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黍红花斑山药

鸡黍红花斑山药盛产于金乡县鸡黍镇东李村、西李村、杨庄村等地,种植历史悠久,距今已经300多年。该地区为沙化土质、土体构型均匀一致,没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营养丰富,加之优良的品种和独到的栽培技术,种出的山药外形、品质俱佳。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路过此地,品尝过东李村红花斑山药,吃后赞不绝口。该产品外形美观独特,具有“红花斑”典型特征;软滑细嫩,入口即化,面中带沙,香里有甜;富含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皂甙、粘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具有健脾、益胃、滋肾、止咳、降血糖的功效,是药食两用之佳品。

1、土壤地貌情况:济宁市境内地处平原,其优良品质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是分不开的。红花斑山药产地鸡黍镇东李村一带的土壤为沙质壤土,土层深厚,土质为棕壤、质地较肥沃,椐测定有机质含量1.32%,全氮0.076%,全磷0.082%,碱解氮68mg/kg,速效磷26mg/kg,速效钾93mg/kg,土壤代换量18.2毫克/100g,PH值为5.5-7.0非常适合山药生长。 2、水文情况:区内水利条件优越,地下水源充足,农田排灌设施配套水质清澈,无污染,完全达到了旱能浇、涝能排。 3、气候情况:地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雨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天高气爽温差大,有利作物的生长发育。金乡县鸡黍镇地处北纬34°-35°之间,即处在北纬60°以南,适宜短日照作物生长。本区光照资源丰富,光照充足,常年平均日照时数为633.72小时,占全年可照时数的56%,能有效地满足山药的生长需求。年积温2264.8℃,平均气温20-22℃,7月份温度最高38℃,月平均气温34℃,1 月份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13℃。无霜期229天左右,自然农耕期长达290天左右。夜间凉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养分积累。

1、产地选择:保护区范围内土壤质地为沙壤土(褐土),土层厚度60--70cm,排灌方便;土壤有机质含量1.32%,碱解氮含量68 mg/kg速效磷含量26mg/kg,速效钾含量93mg/kg,土壤代换量18.2毫克/100g,土壤pH值5.5至7.0。非常适合山药生长。红花斑山药的产地为鲁西南平原,保护区鸡黍镇东李村一带的土壤为沙质壤土,土层深厚,土质为棕壤、质地较肥沃,红花斑山药优良品质的形成,与它所处的地理环境和土壤条件是分不开的。加之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较为适宜山药的生长和发育,所以,是形成红花斑山药优良品质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红花斑山药是当地农民经多年苦心探索、精心改良、科学培育出的独具地方特色优良品种,也是适应该区域环境条件的特有品种。选种要求选用“零余子”多的品种或表皮完好、无病无损的块茎作繁殖材料。 3、生产过程管理:鸡黍镇东李村红花斑山药生产过程符合无公害山药生产技术规程,详细管理过程按照《鸡黍镇红花斑山药生产技术规程》操作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在农药安全间隔期后适时采收,采收所用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 5、生产记录要求:使用农业投入品要建立档案,记录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次数、用量、使用方法,收获日期等。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红花斑山药地下肉质块茎,棍棒状,长70cm~100cm,中段直径一般2cm~3.5cm , 表皮粗糙呈淡黄褐色,表面密生细须根,外表具有红花斑,皮薄、肉质细嫩,洁白如玉,粘性十足,生嚼味淡,口感无异味、爽口、顺滑、脆嘛。熟食肉面、肉细、味香。是产妇、老人的佳补食品。 2、内在品质指标:红花斑山药营养高,100g鲜山药含蛋白质2.2g~2.4g、总糖2.8g~3.2g、淀粉10g~12.0g、钙30mg~50mg,锌3.6mg/kg~4.5mg/kg。红花斑山药营养丰富,是当之无愧的。 3、安全要求:李庄红花斑山药产品质量应符合《无公害食品署类蔬菜》(NY5221-2005)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包装规定:
济宁市保护境域范围内所有的红花斑山药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鸡黍红花斑山药”农产品地理标志及其图案,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证书持有人:
金乡县红花斑山药种植专业合作社

地域保护范围:
鸡黍镇东李村红花斑山药的地域保护范围为:东至杨庄村,西至西李村,北至马集、南至李杭楼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6°15′~116°22′,北纬34°56′~35°06′,总生产面积106.67公顷,年总产量3200吨。主要涉及金乡县鸡黍镇所辖行政区域内的15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