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公庙镇特产手信 ...更多

樟树吴茱萸

樟树吴茱萸,又名吴芋、吴萸、茱萸、吴于,自汉晋开始就有种植。“樟帮”药业始祖、丹术医药家、道教灵宝派始祖葛玄于公元202年到樟树阖皂山采药行医,开辟百草园,种植茯苓、沙参、乌药、吴芋等二百多种药材。因当时樟树属“吴”,以属地命名为“吴芋”。

樟树黄栀子

樟树黄栀子商品药材外观形态呈椭圆形,卵圆形,长1.0-2.5cm,直径0.6-1.8cm,相对其它产地的栀子小[其它产地一般为:长1.5-3.5cm,直径1.0-2.0cm];表面呈红棕色或黄棕色,略具光泽。具有7-9条翅状棱,并有分枝。顶端残存萼片,基部稍尖,有残留果梗,果皮薄而脆,内表面色较浅、有光泽,具2-3条隆起的假隔膜。种子多数扁卵圆形,集结成团,深红色或红黄色,表面密具细小疣状突起,气微,味微酸而苦。

清江枳壳

清江枳壳,是樟树原产药材,樟树袁河、赣江两岸冲积州上到处都是清江枳壳树,素有“枳壳之乡”的美誉。《增订伪药条辨》谓:”江西沙河出者,细皮肉厚而结,色白气结清香而佳。“在王强、徐国钧编写的《道地药材图典》(华东卷)中论述全国药材主产之地时写道:”药材主产于江西清江…江西产的质优,以清江县黄岗等为道地产区。“

宜春大米

宜春自古就有“农业上郡”、“赣中粮仓”之誉,自然条件、土壤土质以及精耕细作的耕种方式让其生产出的优质大米具有先天优势。袁州区有优秀的富硒资源,富硒土壤面积288万亩,占全区国土面积76%。富硒和绿色成为“宜春大米”的天然标识。

刘公庙镇文化遗产 ...更多

中国江西省樟树市素以药都誉名中外。它具有药材资源丰富、加工技艺精湛,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

樟树四特酒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它是在明清时代的“清江(樟树前称)土烧”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白酒制作技术,是以整粒大米为原料、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续米查混蒸、三进四出”操作,老窖固态发酵的独特酿造工艺。此工艺酿制出来的四特酒口感“幽雅舒适、诸香协调、柔绵醇和、悠长回甜”,香味独特,是特香型白酒的代表。...

中秋拜月是从古至今流传于宜春民间的一种习俗,在每年的中秋节举行。该习俗现主要流存于宜春市中心城区及袁州区的大部分乡镇。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影响到民间,宜春中秋拜月习俗即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渐显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也愈加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表达愿景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一直传承至今。在宜春,每逢中秋佳节,独具民间特色的拜月仪式都会在城镇社区、乡野村落隆重举行,使当地的节日气氛更加浓厚,并声名远播,宜春因而有了“月都”的称谓。经过传承发展,中秋拜月民俗活动既体现祭拜,又凸显了宜春厚重的文化底蕴,其仪式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请月。表现人们用纯洁的心灵,庄严迎接象征祥和的明月在月之都升起。2、祭月。表达人们纯朴、善良、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和心底的企盼。3、拜月。表达人们美好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而今,宜春“月亮之都”的称呼已为社会广泛认可,中秋拜月更是逐渐演变成了本土百姓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并以月寄情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这一传统习俗在宜春具有强劲的生命力,近年来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并已成为“中国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地政府与百姓的共同呵护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正将其不断传承光大。...

宜春木雕是江西宜春、特别是该市袁州区天台镇一带经久享有盛名的一项传统雕刻艺术。它发端于明末清初,以楠树、香樟树、株树、油茶树、梓树等木材及树根为材料,匠心独运,甄别构思,用锤子、锯、凿子、圆铲、刨子、雕刀和钻子等工具进行手工雕刻,制成各种工艺品,其中以傩面具、历史人物肖像、家居装饰最为见长。它是赣文化的一个生动体现,以其别致神韵、精美雕饰和广泛表现内容而蜚声省内外,被称为宜春民间工艺美术沃土育出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