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坊镇特产手信 ...更多

福建百香果

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种植百香果的地区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当地的土壤环境和降雨量与广西类似,所以出产的百香果在品质上近似于广西百香果,被称为百香果中的后起之秀。

顺昌竹荪

顺昌气候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加上丰富的竹木森林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是各类食用菌生长的理想之地,据《顺昌县志》记载,民国24年有野生食用菌达几十种,竹荪是其中的一主类。 竹荪的人工栽培起步较晚,据业内人士回忆,顺昌最早的竹荪栽培者是大历公社秀吴大队的余成有,他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用竹块作为培养料进行偿试性栽培,当时亩产量仅有3~4公斤,进入八十年代后,古田移民改进栽培技术,并在大历、水南开始零星种植,单产提高到每亩30公斤左右,1995年大历镇秀吴村甘立营从废弃的香菇筒启发,研制了建堆发酵技术。该技术使顺昌竹荪单产翻番,效益倍增,激发了农民的种植积极性,规模种植由此开始,2002年全县种植面积3892亩,产量302吨。 随着竹荪栽培技术的不断改进,再加上顺昌是“中国竹子之乡”之一,全县有毛竹林面积60.94万亩,年产商品竹850万根,小径竹6000吨,拥有以竹材为原料的竹制品加工企业117家,每年有竹木下脚料及枝桠材12.4万吨,其企业生产的下脚料,如竹丝、细小竹片、竹粉等能够为竹荪生产提供大量的优质原料,种植规模大幅度扩增,2007年全县种植面积29976亩,产量2274吨,已成为福建省最大的竹荪栽培基地和示范县,竹荪单产水平全省领先,2008年5月被中国食用菌协会授予“中国竹荪之乡”称号。2009年12月“顺昌竹荪”获准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顺昌芦柑

顺昌芦柑果实扁圆形,平均单果重150~250g;果皮橙黄至橙红色,色泽鲜艳,油胞光亮、细腻;皮松易剥;果瓣8~12片,瓣长肾形;果肉深橙色,肉质脆嫩浓甜,汁多化渣,味道酸甜适中,有香气,风味独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以上,在顺昌县最高达15.6%(2005年优质果评选中);富含维生素C、柠檬酸、膳食纤维及果胶等;可食率68%~75%;果实种子5~10粒。果实成熟期为11月中下旬~12月上中旬。 顺昌柑桔栽培历史悠久,曾被国家农业总列为宽皮桔种植最适宜区、福建省优质甜橙适宜区,是顺昌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早在十六世纪初,顺昌柑桔就有文字记载(县志明正德版《顺昌邑志》)。从1973年起,顺昌柑桔进入规模化发展时期, 2005年县农业局确立了柑桔“一主两辅”(芦柑为主,优质甜橙和早熟蜜桔为辅)品种定位,使顺昌芦柑的产量和品质均越居全省前列,每年新植面积均在5000亩以上,到2014年末,全县芦柑面积达7.9万亩,产量8万吨。为了进一步彰显顺昌芦柑特色,保护顺昌芦柑品牌,顺昌县已经通过 “顺昌芦柑”地理标志登记,实施品牌保护。在2010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顺昌芦柑”品牌价值为2.17亿元人民币。目前,已经申报了“顺昌芦柑”地理标志注册证明商标。2012年12月获中国果品流通协会授予“芦柑之乡”光荣称号。2013年“顺昌芦柑”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2014年顺昌被评为“福建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柑桔产业)”。

闽北花猪

闽北花猪被毛细、稀、短,头中等大小,额有深浅、形状不一的皱纹,耳前倾下垂,颈短厚,背腰宽,背多凹陷,腹大下垂,臀宽而稍倾斜。毛色为黑白斑块相间,分布不很一致,有的除四肢、腹下部及尾端为白色外,其余均为黑色;有的胸部、腹部、肩胛部和四肢、尾端均为白色;有的肩部有宽窄不一、两侧相连或不连接的白色环带,俗称“花背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