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花椒

清水花椒为伏天采摘,俗称“伏椒”。树体较高大(3〜7米),树型紧凑,皮刺大而稀,枝梢少刺,基部宽厚,常退化,羽状复叶,有小叶7〜11 片,叶片椭圆形、深绿色、较厚、有光泽;叶面蜡质层厚、质脆、有椒香味;叶柄及叶脉无小刺;果穗大而紧凑,果柄较长,果粒大,鲜果呈鲜红色,干果呈红褐色,粒大饱满,果面疣状腺点突起明显,内瓤为浅黄色,成熟时果实不易开裂,干后开裂呈梅花状或两口四瓣;麻味醇厚、香味浓郁,无异味。

2.1地形地貌 清水县地处鄂尔多斯地台西南和北祁连地槽褶皱带东端,清水县境东部为陇山余脉南北向盘龙山,南部有盘龙山南段东西向笔架峰,西部是弓型高峰科山梁,北部为南北向化岭山与封山;在山梁内外,形成以牛头河为中心的汤浴河、樊河、后川河四大水系。在群山环抱中,形成牛头河中部的山间盆地。 2.2土壤情况 清水花椒生产地域土壤主要为黑垆土、黄绵土和潮土,有机质含量1.37%~1.9%,pH值7.1~8.1,土壤表层疏松多孔,渗水性、适耕性和保肥性较好,特别适宜清水花椒种植。 2.3气候条件 清水县气候温和,属陇中南部温带半湿润区,年平均气温9.8℃,地面平均气温12.7℃,夏季各月平均气温20.7℃~21.5℃,是花椒果实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平均最高气温27.7℃~28.8℃,极端最高气温37.8℃,影响花椒光合作用的有害高温日明显少于其他地区。年降水量561.9毫米,全年无霜期204天,清水花椒开花或幼果期平均气温6.1℃~12.1℃,适宜授粉和坐果。全年日照时数2011.7小时,七、八月份是清水花椒果实快速生长和营养成分积累期,月平均日照时数249.6小时,十分适宜清水花椒的生长,是形成清水花椒品质特征的主要因素。清水花椒果实成熟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着色和营养成分积累。 2.4水文状况 清水花椒主产区位于牛头河流域,牛头河流域是清水县主要的饮用水源保护地,水质十分良好,非常适宜农田灌溉。牛头河流域所辖的白沙、永清、红堡三镇没有工矿企业,不存在排污现象,水文情况良好,因此,能够在保证清水花椒品质的基础上满足其水分需求。

3.1 建园技术 3.1.1园地选择 园地要选在远离城市和交通主干道的空气清新、无“三废”污染、无城市医疗垃圾和砖瓦窑的空旷地带,土层厚度1m以上,壤土或沙壤土,地下水位1.5m以下,统一规划,集中连片建园。 3.1.2苗木选择 选择良种壮苗,主根≥20cm,侧根≥2条,地径≥0.5cm,苗高≥50cm,芽体完整、饱满。苗木必须具备“三证”(许可证、质量检验证、检疫证),确保苗木纯度和质量。 3.1.3苗木定植 3.1.3.1定植时间 秋季栽植、春季栽植和雨季栽植。秋植为11月,春植为3月中、下旬,雨季栽植为阴雨天。秋植必须埋土过冬,雨季栽植必须摘叶。 3.1.3.2定植密度与方式 定植的株行距为5m×5m或5m×6m。采用直径×高为0.6m×0.8m大穴栽植,栽植前将1000~1500kg/666.7m²秸秆(铡碎)、1000kg~3000kg农家肥、50kg~80kg复合肥或磷肥与表层土混匀填入,将底土放在表层或行间,并浇足水等待定植。 3.1.3.3 定植苗木 3.2土肥水管理 3.2.1土壤管理 3.2.1.1深翻扩穴 深翻厚度不低于30cm。 3.2.1.2中耕除草 在生长季节降雨或灌水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 3.2.1.3覆草 覆草应在春季施肥、灌水后进行,利用麦秸、玉米秸等覆盖于树冠下,覆草厚度为15~20cm,上面压少量土,麦收后可加压一次补充草量。 3.2.2施肥 3.2.2.1施肥原则 注重有机肥、辅助无机肥的原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3.2.2.2基肥 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厩肥、沤肥、有机复合肥等为主,于9月下旬~10月底全园或开沟施入,施肥量依树龄、树势而定,一般盛果期椒园施有机肥75t/hm²,磷酸二铵450kg/hm²。 3.2.2.3追肥 追肥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增施磷、钾肥,盛果期树在花后、果实膨大期、花芽分化期分别穴施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复合肥每次各300kg/ hm²;于4月~5月份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液肥、多元微肥等2次~3次。 3.2.3水分管理 花椒树萌芽前、开花后、果实膨大期及土壤封冻前各灌一次水,采用畦灌、沟灌、穴灌等方法。干旱区花椒园可采用穴贮肥水,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渗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可全园种植黑麦草、三叶草或覆盖地膜以减少水份蒸发,改善土壤结构。 3.3树体管理 3.3.1整形修剪 3.3.1.1整形 树形采用自然开心形,主干高40cm~60cm,主干上均匀着生水平夹角为120°的3个主枝,每个主枝着生2个~3个侧枝,侧枝和主枝上着生结果枝和结果枝组,其分布在主枝两侧,呈平斜生状。 3.3.1.2修剪 依据树龄采用不同的修剪方法。幼龄树采取定干和短截两项措施,促进树冠迅速扩大,培养好树体骨架,促其早结果、早丰产;结果树以疏为主,除去病虫枝、交叉枝、重叠枝、徒生枝,改善通风透光条件;老树以更新为主,疏枝和短截相结合,保留健壮枝条并对其加强培养,逐年疏除老枝,恢复树势。 3.3.2花果管理 在花序分离期及时进行疏花,一般5cm以上的结果枝占 50%以上,间隔摘去1/5~1/4的花序。若5cm以上的结果枝占50%以下,应间隔摘去1/4~1/3的花序。通常是强旺的主枝、侧枝和枝组不疏或少疏,弱的主枝、侧枝和枝组应多疏。 3.4病虫害防治 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以农业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方法。认真清园,深翻改土,刮除老翘皮、剪除虫梢并集中烧毁,消灭越冬病虫源;生长季在树干上绑草把、麻袋片等诱杀幼虫。化学防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 3.5果实采收 3.5.1适时采收 果实具有该品种特有的红色时,且油腺饱满,轻按渗油,应及时采收。一般集中在入伏3天后进行。 3.5.2采收技术 采收时注意不可损伤结果枝,采收后应凉于阴影处,厚度必须小于12cm,并于次日用阳光曝晒法或暖炕烘干法制干。 3.6生产记录 认真记录清水花椒生产情况、病虫害发生状况、技术措施、农药化肥的使用说明,建立清水花椒生产过程的记录档案,完整记载投入品的名称、使用时间、使用目的、使用方法、使用量。各销售点要有销售台账,建立清水花椒销售档案,记载销售的去向、数量、等级、时间等。

产品特征:
4.1 外在感官特征 清水花椒为伏天采摘,俗称“伏椒”。树体较高大(3〜7米),树型紧凑,皮刺大而稀,枝梢少刺,基部宽厚,常退化,羽状复叶,有小叶7〜11 片,叶片椭圆形、深绿色、较厚、有光泽;叶面蜡质层厚、质脆、有椒香味;叶柄及叶脉无小刺;果穗大而紧凑,果柄较长,果粒大,鲜果呈鲜红色,干果呈红褐色,粒大饱满,果面疣状腺点突起明显,内瓤为浅黄色,成熟时果实不易开裂,干后开裂呈梅花状或两口四瓣;麻味醇厚、香味浓郁,无异味。 4.2 内在品质指标 清水花椒精油含量≥7.5mL/100g,不挥发性乙醚萃取物≥10.4%,不饱和脂肪酸≤0.97g/100g,油酸C18:ln9c≥0.2g/100g,亚油酸/α-亚麻酸≥0.7g/100g,α-亚麻酸C18:3n3c≥0.17g/100g,γ-亚麻酸C18:3n6c≥0.012g/100g,挥发油含量(以干基计)≥3.3mL/100g。 4.3 安全要求 清水花椒产品按照国家相关质量标准要求执行,根据国家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制定清水花椒的生产操作技术规程。

包装规定:
5.1标志 在包装方式上采用箱式包装和袋式包装两种,包装箱或包装袋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已获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其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使用具体标注按有关规定执行。 5.2 标识 明确表述地域范围内的地理标志“清水花椒”的生产经营者, 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清水花椒”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清水花椒”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识, 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清水花椒”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5.3 标签 在标签上标注“清水花椒”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及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产品名称、数量、品种、产地、包装日期、保存期、生产单位等内容。 5.4运输 清水花椒运输时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必符合清洁、卫生、无污染的要求。运输过程中,严禁使用含残毒污染的仓库和车厢,不允许和有毒物品混放、混装、混运。长途运输、短暂停车时,要保持环境通风、干燥,严防日晒雨淋,注意通风散热。

证书持有人:
清水县宏昊花椒协会

地域保护范围:
清水县地处东经105°45′~106°30′,北纬34°32′~34°56′,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47公里,面积2012平方公里。清水花椒产地分布在清水县金集镇、郭川镇、贾川乡、土门乡、远门乡、白驼镇、红堡镇、永清镇、白沙镇、秦亭镇、山门镇、黄门乡、新城乡、王河镇、松树乡、丰望乡、草川乡、陇东乡18乡镇240个行政村,清水花椒种植面积为20000公顷,年产花椒3.6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