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洋镇特产手信 ...更多

七畲径茶

五华具有发展名优茶生产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全县种植茶叶面积达14744亩。 五华具有发展名优茶生产的土壤和气候条件,充分利用五华原生态优势,逐步扩大绿茶种植面积,加大特色绿茶生产力度,同时,适度发展红茶、乌龙茶,以实现传统农业向精致高效农业转变,建成具有优质高效和生态保障功能的特色茶叶现代农业,以项目建设促特色农业发展。 目前,五华县茶叶种植面积达14744亩,其中松岗嶂350亩绿色生态茶园和登云嶂400亩高山云雾茶园,获得"有机产品转换认证";"七畲径牌"红条茶和绿茶,分别获广东省第十届名优产品质量银奖和优质奖。

棉洋镇文化遗产 ...更多

地处粤东山区的五华县,山中多花岗岩石,自古当地乡民即以石为业为宝。明代已有以石建桥记载见诸史籍,县城至今犹存明嘉靖年间的董源石桥。至清代,五华境内已是石宫、石庙、石室、石牌坊林立,以石门、石窗、石柱、石梁等建造的民居遍布乡间,石雕佛像、石狮...

相传竹马舞源自周王伐纣时,姜子牙以旗杆竹制成竹马,以绿竹制成鸡、鸭、鹅、鱼等,并施法化为活物,扮作迎亲队伍,大败纣军,迎回邓婵玉与土行孙成亲的民间传说,明朝末年传入粤东五华县,俗称“打马灯”、“舞竹马”,距今已有近400年历史。主要分布在新...

粤东客家地区的兴宁市为古兴宁县,明清时期道教活动甚为兴盛,杯花舞即为道教法事中的舞蹈之一,除分布于该县外,在龙川、平远、梅县、五华县一带也有流传。原来以客家“五句板”说唱用的竹板进行击板伴舞,清末道士朱官祥以本地俗称“伯公杯”的瓷质酒杯代替...

“锣花舞”属道教法事舞蹈,源于道教法事“奉朝”,由七个程式中的“诸神拜朝、发兵、招兵”展示中的“锣花”演变而成,传入五华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现主要流传于梅州市五华县境内。 当地人们在盖好新房人住、安神、起灶时,习惯要请道士做法事,以此拜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