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城杏梅

河北省阜城县被国家林业总局命名为“中国杏梅之乡”。阜城杏梅属杏、李的杂交种。据阜城县志记载,这个县栽培杏梅已有500余年历史。目前,阜城县杏梅面积达6.94万亩,年产量达2.94万吨,平均每亩纯收入可达2650元。由于阜兴牌杏梅贮存期最长可达3 0-40天,既可用于鲜食,也可加工成果脯、果酱、果汁等,因而受到各地客商青睐。

阜城县地处河北省中南部黑龙港流域,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1)光照条件。在阜城杏梅生长期间年辐射总量136.3千卡/cm2,年平均日照时数2693.5h、平均日照时间7.4h,日照率61.0%,能够完全满足阜城杏梅对光照的需求。 (2)气候条件。生产区域内近十年年平均气温13.5℃,极端最高气温42.2℃,极端最低气温~16.8℃,年积温4465℃,年无霜期217天。四季分明、雨量少而集中,年平均降水量527.3mm,降雨主要集中在6~8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0%,具有明显雨热同季的特点,特别适合阜城杏梅的生长。 (3)水文条件。生产区域内,浅层及深层淡水丰富,水质矿化度1~2g/L,pH值在7~8之间。水质好、无污染,有利于阜城杏梅的生产灌溉。 (4)土壤条件。生产区域内土壤多为中壤质~壤质潮土,有机质含量平均16.58g/kg,pH值7.5~8.1,特别适于阜城杏梅栽培。

(1)产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没有污染的沙壤土或壤土,不能重茬。 (2)品种砧木选择。以阜城杏梅为栽培品种,选择毛桃或山杏作为砧木。 (3)生产过程控制。为保证阜城杏梅的品质特色,应注重以下生产环节的管理: ①标准化建园。选用根系新鲜、苗干直立、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芽体饱满的一级苗,以杏树做授粉树、阜城杏梅与杏树5~6:1的比例进行配置,按照株行距2~3m×4~5m的标准进行栽植建园。 ②土肥水管理 合理施肥。一年追肥三次,分别在萌芽前、幼果第一次膨大期、果实第二次膨大期分期施入,幼龄树和结果树的果实发育前期,追肥以氮磷肥为主,每667m2追施磷酸二铵25kg,结果树果实发育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每667m2追施硫酸钾20kg;结合病虫害防治叶面喷施0.3%~0.5%的磷酸二氢钾3~4次;秋施基肥在果实采收后尽早施入,采取沟施的方式,每667m2施用优质腐熟农家肥2~3t,掺加磷酸二铵15kg、尿素10kg、硅钙镁钾肥50kg,充分混匀后施入。 灌溉水管理。全年灌水4次,分别在萌芽前、果实第一次膨大期、果实第二次膨大期和秋施基肥后及时浇水,灌水量以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80%为宜,多雨季节注意及时排涝。 生草覆盖。提倡果园生草,采取行间生草、行内覆盖的方式,生草品种可选择黑麦草或紫花苜蓿,树盘内覆盖薄膜或防草布控草保墒,也可以实行自然生草覆盖。 ③整形修剪 树形主要以小冠疏层型形和纺锤形为主。小冠疏层型形干高40~50cm,树高2.5~3m,冠径2.5~3m,具有中央领导干,全树有5~6个主枝,第一层留3个主枝,每主枝留侧枝2~3个,第二层留1~2个主枝,每主枝留侧枝1~2个,第三层留1个主枝,不留侧枝。层间距第一、第二层70cm左右,第二、三层50cm左右;纺锤形干高60~70cm,树高2.5~3m,中干直立强健,在中干上均匀培育10~15个主枝,角度拉成70~90度,向圆周伸展,不分层次,均匀插空排列,主枝单轴延伸不留侧枝,上面直接着生结果枝组,下部枝长1.5~2m,中部1~1.2m,上部0.7m左右,相邻两个主枝距离25cm左右,树冠紧凑丰满,外观呈纺锤形。 修剪与整形同步进行,在整形的基础上,通过调光、调枝、调花,调势培养健壮、稳定、丰产的树体结构。小型结果枝组培养:利用平斜中短枝缓放,对直立中、短枝扣芽破顶促进成花,对细弱中、长枝短截,促进分枝缓放成花,结果后再回缩,培养成小型枝组;中型结果枝组培养:对发育健壮的长枝或徒长枝先截后放,促进分枝,缓放后成花结果,连续分枝后即形成中型结果枝组,对平斜下垂枝轻剪,促生中段枝,成长结果后回缩,形成中型结果枝组;大型结果枝组培养:对中庸枝或旺长枝短截,在选留延长枝并不断扩大的同时,促生中短枝,然后去强留弱或去直留斜,对留下的中庸枝和偏弱枝“先轻剪缓放,成花结果后回缩”,即可培养成大型结果枝组。 ④花果管理。一是早春防冻害,可采取树干涂白、花前灌水或根外喷施磷钾肥等措施进行预防;二是辅助授粉,可采取挂瓶插花枝、人工滚动鸡毛掸、或利用蜜蜂或壁蜂等方法进行;三是花期喷肥,花期喷0.2%硼砂、谢花后喷0.2%硼砂+0.3%磷酸二氢钾,隔10d再喷1次;四是疏果,第一次在落花后20d开始、5月中旬前完成,5~10cm 留一果,疏去病虫果、小果、畸形果,每667m2留果5~6万个,第二次在花后50~60d生理落果后进行,疏除密生果、并生果、病虫果及枝摩叶扫果,树冠中下部多留、上部及外围少留,长果枝留3~4个果,中果枝留2~3个果,短果枝留1个果,使果实分布均匀,每667m2留果量4.5~5万个。总体掌握每667m2产量2500~3000kg。 ⑤病虫害防治。阜城杏梅的主要病虫害为天牛、红蜘蛛、卷叶蛾、介壳虫和流胶病,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和物理防治为基础、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全年喷药5~7次。萌芽前后以防治红蜘蛛、介壳虫为主,可选喷3~5°Bé石硫合剂或者1.8%苦参碱1000~1500倍+10%吡虫啉4000~5000倍液组合;落花后以防治杏仁蜂、象鼻虫为主,可选喷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2000倍;4月下旬为防治卷叶蛾可喷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500~2000倍;5月中下旬以防治红蜘蛛、介壳虫为主,可喷1.8%阿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流胶病可通过增施有机肥、不偏施化肥、保持中庸树势等预防,对产生流胶的树可采取“刮涂封”法治疗,即先刮去胶体和烂皮、再涂杀菌剂(5°Bé石硫合剂或生石灰粉)进行保护和治疗,然后用薄膜封严伤口。 (4)适时采收。远距离运输可于6月下旬硬熟期采收,近距离运输可于7月上旬软熟期采收。采收时轻拿轻放,防止扎、碰、压、划等机械损伤,保证果实完好。 (5)采后处理 ①分级包装。阜城杏梅贮藏或外销严格按标准等级分级,包装用纸箱、箱板、果垫、包装纸、胶带纸均应清洁、无毒、无异味,箱体两侧留4~6个气孔,气孔直径15mm左右,箱体应注明商标、品种、产地、重量。 ②贮藏。阜城杏梅应在恒温气调库内贮藏,注意码堆不得过高,剁间要留有通道。 ③运输。运输阜城杏梅的工具要清洁卫生,不能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装,装卸时要轻装、轻放。 (6)生产记录。详细记录阜城杏梅的生产地点、肥料名称、施肥时间、施肥量、农药名称、施药时间、施药量、收获日期等信息。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阜城杏梅果实卵圆形,外观色泽鲜艳,果皮橙黄色带红晕、具缝合线、皮厚有韧性;果肉黄色,细腻有砂性,酸甜可口,果核表面具有蜂窝状小凹点;单果重60~85g,最大单果重110g。 (2)内在品质。经检测,可溶性固形物≥13.5%;可滴定酸≤0.5%;总糖≥8.5g/100g;维生素C≥4.2 mg/100g;水分≤89.0 g/100g。 (3)质量安全规定。阜城杏梅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

包装规定:
(1)阜城杏梅的生产经营者在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前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交使用申请书、生产经营资质证明。生产经营计划和相应质量控制措施、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书面承诺以及其他必要的证明文件和材料。 (2)经审核符合标志使用条件的,由阜城杏梅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标志使用申请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明确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 (3)阜城杏梅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生效后,标志使用人方可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在农产品或者农产品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等活动。 (4)阜城杏梅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要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档案,如实记载地理标志使用情况,并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管。 (5)阜城杏梅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档案需保存5年,标志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不得超范围使用等经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未经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冒用阜城杏梅农产品地理标志,否则证书持有人有权依法追究责任。

证书持有人:
阜城县农业环境与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站

地域保护范围:
阜城杏梅生产地域范围为衡水市阜城县,涉及阜城镇、漫河镇、古城镇、蒋坊乡、建桥乡、大白乡、王集乡、霞口镇等8个乡镇445个行政村,地理坐标为东经37°49′59″~37°58′44″,北纬116°08′47″~116°33′24″,保护地总面积为32535hm²,常年种植面积200hm²,年产量8000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