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留树上干杏

巩留树上干杏,俗称吊死干,当地哈语为“梅孜吴尔克”,维语为“古丽卡克”。原是天山北麓特克斯河谷和伊犁河谷特有的野生小甜杏(根据野杏的植物学形态和果实性状来看,它们是栽培杏的原生种)。因该杏种类在资源书库中未有记载,其该植物学名未定名,成熟后,由于果实个体形态小、重量轻,其内含脱落酸无法使果柄与枝杆脱离,果实成熟后在树枝上因自身脱水风干而不落果,远望之处,成片的杏子风干于树,随风摇曳,树影沉甸,蔚为奇观。 公元1731年,哈萨克族小玉兹(玉兹,哈萨克语,大部落的意思)首领阿布尔哈里受利诱威逼率众臣服俄国,当时,中玉兹首领阿不赍汗手下另一名大将鲍根巴依也追随阿布尔哈里臣服沙俄。事关民族命运的危急关头,喀班巴依深明大义坚定地站到阿不赍汗一边,率兵3万多将士抵御列强的侵犯,在征战过程中,部队染患不明疾病,随军医生也束手无策,于是贴出悬赏布告,能治病者赏牛羊各百只,当时住在巩留的一位农民见到悬赏布告后,便接下告示,声称有一种野杏,不仅能治此病,常年食用还能长寿。于是,喀班巴依带领部队沿西天山南下,寻找这种野杏干,规定每人每天10个杏干,食用一段时间后,士兵身体好了很多,从而士气大增,越战越勇。 最早的家种树上干杏起源于上个世纪30年代,当地部分农民将野生树上干杏嫁接在自家院子里,这就是最早的家种树上干杏。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运用嫁接技术将野杏枝条嫁接到传统杏树上。经过多年的人为驯化,使其逐步适应本地平原乡镇场的土壤、水、气候等自然环境,完全驯化成为本地树种以后,加大了驯化树苗的种植面积,1999~2000年期间树上干杏开始大面积种植,巩留树上干杏也远销全国各地,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来新疆考察,品尝完巩留县树上干杏后,称赞树上干杏“别有风味”。在北京农产品展销会上,巩留树上干杏崭露头角,征服观众的味蕾,并得到一致好评。

(1)水文情况:巩留树上干杏生产区雨量充沛,且以伊犁河河水为主要灌溉水,天山雪融水汇流而入,水质纯净洁净,富含多种矿物质,排灌便利,没有重工业,水质资源保持良好,是理想的农业用水,可保证巩留树上干杏保护区的生产灌溉用水。 (2)土壤地貌情况:巩留树上干杏生产区土质宜为透气性良好的砂壤土,土壤耕作层厚度达到115cm,地下水位适宜,土壤轻度盐碱,且富含钾元素,是形成巩留树上干杏的独有风味口感的重要因素之一。 (3)气候情况:巩留树上干杏生产区属伊犁河谷逆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日照2731.72小时,昼夜温差在20℃以上,非常适合树上干杏的生长,由于夏秋两季气候炎热干燥,非常适合杏子自然风干于树上,有利于保持其原汁原味。

(1)产地选择 巩留树上干杏的生产总原则是严格按NY 5240-2004《无公害食品 杏》标准进行,实行专业化生产,专业化监督,产业化模式。土壤环境质量达到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规写的Ⅱ类土壤环境持量标准,灌溉水质量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2005)规定的二类农田灌溉水质标准,产地环境符合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杏园选择:应选择在排水良好,背风向阳,有高大防护林,海拔在770~2000米逆温带山坡地、砂地、壤土地块建园。附近无污染源及其它不利条件,土层厚度1 m以上,总盐含量低于0.3%,地下水位低于1.5m,表层有机质含量不低于1 %。 (2)品种选择 选择天山北麓特克斯河谷和伊犁河谷特有的野生小甜杏,并以其为砧木,经过多年人工驯化的苗木接穗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巩留树上干杏生产严格按照NY 5240-2004《无公害食品 杏》标准规范生产和管理。 苗木定植:分春季栽树和秋季栽树。伊犁河谷春季栽树宜3月底到四月初进行。干旱缺水区提倡秋季栽树,秋栽时间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上中旬。定植前先测好栽植行,按3*5m的株行距,先开沟再于沟中挖穴栽植,沟宽0.8m,沟深0.2m,穴直径0.6m,深0.6m。测定好全部栽植行,用木桩做好标记。同时做好土壤的深耕翻作,增加土壤空隙度,降低容量,提高土壤的保水力,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 整形修剪:初果期树修剪继续采用轻截多缓放,疏除竞争枝的修剪技术,加大主枝角度以及进行多次摘心,进一步缓和树势,增加结果量,加快进入盛果期,培育中、小型结果枝组。同时注意主枝延长头继续短截,进一步扩大树冠,侧枝上继续培养各类枝组,增加结果面积,提高产量。 盛果期树的修剪:主要任务是调整生长与结果的关系,保持树势稳健,延长盛果年限。修剪时要打开光路,让阳光能射进内膛。对结果3~5年的小枝组,要逐年短截更新。对连续结果多年的长缓枝,要及时回缩到有生长势的新带头枝处。要保持全树新梢生长量在30㎝左右。对长果枝在三分之一处短截,中、短果枝群要适当短截,刺激更新生长,保持健壮。 土肥水管理:巩留树上干杏生产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且化肥和有机肥配合使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巩留树上干杏种植技术操作规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肥料合理使用准则》等标准操作。 病虫害防治:巩留树上干杏上发生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流胶病、细菌性穿孔病、炭疽病、球坚蚧等,主要以生物防治为主,综合运用其他各种防治技术进行防治。 产品的收获:树上干杏成熟后,果梗不宜脱落,而其成熟期正值7月,巩留县白天气温在25~35度,树上干杏通过日照,干燥季风吹拂,吸杏树之脂慢慢风干于树上,果肉水份可降到50%以下,其特点比鲜果保质期长,销售四季。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鲜果成熟后,其色泽黄中带红非常鲜艳,果肉甜香无酸味,干果单果重5~8克,杏干味甜、质软。脱水后每公斤干果果肉为74.5%(果核25.5%),果仁11.4%,果核壳14.1%。 (2)内在品质:巩留树上干杏还原糖含量在14.3~19.3 g/100g 之间,蛋白质含量在2.98~4.06g/100g 之间,胡萝卜素含量在0.0401~0.0854g/1000g之间,维生素E在0.208~0.607 mg/100g之间,钾含量在1.97~2.59 g/100g之间。 (3)安全要求: ①树上干杏产品质量按NY/5307-2005无公害食品落叶果树坚果生产规定执行。 ②树上干杏的生长环境按NY/5013-2006无公害食品林果类产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规定执行。

包装规定:
本规定地域范围内的巩留树上干杏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巩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提出申请,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证书持有人:
巩留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地域保护范围:
巩留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部,伊犁河上段,特克斯河下游流域,东接新源县,西连伊宁县,南连特克斯县和昭苏县,北与新源县毗邻。巩留树上干杏生产区域地处在天山之脉位于巩留县西北部海拔770m~2000m之间,地势东高西低,属高低山地貌类型。巩留树上干杏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2乡1镇11个行政村(塔斯托别乡:塔斯托别村、团结村、英买里村;提克阿热克乡:夏湖村、前进村、莫因故则村、阿克巴斯托村、中心村;阿克吐别克镇:哈雷村、红光村、齐那尔村),地理坐标位于巩留县西北部东经82°08′00″~83°33′31″,北纬43°21′01″~43°38′11″,保护面积3500公顷,年总产量达到160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