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粟镇特产手信 ...更多

五通桥豆腐乳

五通桥豆腐乳,五通桥豆腐乳,又称五通桥毛霉豆腐乳又称五通桥毛霉豆腐乳,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汉族传统名菜。色泽乳黄,块形整齐、质地细腻,香味浓郁、香气扑鼻、回味无穷。

西坝生姜

西坝生姜在历史上是久负盛名的贡姜。明朝正统年间,“西坝生姜”以其鲜、嫩、香、脆,被列为皇家贡品,一直到清朝也没有因改朝换代而间断过,有肉厚、味浓、脆爽、无筋的特点,因其特殊的地理水土,形如美女的纤纤玉手,又称“西坝仙女姜”。然而,朋友们想过没有,以鲜、嫩、香、脆为特色的“西坝仙女姜” 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如何运往京城,而又能保持其特色的呢?据测算,从西坝到京城用马车运姜,多则两月,少则一月有余;如水陆并用也在20天以上,这还不包括在路上的意外,嘉州府为了上运贡品,官吏和百姓们在上面动了不少脑筋。据史料载曰:“土埋之、草盖之、水浇之,水陆并行,至京不腐。”精彩地道明了当时上贡生姜的图景。农历的五月时节,在西坝老木孔、棋盘山等地,被官府指定的地块里,农民就开始艰辛地劳作。他们把生姜起出,连苗带姜带泥一并放在一个大竹筐里,四人一抬装到船上,在上面盖上草以遮挡阳光。一般情况下,要装3—4船,然后起航开运。沿岷江而下,经长江到达京城。据说船里生姜的重量还会有所增加。这是因为生姜仍在原来的土壤中自然生长,运输途中船工用江水浇之,所以下行至京城仍能保证生姜的“鲜、嫩、香、脆”。来年,姜农会在这些地方的农田上重新覆上熟土,一般选森林中的腐质土为佳,来年再种(一方面保证了生姜所需的有机肥量,另一方面又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水土环境,生产出来的自然是我们现在说的有机食品了)。这样的换土轮作的操作规范,在客观上避免了姜瘟的出现和蔓延,生姜的品质也有了保证。明、清编纂的《嘉定府志》方舆志篇蔬之属就注明物产姜(薑),表明生姜种植在乐山市历史悠久。1992年5月14日,《乐山市志》和《五通桥区志》正式明确冠以西坝生姜之名,属于乐山特产。

金粟镇文化遗产 ...更多

  从乐山大佛顺岷江而下20多km处,四川乐山西坝豆腐因产生于五通桥区西坝镇,而得名“西坝豆腐”。 西坝豆腐是四川乐山名吃。其用凉水井泡制豆腐,豆腐洁白、细嫩、绵软、回味甜润,无论蒸、煮、煎、烧、炸都不碎不烂。红油型似麻、辣、烫、绵、软、嫩...

  西坝豆腐是四川省乐山,近2000年历史。因出自乐山市五通桥区原西坝场(今西溶镇)故名西坝豆腐。 西坝盛产黄豆。唐代就有吃豆腐之俗。制作工艺流传于乐山市五通桥区西溶镇,冠英镇、石林镇、蔡金镇、市中区通江镇、犍为县清溪镇、石溪镇等地。 从选...

  德昌源“桥牌”豆腐乳制作技艺中最特别的就是它的“毛霉”技术,除中科院和各省科院有此菌种储存外,主要分布在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夹江县。 四川省五通桥德昌源酱园厂是座落在五通桥竹根滩古镇140多年的老字号老作坊。于1862年在五通桥老龙坝...

  “五通桥龙舟竞技”主要集中于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茫溪河流域茫溪大桥至四望关大桥一带,兴起于清咸丰年间,由“湖广填四川”的客家移民(后大都成为五通桥的盐商)传入五通桥。每年端午,由码头、帮会、商家、祠堂会馆集资举办,传承延续至今,已有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