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县必吃餐厅 ...更多

蜀九香

四川蜀九香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是成都知名餐饮企业之一,主要经营火锅餐饮,还成立有四川九億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成都牛草装饰设计公司、新蜀九香食品有限公司,全面开拓,多元化发展。2000年6月,位于成都少陵路的蜀九香家家福店开业,发展至今,蜀九香在成都有10家直营店,全国共100多家门店。

鲁家湾溪韵农庄

2020年甘孜州十大特色餐饮名店-作为有着近20年历史的乌拉溪镇偏桥村的溪韵农庄在九龙县享誉颇丰,称得上九龙县乡村旅游的“先行者”。这座毗邻国道248的农庄,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5次扩建,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帮助扶持下,让乡村旅游从“小生意”发展成为了“大产业”。

九龙县特产手信 ...更多

石棉黄果柑

石棉黄果柑,是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的著名特产,该品呈倒卵圆形,多平蒂,有沟纹,果面橙黄,有光泽,油浸状,果皮薄,易剥离,中心柱空大,基本无核,肉质脆嫩化渣,多汁,酸甜爽口,微具香气。

泸宁鸡

泸宁鸡又名泸宁山地鸡,属于肉蛋兼用型地方良种。主产地为凉山州冕宁县泸宁区,雅砻江流经产区深切下陷,形成高山峡谷,海拔1400—2700米之间,高差悬殊很大。泸宁鸡具有耐粗饲,觅食力、抗病力强等特点,在放养的条件下能充分利用自然界中的资源,如各类昆虫、草籽等,用于自身生长和繁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据记载清朝康熙年间(约18世纪初)为巩固西南边疆,平叛分裂的部族势力,“打通三渡水”(即雅砻江中上游“S”型回流流域地区)时,当地人就用泸宁山地鸡慰劳官兵。由于产区地处偏远的山区,山川阻隔,路途遥远,长期以来交通不便,外种鸡不易传入,加之当地气候温和,物产丰富,天然草场宽阔,宜于放养等优越的条件。在这样的特定环境条件下,长期居住在该地区的汉、彝、藏等各族人民根据自己的生活需要精心培育,经过长期人为的和自然的选择,逐步形成了现在的泸宁鸡。 泸宁鸡具有早期生长快,体型较大,增重快,胸腿肌肉发达,肌肉品质好的,肉质鲜美,胸腿肌占胴体重的比例高,产蛋较多,抱性弱,耐粗饲,觅食力、抗病力强等特点。公母鸡全净膛屠宰率均在65.71%,(其中公鸡为68.92%,母鸡为62.5%);母鸡年产蛋 180—200枚;六月龄公鸡平均体重 2.25千克;六月龄母鸡平均体重为 2.15千克;是地方优良鸡种。对主产区锦屏、南河、青纳等14个乡镇的调查,现有存栏泸宁鸡16.1万余只。其中保种群7.3万余只:公鸡2.8万余只,母鸡4.5万余只;生产利用群9.8万余只:公鸡3.2万余只,母鸡6.6万余只。

九龙牦牛

九龙牦牛饲养业历史上曾为发达,早见于《史记》、《汉书》等史书。公元1~2世纪的“牦牛国”包含今天的九龙牦牛饲牧区。《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说:“巴蜀亦沃野……西近邛笮,笮马、旄牛。”《汉书》卷二八地理志亦有记述,目前,洪坝、湾坝等地未曾利用的高山草场上所残留的许多“牛棚”遗迹,亦足以证明九龙牦牛饲牧业的历史规模。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开展的全国畜禽品种资源调查中,长期处于深闺中的九龙牦牛才被蔡立等老一牦牛专家发掘出来,被国家正式命名为九龙牦牛,纳入《中国牛品种志》、《四川省畜禽品种志》,同时被列入《国家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核心区为我县洪坝乡、湾坝乡、斜卡乡。我县的九龙牦牛良种繁育场2008年被国家农业部确定为国家级资源保种场。九龙牦牛在全县18个乡(镇)均有分布,中心产区在湾坝、洪坝、斜卡、汤古、乃渠、呷尔、三岩龙7个乡(镇),共有牦牛31960头,占全县牦牛总数的80.66%。 九龙牦牛是在九龙县特定的自然经济、地形地貌,以及高山草场丰盛的水草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一个具有共同来源,体形外貌较为一致,遗传性能稳定、适应性强的“谷地型”纯系牦牛。九龙牦牛以高大的体形,丰厚的绒毛,良好的肉质和肉用性能而驰名中外,成年公牛体重397~524kg,母牛体重235~327kg,4.5岁阉牛屠宰率56%,净肉率45%,胴体产肉率81%,眼肌面积65平方厘米,骨肉比1:4.28。九龙牦牛可骑可驮可耕地。是当地人民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是纯天然放牧肥育的“绿色食品”,属肉、乳、毛兼用品种。

甘孜青稞

甘孜青稞历史悠久,是甘孜州最古老的粮食作物之一。据《甘孜州志》记载:“1978年,在巴塘(隶属甘孜州)考古发现公元前2世纪黄河上游青海、甘肃文化色彩的古墓遗书,《隋书附国传》中有‘土宜小麦、青稞’的记载,甘孜州培育青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在1400年以上。”青稞是甘孜州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藏族人民生活不可替代的传统主食品,其分布纬度和海拔上限都较其他粮食作物高,播种面积和总产历居州粮作首位。 甘孜青稞伴随着甘孜人民的酒文化流传了上千年。在甘孜州,人们主要是将甘孜青稞的籽粒炒熟磨粉后制成糌粑食用,在特殊的高原地区,烹食非常方便,也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体所需营养成分,深受甘孜州人民的喜爱。甘孜青稞的籽粒也是优良的精饲料,对育肥牲畜有很好的作用,其秸秆是优质的饲草,质地柔和,对高原地区牲畜的越冬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甘孜青稞营养丰富,是酿造工业和食品工业的主要原料,具有生产条件和生活必需的双重不可替代性。 甘孜州现建有全国唯一的青稞原原种基地、全国第一个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和新品种选育基地。2001年,“青稞原原种基地建设”通过农业部验收,每年可提供青稞原原种和良种20-30万吨。2002年,青稞良种繁育基地建设批准立项,该项目已完成各项建设内容,于2005年通过省农业厅验收。近年来,甘孜青稞按照区域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的要求,打造特种粮食核心产区,形成了康北、康南优质青稞产业带,集中推广康青6号、7号等新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60万亩次。通过落实各项技术措施,青稞单产从135公斤提高到180公斤,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总产量达到7.38万吨,在青稞产品开发上自主开发了青稞系列酒,与四川大学合作开发了青稞苗粉胶囊。 甘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青稞产业的发展,利用生态、资源、区位优势,把青稞产业作为当地特色效益农业支柱产业之一。到2015年,甘孜青稞种植面积将达到50万亩,产值达2.5亿元,产品市场发展空间广阔,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改善农牧民生活脱贫致富起到积极作用。

九龙县文化遗产 ...更多

  “玛达咪山歌”是产生并流传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大河边片区子耳乡、魁多乡、烟袋乡境内的一种山歌,因其每首都以“玛达咪”这一衬词作开头和结尾而得名。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最初“玛达咪山歌”是人们在悲伤时用来抒发自己情感所唱的歌曲,在后来的...

“川西藏族山歌”源于人们放牧、伐薪、驮运赶脚、田间劳动时,为驱散疲劳、抒发感情或与同伴交流时即兴吟唱的歌曲。它是分布并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区的一种原生态民歌,具有自由、高亢、婉转、跌宕等特点。川西藏族山歌的内容与民众的生活情趣紧密相联,多为歌...

  藏族民歌是藏族地区主要的民间音乐形式,它可分为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诵经调等类型。山歌在卫藏地区称为“拉鲁”,康巴地区称为“鲁”,安多地区称为“勒”,是一种在山野里自由演唱的歌曲。劳动歌在藏语中称为“勒谐”,种类甚多,几乎在各种劳动中都有特定的歌曲。爱情歌包括情歌和情茶歌,风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