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芦笋

福建省东山县自1979年引种芦笋,经几年的试种取得成功,实践证明阳光资源丰富、优质沙壤土居多、劳力富余的福建东山岛十分适宜芦笋生产发展。县政府确定了发展芦笋产业的决策,制定了一系列鼓励措施,促进全县芦笋生产迅速发展。至2011年全县种植面积2万亩,年总产2.5万吨。东山芦笋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芦笋生产发展带动了加工、运输、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繁荣了东山农业和农村经济。芦笋成为全县农业种植业的支柱,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主要经济来源, 也是福建省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东山县致力加快芦笋精深加工和系列产品开发。改变过去单纯原料输出,强化招商引资,兴办10家芦笋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达到1万多吨,年产值一个亿,开发制罐、速冻、制茶、制干等系列产品,产品畅销国内外。 东山白芦笋在东山独特的环境条件下栽培管理、形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产品,白芦笋嫩茎的加工品(速冻笋、罐头笋、芦笋茶等)均保留其特有的风味,尤其是制罐后笋条洁白,汤色均匀,保质期较长,均有别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独特优良品质,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声誉,倍受青睐。2004年东山白芦笋获得国家原产地标志,2010年获农业部地理标志登记,2012年获国家工商总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 笋条形态良好,大体笔直,笋尖紧凑,无开裂。采收期期间品质稳定。笋条白色或乳白色,制罐后笋条洁白,汤色透明,不易变黄。 东山芦笋栽培具有得天独厚的海洋性气候条件,利用海细沙及海泥土栽培,采用独特的留母茎栽培技术,年采收二季,采收期150天,平均亩产2000 公斤,约比北方主产区高一倍 2、内在品质指标: 嫩茎蛋白质含量1.62-2.15%、粗纤维含量0.65-0.82%、脂肪含量0.10-0.13%、可溶性总糖含量4.73-5.67%。可溶性总糖含量较高,口感好。 3、安全要求: 产地环境条件符合《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的要求;卫生指标符合《无公害食品 芦笋 NY 5230-2004》的标准要求。

包装规定:
1、产品分级: ①特级品:形态良好,大体笔直,大小均匀,笋头部非常紧凑。笋头与嫩茎为白色或乳白色。不允许有老化现象。 ②一级品: 形态良好、略有弯曲,笋头部紧凑,笋头与嫩茎为白色或乳白色。允许笋头轻度变色,但长度不得超过1厘米。允许有轻度的锈斑痕迹。不允许有老化迹象。 ③二级品:形态尚好,略弯,笋头部尚紧凑,笋头与嫩茎为白或乳白色。允许笋头有绿色或黄绿,但其长度不得超过2厘米,允许有轻度的锈斑痕迹 2、包装与标识 包装上标志应符合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 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东山芦笋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形式)。 3、贮存与运输: 临时贮存须在阴凉的遮荫棚下,严防日晒、雨淋。芦笋采收后应在12小时内加工完毕,若短时间内不能如工,应用冷水进行冷却处理,若需放置l~2天则必须放入0~10℃的冷库中贮藏,并保持阳90~95%相对湿度。运输时严防日晒、雨淋。若用冷藏车运输,温度允许范围为0~5℃。运输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压伤。

证书持有人:
福建省东山县芦笋协会

地域保护范围:
东山芦笋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西埔镇、铜陵镇、陈城镇、康美镇、杏陈镇、樟塘镇、前楼镇等7个乡镇,61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北纬23°34′-23°47′,东经117°18'-117°35'。总保护面积2667公顷,现有生产面积1667公顷,年产量3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