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化杜仲茶

天天特价 杜康牌野生开化杜仲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买三送一

正品店铺 立即购买

民间传说有北宋道人江天然建道馆于开化县城北之钟山顶上,“日饮思仲,龙须飘逸”,享寿百岁仍神清气爽、红光满面,人称江神仙。后慕名而来的炼丹人都仿照江神仙之法,采开化高山上的野生杜仲树叶炮制成茶,冲开水饮用,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

开化县位于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地处浙皖赣三省七县交界处,是连接浙西、皖南和赣东北的要冲,浙江的“西大门”。建县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距今有1025年历史。县域面积2236平方公里,辖18个乡镇(建制镇9个)、449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开化县环境优美,气候宜人,资源丰富,生态和谐。境内多山,县域版图的85%为山地,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山林总面积280多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0.4%,位居全国前列,有天然“氧吧”之称。全县地表水水质达Ⅰ类水标准,被国家环保总局划定为“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并于2002年3月命名为全国生态示范区。2004年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县。

国内的杜仲树多分布在华中和西南温带气候区内,大体上和长江流域相吻合。杜仲的中心产区都属山区和丘陵,目前尚能看到残存的杜仲次生天然林和半野生状态的散生树,说明这些地区是我国杜仲的原始自然分布区。而地处山峦重叠、沟深林茂的浙江西部山区,自然环境复杂的开化县也有幸成为自然野生杜仲树得天独厚的生长地之一。

《开化林业志》记载,“适宜的气候,良好的植被,肥沃的土壤特别有利于茶叶类产品的生长,适宜多种经济植物的种植。”开化县“海拔500米以上山地土壤富含有机质,土层厚30-60厘米,pH值5.5左右,有机质含量1.44-4.05%,适宜杜仲树生长。”

开化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6.4℃,昼夜温差平均为10.5℃,年平均降雨量1990毫米,日照时数达1785小时,无霜期252天。全县水资源总量27.2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7916立方米,分别是全国的3.91倍,全省的3.93倍,作为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源头,全年出境水质达到Ⅱ类水标准。全县境内峰峦重叠,山岭连绵,“晴日遍地雾、阴雨满云山”,一年四季早晨云雾缭绕,森林覆盖率高达80.4%,素有“中国亚马逊雨林”之称,全年空气质量达到国家Ⅱ级以上标准,生态环境为浙江之首。

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昼夜温差大的山区气候使得开化杜仲茶有效营养成分含量更高,袋泡开化杜仲茶水浸出物高达44%,明显高于其他地区的杜仲茶33%以下含量。充沛的雨量、优异的水质和云雾的长年滋润使得开化杜仲茶的鲜叶翠亮清纯,蓝天白云之下充足的日照使得开化杜仲茶光合作用旺盛,叶绿素特多。独一无二、自创的开化杜仲茶制茶工艺,所生产的杜仲茶干茶色绿,茶香明显,茶汤亮绿,香气独特,茶底嫩绿,回味甘醇。特点:绿茶型杜仲茶,带开化杜仲茶特有茶香,滋味鲜醇甘爽。明显的防病治病功效获得国内外一致赞誉。

  

文化背景

开化县是浙江十大名茶之一的开化龙顶茶产区,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据县志记载:“明崇祯4年(1631年),进贡芽茶四斤。”“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箩装黄绢袋袱插旗进京。”“民国18年(1929年)桐村戴开顺茶号1100余担运往上海出口。”“民国36年(1947年)茶叶参加杭州特产展览会。”长期积累的精湛加工技术为开化杜仲茶提供了强大的工艺支持。

《神农本草经》记述常服杜仲能健康无病,得以长寿成仙的故事,迄今流传不迭。开化县不但野生杜仲资源十分丰富,高龄野生杜仲树比比皆是,当地老百姓更有数百年利用野生杜仲树皮、叶进行防病治病的漫长历史。光绪《开化县志》载:“世传二道人炼丹于此,宋时有江天然居焉,故建月波亭于此。”民间传说有北宋道人江天然建道馆于开化县城北之钟山顶上,“日饮思仲,龙须飘逸”,享寿百岁仍神清气爽、红光满面,人称江神仙。后慕名而来的炼丹人都仿照江神仙之法,采开化高山上的野生杜仲树叶炮制成茶,冲开水饮用,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并常作为特制灵丹妙药布施给当地百姓防病治病。所以开化当地的世居农民均知道杜仲树叶的药用价值;谁要是腰酸背痛,四肢无力,特别是劳动中腰膝扭伤,就上山剥上几片杜仲树皮、采上几把杜仲树叶,煎汤吃上几次就能痊愈;并历来就有采摘杜仲树鲜叶经手揉制成形并用锅炒制成茶叶冲喝,用来治病保健的传统。


开化杜仲茶文化沉淀


民间传说有北宋道人江天然建道馆于开化县城北之钟山顶上,“日饮思仲,龙须飘逸”,享寿百岁仍神清气爽、红光满面,人称江神仙。后慕名而来的炼丹人都仿照江神仙之法,采开化高山上的野生杜仲树叶炮制成茶,冲开水饮用,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并常作为特制灵丹妙药布施给当地百姓防病治病。

 

品牌建设

 

老少皆知的药用价值和当地民间代之以茶的生活习惯使得开化杜仲茶的研究具有扎实的根基,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茶叶质量的追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杜仲茶的种植培育和制作工艺的研究显得迫切而重要,开化县杜仲茶研究所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诞生的。开化县杜仲茶研究所是一家民营科技企业,进出口农业龙头企业、国家绿色食品会员单位、浙江省诚心经营示范单位。开化县杜仲茶研究所自成立以来,已与浙江大学、浙江林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浙江宁波万里学院等多家高校联合研发杜仲保健饮料、杜仲粉等杜仲新型产品,并成功开发了广普型食品添加剂——超溶缩速溶纯杜仲粉。和台湾、香港客商合资组建中外合资公司,一期投资100万美元,建设厂房,生产高档杜仲茶、杜仲保健饮料等延伸产品;二期将投资260万美元生产杜仲粉、杜仲晶、杜仲降压胶囊等系列保健品。

开化县杜仲茶研究所依托其自创的、独特的制茶工艺、雄厚的科研力量和当地丰富的杜仲资源优势,带动开化县8乡镇26个行政村的农民种植和培育了2万余亩杜仲林,并使其逐步规范成为“浙江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浙江省森林食品示范基地”、“衢州市绿色特色农业生态示范园”杜仲林基地。同时采用统一技术、分户管理、统一收购的形式组织农民采收杜仲树叶,制作高品质的开化杜仲茶,带动当地农民开创新的致富之路。


开化杜仲茶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选叶片相对较厚的华仲3号、5号。

(二)立地条件。

选择背风向阳,海拔500至800米的温暖湿润山区丘陵地带。土壤pH值5.0至6.8,土质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的中酸性土壤。

(三)栽培管理。

1. 种植:选适合立地条件经深耕重施有机肥的山地,杜仲苗栽植的最佳时间为10月下旬至来年2月底前。

2. 密度:山地杜仲林为120至220株/666.7㎡(亩),平地速生杜仲林为1000至1200株/666.7㎡(亩)。

3. 管理:适时中耕除草,保持土壤疏松。在可能的条件下亩施农家肥500kg以上,饼肥150kg左右。

4. 修剪:控制顶端优势,扩大立体采摘面。幼林需3次定型修剪,速生林每年1次重修剪,以保证树势生长及鲜叶采摘方便。

(四)鲜叶采摘。

每年3至4月采绿色小叶制作精制茶;5至10月采绿色大叶制袋泡茶。盛叶器需清洁、透气,严禁采黄叶、烂叶、干叶和枝丫;鲜叶进厂后按标准及时分级验收、分级摊放。

(五)加工。

1. 工艺流程:采摘→摊青→杀青(袋泡茶需粉碎)→揉捻→二青→造型→足干→精选。

2. 摊青:时间4至8小时,厚度不超过3厘米,摊青室内通风,避免阳光直射,摊青程度以茶叶含水量72%左右为宜。

3. 杀青:高温杀青,先高后低,嫩叶老杀,老叶嫩杀,杀青温度控制在210至230℃,杀青叶含水量掌握在60%左右。

4. 揉捻:由揉捻机冷揉,加压轻—重—轻,交替进行,以轻揉为主,防止挂丝。袋泡茶改粉碎,杜仲茶粗细控制在15至50目之间。

5. 二青:以叶厚不超0.5cm、温度调至100至120℃的烘干机,使杜仲茶叶含水量降至40%左右。

6. 造型:由揉捻机对茶肧进行整形,使成条率达90%以上。    

7. 足干:用80至90℃的烘干机烘干,使其含水量低于7%。    

8. 精选:除片、末、梗及夹杂物使成品茶粉末不超过1%。

(六)质量特色。

1. 感观特色:

干茶松散色绿,用手轻揉有明显成团的杜仲胶丝相连,茶香明显,茶汤亮绿,茶底嫩绿。特点:绿茶型杜仲茶,带开化杜仲茶特有茶香,滋味鲜醇甘爽,有普通绿茶般口感。

产品分精制茶:特级、特一级、特二级;袋泡茶一级、二级;共五个等级。

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

精制茶

袋泡茶

含水量

≤7.5

粗纤维含量

≤18.0

≤23.0

游离氨基酸

≥0.08

≥0.15

水 浸 出 物 含 量

≥22

≥39

叶绿素

≥1.5

茶多酚

0


专用标志使用申请:
开化杜仲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衢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