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红薯

襄城红薯薯皮光滑,色泽鲜亮,有红、黄等颜色,呈椭圆形或纺锤形,外形匀称,平均单果重300克左右。襄城红薯粗纤维少,鲜食味甘,熟食味浓,质地细腻,口感绵软甘甜。

襄城县位于中原腹地,东倚伏牛山脉之首,西接黄淮平原东缘,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适宜种植红薯的种植。 2.1 土壤地质地貌情况 襄城县境西南部为连绵起伏的浅山区,土壤系河流冲击形成的石灰质,含有大量的红色水成岩风化而成的棕壤,富含磷、钾,土层深厚,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中等,低氯。土壤中砂粘颗粒比例适当,疏密适度,通透性好,非常适宜红薯生长的需求。 2.2 水文情况 襄城县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质清澈、洁净。年均降雨量750mm,境内有大小河流16条,过境水量平均达11.51亿立方米以上。全县浅层地下水总储量1.4亿立方米,全县境内没有污染源,水源达到农产品无公害生产使用水标准,建设有完善的灌溉体系,灌排方便,可满足红薯生长需要。 2.3 气候温度情况 襄城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4.7℃,年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281.9小时,年平均积温5463.8℃,无霜期为210天,适宜红薯生长需要。特别是红薯生长的6—9月份 ,平均气温25.2℃,光照721.4小时,降水486.5mm,热量充足,光照充沛,降水丰富均匀,且昼夜温差大,十分有利于红薯生长和养分积累。

3.1 地块选择 “襄城红薯”产地环境质量应符合《NY/T 5010-2016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选择我县西部岗丘浅山区,远离交通主干道,环境无污染,土壤系石灰质,土层深厚,疏密适度,磷钾含量丰富,低氯,适宜红薯生长。 3.2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适应市场需要的品种,如鲜食及加工用优良甘薯品种普薯32号、烟薯25。 3.3育苗 采用温室、塑料大棚、温床等育苗技术,通过适时调整育苗地温度、湿度、光照,培育壮苗。 壮苗标准为苗龄30天左右,茎粗壮,节间短,叶片肥厚,苗长20~25厘米,春苗应每百株重500克以上,没有气生根,具有本品种特征,无病害,浆汁多。 移栽时,高剪苗,减少茎线虫、黑斑病等病害传播蔓延。 3.4 整地起垄 深耕25厘米左右,旋耕二遍,然后高起垄,垄距宽度为80-90厘米,垄高25-30厘米。使红薯生长有深厚的土层,保证薯块外表光滑,块形均匀。 3.5 适时栽培 春薯一般在4月下旬到5月上旬,待地温稳定在15℃以上栽插;夏薯在小麦收获以后及时整地种植。 3.6 田间管理 栽插后浇足水,封严窝,红薯生长期间一般不浇水,若久旱不雨,可适当轻浇。若遇涝积水,应及时排除。当红薯长势弱时,栽后1个月内每亩追施尿素量不超过5千克,追施氮肥宜早不宜迟,中期高温多雨不宜追肥。当红薯进入块根迅速膨大期后,为防止茎叶早衰,可用0.5%尿素+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根外叶面喷肥,每亩用量30~40千克,喷肥时间以傍晚为宜。7月底8初下,雨天每亩施尿素3-4千克。封垄前及时中耕除草。 红薯的清园除杂,可有效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茎线虫病、黑斑病、病毒病;斜纹夜蛾、甘薯天蛾、以及小地老虎、蝼蛄、蛴螬、金针虫等地下害虫。一般采用以下几种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针对主要病虫害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实行严格轮作制度,与非旋花作物轮作3年以上;培育适龄壮苗,平 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提高品种的抗逆性;清洁田园,建立无病种子田。 (2)物理防治。采用高温杀菌装置杀菌;人工捕杀旋花天蛾幼虫,灯光、糖蜜诱杀成虫;摘除斜纹夜蛾卵块,糖醋液诱杀成虫。 (3)生物防治。采用植物源农药和生物源农药等防治病虫害,土壤使用生物农药防治线虫病。 (4)化学防治。使用适用高效低毒农药,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使用违禁农药,不超量、超范围使用农药。 3.7 及时采收,科学储藏 根据不同用途适时收获,一般在10月中旬开始,霜降前完成收获,根据气温情况可延长到月底。在收获过程中做到轻刨、轻装、轻运、轻卸,防止破伤,影响品质。 贮藏前进行全库杀菌处理。严格剔除带病、破伤、受水浸、受冻害的薯块。贮藏量一般占库房空间的2/3。薯堆四周留10--15厘米间距。库房温度保持在10~13℃,湿度保持在85~90%,确保贮藏产品品质。

产品特征:
4.1 感官特征 薯皮光滑,色泽鲜亮,有红、黄等颜色,呈椭圆形或纺锤形,外形匀称,平均单果重300克左右。襄城红薯粗纤维少,鲜食味甘,熟食味浓,质地细腻,口感绵软甘甜。 4.2 内在品质 襄城红薯营养成分丰富,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2.2克/100克;抗坏血酸含量≥3.8mg/100g;可溶性糖含量≥0.95%;淀粉含量≥18克/100克。 4.3 质量安全规定 襄城红薯种植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技术标准要求,条件好的按照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生产,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 使用的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推行标准化生产,科学化管理,切实保障襄城红薯质量安全。

包装规定:
5.1 包装 襄城红薯包装主要采用袋式或箱式包装,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产品有明确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商标、产品执行标准、生产者及详细地址、净含量及包装日期,要求字迹清晰、完整、准确。 5.2 标识 襄城红薯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红薯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襄城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襄城红薯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襄城红薯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5.3 储存与运输 襄城红薯在储存过程中,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进行地窖、仓库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 在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通风散热工作,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证书持有人:
襄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地域保护范围:
“襄城红薯”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境内,覆盖襄城县紫云镇、丁营乡、十里铺镇、王洛镇、汾陈镇、颍阳镇、颍桥回族镇、双庙乡、山头店镇等9个乡镇257个行政村,其保护范围地理坐标为东经113°21′42″~113°41′40″,北纬33°41′20″~34°16′44″;生产登记面积2.86万公顷,年均总产量稳定在112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