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烤烟

南平具有种植烟叶的悠久历史,清人陆耀《烟谱》记载:“烟草,处处有之……第一数闽产,而浦城最著。其种较真,产亦独盛。非人力独勤,乃良田地气使然也”,历史上浦城晒烟曾被列为朝廷贡品,有“贡丝”之称。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及“国家级烟叶标准化生产优秀示范区”,被认为是我国烟叶产区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优质烟区之一。保护区域地处闽江源头,武夷山东侧以丹霞地貌为主的山间盆地、冲积区,森林覆盖率74.7%,位居全国前列,光温水资源丰富。南平烤烟品种以K326为主,实行烟稻轮作、高起垄、深早栽、多施有机肥等栽培措施。烤后烟叶成熟度好,颜色多桔黄、色泽饱满、结构疏松、油份足、弹性强;烟叶具有典型东南清香型特征,烟气绵柔清甜、透发性强,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劲头适中,杂气少,余味舒适。还原糖、总糖含量较 高,钾含量较高。特征致香成分表现为棕榈酸、硬脂酸含量较高,总体表现为碱性致香物质含量相对较低,酸性、中性致香物质含量中等,次生物碱含量低。南平烟叶具有“清香、甜感、透发”的感官质量特色,这特色在各中烟卷烟产品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1、土壤地貌情况:南平市地处福建省北部,位于闽、浙、赣三省交界处,俗称“闽北”,辖区面积2.63万平方千米,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保护区域地处武夷山东侧以丹霞地貌为主的山间、盆地冲积区,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74.7%,位居全国前列,是“地球上同一纬度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教授周波2009《南平市生态市建设总体规划纲要》),为烟草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南平植烟土壤主要为水稻土、红壤、黄壤和紫色土壤,土壤较肥沃,养分含量高,自然条件适合,南平烟区的土壤pH值在4.5-6.5之间,生长的烟叶质量较好。南平烟区的土壤氯离子含量不超过30mg/kg种植的烤烟燃烧性好。 2、水文情况:南平境内河流众多,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河有176条,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溪河有70条,构成溪河众多、径流量大、流域面广的自然水系。主要河流有“一江八溪”,即闽江、建溪、富屯溪、崇阳溪、南浦溪、松溪、麻溪、沙溪和金溪。全市多年平均径流深1040毫米,径流的分布一般随流域高度而增大。全市多年平均陆面蒸发量为720毫米,水面蒸发量为1000毫米,蒸发的地理分布差异不大,大致与年降水、径流的趋势相反,即西北小、东南大。光泽、武夷山与江西资溪一带形成一个闭合区,所以武夷山脉主峰附近径流深可达1960毫米,为福建省之首。闽江、建溪、富屯溪等流域地表水的水质均可达到农田灌溉水质二级标准以上。保证了种植南平烤烟过程中的无污染的水源,为种植出高品质的南平烤烟提供保障。 3、气候情况:南平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均温17~20℃,年平均降雨量1300-1900mm,≥12℃的积温5500~6600℃,年无霜期300d以上,年日照百分率约为40%左右,烟草生育期的降雨量400-520mm,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这里冬短而无严寒,被认为是我国烟叶产区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优质烟区之一,(《中国烟草科学》 2007年05期 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优质烟区之——南平烟谱志南平,贡丝出武夷)非常适合烟草生长。

南平烟区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实行“烟稻轮作”,采取隔年轮作,以水稻、玉米、豆类等为前茬。以高起垄、深早栽、多施有机肥等栽培措施。 1、品种选择:小品种以K326为主,采取单行高垄种植,中等肥力田块,株行距为0.5m×1.2m,每667平方米种植1100株,以发挥群体优势,保证烟株个体发育与群体生长的协调。 2、生产过程管理与控制技术:2.1、育苗技术:育苗方式为漂浮育苗。基质装盘时水分合适,以手捏成团,落地即散。基质装好盘后,用压孔板压出2mm~3mm深的播种穴,每个孔穴直播1粒~2粒包衣种子,然后将育苗盘移至已配好营养液的育苗池中。2.2、移栽技术:推行地膜覆盖栽培,移栽前15d~20d,先进行粗整畦,然后在垄中间开深15cm~20cm,宽10cm~15cm的条沟,施用条沟肥后将条沟填平、垄体整高,整细、整平垄体表面土块,使垄体饱满,再盖膜待栽。采用基肥与追肥、干施与浇施、无机肥与有机肥、三要素与中微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施肥量准,比例协调,以株定量,均匀一致;移栽烟苗行株距为(120cm±5cm)×(50cm±3cm),每公顷栽烟16500株。移栽时用直径5cm的木棒在烟畦上按株距打穴深12cm~15cm(确保放入烟苗不露出地膜),选用7叶~8叶无病均匀壮苗放入穴中(不能覆土),立即浇足定根水。烟苗根部务必与穴底土壤接触,防止架空死苗。 2.3、大田管理技术:移栽后10d内要经常查苗补苗。新补烟苗要重点管理,追施“偏心肥水”,促进其快速生长,保证烟田植株整齐一致。在烟株团棵前后去掉压膜土,用木棍撑起地膜,进行清沟大培土,把沟间多余的土耙碎后培上烟畦,围拢烟株基部,压住膜内杂草,将烟畦薄膜由原来的紧密覆盖改为宽松覆盖,即由“拉链式”压膜改为“纽扣式”压膜。当烟株大田团棵期开始掀膜培土,烟株旺长后全面揭去地膜。根据烟株长势、田块肥力、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因素,灵活掌握打顶时期、打顶高度和留叶数,做到适时打顶、适当留叶,保证株型合理、上部烟叶充分发育,顶叶长度45cm~55cm左右,株型近筒形或腰鼓形。做到后期“烟田不见花,烟株无乱杈”。 2.4、病虫害防治技术: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突出农业防治措施,以栽培避病为基础,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安全、经济、有效地将有害生物造成的损失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之下的植保措施体系,长期稳定地把病虫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保障优质烟叶的生产。 3、产品处理:成熟采收技术:基本原则为下部叶适时早采,中部叶成熟采收,上部叶充分成熟采收”。采收时间通常上午采收烟叶,多云、阴天均可整天采收烟叶。避免在烈日下采收烟叶,旱天宜采露水烟,雨天宜在雨停后采收。遇田间烟叶出现返青时,等其重新落黄后再采收。编烟与装烤技术:编烟前必须进行鲜烟分类。鲜烟分类以成熟度为主,兼顾叶片大小、病残叶等分类。在鲜烟分类的基础上,采用绑烟、串烟或夹烟方式,分别进行烟叶编竿(或夹烟),同竿(夹)同质。编烟时叶基对齐,编扣(夹)牢固,束间距离均匀一致。每2片为一束。烟竿两端各留5cm左右空竿。编烟线采用麻质或棉质绳。编好的烟挂于荫凉处,避免泥土污染、曝晒、挤压、雨淋。调制技术要求:调制设施为密集式烤房。按照三段式烘烤技术要求,变黄期把握充分变黄凋萎,促进淀粉的转化;定色期要求适时排湿定色;干筋期要避免高温烤红等问题。 4、生产记录要求:南平烤烟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生产记录档案,对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情况以及收获日期、质量检测情况、销售情况等进行全面记录,生产记录应当保存两年以上,以备查询。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南平烤烟烤后烟叶成熟度好,颜色多桔黄、色泽饱满、结构疏松、油份足、弹性强;烟叶具有典型东南清香型特征,烟气绵柔清甜、透发性强,香气质好,香气量足,劲头适中,杂气少,余味舒适。 2、内在品质指标:南平烤烟特征化学成分表现为还原糖、总糖含量较高,钾含量较高,具体指标为还原糖22-32%,总糖24-34%,钾≥2%。 3、产品质量安全规定:南平烤烟产品质量应符合(GB 2635-1992)标准。

包装规定:
在南平地域范围内生产出的南平烤烟,如需使用“南平烤烟”地理标志的,应当向南平市烟草学会提出申请,经审核批准后才能使用,同时,要规范包装标志的使用和产品运输。(1)包装:在包装方式上按等级使用麻制品包装,每包净重为25kg,体积为80cm×60cm×(30±5)cm;原烟打包时烟叶把头应整齐有序,叶尖朝内,叶柄朝外,烟叶不外露。农产品地理标志明显,外卡为电子标签、内卡为纸质标签,标清产品产地、品种、等级、重量(净重),用正确的中文和等级英文+阿拉伯数字符号书写(如C2F为中部桔黄色二级),标签注明内容与包内烟叶相符。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南平烤烟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式)。(3)运输:烟叶运输应单装专运、装好后烟包要用篷布遮盖防日晒、雨淋,即装即走。运烟的车厢应干燥、无污染、无异味、干净。运输烟叶的车辆必须具备“三证”,相关手续全齐。装卸必须小心轻放,不得摔包、勾包。严禁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装,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以防发霉、串味。(4)贮藏:贮存场所应清洁、通风,应有防晒、防雨设施,产品应分等级堆放,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存;有条件可冷库等保鲜贮存。

证书持有人:
南平市烟草学会

地域保护范围:
“南平烤烟”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南平市辖区内的延平区、邵武市、建阳市、武夷山市、建瓯市、光泽县、顺昌县、浦城县、松溪县、政和县等十个县(市、区),共计121个乡镇,地理坐标:东经117°00′-119°17′,北纬26°15′-28°19′之间,适宜种植南平烤烟的耕地面积150000公顷,实际种植面积为2万公顷,年产量约4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