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茶叶类】名单大全

芮城菊花
芮城菊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芮城菊花呈扁球形,朵大瓣多,色泽外黄内白,气清油香,口感醇厚。

冠山连翘茶
冠山连翘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连翘青茶是用古法炮制的茶,此茶鲜醇独特,汤色清亮,口感清新芳香,略有凉麻;

黄尖菊花
黄尖菊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尖菊花胎菊:花蕾抱合呈球状,淡黄色,色泽均匀,百粒重约106g,气味清香;干制品金黄色,冲泡后汤色淡黄清亮,醇和回甘。朵花:花朵完整,朵大瓣宽,大小均匀,直径约5cm,百枚重约230g;花瓣厚实,金蕊白瓣,香气浓郁;干制品淡黄色,冲泡后花瓣舒展,汤色微黄清亮,味甘微苦。

广德黄金芽
广德黄金芽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广德黄金芽朵形舒直、色泽嫩黄透绿、匀净;汤色亮黄隐绿;香气清甜带花香;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嫩匀成朵、金黄含绿。其独特的品质特征:三黄隐绿,香清味醇。

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太平猴魁其外形魁伟壮实、扁平挺直、两叶抱芽、苍绿隐毫;汤色绿亮;兰香高爽;滋味鲜爽醇厚;叶底肥壮绿亮。其独特的品质: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叶脉绿中隐红现“红丝线”。

烟台茶
烟台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烟台茶叶片厚、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具有“墨玉绿、小米汤、豆子香”的独特品质。

安化松针
安化松针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特级安化松针条索紧细、圆直似松针、显毫、色泽翠绿、匀整.

海丰莲花山茶
海丰莲花山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海丰莲花山茶外形条索紧实、灰绿起霜;汤色黄绿泛金;香气栗香带火工香;滋味浓厚、回甘;叶底黄绿。具有“金黄汤,蜜栗香”独特的品质。

大沙茶
大沙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沙茶外形较紧结、微卷曲、色泽深绿;汤色绿明亮;香气清高带茶香;滋味浓醇;叶底厚软、深绿。其独特的品质特征“色深、味浓带花香”

万宁鹧鸪茶
万宁鹧鸪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万宁鹧鸪茶外形呈颗粒状,色泽灰绿,颗粒大小均匀,揉捻紧实,干净无杂质;茶汤,汤色呈深琥铂色,颜色透亮而均匀;茶香,轻闻茶气,有鹧鸪茶明显好闻的药香味;滋味,茶汤入口醇厚、甘辛、香温,有些许烤烟草香;茶底,叶片自然舒展,完整有形。

邛崃文君茶
邛崃文君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邛崃文君茶外形条索紧细微曲,色泽黄绿,白毫显露,匀整。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绿明亮,芽叶完整。

八步茶
八步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暂缺

镇巴毛尖
镇巴毛尖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镇巴毛尖外形条索紧秀、锋苗显露,绿润显毫,茶汤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匀整 。

南京雨花茶
南京雨花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南京雨花茶干茶外形紧细圆直,锋苗挺秀,形似松针,色泽绿润;香气清雅高长,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匀嫩明亮。具有“紧、细、圆、直”的外形特征和“色绿、香雅、味鲜、形秀”的典型内质特点。

箬阳龙珍
箬阳龙珍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箬阳龙珍外形扁直呈箬叶形、色泽绿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高带箬叶香;滋味醇厚甘爽;叶底嫩匀成朵绿亮。具有“箬叶形、箬叶香”的独特品质。

上虞觉农翠茗茶
上虞觉农翠茗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上虞觉农翠茗茶外形呈花卷形、色泽翠绿油润;汤色杏绿明亮;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醇厚甘爽;叶底嫩匀成朵绿亮。其独特的品质特征“花卷形,翡翠色,甘爽味”。

建德苞茶
建德苞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建德苞茶外形呈月弯条、花苞形;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幽香清甜;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匀成朵。其典型品质特征为“月弯条、花苞形、清甜香”。

衢州玉露茶
衢州玉露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衢州玉露茶外形条索卷曲紧结、色泽翠绿;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栗香高长;滋味醇厚甘爽;叶底嫩匀成朵绿亮。其独特的品质特征“栗香高长、回味甘纯”。

西涧春雪
西涧春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西涧春雪外形扁直平伏,匀齐壮实,绿润带毫;汤色嫩绿明亮;清香高长带花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嫩匀成朵绿亮。其独特品质:形秀色翠带白毫,味醇香清露花香。

五合茶叶
五合茶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五合茶叶外形条直呈绣剪形、肥硕均齐、绿润显毫;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带花香;滋味醇厚鲜爽;叶底嫩匀绿亮。其独特的品质:叶肥芽壮、味厚香郁。

福鼎白茶
福鼎白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福鼎白茶色泽灰绿,毫显、清纯素雅,毫香显露,汤色杏黄明亮,滋味鲜醇爽口。

宜丰盈科泉茶
宜丰盈科泉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宜丰盈科泉茶外形紧结显毫;汤色明亮清澈;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爽回甘;叶底黄绿匀整。

信阳毛尖
信阳毛尖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信阳毛尖呈长条形,外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叶底绿亮匀整,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爽浓郁,回甘生津。

孝感红
孝感红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孝感红外形条索紧细,色泽棕褐显金毫;汤色红亮,香气浓郁,滋味浓醇回甘;叶底匀齐,具有 “一泡香,二泡浓,三泡四泡香高味更醇” 的特点。

利川红
利川红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利川红外形条索紧细,平伏均匀,色泽乌润,汤色红艳(金黄)明亮,香气馥郁持久,滋味甜醇滑爽,叶底嫩匀带芽。形成了玛瑙红、花蜜香、冷后浑的独特品质特征。

桃江竹叶
桃江竹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桃江竹叶外形扁平,形似竹叶,色泽绿润隐毫显;香气浓郁,滋味鲜醇;汤色杏绿、明亮,叶底嫩绿匀亮。

广西六堡茶
广西六堡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广西六堡茶外形紧结匀整、呈褐色;汤色红亮;香气陈、纯;滋味浓醇;叶底色褐柔软;陈化后具有“槟榔香”的独特品质特征。

大苗山红茶
大苗山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苗山红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乌润;汤色红亮,香气甜香持久;滋味甜醇、鲜爽;叶底红、明亮。

奉化曲毫
奉化曲毫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奉化曲毫干茶具有外形蟠曲肥壮、绿润显毫,清香持久,滋味鲜醇回甘,汤色绿明,叶底成朵、嫩绿明亮的特征。

平江烟茶
平江烟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平江烟茶外形乌褐尚亮,条索紧实,匀整有嫩梗;内质汤色金黄明亮,熏香浓郁持久,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匀净柔软、褐黄明亮。

大竹白茶
大竹白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竹白茶外形条索紧直成朵,色泽绿黄鲜润带毫,香气栗香浓郁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回甘,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绿黄匀整。

平和白芽奇兰
平和白芽奇兰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白芽奇兰属于乌龙茶类。产于福建省平和县。相传清乾隆年间(公元1735~1795年),在平和县大芹山下的崎岭乡彭溪"水井"边长出一株奇特的茶树,新萌发出的芽叶呈白绿色。于是采摘其鲜叶制成乌龙茶,结果发现该茶具有奇特的兰花香味,因此将这株茶树取名为"白芽奇兰"。制成的乌龙茶也称"白芽奇兰"。后经人们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扩大栽培至今,已有250多年的历史。白芽奇兰的主产地位于大芹山一带,大芹山上常年云雾缭绕,云雾浸染的茶叶带有别样的芬芳,让白芽奇兰的芳香随风飘荡,也形成了独特的品质特征。白芽奇兰成品茶外形条索紧结,匀整美观,色泽青褐油润稍间蜜黄。内质香气清高爽悦,品种特征香突出,似兰香幽长,滋味醇爽,溢品种香,汤色橙黄明亮,叶底软亮,具山骨风韵。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白芽奇兰茶很快从"藏在深闺人未识",一跃名扬天下。如今,它已是漳州茶叶栽培面积最多的品种,和铁观音、武夷岩茶、闽北水仙、永春佛手一起跻身福建五大茶叶名品行列。在平和,白芽奇兰茶种植10万亩,年产量达8千多吨,产值5.5亿元。由于白芽奇兰茶的产地海拔达800米,茶树病虫害少,没有使用农药。制作时采用中国传统制作工艺,既符合人们的饮茶习惯,又有健康保健作用,符合国际市场对有机茶的要求。因此,近年来,白芽奇兰茶畅销日本及欧盟等国家,受到国外顾客的欢迎。

长清茶
长清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长清茶”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长清灵岩寺内有碑刻:“…身在净土上方界,闲观野鸟鸣幽谷,顿觉超俗话新茶,再整衣冠拜佛牙…”中的“新茶”即为“长清茶”。长清种茶、饮茶由长清灵岩寺开始,“茶以禅兴”,与长清灵岩佛教文化一样厚重享久,绵延千年。 “长清茶”经过不断的生产技术改进和品种改良,形成了外形条索卷曲紧结,色泽绿润,内质香高味醇,具有小米汤色、板栗香、叶肉厚、耐冲泡的品质特征,被誉为“江北第一茶”, 形成了南有“虎跑泉、西湖龙井”,北有“趵突泉、长清名茶”的格局,成为当代茶中双绝。长清茶于2009年被评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指定绿茶,并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天目青顶
天目青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天目青顶原称天目山茶、天目云雾茶,原产于浙江省临安市天目山区。早在西汉元始年间就有梅福天目植茶的记载,至今已有二千余年的历史。唐代,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杭州临安於潜二县,生天目山与舒州同”,天目山茶成为上品名茶。明代,“临安额贡御茶二十斤”,被列为贡品。清宣统二年,天目云雾茶在南洋劝业博览会上荣获特等金质奖,后因战乱,生产工艺几近失传。1979年,临安市对天目云雾茶进行挖掘研究和创新,恢复生产,命名为“天目青顶”,并先后采取了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促进茶叶产业发展。 近年来,“天目青顶”不断提升,先后在国内外各类茶叶评比中获得国际名茶金奖、中华文化名茶金奖、中国精品名茶博览会金奖、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等二十余个金奖。

开化龙顶茶
开化龙顶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开化县位于浙江省钱塘江的源头,这里有茂密的森林,起伏连绵的群山,清澈见底的江水,无污染的空气,绝佳的环境孕育了香气扑鼻的中国名茶开化龙顶。

江山绿牡丹茶
江山绿牡丹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江山绿牡丹茶原名“仙霞化龙”,因其色泽翠绿,形似牡丹,产于仙霞山脉而得名,为绿茶类古今名茶。条直似花瓣,形态自然,白毫显露,犹如牡丹,色泽翠绿诱人,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爽口,叶底肥厚成朵。茶叶投入杯中,开水冲泡后,茶芽根在下,尖在上,缓缓挺直绽放,极似牡丹初展。

老姆登茶
老姆登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老姆登茶干茶外形美观,条索紧实,紧卷多毫,整碎匀齐纯净,芽叶纯整,有锋苗,色泽嫩绿匀润,光泽油润,芳香浓郁。

梅县绿茶
梅县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梅县绿茶”是炒香绿茶珍品,其外形条索紧结卷曲,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醇厚回甘;粟香高锐持久;叶底嫩绿、柔软、匀整,在我国国内和东南亚各国华侨中也享有盛誉,成为嘉应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梅县绿茶外形条索紧结卷曲,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爽、醇厚回甘;粟香高锐持久;叶底嫩绿、柔软、匀整。

唐崖茶
唐崖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犹忆唐崖谷雨前,茶歌互唱绕山间。土司城内凭栏望,一盏新茗品燕闲。”源自土司的茶文化,在武陵山中已经弥漫了六七百年。由于土司的推广,并形成了“唐崖茶”系列。从绿茶发端,唐崖茶逐渐衍生出了红茶、白茶、黑茶、晒茶、老鹰红茶。在制茶师的代代传承中,加工工艺不断进化,茶叶品质历久弥醇。

茅山长青
茅山长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茅山长青茶是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茅山镇的特产。句容茅山长青茶外形扁直挺秀、色翠,内质香气鲜高,冲泡后,汤色嫩绿,叶底明亮,啜饮倍感鲜爽。   茅山地区是江苏省重点产茶基地。在句容市众多品牌的茶叶之中,茅山长青以其独到的品质位居名茶之冠,先后多次荣获包括“中茶杯”、“陆羽杯”在内的全国全省茶叶评比的金奖、特等奖和一等奖,被公认为江苏省的名优茶。“茅山长青”茶感官品质,外形条索长度1.5-2cm,扁直挺秀、色泽翠绿、匀整;内质香气清高持久、馥郁幽雅,汤色嫩绿、清澈明亮,滋味醇厚鲜爽,叶底细嫩匀整。冲泡后芽头朝上竖于杯中,如群笋出土,栩栩如生。

泰山红茶
泰山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泰山红茶是产自中国最北的茶区泰山脚下,由于茶生长在泰山周围,水质优美、产茶区纬度高、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茶树休眠期长,采摘期短,所产茶叶自然形成品质好。

凤冈锌硒茶
凤冈锌硒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凤冈产茶历史悠久。《茶经》、《华阳国志》、《太平寰宇记》和《梅簃随笔》等古籍中都有“夷州、思州、播州以茶为土贡”、“龙泉产云雾茶,色味双绝”的记载。虽只言片语,却从不同的角度证明了凤冈锌硒茶至唐而下,经宋、元、明、清流传至今。 凤冈茶叶文化厚重。县内50多个村塞以茶命名,婚俗中有“三道茶”习俗,农历二月十九为茶农祭茶大典,县内居民均喜好喝油茶,更有中华山天隐禅师留下“湘竹架厨通泉径,烹茶煮水三足崎”的诗句。 1993年在安徽农大刘和发教授等专家的帮助下,研制并开发了凤冈锌硒茶。近年来凤冈因茶而名,先后荣膺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国家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区、中国十大生态产茶县、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公共品牌等诸多荣誉。

秀山茶叶
秀山茶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秀山地处武陵山腹地,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具备茶叶生长所需的土壤、气温等自然条件。秀山茶叶具有匀度适中、叶香高、味纯、耐泡、无污染的内在品质,其茶汤晶莹、清香持久、味醇鲜爽,富含人体所需的硒、锌等20多种微量元素。

沙雅罗布麻茶
沙雅罗布麻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沙雅罗布麻茶是该地区植物罗布麻的叶子,罗布麻具有耐盐碱、耐寒、耐旱、耐沙、耐风等特性,属于多年生植物,可多茬收割。沙雅罗布麻茶作为有药用价值的茶叶,有平衡血压、血脂和强身健体等药用保健功效 。

覃塘毛尖茶
覃塘毛尖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古时平天山东面的贵县龙山村(今中里乡)是当时的茶叶产地,龙山村相隔的今贵港市港北区庆丰乡尚保存有清代的龙山古茶道,民国期间,贵县茶叶销售己沿珠江水系上至两湖、下到粤、广、澳,当时茶叶品质得益于平天山脉独特地理山候环境,造就了贵县茶叶的香醇品质,深受粤、广、澳等地欢迎。 五十年代初期,朱德同志为了南疆国防事业的需要,命广州军区在当时贵县的平天山上开发平天山军工林场,造松、杉林7万多亩。当时参与工作的林科工作人员中,一位福建省福鼎县籍的林科专家发现平天山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他断定在覃塘能种出高档优质茶叶。后经他多次向当地政府提议,位于平天山西南面的贵港市覃塘区,当时的贵县覃塘公社和覃塘供销社都高度重视,1966年覃塘公社和覃塘供销社联合派人远赴福建省福鼎县,把福鼎县名优茶种福鼎大白茶引回覃塘,由当时覃塘供销社在平天山下的松柏山一带种植,兴办覃塘供销社茶场,出产覃塘龙凤茶,1973年因龙凤茶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而定名为覃塘毛尖。1992年出版的由当时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里,覃塘毛尖茶已作为名茶录入其中。1993年版《广西年鉴》〔茶叶生产〕篇里重点提出大力发展覃塘毛尖,足见覃塘毛尖当时在广西茶叶产业里的名气和地位1989年覃塘毛尖茶被评农业部优质农产品,覃塘毛尖茶再度跻身于全国名茶之林1、外在感观特征覃塘毛尖茶属烘青绿茶,覃塘毛尖茶外形条索肥嫩紧结、有锋苗、匀整,色泽灰绿光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厚鲜醇回甘,叶底匀嫩肥厚、黄绿亮。具体分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等方面2、内在品质茶多酚16.4%~17.1%,氨基酸3.8%~4.2%,咖啡碱5.1%~5.6%,水浸出物≥50%。内含物质比例协调。覃塘毛尖茶外形条索细直挺秀,白毫显露,色泽灰绿光润;汤色黄绿清 澈,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厚,叶底肥厚、黄绿亮

庐山云雾茶
庐山云雾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庐山云雾茶,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始产于汉代,已有一千多年的栽种历史,宋代列为“贡茶”,是有着悠久历史具有独特内在品质和内在浓郁文化氛围的地方特色产品,以原产地终年云雾弥漫而得碧绿明亮、叶底嫩绿匀齐的品质特点,在历届茶叶评比中获得多次殊荣,1959年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1971年被列为中国绿茶之“特种名茶”,庐山云雾茶以10.99亿元的品牌评估价值位居2010年发布的全国83个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13位。庐山种茶,历史悠久,远在汉代,这里已有茶树种植。据《庐山志》记载,东汉时,佛教传入我国,当时庐山梵宫寺多至300余座,僧侣云集。他们攀危崖,冒飞泉,竞采野茶;在白云深处,劈崖填峪,栽种茶树,采制茶叶。东晋时庐山已成为佛教中心之一,据载,当时名僧慧远,在山上居住三十余年,聚集僧徒,讲授佛学,在山中发展种茶。唐朝时庐山茶已很著名。唐代诗人白居易也曾在庐山香炉峰结庐而居,挖药种茶,并写下了诗篇:“长松树下小溪头,斑鹿胎巾白布裘,药圃茶园为产业,野麋林鹳是交游”。庐山到宋代已有洪州鹤岭茶、洪州双井茶、白露、鹰爪等名茶。到了明代,庐山云雾茶名称已出现在明《庐山志》中,距今已有300余年。

马坡茶
马坡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马坡茶生长在建始县三里乡的大沙河、蟠龙、扎鱼口、马坡村、窑场、龙飞等26个村,种植面积15000多亩, 马坡茶生产选用“鄂茶10号”、“鄂茶1号”、“福鼎大白”、“龙井43号”“安吉白茶”等茶树品种。马坡是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的一个小地名,现是一个行政村。据《建始县地名志》1983版所载“马坡位于三里坝南偏西9.25公里,海拔820米,此山形似卧马,面积0.3平方公里,所产茶叶,闻名全县”。近代在为其命名时,与地方名相结合,故称“马坡茶”。境内特殊的红沙土壤和地理气候,孕育出“马坡茶”独特的内在品质,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和多位茶叶专家、学者好评。马坡茶与其它茶叶相比,独具特色:味甘,汤色清绿明亮,清香幽长、似豆香、熟板栗香。泡头杯水,汤清色绿,甘醇初露;二杯水,汤色绿中透淡黄,豆香、熟栗香郁滋味浓醇、鲜;三杯水,汤碧泛青、滋味浓醇。内在品质特征:茶多酚含量≥13.0%,水分含量≤5.0%。其系列产品——扁形茶、针形茶、烘炒青先后在“中茶杯”、“鄂茶杯”名优茶评比中获得金奖,充分体现了“马坡茶”独特的品质。

平阳黄汤茶
平阳黄汤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平阳自然条件优越,产茶历史悠久,享誉甚早。早在唐代,平阳就已产茶,据《唐书·食货志》载:“浙产茶十州,五十五县,有永嘉、安固、横阳(注:今平阳)、乐城四县名”。宋代,温州郡建茶场于平阳,设置专管茶叶机构,缴纳茶税。 平阳黄汤茶始制于清乾隆年间,以上乘的品质,独特的风味,深受朝廷青睐,遂纳入贡品,距今已有200余年。一直到光绪、宣统年间,该茶仍作为贡品进奉朝廷。民国时期,每年有千余担平阳黄汤茶销往北京、天津、营口等地,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 平阳黄汤茶干茶色泽嫩黄、汤色杏黄明亮、香气香高持久、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嫩匀成朵,先后荣获第十届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国国际茶业及茶艺博览会金奖、中国四大黄茶品牌等荣誉。2013年,原浙江省政协主席、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周国富先生为平阳黄汤茶题写了“平阳黄汤,乾隆贡品”八个大字。

千岛银珍
千岛银珍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建德市茶叶文化历史悠久,据可考察的文字记载则可追溯到唐朝以前。据《唐国史补》中记载的唐时名茶中就有建德细茶。明清时代,建德茶叶被列入贡茶,明代谈迁《枣林杂俎》记载其中就有:“建德县芽茶五斤”(唐时建德细茶至明代即为建德芽茶)。《清朝全典》中也有记载:“本朝37府县贡,浙江有10府县”,当时浙江贡茶的十府县之一严州所贡之茶即为建德芽茶。 1960年,随着新安江水力发电站建成投产,千岛湖就此形成。1982年新安江茶人将恢复、创新的建德细茶称为千岛银珍茶,近年来千岛银珍茶专注于提升茶叶品质,近年来知名度不断提升,先后获得杭州七宝、浙江名牌农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以及中国杭州十大名茶的称号,2010至2014年连续5年获评浙江农业博览会金奖,2014年获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金奖。

桂平西山茶
桂平西山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桂平西山茶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所在的具体地理位置是将桂平市境内4074平方公里区域划定为桂平西山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地域范围。包括西山镇、蒙圩镇、石龙镇、厚禄乡、白沙镇、南木镇、金田镇、垌心乡、紫荆镇、江口镇、木乐镇、木圭镇、石咀镇、马皮乡、油麻镇、社坡镇、寻旺乡、罗秀镇、中沙镇、大洋镇、罗播乡、木根镇、麻垌镇、社步镇、下湾镇、大湾镇26个乡镇。414个行政村、7763个村民小组、1个国有林场。 生产特点: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 桂平市适宜茶叶种植的山地面积19.36万公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日照等优势,加上独特的加工工艺,形成了桂平西山茶独特的品质。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品种以西山群体种(中小叶种)为主,以标准化生产保持其优良品质。 (3)生产过程管理:桂平西山茶生产者执行《地理标志产品桂平西山茶》地方标准,对生产中使用的农药、肥料进行严格规范,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及物品的使用,确保茶叶生产安全,同时在生产中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对农户的化学品使用进行规范。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 桂平西山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长度不超过4厘米,轻采轻装,并分级分品种进行贮存、加工、销售。对销售的茶叶进行备案,实行追溯制。 品质特色: (1)外在感官特征:桂平西山茶叶嫩条细,苗锋显露,色质青黛而呈光泽,汤液碧绿而清澈透亮。其茶味独具特色,春茶清香,夏茶梨香,秋茶醇香,冬茶莲香,滋味醇和,回甘鲜爽,饮后齿颊留香。 (2)内在品质指标:桂平西山茶茶多酚、咖啡碱保留鲜叶的85%以上,叶绿素保留50%左右,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茶多糖、皂甙类物质成份。 人文历史: 桂平西山茶是广西传统名绿茶之一,因产于广西桂平市佛教胜地西山而得名,相传由西山僧尼选育而成。它起源于唐代,到明代已闻名两广和湘、闽等地。明代,随着西山佛教文化的兴盛,西山茶作为僧尼日常必需的馈赠礼品,在粤、湘、桂等地广为流传,享有盛誉。到了清代被列为全国名茶,选为贡品,西山茶进入鼎盛时期。清光绪《浔州府志》载:“西山茶以嫩、翠、香、鲜为特色”。民国《桂平县志》谓:“西山茶,出西山棋盘石、乳泉井、右观音岩下,取乳泉水煮之,扑去俗尘斗,杭州龙井未能逮也。”桂平西山茶因其口味独特,品质上乘,多次到国外参展,并获得了“全国名茶”、“名牌产品”、“国际名茶金奖”等荣誉。

圣水绿茶
圣水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圣水绿茶产于“中国高香型生态绿茶”之乡湖北省竹山县,覆盖全县15个产茶乡镇,20余万亩茶叶基地。产品精选上等茶芽,采用传统工艺,精心加工而成,产品独具天然花香、滋味鲜醇、汤色绿且明亮、入口清甜,饮罢回甘生津,齿颊余香,喉部湿润甘甜,神清气爽,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当地种茶品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在《中国茶叶五千年》一书,第三页原文中就对该县的茶叶起源做了相关记载,有关资料表明,在唐朝武周年间,竹山的茶叶就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武则天品钦该县现在的得胜镇圣水村的茶叶后,倍加赞赏,遂赐名“圣水贡茶”,并令建御茶苑和圣水寺,以传承圣水茶艺。千百年来,圣水茶文化代代相传,生生不息,产品以“绿色、有机、健康、安全”为主题,先后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QS食品质量安全和OTRDC有机茶三大权威认证。

漳平水仙茶
漳平水仙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漳平水仙茶于民国初期,从闽北建阳一带引进种植已近百年(最早产于双洋中村,由邓观金从建瓯水吉引种栽培,已有80多年的生产历史——1990年县志),逐步取代当家品种“菜茶”。漳平水仙茶制法与闽北水仙制法相仿,同时也结合了闽南铁观音制法。用一定规格的木模压制成方形茶饼,称为“水仙茶饼”。具有香味独特、幽兰似桂,汤色金黄透亮,叶底肥厚黄亮,并具有较好的保健等功能。水仙茶饼创制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源于双洋镇中村,是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畅销于各地,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展示(2000年)。 由于水仙茶品质优异,一直得以保持发展,成为我市优势农产品之一。并且在继承传统生产的基础上,开展新工艺应用研究。引进推广了空调制茶、微波干燥、冷冻茶生产等多项茶叶新技术,使品质不断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茶叶生产已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3年以来主要生产漳平水仙茶4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漳平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涵盖漳平水仙茶主产区。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把漳平水仙茶综合生产标准化列入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漳平水仙茶在评比中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独山高寨茶
独山高寨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独山高寨茶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显毫,甜香浓郁持久;汤色橙红,明亮;滋味醇厚;叶底匀亮。

兴义山银花
兴义山银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兴义山银花呈棒状,长2~4cm,下部直径约1.5mm,头部倒圆锥形或倒卵形,上粗下细,略弯曲;表面黄褐色,质稍硬,气清香,汤色明亮、呈淡黄色,味甘、微苦。

石棉老鹰茶
石棉老鹰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老鹰茶全芽披亳,芽头饱满均整,呈梭形;茶色棕红,形态圆浑肥大、壮实;茶汤汤色黄亮呈琥珀色,滋味醇和爽口、回甜、樟香浓郁。

灵山绿茶
灵山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灵山绿茶茶树品种为适应当地环境的中小叶种,目前主栽品种为福云六号、灵山群体种。外形紧结有毫,绿润匀整,汤色黄绿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醇厚回甘,耐冲泡,叶底黄绿。

古琶茶
古琶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古琶茶产于象州县妙皇乡思高村委古琶村,因此叫“古琶茶”。古代陆羽《茶经》指出中国生产名茶的地方有“八道四十三州”,其中四十三州中就有象州,而象州的茶叶又以妙皇古琶茶为最佳。古琶茶条索紧结,色绿有毫,香气浓、有花香,汤色黄绿亮,滋味甘醇,叶底黄绿。

常德红茶
常德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常德红茶条索紧细匀整,色泽乌黑油润,金毫显露,甜香高长,汤色红浓明亮,滋味甘鲜醇厚,叶底嫩匀红亮。武陵秀峰公司的贡品武陵红获得金奖;渫峰牌“常德红茶”初次参加国际评奖——2019世界红茶产品质量推选,从近900个参评茶样中脱颖而出,获得最高奖“大金奖”荣誉,全省仅2个品牌获得此殊荣。

永顺莓茶
永顺莓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永顺莓茶为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在永顺县有千年利用历史,是土家儿女心目中的“土家神茶”。莓茶不属于六大茶系,与传统茶有本质区别,是由一种生长在永顺县的野生藤本植物——显齿蛇葡萄,加工制作而成,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生态健康、药饮两用的新品种代用茶。永顺莓茶干茶条索紧细、卷曲、匀齐,白霜满披。内质香气清悦高长,汤色黄亮清澈,滋味醇厚回甘,叶底嫩黄明亮。

曲溪绿茶
曲溪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曲溪绿茶栽培历史悠久,产地环境优良,产品品质独特。其产品外形条索紧秀弯曲,色泽翠绿,显白毫;内质香气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醇厚,叶底嫩绿匀齐。曲溪绿茶外形茶条紧秀略弯,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内质香气清高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醇厚,叶底嫩绿匀齐。

罗田香露茶
罗田香露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罗田香露茶产自于大别山主脉南麓的罗田县胜利镇,这里海拔930米,林木葱郁,气温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昼夜温差大,常年云雾缭绕。得天独厚的条件,自然孕育出香露茶超凡脱俗的内在品质,香露茶色泽清香、浓郁甘甜、纯真鲜爽、幽香芬芳、沁人心脾、味浓耐泡。曾多次荣获湖北省名优茶评比奖项,被誉为鄂东名茶。罗田香露茶清香持久,滋味鲜浓,营养丰富,经检测春茶一芽一叶茶多酚≥21.2%,游离氨基酸≥2.1%,水浸出物≥39%。

百丈潭茶
百丈潭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百丈潭茶”具有外形扁平挺直,身骨重实,色绿有白毫;内质香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绿亮,叶底匀整明亮,耐冲泡等特点。据介绍,“百丈潭茶”创立于1990年,2003年注册“百丈潭”茶叶商标,2008年该商标被认定为咸宁市知名商标,曾获武汉第十届农业博览会金奖。百丈潭茶为炒青类扁形绿茶,干茶外形扁平挺直,身骨重实,色绿有白毫;内质香高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绿亮,叶底匀整明亮,耐冲泡。其显著特征为“扁平显毫”。

董河碧珍茶
董河碧珍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位于大别山余脉蒋家山南坡青狮山中的董河茶场与佛教圣地天然寺交相辉映,这里云雾缭绕,土地肥沃,气候湿润。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茶叶叶底嫩绿,叶色翠绿,汤色亮绿,香气幽高持久,滋味爽口回甘,风味独特。董河碧珍茶属直条形绿茶,以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为原料,以特殊工艺加工制成。外形条索紧细,白毫显露,均匀一致;叶底完整绿亮,显芽均匀;汤色嫩绿明亮,持久清香,爽口回甘,滋味绵长。

宜昌宜红
宜昌宜红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宜昌宜红,源于19世纪清道光年间,因由宜昌集散、加工、出口而得名,系我国高品质工夫红茶之一,为传统外销茶。精品宜红工夫茶,选用宜红传统高山茶区特有树种的细嫩茶芽,采用传承百年的宜红茶传统制作技艺精制而成。茶芽紧秀匀齐、色泽乌润披毫、香气甜纯高长、滋味醇厚鲜爽,叶底红匀软亮。内含物丰富,茶汤稍冷既有“冷后浑”现象产生,是宜红茶的特色品质。

遂川狗牯脑茶
遂川狗牯脑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遂川狗牯脑茶外形细紧微卷、显锋苗、色泽绿润,栗香悠长,汤色杏绿明亮,滋味浓醇回甘,叶底黄绿鲜活。

永福高山茶
永福高山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永福高山茶属台式乌龙茶,外形条索紧卷圆结,呈球型或半球型,色泽翠润;内质汤色蜜绿黄亮,香气浓郁幽长,滋味醇厚鲜爽,喉韵甘甜,叶底芽叶连枝完整,柔软明亮,叶缘锯齿呈红点状。产品独具“花果香、高山韵”。

敬亭绿雪
敬亭绿雪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敬亭绿雪产于宣城敬亭山麓,该茶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已颇负盛名。其形如雀舌,色泽翠绿身披白毫,冲泡后汤清色碧,香郁甘甜,片片匀净,犹如绿雾结顶,雪片纷飞,故名之日“敬亭绿雪”。敬亭绿雪茶:外形挺直略扁,色翠显毫;汤色绿亮见雪飘;香气清鲜持久带兰香;滋味醇厚干爽;叶底嫩绿成朵。其独特的品质特征:“汤色绿亮见雪飘,清鲜持久带兰香”。

遂昌龙谷茶
遂昌龙谷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遂昌位于浙西南丽水市“国家生态示范区”,钱瓯两江贯穿全境,素有“金山林海,仙县遂昌”之美誉。境内雨量充沛,温暖湿润,水气横生,云雾飘渺,茶园大多分布在海拔200-800米的山地,形成独特的高山云雾茶优异品质。茶叶是遂昌县传统的经济作物,据史料记载,隋唐时遂昌已是全国55个产茶县之一,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遂昌茶坊是全国40个大茶坊之一。据传,当年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路过遂昌境内的白马山麓三井村,喝了当地的茶叶后,连连称赞“好茶、好茶”,从此,当地茶叶成为了贡茶。

青田御茶
青田御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青田御茶产于著名侨乡——浙江省青田县,曾为历史名茶,1998年由青田农业局重新开发并获得成功。该茶分别于1998、1999、2001年,在丽水地区第十八届,浙江省第十三、十四届名茶评比中获一类名茶称号。青田御茶外形扁平形如舟,色绿鲜活;汤色嫩绿明亮;嫩栗香持久;滋味鲜醇;叶底嫩匀成朵。其独特的品质特征“形如舟、色显翠、味醇柔”。

大佛龙井
大佛龙井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佛龙井产于中国名茶之乡——浙江省新昌县,主要分布于海拔400米以上的高山茶区。其外形扁平光滑、尖削挺直,色泽绿翠匀润,香气嫩香持久、略带兰花香,滋味鲜爽甘醇,汤色黄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嫩绿明亮,具有典型的高山茶风味。新昌龙井茶2002年获国家商标局“大佛”证明商标注册。为浙江省名牌产品和中国国际农博会名牌产品。

温州早茶
温州早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温州茶叶的种植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更是发挥独特的地理气候优势,成功引进龙井43等优良品种,培育出了乐清雁荡毛峰、永嘉乌牛早、泰顺三杯香、平阳黄汤等“温州早茶”的系列品牌。温州早茶(卷曲形)外形紧细、翠绿显毫;汤色嫩绿明亮;香气嫩香持久;滋味嫩鲜甘爽;叶底嫩匀成朵。 温州早茶(扁形)外形扁平光直、嫩绿鲜润;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香高持久;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嫩匀成朵、嫩绿明亮。

磐安云峰
磐安云峰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磐安云峰为浙江省名茶中的一枝新秀,70年代开始创制,80年代以来连年在省、市名茶评比会上夺魁。1986年在商业部的名优产品评比会上,以形美、色翠、香高、味醇即“三绿一香”的特色荣获全国名茶称号。

下原蘘荷
下原蘘荷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说起蘘荷,许多南通人并不陌生,嗜好者不少。它是如皋下原的特色农产品之一,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茗荷、野姜等。蘘荷食用部分为花苞,呈纺锤形,颜色紫红;烹饪后口感脆嫩,姜味芳香略带麻涩,且回味微甘。《本草纲目》记载,蘘荷对治疗便秘、糖尿病有特效,因而也有“亚洲人参”美誉,已成时尚的天然营养保健蔬菜之一。下原蘘荷食用部分为花苞,呈仿锤型,颜色紫红,长 5cm~8cm、直径1cm~2cm 、单苞重5-6克,熟制后,口感脆嫩,姜味芳香,略带麻涩,回味微甘。

陇南苦荞
陇南苦荞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陇南苦荞产自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西秦岭的交汇地带海拔1100-2700米的高寒二阴山地,种植历史悠久。

泾阳茯茶
泾阳茯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茯茶闻于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各朝代均以陕西泾阳茯茶为官方产品,故称“官茶”、“府茶”、“贡茶”。唐时杨烨《膳夫佳手录》中有“泾阳茯茶远销青、疆。以茶易物、以茶平夷、泾阳茯茶定为官茶,每茶一封,重五斤,可供边疆将士用,上马十二封,中马九封,下马七封,每士二封”此为泾阳茯茶最初的文字记载。

坡柳娘娘茶
坡柳娘娘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坡柳娘娘茶生产于贵州省贞丰县龙场镇坡柳村。坡柳村位于距贞丰县城20多公里处的龙山脚下,村寨绿树成林,空气清新,村民种植茶叶有数百年历史。

木梓阿婆茶
木梓阿婆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木梓阿婆茶历史悠久,清朝时就有种植。茶叶主产于木梓镇,位于六万大山的余脉。阿婆茶做的红茶不浓烈,色泽淡黄,甘甜圆润,浅饮顺畅,宛如青草轻抚马蹄,甚是舒坦,无以言语。明前茶(清明前采制的绿茶)则纯净如小石潭,清冽绕舌,几盏入喉,茶香醒神,午间的困意顿时消散。

黎川白茶
黎川白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黎川白茶产品于2010年荣获江西绿色博览会金奖、江西地方特产上海展金奖,2011年获第三届中国(衢州)农博会粮交会金奖,2012年获第十届中国国际产品交易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展团畅销产品奖等荣誉称号。

无锡毫茶
无锡毫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无锡毫茶为新创名茶,属绿茶类。创制于1979年。主产于江苏无锡市郊。外形卷曲,肥壮绿翠,白毫披覆,香高味浓,色绿明亮,叶底肥嫩。成品茶分一、二、三、四级。

龙池香尖
龙池香尖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生态环境优越,且又采取传统的管理方式,以施农家肥、沤肥为主,茶叶生长健壮,病虫害受天敌和环境制约,从未使用过农药,茶叶洁净,无污染,具有高山茶特有香气,色泽翠绿,故取茶名“龙池香尖”。该茶被皖西南民间广泛赞誉为不可多得的“仙茶”,该茶属怀宁县绿茶中之珍品。

黄花云尖
黄花云尖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花云尖,属绿茶类,创制于1983年,产于皖南山区的宁国县(现宁国市),核心产区位于黄花山,其茶滋味鲜爽醇和,香气清雅,尤为高爽持久,品质卓绝。

九宫山茶
九宫山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九宫山野甜茶又名甜茶,生长在九宫山海拔600-1000米的森林保护区,人工采摘后经现代茶叶制作工艺精制加工而成。野甜茶不含任何添加剂,是一种天然绿色饮品。

铜鼓宁红茶
铜鼓宁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铜鼓生产茶叶历史悠久,迄今已逾千年,兴于唐,盛于宋,明清茶贡朝堂,是中国历史名茶宁红茶原产地和核心产区之一。宁红外形条索紧结秀丽、金亳显露、锋苗挺拔、色泽乌润;内质香味持久、叶底红亮、滋味浓醇。

平水日铸茶
平水日铸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平水日铸茶因地得名。日铸岭位于绍兴东南之平水镇,会稽山脉北侧。宋吴处厚《青箱杂记》云:“昔欧冶子铸剑,他处不成,至此一日铸成,故名日铸岭。”宋嘉泰会稽志载:“岭下有僧寺名资寿,其阳坡名油车,朝暮常有日,产茶绝奇,故谓之日铸茶”。

泾县兰香茶
泾县兰香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泾县兰香产于泾县汀溪大坑的高山群中,因地而得名。兰香茶叶形如绣剪,色泽翠绿,香似幽兰,回甘味爽。泾县兰香是在原有的提魁基础上采用传统手工工艺精致而成的系列茶,其色、形、味别有特色,并具有特殊的兰花香味。

黄石溪毛峰
黄石溪毛峰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石溪境内的黄石村村民收入丰厚,生活小康,这里盛产茶叶,尤以“黄石溪毛峰”最为名贵。早在1915年,“黄石溪毛峰”就曾获得巴拉马国际博览会金奖,1983年又获“香港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从此黄石名茶远销德国、日本、香港、澳门等国际市场,和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国家外交部从1958年起,每年定购500公斤作为“礼品茶”招待外宾。从1990年起,国务院行政司每年订购25公斤,供重要会议使用。近几年又开发出“道僧天云”、“天台云蕊”、“天台翠尖”、“黄石旗枪”等系列精品。

天府龙芽
天府龙芽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天府龙芽:四川省省级区域公用品牌。四川盆地的盆周山区和盆地丘陵区,呈“C”字型形状分布,雪山之水不仅润泽了巴蜀大地,造就了天府之国,同时这生命之泉也璀璨出香气高长、滋味浓厚、久泡久爽、具有独特个性的甘烈香型优质川茶,得天眷顾的“雪山之水润天府,天府之气催龙芽”,形成了“型秀丽、味甘烈、香高长”的“天府龙芽”品质特色。

长沙绿茶
长沙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长沙绿茶,是湖南省长沙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近5年来,绿茶名品——长沙绿茶春茶、夏茶、秋茶的气候品质级别分别为“特优”、“特优”和“优”。长沙绿茶产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湿多变、夏秋多晴、严冬期短、暑热期长,适宜种植茶树。

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桐城种茶历史悠久,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名“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又有小兰花茶之称,外形舒展、色泽翠绿、形似兰花;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鲜持久有兰花香;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匀绿明。其独特的品质特征是“色翠汤清、兰香甜韵” 。

黟县石墨茶
黟县石墨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黟县县南有石黑岭,因地产石墨而得名。渔亭至县城公路未辟时,人们需经过石墨岭入黟。 石墨岭上曾出一种石墨茶,其中某个地块所长之茶,清香殊众,韵味独特。茶叶泡在碗里,茶水清绿,茶香浓郁,入饮爽口,沁人心脾。过往石墨岭的商客喝着这茶,都赞不绝口。石墨茶的名声,就这样被过往商客一传十,十传百,慢慢传开了。

尉犁罗布麻茶
尉犁罗布麻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尉犁野生罗布麻茶是天生的弱碱性养生茶,因在新疆尉犁县罗布平原而得名。 那里蒸发量是降水量的10-17倍,极端的干旱,极端的缺水,却有着全国最好的罗布麻。 在尉犁强盐碱地上生长起来的罗布麻茶, 吸收了盐碱地中大量的碱性元素,拥有比其他茶更强有力的保健功能。 不但适合高血压、高血糖, 高血脂、高尿酸、高体重的五高人群饮用 还适合办公室疲劳症、烟酒综合症、 更年期综合症的亚健康人群饮用, 同时对头痛、眩晕、 失眠多梦、神经衰弱、 消化不良、便秘、浮肿等症状有着独特的食疗效。

梅江区清凉山茶
梅江区清凉山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清凉山茶,产自清凉山,清凉山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西阳镇清凉村。据记载,清凉山种植茶叶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清凉山海拔近800米,山中日夜温差大,常年云雾缭绕,气候湿度均非常适合茶叶的生长,是梅州著名的产茶区。清凉山茶条索紧结匀整,气味芒香馥郁,汤色碧绿,清澈明亮。具有提神醒脑,舒血健脾的功效。

江夏光明茶
江夏光明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因条索纤细,色泽绿润,叶底嫩绿,白毫显露,品质特优,2017年山坡湖茶山茶叶有限公司生产的江夏光明茶评被评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2019年又荣获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的茶叶赞助商。

龙岩斜背茶
龙岩斜背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岩斜背茶,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特产,原属传统炒青绿茶,具有300多年历史,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主要产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江山镇新寨、老寨、背洋等村。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斜背茶就被列为福建十大名茶之一。2008年,斜背茶和铁观音等一同被列入福建省首批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名录。炒制工艺和技术独特,双锅并用,低温慢炒,三炒三晾。其以条索灰绿带黄、汤色黄绿、叶底嫩黄绿亮之“三著黄绿”而别具一格,尤以香气清高而稍带艾香、滋味浓厚回甘犹如新鲜橄榄、生津持久而耐人寻味。

都督翠茗
都督翠茗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都督翠茗”绿茶,外形扁平似剑,色泽呈绿如翠,汤色清澈明亮,叶片嫩绿均匀,香气持久不散,具有色、香、味、形俱全的特点。

景宁惠明茶
景宁惠明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景宁惠明茶又称景宁惠明,简称惠明茶,是浙江传统名茶、全国重点名茶之一,明成化年间列为贡品,属绿茶。 主要产自景宁畲族自治县红垦区赤木山惠明寺及际头村附近。成茶外形肥壮紧结略扁,所用鲜叶为芽头肥大、叶张幼嫩、芽长于叶的一芽一叶,叶芽稍有白毫,乳白中带淡黄,冲泡后又呈白色,人称白茶。

雁荡毛峰
雁荡毛峰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雁荡毛峰古称“雁茗”,相传在晋代由高僧诺讵那传来。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几次考察雁荡,雁茗茶名传四方。明代,雁茗茶被列为贡品,并被列为“雁山五珍”之一,名居“雁茗、香鱼、观音竹、金星草、山乐宫鸟”之首。作为名茶的雁荡毛峰,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芽毫隐藏。汤色浅绿明净,香气高雅,滋味甘醇,叶底嫩匀成朵,有一饮加“三闻”之说。一闻浓香扑鼻,再闻香气芬芳,三闻茶香犹存;滋味头泡浓郁,二泡醇爽,三泡仍有感人茶韵。而且耐贮藏,有“三年不败黄金芽”之誉。

武阳春雨
武阳春雨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武阳春雨”茶是1994年由武义县农业局研制开发的名茶,问世以来屡获殊荣,1999年获全国农业行业最高奖99中国国际博览会“中国名牌产品”。武义地处浙中南,境内峰峦叠翠,环境清幽,四季分明,热量充足,无霜期长,植茶条件优越,茶叶自然品质“色、香、味、形”独特,在历史上享有盛誉。“茶叶聚天地之灵气,汲万物之精华,对生长环境的要求异常苛刻。。“武阳春雨”茶率先打开名茶市场大门后,一项项荣誉接踵而至,先后荣获首届“中茶杯”名茶评比一等奖、全国农业行业最高奖——“中国名牌产品”等称号。

兰溪毛峰
兰溪毛峰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兰溪毛峰制作技艺历史久远,柏社乡的下陈毛峰是其典型代表。该茶生长在生态环境优越的云雾老林中,其特点是:外形硕壮成条,银毫遍布全身,色泽黄绿隐翠,叶底嫩绿呈黄,香气清高幽远,滋味甘醇鲜爽,是浙江主要名茶之一。

鸠坑茶
鸠坑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淳安古称睦州,鸠坑茶原产地就在淳安县鸠坑乡鸠坑源一带,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鸠坑种茶树是世界茶的老祖宗。鸠坑茶因特有的茶香滋味被茶界视为茶中“味精”,就连西湖龙井最早的“群体种”也来自千岛湖“鸠坑种”。

莫干黄芽
莫干黄芽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莫干黄芽是黄茶的一种,由汉族茶农创制的名茶,产于浙江省德清县的莫干山,为浙江省第一批省级名茶之一。早在晋代就有僧侣上莫干山结庵种茶。莫干黄芽外形紧细成条,细似莲心,多显茸毫,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黄成朵。 莫干黄牙外形细紧多毫,色泽绿润微黄,香气清高持久,滋味鲜爽浓醇,汤色黄绿清澈,叶底嫩黄成朵。莫干黄牙主产地南路乡位于德清县西部,“清凉世界”莫干山的北麓。

东江湖茶
东江湖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东江大坝关闸蓄水后,库区5万后靠移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荒种茶,开发茶园7.3万亩,发展茶叶产业。按照绿色食品、无公害、无污染的标准,该市出台奖励政策,扶持产品创新、品牌塑造、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优势产区种植大户规模化生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重点在滁口、白廊、黄草、兴宁等库区乡镇发展名优茶,培育东江湖茶品牌。

远安黄茶
远安黄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远安黄茶,湖北省远安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远安黄茶生产地域地形地貌为山地、丘陵、河谷冲积平原兼而有之,土壤质地较好,砂粘合理,酸碱度适中。适合黄茶生长,外形条索环状,色泽金黄,汤色黄净明亮,香气神异且持久清香。

峡州碧峰
峡州碧峰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峡州茶久负盛名,早在南北朝时,峡州茶就被列为贡品,只是传统绝技历经沧桑,早已失传。为了挖掘传统茶文化,恢复峡州茶的盛名与生产技艺,宜昌县茶叶科技工作者从1979年开始了峡州名茶的研制工作,1980年正式启动,1981年至1983年研制基本完成,茶叶也几易其名,由“太平毛尖”到“峡州毛峰”,最后,定名为峡州碧峰。1984年,峡州碧峰通过湖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被评为湖北名茶。如今“峡州碧峰”相继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湖北老字号”、“湖北省著名商标”等殊荣。

汀溪兰香茶
汀溪兰香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汀溪,位于皖南泾县的东部山区,每年的清明前后,安徽十大名茶“汀溪兰香”就进入了采摘期。从采摘开始,兰香茶就有着独到的采摘标准。汀溪兰香茶,形如绣剪,形状微扁,香似幽兰,回味甘爽。2009年获得国家农业部举办的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汀溪拥有10万余亩的原始森林,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茶叶被包裹在茂林修竹之间。深山腹地,空气清新。每当春季来临,山上的兰花竞相开放,核心原产地的兰香茶,因为不施农药化肥,茶汤金黄、口感醇厚,受到越来越多茶客的追捧。

贵州绿茶
贵州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世界之茶,源于中国,中国之茶,源于云贵,贵州是世界茶的故乡如今已无争议。 作为中国唯一兼具低纬度、高海拔、寡日照、多云雾、无污染的全境高原茶区,古老的贵州茶,又以生态优势博得“可以自由呼吸的茶”的美名。

孔坑茶
孔坑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孔坑茶,外形条索细紧卷曲,色泽灰绿润,内质香气浓郁、栗香显,滋味醇厚甘爽,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是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的特产。孔坑茶茶树是宁化县的原生茶树,为小乔木,中叶类,中生种,植株较高,主干较明显,分枝较密。芽叶茸毛较少,叶齿稀钝,叶形呈长椭圆状,叶色黄绿,叶质较软。孔坑茶于谷雨后立夏前选晴天采摘,是适制红茶、绿茶以及乌龙茶的优质原料。

大埔乌龙茶
大埔乌龙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埔乌龙茶产区属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的过渡带,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征,地处低纬度,靠近北回归线。秋、冬、春多雾(全年各月相对湿度变化小,仅±5%);雨、旱季明显,季节分布不均。光照时间长,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92.3小时,太阳直射光多,红橙光强,全年无霜期一般为312天,气候温和,夏长冬短。大埔乌龙茶条索肥壮紧结,饱满光滑匀整、色泽乌褐油润,叶底嫩绿,匀齐柔亮;花蜜香味,清香天然,香浓持久;橙黄明亮、略显金黄;醇厚甘润、浓醇鲜爽、回味甘甜。其典型的品质特征“清花蜜香”。

梵净山茶
梵净山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铜仁境内的世界名山梵净山,系武陵山脉主峰,2018年7月在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梵净山被誉为地球同纬度唯一一块绿洲、动植物基因库,有植物4000余种,动物2700余种,空气中每立方厘米含负氧离子12~16万个,生态好、空气好,是优质茶叶的最佳生长地,独特的生态资源,造就了梵净山茶的品质魅力。 梵净山系列茶产品已通过欧盟标准500余项指标检测,被誉为“茶中极品”。据农业农村部等权威机构检测,梵净山茶富含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水浸出物含量高达38%~49.4%,茶多酚含量达16.7%~31.5%,氨基酸含量达3.1%~10.6%,各项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均优于国家标准和贵州省地方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养生茶、健康茶、长寿茶。

旌德天山真香茶
旌德天山真香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天山真香”的主产地在皖南旌德县境内的天山,该山为黄山东部山脉,周围群山起伏,溪涧密布,山高林密,崖谷深邃,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如此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茶树授山川精英秀气滋润,味醇香高。 “天山真香”成品外形挺直略扁,色泽绿润,芽壮毫显,汤色浅绿清明,花香异常持久,滋味醇厚鲜爽,冲泡后汤色芽影,亭亭玉立,饮后回味甘甜,令人心旷神怡。该茶采摘于“清明”至“谷雨”期间,采摘标准以茶芽嫩度分为五个级别,其中全芽为特级原料,一芽一叶初展为一级原料,一芽二叶初展为二级原料,一芽二叶展开为三级原料,其他为绿茶原料。

陇南绿茶
陇南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陇南绿茶”产自北方高海拔茶区,产地远离城镇,山大沟深,森林覆盖率高,生物种群多样性特征明显,环境清洁无污染,栽培品种以中小叶群体种为主,采摘轮次少,品质上乘。

门隅佛芽·玉罗冈吉
门隅佛芽·玉罗冈吉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门隅”藏语意为居住在门巴的人。保护区历史上隶属于门隅地区,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故乡。据《格萨尔王传》中记载,在格萨尔王时期整个西藏的三大名茶(汉茶梅朵央增、藏茶金叶巴扎、门茶玉罗冈吉)中的门茶玉罗冈吉就出自于保护区一带。而现门隅在西藏的历史上均属错那县管辖。可见错那县勒布是西藏茶叶发祥地之一,对茶的应用可追溯到格萨尔王时期。但由于整个错那县建置较晚、开发迟、地势险、文人罕至,文献史料少,茶事记载更少,因此门茶玉罗冈吉(“门隅佛芽·玉罗冈吉”)一直地处深闺人未识。

桐柏玉叶茶
桐柏玉叶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桐柏玉叶是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特产。桐柏玉叶茶外形扁平光滑,芽毫隐藏,色泽绿翠油润,汤色杏绿清澈,滋味鲜、醇厚、香高持久,叶底嫩绿明亮。

桃源红茶
桃源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清同治四年(1865年)桃源开始生产红茶。清光绪《桃源县志》卷引向文奎《采茶歌》一首,描写桃源鼠溪茶:“碧乳霜华紫笋尖,绿窗映出指纤纤。鼠溪四月蚕桑少,解造红茶价不廉”。沪、粤、鄂等茶商就在我县沙坪设有八家茶行收购红茶,至清末民初,红茶增至3万箱,每箱30公斤,可售银40两,每年仅红茶就可获银120万两。1955年,国家外贸部、湖南省茶叶公司联合在桃源县建立沙坪茶厂(桃源县红碎茶厂),直属中央。从1955-1987年,累计运销红茶3.34万吨,其中出口2.26万吨。1985年,桃源红碎茶在澳门参展,德国商人以每吨3000美元的价格要求长期供货(当时国内红茶价格为每吨1200美元),苦于无货不敢接下此订单。值此,桃源沙坪一带所生产的红碎茶美名远扬,销往世界各地。

南江大叶茶
南江大叶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人文历史情况:南江种茶历史源远流长。南宋时期就有官方在南江收茶税的记载,明正德年间,茶叶就列为贡品,朝廷以金碑相赐,故南江金碑茶享誉至今。南江县北接陕西,是西北茶商贩运茶叶最近的产茶县,故陕西、甘肃、青海的茶商在南江购销的记载屡见不鲜。南江茶事丰富多彩,南宋期间就有了“以茶易盐”的贸易形势,开设了茶盐交易市场,从事商贸活动,经过南宋和明清时期的茶盐交易活动,南江成了名副其实的茶盐之地。南江的金玉茶、条茶、金尖茶每年数万担沿米仓古道至陕西、甘肃、青海等地。周边地区往返南江的盐茶、布匹及日用品的运输也繁忙起来,促进了川北盆周山区的开发,促进了南江的经济发展,出现大量经营茶叶的商家,中间商、经纪人、货栈应运而生,“巴山背二哥”就此出名。以南江“茶盐互市”为中心,辐射出了茶盐运输路线—米仓古道,谱写出了一面悠远而厚重的历史篇章。至今,南江本地人还称陕西、甘肃、青海的茶商为“毛葫芦”,这也是延用了宋、明朝对茶商的称谓。茶商对南江茶的产地和质量评价为,“一金碑、二落垭、早茶出于盐井坝”,四川茶叶界专家这样评论四川茶叶:“历史悠久看蒙山,规模经营看峨嵋,品质优良在南江”。南江大叶茶于1958年首先在流坝乡金台村牡丹园发现,主要分布在南江县赶场镇、上两乡、贵民乡、杨坝镇、小河等海拔800米以上地区。1959年,四川省茶叶研究所派员调查,后又在汇滩乡高岩村发现,1961年进行了产地鉴定。1965年2月,南江大叶茶被中国茶叶协会认定为全国21个地方良种之一。1985年4月经四川省茶树良种审定委员审定为四川省4大地方良种之一。南江大叶茶具有发芽早(二月下旬萌动,三月上旬采茶)、芽头壮、生长快、持嫩性好、发芽整齐、内含物丰富,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等特点(1991年贵州省湄潭茶科所引种栽培试验:五龄南江大叶茶生产园比同龄福鼎大白茶生产园鲜叶产量高出45个百分点),经中国茶科所、四川省茶叶研究所、川农大、西南农大等科研院所专家学者鉴定:南江大叶茶是制高档绿茶的优良品种。1987年,县茶研所在南江县下两镇黄草坪建立了四川省第一个县级茶叶良种场。近20余年来,新一代茶叶工作者又从南江大叶茶优良群株中选育出了南江1号、2号、20号、91号、93号、99号6个优良株系,其中南江2号已审定为国家级良种。四川省农业厅已将南江建立县级茶树良种场项目规划上报农业部。 1987年四川省元顶子茶场和县茶果站以南江大叶茶为原料,共同研制生产的“云顶绿茶”被四川省评为优质名茶,1990年 “云顶茗兰”、“云顶绿芽”分别获中西部地区第一、第三名及四川省“甘露杯”第一名、第四名。1992年“云顶茗兰”、“云顶绿芽”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双银奖、农业部金奖,并收藏于中国茶叶博物馆。1995年“云顶茗兰”、“云顶绿芽”荣获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2000年获国际(成都)茶博览会双银奖。2008年10月南江被誉名为“中国富硒茶之乡”,今年4月,“南江大叶茶”又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证明商标。茶叶产业在南江县有坚实的发展基础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一是历届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南江大叶茶产业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各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制定了专门的规划,并负责协调处理大叶茶产业发展中具体问题。2009年四川省编制的《茶叶优势区域规划布局》中,又将南江列为了“川东北富硒茶产业区”。在南江县委、县政府制定的《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中,“南江大叶茶”被列为了高效农业支柱产业,并直接与部门、乡镇、村社综合考核挂钩。二是茶叶产业化初具规模。全县共有48个乡镇种植南江大叶茶,面积超过10万亩,有茶叶生产加工企业近100家,其中15家拥有QS认证,已在成都、西安、重庆等大都市建有南江茶叶专卖店,年加工销售茶叶280万kg,实现产值1.7亿元。三是茶叶文化浓厚。至2008年底,全县已成功举办 “南江茶叶节”(4月28日)两届,并将其确定为我县两个重要节庆之一(红叶节、茶叶节)。四是有坚强的技术力量,农业部门设有茶叶产业发展中心和南江大叶茶研究所,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11人,其中中级以上职称9人,还适时从大专院校招聘茶叶专业优秀毕业生,为南江县茶叶事业注入新鲜血液。加强了与中国茶研所、四川省茶叶研究所的密切联系,从茶树种质资源鉴定、绿色综合防控、茶叶产品开发、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工以及现代化管理等领域加强合作,促进科技的转化。全县已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巴中市科技进步奖1项。充分利用阳光工程、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对广大茶农的技术培训,提高茶农的综合素质。五是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四川省元顶子茶场和四川光雾山茗兰茶业有限公司是我县茶叶龙头,自1990年起,以四川省元顶子茶场为代表的茶叶企业就开始了南江茶叶产业化经营的探索与实践,通过走“公司+农户+基地”等经营模式,使茶农、茶商、茶企、农资经营者形成利益共同体,基本实现了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为了保障南江大叶茶质量安全和品牌形象,县委、县政府决定由茶叶中心负责茶叶科学化种植生产的技术指导,建立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和标准化生产、管理、加工、销售制度;由质监部门负责对茶叶产品进行安全监管;由工商部门负责茶叶产品市场管理。并委托南江县茶叶产业发展中心依法对“南江大叶茶地理标志”的使用进行监管,从制度上保护这一鲜明地域特色名优产品的质量信誉,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

百色红茶
百色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广西百色市茶叶种植有历史记载始于明孝宗弘冶(1488年)年间,现在辖区还存活大量野生老茶树。百色红茶原料以本地特有茶叶品种——凌云白毫茶加工而成,该品种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第一批国家级茶树良种——华茶26号,编号GS13026-1985。上世纪70~80年代,百色作为“全国红碎茶出口生产基地”,代表了中国红茶的优秀品质。2009—2013年第八届~第十届“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红茶类产品特等奖全国79个,百色红茶占15个。2010—2014年第一届~第三届“国饮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红茶类产品特等奖全国42个,百色红茶占15个。2001年第三回国际名茶评比“功夫红茶(一级)”获国际名茶金奖。百色红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范围在东经104°42'~107°48',北纬22°53'~25°02'之间,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但茶叶主要种植在海拔600—1800米山地,气候温凉,土壤富硒,空气清新、云雾缭绕。在此环境种植的本地特有的古老茶树品种——凌云白毫茶(华茶26号“GSCT26”),叶质较薄而柔软,白毫特多,芽头粗壮。百色红茶成品具有乌润多毫、汤色红亮、甜醇回甘、耐泡、富硒、内含物丰富等独特品质。

麻姑茶
麻姑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麻姑茶产自江西南城县麻姑山,是以山命名的又一款绿茶。在唐代,《茶经》、《罗田县志》和《文献通考》均有记载,明代李东阳、萧显、李士实三名士在《咏麻姑茶》中也多次提及,清朝初年,被列为“贡品”。在文学作品《红楼梦》中有80多处提及到麻姑茶。此茶的加工工序包括萎凋、杀青、揉捻、干燥等,具有消暑解毒、消炎杀菌、化痰止咳、健胃消积、提神醒脑和抗辐射、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等功效。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天然多功能植物饮料。

云龙茶
云龙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云龙茶的种植历史悠久,据云龙县志记载,“民国八年(1919年)县令段韬由顺宁(今凤庆)购运茶籽100斤,发交实业员长及三区实业员分别试验。云龙茶汤色和叶底黄绿明亮,芽叶嫩匀完整,其形状为螺形和条形,螺形茶紧结重实,卷曲成螺显亮,光滑匀整,色泽绿润,条形茶紧实匀整,灰绿上霜。

都江堰茶叶
都江堰茶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都江堰茶叶外形条索自然微卷,黄绿带毫。内质香气:清香带栗香,持久;滋味:鲜爽醇和。

底圩茶
底圩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底圩茶 (Dixu cha),云南省广南县特有的地方优良茶树品种,原产于驮娘江和西洋江发源地的“九龙山”山脉,200多年历史,因最早出产于底圩乡而得名,是优质中国名茶之一。

玉泉仙人掌茶
玉泉仙人掌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玉泉仙人掌茶产于湖北省当阳市玉泉山及周边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名茶,自唐代诗仙李白为之命名以来,流传千古,是为“玉泉三珍”。上世纪80年代以来,玉泉仙人掌茶先后多次被《中国茶叶》、《湖北科技报》、《宜昌日报》、《香港大公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湖北电视台》等多家报刊媒体宣传报道,多次被评为湖北省及宜昌地区地方名茶、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玉泉仙人掌茶集绿茶蒸青、炒青、烘青三大加工工艺于一身,形成了独特的品质特征:外形扁平似掌,色泽翠绿,白毫显露;冲泡后芽叶舒展,汤色嫩绿;饮之滋味鲜嫩爽口,清香淡雅持久。玉泉仙人掌茶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氨酸、维生素等物质,具有驱散疲劳、清心名目、生津止渴、利尿止泻、清热解毒、镇咳平喘和消食减肥等功效,为品茗之最佳选择。

永泰绿茶
永泰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藏在深闺人未识,撩开面纱惊八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曾这样评价永泰。永泰县位居闽中,福州市首个国家级生态县,素有“后花园”的雅称。县域地势高峻,云雾缭绕,森林覆盖率达76.8%,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足,山间缓坡、崖隙土壤深厚肥沃,极宜发展茶叶生产。永泰县茶叶种质资源丰富,永泰县梧桐镇坵演村芹菜湖自然村,东经118°40'38″,北纬25°44′14″、东经118°41'15″,北纬25°44′46″、东经118°41'29″,北纬25°44′24″的范围内发现茶树树桩直径80厘米以上2株,60厘米茶树2株;茶树叶型有大叶型、中叶型、小叶型;芽叶色泽除绿色外,还有紫芽等几种类型。永泰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早在唐代就有生产佳茗记载。其中尤以距今有800年以上的历史的“姬岩茶”和300年历史的“藤山茶”为著。永泰茶叶生产历经几度兴衰,并逐步孕育出颇具口碑的“永泰绿茶”。为推动永泰茶产业发展,于1999年9月成立永泰县茶叶协会,现有会员86个,其中企业30家,年再加工茶叶0.2万吨,产值达1.2亿元,其中规模企业有12家。获得“有机茶叶”认证基地1个,基地面积350亩,按有机茶标准建设基地2个,基地面积1330;卢峰茶业有限公司获得绿色食品认证。目前,茶叶是永泰县的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永泰县农村的一大支柱产业,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兴山白茶
兴山白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兴山白茶”产于美人之乡昭君故里—湖北省兴山县。以其独具特色的小气候给予了她良好的自然生长条件,魅力无穷的昭君文化赋予她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兴山白茶属感温性茶树变异良种,主要分布于水月寺镇、峡口镇、高桥乡三个乡镇,海拔600-800m区域,其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大气、水质、土壤纯净无污染,适宜白茶良好生长。全县白茶种植面积1400公顷,产量500吨,“十三五”期间,规划每年新建高标准白茶基地400公顷,打造湖北白茶第一大县。兴山白茶产品既传承了传统炒青绿茶制作工艺,又创新采用了轻炒轻揉、恒温烘焙新工艺。其产品色泽翠绿间黄,香气持久清新,滋味鲜爽甘甜,汤色鹅黄透亮,叶底玉白脉绿。产品荣获“湖北十大特色名茶”、“湖北省名牌产品”、“国饮杯”特等奖、“中茶杯”优质奖、2015年获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

咸安砖茶
咸安砖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咸安砖茶以“生川”砖茶为代表,始于明,盛于清,承于今,至今已有400余年历史。咸安砖茶其以天然优质老青茶为原料,经传统工艺原汁发酵、手工精选、高温蒸制、檀木液压成型、木炭烘干而成。具有生津解渴,明目清心,提神益思、补充膳食营养、助消化、解油腻、顺肠胃、利尿解毒、杀菌消炎之功效。咸安砖茶原料产地主要分布于咸安区内桂花镇、马桥镇、大幕乡等七个乡镇63个村,总生产区域面积约20000亩,产量2000多吨。通过“三品”认证茶园面积达到80%以上,原料质量安全有保证。咸安将茶产业发展作为实现“转型升级、绿色崛起”的突破口来抓,咸安区委区政府倾力打造“咸安砖茶”公共品牌,争取到2020年,全区茶叶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砖茶总产量达2万吨。

太青双上绿芽茶
太青双上绿芽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武陵山脉是我国炒青绿茶的发源地,自古就是出产好茶的地方。澧县名茶的主产地太青山属武陵山脉北支,产于澧县的“双上绿芽”既是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茶叶品牌也是澧县茶叶标志品牌。据元代史学家马端临所著《文献统考》及陈宗懋院士主编的《中国茶经》中记载和介绍:双上绿芽产于澧州(今澧县),在北宋时期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之前就被选定为皇室贡品。双上绿芽茶在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传说:药王孙思邈曾两次到此,一次是云游路过,信手播下了一颗茶种。许多年过去了,再次来此的药王将茶叶的药用及制作方法传授给那些为他精心看护茶树的乡民。为了纪念这位济世救人的药王菩萨,人们将他传授的方法制作出来的太青山茶取名“双上绿芽”。

鹤山红茶
鹤山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鹤山红茶为鹤山著名土特产。鹤山人种茶始于宋代,盛于明清。传说宋代有一男一女从福建来到古劳都的丽水石岩头山洞居住,他们带来茶种,种制青茶。福建男女死后,丽水人在山头塑造一对石像,以作纪念,后人称石公、石婆,是古劳茶的祖先。石岩头现存有9株古老茶树,品质特优,说是石公石婆所植,称之“宋茶”,古劳茶均是石公石婆所植的数十株老茶树繁殖。鹤山红茶,无论在数量及口碑方面,均历史有名,也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质。据鹤山县志记载,清道光年间,全县种茶面积达8万多亩,年产毛茶8万担(1担约60公斤)、商品茶约5万担,年出口茶叶近3万担,远销欧美、南洋、大洋洲等地,是清朝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质。其中鹤山市古劳镇为广东省有名的产茶区,并流传有“未有鹤山县,先闻古劳茶”的故事,其所制银针茶除了运销两广以外,还大量出口到香港、南洋及南北美洲。其中清乾隆《鹤山县志》就记载“古劳茶味匹武夷而带芳。”

五指山红茶
五指山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五指山茶在明代就已列为贡品上贡朝庭。如清朝张涕、邢定给、赵以谦等人幕修,后经郭沫若同志点校出版的《崖州志》一书所记述:“明土贡品主要有……牙茶、叶茶”。目此,崖州在明代不但已有五指山区出产的茶叶上贡朝庭,且上贡的五指山茶叶均经过精细加工。

勐库大叶种茶
勐库大叶种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双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 距今约3540万年的宽叶木兰是茶属近缘,其分布区域被北回归线平分,横跨澜沧江水系,正好与云南野生古茶树群落分布相重叠,而澜沧江是双江自治县与景谷的界河,北回归线横穿双江自治县境,证明了双江属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地带。目前,双江自治县境内已经发现多处野生古茶树群落。据考证,勐库大雪山野生古茶树群落面积1.27万亩,海拔2200-2750m,是迄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海拔最高、分布面积最广、种群密度最大、原生自然植被保存最为完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同时境内还存有百年以上栽培古茶园19822.7亩,它与周边地域一起,构成了茶树起源、演化,被人类发现利用、驯化栽培的完整链条。 双江是茶祖居住的地方 根据詹英佩著《茶祖居住的地方—云南双江》记载,当人类还处在原始社会旧石器时期,以采集和狩猎为主要生存方式时,澜沧江两岸的大山上已有人群活动,这些族群就是史书上记载的“濮人”。生活在茶树原产地的云南古濮人是最先发现茶、采集茶、吃茶、种茶的族群,他们以茶汤、茶水去油腻、去腥膻、助消化,是真正的茶祖。双江布朗族是云南古濮人的后裔,至今仍保持着远古时候留下的食俗,用大竹筒煮茶叶(或茶花)水加野蜂蜜喝的习惯。 勐库大叶种茶属国家良种 勐库大叶种茶,又名勐库大叶茶、勐库种、勐库茶,属山茶属普洱茶种,根据叶片形态可分黑大叶、卵形大叶、筒状大叶、黑细长叶、长大叶5种类型,原产于云南省双江自治县勐库镇,在云南西部、南部各产茶县广泛栽培,为云南省主要栽培品种之一,被我国茶叶界专家誉为“云南大叶种茶的代表”、“云南大叶茶的英豪”、“云南大叶茶的正宗”。1984年11月21日—26日,全国茶树良种审定委员会在福建厦门召开第二次会议,会议认定勐库种等三十个传统茶树良种作为全国第一批茶树优良品种;1985年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勐库种为国家品种,编号GS13012-1985。 双江栽培茶的起源 勐库大叶种茶的栽培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明成化二十年(公元1484年,傣历946年),据史料《双江傣族简史》记载,公元1484年,双江勐勐土司始祖罕廷法派勐库冰岛村傣民岩庄4人,到缅甸莱弄(驻缅中地区)学习茶叶栽培加工技术和引茶种,归来后,罕廷法即命岩庄等4人于新建的冰岛村佛寺周围首次试行培育茶苗,第一代培育成功150余株,茶母树长大,开花、结果,再继续繁殖发展,成为当今勐库大叶种茶之祖,并在本地陆续传播种植。公元1980年,双江自治县人民政府派员对尚存的茶母树进行考证,最大的一株树龄鉴定为500年,这就是岩庄等4人从缅甸莱弄学习归来后,公元1485年春末夏初所培育移植的茶母树。目前,勐库镇冰岛村尚存500年以上树龄的栽培型古茶树4954株。 勐库大叶种茶被广泛引种 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双江傣族第十一代土司罕木庄发送给顺宁府茶籽数百斤分发种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顺宁知府琦磷派人到勐库采购茶籽1500公斤在凤山种植。清光绪23年(1897年),云县茶房人士石俊从勐库运回茶籽30驮分给当地农民种植。民国6年(1917年)和民国9年(1920年)云县分别两次引种勐库大叶茶100驮和2.5石。宣统元年(1909年)缅宁通判房景东购买勐库茶籽数百斤推广种植。1923年封维德到勐库购买茶籽数百驮,运至腾冲窜龙、蒲窝两乡种植。新中国成立后,勐库大叶种茶被广泛引种至福建、广东、广西、四川、贵州及昌宁、保山、腾冲等地,1950年—1980年30年内,茶籽被外引种300多万公斤,形成广阔的种植区域。 茶叶是双江的传统支柱产业 根据地方丛书双江自治县《农牧志》记载,“民国初,勐库年产茶万担,民国24年(1935年)9月至民国25年(1936年)8月,双江国税中,仅茶叶一项每担收银3元,完税茶叶7000担,收银2.1万元。根据双江自治县《茶叶志》记载,茶叶税是双江历史上的主要税收源,1958年征收茶叶税20万元,占工商税的42%;1972年征收茶叶税38万元,占工商税的54%;1993年征收茶叶税185.1万元,占工商税的33%。 2014年末,全县茶叶面积160976亩,其中采摘面积117108亩,毛茶总产量9419.2吨,实现茶叶农业产值(毛茶)5.37亿元,增幅达147.48%,全县涉茶人13万人,茶农人均茶叶收入4128元。通过有机茶园认证1220公顷,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茶叶产地认定5388.7公顷。 全县有茶叶加工企业808户,其中:精制加工32户,初制加工776户,仓储能力4000多吨。销售收入上千万元的3户,销售收入上500万元的5户。国家重点龙头企业1个,市级龙头企业3个;获QS认证32家茶叶加工企业;全县在国内外共设有销售网点127个;农民茶叶专业合作社43个。主要产品4类80多个品种,系列产品主要是普洱茶、绿茶等。注册商标74个,目前使用59个,其中:“勐库”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勐康”获云南省著名商标。产品销往国内20多个省区市、港台地区以及日本、韩国、中亚、东南亚等国际市场。 双江处于茶马古道南支道 茶马古道南道从云南的西双版纳、思茅→临沧→保山→大理→怒江→丽江→迪庆→四川甘孜→西藏的昌都→祭隅→波蜜→林芝→拉萨→进入场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富汗。“夷方地”属历史上茶马古道南道支网,包括临沧、双江、沧源、耿马、镇康、永德、凤庆、云县等自然地理相连接的网络式“茶商联络”中心。双江自治县处于南道“夷方地”交易区支网。 勐库大叶种茶北路通过泰恒镇茶市(今博尚镇)远销康藏,有时西藏马帮直接到双江驮运茶叶;南路通过沧源、耿马与缅甸通商;也有当地马帮直接营销茶叶。春茶期间,各地客商组织大批马帮云集到勐库等地收购青毛茶,以驮来的货物交易后的钱采购茶叶,也有以物易物交换茶叶的,最后,各路马帮驮走大宗茶叶。成千上万的马锅头赶着马帮,一代又一代走在茶马古道南道上,唱着永不衰竭的《赶马调》。虽然现今茶叶营销以现代运输方式替代了茶马古道,但县内勐库镇那赛驿道桥仍然保留至今,古道神韵依存。 浓郁的茶文化 双江是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四种主体民族杂居。佤族和布朗族是土著民族,世代与茶相依相伴,以茶为饮、引茶入药、用茶做菜,视茶为经济支撑、友谊纽带、健康良药,孕育出各民族底蕴后重,丰富多彩的茶文化。布朗族的植物传说《茶神传说》和采茶舞均列入双江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茶文化渗透在各民族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交友、节庆、婚丧、建房、祭祀、赕佛、议和结盟都离不开茶。如起房盖屋时,都要包上四小包茶、盐、米祭在房基及四棵外墙柱脚,从示敬天地,通四面八方,财源旺盛;每年农历三月初六和五月十九傣族寨子的祭弄日,全村老少由寨子头人领到弄(榕)树旁跪拜,寨主(头人)讲寨史,完后将茶叶等祭品贡在树下,用各颜色的丝线、棉线环绕大树,以求平安。 在茶道茶艺方面,有代表性的主要有拉祜族的“雷响茶”和“丁香茶”,佤族的“煮苦茶”和“石板烤茶”,布朗族的“竹筒蜂蜜茶”和“糊米香茶”,傣族的“糯米香茶”和“竹筒茶”。 在第二届中国云南普洱国际博览会举行的2007年“云茶杯”茶艺大赛中,《布朗族糊米香茶》获金奖,《拉祜族丁香茶》获银奖。 同时,茶也派生了许多的茶歌、茶舞。如:拉祜族的七十二路打歌,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拉祜人民的茶心;佤族的鸡枞陀螺,不仅是飞旋的使者,更是佤族人民的茶性;布朗族的蜂桶鼓,不仅是生命的方舟,更是布朗人民的茶灵;傣族的象脚鼓,不仅是节日的祈福,更是傣族人民的茶魂。

镇安象园茶
镇安象园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镇安象园茶因产自镇安县象园沟而得名。《镇安县志》记载,清顺治元年,安徽和州彭城镇人刘正民,迁来镇安象园沟,带来茶种,当年播种,长势喜人,几年后形成茶园,增至十五余亩,名气方盛。刘氏殁,茶技失传,茶田荒废。1927年,紫阳茶贩彭传清路过象园,被这里优越的茶叶适生环境所吸引,迁来象园定居,指点兴茶之道、制茶之法,后逐步形成特色产业,镇安象园茶从此兴起。

龙脊茶
龙脊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龙脊茶起源于龙胜龙脊梯田景区一带。龙脊村寨及梯田的开创历史是在宋朝末年,从那时候龙脊当地壮族、瑶族农民开始将野生大叶茶树移植到自家田园中,进行茶树繁殖。由于当地高海拔,凉爽、多雾、高湿独特环境条件,加之有独特的制茶工艺,形成风味独特、著名的地方名茶—龙脊茶,现在为“龙脊四宝”之一。龙脊茶歌 龙脊茶最盛产时期是在清朝前的一百多年时间。那时,遍山遍岭皆是茶树,家家户户必种。清道光元年诗人黎映斗作“龙脊茶歌” (谢云修记于《义宁县志》)。【注:五代后,龙胜为义宁县地】。 龙脊山势真豪雄,岩关关外青笼葱; 茶林终古照山谷,山南山北皆芳丛; 春旗约略一千树,不减玉女仙人峰; 气如芽开谷雨早,瑶童壮女争提笼; 晨露初焙乘柘火,瓦铛竹夹煎松风; 午梦方回一再啜,清凉似觉肌肤松; 相传北上有龙宅,凡崖翠壑灵秀钟; 白毫片片画笼沫,消虫避瘴成奇功; 味苦亦可除烦闷,气和更足开心胸; 品尝似吸三江水,蒙山顶渚将毋同; 世间幸无酷如唤,恐令贻笑山中龙。 奉宪永禁勒碑 清道光六年前,一朝庭官员登上龙脊梯田,发现龙脊茶这一稀世珍品,便将龙脊茶进贡朝廷,乾隆年间被定为贡品。小地方的物产,成了贡品,本该身价倍增才是,但当地的官僚,竟然以贡茶被列为贡品为由,不准自由买卖,要卖,也只能低价卖给官家――属于官府统购。这样一来,出了名的龙脊茶,价格倒愈发走低,村民们都愤怒起来。于是叫潘天红代表大家去告官!潘天红来到桂林府,知府接状,觉得潘天红告得有理,就写了一份判决书。这份判书,不但解决了龙脊茶叶的官衙强买问题,连带将其它乱摊派的问题也一并解决了。村民们将判断书刻在石碑上,碑名为《奉宪永禁勒碑》,立在寨子前面。有了知府的判决,县乡里的小官们不敢在此事上再胡作非为,乡亲们又可以将茶叶拿到圩镇上去交易了、茶叶的价格又恢复到正常水平。现在,你到龙脊古寨里,还可以看到那块古老的石碑。

金沙贡茶
金沙贡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贡茶历史悠久:最早是西汉元鼎20年(公元前135年),汉中郎将唐蒙受汉武帝的委派,征发巴蜀士兵千人,从赤水河口符关(即今日四川省合江南关上码头)出发,沿赤水河上行,来到了紧邻古蔺的金沙清池作了停留。据大定府记载:唐蒙出使夜郎,曾在清池停留一天,当地少数民族为了迎接唐蒙,将家中刚刚炒制的新茶让唐蒙品尝,唐蒙和他的军队品尝到回味甘甜的清池茶后,赞叹不已:“我从都城出发,走了近一年,还没有品尝到这么好的茶。”临走时,唐蒙向当地村民购买了10斤上贡汉武帝。汉武帝品尝后,大加赞誉,亲自将此茶命名为“夜郎茶”,并传旨作为贡茶。 贡茶文化痕迹:一是金沙县清池境内拥有2个千年人工栽培古茶树群,现存100余株古茶树;二是清池鱼塘河有义渡碑,盐茶古道、江西会馆,蕴含了金沙近二千年贡茶历史文化 。

海青茶
海青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20世纪50年代,谭启龙拟出任山东省省长。行前,毛泽东与他谈起南茶北引并建议他“在山后多种茶树。”谭启龙到山东后很快与省委、省政府达成共识:山东茶叶要想办法自力更生,于是形成了“南茶北引”的设想。通过省科研人员不断努力摸索,攻克了许多难题,研制出一套南茶北种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形成了有别于南茶的鲁茶特色。到1966年,青岛胶南县实施“南茶北移、南竹北引”工程,由海青镇自安徽引进,种植在后河西村北山,试种面积42亩,定名为“海青茶”,到1972年发展到220亩,因此后河西村成为海青茶的发祥地。1968年,海青建成了山东省第一座茶厂—海青河西茶厂,生产出第一宗海青特色绿茶,中国农科院茶研究所审评:“清香、味浓、耐冲泡、内质高于南茶”,并作为全省的代表在全国茶叶会议上介绍南茶北引的经验。

金秀红茶
金秀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金秀瑶族自治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 “茶圣”陆羽所著《茶经》中提到的42个著名产茶区之一。民国《象县志》评象州茶“其特佳者,中平有青山茶,色黄绿,味香滑;大樟乡有东温茶;瑶山中有瑶茶,微红,极促消化,隔宿其味不变”。其中所指的“青山”、“东温”、“瑶山”等地名,均在现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另有罗香乡罗运村所产白牛茶,清朝年间,官府曾进贡皇上,颇负盛名,当地群众将采制的谷雨茶细心保存,用于治疗痢疾和咳嗽等病。近年来金秀县境内陆续发现大量原生态野生茶群落,资源丰富、品种稀特。据有关专家研究,金秀县有些年限长久的古茶树年龄达几百至上千年,属乔木、半乔木型,大、中、小、叶种均有,极具有研究开发价值。

平乐石崖茶
平乐石崖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平乐石崖茶源于平乐本地野生的亮叶黄瑞木(杨桐属乔木),《平乐农业志?1991年版》将其列入平乐作物品种资源。平乐目前是我国野生石崖茶的最主要产地,由于长期的破坏性采摘等各种原因的影响,野生石崖茶树已为数不多,仅在南部山区的深山老林中还孑遗万余株,野生资源几近枯竭。 平乐石崖茶饮用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春始代理昭州(即今平乐)郡守期间,游遍昭州一带的千山万水,体察民间习俗,写下了《即目》“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的著名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平乐民间品茶、饮茶的情趣。 据《平乐县志?1995年版》记载:平乐石崖茶零星分布在县内的青龙、阳安、源头、二塘、大扒(注:现改名大发瑶族乡)、桥亭和长滩(注:现属平乐镇)等乡镇。县内产量以源头镇为最多,以青龙大刚所产石崖茶质量最佳。全县野生石崖茶约有2万多株,年产鲜叶(嫩梢)约2.5-3万公斤,可制成品茶叶6000-7500公斤,产值20万元左右。 据《平乐农业志?1991年版》记载:过去,民间虽普遍了解此茶属凉性、并习惯于骄阳酷暑或操劳重活时饮用,但对其实用价值及其科学哲理尚缺乏全面了解,加上制作方法原始粗糙,茶的质量不佳,其实用价值及经济效益远未得到发挥。至1974年始为平乐县土特产公司茶叶干部吕增文率先挖掘整理,通过他广泛收集民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潜心实验验证,并采用桂青茶的制作方法进行加工,获得理想的优质茶。1985年经系统整理撰写出《野生石崖茶》专论,分别在《广西科技报》及全国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科技情报中心站刊物《野生植物研究》上刊登,其本人被邀参加了1987年在遵义召开的“全国野生植物开发研究会”。从此,石崖茶遂于80年代后期即得到社会公认并投放市场,成为本县茶类中最受青睐的新崛起一名牌品种。 平乐石崖茶由于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2000年在成都国际博览会上,经过专家、学者,茶痴、茶友异常严格的挑选与评定,平乐石崖茶脱颖而出,击败众多对手,夺得“中国名优茶叶”桂冠;2004年又挤身于“中国-东盟博览会”并成为指定专用茶饮料,并于2011年10月获得“中国-东盟最佳茶文化传播”金奖。2004年入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撰的《共和国之最系列丛书?当代广西之最》,该书记载:“平乐县是目前我国野生石崖茶的最主要产地。该县老蚌生珠石崖茶树约有2万多株,成品茶叶6000-7000公斤。”平乐石崖茶取得的荣誉,为桂林特产又增添了一颗闪亮的明珠,同时也为这一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拯救濒临枯竭的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为平乐县广大的山区农民增收服务,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齐心协力,攻克了石崖茶人工栽培的难题,从此,石崖茶产业得以发展和壮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开始,石崖茶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到了1.2万亩。平乐县适宜石崖茶种植的山场土地有97.41万亩,丰富的山场土地资源使石崖茶产业的发展有了坚实的保障。 平乐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有一支强大务实的技术服务团队作支撑,相信平乐石崖茶这支“茶苑奇葩”在平乐将开放得更加绚丽夺目,平乐石崖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而深远。

开山白毛茶
开山白毛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开山白毛茶是广西传统五大名茶之一,产自于广西贺州市八步区开山镇境内,始种于明代,有悠久的传统历史。茶树原为野生,约在乾隆年间被村民移植于房前屋后,成为人工家园茶(见中国名茶志:广西卷:二、广西名茶分述[670-672页])。白毛茶生长地处桂湘边界萌渚岭山脉开山镇东南村的庙塘冲、高田冲、寨岩冲、公胆冲一带,是长江支流水系和珠江流域水系的分水岭。原生态茶区海拔1000米以上,三面环山,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一年四季云雾缭绕、冬暖夏凉。 白毛茶制成的绿茶形如针状,白毫显露,茶品质特色为:汤青叶绿、回味甘甜;外形细圆光直、白毫显露;冲泡后芽嫩叶绿,始饮时微苦,随后转甜,清香馥郁,满口生津。其苹果香味独特,色、香、味具佳。是全国独有的苹果香味茶。

桂林桂花茶
桂林桂花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桂林是桂花的原产地。桂林茶历史悠久,在宋朝以“修仁茶”著名,清朝有“六垌茶”、“龙脊茶”,当代有桂林毛尖、桂花茶。桂林桂花茶是桂林传统特产名茶,其保护范围北纬24°15’23〞--26°23’30〞,东经109°36’50’--111°29’30〞的灌阳、全州、资源、龙胜、兴安、灵川、临桂、永福、阳朔、平乐、荔浦、恭城、叠彩、秀峰、象山、七星、雁山11县6城区。桂林桂花茶选用新鲜,无污染,无劣变,香气芬芳的桂花(或优质桂花干)和绿茶或红茶级型坯,按照加工工艺:桂花→茶坯→窨制→烘干→提花→成品。产品外形(条形、颗粒)匀整,缀金花,汤色明亮,桂花香浓郁持久,滋味醇厚,叶底均匀。产品富含微量元素: K≥1.20×103(mg/100g),Ca≥230(mg/100g),游离氨基酸≥3.0%。

磨坪贡茶
磨坪贡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磨坪贡茶种植在湖北省南漳县辖的李庙镇磨坪寺、全家湾、刘坪三个村。磨坪贡茶:条索紧细硕壮挺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汤色嫩黄,清澈明亮,叶底嫩绿整齐一致;滋味浓厚,鲜爽耐泡,带有栗香味。磨坪贡茶“因产于湖北省南漳县李庙镇磨坪寺村而得名。据史料记载,磨坪寺一带自古就是风水宝地,山清水秀,景色怡人,物产丰富,素有“小桃源”之美誉。据同治版《南漳县志》(疆域篇)记载:“磨坪寺,原名相国寺,创于唐中宗时,岩石幽雅,四周拱秀,产茶,名磨坪茶,为时所珍,惜其不广…….”;民国版《南漳县志》(宗教篇)记载:“磨坪寺在县西北六十里唐景龙中建原名相国寺后改,寺旁有茶树十数株,味芳美”。常年种植面积0.13万亩,产量33吨,产值2112万元,产品畅销河南、陕西、武汉、襄阳、广州等10多个大中城市。

龙泉金观音
龙泉金观音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史载龙泉在三国时即已产茶,《龙泉县志》记载,明成化年间岁贡“芽茶四斤”。五代十国时,龙泉人季大蕴曾赴闽地武夷山引茶,并在龙泉当地传授武夷山的种茶和做茶技术,始称“天茶”。公元1370年前后,明太祖朱元璋赐称。“天堂茶文化,上下一千年,湖岭泉亭庙,都与茶相连。”清乾隆年间,龙泉诗人林扌为(hui)在《茶厂谣》一诗中写道:“龙泉邑大二百里,邑里山山有茶树”,“家家派茶务,输茶日日到茶厂”。顺治《龙泉县志》记载,“天茶”产于龙泉天堂山,山下别有净室,岭半有盘茶王殿(现还存有遗迹)。清代张作楠在处州府任府学教授著的《梅簃随笔》载:“龙泉西南二乡,产云雾芽茶,每岁清明后谷雨前,县令发价采办,额定贡茶24斤,色味双绝……”。民国31-34年,中国茶叶公司浙江分公司迁龙泉,在离城4里的黄罐村设立茶厂,收购茶青制作“乌龙茶”,且颇具规模。近年来龙泉金音产品相继获得国际名茶评比金奖、“中茶杯”特等奖、“浙茶杯”金奖、中华文化名茶等荣誉称号被誉为继龙泉青瓷、龙泉宝剑之后的龙泉“第三宝”。

临川金银花
临川金银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类别:茶叶 产品名称:临川金银花 登记证书编号:AGI01469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2136号(2014.7.28) 人文历史简介: 古之临川,今江西抚州境内,坊间口口相传一故事。一山林茂密处,隐有村落,渔伐农耕,生机盎然。其间有一夫妇,夫名“忍冬”,精医明史,藏五经于胸,平日往来乡间诊医问疾,得暇便习书以待来年赴考;妇名“银花”聪慧贤淑,亦览本草药性,于庭院内遍育诸草药花木。金银花,亦称“忍东花”,夏季开花,苞叶状、花唇形,成时生于叶腋,初白后黄,黄白相映,故名金银花。本公司种植基地采用的原料为绿色、无公害金银花,经手工精挑细选,以科学方法精心加工而成。有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的功效,是我国38种名贵中药材之一。

七境茶
七境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七境茶产于福建省罗源县境内,以香高、味爽、色翠、耐泡、回甘隽永,历来饮誉京津,明崇祯年间曾作为贡品,据《罗源县志》记载,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已有榷茶,实行茶叶专卖管理和茶税征收。宋末太尉宋滨,宋王朝倾覆后逃迁罗源西兰隐居,劝周围七境(旧地名)即:程洋境、长弯境、施灞境、西竹(西兰)境、廷洋境、寿桥境、洪洋境等七个境,21个自然村的村民扩种茶叶。到成化21年时(即公元1485年)七个境地的村民募资筹建了“泰山庙”,座落于七境七个古香古色的小庙宇正中,群众俗称为七境堂,所生产的茶叶统称“西绿”,即西路绿茶。以七境堂所产的茶叶为主,拼入部分白塔、飞竹、霍口的茶叶,称为“七境茶”,又或称“七境绿茶”、“七境堂绿茶”等。七境茶选用原生有性群体种及适宜加工的品种,采用初烘、高温毛炒和足炒等独特工艺加工而成,具有独特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紧结弯曲,色泽油绿稍灰、有光泽,爆点明显。内质香气鲜嫩持久,栗香显带花香,汤色嫩绿明亮,滋味浓厚鲜爽,叶底嫩绿软亮。以“香高、味爽、色翠、耐泡”四绝享有盛誉。

寿宁高山茶
寿宁高山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寿宁产茶历史悠久,明代著名的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所著《寿宁待志》中记载:“三甲:南门,住初垄,出细茶。寿宁高山茶多产于洞宫山脉东麓海拔600米以上的林间隙地,高山云雾出好茶,优质鲜味原料和传统特有的加工工艺形成为独特的品质。其红茶条索紧结、色乌润,香气鲜浓,带有花果香,汤色红亮,滋味浓醇,具有高山韵,叶底肥嫩、红亮。其绿茶条索紧结,色泽绿润,锋毫显,带嫩香或栗香,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爽,具有清香、清醇、清爽的高山风味、21世纪初期,寿宁县立足县情,寻根溯源,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确立了“打造闽浙边界生态新茶乡”的战略目标和“建设闽东北高山生态优质乌龙茶生产集散中心”的发展定位,突出发展具有山区高山优势的高山茶种。2008年,寿宁决定以寿宁高山乌龙茶和高山红茶为龙头领跑全县茶产业发展。从此,寿宁茶产业日益焕发新机,发展蒸蒸日上,每年新增近万亩茶园。目前,寿宁现有茶园面积14.8万亩,茶叶年产量1.43万吨,产值7.8亿元。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均居全省第四位、宁德市第三位,茶园面积人均占有量居全省第一。2009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2012年以来,被评为“福建十大产茶大县”、“中国名茶之乡”和福建省唯一的“2013年度中国茶叶产业发展示范县”等殊荣。2014年4月,农业部把“寿宁高山茶”列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江华苦茶
江华苦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江华苦茶”历史源远流长。它集苦丁茶与绿茶韵味于一身,与苦丁茶相比,它香气高长,没有苦丁茶的深涩;与绿茶相比,是苦后回甘,滋味浓郁。主要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含量三项指标都比较高。具有防治感冒、痢疾之功效,健耳目、舒脾胃,为其他的茶叶品种所不及。江华苦茶因苦而著名,是世界上三大无酒精饮料中的绿色保健饮品。它是江华瑶族自治县的特产,产于以瑶族聚居为主的南岭山脉,在2100年前《尔雅.释木》已记栽并作为宫廷祭祀贡礼。据《本草木部》记载:“苦茶,味甘苦。主下气消食、痔疮,利小便,去痰。”。据湖南省博物馆考证,江华苦茶就是上古时代的“苦荼”,在西汉时期就已经生产,距今已有2500的历史。在长沙马王堆发掘的汉墓中就有苦茶一箱,因此,作为祭祀礼品至少也有2100的历史了。江华苦茶,是湖南省一个古老的珍贵茶树品种,生长在绵延不绝、云雾缭绕的大瑶山之中。早在七十年代末,湖南省茶叶研究所专门成立江华苦茶研究组,对江华苦茶进行了长达三十年的研究,培育了新型优质苦茶品种。江华苦茶品质独特,滋味浓郁、香气高长、耐冲泡,饮后回味甘甜等特点,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木鱼绿茶
木鱼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茶是中华民族的“国饮”,伴随着人类的进步,典雅、高贵的茶文化源远流长。木鱼镇是神农架林区的产茶重镇。唐代陆羽(733—804)在《茶径》中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巴山、峡川有二人合抱者”。《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采药、为民疗疾,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在神农架木鱼镇,至今还流传着许多关于茶的悠美故事:少女时期的王昭君常在香溪河畔的茶园采茶(现在的木鱼镇境内),并向采茶姑娘学唱采茶歌,昭君还把自己亲自焙制的新茶送给四乡八邻的姐妹们品尝,那些喝过昭君赠茶的姑娘们一个个越长越美。 据现代《神农架志》记载:1977年,木鱼茶园总面积有3735亩,年产茶叶3.09万公斤。因制作技术落后,商品率低。1985年后,重视茶园改造,茶叶生产逐年得到发展。1986年,在湖北农科院果茶研究所的指导下,陆续制作出了木鱼绿茶的名优品牌,如“神农奇峰”、“神农碧峰”等。其中“神农奇峰”茶于1992年被省农牧厅确定为“湖北名茶”,原农业部部长何康品尝“神农奇峰”后,赞不绝口,亲笔题下“神农奇峰”四字。2007年,神农架开展农业野生种质资源调查过程中,在木鱼镇的深山老林中发现有野生茶树群落,据当地八十多岁老人反映,过去有很多野生大茶树,农民将其做檩条或解成椽子做建房材料。悠久的产茶历史,动人的茶园故事,充分说明神农架产茶历史悠久,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目前,神农架林区茶叶种植总面积近2万亩,70%以上集中在木鱼镇,木鱼绿茶可采摘面积1.2万亩,年产量100吨左右。木鱼绿茶分芽茶和炒青两种。芽茶(其商品名为“神农奇峰”)外形呈扁形,干叶白毫附体,色泽翠绿,香气栗香持久,汤色黄绿明亮,叶底嫩黄均整,滋味醇厚回甘。炒青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外形呈条形,干叶紧实墨绿,清香,汤色黄绿,滋味鲜爽醇厚,叶底黄绿明亮。木鱼绿茶内质丰富,含天然硒元素,水浸出物≧35%,茶多酚≧12%,氨基酸≧4.0%。深山云雾出好茶,木鱼镇平均海拔1200米,森林覆盖率88.6%,常年云雾缭绕,区域内无工矿企业,无“三废”污染,空气清新,水质清洁,土壤肥沃,优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木鱼绿茶独特的品质,产品深受各地游客青睐,畅销武汉、上海、北京、深圳等多个大中城市及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木鱼绿茶于2013年12月30日通过农业部认证颁证,登记证书编号为:AGIO1323.

宜都宜红茶
宜都宜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宜都宜红茶条索紧细有金毫,色泽乌黑油润,香气甜香高长持久,滋味醇厚鲜爽,汤色红艳明亮,茶汤有“冷后浑”现象,是我国条形红茶的代表之一。宜都宜红茶,产自长江与清江交汇的丘陵山区。这里山峰层叠绵延,种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十九世纪中叶,有茶商来到宜都开设茶庄,传授红茶制作技艺,拉开了宜都宜红茶百年兴盛的序幕。宜都宜红茶是宜红茶的典型代表,上世纪50-60年代,宜红、祁红、滇红并列为中国三大出口工夫红茶。基于宜都宜红茶巨大的影响力,《宜都县志》将其收录并对其进行详细介绍。宜都宜红茶的发展,几经风雨后,于1951年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原苏联在宜都援建了中国第一家专业的茶厂——中国茶叶公司宜都茶厂,开始了宜都宜红茶的收购、精制加工与销售工作。该茶曾被湖北省政府评为“优质产品”、湖北特色名茶等称号。

嘉祥白菊花
嘉祥白菊花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嘉菊,又称嘉祥菊花,在嘉祥县种植历史悠久。相传在唐朝即有种植。至清朝乾隆年间,嘉祥菊花已由上海药行畅销全国。嘉兴白菊花香气浓烈,花大色白,质量好。无论是药材品质,还是原植物体征,均具有其独特特征。嘉菊性凉、味甘苦。能疏风散热,清肝明目,解疮毒,治感冒发热,头痛目赤,咽喉肿痛,头眩耳鸣等症。能益肺肾二脏,以制心火,而平肝木,木平则风息,火降则热除,故能养目血,去医膜。

固始皇姑山茶
固始皇姑山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地区划为八大茶区,信阳固始归淮南茶区。北宋时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1987年,考古学家在固始县白寺地挖掘古墓中发现陪葬品中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年历史。固始皇姑山茶多为本山良种(又称本山种、桂化种、信阳种),为小灌木半披张型居多,中型叶,长椭圆形,叶面隆起,深绿有光泽,芽壮多毫,抗逆较强,俗称“柳叶茶”。皇姑山位于河南省固始县境内,地处大别山北麓, 群峦叠翠,云雾缭绕,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得天独厚的无污染天然优质茶叶生产基地。皇姑山茶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玉叶香”,这当然又有一个传奇故事。 相传在清乾隆年间,乾隆帝微服私访时偶染风寒,头晕脑胀时误走一座不知名的山中,晕倒在一个石屋旁,被山上一家朱姓山民的17岁女儿凤姑所救,养在家中。也有一说凤姑是玉皇大帝身边的一个茶童,玉帝算到乾隆帝来此地有难,便派茶童化身成凤姑前来搭救。乾隆在朱凤姑家养病期间,正是谷雨季节,凤姑每日上山采茶煮水,喂服乾隆帝,不几天,乾隆帝便容光焕发,自言:“仙山献神茶,山泉天下佳”,随即赐茶名为“玉叶香”。乾隆帝病愈临走之时,收朱凤姑为义女,并把身上的玉带撕成两块,一块赐给凤姑作纪念。回京后不久,乾隆帝便派亲信来接凤姑进京受封,路经信阳驿站时,凤姑暴病身亡,乾隆帝得知悲痛不已,下旨把凤姑送回朱家所在山中安葬,后来此山便称为“皇姑山”。此后,因念及凤姑的救命情义和“玉叶香”茶独特的色、香、味,每到谷雨季节,乾隆帝便派人来此山采摘茶叶,回去和文武大臣分享。于是皇姑山茶叶也便自然而然的成为贡品,每年上贡给宫廷御用。当然乾隆帝在朱凤姑家养病这段故事,我们还可以从朱氏家谱中寻到踪迹。

沂蒙绿茶
沂蒙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沂蒙绿茶产于山东省临沂市,俗称沂蒙山区,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常年平均降水量800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30C,年平均日照时数2400~2600小时,无霜期200多天,境内有众多丘陵、水库。独特的地理位置、优良的土壤质地和适宜的气候条件,致使生产的沂蒙绿茶具有“芽叶肥厚、栗香高爽、滋味醇浓、极耐冲泡”等品质,饮誉中外。据测定,沂蒙绿茶中所含氨基酸、茶多酚、水浸出物等指标都较南方茶含量高,是一种理想的健康饮品。

金寨红茶
金寨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金寨是极品名茶之乡,宜茶环境得天独厚;群峰环抱、茂林修竹;境内有梅山、响洪甸两大水库,库湾绕城、绿岛葱茏;天堂寨、燕子河大峡谷等自然景区,怪石清泉、自然幽静。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就有“庐州六安(茶)”之说;《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乾德三年,金寨县境内就设有官办茶站;明代徐光启在其《农政全书》中称“六安州之片茶,为茶之极品”。20世纪50年代,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的前身——复旦大学茶叶专修科组织专家指导金寨生产红茶,所产红茶品质卓越。 “金寨红” 茶性温和,外形紧细圆直、显金毫,色泽乌润,甜香高鲜、火香浓郁,汤色铜红明亮、琥珀金圈,滋味鲜爽回甜、甘润生津。长期饮用可壮骨固齿、减肥健美、强心防病、抗辐防癌,健康身心。

克里阳雪菊
克里阳雪菊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雪菊是维吾尔族人民传统的养生保健的天然植物,当地人称其为“古丽恰尔”。"古丽恰尔"在喀喇昆仑山绽放了几千年,她在冰峰峭壁中傲雪斗霜,吸纳天地之灵气,花朵是那种令人炫目的金黄,中间点点棕色花蕾,花枝约三十五厘米高,每根花枝上都有上百朵花儿挤在雪中绽放,犹如隐居山中不问尘世的少女。一次偶然的机会,医学博士把她带出了喀喇昆仑山。自此,"古丽恰尔"有了一个名字---克里阳雪菊。 在喀喇昆仑山脚下的克里阳(维吾尔语意为:"肥沃的土地"),就是一个维吾尔世居村庄,当地的科考人员在昆仑山深处做科考时,在海拔3600米的冰峰峭壁上,无意间发现了这种菊花。由于科普工作的特殊性,队员们无意间将这种菊花泡入水中,他们惊奇的发现:"冲泡的颜色艳红透亮,犹如血液一样,饮用后满口清香,喝了几天后,队员们在高山上的不适慢慢消失了。"自此,雪菊可以祛除疾病的故事在克里阳乡广为流传。雪菊被当地人称颂为"保护神",只有尊贵的人才有资格享用。由于昆仑雪菊的原产地位于新疆和田皮山县克里阳山区,因此又叫克里阳雪菊。 尽管雪菊本不属于茶类,但可与茶叶一样饮用,其神奇的色香味可与多种名贵茶叶相媲美,几乎可以让爱茶者迷醉。几朵菊花下水,在杯中绽放,汤色渐浓,就如一副动态水彩画。闻之香,入口甜,回味甘,唇齿留香。让人欲罢不能。这就是雪菊带给你的视觉味觉的双重体验。顶级的昆仑雪菊每1克大约有30朵花,用玻璃杯泡,1-2朵出色,3-5朵已是很纯正的酒红色;用紫砂壶冲泡,只需3克就可以作为一壶茶的用户量。别看只有3克这么一点点,一泡雪菊可以冲泡10多次仍色香味具佳,且越到后面甘甜味越明显!

白竹山茶
白竹山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双柏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据《民国摩刍县地志》记载:“摩邑宜茶之地甚多,如城外之苍山,妥甸之老黑山,雨竜之土封山麓、白术山麓,乌上法脿街附近各处,极适种茶”。1942年法脿人姚兴存从景东县引进云南大叶种茶,在法脿镇白竹山进行种植取得成功;《双柏县志》记载:“明清时期,鄂嘉有零星种植茶树,建国初期,各级人民政府积极倡导扶持发展茶叶生产。1958年法脿公社抽调一批青年开发白竹山种植茶叶,带动了白竹山茶的生产发展”;经近70年的驯化栽培,形成了白竹山茶的特有品质。 白竹山茶是双柏县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产地素有“高山云雾出好茶”之美称,该区域土壤肥沃,气候温和、湿润,日照短且多雾,无霜期长,森林植被好,茶树萌芽早,生产周期长;种植品种为云南大叶种茶群体种,茶树生长旺盛,芽壮毫丰、叶大质软、持嫩性好,茶叶的茶多酚、咖啡碱等内含成分高,形成了甘醇回味,经久耐泡的特有品质;曾任楚雄州副州长的李家龙同志到法脿镇白竹山茶叶基地视察时,为白竹山茶题词—“深山瑰宝、虎乡珍品”,对白竹山茶给予了高度评价。 白竹山茶经过多年的发展,生产管理经验丰富,生产工艺日臻成熟,摸索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生产加工方式,形成了系列名优品牌产品。其中白竹山茶的“云雾龙爪”参加了1995年11月由国家科委、中国科学院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昆明科技成果暨新技术新产品展览交易会,荣获银奖;1999年3月白竹山茶 “碧螺春”、“白竹银毫”被《中国云南名茶大观》收录;在2002年6月云南省第二届茶叶交易会名茶评比中“碧螺春”荣获金奖,“白竹银毫、云雾茶”获得银奖;在2000-2002年连续三届“云茶杯”评比中“白竹银毫、碧螺春”双双荣获“云茶杯”金奖,并认定为云南名茶;2005年“白竹山”品牌被农业部、中国消费者协会评为优秀知名品牌;2008年1月白竹山“云雾茶”被中国名优名牌产品推广中心认定为中国名优产品。白竹山茶中的“白竹山”品牌于1994年10月、“喜郎”品牌于2004年10月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注册,成为在白竹山茶上使用的商标。 随着白竹山茶产业的不断发展,白竹山茶品牌有力地促进了当地虎笙文化的发展,2000年4月白竹山茶产地法脿镇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实现了地方特色产品和特色文化开发的有机结合。近年来县镇党委、政府已将白竹山茶列入绿色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于2007年5月成立双柏县白竹山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积极整合白竹山茶叶资源,进一步培强壮大白竹山茶的生产发展。

回龙茶
回龙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回龙茶主要因原产于梁河县大厂回龙寨而得名,梁河县人文历史渊源流长,关于梁河民族茶文化的史话传说很多,回龙茶凝聚了梁河县历代先民及其茶叶仁人志士智慧传承的结晶。 梁河县自古以来人居环境比较适宜,人类社会发展历史久远。根据相关史书史料以及《景泰云南图经志》、《白夷校注》、《乾隆东华录》、《永昌府志》、《南甸司谱》和《梁河县志》等记载,“梁河境内世居民族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白越(傣族先民)、百濮(佤族、德昂族先民)的部落群体居住在这里,元代境内为百夷(傣族)、金齿(德昂族)、峨昌(阿昌族)等所居,明代开始有汉、景颇、傈僳迁入”。梁河,古名南宋,又名南甸,是古代南甸丝绸贸易通道之一,西汉时地属益州不韦县,东汉时地属永昌郡哀牢县,从元置南路军民总管府起,开始成为一个独立的政区,明代设南甸宣抚司,清袭明制,明国时期土流并设,至1950年5月全县全面解放为止,南甸土司统治历史达661年。 伴随着梁河县悠久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加之,梁河县境内宜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又十分优异,因此梁河茶史也基本上与本地区的人类发展史同步。根据多次有关部门和专家组织开展的茶树资源调查考证结果显示,至今在梁河县境内的山区、半山区(回龙茶区)依然保存有10000多株树龄达几百年或上千年,零星分布或小区域成片成林的古茶树。其中:有相当一部分茶树相传是属于德昂族先民所栽,2004年省州政府创新办调查在梁河大厂乡赵老地荷花村有一株树围为4.11米,树龄为1000年人工栽培大理茶种。有关梁河县各世居民族的茶文化史话传说比较多,如:许多史书记载——濮人后裔“崩龙”(德昂族)男女皆好茶,是“古老茶农”之一,在德昂族古歌《达古达楞格莱标》中,也详实记载和反应了德昂族的古代社会生产生活及其“古老茶农”之称的渊源,同时记述了在德昂族婚礼中“槟榔、烟、茶”必不可少;据明代《景泰云南图经志》书中的“南甸宣抚司”部分记载“南甸百夷,俗与木帮同,其结亲同谷茶二长筒,鸡卵五七笼为聘”、“客至,则以谷茶供奉,手拈食之”……;另外,还有阿昌族《遮帕麻和遮米麻》中茶翁茶婆传说,德昂族的“雷响茶”、“腌菜茶”、“竹筒茶”传说,傣族的“土司二道茶”、“竹筒茶”、“笋叶茶”传说等等。自梁河县人类有史以来,茶叶一直就是梁河各族人民从事婚丧、贺房、祭祀节日庆典或串亲访友等,必不可少的礼数之一。 梁河“回龙茶”伴随梁河县的人文历史孕育而生,它是梁河各族先民及其茶叶仁人志士智慧的结晶,是梁河县优异的宜茶地理和自然生态资源的产物,梁河悠久的茶史其实也就是梁河“回龙茶”史。回龙茶主要因原产地而得名,其创世的具体年代现已无法考证。解放前,回龙茶基本上仅供本地“土豪劣绅”享用,至解放前夕即:1941年大厂街先进青年农民孙朝钦参加李根源在腾冲举办的种茶培训班,带回一箩大叶良种茶籽在大厂境内种植茶地2亩;1945年,原国民党大厂设治局局长封维德提倡禁烟种茶,颁布了《梁河设治局为禁绝鸦片改种茶林告民众书》和亲自编撰《种茶浅说》500本分发给各地保甲长,同时先后从其家乡选运茶籽18驮分发到梁河境内各地栽种,并在大厂回龙寨附近购置土地8亩,建立了梁河第一个连片的大叶种良种茶叶母本园,从而,揭开了梁河“禁烟种茶”的历史始篇,并开始掀起了梁河县禁烟种茶的热潮。新中国建立后,在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指引及其一系列扶持措施的大力推动下,梁河回龙茶产业不断飞速发展,一度成为了梁河县山区、半山区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顶梁柱。而且回龙茶自创世以来,就以其独特、优异的内在品质和让人迷恋的地域风味,而一度深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高度赞誉,成为了云南省著名的十大名优绿茶之一。目前,梁河已列为云南省优势农产品茶叶基地县、优质茶叶原料基地县、优质茶叶苗木基地县、茶叶生产重点县之一。产品驰名省内外,先后在1994年国际园艺博览会和云南省历届春交会名优评比中多次获得了金奖、银奖和优质奖,并一度被评为了“云南省消费者喜爱商品”称号,2005年“回思”牌回龙茶还荣获了云南省著名商标,时至今日,回龙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化规模和生产基础,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一整套生产加工工艺,其中:有8000亩基地及其回龙春茗、回龙春曲、回龙春雪、回龙特级、回龙一级等五个系列产品已获得了国家绿色食品中心A级认证;还有1050亩“回思”牌回龙茶基地及其产品获得了有机茶认证,4800亩“弘梁牌”茶园基地及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回龙茶一直以其优异的特色和优势,畅销云南省内外,特别是每年春茶上市都曾一度出现各地客商争相抢购的景象,目前回龙茶已基本开创了一定的市场网络氛围和占有力,年均售价为:高档精品茶1000—2000元/㎏,上品茶200—500元/㎏,普通中档茶50—100元/㎏。

岭头单丛茶
岭头单丛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岭头单丛茶,又称白叶单丛茶,原产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浮滨镇(原坪溪乡,坪溪镇)岭头村的海拔1032米的双髻娘山。1961年由岭头村民从野生水仙茶中选育而成,在1981年广东省茶树品种会议上,被单独列为一个品种;1988年,该茶树被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茶树良种,由国家农业部正式命名为“岭头单丛”茶,并颁发证书;1997~2001年参加第二批全国茶树良种区域实验,在2002年4月第三届全国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定为国家级茶树良种。2004年12月,饶平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2002年7月,广东国宾集团有限公司的岭头茶园建设了“广东省岭头单丛茶标准化示范区”。 1996年3月,饶平县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2009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评为“全国茶叶百强县”之一;2010年,饶平县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茶叶标准园”创建单位。

五峰宜红茶
五峰宜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十八世纪初,英国商人到五峰开设茶庄,至今还有“英商宝顺合”的金字招牌存于湖北采花茶业公司总部。另据县志记载,清道光四年(1824年),广东钧大福、林子臣等茶商带领江西技工到五峰渔洋关传授红茶采制技术,并设茶庄收购精制红茶运至武汉转广州出口。1886年前后系宜红茶出口的最盛时期,每年输出量达15万担左右。至民国初期,我县渔洋关镇是当时鄂西最著名的红茶市场,抗日战争爆发前,该镇有专营宜红茶茶号10余家,因生意兴隆、客商云集,有“小汉口”之称。1917年至1937年,五峰经上海、广州口岸出口红茶达90070箱(每箱12.5公斤)。1938年,国家贸易委员会在渔洋关王家冲设“中国茶叶公司五峰精制厂”,精制红茶和加工砖茶。解放后,五峰宜红茶得到快速发展,1973年在渔洋关修建“五峰精制厂”,以精制出口红茶为主。1986年,宜红功夫茶获省政府优质产品奖。近年来大力推进五峰宜红茶恢复性发展,加快了茶叶产业的提档升级。

铅山河红茶
铅山河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类别:茶叶 产品名称:铅山河红茶 登记证书编号:AGI01105 农业部部公告号时间第1925号(13.4.15) 人文历史简介 铅山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铅山茶就成为贡品。《铅山县志》中记载:“早在宋代铅山就出产周山茶、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明代宣德、正德年间(1426-1521年),铅山又有小种河红、玉绿、特贡、贡毫、贡玉、花香等名茶。” 自明嘉靖起,河口即逐步成为南方内陆水运中心和茶纸加工、转运的贸易大市场(《中国通史》),河红茶也由此跻身全国乃至世界贸易大宗。《铅山县志》载:“至万历间(1573-1620年),“河红”茶名声远播,外地商人纷纷来河口、石塘、陈坊等地订购。”据明万历版《信州府志》载:“河红茶乃为国内最著名之红茶,且为华夏首次问世之华茶。”

黄岗山玉绿
黄岗山玉绿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黄岗山玉绿外形细紧微卷,绿润显毫;汤色嫩绿明亮,香味清香持久,滋味鲜醇甘爽;叶底嫩绿、显芽匀整。 铅山制茶历史悠久,早在宋代铅山茶就成为贡品。《铅山县志》中记载:“早在宋代铅山就出产周山茶、白水团茶、小龙凤团茶。明代宣德、正德年间(1426-1521年),铅山又有小种河红、玉绿、特贡、贡毫、贡玉、花香等名茶”。(明《铅书》)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20余万亩,并推出了一批名茶行销市场,其中河红、玉绿最为走俏。《上饶市农业志》记载:“史称铅山物产,纸外唯茶。清光绪年间,河红年产约4-5万箱(每箱25千克),玉绿2-3万箱。1953年上饶成立茶叶改制委员会,进行河红改制绿茶”。

南川金佛玉翠茶
南川金佛玉翠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南川区独特的生态气候和环境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南川已有1700多年的产茶历史,早在五代十国毛文锡的《茶谱》中就有记载,“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今南川)……”。又据1162年《建炎杂记》载:“涪洲出三般茶,宾化最上(南川曾称宾化),其次白马。制于早春,先辈携茶至京师馈人者,尤得宾化早春之名”。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开始引种云南大叶种,七十年代批量生产红碎茶一举成功,畅销国内外,生产的“峨眉牌”红碎茶在二十五届日内瓦国际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其品质可同印度阿萨姆种媲美,具有“浓、强、鲜、爽”的品质特征,被上海口岸定为出口免检产品而名扬天下,南川炒青茶被四川省定为收购标准样。近年研制的“金佛玉翠”在重庆市1—4届“三峡杯”名优茶评审中获优质名茶奖,在2005年“华茗杯”国际名优茶评比中获金奖,同年在中、日、韩、美等国组织的第五届“联合会杯”国际名优茶评比中获银奖,在2008年第七届“三峡杯”名优茶评审中获优质名茶第一名,获重庆市首届“十大”名茶称号。2010年在第八届“三峡杯”名优茶评比,“金佛玉翠”茶分获专家组、群众组评分第一名,荣获“三峡杯”名优茶金奖,同时蝉联重庆市第二届“十大名茶”。

南川大树茶
南川大树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南川区独特的生态气候和环境条件,适宜茶树生长,据史料记载,南川已有1700多年的产茶历史,早在五代十国毛文锡的《茶谱》中就有记载,“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今南川)……”。南川茶树资源丰富,现有茶园面积6.47万亩,金佛山生长有大量野生大茶树,据悉,时任国家农业部副部长的茶学泰斗吴觉农老先生曾组织茶叶专家对金佛山大茶树资源进行了普查研究。发芽分早、中、晚三大类十八个品系。位于德隆乡茶树村刘教的一株大茶树是南川最大的一株,被誉为“茶树王”,据西南大学茶叶专家测定,该茶树已有1400多年的树龄,是茶树资源的宝贵原始材料,对研究世界茶树起源和育种具有重要作用。经这对金佛山野生大茶树的适制性研究,试制绿茶香高味浓,耐冲泡,试制乌龙茶效果更佳,试制红碎茶品质高于四川中小叶种和福建群体品种,接近云南大叶种,其内含成份丰富,氨基酸含量特别高,达到4299.1mg%。该品种叶型大,叶质柔软,抗寒性强,叶质黄绿,成茶品质优良。2008年金佛山野生大树茶通过有机茶认证,2010年5月30日—31日,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浙江省政协主席周国富来南川视察茶叶产业化工作,品鉴金佛山野生大树茶,对南川茶叶产业提出殷切希望,对野生大树茶赞赏有加,并欣然题词“天赐佛茶”。

尼雅昆仑雪菊
尼雅昆仑雪菊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尼雅昆仑雪菊产自和田地区民丰县,又称尼雅。尼雅为古地名,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精绝国故址。尼雅昆仑雪菊被当地居民当花茶饮用,并将其作为一种神圣礼品赠送给珍贵的客人,是当地居民生活的必备品。尼雅昆仑雪菊生长在水土没有任何污染的和田地区昆仑山区,新疆维吾尔医院也作为一种维药材应用,具有良好的营养和保健价值。经市场调查和网民投票,被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茶业茶文化博览会组委会评为“最受圳港市民喜爱的十大茶业产品”。2011年,尼雅昆仑雪菊茶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夺得金奖。

屈乡丝绵茶
屈乡丝绵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公元前340年(楚宣王三十年)正月初七日,屈原生于楚国秭归乐坪里。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1994年10月,秭归县特产技术推广站成功注册“屈乡”商标,意为屈原的故乡。屈原二十岁时在秭归开坛讲学,植兰修性,《离骚》有道:“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虽萎绝其亦何伤兮,衰众芳之芜秽。九畹,即指现在的秭归县九畹溪镇。清朝嘉庆年间,九畹溪蔡家坡贤达人士李高永被嘉庆皇帝召见,赐“登仕郎”。李感念皇恩,将本地特产茶叶进贡皇上,嘉庆饮后,顿觉满口清香,不禁龙颜大悦,当即赐名“丝绵茶”,并赐扁一块,盖碗茶具一套。后来,秭归人民以九畹溪镇蔡家坡丝绵茶为母本,大力发展茶叶,目前该品种遍布秭归县11个乡镇,面积达到4万亩。 “屈乡丝绵茶”由以上两个历史记载而得名。

孝感龙剑茶
孝感龙剑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相传乾隆下江南时,品尝了孝感茶叶,写下了“今日采茶我爱观,吴民生计勤自然”的优美诗句,孝感茶叶也引起文人墨客竞相品评赋诗。据光绪八年《孝感县志》记载:早在明朝,孝感人就开始种植茶叶,而且与孝道、佛教、强身健体息息相关。饮茶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文化,当时的邑人程良寿到双峰山的古城俺游览品茶后,留下了《古城俺试茶》的“万事吾姑舍,青山便是家;穿云寻古寺,带露摘新茶。”的诗句。从此便有了“天下一绝”的“孝感龙剑茶”。如今,孝感龙剑茶经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相结合生产。形成了孝感特色的茶文化,走上街头,孝感城区好几百家茶馆像一道靓丽的茶文化风景,同时也浸润着孝文化的内涵。

泰山绿茶
泰山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泰山绿茶生长在山东鲁中山区北部(东经116°02′—117°59′,北纬35°38′—36°28′),是我国60年代“南茶北引”茶树自然栽培成功(沿海地区除外)的最北界。泰安属于典型的内陆性气候,由于受大陆性气候和沿海气候的影响,四季分明,日照长,光资源丰富, 特别是春秋季节,降雨量少、空气干燥,生产的茶叶品质极为优良。茶叶中具有丰富的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以及含有大量对人体有较高营养价值的微量元素。

北苑贡茶
北苑贡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北苑贡茶”产自有“千年古茶都”之美誉的福建省建瓯市,历史悠久,名响内外。产品以散茶为主,并有砖茶、饼茶等。千百年来,提炼和形成了一套以“清和澹静”为最高品茗境界的“四茶谛”,以“香甘重滑”为最佳品茗标准的“四茶规”。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经济发展,茶叶种植从建瓯水仙、矮脚乌龙拓展培育了奇兰、肉桂等十多个茶品种。北苑贡茶品质优异,其外形条索紧结沉重,色泽油润暗沙绿,香气浓郁持久,具有兰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黄亮,绿叶红镶边。 “北苑贡茶”始于唐盛于宋,历经了五代闽、宋、元、明四个朝代,29位皇帝,持续御贡458年。历代朝廷都在建安北苑(今建瓯)建立“龙焙”(供皇帝享用),并遣使臣督造贡茶,名冠天下。包括官焙、私焙在内,全市各乡镇均有产茶。宋徽宗赵佶在《大观茶论》里说:“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周绛在《补茶经》中盛赞“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丁谓在《北苑焙新茶》称颂“北苑龙茶著,甘鲜的是珍”“作贡胜诸道,先尝只一人”;诗人陆游在《建安雪》中高度评价“建溪官茶天下绝”……从古至今,文人雅句赞美之词不胜枚举。根据《福建茶树品种志》记载,矮脚乌龙起源于建瓯,东峰桂林村对岸种植有树龄160年以上的“矮脚乌龙”茶园,为建瓯祖传茶树品种,是台湾“青心乌龙”和“冻顶乌龙”的母树。建瓯小桥百丈村的千年建瓯水仙古茶树也依然枝繁叶茂。

大田高山茶
大田高山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大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400年前,已有茶树与茶贸易的文字记载,生产上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旺于2000年以后。现可查阅的最早县志为明朝万历辛亥三十九(1611)年版《大田县志》。该版卷之八记录有:“货之属:……茶、茶油……;木之属:松、柏、……茶……。”元朝,大田县广平人郭居敬著的《百香诗》之一《茶》,为大田最早的茶诗,距今至少有640年历史,说明大田人对茶道早已深悟怡然。 大田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垂直温差显著,常年云雾缭绕。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75座, 600米以上的茶园面积6.6万亩,其中90%以上茶园面积在海拔高度800米—1200米之间。大田高山茶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发展,面积、产量、品质等均得到同步的提升,在省内外茶叶消费者中获得较好的声誉,2010年大田县茶叶生产区域确认为“中国高山茶之乡”、“全国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2015年“大田高山茶”列入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 大田高山茶品质特征为:乌龙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乌绿油润;香气清高悠长,花香显;滋味浓厚甘爽;叶底肥厚软亮;具有显著的高山茶韵和持久耐泡的品质特征。红茶外形条索紧结;香气高锐;滋味甘甜鲜爽;汤色金黄明亮;叶底嫩艳匀红;具有高山红茶特有的品质。

纳溪特早茶
纳溪特早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地理标志农产品——纳溪特早茶简介 纳溪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唐代陆羽著《茶经》中记有“纳溪、梅岭产茶”之句,在纳溪区清溪河石壁上有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的手书石刻“二月茶”。 2011年12月,“纳溪特早茶” 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 纳溪特早茶品牌主要有“早春二月”、“凤羽”、“瀚源”等20余个。优良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全球同纬度最早”的优势,春茶萌芽早,最早可在除夕便能尝到新茶,有“除夕茶”的美誉。纳溪特早茶采用福鼎大白茶、平阳特早、乌牛早、巴渝特早等无性系良种为原料,以扁形茶加工工艺精制而成。茶叶外形扁平挺直,长短匀整,洁净光滑,色泽翠绿;香气栗香浓郁持久,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香醇爽口,嫩匀碧绿,属高档名优绿茶。 文字及图片资料由泸州市纳溪区农业局提供

洪雅绿茶
洪雅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洪雅县地处川西盆地西南边缘,位于成都、乐山、雅安三角地带,幅员面积1896平方公里。因其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云多雾大,雨量充沛,日照偏少,无霜期较长,空气湿润,宜茶酸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达3%以上。造就了“千里连绵绿海,四时云雾缭绕”的茶叶生态环境,孕育出了洪雅一方出产优质茶叶的风水宝地。 洪雅绿茶即是用采自洪雅无公害生态茶园的细嫩牙尖,精制加工而成的高档绿茶。冲泡后:汤色清碧明亮,香味清纯持久,叶底嫩匀、芽叶相抱,滋味十分鲜爽、醇厚、回口甘,使人齿频留香,给人以养心、养眼,回味无穷之感受。 早在秦、汉、晋时代,洪雅尚未置县,其现有地域为益州犍为郡南安县所辖,与益州犍为郡武阳县相毗邻。从《尔雅》中有茶名和《华阳国志》中蜀人以茶贡周人看,洪雅饮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较为可信。西汉宣帝时(公元前73―49年)蜀人王褒《僮约》中规定僮奴任务是“牵犬贩鹅,武阳买茶”;东晋蜀人著名的方志家常璩(约291―357年)的《华阳国志·蜀志》中提到犍为郡:“汉有盐井,南安、武阳,皆出名茶”。由此可以断定洪雅产茶历史源远流长,在两千年以上。 洪雅县自公元593年(隋开皇十三年)置县后,在唐宋时期属剑南眉州。唐朝陆羽(733-804年)著述《茶经》中将眉州洪雅列为茶叶出产地。唐元和八年(公元813)李吉甫《元和郡县志》中记载:“洪雅买茶场,地址芦溪(今花溪)”。又唐人李肇《唐国史林》中载“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南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茶,号为第一”。五代茶人毛文锡《茶谱》载曰:“眉州洪雅、昌阖、丹棱,其茶如蒙顶制法、其散者叶大而黄,味颇甘苦,蝉翼之次也。”宋朝,吴淑(947-1002)《茶赋》中载“蜀冈牛岭。洪雅乌程。碧涧纪号。紫笋为称。陟仙厓而花坠。服丹丘而翼生”。《宋史·食货志》载:“熙宁七年(1074年)至元丰八年(1085年)蜀道茶场四十一”,同期1080年王存、曾肇、李德刍《元丰九城志》载:“洪雅买茶一场,丹棱买茶二场”。清《嘉庆四川通志·茶政篇》洪雅腹引细茶贸易年成交6456张,赋税额占全县农业税收60%,位列全省首位。这充分说明洪雅已成为当时全省最大的买茶场。 进入21世纪之后,洪雅县先后被评为全国首批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全国无公害绿茶基地县。 2010年11月6日,在中国第四届海峡两岸茶叶博览会上,洪雅“雅茶”被授予“中国最佳生态茶园品牌”称号。 截止2010年底,洪雅县拥有绿色食品和有机茶等标志产品11个,干茶品质通过欧盟及日本检测,成为茶叶出口基地县。“道泉”有机茶、“玉屏露芽”等产品走俏京、津、沪、深等大城市及山东、山西等地,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好评,其“珠茶”、“眉茶”远销欧盟、非洲及东南亚。目前,洪雅县正以“更美的环境,更好的茶”为主题,围绕“有机、低碳茶业发展理念,生产、加工、营销等前沿技术”等内容进行深层次研讨、交流,把洪雅绿茶生产加工作为特色效益型生态农业亮点来抓,加大洪雅绿茶品牌培育,让全国乃至世界的游客,到洪雅感受和体验采芽叶、制香茶的乐趣。

修水宁红茶
修水宁红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修水有千余年的产茶历史。北宋黄庶、黄庭坚父子将家乡精制"双井茶"推赏京师,赠京师名士苏东坡等,一时名动京华。道光年间,宁红茶声名显著。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说:"宁红是历史上最早支派,宁红早于祁红九十年,先有宁红,后有祁红"。光绪十八年至二十年(1892-1894年),宁红茶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步入鼎盛时期,每年输出30万箱(每箱25公斤)。光绪三十年,宁红输出达30万担。解放后,宁红茶得以迅速发展。现面积达10万余亩,一批批新的高额丰产茶园正在茁壮成长,茶叶初制厂遍布各乡。

普陀佛茶
普陀佛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普陀佛茶生产历史悠久,普陀山种茶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或五代十国时期,据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记述:“普陀老僧,始余小白岩茶一裹,叶有白茸,论之无色,徐饮觉凉透心腑”僧曰:“木岩茶至上、六后,专供(观音)大士,僧得啜者寡矣”。《浙江通志》引《定海县志》记载:“定海之茶,多山谷野产。……普陀佛茶可愈肺痈血痢,然亦不甚多得。”至清朝光绪年间,被列为贡品。 普陀佛茶于1984年首获浙江省名茶称号,1999年经浙江省第三次省级名茶复评,再获“浙江省名茶”证书。2010年,普陀被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授予“佛茶之乡”荣誉称号。先后多次在国际、国内茶博会、农博会上获金、银奖,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是中华茶文化与佛教文化完美结合的杰作和代表。

桐庐雪水云绿茶
桐庐雪水云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桐庐产茶,蜚声久远。三国时代的《桐君录》有记述,“武昌、庐江、晋陵好茗,而不及桐庐。”唐·陆羽《茶经》中有“…睦州茶生桐庐山谷”之载文。宋时,分水(今桐庐)的“芽茶”曾是南宋贡品,又据《桐庐地方志》载“1915年,桐庐谷芽茶曾获巴拿马博览会金质奖”。 “雪水云绿”茶属绿茶类针形名茶,以其色香味形四美而见长,具品质优与观赏美完美结合的特质,在历届国际、国家、省、市各级名茶评比中屡获金奖。“桐庐雪水云绿茶”为中国驰名商标。1991年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为“雪水云绿”亲笔题写茶名。

商南茶
商南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商南县原本无茶,于1970年引种成功,将茶叶栽培由南向北推移三百多公里,使商南县成为中国西部最北端的新兴茶区。1988年6月15日,中国茶叶研究所在陕西省科研中心举行名茶评审会,在开汤品评中,此茶获得一致好评。以商南茶为主题的电影《北纬33度》获得2013年中国优秀农村题材电影优秀故事片大奖,也足见商南茶的魅力。

仪征绿杨春茶
仪征绿杨春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绿杨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产于江苏省仪征市的地方名茶,其特质为“汤色翠绿、味香醇厚”。茶树适合生长在PH值小于7,一般在5.5至6之间的酸性土壤中,主产区仪征捺山等周边地区属于丘陵地带,都非常适宜茶树种植。同时又属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冬春温差分明,适合茶树储蓄营养。这种独特的地理位置也造就了绿杨春的优秀品质。

凤泉薄荷
凤泉薄荷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凤泉薄荷于2011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凤泉薄荷具有“茎杆粗壮、枝叶繁茂、叶色豆绿、叶片肥厚、香味浓郁、营养价值高、药用效果好”的典型特征,当地老百姓素有“消炎止痛一饮停”的美誉,被誉为“人间仙草”。薄荷清气芳香,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认为:“薄荷味辛、性凉,无毒。” 薄荷辛凉,发汗解热,以叶煮茶,可治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炎、牙床肿痛等症。用叶揉碎敷于患处,可治神经痛、皮肤搔痒、皮疹和湿疹等。长期做菜生吃或熟食,能祛邪毒,除劳气,解困乏,使人口气香洁。还可治痰多及各种伤风。此外,煎汤洗可治膝疮,榨汁服可去风热及口齿诸病,捣成汁含服去舌苔苦涩,用叶塞鼻,止出血,还可治蜂蛰蛇伤等作用。凤泉薄荷栽培历史悠久,相传南宋时期,岳家军抗金北上,兵至新乡,时值酷暑,烈日难当,众官兵口干舌燥,萎靡不振。岳飞大忧,如此疲军,何以抗金!正焦虑时,一老叟率众百姓担茶慰军。此茶望之醒目,闻之清神,饮之沁人心脾,毒暑全消。岳飞大喜,问老者:此为何茶?老者答:取城北凤泉之水,焙泉边薄荷为茶,此茶名为凤泉绿。岳飞大笑:有此神物助我,何愁金兵不破?随即挥军北上,尽破金兵。凤泉绿由此名声大振,成为茗中佳品。明正德元年(1506 年)知县储珊、儒学训导李锦编纂《正德新乡县志》(凤泉区当时属新乡县管辖),为新乡县现存的第一部县志,该志第十八页记载“药类:薄荷、瓜蒌、茯芩、栗谷、枸杞子、透骨草、半夏、车前子……”。清乾隆十二年(1747 年)知县赵开元修、畅俊纂《新乡县志》(凤泉区当时属新乡县管辖)第十八卷第659 页记载:“为香附、为兔丝、为蛤粉、为艾、为薄荷、为瓜蒌……”。以上史实充分说明了凤泉薄荷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泰顺三杯香茶
泰顺三杯香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泰顺位于浙江南部山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之乡,也是著名《采茶舞曲》的故乡。泰顺产茶历史悠久,明崇祯六年《泰顺县志》就有“茶,近山多有,惟六都泗溪,三都南窍独佳”的记载。清代泰顺所产“黄汤”、“白毫银针”均被列为贡品。解放后,泰顺生产的炒青绿茶,一直是上海口岸公司和浙江茶叶公司眉茶出口的拼配原料,被誉为浙江绿茶的“味精”,产品销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泰顺炒青绿茶以“三杯香茶”冠名在国内市场销售,广受赞誉。泰顺三杯香茶素以“清汤绿叶,香高味醇,反复冲泡,三杯犹存余香”而著称,多次荣获国际茶文化节金奖、浙江绿茶博览会金奖,是浙江名牌农产品,曾列为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茶,进入上海世博会DEVNET馆。

涌溪火青
涌溪火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关于涌溪火青的来历,当地还有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明朝末年,在泾县榔桥涌溪村,有一位名叫刘金的秀才,外号罗隐和尚,一年春天他在涌溪弯头山发现一丛“金银茶”(半边黄叶半边白叶的茶树,现在也可在涌溪等茶区找到相似的芽头白、黄的茶树),便采回树上的细嫩芽叶,在锅中炒制成茶,并辗转千里进贡皇上。由于当地生态环境十分优越,茶叶也就香味浓郁,随被朝廷定为贡品。清代,与涌溪毗邻的黄田村(古“洋船屋”景区)出现了巨商朱氏家族,为了他们外出行商时方便携带,茶农便在引鉴徽州炒青制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茶叶揉炒、挤压成紧结的腰圆形,由此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涌溪火青,并逐渐以其紧结重实、香浓味甘而享誉全国。

石台香芽
石台香芽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石台县种茶历史悠久,据《文献通考》载,宋代全国有名片茶26种,其中“仙芝”、“嫩蕊”产于石埭县(今石台县),现代的“石台香芽”传承了“嫩蕊”的原料特性和品质特点。明代张星焕在《皖游记闻》中称石埭(现石台)仙寓山所产茶叶因色绿、显白毫称为“白茶”,其味绝殊,不可多得,土人以为瑞茶,得则珍藏之。明代诗人徐渭品饮池州钟太守送的石埭茶后赋诗云:“杭客矜龙井,苏人伐虎丘,小筐来石埭,太守赏池州。午梦醒犹蝶,春泉乳落牛,对之堪七碗,纱帽正笼头。”称石台茶可与“龙井”、“虎丘”媲美。

三清山白茶
三清山白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类别:茶叶 产品名称:三清山白茶 登记证书编号:AGI00549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 第1635号(2011.8.17) 人文历史简介 玉山县是唐宋八大名茶产地之一,种植茶叶历史悠久,三清山白茶是一种珍罕的变异茶种。同治县志记载:“茶以三清山产者,味特清洌。前志称:西坑茶与灵山并重,然不及三清远甚。” “玉山怀玉”三清山白茶属于“低温敏感型”茶叶,其性状独特,每年春天随着时间、光照和温度的变化,新芽嫩叶的颜色由嫩黄色变成玉白色乃至白色如纸。三清山白茶始于唐,盛于宋,至清末产量居江西省首位,称之为“玉绿区”。2011年三清山白茶荣获“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特等奖;2011年-2012年连续两届荣获江西省名优茶评比金奖;2012年五月荣获中国上海国际茶叶博览会“中国名茶”评比金奖,荣膺“江西省著名商标。2013年被评为“江西名茶”。

乳山绿茶
乳山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乳山市位于胶东半岛东南端,北纬37°沿线。乳山绿茶是五十年代山东省“南茶北引”试种茶树示范区之一,现有茶园面积近万亩,是北方成功种植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区域,而被誉为“极北茶”。乳山绿茶种植因纬度高、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鲜叶中叶绿素、蛋白质,多酚类物质含量高,干茶色泽、汤色和叶底均绿亮、品质好。绿茶叶片肥厚、茶叶香气高、滋味浓郁、耐冲泡、汤色嫩绿明亮、并带有独特的板栗香,质量显著高于南方地区同类茶产品,在北方茶叶市场享有盛誉,成为高档绿茶的佼佼者。

复立茶
复立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复立雪芽为威远县茶叶公司生产的绿色健康食品,系采用高山无公害茶园早春优质独芽,精心制作而成,其外形挺秀翠绿、香气浓郁持久、汤色淡绿清流、滋味鲜醇味甘、叶底嫩绿明亮。长饮此茶能起到清心、解渴,助消化、利尿,调节人体机能、消炎、抗衰老、降血脂、抗癌、抗辐射等作用。复立雪芽已成为广大消费者信赖和认可的知名品牌。二OOO年荣获国际茶博览会金奖,并列入全国十三大名茶之一。

平利女娲茶
平利女娲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平利,人称女娲故里,适宜茶树生长,是“中国名茶之乡”。早在唐代,先民们就开始在这片土地上种茶,明、清时已成为闻名遐迩的茶叶产区。传说清乾隆年间,布政司有个叫李良田的员外郎,是平利县女娲山三里垭人,其母贤良有嘉,感动乾隆皇帝,恩赐“母仪一方”的御匾,李母为报谢皇恩,托官差将自己亲手采制的“毛尖”茶敬奉乾隆。遍饮全国名茶名水的乾隆皇帝品尝后赞不绝口,称之为茶中上品,此后,平利岁岁贡茶,女娲茶声名鹊起,被冠以“贡茶”而驰名于世。

余姚瀑布仙茗
余姚瀑布仙茗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余姚瀑布仙茗产自最佳绿茶产区-四明山,人称“第二庐山”,地处浙东沿海,海拔在500米左右,境内满山遍坡的茶树,犹如翠龙蜿蜒,与青山秀水为伴,以清风云雾为侣,采日月之灵气,得天地之精华,使出产仙茗品质上乘。同时四明山也是道教圣地,被列为第九洞天,名曰“丹山赤水洞天”。那里山青、水秀、谷幽、瀑奇,被誉为“天然氧吧”、人间“绿肺”。一年四季气候优良,“冬如长白山”、“夏如莫干山”。四明山的幽美仙境,频频茶事,与道教渊源之深,更吸引了众多名人学子、道士高僧。他们到四明山隐居修炼与茶为伴,修身养性以致学道成仙。至今有汉仙人丹丘子培育“大茗”,刘(纲)樊(云翘)夫妇修道品茶成仙等传说。历代名人还有梅福、魏伯阳、孙绰兄弟,谢安、谢灵运、施肩吾、谢遗尘及唐代许多著名诗人,他们都在山中留下足迹和诗词。 余姚瀑布仙茗,在唐宋以前,就久负盛名,据古籍记载:汉代有一位叫虞洪的余姚人入四明山采茗(茶),途遇仙人,赠以瀑布岭上的大茗,这就是现在的名茶瀑布仙茗前身。同时在唐茶圣陆羽《茶经》中记载:浙东茶叶以越州为上,余姚瀑布仙茗尤佳。 在改革开放春风吹拂下,余姚瀑布仙茗这一历史知名古茶在上世纪70年代末恢复创制,在多名茶届人士的努力下,通过数年探索,在上世纪90年代,解决了全程机械制作难题,同时70年代末从考察中得到启发,把名优茶定为针状形,使做出来的茶叶外形细紧挺直,稍扁似松针,香高味醇,耐冲泡耐储存,品质独特。 优良的品质以及丰富的内涵使余姚瀑布仙茗声名鹊起,在全国许多地方以及南亚、日本、新加坡等地畅销,同时也先后获得宁波市名牌产品、宁波市八大名茶、浙江省名牌产品和浙江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浙江省优质名茶、中华文化名茶和中国鼎尖名茶等称号,并多次获得浙江省绿茶博览会金奖、中绿杯和省农博会金奖等多项荣誉,是全省重要名茶区域品牌和宁波茶业产出规模最大的区域性品牌。

茅岩莓茶
茅岩莓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张家界茅岩莓有限公司的“茅岩莓”系列产品,是张家界本地知名产品,所用原料是一种生长在张家界原始森林的藤本植物,学名显齿蛇葡萄,属葡萄科,是湘西土家族广泛流传,具有700余年使用历史的一种药食同源、可内服外用的传统特色民族药。这种植物属于第四世纪冰川灭绝性扫荡后的珍贵植物,其生长需具备三个苛刻的条件:第一: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山巅;第二:常年云雾缭绕,以保持他的湿度,第三:必须根治在特殊的石英砂岩土壤之中,获取所需物质。据记载:洪武十八年,覃垕王所带领义军在抵抗明太祖朱元璋部队时,意外的发现该植物,其外用可以消肿止痛,内服可以提神养气。也正是因为这种植物的出现,才使覃垕王抵抗朱元璋部队长达七年之久。永定乡土志》记载:在明初大庸茅岗土司覃后将其制成茶,并将之作为贡茶,向历代朝廷进贡。公元1561年,李时珍于大庸卫各大土司大战之时首度进入大庸卫,搜寻此草未果。公元1568年,李时珍再入大庸卫,因山林多雨、地势险峻,难以前行,最终弃之。公元1578年,李时珍时年花甲,最后深入大庸卫,寻找此草,其足迹遍布山林、风餐露宿。因年事已高,无法攀援悬崖峭壁,最终败兴而归,遗憾终生。公元1593年,李时珍逝世前招其子于榻前说:“余此生心愿了之,唯二事终难如愿。一则,书成,却未将上之朝;二则,先人所载,太祖期间,神茶救兵具奇效,父此生三入大庸卫,终不得见,为此生之憾也!”。公元1878年,光绪帝老师陈子贺回武夷山省亲,途旅永定县听当地人讲述一能治百病之“神草”;而此时正值光绪帝患病之际,脉案记载:“面色青黄而滞,左鼻孔内肿痛渐消,干燥稍减,时或涕见黑丝。”太医束手无策。陈子贺闻之,觉帝之病有望痊愈,立即将“神草”呈献光绪。光绪饮后感觉味道奇佳,便经常泡饮,不到半年,红痘、黑斑消失,皮肤光润。光绪欢喜,即拟旨,命此茶为“天子神茶”。陈子贺闻之,急奏请皇上,若将此茶降旨为天子茶,百姓安敢饮用?请圣上将其归还于百姓。光绪准奏,遂降旨为“土家神茶”,土家人需每年进贡,供皇室享用。时至今日,张家界茅岩莓有限公司以该植物为原料所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的“茅岩莓”茶,多年来一直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其中的“茅岩莓”保健茶已获由中国卫生部办法的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无任何毒副作用,老少皆宜,长期饮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力。经中国中医研究院、解放军空军医学院等9家权威医学机构化验结果证实,公司的“茅岩莓”茶含有亮氨酸、异氨酸、蛋氨酸等人体必须的17种氨基酸和钾、钙、铁、锌、镁等14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富含高活性黄酮和二氢杨梅素。经贵州大学、华南大学、湖南大学普查、研究发现,其富含19种以上的生物黄酮,总黄酮含量最高达39.25%。

浮梁茶
浮梁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名称:浮梁茶 登记证书编号:AGI00464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517号(2010.12.24) 人文历史简介 浮梁茶具有外形紧、细、圆、直,色泽干、湿、翠、绿,叶底明亮等特色。浮梁产茶历史悠久,汉代即有僧人种植和采集茶叶。至唐代,茶叶加工和贸易开始兴盛,唐王敷《敦煌变文集》中记述:“浮梁,万国来求。”中唐元和年间(806—820年),浮梁已是赣北、皖南茶叶的主要集散地。《元和郡县志》记载:唐元和八年(813年),浮梁“每岁出茶七百万驮,税十五余万贯。”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在其名著《琵琶行》中就有“商人重利亲离别,前月浮梁买茶去”的描写。浮梁县1997年被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红茶之乡”,2005年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无公害茶生产示范基地县”,2007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建设单位。

武当道茶
武当道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茶,自神农最初发现和利用以来,在中国历史上已吟咏了几千年之久。古老而神奇的鄂西北秦巴武当山区十堰是我国茶叶的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茶圣陆羽在其所著的《茶经》中有记载:“一之源。茶者南方之嘉木也,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所指的巴山系指大巴山一带地区。武当道茶,产自于世界著名道教圣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的鄂西北秦巴武当山区,早在唐朝和宋清时代,武当道茶就被列为朝廷贡品,是国家农业部确定的优势茶叶产区,湖北省著名高香型绿茶基地和有机茶产区,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中国第一文化名茶”、“2015最具投资价值农业品牌”、“中国生态有机茶之乡”、“中国道茶文化之乡”称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当道茶主要以绿茶为主,共有绿茶、红茶、青茶、黑茶、茶叶提取物、茶食品、茶工艺品等七大系列100多个产品。

鸦山瑞草魁
鸦山瑞草魁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瑞草魁产于郎溪县鸦山,又名鸦山茶,属历史名茶。2011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郎溪县农业局为鸦山瑞草魁地理标志登记持有人,地域保护范围为姚村、飞里、凌笪乡、十字、毕桥、南丰、涛城镇等7个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50″—119°20′49″,北纬30°4′47″—31°15′41″之间。 鸦山瑞草魁绿茶手工制作技艺起源于地方野茶“鸦山阳坡横纹茶”,陆羽《茶经》有记载:古宣州鸦山产茶。唐朝诗人杜牧《题茶山》诗云:“山实东吴秀,茶称瑞草魁。剖符虽俗吏,修贡亦仙才。”。清张所勉在《鸦山辨》中写道:“按一统志,鸦山产茶旧常入贡,属建平,故辨之。”郎溪县古称建平,始建于宋端拱元年(988)。清谈迁《枣林杂俎》和阿世坦《清会典》都记有建平岁贡芽茶二十五斤的记载。据史料记载:郎溪茶叶生产盛于唐代。本县姚村乡,是鸦山阳坡横纹茶的主产区。制茶技艺世代相传,并在民俗生活中形成独特的茶文化。上世纪八十年代,以严洁教授为主的专家组专访制茶家族传人陈全荣,挖掘、整理、研究鸦山阳坡横纹茶瑞草魁传统制茶技艺,对传统工艺进行优化整合,探索、制定了一整套完善的规范工艺流程和技术标准。中国茶界泰斗陈椽教授考证、鉴定,“瑞草魁”品质优异,名噪全国。 瑞草魁自八十年代初制作恢复后,多次获国内外大奖。86年被评为宣城地区名茶,87年被评为安徽省名茶,92年全省名茶评比总分第一,同年获首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99年国际名茶评比金奖,2000年“瑞草魁”被中国茶叶博物馆认定为中国名优茶,并被收藏、陈列向世人展示。2004年国家农业部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005年全国名优茶评比再获金奖,同年宣城市消费者协会授予推荐产品和诚信单位,2006年荣获有机食品和A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6年2月被宣城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认定为“宣城市知名商标”。同年被宣城市旅游局认定为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007年获得国家食品类QS认证。2010年第十七届上海国际茶文化节“中国名茶”评比荣获金奖。2011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同年荣获宣城名牌荣誉称号,并被郎溪县人民政府授予企业品牌战略奖。2013年入选宣城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获得“安徽老字号”荣誉称号。

霄坑绿茶
霄坑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霄坑茶叶种植源于唐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霄坑绿茶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列入贵池县志记载的十三种地方特产之一。霄坑绿茶选用当地优质大叶马兰枝鲜叶,采用“摊青—杀青—揉捻—干燥”等制作工艺,严格按照有机茶制作标准精制而成,其外形紧结壮实,内质风格独特,色泽翠绿油润毫显,冲泡后雾气环绕,香郁芬芳高长,味醇鲜爽回味甘甜,汤色清澈绿亮,叶底嫩绿完整,素有“春满晶宫、绿满杯底”之美妙。具有味浓,劲大,耐泡,汤色持久稳定,茶杯无茶垢,耐贮藏等特点。国际名茶大师陈椽教授于1987年4月24日亲临霄坑茶区指导茶农制茶时指出:“此地生态皖南少有”,高度评价霄坑茶叶“花香花味”。韩国、日本、台湾等国际名茶专家称霄坑绿茶是茶中奇品。霄坑绿茶于1998年在安徽省率先获得有机食品认证,2000年获得国际名茶金奖,2002年被评为安徽省名牌农产品。“肖坑”牌商标2004年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2006年3月12日中央电视台小崔会客对霄坑绿茶作了专题报道。 霄坑绿茶原产地霄坑村,地处皖南山区九华山山脉,隶属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村域面积56平方公里,坐落在长约25公里的高山峡谷之中,最高海拔1086米,山场总面积7.2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面积5.1万亩,原始森林3万亩,有机茶园4200亩,自然植被保存完好,森林覆盖率92%。霄坑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农科教示范村”、“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全国小流域治理示范点”、“全国生态旅游实验基地”、“安徽省百佳生态村”、“安徽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安徽省生态富民计划示范村”、“安徽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等称号,是省级老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园,省高效与持续发展农业科技示范区茶叶科技示范园,2010年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霄坑有机茶特色主导产业示范村。

贵定云雾贡茶
贵定云雾贡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贵定云雾贡茶产于贵定县云雾镇云雾山,云雾山在贵州省贵定县南,为苗岭山脉主峰,海拔1583.6m,是乌、沅、盘三江分水岭,山多危峰峭壁、云雾弥漫,故名云雾山。《康熙贵州通志》记载:“黔省各属皆产茶,贵定云雾山最有名。”“隋置宾化县于大平伐司……唐贞观间移故宾化县”“长官司土官来朝,贡马及方物”。在史书记载中,贵定历史上向历代皇帝进献贡马贡茶的“贡方物”的记载很多。到明朝就更多而详细:《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146、230卷中记载:“洪武十五年六月辛卯(1382年)新添、大平伐、小平伐土酋俱来朝……诏赐文绮帛各五匹,钞二十锭。”“土官卢朝奉来朝,贡马及方物。”仅在《明实录》所记载其276年历史中,贵定历史上的“贡马及方物”就有27处记载。《乾隆贵州通志》、《续遵义府志》又记载:“云雾茶为贵州茗品之冠,岁以充贡”即每年都要进贡给朝廷。而每年给皇家的贡茶数量与折银数量都记得清楚:“茶芽伍拾叁斤壹拾壹两陆钱伍厘。” 清乾隆五十五年(1870年)以官府批文而刻的《云雾贡茶碑》,碑云:“贡茶定数举茶斛及其余所派之茶,准行停止,以免采办之累;拨银肆百贰两,收后发交殷实之户生复。再年购办该处贡茶。”碑文中两处有“贡茶”二字是历史实物见证。清光绪三十年、三十一年(1904—1905年)贵州巡抚林绍年向朝廷贡茶:“贵定县芽茶,贡皇上一匣,贡老佛爷一匣。”这段文字抄自中国第一档案馆藏《清宫秘档》。 1997年,有关人士将明代高僧,阳宝山白云长老“采自云雾之巅”,而培育的白云茶请国际名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品尝后,赵老觉得“其味清香味永”而问此茶来历,当他得知传说有古代高僧灵药禅师得此茶沏泡,“揭盖时热气上升幻化为佛像而拜之”的故事后,亲笔题写“佛茶”两大字。 同属苗岭山脉的斗蓬山,是黔南原生态环境保护区,在山腰海拔1400-1600米的贵定境内茶山寨、丫口寨附近,至今仍保留有许多古茶树,直径最大的有48cm,最小的19.5cm。有上千年的、也有600多年生长的古茶树,曾经采摘到贵州省茶科所化验,实属野生的古茶树。除此之外,贵定县境内有8座大山名叫茶山,仍有400多年人工栽培的茶树遗存,这一实物佐证了贵定茶叶生产历史。

长兴紫笋茶
长兴紫笋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长兴紫笋茶历史源远流长,久负盛名,是中国茶文化发祥地之一。早在1200多年前的唐代,茶圣陆羽在长兴顾渚山茶区发现此茶“芳香甘冽,冠于他境,可荐于上”,并以“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载入《茶经》,取名“紫笋”,推荐给皇帝。唐代贡茶分布较广,包括五道十七州部,而顾渚紫笋茶最为著名,乃贵为贡茶之上品,有诗云“琼浆玉露不可及,紫笋一到喜若狂”,被后人称谓中国贡茶之最,中国名茶之源,而且朝廷命将贡额勒石立碑,定名为“顾渚贡焙”。 近年来,长兴紫笋茶连续被省农业厅评为浙江省一类名茶、省级名茶、中国名茶、全国名茶、农业部首届国际农博会获名牌产品等称号。并先后荣获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上海国际茶文化节、浙江农业博览会评为金奖等荣誉称号;“紫笋”牌商标已连续三次被评为浙江省著名商标,“紫笋”牌紫笋茶已连续三次被评为浙江省名牌产品。

昭平银杉茶
昭平银杉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昭平银杉茶地域范围为昭平县,地理坐标为东经110°30′-111°19′,北纬23°39′-24°24′,总面积8000公顷。 昭平银杉茶是昭平县新创制发展的广西名优绿茶。得天独厚的优越自然环境条件,蕴育了昭平银杉茶超凡脱俗的高雅品质,昭平银杉茶的优良品质还源于科技的支撑。20世纪90年代昭平县与华南农业大学合作,通过建立优质茶叶示范基地,在全国率先研究有机茶生产,采用传统制茶技术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研制开发出的昭平银杉茶,经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评审,该茶叶外形肥壮,条直微扁,隐绿润泽,汤色嫩绿明亮,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叶底肥嫩显芽,具有名茶风格。多年来昭平银杉茶系列产品在国内外茶叶博览会上多次荣获金奖,“将军峰银杉”还代表中国最优秀的绿茶参加日本举办的“2007世界绿茶大会”的名优绿茶评比并荣获金奖,第八届、第九届“中茶杯”全国名优绿茶评比一等奖。2010年昭平银杉茶获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和工商总局证明商标注册。“绿色·生态·清淳”的“昭平银杉茶”也得到了国内外茶业界和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保靖黄金茶
保靖黄金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据《明世宗实录》记载,明朝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农历四月,湖广贵都御史陆杰,自保靖宣慰使司(今迁陵镇)取道往镇溪(今吉首市)巡视兵防。途径保靖辖区的鲁旗(今保靖县葫芦镇)深山沟壑密林中,一行百余人,多染瘴气,艰难行至冷寨河苗寨(今吕洞山镇黄金村)已不能行走。当地苗族老阿婆摘采自家门前的百年老茶树叶沏汤赠与这些文武官员服用,饮后半个时辰,瘴气立愈。陆杰欣喜万分,当即赐与老阿婆黄金一锭,还特将此茶进贡朝廷。此后,该茶就有 “一两黄金一两茶”之美誉,这个古老的苗寨也改名为“黄金寨”。现今,这里茶树品种出产的茶叶美名为“保靖黄金茶”。保靖黄金茶是湖南省保靖县古老、特异、珍稀的地方茶树品种资源,原产于保靖县吕洞山镇黄金村,黄金村至今仍存有400多年、被人们称为“可以拿来喝的文物”的古茶树。该茶树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有性群体品种,具有五大显著特点:一是发芽早;二是发芽密度大、整齐,持嫩性强,产量高;三是抗性强;四是品质优;五是效益高。

金山时雨茶
金山时雨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金山时雨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限于现安徽省绩溪县管辖的行政区域内的上庄、长安、扬溪、金沙、伏岭、家朋、瀛洲、荆洲8个乡镇。 金山时雨茶在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当地地方群体种茶树新梢的芽、叶为原料,经“鲜叶摊放→杀青→揉捻→做坯→摊凉→做形→摊凉→足火→去碎末”的特定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形似发髻紧结,花香高长持久,汤色清澈明亮,滋味醇爽”的品质特征,极耐冲泡。 金山时雨原名“金山茗雾”,清邑人章廷炯《金山茗雾》诗渭“异草育地灵,香雾蒙崖野。村女摘春归,社火焙檐下。三沸入芳瓷,缕丝犹篆写”,为1850年绩溪人创于沪的汪裕泰号镇号之宝,1868年定名,1894年汪裕泰号即以“金山时雨”茶入贡,是为贡茶。

上饶白眉
上饶白眉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类别:茶叶 产品名称:上饶白眉 登记证书编号:AGI00243 农业部公告号/时间:第1364号(2010.4.2) 人文历史简介 上饶县产茶历史悠久,唐代茶圣陆羽曾在上饶凿泉种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上饶县的茶叶种植进入鼎盛时期,至今全县茶园达4万余亩。上饶白眉主要产于华坛山、五府山、董团、上泸、尊桥等乡镇,是上饶县的传统特种绿茶。它满披白毫,外观雪白,外形恰如老寿星的眉毛,故而得名。白眉茶外形壮实,条索匀直,白毫特多,色泽绿润,香气清高;汤色明亮,滋味鲜浓,叶底嫩绿。由于鲜叶嫩度不同,白眉茶分为银毫、毛尖和翠峰三个花色。上饶白眉是采用本地茶树良种上饶大面白制作的当地传统名茶,1985年获农业部优质产品“金牛奖”,1995年,上饶白眉在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上获“金牌”奖,并被评为中国名茶。

天目湖白茶
天目湖白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天目湖白茶具有独特的感官品质:外形细秀略扁,色泽绿润,透显金黄;内质香气栗香馥郁,汤色鹅黄,清澈明亮,滋味鲜爽且醇,叶张玉白、茎脉翠绿。天目湖白茶经理化分析,成品茶的氨基酸含量5-6%,约为普通绿茶的2倍,茶多酚含量12-15%,酚氨比值2.6,仅为普通绿茶的一半,这是天目湖白茶茶汤特别醇鲜的根由。

阳羡雪芽
阳羡雪芽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阳羡雪芽,是江苏省宜兴南部阳羡游览景区的著名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阳羡雪芽茶其茶名是根据苏轼“雪芽我为求阳羡”诗句而得之。阳羡雪芽条索紧直有锋苗,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清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完整。阳羡雪芽是宜兴老字号茗茶。阳羡雪芽主要采制非常重视鲜叶原料,主要是楮叶、浙农139等良种茶树上的芽苞或一芽一叶初展,采取传统工艺和现代名茶机械精制而成。以汤清、芬芳、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

胶南绿茶
胶南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胶南绿茶茶树是南茶北引时期引进的优良茶树,是我国高纬度绿茶的优秀代表,种植茶叶历史悠久。传说这里的茶树是由北宋诗人苏轼调任密州(今山东诸城,毗邻胶南)期间,从眉州(今四川)引种至密州。苏轼一生酷爱茶,对茶树栽培,茶叶加工,茶叶功效和茶叶品饮都很有研究,在苏轼所写的诗词中,大量涉及茶的内容。后由密州传至琅琊郡(今胶南一带)。明清时期,胶南大珠山石门寺院有野山茶栽植,僧人以此茶为原料制作“石门茶”,品之清香高雅,颇受文人雅士们爱慕,常常聚在寺院旁的石门涧品茗,并以石刻方式留下明代文人王无竟的优美诗文:“苍蔼寒山深,有人乃在此。一杯复一炉,煮茗溪光里。”

莒南绿茶
莒南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莒南绿茶,山东省莒南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该县素有绿茶之乡的美誉。产品分为“大白银剑、大白春螺、翠芽、绿剑、毛峰、松针、雪莲”等七大系列。莒南绿茶经中国茶叶研究所认定具有“叶片厚,耐冲泡,香气高,滋味浓”等独特的优良品质。在国家、省、市茶叶评比中共获得市以上名优茶奖116项,其中国家级20项、省级50项,并获得“中国名牌产品”、“最受消费者信赖的山东产品”等称号,被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莒南县境内历来有本地茶树,据民国26年(1936年)《重修莒志》记载:“茶有数种,不知焙制之法,仅供农家之用。”但到后来这些茶树已难觅踪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1957年前后,根据中央实行绿化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在“整山治岭现场会”上提出“治山要统一规划,山上造林,山腰建果园、茶园……,” 由此“南茶北引”工程开创了莒南植茶史的新纪元。1965年春,相沟区林业站董正书从杭州茶科所引进4个品种,在后古城村试种5亩。1966年,全县引种茶树成活36.7亩。1969年又扩种81.3亩。到1978年,茶园发展到1.53万亩,产茶18.91万公斤。后因管理不善,面积逐年减少。1993年,全县有茶园7000亩,产茶2.25万公斤,主要分布在东部、南部丘陵区的洙边、演马乡、团林乡、朱芦乡。由于境内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质好,极宜茶树生长,其芽叶重,茸毛多,叶质柔软,含有对人体有益的茶多酚类、咖啡碱、蛋白质、芳香族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果胶物质色素、生物碱及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和矿物质等。1971年,洙边乡袁家山绿茶经国家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鉴定为“外型壮实,条索紧结,滋味浓醇,回味甘甜,香气纯正,制工良好”。莒南绿茶有提神宜思、明目清火、消食除腻、解烟醒酒、消痰止咳、降压润容、杀菌防病、减肥健美和健心脏、防辐射等多种功效。莒南绿茶从引种以来,由于受独特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的自然驯化,使莒南茶树的叶片表皮角质膜与栅状组织层次加厚(南方茶树一般为2层、莒南茶树为2——3层),这标志着引种后茶树抗逆性的增强。同时生化分析结果表明:莒南绿茶内含水浸出物47.4%、氨基酸6.1%、茶多酚36.0%、咖啡碱5.7,由此可知,莒南绿茶中所含主要营养成分大都高于南方茶。与此同时,莒南绿茶加工突出原料特点、继承了传统生产的工艺,在良种栽培的基础上,开展新工艺新品种的应用研究,采用独特的加工工艺进行精心制作,推广应用热风杀青、微波干燥、真空包装、茶叶保鲜贮存等多项茶叶新技术,使莒南绿茶品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同时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把茶叶产业列入振兴莒南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茶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茶叶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县上下兴起种茶高潮,使茶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栽培模式不断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并持续多年参加茶叶博览会或鉴评会及举办制茶能手大赛,并开展 “莒南绿茶文化节”、制作“莒南茶”专题片、出版“莒南绿茶”宣传画册等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因此,无论在质量上还是产量上,莒南绿茶都可称得上是北方之最,“叶片厚、滋味浓、香气高、耐冲泡”的声誉鹊起,已经成为一块金字招牌,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畅销国内外市场。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程启坤研究员再品尝莒南绿茶后,欣然写下“南有杭州龙井,北有沂蒙玉芽”的赞誉;日本茶叶协会会长松下智亦亲笔题词“无为自然 玉芽名茶”。各级领导对我县茶叶生产给予了大力支持和深切关怀。近年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吴官正、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春云、山东省委书记张高丽、省长韩寓群、原山东省副省长、省茶文化协会会长王裕宴等中央和省的领导多次到莒南视察茶叶生产工作,中国茶叶研究所、日本茶叶协会、山东省茶文化协会、山东省果茶技术指导站、山东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经常来莒南指导茶叶生产,使莒南绿茶进入发展的快车道,其中“乡雾园”、“马鬐山”等品牌通过有机食品转换认证,“玉剑”、“环河”等品牌分别通过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认证。先后被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列为“有机茶生产试验示范基地”,被山东省农业厅列为“名优茶生产基地”,被山东农业大学列为“教学科研基地”,被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被临沂市农业局列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1996年有洙边、团林等两个乡镇被命名为“中国茶叶之乡”。在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夺得两块金牌、三块银牌,金银牌总数占山东省的半数;在全国第三届农业博览会和2001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认定为“名牌产品”;在中国茶叶学会举办的“中茶杯”、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举办的“觉农杯”和山东省名优茶评比中,我县茶叶屡获殊荣,并名列全省前茅。在品牌效益的带动下,莒南绿茶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目前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5000公顷,年产优质“莒南绿茶”3000吨,实现年产值3.5亿元。预计到本世纪末,全县茶园面积可达7000公顷,成为“鲁茶生产第一县”。

荣成绿茶
荣成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荣成绿茶栽培面积3万亩,年产茶叶500吨。荣成市三面环海,冬暖夏凉,属暖温带海洋性湿润气候区,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成为山东省“南茶北引”最成功的县市之一。荣成绿茶由于生长在高纬度地区,与其它茶叶产区相比生长期最长,采摘期最短,营养积累最多。特殊的地理位置所形成的气候、土壤条件形成了该绿茶叶片肥厚耐冲泡,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醇和香气高,带有独特的板栗香和熟蛋黄香等特点。

沂水绿茶
沂水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沂水绿茶”是由沂水县高山茶业专业合作社登记申请,纯手工加工的山东内陆高山绿茶,“大山深处来、蒙山龙雾茶”,生产基地散布在蒙山山脉的群山之中,核心基地位于沂蒙风情小镇----沂水县院东头镇。五、六十年代的“南茶北引”工程,把原本在南方生长的茶树种到了山东省海拔数百米的高山之上,这些移居来的茶树历经几十年风雨,造就了半野生性的品质。针对这一特点,公司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采摘加工工艺,加工生产的茶叶独具山东高山绿茶特点,耐冲泡、香气高,品质优良,口感纯正,具有怡人的鲜果香、花芽香,充满浓郁的山野气息,成为崇尚绿色生态时代的新贵,深受消费者喜爱。该产品荣获“山东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山东省首届知名农产品品牌”、“到山东最想买的100种特色旅游商品”、“山东省茶业十佳品牌”、“临沂十大名茶”等称号,并通过了“有机产品认证(植物生产、加工)”、“地理标志认证”、“HACCP认证”。

万源富硒茶
万源富硒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大约是最早的茶文字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当称是茶叶的最原始用法,却让茶叶最基本的功能浮出了水面。而位于万源市石窝乡古社坪村的 《紫云坪植茗灵园记》,不仅是国内发现最早记述种植茶树的摩崖石刻,更是万源种茶历史悠久的见证。   万源市素有“万宝之源”的美誉,是我国的古老茶区,地处秦巴山区核心区域、四川省最东边,是全国三大富硒地区之一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嘉陵江和汉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造就了以“巴山雀舌”为代表的万源富硒茶品牌,为加快万源茶叶开发,推进万源特色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宜宾早茶
宜宾早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宜宾早茶”开始生产和上市的时间为全国同纬度茶区最早,比浙江、安徽、江苏等茶叶主产区早15—30天。具有“外形秀丽,色泽翠绿油润,香气栗香馥郁,汤色嫩绿鲜亮,滋味鲜爽甘醇,叶底嫩绿明亮”的特色品质。2009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宜宾“中国早茶之乡”,同年,“宜宾早茶”获得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认证;2011年“宜宾早茶”被中国国际品牌协会授予“中国最具影响力早茶品牌”荣誉证书。 自2008年以来,宜宾市政府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强势打造“宜宾早茶”品牌,使“宜宾早茶”进驻钓鱼台国宾馆,而荣膺“国茶”。随着“宜宾早茶”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宜宾茶产业发展已成为广大茶农增收致富重要途径。

马边绿茶
马边绿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一、“马边绿茶”历史悠久,产业底蕴厚重。 据资料考证马边产茶历史悠久,溯及两汉,从采摘野生 茶到人工种植,1000多年未曾断息,延续至今,辉煌依旧,在明清时期,马边茶曾作贡茶,更在解放后作为十年国庆献礼,敬献伟大领袖毛主席。宋代以前,马边就产野生粗茶,明中期开始人工种植。在清末民初时,马边已成为四川省茶叶重点产销地之一,细茶销售成都、乐山及宜宾一带,粗茶则多销于夷(藏)地。解放后,国家统一收购和经营茶叶,由农业技术部门和商业部门指导农民种茶,茶叶产量逐年回升,1951年的细茶产量已上升到3471担,1955年产粗茶已达13727担。 二、“马边绿茶”产业环境大为改善,产业基础扎实。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狠抓茶叶产业的发展,成效显著, 先后建成: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茶叶)、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茶叶基地、国家茶叶技术体系示范县、国家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四川省精品农业(有机茶)标准化示范区、四川省现代农业茶叶产业基地强县、国家茶叶产茶重点县等一批国家和省市茶叶重点县,产业发展环境大为改善,为茶叶产业实现下一轮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马边绿茶”生态优良,品质上佳。 马边县境内海拔448米—4042米,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全县森林覆盖率53.4%,年均降水量达1093毫米,平均气温16.9℃,相对湿度80%;茶区土壤多为酸性紫色土和黄壤,土壤肥力较高,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丰富。良好的气候生态环境,充足的云雾雨露,富饶的沃土,为茶树积累氨基酸等对人体有益的各种物质奠定了基础。经专家论证,马边是中国西部地区发展名优绿茶的最适宜区域之一。马边茶场主要集中在海拔600米—1300米的二半山区,该区域林木苍翠,山峦起伏,终年细雨蒙蒙,云雾缭绕,孕育出了风味独特品质上佳的马边茶叶,深受消费者亲睐。 四、“马边绿茶”原料优异,风味独特。 “马边绿茶”指用马边境内种植的茶叶原料,按照绿茶工艺制作的茶叶,主要有扁形茶、毛峰、炒青、烘青等。“马边绿茶”保护范围为:东经103°14′—103°49′,北纬28°25′—28°45′,包括民建镇、苏坝乡、袁家溪乡等19个乡镇,保护面积共计13333公顷,年保护产量1.5万吨。“马边绿茶”以马边绿1号、福选9号、福鼎大白、名山131、平阳特早、乌牛早、四川群体种等茶树鲜叶为原料加工而成,其品质特征为:芽肥叶厚匀成朵,汤清色绿回味甘,香高持久耐冲泡。赢得了“送礼就送竹叶青,喝茶还喝马边茶”的美誉,茶叶已成为马边的一个品牌,一张特色名片。 五、打造“马边绿茶”区域品牌,知名度显著提高。 为更好打造马边茶叶品牌、保护马边优质茶叶资源,在省、市、县工商部门大力支持支持和关心下,马边从2005年开始打造“马边绿茶”地理证明商标,于2012年底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实现了马边历史上著名商标的零突破,“马边绿茶”区域品牌价值已达9.37亿元,列四川省第三位。现已先后授权许可四川森林茶业有限公司、马边文彬绿雪茶叶专业合作社、马边金星茶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马边大风顶茶厂、马边永绿茶业有限公司、马边玉芽雪特产有限公司、马边茶厂、马边小凉山茶厂等八家企业使用“马边绿茶”商标。 七、“马边绿茶”成绩斐然,硕果累累。 绝佳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上佳的马边绿茶,其品质和口感到了专家和消费者的认可。“马边绿茶”系列品牌先后获得“陆羽杯”奖、“甘露杯”奖、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银奖、第八届中茶杯一等奖、四川省第六届少数民族艺术节文化艺术金奖、第五届中国国际西博会金奖、2012中国(四川)国际博览会金奖、第二届中国(四川)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四川省著名商标、2012四川公众最喜爱农业品牌20强、2012最具影响力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123届峨眉杯金奖、2013年四川省地方名优产品等荣誉称号。 八、“马边绿茶”促进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通过多年的品牌打造,有力带动了马边茶叶产业发展,茶叶产品产销量显著提升,茶农收入增收明显。2013年全县茶园面积21.46万亩,投产茶园16.8万亩,全县鲜叶总产量35670吨,鲜叶产值5.42亿元,农民人均茶鲜叶收入3045元;干茶总产量8144吨,干茶产值7.98亿元;茶叶综合产值11.5亿元。 二〇一四年八月

屏山炒青
屏山炒青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屏山炒青,四川省屏山县特产茶叶,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屏山县炒青茶区是典型垂直气候,冬暖夏凉,温湿寡照,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为“四川省优质绿茶生产基地”、“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四川省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使茶树有效积累增多,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形成屏山炒青 “栗香浓郁高长,滋味醇厚耐冲泡” 的特殊品质。获四川省巴蜀食品节金奖、亚太地区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畅销省内外,深受欢迎。

崇庆枇杷茶
崇庆枇杷茶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崇州市种植茶叶历史悠久,是唐宋八大名茶产地之一。相传“崇庆枇杷茶”曾为贡品,进贡朝廷,称为“龙门贡茶”。据清朝光绪版《崇庆州志》(光绪版)物产篇记:“枇杷茶高一丈,二丈,叶粗大、名粗毛茶……”,清代即以此茶为原料制作“龙门茶”入贡,颇受称赞,“贡茶之誉”流传至今。 崇庆枇杷茶芽头肥壮,外形扁平较匀直,色泽黄绿油润,香气栗香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鲜醇爽口,叶底黄绿匀亮。茶多酚13.2-26.8%,儿茶素6.2-13.4%,氨基酸2-4.8%,咖啡碱1325-1902mg/kg,黄酮7.3-11.8%,水浸出物42.6-53.5%,可溶性糖0.72-1.28%。

金山翠芽
金山翠芽
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金山翠芽是江苏省新创制的名茶。《金山翠芽》茶精选大毫,大白优良芽孢茶制成。选料考究,加工工艺精细,其质优良,色香味俱佳,风格独特,回味有甘,香高持久,滋味鲜爽。浸饮时,或呈悬挂水面,或站立杯底,犹如春笋滴翠,具有极高的观、品赏效果。1982年在镇江市下蜀茶场、五洲茶场等单位开始试制,1985年通过技术鉴定,列为省级名茶。同年,在农牧渔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荣获全国名茶称号。“金山翠芽”绿茶以大毫、福云6号等无性系茶树品种的芽叶为原料,高度发挥制茶工艺研制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