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白山羊

据有关文献记载,嘉靖四十年知县范性所修的《崇明州志》,最早记载了“崇明白山羊”养殖情况,后经历次修志,1990年对崇明白山羊有了更详细的记载,据崇明县志(1949—1988卷二自然地理P91)记载,崇明白山羊属长江三角洲地方羊种之一,是在崇明特定水土条件下孕育而成的特有地方良种,是崇明传统特产之一和优质农产品。崇明白山羊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肉质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系全国重点保护和发展的家畜品种,列为我国重要出口商品,1978年被国务院定为“长江三角洲白山羊”生产基地。崇明白山羊全身是宝,其羊毛洁白而富有弹性,未经阉割的幼龄公羊颈背部的领鬃毛称为“细光峰”,毛长、直、尖、弹性始终如一,更是制造高级毛笔及机密仪器刷子的特种原料,被列为世界笔料毛的珍品,其羊肠又是制作医疗手术用缝合和乐器弦线的上佳原料。崇明农家早在数百年前就已饲养白山羊,民国时期,养羊已经成为农民普遍从事的家庭副业。崇明白山羊肉质细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已成为市民餐桌上的美食和偏爱,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土壤地貌情况 地貌特征:崇明县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崇明岛是新长江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产物,它的原处是长江口外浅海。长江奔泻东下,流入河口地区时,由于比降减小,流速变缓等原因,所挟大量泥沙于此逐渐沉积。一面在长江口南北岸造成滨海平原,一面又在江中形成星罗棋布的河口沙洲。这样一来,崇明岛便逐渐成为一个典型的河口沙岛。它从露出水面到最后形成大岛,经历了千余年的涨坍变化。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滚滚长江,东濒浩瀚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崇明全岛面积1411多平方公里,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至18公里,形似“春蚕”。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淞标高0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间。 土壤特征:崇明岛上土壤有水稻土、潮土、盐土三大类型,适宜多种作物种植,但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均低于标准。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北沿地区土壤含盐较高。 (2)水文情况: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此处,东海的咸水、东海咸水与长江口淡水混合成的半咸水、崇明岛的淡水水域,三种水体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道。四面环水的崇明岛,境内河道纵横,两条引河贯通东西,并串连南北30条骨干河道,与623条横河、15080条泯沟交织成遍布全境的繁密水网。全县河流、池塘面积64331.37亩,占土地面积的5.19%。全岛地势低平,地下水位偏高,平均为85.7厘米。受海潮上溯影响,水质偏咸,含盐量较高,尤以二、三月长江枯水期为甚。 (3)气候情况:崇明岛在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的位置上,地处北亚热带,具有效显著的季风气候特征。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夏季湿热,盛行东南风;冬季干冷,盛行偏北风,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5.7℃,以7月为最高,达27.2℃,以1月为最低,为3.8℃。历史上,极端最高气温37.7℃,极端最低气温是-10.5℃。年总降水量1168.0毫米,年际变化较大,季节性变化较为明显,年降水量主要集中在6、7、8三个月,占年总雨量47%,年总降水日数133天。年日照时数为1982.7小时,日照百分率45%,日照时数以7、8月为最多,平均月日照时数分别达213.8小时和210.9小时。

1 羊场环境与建筑 1.1 场址应符合GB/T18407.3规定的原则,用地应符合当地土地使用规划,羊舍建在地势干燥、排水良好、通风、便于防疫的地方。 1.2 羊场周围3km以内无大型化工厂、皮革厂、肉品加工厂、屠宰场或畜牧场等污染源。羊场距离干线公路、铁路、城镇、居民区和公共场所 500m以上,远离高压电线。羊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 1.3 羊场生产区要布置在管理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羊舍应布置在生产区的上风向,隔离羊舍、污水、粪便处理设施和病、死羊处理区设在生产区主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 1.4 场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互不交叉。 1.5 按性别、年龄、生长阶段设计羊舍,实行分阶段饲养、集中育肥的饲养工艺。 1.6 羊舍设计建造应适合羊生长习性有利于疫病防控,羊舍地面应建坚固耐用横向安放的条形竹(或木)结构的离地高架羊床,同时建造与羊床相连的运动场地。羊床离地高度不低于50cm,条形之间的间距应大于1cm,小于1.5cm,保护羊蹄部不受伤。地面和墙壁应便于消毒。 1.7 羊舍设计建造应有良好通风和采光,羊舍应冬暖夏凉。 1.8 羊场周边应配备与养殖量匹配的农田,用于饲草种植地与粪尿还田,提倡和鼓励种养结合及生态养殖模式。 1.9 饲养区内不应饲养其他经济用途动物。 1.10羊场应设有废弃物处理设施。 2 羊引进和购入 2.1 引进种羊要严格执行《种畜禽管理条例》第7、8、9条及市县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输出地种羊场须具有法定资质和非疫区,运输车辆须彻底消毒。2.2 引入外地羊须事先申报,引入前选好隔离场地,引入后在隔离场地严格执行隔离观察期:祖代以上种羊须隔离观察30天,父母代种羊隔离观察20天,商品代羊隔离观察15天,隔离观察期间羊不得移动,期间经县级以上动物疫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兽医临床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转入生产群。 3 饲养管理技术 3.1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 3.1.1 不应在羊体内埋植或者在饲料中添加镇静剂、激素类等违禁药物。不饲喂含有骨粉、血粉等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和人工添加三聚氰胺类蛋白质饲料。 3.1.2 商品羊使用含有抗生素的添加剂时,应按照《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执行休药期。 3.2 饮水 3.2.1 水质要求3.2.2 定期清洗消毒饮水设备。 3.3 繁殖配种 3.3.1 初配年龄和体重 本地白山羊初配年龄公羊:10-12月龄,体重达25-30千克;母羊:8-10月龄,体重达20-25千克 3.3.2 配种方式 公母羊分开饲养,可以采取本交,提倡人工授精方式。 4 防疫 4.1 羊群的防疫应符合 NY5149-2002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的规定,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按照免疫程序做好羊的免疫接种。 4.2 防疫器械在防疫前后应彻底消毒。 4.3 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封锁现场,并尽快向当地兽医动物预防控制机构或监督机构报告。 4.4 应根据不同的疫情依法做好治疗、隔离、淘汰、直至扑杀等净化和无害化处理工作。 4.5 全场进行彻底大消毒,病羊和淘汰羊的尸体按照GB16548-2006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进行无害化处理。 4.6 羊场不应出售病羊、死羊。 5 兽药和使用 5.1 治疗使用兽药时应符合 NY5148-2002肉羊饲养兽药使用准则的规定。5.2 肉羊育肥后期使用药物治疗时,应根据所用药物执行休药期。达不到休药期的,不应作为无公害肉羊上市。 5.3 发生疾病的种羊在使用药物治疗时,在治疗期或达不到休药期的不应作为食用淘汰羊出售。 5.4 用于预防、治疗疾病的兽药应使用取得国家许可的国标兽药,不得使用伪、劣兽药。禁止使用人用药物。 6 卫生消毒 6.1 消毒方法 6.1.1 喷雾消毒 用规定浓度的次氯酸盐、有机碘混合物、过氧乙酸、新洁尔灭、煤酚等,进行羊舍消毒、带羊环境消毒、羊场道路和周围以及进入场区的车辆消毒。 6.1.2 浸泡消毒 用规定浓度的新洁尔灭、有机碘混合物或煤酚的水溶液,洗手、洗工作服或胶靴进行消毒。 6.1.3 紫外线消毒 人员入口处更衣室设紫外线灯,人员进入时照射至少5分钟,用于更换的工作服或胶靴等在无人状态下照射至少30分钟。 6.1.4 喷洒消毒 在羊舍周围、入口、产房和羊床下面撤生石灰或其它消毒药进行消毒,并确保有效消毒浓度。 6.1.5 熏蒸消毒 用甲醛等对饲喂用具和器械在密闭的室内或容器内定期进行熏蒸,过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6.2 消毒制度 6.2.1 环境消毒 羊舍周围环境定期用消毒药消毒。场内污染池、排粪坑、下水道 出口,每周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羊场、羊舍入口设消毒池并定期更换消毒液。6.2.2 人员消毒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更换工作服、工作鞋。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应更换场区工作服、工作鞋,经足浴消毒后入场,并遵守场内防疫制度,按指定路线行走。 6.2.3 羊舍消毒 每批羊出栏后,要彻底清扫羊舍,并采用喷雾、泼洒、熏蒸等消毒方法。 6.2.4 用具消毒 定期对分娩栏、补料槽、饲料车、料桶、料槽、水池等饲养用具进行消毒。 6.2.5 带羊消毒 定期进行带羊消毒,减少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 7 管理 7.1 日常管理 7.1.1 羊场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有传染病者不应从事饲养工作。 7.1.2 场内兽医人员不应对外诊疗羊及其他动物的疾病。 7.1.3 防止周围其他动物进入场区。 7.2 羊管理 7.2.1 选择高效、安全的抗寄生虫药,定期对羊进行驱虫、药浴。 7.2.2 应对成年种公羊、母羊定期浴蹄和修蹄。 7.2.3 应经常观察羊群健康状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7.3 饲喂管理 7.3.1 饲料品种要多样化,并合理搭配,满足山羊生长繁殖需要。 7.3.2 羊日粮组成应以青绿(青储)饲料、粗饲料为主,并适度补充配合饲料等。 7.3.3 不喂发霉和变质的饲料、饲草。 7.3.4 育肥羊按照饲养工艺转群时,按性别、体重大小分群,分别进行饲养。群体大小、饲养密度要适宜。7.3.5 每天打扫羊舍卫生,保持料槽、水槽用具干净,地面清洁。使用垫草时,应定期更换,保持卫生清洁。 7.4 灭鼠、灭蚊蝇 7.4.1 应定期定点投放灭鼠药,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应做深埋处理。 7.4.2 消除水坑等蚊蝇孽生地,定期喷洒消毒药物。 8 运输 8.1 商品羊、种羊运输前,应经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检疫,并出具检疫证明,合格者方可上市或屠宰。 8.2 运输车辆在运输前和使用后应用消毒液彻底消毒。 8.3 运输途中,不应在城镇和集市停留、饮水和饲喂。 9 废弃物处理 9.1 羊场污染物排放应符合无害化的规定。 9.2 羊场废弃物应实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原则。 10 资料记录 10.1 所有记录应准确、可靠、完整。记录资料应长期保存,最少保留3年。 10.2 引进、购入、配种、产羔、哺乳、断奶、转群、增重、饲料消耗记录。 10.3 羊群来源,种羊系谱档案和主要生产性能记录。 10.4 饲料、饲草来源、配方及各种添加剂使用记录。 10.5 免疫、领苗、消毒、兽药购买使用记录、疫病防治记录、无害化处理记录。 10.6 出场销售记录。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性: 崇明白山羊闻名于大江南北,是在崇明岛特定水土条件下孕育而成的特产。崇明白山羊属皮毛肉兼用型品种,体型中等偏小,体格健壮,具有适应性强、繁殖率高、肉质特别鲜美等特点,其体型不大,但肌肉丰满,浑身雪白,毛质柔软而富有弹性,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外貌特征: 体型中等偏小,头较长直,颌下有长须,部分有肉垂,被毛纯白,公羊角粗长、向后外倾斜、呈八字形,母羊角细短,耳直立灵活,鼻梁平直。 体型特征: 崇明白山羊初生重为0.96kg-1.30㎏,12月龄公羊体重15kg-17㎏,12月龄母羊体重16kg-18㎏;成年公羊体重30kg-33㎏,成年母羊体重21kg-26㎏;成年公羊体长为73-83㎝,成年母羊65-75㎝;成年公羊体高为45-65㎝,成年母羊35-55㎝;公羊胸围为78-82㎝,成年母羊65-75㎝。 性状特征: 崇明白山羊性成熟早,公羊初配月龄为10-12月,母羊8-10月。可常年发情和配种,二年产三胎,母羊产羔率180%-320%。 (2) 产品质量安全规定: (a)分级: 鲜、冻胴体羊肉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e)安全要求 崇明白山羊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畜产品生产规范和标准生产。 NY5147 无公害食品 羊肉 NY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5030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 NY5032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使用准则; NY5149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NY/T5151 无公害食品 肉羊饲养管理准则 NY/T5339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GB16548 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 GB16549 畜禽产地检疫规范

包装规定:
(1)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GB11680和GB9687的规定。包装物使用无毒油墨印刷。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崇明白山羊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 (2)标识:在每只羊胴体的臀部加盖检疫检验验讫和等级印戳,字迹应清晰,印色用食品级色素配制。销售和运输包装物应标注沂源黑山羊标志,并标明产品名称、数量、产地、包装日期、生产单位、保质期、产品质量、执行标准代号等级等内容。不符合本标准的产品,其产品名称不得使用含有“崇明白山羊”(包括连续或断开)的名称。 (3)贮存:冷却羊肉应吊挂在相对湿度75-84%,温度O-l℃的冷却间,肉体之间的距离保持3-5cm。冷冻羊肉应吊挂在相对湿度95-100%,温度-18℃的冷藏间,冷藏间温度一昼夜升降幅度不得超过1℃。 (4)运输:公路、水路运输应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冷藏车(船)或保温车,铁路运输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证书持有人:
上海崇明白山羊协会

地域保护范围:
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口冲积岛屿,位于长江入海口,三面环江,一面临海。它东濒浩瀚东海,南与上海市宝山区、浦东新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西接滚滚长江,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公元1222年 (南宋嘉定十五年)在崇明岛设天赐盐场,隶通州;1958年12月1日改隶上海市,设立崇明县。崇明白山羊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的崇明县,包括崇明岛、长兴岛和横沙岛。三岛陆域总面积为1411平方公里,其中崇明岛1267平方公里,长兴岛88平方公里,横沙岛56平方公里。崇明县是上海地区养羊大县,每年白山羊的饲养存栏量均超过30万头,全年出栏肉羊25万头左右,2002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就明确把崇明县作为21世纪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2005年,随着建设崇明为世界级现代化生态岛区总目标的确定,崇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