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美食文化

新密市历史文化悠久、餐饮文化底蕴深厚,评审结果显示,新密自然资源丰富、餐饮地域特色浓郁,具体表现为“物产丰富,农业传承万余年”、“百花齐放,新密美食享誉全国”、“特色鲜明,豆腐文化源远流长”。新密市的打虎亭汉墓被誉为汉代生活的百科全书,其中的《豆腐制作工艺图》,使新密成为豆腐的发源地,从汉代至今,豆腐在新密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制作豆腐需要经过浸豆、磨豆、滤浆、煮浆、点浆、成形这几道工序,打虎亭汉墓《豆腐制作工艺图》石刻几乎都做了细致地刻画。《豆腐制作工艺图》展示了汉代人们制作豆腐的完美过程,在国内绝无仅有,也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豆腐制作图画。先前一般认为我国的豆腐制作起源于宋朝,此画的出现证明最少在东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开始制作豆腐了,将豆腐历史前推了千年以上,为世界豆腐找到了源头。


申报材料显示,新密的历史和文化从远古40多万年前一直到今天,从未间断,中国历史任何一个时代都可以在新密找到印证,这使新密成为一个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


新密曲梁古城寨遗址和刘寨新砦遗址的发现,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溯源做出了重要贡献。古城寨遗址(黄帝轩辕丘)出土了大量玉、石、骨、蚌和陶器,其中陶器有鼎、罐、瓮、钵等,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情况。刘寨新砦遗址(夏启都城)出土的不仅有制作精美的陶器,如子母口瓮、簋形豆、双腹豆、猪首形盖钮等,还出土有玉凿、红铜容器等高规格遗物以及兽面纹、雕刻精细的夔龙纹等,反映出当时都邑的生活。还有早在一万年前的新密李家沟文化时代,新密的先民已经在溱水岸边开始了原始农业生产,种植粟、黍等粮食作物,同时发明了陶器,开始蒸煮烹饪食物,李家沟人能喝上热水、吃上熟食。1978年在新密超化镇莪沟北岗挖掘发现的裴李岗文化遗址表明,早在8000年前,这里就有了十分发达的农耕文明。这里有完整的村落房屋遗址,出土有磨制得十分精致的石磨盘、石磨棒,说明这里的农业文明已达到相当高度;这里出土有全国唯一的陶猪、陶纺轮,说明那时,当地人们就已开始饲养猪等家畜。



新密市必吃餐厅 ...更多

宴渠老烩面

宴渠老烩面创始于1996年,凭着一碗汤鲜、肉多、面筋、味浓、配菜丰、辣子醇的老烩面已在郑州连开了近40家门店,已成为郑州烩面界发展势能最强劲的品牌。宴渠老烩面是河南省餐饮与住宿行业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单位,并被评为2022年度河南省餐饮百强企业!

鲁班张

河南鲁班张餐饮有限公司始创于1995年,现拥有鲁班国宴鲁班捞店,鲁班豫菜尚品店、鲁班海参馆政四街店、鲁班海参馆秦岭路店、鲁班大酒店溱水路店、鲁班参捞青屏街店、鲁班喜悦酒店等七家酒店。

森虎虾尾

“森虎”是郑州市森虎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创立于2015年,是一家聚焦于“虾尾”单品的餐饮连锁品牌,每年服务消费者超1000万人次。历经5年发展,现已拥有1个中央厨房加工中心及2个供应链仓储配送中心,覆盖河南省30余个辖市及县市,并已着手布局安徽及山东市场。在品牌创始人乔森先生、王虎先生的用心经营下,“森虎”虾尾品牌先后斩获“郑州十佳深夜食堂”、“中国好餐饮100加盟优良品牌”、“中国特色餐饮名店”、“中国百佳绿色餐饮名店”、“裕丰杯·中原名宴奖”等荣誉。

槐店王婆大虾

2018年获得第六批“河南老字号”称号。以南美白对虾为主,配选滇西土豆和东北甜玉米,同时加上秘制中草药调料, 形成食无药味,辣不上火、味通南北、四季良膳、老少皆宜的槐派特色虾式炝锅。 烹饪的环节精确到秒,排除所有干扰菜品口味的因素,食材挑拣和清洗都有固定化 的流程操作,烹饪的技巧都要经过每天上百次的实操训练,这就是槐店王婆大虾!

新密市经典名菜 ...更多

禾珍珠小锅米饭

禾珍珠小锅米饭的米,是五常稻花香有机大米,北纬45度的黑地寒土,2800小时的充足阳光,超过140天的超长成熟期,这是中国首屈一指的稻米,米粒饱满坚硬,色泽清白透亮,如同珍珠一般,珠光半透。至于这锅米饭的味道,借用袁枚的话说:“饭之甘,在百味之上,知味者,遇好饭不必用菜。”禾珍珠小锅米饭,在三十多种优质大米品种中进行盲选,经过上百次的品尝,终于选中了一个最适合中原人口味的品种,五常稻花香有机大米。

新密卷尖
  • “老家河南·百城千味”最具特色地方风味美食
  • 所在区域:

关于卷煎,据清·康熙年版之《食宪鸿秘》记载:“卷煎,将蛋推皮,以碎肉加料卷好,仍用蛋糊口。猪油、白糖、甜酱和烧。切片用。” 在河南只有三个地方有卷煎,一是:封丘,二是:永城;三是:新密。封丘做卷煎用料:干豆腐、猪肉、葱姜、鸡蛋、盐、酱油、味精、料酒、花椒、八角、小茴香、白芷、白糖,里面唯独没有粉条!而新密和永城做的卷煎,配料很像,只是比封丘卷煎馅儿多加了一样:粉条!卷煎历史有300多年,至于谁第一个制作卷煎,已无从考究。 卷煎是新密人常吃的菜,一般自制得多,里边有粉条、肉末、花生等,外边用鸡蛋包裹,上笼蒸熟,可烧、可炒、可凉拌,一般新密人自己在家待客常用。

大葱烧海参

葱与海参应属佳配。葱又名和事草,乃辛、温之物,海参虽珍,物性有微寒,以葱辅之、和之,则海参得以显其功。此菜看似简单,其实很见功力。海参涨发要好,达到柔软、润滑却又有韧性的程度。过之则烂,欠之则脆。再则是烧,火候要够,好汤武火,收汁至浓,海参方能入味。另外,葱要用好,必是大葱,寸段之葱白,炸黄出香,才有与海参相配之口味。

新密市特产手信 ...更多

荥阳柿子

柿 树,起源于中国的古老树种。根据《礼记》记载,我们的祖先早在周代就已栽培柿树,并在重大祭礼礼仪上用柿果作为供品。秦汉以来,黄河流域一带植柿已很普 遍,成为人们重要的栽培果树和木本粮食树种。每到金秋时节,红柿吐艳,金液凌霜,悬光照采,煞是迷人,历代文人墨客多有笔墨讴歌。如唐人刘禹锡《咏红柿 子》诗云:“晓连星影出,晚带日光悬。本应遗采掇,翻自保天年”,大赞柿子受日精月华雨露滋润、营养丰富,民可当粮解饥度荒。另一位唐人段成式在《酉阳杂 俎》中也极言柿的多用,说“柿有七绝:一树多寿,二叶多荫,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佳果可啖,七落叶肥大、可以临书”。北宋孔平仲以诗为画, 云 “林中有丹果,压枝一何稠。为柿已轻美,嗟尔骨也柔。风霜变颜色,雨露如膏油” 。南宋杨万里亦留有佳句 “冻干千颗蜜,尚带一林霜,核有都无底,吾衰喜细尝”以咏柿。 柿子不仅与古代文人墨客有缘,相传还曾被明太祖加封。据说明太祖朱元璋青年时当过和尚、要过饭,尝过饿肚子的滋味。有一年秋天他路过一个村庄,看到有棵 大柿 树果实累累,这时又渴又饿,见了红灯笼似的大柿子垂涎三尺。于是饥不择食,偷偷摘下柿子便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那挂满凌霜尚未熟透的柿子,虽然涩得他口舌 难耐,还是一口气吃了十几个,填饱了肚皮。随之朱元璋打拱作揖谢过大柿树匆匆上路了。后来他当上了皇帝,不忘柿树的救命之恩,专程前往虔拜,并脱下龙袍披 于树身,加封柿树为“凌霜侯”。 柿子不仅起源于我国,也发展于我国。经过千百年的栽培,目前我国柿子品种多达三百多种,通常以味道将其划分为甜柿和涩柿两大类。从色泽上可分为红柿、黄 柿、 青柿、朱柿、白柿、乌柿等;从果形上可分为圆柿、长柿、方柿、葫芦柿、牛心柿等。在长期的风土驯化和生产实践中,各地培育出不少优良品种。如华北的大盘 柿,河北的莲花柿,山东的镜面柿,陕西的鸡心黄柿,浙江的方柿,湖南的腰带柿,安徽的铃灯柿,以及我们河南的荥阳水柿和仰韶牛心柿等,都是国内有名的柿 子。这些名种柿子,皮薄、肉细、个儿大、汁甜如蜜,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在众多的名柿子中,荥阳柿 子因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源远流长,而久负盛名。据后魏《齐民要术》记载:“黄柿出洛诸州”,荥阳即包含于“洛诸州”。明《农政全书》记载,“今三晋泽 沁之间多柿,细民干之,以当粮也”,清《乾隆·荥阳县志》称,“今荥(阳)蚩蚩之众,为资生口食计,种柿者十之九,枣梨者十之一”。荥阳柿子不仅种植历史 悠久,而且栽植广、品种多、产量高、品质佳,其果肉金黄、透亮柔软、含糖量高、鲜嫩脆甜,近代中原一带素有“河阴石榴砀山梨,荥阳柿子甜如蜜”的民谣。荥 阳柿饼也以霜白、无核、质软、味甜、耐贮运而成为闻名遐迩的传统名产。近年来,在地方政府和各级农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荥阳柿子正在成为农民增收的拳头产 品,柿饼、柿脯、柿霜糖、柿蜜酒、柿子醋、柿醋饮等柿子延伸产品畅销国内并出口至日本及东南亚,“荥阳柿子”这个古老的林中丹果正在焕发勃勃生机。

尖山金银花

很久以前,在今河南省巩县、密县、登封三县交界的五指岭山腰里,住着一个姓金的采药老汉。他和山下一位姓任的老中医合伙,在山下开了一家中药铺。 金老汉老伴早已去世,跟前只剩一个女儿,叫银花,生得聪明秀丽,从小就跟着爹爹上山采药,再由她每天把采到的中草药送到山下的药铺里去卖。任老医生也是个淳厚善良之人,又有一手高明的医术。他一面操持药铺,一面给人看病,还经常兔费又舍药地给村里穷苦人看病,故深受大伙儿的尊敬。 任老医生跟前也只有一个儿子,因是冬天生的,故名叫任冬。小伙子勤劳勇敢又纯朴聪明,从小跟着父亲学了医术,15岁时又去登封少林寺习过武。可以说,是个文武双全的好后生。由于两家交往密切,任冬和银花从小就非常要好,长大后由两小无猜变成了一对恋人。两家的老人也看出了两个年轻人的心事,就给他们订了终身。从此两家关系更密切了。 却说,在他们居住的这个五指岭上,有一种叫金藤花的名贵草药,能解邪热、除瘟病。一天,金老汉和女儿银花正在山上采药,突然,乌云翻滚,狂风大作,吹得五指岭上飞沙走石,叫人睁不开眼睛。接着,黑云中出现一个怪物,伸出魔爪将银花一把抢走,一时间就不知去向了。 原来,这是一个名叫瘟神的妖怪,它本是北海边的黑熊精所变。这瘟神不知从哪儿听到,说是从五指岭上的一百株金藤花上采摘一百斤花苞,用一百斤天河水,煎熬一百个日夜,就可以熬成膏丹,服了这些膏丹就可以长生不老。所以这瘟神就跑到五指岭来,想采花制药。这天,瘟神听小喽罗禀报说山下有两个人来采摘金藤花,瘟神便发怒了,他想占山为王,不许任何人来采摘金藤花。可等他出洞来到山上一察看,却看见一个老汉带着一位美丽的姑娘。瘟神顿起歹意,便祭起狂风,喷出黑雾,掀起飞沙走石,乘金老汉和银花不备,一下将银花抢走。 金老汉忽然不见了女儿,只看见一股妖风盘旋而去,心里猜想女儿定是被妖风卷走,就拼了老命地在妖风后面追赶。追啊追啊,一直追到一条黑黝黝的深谷,也没找到女儿,却只见一阵瘴气迎面扑来,老汉顿觉头晕目眩,胸闷想吐,不觉昏倒在地。待他醒来,已是薄暮时分。金老汉见深谷之中根本没有女儿踪影,只好摸索着回家,并寄希望于女儿也许没事早已回家等他去了。 瘟神把银花抢到洞中,就威逼她成亲,但银花宁死不从。后来,瘟神用尽了各种手段,见实在无法制服银花,就令小喽罗给银花戴上铁锁链,囚进一个石牢里。 这瘟神还有个恶习,就是每日里吞云吐雾,散放瘴气,传播瘟疫。自打它来到五指岭后,五指岭一带的老百姓染上疫病的便越来越多。 再说在山下开药铺兼治病的任老医生,发现近来病人陡然增多,并且害的都是很厉害的瘟疫,就觉得情况有点不妙。加上一连好几天不见金家父女下山来送药,不知是怎么回事,实在放心不下,就嘱咐儿子说:“冬儿,咱们这儿患瘟疫病的人越来越多了,要给乡亲们治好瘟疫,必得用金藤花。你即刻上山去找你金大伯和银花妹妹,一是看看他们父女可好,我怪不放心的;二是帮着多采些金藤花回来。” 任冬听了此活,马上挎上朴刀直奔五指岭来。任冬来到金大伯家,只见那匹白玉飞龙马拴在后院里吃草,却不见银花和金大伯。原来,这几天金老汉每天都是一大早就起来赶上五指岭去寻找女儿。任冬猜想父女俩一定上山去了,便也马上进山寻找。可奇怪的是,在平日父女俩常去采药的地方,怎么也找不到金家父女。任冬不死心,他翻过一架又一架的山梁,螳过一条又一条的溪流,穿过一条又一条的深谷,终于找到了金大伯,不过,金大伯这时正躺在草地上,人已昏迷不醒。任冬急忙上前呼唤,过了好一会,金老汉才睁开眼睛,清醒过来了。他见是任冬找来了,忙拉着他的手急切他说:“冬儿,五指岭来了个瘟神,抢走了你的银花妹妹,你一定要设法除掉瘟神,救出银花啊。” 任冬急忙把金大伯背回家中,请父亲照看,自己马上返身回到五指岭。他心中发誓一定要除掉瘟神,救出银花妹妹。 任冬来到黑黝黝的深谷,只见路越走越陡,山谷越来越深。突然,他看见峭壁上出现一个黑雾笼罩的洞口,里面隐隐约约传来女子的哭声。仔细一听,正是银花的声音。任冬抓住崖壁上的藤条,攀上了洞口,到洞里找到了被囚禁的银花。他砸开石牢门,只见银花妹妹满脸泪痕,面容憔猝地躺在潮湿肮脏的石板上,便立即跑过去,抱住银花说:“银花妹妹,我救你来了。”同时,他为银花砸开锁链,抹去泪痕,并还要说什么。银花急忙摆手不让他多说,拉上任冬就赶忙往洞外跑。两人出了洞口,顺着青藤溜下谷底,涉过山涧,爬过了座座山梁,终于回到了银花家。 这时,银花才喘了口气,急忙对任冬说:“冬哥,我爹呢?”任冬告诉他金大伯已在他家治病,银花放了心。银花又着急地说:“冬哥,我在洞中听瘟神说,他要散布瘟疫,让千家万户都染上瘟病,这样他就可以长期霸占一方,胡作非为了。”任冬点点头说:“我爹正为此事犯愁呢。可又没法子治他。”银花说:“任冬哥,我曾听见洞中的小喽罗说,他们的大王本领大,瘟病一般人治不了。要治瘟病除非金藤花。要想拿住他们大王,除了药王谁也没办法呢。”任冬想到金大伯和银花被瘟神欺侮,更想到那些被瘟疫缠身的乡亲们,他发誓要除掉瘟神,解救他们。想到这儿,他便问银花可知道药王住在哪里,银花说,听老辈人说药王住在蓬莱仙岛的灵芝洞里。 任冬说一声,“咱们这就去找药王”,便立刻去后院牵出那匹白玉飞龙马。他们两人刚刚骑上,那马就一声嘶鸣,直奔蓬莱仙岛而去。任冬和银花刚要走近蓬莱岛,突然间只见黑云翻滚,狂风大作。银花一看这情形跟上次一样,心里明白这是瘟神追来了,急忙对任冬说:“任冬哥,瘟神追来了,怎么办?”任冬果断地说:“银花,我留下挡住他,你一个人去请药王。快去!”说完就跳下马背。银花怎么放心得下,也勒住马要留下。任冬说:“银花,瘟神马上就到了,再说咱俩骑一匹马也跑不快。如果我不留下来抵挡瘟神,只怕咱俩都走不脱。请不来药王,怎么降服瘟神,拯救乡亲们呢?!”任冬说罢,就朝马屁股上猛抽了一鞭,只见那马带着银花闪电一般地飞驰而去。 银花刚走,瘟神就驾着黑云赶来了。瘟神对着任冬冷笑:“哈哈,你这小子狗胆包天,想让药王来治我,今日落在我手中,看你还往哪儿跑!”说着从黑云中伸出魔爪,要抓任冬。任冬一见仇人怒从心头起,举起随身带的朴刀就向瘟神砍去。瘟神想不到任冬竟敢与他对战,也就降下云头,急忙招架。二人恶战一场。瘟神善弄魔法,个头又黑又大,任冬虽然会些武艺,但也难敌妖法,奋战了十几个回合,终是被瘟神拿住了。瘟神逼问银花下落,任冬当然是至死不说。瘟神无奈,只好暂且把任冬押回五指岭的石洞中。 再说银花骑着白玉飞龙马,日夜兼程,翻过了九十九座山,涉过了九十九道川,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蓬莱仙岛的灵芝洞前。见了药王,银花把事情的前后经过讲了一遍,最后请求药王去制服瘟神,为五指岭的百姓除害。药王见银花年纪这么小,却如此勇敢,且有爱民之心,就满口答应了银花的请求,同时从他身边挂的葫芦里倒出两粒仙丹,说:“银花姑娘,你辛苦了,先吃了这个解解乏吧。”银花服了仙丹,顿觉饥饿疲劳全部消失,精神立时焕发起来。接着,药王牵出梅花鹿,带着沉香龙头拐杖、药葫芦和白玉杯,然后让银花骑上白玉飞龙马,用那根龙头拐杖在马肚子下面画了个“八卦”,接着往马背上猛击一掌,只见一道金光一闪,那白玉飞龙马立刻腾空而起,驾上一朵祥云,紧跟着药王骑的梅花鹿,一起向五指岭奔去。 药王和银花一到五指岭,瘟神知道大事不好。它先把受尽折磨、宁死不屈的任冬推下背影潭里,然后张开血盆大口,要把五指岭上所有的金藤花都吞进肚子里去。正在这时,药王和银花赶到。只见药王手起杖落,打得瘟神连声惨叫,急忙驾起一团黑云,往西南方向逃去。药王急忙追上,瘟神被打得连连求饶,却又一边继续往西南逃跑。据说,乘药王一个疏忽,还是让瘟神逃走了,以致于在一段时期仍继续危害西南山区的人们。 再说任冬被瘟神推进背影潭淹死了,但他的尸体就是不往下沉,总是直立在水中,乡亲们发现之后,便把他的尸体打捞上岸,葬在燕儿坡前。 银花回到家中,父亲已经死去,任老医生也因思儿心切去世了。后来,她又听说连最后一个亲人任冬哥也已被瘟神害死,不禁悲愤交加,痛不欲生。她来到父亲和任老伯坟前祭拜,之后,又来到燕儿坡任冬的坟前。她一见任冬哥的坟墓,想到不久前两人分手时的情景,忍不住痛哭起来。哭哇、哭哇,止不住的泪水如同串串珍珠滴洒在任冬的坟冢上,意想不到的是坟上顿时长出了一丛丛茂密的金藤花蔓。可是银花一点也没觉察到。她太悲痛了,只是痛哭不已,眼泪哭干了,哭出了滴滴鲜血。殷红的鲜血洒在金藤花蔓上,藤蔓上就开出了金灿灿的花朵。到后来,银花实在太悲痛了,便一头碰死在任冬坟前的岩石上。 乡亲们听到银花惨死的消息,无不悲痛万分。大家把她和任冬合葬在一起。合葬刚刚完毕,一个奇迹突然出现了。乡亲们看见整个五指岭漫山遍野都开满了金藤花。花儿金灿灿、银闪闪、一簇簇、一丛丛,光彩夺目,如云似霞。接着,当地凡是患了瘟疫的病人,喝了金藤花茶,立刻都痊愈了。 等到药王从追赶瘟神的千里之外返回五指岭,听到了银花已经死去的消息,非常惋借地来到五指岭上,看到满山盛开的金藤花,对乡亲们说:“这些花是任冬和银花的化身哪!”说着,他拿出白王杯,倒上一杯水,把两朵金藤花放进杯内。只见那两朵花在水中游戈不定。药王把杯子端到乡亲们面前说:“看,两朵花儿在抖动,是因为两个年轻人还放心不下啊。”说完就对着玉杯念了几句,告知说五指岭的乡亲们病都治好了。杯中的花朵立刻安定地直立于杯中。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银花和任冬这两个为人民献身的年轻人,就把金藤花叫做“金银花”和“任冬花”,又叫做“忍冬”。为祝愿银花和任冬永远成双成对,也有人把这种花叫做“鸳鸯藤”、“二花”或“双花”。

郑州樱桃沟樱桃

郑州樱桃沟樱桃种植已有千年的历史,由于气候适宜、土壤特殊,产出的樱桃粒大肉厚、色泽艳丽、入口甘甜、且能补中益气、滋润肌肤,故而享有盛名,传誉省内外。1999年开始,年年举办“樱桃节”,节日的举办真正使樱桃基地变产地为市场,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但解决了农民卖果难问题,还成为省会近郊观光农业的一大亮点,成为展示二七新形象的良好窗口。1999年郑州樱桃沟樱桃被评为郑州市十大历史名产。2000年3月樱桃沟旅游区获得省旅游局颁发的旅游景点证书。2001年又被市旅游局推荐为郑州市重点旅游景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质量和安全等新观念普及,二七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大力推广樱桃无公害、绿色种植。2008年樱桃沟2000亩樱桃被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樱桃,2009年樱桃沟1200亩樱桃又顺利通过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的认证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 2010年生产的“塞尔维亚”樱桃获“中国﹒北京樱桃擂台赛”铜奖。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登记为农产品地理标志。 郑州樱桃沟樱桃当家品种为郑州红樱桃,据传早在明朝时期,处于丘陵地区的石匠庄村(现樱桃沟村)由于三面环有大而深的沟壑,数条小河和这些大沟相互交错,村民便根据独特的自然条件利用樱桃树喜温润,怕风寒的特点在沟里种植樱桃树。后经数百年的发展该村大沟小沟里到处都是樱桃树,其中村庄北部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沟,和九娘娘庙河(贾鲁河的一条东部支流)所流经的河沟垂直相交。受气流影响,沟内空气温度较大,樱桃生长环境优越,生长情况格外喜人,果实产量大,树龄长。清朝时期,沟中明代栽种的樱桃树仍有一部分存活,且能继续结出果实,新中国成立之后,存活的清代樱桃树居多,树龄多在200年左右,更令人称奇的是有一棵树高7.6米,覆盖面积333.5平方米。当年最初的主枝干已经被砍去,现存有后来丛生的七条主枝,生机勃勃。2000年前后据有关专家实地测量考证,确定该树距今已有500年的历史,为当地最古老的樱桃树,是樱桃树中的“老寿星”。依然能够开花结果,所结出的樱桃果实,不仅色泽光洁,酸甜适宜,味道鲜美,且产量很大,年产量高达400公斤,可谓是老当益壮,能力不减当年。这棵明代樱桃树因树龄长,树冠大,产量高,被人们称为“樱桃树王”,成为樱桃沟村一大奇观,不仅给樱桃沟风景区增添了独具魅力的旅游景点,同时还为研究当地自然资源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郑州樱桃沟地势西南向东北倾斜,农村多丘陵,沟壑纵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发展,为改善人民生活,大力号召和扶持农民种植樱桃,樱桃种植规模开始扩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郑州市政府的号召下,大办林业,在大力推广樱桃栽培的同时,把樱桃的发展和管理结合起来,同时组织技术人员刻苦钻研技术,攻克樱桃产量低的难关,总结出了一整套的浇水、施肥、整枝、治虫等樱桃栽培管理技术,樱桃的种植规模和产品产量迅速扩大。到二十一世纪初期,郑州樱桃沟樱桃已发展到60万余棵,已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樱桃生产基地。 近年来,随着观光农业的迅速发展,郑州樱桃沟樱桃这一重要的历史自然资源也得到进一步的开发,郑州樱桃沟樱桃以樱桃沟为中心,延绵15公里,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深深的沟里布满了青翠繁茂的樱桃树,景色宜人。每年3月份,这里就成了樱桃花的海洋,百鸟争鸣,花香四溢。4月下旬即进入果实成熟期,在青翠的绿叶映衬下,串串樱桃就像晶莹的红玛瑙让人心动,人们可以边观赏边品尝,别有一番情趣。樱桃沟至今存活的百年以上的老树年年开花、岁岁结果,成为一大景观。美丽而又五彩缤纷令人陶醉的樱桃沟是由于是由多条大小不同的沟群组成,进入沟里,使你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如今,郑州樱桃沟樱桃这张天然名片成为了老百姓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和走向国际市场的“金护照”。

登封芥菜

登封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中岳嵩山南麓。市境东西长56千米,南北宽35.5千米,总面积1220平方千米;登封市辖8镇、4乡3个街道办事处、1个工业区和1个矿区,总人口65万余人。 登封市交通方便,207国道与217、316省道贯通全境,郑少洛、许登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登封芥菜产于登封市境内海拔320米以上的中西部山区。适宜种植芥菜主要分布于君召、石道、颍阳、大金店、送表等五个乡镇,全市种植面积16.2万亩。芥菜个头圆润,辛辣味浓,质地脆嫩,水份充足,是保健和食疗的佳品。常食有开胃消食、提神醒脑、利湿解毒、御风湿,补元阳,利肺豁痰和中通窍之功效。登封芥菜含氨基酸20-23g/kg、锌3.5-5mg/kg、铁12-14mg/kg、钾3.5-5×103mg/kg、维生素E 1-2.5mg/100g。芥菜也称大头菜,据说大头菜的渊源也与诸葛亮有关。诸葛亮路过嵩山时,有一次小染疾病,他到山上去采药,发现一种像箩卜的东西,挖起来一看又不是箩卜。只见这东西拳头大小,上大、下小,咬一口一尝,不苦不涩,细品一下,还有点辣甜。他想,地上百草能养人,这种东西若没毒,不也是好菜吗?于是,他就挖了几个带回家,叫妻子炒了一盘,想尝尝味道咋样。谁知,菜一上桌,全家人一尝,都称好吃。问叫啥菜,诸葛亮想了想说,就叫"大头菜"吧。从此,诸葛亮一家经常吃大头菜。有一年风调雨顺,诸葛亮种的大头菜长得又肥又大,秋后收了一大堆。登封人储存剩菜的办法就是腌制,诸葛亮将大头菜洗净晾干腌了一缸,第二年拿出来一尝,竟比新鲜的味道更美还带有窜鼻滋味。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联吴抗曹,因士兵没菜吃,常使刘备发愁。诸葛亮就派一支木牛流马到登封买大头菜。大头菜带起来方便,吃着有味,刘备非常喜欢。从那以后,每逢大战之前,刘备就派人到登封买大头菜,他的士兵一直没有缺过菜吃。此后,登封的芥菜越来越有名气,人们自然想到诸葛亮,为了不忘他的功劳,大家就把大头菜叫做"诸葛亮菜"。  登封芥丝窜鼻浓香,沁人心脾,清爽可口,唐朝武则天游中岳及李世民避难嵩山少林寺时曾经食用,且赞叹不已。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保持了芥菜原有风味和 价值,被该地区传承为"嵩山第一菜"。传承流长的菜文化,历史悠久。唐皇李世民避难少林寺;清乾隆,圣读于书院。食此菜皆以"味道奇妙"而赞叹不已。武则天游嵩山,染风寒于石淙河食用此菜后,病情大为缓解,近乎痊愈,随纳为御用药膳。为强身健体,历代少林习武之人,每日早餐必备此菜,沿袭至今。 芥菜不仅历史悠久,药用价值也很高,富含碳水化合物、钙、磷、维生素C、B、D等。菜含维生素A防癌物质。芥菜里含的芥末油更是美容佳品。嵩山芥菜不仅含有粗蛋白,游离态氨基酸、维生素C、核黄素、胡萝卜素及钾、磷、钙、铁等多种营养元素,而且是低糖、低脂肪、无胆固醇。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及缺钾人群的理想佐餐菜肴。《本草纲目》:芥,性辛热而散,故能通肺开胃,利气豁痰。《本草经疏》:芥,所禀与白芥同。辛温能利气消痰,开胃辟寒,故主安中及久食温中也。其主除肾邪气者,辛能润肾,温能暖水脏故也。其主利九窍,明耳目者,盖言辛散走窜,豁痰引涎,暂用一时,使邪去而正自复,非谓其真能利窍明耳目也,用者详之。 如今,“登封芥菜”的辉煌也一直在延续。为保护开发登封芥菜这一珍贵的历史特产,培育打造地方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当地及时对‘登封芥菜’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登记保护,并于2011年11月正式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河南省芥菜地理标志农产品。? 目前,登封芥菜已成为登封市西部农民致富的法宝,已“长”成大产业,让诸多农民从中尝到了甜头。全市种植面积达10800公顷,总产量20万吨,以登封市“小苍娃”品牌,精深加工后的芥丝先后荣获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全国优秀产品”河南著名商标等称号,畅销全国各大城市。2015年12月16日,上海合作组织峰会期间,作为特产佳肴选入国宴,多国总理品尝后得到极高评价。 正是:登封特产不虚传,名牌芥菜入国宴,历代皇上评价高,多国总理笑开颜。

新密市文化遗产 ...更多

  笙管乐一般由管子、笙、笛子、云锣等乐器组合而成,同时配以鼓、铙、锣等打击乐器。主奏乐器管子,古代称为“筚篥”,属双簧气鸣乐器,多以木制,上开八个音孔,前七后一,以质硬的芦苇制成双簧哨子,常以更换大小哨子的方法调定音高。根据管身粗细长短的不同可将它分为大、中、小三种,其中小管音色尖锐高亢,有打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