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美食小吃

西藏徒步贴心饼

徒步贴心饼到底有多贴心?恐怕要只有吃过才知道。其实是一种创新改良过的青稞饼,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入了奶渣、蜂蜜等当地食材。在川藏高路上,常常能看到虔诚的朝圣者,走累了就在路边扎营做饭,烧一壶酥油茶,吃的时候,把糌粑放在碗里,倒入酥油茶,用手搅拌均匀捏成团子,这是长路上最好的能量补给了。如今徒步西藏的人也越来越多,用糌粑和奶渣、蜂蜜做成的徒步贴心饼,成品方便携带,口感也很好,最重要的是,保质期很长,放个十天半个月都不会坏,简直是徒步旅途的好帮手。

日喀则朋必

在藏区,说起朋必,恐怕只有日喀则人才懂得。朋必为藏语,是一种用豌豆面制作而成的小吃。“朋必”几乎成了一种日喀则小吃的象征。藏族朋友为了让你记住它,喜欢开玩笑地说:“朋必”就是朋友来了,必须要吃的美味。无论是在日喀则市区的街头,还是在扎什伦布寺门口,经常会看见背着一个铝制大锅的阿佳,她们在的地方总会聚集一群人,这就是边走边卖的“朋必”。刚刚买来的“朋必”新鲜热乎,浇上鲜磨的辣椒汁,吃一口满嘴香气。

风干牛(羊)肉

风干牛羊肉是非常有特色的一种西藏食品,经过风干之后,肉质松脆,口味非常独特,令食者回味无穷。藏民把牛、羊肉割成小块串上,或用竹笼挂在帐房、屋檐下的阴凉处,第二年的三月之后,将早已风干的肉取来烤食或者直接生食,咀嚼时无渣塞牙。在西藏高寒地区,食品不易霉烂变质,去水又保鲜,故时至今日,吃风干牛肉之风仍极盛行。西藏最著名的干肉产在羊卓雍湖边,称为“羊卓干素”,酥油清润,再蘸辣椒盐粉,吃一次准让你终生难忘。

卡塞

卡塞(sè)是一种油炸面食,是藏族人家款待客人的点心,也是藏历新年必备的年货之一

古突

“古”即九,这里指二十九,“突”即突巴,是一种面粥。藏族腊月二十九吃古突以示除旧迎新。突巴团里分别包有石子、辣椒、羊毛、木炭、硬币,代表“心肠硬”、“刀子嘴”、“心肠软”、“黑心肠”、“发大财”。吃到这些东西的人要即时吐出,引得众人大笑,增添除夕欢乐气氛。

朋必

朋必为藏语,是一种用豌豆面制作而成的小吃。“朋必”几乎成了一种日喀则小吃的象征。藏族朋友为了让你记住它,喜欢开玩笑地说:“朋必”就是朋友来了,必须要吃的美味。

僜人手抓饭

僜人是我国的一个未识别民族,主要聚居在林芝地区察隅县。僜人手抓饭的主要原料是米饭和鸡肉,再搭配上10多种香料和佐料,经过一两个小时的精心烹制才能制作完成。享用的时候,将手抓饭和切成大块的鸡肉盛放在新鲜的芭蕉叶上,配上特制辣椒和鸡爪谷酒,大口吃肉,大口喝酒,颇有僜人古风。

藏式面条

昌都芒康盐井的加加面是藏面中最有代表性的品种,加加面,顾名思义就是一直加的意思,每人面前一个小碗,桌上放有各种调料,根据自己的口味随便添加,一口一碗,挺过瘾的,当你刚吃完放下碗的时候,服务员马上放一粒小石头在你面前,然后再给你把面添上,原来石头是用来计数的。面条很有弹性,里面加了些藏香猪肉的碎末,非常有特色的美食。

糌粑糕

“糌粑”是青稞炒熟磨成炒面后的藏语叫法。作为西藏传统食物,它是藏族群众不可缺少的主食。逢年过节,藏族家庭里的女主人会拿出洁白的糌粑,加上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金黄色的酥油,经过充分的揉搓混合,再加入适量的奶渣和糖,一块独具风味的奶渣糕就基本成型了。最后用酥油点缀并撒上红糖碎末,小小的奶渣糕便洋溢起藏历新年传统的年味。

藏式血肠

藏族血肠是藏族自治区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藏族血肠其实是我们熟知的香肠中的一种,然而不同的是,它里面灌的不止是鲜肉,含有更多的是动物的血,因此得名血肠。藏族地区的农、牧民,每宰1只羊,羊血不单独煮食,而是灌入小肠内煮熟吃。食用起来,具有不碎、不渣、不脱皮的特点,口感清香软嫩,不腻不柴。

安多包子

别以为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藏人,包子也一定也是个头大大的,其实安多包子是形状像小笼包似的牦牛肉馅包子。藏族师傅说,要想味道好,食材一定要新鲜。一定要用最新鲜的牦牛肉,而馅里的葱也是野葱,是他们亲自从山上采下来的。这高海拔的野葱补阳气,通阳活血,男女吃了都很好。

麻森

麻森是用糌粑(zan ba)、酥油,辅以红糖、奶渣、水混合制作而成的美食。以前,它是宫廷糕点,现在大街小巷都可以吃到,特色藏餐厅都会有,吃的时候需要切成小块小块的薄片。

奶渣包子

奶渣包子顾名思义就是用奶渣做馅,奶渣是什么呢?这要从藏族人的牛奶提炼方式说起了。新鲜的牦牛奶煮沸以后被藏族人用传统而独特的方式分解,最贵重、最精华的是酥油,其次是奶渣,也就是提炼了酥油以后剩下的渣子。新鲜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来做陷,奶渣包子由此而来。

烤羊排

大部分藏人靠放牧生活,牛羊在广袤的草原牧区里,吃着鲜嫩青草与纯净河水,被藏人歌舞熏陶着快乐的长大,肉质鲜美、充满活力! 将一整块新鲜山羊排放入炕中,用木炭生烤,直到皮肉变成迷人的金黄色,直到香料与骨肉完全融合,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萝卜拉锅

南木林县属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地处西藏自治区中南部,日喀则市东北 ... 萝卜拉布果——即“羊肉炖萝卜”,把羊肉剁成块,把萝卜洗净切成滚刀块炖煮而成。

酱烧牦牛蹄

一整根牦牛蹄,炖的辣乎乎,又香糯十足,搭配酥脆的茄饼,是奢华与质朴的互补!

雪域羊头

“各夏卡察”——辣味头肉,这是一道用羊头肉为主要食材的美食。将绵羊头去毛洗净煮熟后,剔下头骨上的肉,切成小块或薄片,然后用调料拌匀即可。“各夏卡察”味道醇厚,香辣可口,吃起来毫无膻味。

原味牛舌

原味牛舌多见于拉萨等地,藏语音杰郎最,是藏族饮食中的一大风味小吃。蒸牛舌以牛舌肉为主料,经煮蒸而成。特点是入口软嫩,味道鲜美而带椒香。藏餐的口味讲究清淡、平和。很多菜,除了盐巴和葱蒜,不放任何辛辣的调料,体现了饮食文化返朴归真的时代潮流。

香猪薄饼配松茸酱

松茸酱-采摘回来的新鲜松茸清理洗净,再切块后放炉上烘烤至热,再与干的藏红椒、藏青蒜、鲜藏香菜籽、盐巴一起放入石臼内捣碎,再盛入木碗中。又将新鲜酥油放入锅中融化,烧至沸腾状,倒入捣碎的松茸酱内搅拌均匀,这道松茸酱就完成了。清香鲜辣,还带有藏红椒、青蒜和香菜的天然辣、麻味道。配以藏饼和糌粑,用松茸酱和它们来佐餐,非常味美,口感美不可言。

灌羊肺

“洛畏”—炒羊肺,把盐、辣椒粉、花椒粉、野蒜、香油等各种调料调和成稀糊状的汁,然后灌进新鲜的羊肺之中,使之入滋入味。把羊肺烀至九分熟,捞出冷却后,切片,然后在油锅中爆炒即成。这道菜鲜嫩可口,风味独特,做法别具一格。码盘时,盘边常常摆些红萝卜丝,端上桌,给人一种“红日初升,其道大光”的喜感。

咖喱牛肚

咖喱牛肚是一道凉拌菜,凉拌牛肚,口味有一些咖喱的味道,咖喱和辣椒的结合均匀了拌在牛肚上面,牛肚软韧,汤汁肥鲜,咖喱淡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