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乡特产手信 ...更多

罗平黄山羊

罗平黄山羊是在罗平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下,由自然选育和人为选育相结合而形成的地方优良肉用品种,有体型较大、繁殖率高、抗逆性强、耐粗饲、善攀爬、喜登高、生长快、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等特点。 罗平黄山羊品种来源无据可查,但是翻阅罗平周志可看到,据康熙二十四(公元1685)年《罗平周志(卷之二)》赋役志 物产 毛部 “牛、羊、鹿、虎……”,整个牲畜的物产记载中“羊”排列在第二位,这说明我县历史上羊的数量已经很多。我县是一个多民族混居的区域,除汉族外,彝族为较多的少数民族,彝家人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火把节”时都要杀牛宰羊进行祭祀活动。通过代代相传和民族混居的相互交流,“火把节”已经成为我县全民族的主要传统节日,到了这一天,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吃牛羊肉都成一个传统,因此,在我县养羊较多的地方也就是彝家人居住较多的地方,其养羊的历史十分悠久。 1992年曲靖地区行署畜牧局组织开展的曲靖地区种畜资源普查发现该品种,数量已上万只,具有独特的外貌特征和优良的生产性能,属地方优良品种,具有很大的保护价值和开发意义,并取名为“长底山羊”,集中分布于我县的九龙、长底、钟山、鲁布革、大水井等乡 镇。该地区属湿热河谷地区,河谷幽深,山势险峻,悬崖峭壁多,是野山羊出没的地方,由于其多栖息和出没在悬崖峭壁上,也称为岩羊,其体型外貌、生活习性都跟家养黄山羊很相似,其独特的生理特征和 生活习性吸引了多位专家学者的关注。1996-1997年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由罗平县畜牧局牵头,在我县的旧屋基彝族乡开展科学养羊综合试验示范推广工作。1997年动物遗传育种专家盛志廉和连林生两教授视察后,因鲁布革电站及其库区一带分布数量多、体型好,建议改为“鲁布革山羊”,1999年建立保种选育场。2008年畜禽遗传资源调查时,为了进一步扩大我县黄山羊的知名度,早日唱响我县黄山羊品牌,才将“鲁布革山羊”更名为“罗平黄山羊”, 2009年7月,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羊专业委员会”鉴定及评审,2010年1月15 日农业部发布公告,罗平黄山羊成功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名录》。

火红黑山羊

会泽县火红黑山羊属云岭山羊短毛型,是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的自发性本品种选育而形成的地方品种,是云南省的地方优良山羊品种之一,饲养历史悠久。会泽黑山羊养殖历史已有300多年,据东川府续志记载:清乾隆.檀萃《滇海虞衡志.志蛮》:“黑罗罗:其俗男子挽发,以布带束之;耳圈双环,披毡佩刀。妇人头蒙方尺青布……然披黑羊皮于背,饰以金银铃索。男事耕牧,高冈硗陇,必火种之。顾不善治水田,所收荞稗无嘉种。其畜马、羊,多者以谷量。女子能织羊毛为布,……最巧捷。”

会泽大洋芋

会泽大洋芋即当地人称本地产的马铃薯为“大洋芋”,一是因种植面积大、单产和总产量高,上市期间到会泽采购的外商络绎不绝,调到外地后都称为“会泽大洋芋”。二是因民国时期护国运动和云南重九起义的发起人、云南省都督唐继尧“唐都督”系会泽县城三道巷人,酷爱吃家乡的洋芋,且会泽产的洋芋个大、味鲜、口感好,因而当时的人们即熟知会泽大洋芋,同时也叫唐继尧为“唐大洋芋”、“会泽大洋芋”,唐继尧还自创了一道用“会泽大洋芋”做的菜叫“都督汤”,至今在会泽当地的餐馆、酒店都是有名的“特色菜”。会泽栽培马铃薯的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时期就有农户分散种植,民国时期开始大面积种植,距今已有三百余年的栽培历史,据清《东川府志》记载:咸丰年间“遗氓饥莩,依岩壑以居,拾橡粟、种薯芋为生”。 会泽大洋芋是当地传统种植的优良品种,经农业部门多年的选育推广,逐步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性马铃薯品种:米拉、红大眼睛、小乌洋芋、老家洋芋等三十多个地方性品种,近年来当地农科部门选育推广的“会-2号、合作88号”两个品种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品质优良,商品率高,常年种植面积达4.5万公顷,总产142万吨。

老厂乡文化遗产 ...更多

腊者村位于曲靖市罗平县鲁布革布依族苗族乡,为布依族聚居村,始建于清代。全村共108户,495人。人均耕地面积0.2亩,人均收入300元(2003年)。村寨地处亚热带河谷地区,四周高山环绕,海拔800~ 980 米 ,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6%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