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大红袍赤豆

“海门大红袍赤豆”系主产于海门市境内的特色小杂粮地方品种,其老熟种子呈长圆柱形,表皮紫红、种脐乳白色、粒粗饱满、皮薄肉厚、质地坚硬,煮熟后软烂易破皮,沙而不黏,口感细腻,有豆的清香。初级产品豆沙其色紫红,其味香糯微甜,柔软不黏,糯而不腻。

2.1 气候情况 海门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较足,土地肥沃,自然环境独特。全市年平均气温15.9~16.7℃。,年平均降水量1048㎜,其中夏季降水量占到50%以上,全市年日照总时数2120h左右,年平均无霜期238d。温、光、水条件完全能满足“海门大红袍赤豆”的正常生长。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梅雨期,夏季常遭受台风的危害。但对赤豆生长影响不大。 2.2 水文情况 海门市境内沟河与长江相通,年平均最高潮位、最低潮位分别为5.50m、0.62m,地下水深度距地表平均0.8m。年平均水温17.6℃,水源充足,水质清澈,水的PH值为7.44,符合3类水以上的灌溉条件,适合“海门大红袍赤豆”的生长。 2.3 土壤地貌情况 海门地处长江下游,系冲击平原。境内地势平坦,沟河纵横交叉,地势西北略高,东南偏低,地表海拔2.5~5.2m,平均4.96m。全市可耕地面积6.01万hm2,占总面积的49.2%。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中黄夹沙土,土壤PH值7.8 ~8.2,平均为8。土壤条件也有利于赤豆的生长。

3.1产地要求 “海门大红袍赤豆”的产地为海门市全境,生产环境应符合《GB 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和《GB 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产地要平坦,排灌通畅。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要高,土质疏松、通透性良好,耕作层厚度在13㎝以上,土壤PH为8,忌连作。 3.2 种子选择 选择粒大饱满、种皮红紫色、脐白色、无病斑、无虫蛀、光滑有光泽的“海门大红袍赤豆”作种子,并符合《GB 4404.3农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的相关要求。 3.3 生产控制 3.3.1 种植方式 3.3.1.1 与1.33~l.5m组合的玉米间作。 3.3.1.2 与1.7~2.Om组合的玉米大豆间作。 以上种植方式主要考虑赤豆与玉米间作后,根据赤豆的攀援特性,将玉米作为支架,既防止赤豆的倒伏,又为赤豆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空间。 3.3.1.3 行距1.0m纯作。 3.3.2 播种 3.3.2.1 间作玉米应选用早熟、紧凑型品种。 3.3.2.2 于3月底至4月初播种,与玉米同播,穴播于玉米小行中间。或4月中旬于玉米出苗后穴播于玉米植株中间。 3.3.2.3 穴距0.4~0.5m,每穴播4~6粒种子。 3.3.3 定苗 在赤豆苗3~4张复叶时进行,每穴定苗2~3株。纯作的定苗3~4株。 3.3.4 施肥 3.3.4.1 玉米收获前7d左右是赤豆二次分枝期,施发棵肥尿素(150~225) kg/hm2。纯作的施发棵肥尿素(90~120) kg/hm2。 3.3.4.2 初花期施花荚肥复合肥(8:8:9) 300kg/hm2。 3.3.4.3 盛花期施鼓粒肥尿素75kg/hm2。 3.3.4.4 赤豆施肥应穴施,距赤豆根15cm左右,以防伤苗。如干旱,应进行抗旱,使肥效早发挥。 3.3.5 防病治虫 苗期对地老虎利用早晚进行人工捕捉。 3.3.6 玉米秸秆处理及除草 玉米收获后,及时割除上半部玉米秆,或将玉米秆(5~6)株进行绕头扎结,减少对赤豆的荫蔽。 玉米收获后应及时清除玉米行间杂草。 纯作的应及时中耕除草一次。 3.3.7 收获 赤豆荚枯黄即可分批采收。严禁带青收获,提高赤豆色泽和品质。

产品特征:
4.1 感官特征 “海门大红袍赤豆”系主产于海门市境内的特色小杂粮地方品种,其老熟种子呈长圆柱形,表皮紫红、种脐乳白色、粒粗饱满、皮薄肉厚、质地坚硬,煮熟后软烂易破皮,沙而不黏,口感细腻,有豆的清香。初级产品豆沙其色紫红,其味香糯微甜,柔软不黏,糯而不腻。 4.2 内在品质 经测定“海门大红袍赤豆”含总淀粉≥46%,蛋白质≥23%。 4.3 安全要求 “海门大红袍赤豆”质量安全按照江苏省地方标准《新选大红袍赤豆间作栽培技术规程》(DB32/T439)标准要求执行。产品符合《新选大红袍赤豆》(DB32/T438)江苏省地方标准。

包装规定:
凡在本规范规定的地域内种植的“海门大红袍赤豆”及加工产品均可申请使用地理标志,标志使用人应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在其产品或包装上统一标注“海门大红袍赤豆”及加工产品地理标志编号和组合图案,标注时可采用标牌、印刷等多种方法,但均应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设计使用手册》的规定和要求。

证书持有人:
海门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地域保护范围:
“海门大红袍赤豆”属豆科蔓性植物,原产地位于江苏省海门市,包括海门街道、滨江街道、三厂街道、三星镇、临江镇、包场镇、常乐镇、悦来镇、余东镇、四甲镇、正余镇、海永乡。地处东经121°04′~121°32′,北纬31°46′~32°09′,总面积1148.77 km2。常年全市“海门大红袍赤豆”播种面积在1300 hm2左右,总产量2600t,总产值208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