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戏(河湟皮影戏)

  • 项目编号:
    Ⅳ-91
  • 类别:
    传统戏剧
  • 类型:
    扩展项目
  • 发布日期:
  • 更新日期:
  • 荣获: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颁发机构:

  河湟皮影戏又称“青海皮影戏”,在当地称为“影子”或“皮影儿”,主要流传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汉族聚居地也有少量皮影戏班。
  河湟皮影戏约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特征。它有独立、成熟的板腔体声腔体系,有专用的弦索音乐曲牌和打击乐曲牌,其唱腔音乐与其他地方剧种不能通用。河湟皮影人物造型设计独特,形象丰富逼真,它由11个部件组成,主要分稍子(头)和身子两大部分,稍子和头饰连在一起,身躯四肢和服饰连在一起。河湟皮影戏很少有文字剧本,演出全凭艺人口头传承,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特殊的记忆方法,多数艺人有即兴创作的本领。皮影戏班由五人组成,把式一人操纵生、旦、净、丑等脚色并兼任说唱,其他四人为乐手,负责文武场的全部音乐伴奏。
  20世纪90年代以后,河湟皮影戏逐渐衰落,戏班锐减,已不足原来的五分之一,活动空间也从中心地区退向边远山区。目前,河湟皮影戏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正濒临消亡,急需抢救。

申报地区或单位:
青海省

保护单位: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文化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