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浒镇特产手信 ...更多

霞浦晚熟荔枝

霞浦种植荔枝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据县志记载,宋末文天祥参军谢翱诗《故园秋日曲》一句“食尽满园绿荔枝”表明当时霞浦栽培荔枝已相当广泛。县志记载,明代以前从福州传入元红品种,植于东吾洋沿岸地区。明代列为贡品,年纳贡140公斤以上。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参加全国荔枝科研协作组,承担荔枝丰产、稳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1991年在北京参加“七五”全国星火计划成果博览会获银奖。制订的《霞浦晚熟荔枝》地方标准已由省质监局2001年9月发布。2003年再次被福建省农业厅种植业管理局、福建省优势果类发展规划(2004-2010年)列为荔枝生长优势产区,2006年被定为农业部南亚热作名优基地。是农业部《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6-2015年)》特色果品荔枝优势区域。霞浦晚熟荔枝主栽品种为“元红”,荔枝分布的东吾洋内海湾,独特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同纬度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适宜于荔枝生长发育,荔枝在域内表现大果、迟熟、质优、醮核、无霜冻等特点,多次经省农业厅、农大、农科院荔枝专家论证,霞浦荔枝地缘晚熟优势明显,为全国最北的荔枝经济栽培产区。果实心形,果顶渐尖,顶端钝圆,果肩微凸,果面鲜红色,龟裂片隆起小刺;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肉质细滑,汁多化渣,甜酸适口,香气浓醇;可溶性固形物17-23%,单果重20-25g,醮核率80%以上。

霞浦榨菜

霞浦榨菜栽培历史悠久,1953年由蜀籍驻军介绍牵线,首次从当时的重庆市巴县木桐区清溪公社新龙大队引种种植,上世纪六十、七十年代逐步扩大。1974年后推广至沙江、长春、溪南等县域南部乡镇,当时年种植2000多亩、年产2000多吨、加工成品菜1000多吨。改革开放后,面积逐年扩大,全县除海岛乡外,均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列入农业部《中国蔬菜品种资源目录》。1987年后,霞浦县副食品厂专业生产方便榨菜,注册东吾商标,1991年该产品获省优产品后,面积扩大迅速,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1.5-2.1万亩之间,年产1.3-1.8万吨。 霞浦县气候、生态条件适宜榨菜生长发育,所产榨菜质优高产成为全省最大的榨菜产业基地,我县适宜种植榨菜有20万亩田地、园地,除常规冬种各类蔬菜、粮油作物在12万亩左右,尚有8万亩左右空闲,榨菜产区人口密集,其市场因素与资源因素有利于榨菜产业发展,霞浦县可以为榨菜龙头企业提供7-9万亩榨菜原料基地,10万多吨原料,年可加工2亿袋方便榨菜。 霞浦榨菜个大,平均纵径14.5cm、平均横径12.4cm,平均单茎瘤重550g,茎瘤呈近纺缍形或莲花形,皮色浅绿光滑,肉瘤较大而钝圆、间沟较深,皮下肉质色白而肥厚,质地脆嫩、形状美观,其腌制品脆嫩、鲜爽,具有明显的特征香气。

下浒镇文化遗产 ...更多

  畲族小说歌发源于福建省霞浦县侯南镇白露坑村。白露坑是畲族人口最为密集和文化积淀最为丰富的区域,堪称闽东第一村。小说歌滥觞于清代,最初畲族歌手中一些能识字的人将汉族章回小说和评话唱本改编为本民族山歌口头唱本和手抄唱本,后逐渐在本民族流传的英雄人物事迹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生活、心理、语言特点创作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