峡杯”名优茶评比,“金佛玉翠”茶分获专家组、群众组评分第一名,荣获“三峡杯”名优茶金奖,同时蝉联重庆市第二届“十大名茶”。

南川大树茶

南川区独特的生态气候和环境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南川已有1700多年的产茶历史,早在五代十国毛文锡的《茶谱》中就有记载,“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今南川)……”。南川茶树资源丰富,现有茶园面积6.47万亩,金佛山生长有大量野生大茶树,据悉,时任国家农业部副部长的茶学泰斗吴觉农老先生曾组织茶叶专家对金佛山大茶树资源进行了普查研究。发芽分早、中、晚三大类十八个品系。位于德隆乡茶树村刘教的一株大茶树是南川最大的一株,被誉为“茶树王”,据西南大学茶叶专家测定,该茶树已有1400多年的树龄,是茶树资源的宝贵原始材料,对研究世界茶树起源和育种具有重要作用。经这对金佛山野生大茶树的适制性研究,试制绿茶香高味浓,耐冲泡,试制乌龙茶效果更佳,试制红碎茶品质高于四川中小叶种和福建群体品种,接近云南大叶种,其内含成份丰富,氨基酸含量特别高,达到4299.1mg%。该品种叶型大,叶质柔软,抗寒性强,叶质黄绿,成茶品质优良。2008年金佛山野生大树茶通过有机茶认证,2010年5月30日—31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来南川视察茶叶产业化工作,品鉴金佛山野生大树茶,对南川茶叶产业提出殷切希望,对野生大树茶赞赏有加,并欣然题词“天赐佛茶”。

渝北梨橙

销售状况:渝北梨橙品质优良,主要在重庆地区销售,部分产品远销到黑龙江、辽宁、吉林、云南、贵州等地。 历史文化与品牌介绍:渝北区2008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梨橙之乡”荣誉称号。 “渝泉”牌梨橙2001年被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评为“中华名果”、2003年被重庆市名牌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评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2010年被中国果蔬产业品牌论坛组委会评为“中国十大名橙”,“御临”牌梨橙2008年被重庆市名牌农产品认定委员会评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

城口核桃

城口核桃栽培历史悠久,据《城口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城口县农副产品以茶叶、桐油、核桃等为大宗,全部由私商经营,贩运至西乡、宝丰、达县、万县、开县一带。”城口是中国七大核桃主产区之一,2001年被国家林业部命名为“中国核桃之乡”。

渝北歪嘴李

渝北区种植李子历史悠久。据原《江北县志》记载:“境内李树散植,疏密不一,品种亦多。清代,复兴场大树坪、偏岩场乡间一带,所产李子,誉传远近。民国年间,兴隆、永兴(今永庆)、洛碛、张关、麻柳、龙安、隆仁、龙王等乡,李树尤为密集……解放后,李子盛产不衰……李树生长快,栽培繁殖容易,结子多……”。近年通过开展赏春花品夏果、AAA景区打造等活动,知名度大大提高,果农收益也大幅度增长。目前渝北区注册有“歪嘴李”、“鹰嘴李”等商标,2010年获评“中国李之乡”.

罗盘山生姜

罗盘山生姜驰名古今,据《县志》记载:罗盘山生姜被唐朝列为贡品。而今,罗盘山生姜仍享有盛名,远销东南亚国家和港澳地区,它具有表皮金黄、色泽鲜艳、肉质肥嫩、粗壮无筋、甜辣适口、入菜不锼、易于存窖等特点,故有“甜香辛辣九山姜,赛过远近十八乡,嫩如冬笋甜似藕,一家炒菜满村香”之美传。

璧山儿菜

璧山儿菜在60年代末由李海钦(蔬菜种子老板,现已逝世)修建湘渝铁路时,从南充引进,当时菜的个性小、个头不大,种植面积不大,主要用于自食。随着改革开放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蔬菜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儿菜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到90年代已具有一定规模。儿菜种植通常采用旱地栽植和稻菜轮作栽培模式。其成本低,每亩可净收入1300-1800元。尤其是稻菜轮作,充分利用冬闲田,解决了粮菜争地的矛盾,既解决了市场“粮袋子”、“菜篮子”短缺问题,又增加了农民“钱袋子”。经过30余年的发展,璧山区儿菜从选种、筛选、繁育、栽植、营销的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成立了长五、高古、绿雅、常青等蔬菜专业合作社,积极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和将大量的儿菜组织到外地销售。同时还有蔬菜营销经纪人在基地内收购儿菜(专业合作社和蔬菜营销经济人收购量占全年儿菜产量的95%以上)。除供应成渝两地外,大量的儿菜远销上海、广东、浙江等地。2009年3月CCTV-7《致富经》栏目对璧山儿菜作了专题报道,促进了儿菜销售渠道的多元化,市外市场不断扩大,现璧山儿菜在云南、贵州、四川、上海、江苏、浙江、北京和广东等20多个省市农贸市场都有销售,璧山儿菜外销占了整个市场份额的60%以上,扩大了璧山儿菜在全国的知名度。璧山儿菜由于品质优良,规模大,产业优势强,销售范围广泛,使得农民增收显著。2006年12月获得了重庆市农业局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证,2007年5月获得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8年12月获国家商标局注册的儿菜“璧莹”牌商标。2009年12月底,中国国艺学会长江蔬菜协会吕家龙理事长一行对璧山儿菜考察后感言:“中国的儿菜看重庆,重庆的儿菜看璧山,璧山的儿菜看丁家,璧山真不愧是中国儿菜之乡!”2010年2月,中国园艺学会长江蔬菜学会授予璧山区“中国儿菜之乡”荣誉称号。

城口蜂蜜

据《城口县志》记载:“民国时期,城口县农副产品以茶叶、桐油、核桃、生漆、厚朴、漆腊、杜仲、细辛、蜂蜜等为大宗,收购蜂蜜600担,黄蜡600担,90%运销外地。”自古以来农民素有养蜂传统,通过与当地农民座谈了解,自道光年间就开始养蜂,城口中蜂养殖历史悠久。城口蜂蜜香甜味浓,口味独特,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蛋白质、维生素、酶和生物活性物质等多种营养成份,具有润肠、润肺、解毒、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力,调理内分泌等功效。《本草纲目》中记述其对人体健康价值高,是药引的首选蜜;《神农本草经》记载:土蜂蜂蜜,主治心腹邪气,安五脏诸不足,益气补中,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老延年,被誉为“蜜之珍品”。

武隆猪腰枣

武隆猪腰枣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公元659年,唐太尉长孙无忌因反对武则天为后,被流放到黔州(今彭水县),其食谱里就有每月食枣1升的记载(见《武隆县志》、《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志》),由此可见在上千年前当地农民就有栽种枣树的习惯。据居住在长孙无忌墓(今武隆县江口镇境内)旁的老者回忆:以前在墓地旁有许多二个人合抱都抱不完的老枣树。据林业部门调查,武隆县目前有武隆猪腰枣原生资源约4万株,其中树龄在100年以上的成年大树1千余株,仅羊角镇鹅岭村干周1.5米以上的枣树就有82株。其中最大的1株枣树树龄在1000年以上,干周2.33米,树高25米,东西冠径10.2米,南北冠径10.5米,年产量达150公斤以上,当地群众称为“千年枣王”。武隆猪腰枣是我国珍贵的地方枣树优良种质资源,是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劳动人民长期优选培育形成的一个早熟鲜食枣地方优良品种,因其果实呈圆柱形,果肩较宽,腰部稍瘦,略微凹陷,形似猪肾(当地人称“肾”为“腰子”),因此得名猪腰枣。该品种树势生长健壮,适应性强,自然座果率高,丰产,果实品质优良,2006年9月26日,被重庆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林木良种(重庆市林业局公告2006年第2号,编号:渝S-SV-ZJ-008-2006),现武隆猪腰枣作为特色经济林品种在全县及部分区县大力推广发展。

城口山地鸡

城口山地鸡形成历史悠久,清道光甲辰年(公元1844年)新修《城口厅志》第十八卷物产志对当时饲养的鸡的功能、作用、习性、外貌特征、特性、肉品风味等方面进行了记载;1985年《城口县农业区划》记载:“本地土鸡具有耐粗、抗病、适应性强、肉质香嫩等优良特性……”,1995年《城口县志》记载:“城口建制于秦……境内家禽饲养,历来以鸡为主,鸡群结构以本地土鸡种居之”。城口县山高谷深,使产区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当地群众历来靠“养鸡挣油盐钱”,有“无鸡不成席”的传统,素有以本地鸡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的习惯,老、弱、孕产妇常以母鸡炖汤为食,滋养身体。2006年由重庆市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命名;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鉴定,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278号令给予公告,正式成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

武隆高山马铃薯

武隆县地处渝东南边缘,云贵高原大娄山褶皱带与武陵山系的交汇地区,位于东经107°13’-108°05’,北纬29°02’-29°40’之间。以山地为主,一般相对高差都在700-1000米之间,县境最高海拔2033.3米,最低海拔160米。武隆高山马铃薯产于重庆市武隆县范围内仙女山山脉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东仙女山镇石梁子村和白马山山脉白马山自然保护区以东巷口镇走马村、蒲板村,海拔12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生产面积800公顷,年产量18000吨。

梁平肉鸭

梁平历来就有饲养水禽的习惯,素有“鸭乡”之称,据1995年版《梁平县志》记载:“县内冬水田多,宜养鸭,品种为本地麻鸭。……民国30年,养鸭 1.2万只”。在1990年以前,梁平水禽主要以饲养蛋鸭为主,饲养量常年维持在150万只左右。1992年,梁平县被列为四川省水禽基地县,水禽饲养量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至1995年,水禽饲养量达到500万只。梁平县委、县政府历年都把水禽作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产业,自“八五”规划以来,梁平肉鸭被列为省市县重点农业产业化骨干项目建设,2005年,重庆市农业局、市发改委为加快梁平肉鸭产业发展,从市级资金中拨出100万元专款进行梁平肉鸭良种繁育体系建设。2008年,农业部又将梁平肉鸭纳入国家级肉鸭标准化生产项目建设。2015年肉鸭出栏达到了1000万只。“梁平张鸭子”加工产品营销网点已涵盖重庆市内外,年销量达100万只。

武隆高山甘蓝

武隆县地处重庆市东南边缘,乌江下游,云贵高原大娄山与武陵山系交汇之地。地处山水之间,所产瓜果蔬菜也美味可口,武隆高山甘蓝便是其中佳品。武隆高山甘蓝,产于武隆县范围内仙女山山脉,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西双河乡境内的荞子村、木根村、石坝村,为武隆十大特产之一。在十大日常健康食品中,甘蓝在防癌和护肝方面功能遥遥领先,是目前医学界非常推崇的十字花科植物之一,具有重要的医学保健作用。武隆高山甘蓝含有一些硫化物的化学物质,是十字花科蔬菜的特殊成分,具有防癌作用,与胡萝卜,花椰菜并称为防癌三剑客。

梁平柚

梁平柚是我国三大名柚之一,在梁平栽培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梁平县农业局志》记载:“梁平柚于清乾隆末期即公元1809年,梁人刁思卓氏或其幕僚自福建省引入。”,初植于梁山镇东门松柏客栈内,在梁平县的特殊自然条件下,优化而成浓烈蜜香、纯甜嫩脆独具特色的柚树品种,是中国柚类平顶型柚的代表品种。40年代,经农业专家评定梁平柚为优质柚,列入《果树分类学》中。1954年前,梁平县叫梁山县,因此,梁平柚又叫梁山柚,当时果树专家以此命名,并记载于果树分类学中。因梁山县与山东省梁山同名,1954年更名为梁平县,为扩大梁山柚的知名度,而将梁山柚也更名为梁平柚,一直沿用至今。梁平柚获历届全国柚类“金杯奖”、99“北京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奖,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中国优质梁平柚基地”称号,2004年11月,梁平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名柚之乡”称号。2007年12月被评为全国“千社千品”富农工程暨台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品展示会“优质农产品”。

武隆高山萝卜

武隆县地处渝东南边缘,云贵高原大娄山褶皱带与武陵山系的交汇地区,位于东经107°13’-108°05’,北纬29°02’-29°40’之间。武隆高山萝卜产于重庆市武隆县范围内,仙女山山脉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北、双河乡新春村和仙女山国家森林公园以西仙女山镇仙女村区域。 发展高山蔬菜,武隆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仙女山、白马山和弹子山等,海拔在1200米左右的区域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栽种的蔬菜污染少,营养丰富,很受市民欢迎。比如,高山绿色蔬菜中的萝卜,就比一般的水灵脆甜。 据了解,武隆高山萝卜自2007年申请地理标志注册以来,产品价格大幅度提升,从每公斤0.16元提高到每公斤0.8元,增长了5倍,农民年人均收入也由500元增长到1300元,增长了2.6倍。

涪陵榨菜

榨菜起源于涪陵城西邱寿安家。据《四川经济参考资料·榨菜》一文中记载:“涪陵人邱寿安,家世小康,平时自制多坛家用。邱君于宣统末年赴宜汉,随带十余坛送亲友,获得赞美,遂秘密返川经营,专运省外。”而1939年,金陵大学农学院园艺系教授李家文等人亲自到涪陵进行调查后所形成的《榨菜调查报告》记载了有关榨菜的缘起及榨菜发明的详细过程。

石柱黄连

石柱黄连,气味极苦,有枝肥、肉厚、条长、色艳和有效成份含量高等特点,极具医药价值。产品多集聚成簇,弯曲形如鸡爪,故俗称“鸡爪连”。黄连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而微具光泽,有不规则细节状隆起及须毛残基。分枝有间断横纹,节结膨大,形如连珠。

万州红桔(万县红桔)

长江碧树百里,三峡桔香满溢。万州红桔传承古老良种,吸纳山川灵气,滋养一方百姓。其桔果果大色艳,形如灯笼,色似红霞,清香沁脾,酸甜可口,汁多味美,细嫩化渣。更兼生津止渴、清胃利肠、止咳止痢、疏肝解郁等功效。

忠县柑橘

“柑橘”是忠县的一张名片。忠县因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盛产柑橘而被称为“橘城”。忠县出产的橙汁,还被奉上国宴,走出“国际范儿”。

南川方竹笋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堪称世界一绝、中国独有的南川金佛山方竹笋,吸大自然之灵气而长成,以其独特的鲜、香、嫩、脆品质享誉全球,被称为“竹笋之冠”、“笋中之王”。南川方竹笋以金佛山方竹笋为原料,用传统工艺加工制成,其外形略呈方形,触摸有棱角感,笋肉黄色或黄白色,新鲜清洁、笋肉丰腴、肉质脆嫩,笋箨有光泽不萎蔫,具有营养丰富、肉质丰厚、脆嫩化渣、滋味鲜美的独特品质,受历代美食家所亲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