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江叠鞘石斛

  • 更新日期:
  • 保护日期:
  • 保护范围:
    夹江叠鞘石斛产地范围为四川省夹江县歇马乡、麻柳乡、华头镇共3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 特产分类:
  • 颁发机构:

四川夹江叠鞘石斛黄草黄橙石斛枫斗金钗铁皮鼓槌室内外绿植种植苗

正品店铺 立即购买

夹江叠鞘石斛因其生产于夹江县,故谓之“夹江叠鞘石斛”。其种植历史悠久,最早长在梨树、桑树、核桃树、李树、樱桃树、麻柳树、黄桷树的树杈上。石斛当时叫栽秧花(又名:吊兰花、还魂草),生命力极其旺盛,有捆草、铁草、马棒草等品种。

石斛早在汉代就载入《神农本草》,性微寒、味甘淡,养阴益胃、生津止渴,常用于热病伤津,口干烦渴,病后虚热,阴伤目暗,视物昏花,补五脏虚劳赢瘦等症。它含有24种人体不可缺少的氨基酸,是当今国际饮料市场的重要原料。近年研究表明,石斛又是提取治疗心、脑血管病药物的主要原料,市场需求很大。著名的产品有“石斛夜光丸”、“鲜石斛露”、“西枫斗”、“金耳环”等。同时,石斛植株还具有较强的观赏价值。夹江叠鞘石斛种植于土壤湿润肥沃无工业污染的歇马、麻柳、华头等乡镇,奠定了夹江叠鞘石斛的优良品质。

 夹江县歇马乡与洪雅县天宫乡接壤的尖峰山,是夹江县境内最高山峦之一,属峨眉山余脉。

  自1840年(清道光庚子年)鸦片战争以后,清王朝的吏治腐败,蠹书狼役,扰累地方,政以贿成,刑以钱免,府厅州县纵盗殃民,广大农民无路可走。残酷的盘剥、无情的压榨,在广大的人民心中聚集和萌发了要推翻清朝统治的强烈愿望。1859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下,李永和、蓝朝鼎秘密聚会,焚香结盟,于10月初发动了反清起义。由于连续的清军合围,起义农民经常发生头痛脑热和心速加快,病痛长期折磨着起义军的身体和心智,在此绝境下,一名起义农民意外发现了一种生长在大树树杈和阴暗潮湿的地表岩石上的圆柱状野生植物,并嚼食服用之后,顿觉生津止渴、滋阴养胃、神清气爽。自此以后,农民义军多服用这种圆柱状野生植物以生精养肺,治疗恶疾。这种生长在大树树杈和阴暗潮湿的地表岩石上的圆柱状野生植物,就是今天的叠鞘石斛。由于它独特的疗效和保健功能,用来入药和制作药膳的方法也就从那时开始流传开来。


  其实,在夹江县歇马乡还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传说。传说有一只鸟儿偷吃了盘古的果实,在途经歇马的途中将果核吐在歇马的一颗树上,后来这颗果核就长成了夹江叠鞘石斛。

 

  夹江叠鞘石斛的种植历史则起源于隋唐时期,据《夹江县志》记载,清朝嘉庆年初,夹江叠鞘石斛就开始广泛种植。

 

  1978年,歇马乡尖峰村成立了“尖峰药场”,主要生产、加工各种中药材,夹江叠鞘石斛也就是在这时开始进入医药领域。


  1988年,乐山中药材公司李国俊前来歇马考察,看到歇马的石斛种植情况他们便一起去看了尖峰村王喜之和王喜成的石斛。当时,王喜之家种植有45株石斛,王喜成家种植有42株。李国俊回去后,就立即给乐山中药材公司汇报说,夹江县的石斛“由野生变成了家养”。于是,中药材公司开始在歇马大规模发展黄草种植。在歇马大力发展石斛种植的同时,该公司还逐渐在周边市县,比如眉山市、雅安市、峨眉山市、洪雅县、丹棱县、荣经县以及名山县等地到处宣传、组织种草。后来,该公司又多次组团赴云南等地寻找石斛品种,中药材公司组织引进的石斛有几百斤,农户自己引进的更是不计其数(当时,300株为一亩,大概有500亩左右)。种草拿回来之后就种植在石头上,经研究,种植石斛须用60%的牛粪,40%的泥土,且不占耕地、不费时间、不施肥料。当时,500亩的石斛种植规模吸引了乐山中药材公司、四川中药材公司、南京金陵制药厂、浙江药物研究所、峨眉中药学院(现峨眉医学院)、重庆药物研究所等相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前来考察。

 

  药理作用

 

  明代张景岳《本草正》概括了叠鞘石斛的功效特点,“用除脾胃之火,去嘈杂善饥及营中蕴热,其性轻清各缓,有从容分解之妙,故能退火,养阴,除烦,清肺下气,亦止消渴热汗”,具清养肺胃之功。《药品化义》谓其“主治肺热久虚,咳嗽不止”,《本草纲目拾遗》载叠鞘石斛能“解暑”,结合本品滋阴退热之功,常以之与清暑益气生津之品配伍,用于暑热症的治疗。如《湿热经纬》的“清暑益气汤”,其与西洋参、麦冬、竹叶、西瓜翠衣等同用,主治暑热泪盈眶症,热伤气阴,症见发热、口渴汗多、体倦少气、脉虚数者。《名医名方录》的“消暑生津汤”,其与石膏、竹叶、知母、生地、芦根、西洋参等同用,主治小儿暑热症(小儿夏季热),症见小儿夏季长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少汗者,皆有满意疗效。又谓其“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清代末期,《本草思辨录》认为:“叠鞘石斛,为肾药,为肺药,为肠胃药”。叠鞘石斛为临床清养肺胃之佳品。叠鞘石斛为中医常用的滋阴除热,养胃生津之要药。主要用于胃阴虚症、肾阴虚症、虚热症等疾患。


夹江叠鞘石斛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叠(迭)鞘石斛(Dendrobium denneanum Kerr.)。 

二、立地条件 

野生或仿野生环境状态,模仿野生环境状态选择距离交通主干道100m以外,降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平均相对湿度80%左右,生态环境良好的生产区域,海拔400m至1300m米,选择沙质岩石、石壁或乱石之处栽培,土壤pH值7.0至9.0,有机质含量≥1.0%。 

三、栽培管理 

1. 繁殖方法:选取3年生生长健壮的植株,用分株繁殖和高芽繁殖法进行繁殖。 

2. 栽培方法:主要选用贴石栽培法。 

3. 种植规格:合理密植,每667㎡(亩)400丛以下。 

4. 灌溉和排水: 

(1)灌溉:夏秋高温期,应在早晨和傍晚时喷灌,春冬时,应在温度稍高的中午前后喷灌,以种植基质适当湿润与润透为度。 

(2)排水:经常清理排水沟,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积水。 

5. 除草:每年5至8月份进行人工除草,除草次数不少于3次。 

6. 施肥:石斛栽培成活后,一年内可追肥2次。早春施肥一般在2至3月份;早秋施肥在9至10月份进行,以腐熟的农家肥上清液或多元复合肥溶液15000 kg/h。施肥水时间在清晨露水干后进行。 

7. 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与加工 

1. 采收:每年秋季至来年春季可采收,11月至12月为最佳采收期。采收方式包括采旧留新和全草采收。采用采旧留新方式的应采收18个月以上生长期的植株地上部分。 

2. 初加工:鲜用者除去根及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稍搓净,65℃以下干燥至含水量≤12%;也可将将干燥茎扭曲成螺旋形或弹簧形成枫斗;还可将干燥茎切成段(节)。 

五、质量特色 

1. 感官特色: 

(1)鲜品:本品茎呈圆柱形,长约20cm至60cm,直径0.5cm至1.5cm。表面黄绿色,光滑或有纵沟纹,节明显,色较深,节上有膜质叶鞘。肉质多汁,易折断。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粘性。 

(2)干品:本品茎呈细长圆柱形,不分枝,上下近等粗,上部通常略弯曲,长约20cm至45cm,直径0.2cm至1.2cm,节间长1.5cm至5.5cm,表面黄绿色,具光泽,光滑或有纵沟纹;节明显,稍膨大,色较深。质坚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褐色,有短纤维状维管束外露。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粘性。 

(3)枫斗:本品呈螺旋形或弹簧状,通常3至6个旋纹,茎拉直后长5cm至10cm,直径0.2cm至1.2cm。表面黄绿色,具光泽,光滑或有纵沟纹;节明显,稍膨大,色较深。质坚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褐色,有短纤维状维管束外露。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粘性。 

(4)饮片:本品圆柱形,长约5至15mm,直径0.2至1.2cm,表面黄绿色,具光泽,光滑或有纵沟纹;节明显,稍膨大,色较深。质坚脆,易折断,断面浅黄褐色,有短纤维状维管束外露。气微,味微苦而回甜,嚼之有粘性。 

2. 理化指标:鲜品水分≤85.0%,干品、枫斗和饮片水分≤12.0%;总灰分≤4.0%,浸出物≥10.0%(50%乙醇为溶剂),多糖含量≥8.0%(以葡萄糖计)。 

3.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申请:
夹江叠鞘石斛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夹江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夹江叠鞘石斛的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