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梭子蟹

周记海鲜店

正品店铺 立即购买

昌邑梭子蟹是昌邑的特有物种,也是昌邑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食。昌邑梭子蟹个体大,甲壳硬而坚实,色泽光滑呈青黄色。蟹肉肉质细腻、口感稚嫩紧实、纤维丰富有弹性,海鲜味浓郁。成熟的雌蟹蟹黄为石榴红色,雌蟹的卵块,雄蟹的脂膏,吃起来更是鲜美可口。

  昌邑梭子蟹头胸甲坚硬,背部呈青黄色,体表色泽光洁。蟹体厚实,体型肥满。肉质细腻,紧密有弹性。蟹黄凝固呈石榴红色。

 

  产地环境

 

  昌邑地势低平,河流众多,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长,滩涂广阔且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的特点,与梭子蟹的质地特点紧密相连,适合梭子蟹的生长繁殖。

 

  经济价值

 

  肉多,脂膏肥满,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蟹内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鲜食以蒸食为主,还可盐渍加工“枪蟹”、蟹酱,蟹卵经漂洗晒干即成为“蟹籽”,均是海味品中之上品。

 

  梭子蟹每百克肉含蛋白质14克,脂肪2.6克及其他营养元素若干。一般食用方法是清蒸,将其肉蘸以姜末醋汁,佐以醇酒,别有风味。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有言“陆珍熊掌烂,海味蟹螯成”,将海蟹螯足与熊掌合提并论。除鲜食外,还可晒成蟹米,研磨蟹酱,腌制全蟹(卤螃蟹),制成罐头等。蟹壳可做甲壳素原料,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营养价值

 

  梭子蟹肉质细嫩、洁白,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矿物质。梭子蟹在冬季徊游季节个体最为健壮,一般重250克左右,最大可达500克。雌蟹红膏满盖,口味极佳。梭子蟹可鲜食,或蒸、或煎、或炒,或一切两半炖豆板酱,或用蟹炒年糕、炒咸菜、煮豆腐,是沿海一带居民餐桌上的常菜。亦可腌食,就是将新鲜梭子蟹投入盐卤中浸泡,数日后即可食用,俗称“新风抢蟹‘。过去,渔民因梭子蟹产量高,常挑选膏满活蟹,将黄剔入碗中,风吹日晒令其凝固,即成”蟹黄饼“,风味特佳,但产量少,一般人难尝此味。


地标地理

    昌邑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大陆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热同期,干湿季明显,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具有冬暖、夏凉、春冷、秋温四季分明的特点。因昌邑市年平均光照在2750h左右,在申请产品保护区域内四季海水温度变化在0℃-28℃之间,海水盐度为12‰-35‰。昌邑梭子蟹产区地处虞河、潍河、胶莱河三条河河口交汇处,这里水质肥沃,鱼盐饵料丰富,海水回流,鱼蟹众多。以其独特的天然地理环境和优质的水源条件,造就了昌邑梭子蟹营养丰富的优质特点。

文化背景

相传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乾隆皇帝东巡,封泰山、祭孔庙,在到达昌邑潍水渡口的时候,乘机微服私访北海盐务。怎奈出行不利,风云突变,辕断泥潭,乾隆帝饥寒交迫又染风寒,正所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这天子也只能望天兴叹!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押车路过的昌邑酿酒世家满世隆救起乾隆帝,并请当地名医黄元御为之诊治,用昌邑梭子蟹壳做药引,方治好乾隆帝的风寒。黄元御以精湛的医术得到了乾隆帝的特别青睐,之后乾隆帝亲书“妙悟岐黄”以为褒赏,并恩赐御医。从此,黄元御开始了供职太医院的生涯。传说黄元御的药方中药引多以“昌邑蟹”做记录。由于黄御医的特别关照,昌邑县令每年在中秋节前夕向皇上进贡昌邑梭子蟹,作为满汉全席中“节令宴”的前菜七品—熊猫蟹肉的主料,而昌邑梭子蟹由此闻名。

文化积淀

《昌邑县水产志》也有记载:昌邑为滨海之县,海洋渔业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期,“管仲相齐,为渔盐之利致齐富强”时,“都昌已负盛名”(都昌即为现在的昌邑)。

1935年,黄泽巷编写的《分省方志》记述当时的下营港“民船依集,货物云吞……。”

光绪版《昌邑县志》有记载:蟹—昌邑之蟹体大肉细而味美膏满赤红俗呼石榴黄。指的就是“八月的蟹子顶盖肥”,此时的昌邑梭子蟹的蟹黄红而清香浓郁。

《昌邑文化博览》在介绍昌邑乡土文化时也提到过用昌邑梭子蟹的腌制风味独特的昌北辣椒子酱,以香而不辣的特点,深受海内外喜爱者纷纷前来购买。

品牌建设

昌邑市先后参与制定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昌邑梭子蟹质量技术要求》以及 “昌邑梭子蟹”山东省和昌邑市地方标准,成功申报了昌邑梭子蟹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并与昌邑海丰水产养殖有限责任公司、昌邑下营港管理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昌邑梭子蟹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合同。通过以上一系列措施进一步规范了捕捞和养殖方式,为全市的昌邑梭子蟹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昌邑市现有无公害生产基地、标准化生产基地5处,原、良种场3处,育苗场5家,近几年山东省有关部门在昌邑海域进行由天然捕捞的亲蟹繁育的蟹苗进行人工增流,保证昌邑梭子蟹本土自然资源,年培育蟹苗3亿尾,年增殖放流蟹苗达3000万尾。昌邑市年产蟹量2000吨以上,总产值1.7亿元,产业收入达3亿元以上,主要销往北京、天津、济南、青岛、烟台等城市。

2008年设立了山东省昌邑梭子蟹种质资源保护区;2012年,昌邑梭子蟹被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注册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为适应市场需要和保护昌邑梭子蟹种质资源,农业部以及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在下营设立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营增殖实验站”、“省级昌邑梭子蟹良种场”和“省级昌邑梭子蟹增殖站”等相关试验基地和保护站点,为今后昌邑梭子蟹能够得到良好保护打下牢固基础。

知识链接

“昌邑梭子蟹”一年分"麦黄蟹"和"豆黄蟹"两次汛期,俗话说就是“夏吃尖脐秋吃圆”,初夏的麦黄蟹,美在鲜嫩;中秋的豆黄蟹,美在香浓。母蟹产卵后,空卵形成一朵花仍附在身上,渔民称此为“戴花”,这“花”鲜食无滋味,但取下晒干,敲碎做汤,却又滋味重返,很好吃。

昌邑梭子蟹蜕皮时,不知受了什么干扰,外边壳还来不及脱下,内里就又生了一层,渔民称为“二夹皮”。将蟹蒸熟后,剥去外皮,内里一层皮柔韧香鲜,胜过多少海味,只是此蟹极少,万分难得。

昌邑梭子蟹还可以生食,外乡人没有亲见,被传为奇闻。这种特制的生蟹,我们称作“生呛梭子蟹”。制作的季节多在菊花开放的秋日,首先用盐加生姜、桂皮、花椒、葱花等佐料煮腌蟹水,冷却后,装进坛子里,选半斤左右的活昌邑梭子蟹放入汤中,令其饱饮一腔,香味内浸。然后,封紧坛口,20天后便可以食用。此时腌制的昌邑梭子蟹脆、香、爽口,易长期保存。不过,渔民们多爱把这种美味放到大雪纷飞的时日,到那时开坛取蟹,鲜香之气,溢满一室,大碗量酒,吮生蟹当肴,众人觉得神仙不换,因此而享誉各地。

如何挑选昌邑梭子蟹

    1.昌邑梭子蟹背部色泽光滑呈青黄色,甲壳硬而坚实,腹部饱满厚重。还可以仔细观察蟹小腿,腿部坚硬,很难捏动的最肥满。
    2.看腹脐。“夏吃尖脐秋吃圆”正宗的昌邑梭子蟹腹脐一般呈浅红色,红色越多且肚脐结实蟹越肥满。    3.看蟹盖。看蟹盖可以知道膏黄的丰满度,盖两边的尖上,是否有黄红色的东西,它越多证明它的膏黄就越多。这一条只能用在母蟹身上。


昌邑梭子蟹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 

二、生产方式 

天然捕捞。 

三、蟹苗来源 

1.人工增流由天然捕捞的亲蟹繁育的蟹苗进行人工增流。 

2.天然繁育:亲蟹自然繁育。 

四、捕捞 

每年九月至翌年五月,以流刺网捕捞。网目尺寸普遍≥12cm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头胸甲坚硬,背部呈青黄色,体表色泽光洁。蟹体厚实,体型肥满。肉质细腻,紧密有弹性。蟹黄凝固呈石榴红色。 

2.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雄蟹 

雌蟹 

 肪(%) 

1.3 

2.6 

蛋白质(%) 

15 

15 

单体重量(g 

250 

20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申请:
昌邑梭子蟹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山东省昌邑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昌邑梭子蟹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