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小麦

2014年11月,农业部发布第2179号公告,正式将“新乡小麦”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名录,并授予证书。同时,新乡小麦主产区延津县45万亩小麦生产基地还是河南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 小麦是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是世上分布最广的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粮食作物之冠,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小麦起源于亚洲西部,传入中国的时间较早,据考古发现,新疆孔雀河流域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炭化小麦,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殷墟出土的甲骨有“告麦”的文字记载,说明小麦很早已是河南北部的栽培作物。《诗经 周颂 思文》中也有小麦、大麦的记载,说明西周时黄河中下游已遍栽小麦。新乡小麦栽培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新乡小麦就以产量高、品质优闻名全国,成为中央机关食用配麦。1989年出版的《新乡市农村名优特产》在首页专题介绍了新乡小麦,指出“小麦是新乡市粮食作物中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多,具有全局性的一种优势作物”。20世纪90年代,新乡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决定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小麦生产,新乡小麦的名声一路走强。农业部先后发布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3—2007年)》、《全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新乡市作为全国强筋小麦的主产区均名列其中。 小麦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据文献记载:“小麦秋种冬长,春秀夏实,具四时中和之气,故为五谷之贵”;“北方小麦性温,食之平和不燥,有养心安神功效,治心悸失眠不安”;“新麦性热,陈麦性平”;“面粉补虚损,厚肠胃,强力气,止水痢,治疗疾病甚多”之说。现代科学证明,小麦籽粒中富含人体必需的多种营养物质,通常小麦籽粒中的营养成分平均含量:碳水化合物约占70%,蛋白质含量约13%,脂肪约2%,矿物质约1.8%。此外,还含有纤维素、可溶性糖类、多种维生素等。 “新乡小麦”具有籽粒白色、饱满、透明、角质、色泽光亮的外在特征和容重高、出粉率高、籽粒蛋白质含量高,湿面筋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长的内在品质。用“新乡小麦”面粉蒸出的馒头独具“口感筋道、麦香浓郁、后味甘甜”的特点。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新乡小麦”的容重为780—829g/L,蛋白质(干基)含量15.36—17.73%,湿面筋含量34.2—35%,面团稳定时间18—32.8min,出粉率为69.4—70.5%。近年来,大量小麦品质检验结果表明,“新乡小麦”指标能够达到强筋小麦国标二等以上,居全国第一位;制成的面包粉质量居全国第一位,与美国红硬小麦、加拿大强筋小麦品质相当。作为我国强筋小麦代表的“新乡小麦”,从质量上讲,品质完美;从产量上讲,遥遥领先;从规模发展上讲,位居全国之首。“新乡小麦”可以名副其实地谓之“中国第一麦”。 “新乡小麦”的独特品质是由当地的气候、水质、土壤自然条件所决定的。新乡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内地势平坦,平原地区占总面积的78%,土壤质地主要为壤土和黏土,地力肥沃,四季分明,冬寒夏热,秋凉春早,光热资源极适宜小麦生长发育。小麦一般在10月上旬始播,翌年5月底至6月初成熟,生育期长达230~240天。越冬期间,不太寒冷的低温,既可以通过春化阶段,又可以增加分蘖;扬花灌浆阶段,光照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麦灌浆成熟。区域内无污染源,病虫害少。正是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造就了“新乡小麦”的优良品质。 “新乡小麦”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创下了多项全国、全省第一:2001年,注册了全国第一个小麦原粮商标——“金粒”牌。2002年,首批2.5万吨食用型新乡小麦出口到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2003年,“新乡小麦”在郑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与美国、加拿大等主产国硬质小麦并列挂牌销售,影响着全国乃至世界的小麦价格。2010年,新乡延津县建成的45万亩小麦基地成为河南省首个“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 “金粒”牌小麦荣获“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2011年,有省农业厅、新乡市农业局牵线,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与新乡市延津县签订了全国首个“合作共建有机小麦基地协议书”,“国酒”茅台酿入新乡成分。2012年5月23日,新乡市人民政府和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主办了“打造‘中国第一麦’高层论坛”,中国工程院、农业部、河南省农业厅、河南省农科院及小麦研究中心、河南科技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与领导应邀出席,积极献言献策。2013年 7月,中国粮食行业协会授予新乡市“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强市”称号,授予延津县“中国优质小麦产业化示范县”称号。 如今,“新乡小麦”又成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一员,意味着新乡市生产的小麦,产量高、质量好,而且有一个量化的标准,被国内和国际公认。颜色像金子一样的“新乡小麦”,将成为新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一张崭新、靓丽名片。

1、土壤地貌情况:新乡市地形可分为山区、丘陵、平原三类,整个地形特点是:太行山区雄峙西北,北部峰峦连绵,丘陵区岗岭起伏,南部平原舒坦辽阔。?平原面积大,黄河冲积平原占总面积70%,其余为太行山山前冲积倾斜平原和山区,地下水水质和补给条件良好。新乡市土地开发历史悠久,现有耕地面积41.3万公顷(620万亩)。土壤为黄河冲积潮土和太行山前冲积淤土,土壤质地主要为壤土和粘土,土层深厚,地力肥沃,有机质含量平均在1.5%。 2、水文情况:新乡水资源丰富,境内有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总量达14.8亿立方米。黄河流经新乡市170公里,年均引黄水量15亿立方米左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乡境内长度77公里,建成后可供水4亿立方米。地下水位浅且水量富足,水中含氮量大,每立方米含量折合硝氨2.5千克,属地下肥水。小麦产区内无污染企业,农田经多次黄淮海(项目)开发,现已达到田成方、路成网、沟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 3、气候情况:新乡市属温暖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其特点是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昼夜温差大,冬季寒冷少雨雪。年均气温14℃,最冷月份1月,平均气温-0.2℃;最热月份是7月,平均气温27℃。年平均降水量573.4毫米,年蒸发1750毫米。年日照2300小时左右,全年无霜期时间长达220天,适于多种农作物生长。

1、产地选择与要求:产地环境条件符合《无公害食品 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NY5332—2006)标准。选择地势平坦、易灌易排、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生产区域。土壤肥沃、含无机养分和有机质丰富,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达到15克/千克以上,酸碱度适宜,PH值在7.5以下。不准使用工业废弃物、城市垃圾和污泥;不得使用未经发酵腐熟、未达到无害化指标的人畜粪便等有机肥料。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用的品种应经过国家、河南省审定通过或引种批准;品质指标达到国家小麦标准,并兼顾高产、抗逆性强等优良性状。选用品种的种子质量应符合《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GB 4404.1—2008)的规定。目前,中早茬以郑麦366、西农979、藁优2018等半冬性品种为主;晚茬以豫麦34等弱春性品种为主。 3、生产过程管理:新乡小麦生产过程包括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产品收获等步骤。具体如下: ①整地; 耕深达到25厘米~27厘米,耕后机耙两遍,除净根茬,粉碎坷垃,达到上虚下实,地表平整。根据播种机播幅宽度,打好畦待播。麦畦适宜长度30米~50米,宽度2米~3米。 ②播种; 播期:半冬性品种10月5日至10月18日播种,弱春性品种10月15日至10月25日播种。若播期推迟,应采取种子催芽、适当加大播种量等措施予以弥补。稻茬撒播麦田要在收稻前排水晾墒,降低土壤湿度,适时撒播。 播量: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早茬、分蘖力强的品种每亩播量7千克~8千克;中晚茬、分蘖力弱的品种每亩播量9千克~10千克;稻茬撒播麦每亩播量13千克~15千克。行距配置:高产田块采用25厘米、27厘米等行距或者20厘米/30厘米(20厘米/20厘米/30厘米)宽窄行种植;中低产田采用20cm等行距种植。 播种方法 采用播种机播种,要匀速慢行,做到下种均匀,深浅一致,播深3厘米~5厘米。 ③田间管理; 前期管理(播种至返青); 查苗补种:出苗后对缺苗断垄(10厘米~17厘米以上无苗为“缺苗”,17厘米以上无苗为“断垄”)的地方,用同一品种的种子浸种后及早补种,或在小麦三叶期至四叶期补苗,疏稠补稀。 冬灌:当日平均气温下降到3℃~5℃时(常年在12月上旬),对0厘米~20厘米土壤(壤土)含水量低于20%的麦田进行冬灌。禁止大水漫灌,以当天渗完为宜,每亩灌水量30立方米~40立方米(后同)。 中耕:浇过蒙头水的麦田,在小麦齐苗后,及时划耧松土;一般麦田在11月中、下旬进行浅中耕,破除板结,提高地温,消灭杂草。 追肥:底肥不足、麦苗发黄的田块,结合冬灌,每亩补施纯氮4千克~6千克。稻茬撒播麦田趁雨、雪或灌水每亩及早撒施有机肥3立方米~5立方米、氮肥(纯N)8千克~10千克、磷肥(五氧化二磷)7千克~9千克、钾肥(氧化钾)5千克~8千克、锌肥(ZnSO4)2千克,同时进行粪草覆盖。 中期管理(返青至抽穗); 中耕:早春浅中耕,松土保墒,提高地温,消灭杂草。 灌溉:拔节末期(基部第一节间固定、第二节伸长1厘米以上;常年在3月中下旬)进行灌溉。 追肥:结合灌溉,每亩沟施或穴施纯氮5千克~7千克。 预防倒伏和霜冻 对旺长麦田,在起身期每亩使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30克~50克加水50千克均匀喷雾;或者深锄7厘米~10厘米断根控长。拔节以后若遇突然的寒流天气(日最低气温-1℃~-2℃),在寒流前立即浇水,预防霜冻。 后期管理(抽穗至成熟); 灌溉:后期干旱时,应在小麦扬花后10天~13天,用小水浇灌;不浇麦黄水,有利提高籽粒品质。 叶面喷肥:灌浆期结合病虫防治,每亩用尿素0.5千克~1千克或磷酸二氢钾0.2千克加水50千克进行叶面喷洒,预防干热风和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 ④主要病虫草害防治; 小麦常见病虫草害有全蚀病、根腐病、纹枯病、白粉病、蚜虫、吸浆虫、麦蜘蛛、野燕麦等。防治方法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即采用农业防治,如选用抗性强的品种,定期轮换,保持品种抗性;合理耕作制度、轮作换茬、中耕除草、清洁田园等农艺措施,减少病虫害的发生。生物防治,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同时要保护天敌,主要是通过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色光板、震频式杀虫剂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化学防治具体方法: 全蚀病、根腐病 用3%敌委丹悬浮种衣剂50毫升加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20毫升加水100毫升~125毫升,或选用12.5%全蚀净悬浮剂20毫升加水500毫升,拌种10千克,闷种2小时~3小时后播种。 黑胚病、秆黑粉病 用2.5%适乐时悬浮种衣剂10毫升,加水100毫升~125毫升拌麦种10千克。抽穗灌浆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粉500倍液喷雾。 纹枯病:返青、拔节期,当病株率达10%~15%时,每亩用5%井冈霉素水剂100毫升~15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 白粉病:孕穗期至抽穗期,病株率达20%时施药,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粉20克,加水50千克喷雾。 锈病:返青、拔节期,当病株率达2%或发现发病中心时开展药剂防治,每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毫升或12.5%烯唑醇可湿粉20克,加水50千克喷雾。 赤霉病:扬花初期,气象预报连续有雨或者在10天内有5天以 上降雨天气,每亩选用40%多菌灵胶悬剂100克加水50千克喷雾 。 叶枯病:抽穗、灌浆期,当病叶率达10%时,每亩用70%甲基托布津60克~80克,加水50千克喷雾。 蛴螬、蝼蛄或金针虫 达到防治指标(蛴螬3头/平方米,蝼蛄0.3头/平方米~0.5头/平方米,金针虫3头/平方米~5头/平方米)时,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1%拌种,或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3千克混拌20千克细土,耕地时均匀撒施。 蚜虫:33厘米单行苗蚜达200头时,每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6克~8克加水50千克喷雾。当百穗蚜量达500头时,每亩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40克~70克,或3%啶虫脒乳油40毫升~50毫升加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毫升~25毫升加水50公斤喷雾。 吸浆虫:麦播时,当虫口密度达防治指标2头/小方(10厘米×10厘米×10厘米)时,进行土壤药剂处理, 用50%辛硫磷乳油按种子量的0.1%拌种,或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3千克混拌20千克细土,耕地时均匀撒施。4月上中旬,用5%辛硫磷颗粒剂2.0千克/亩~2.5千克/亩,或用50%辛硫磷乳油、80%敌敌畏乳油150毫升/亩~250毫升/亩,对水2千克配成母液,均匀拌细土(细沙土、细炉灰渣均可)25千克~30千克制成毒土,均匀撒施麦垄间。发生严重地块,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亩用5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50毫升~25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 粘虫 抽穗、灌浆期,当麦田幼虫平均25头/平方米~30头/平方米时,每亩用25%灭幼脲悬浮剂30克~40克,加BT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g)30克~50克,加水50千克喷雾。田边地头、路边的杂草上都要喷到。 麦叶蜂:防治麦叶蜂一定要掌握在幼虫3龄前进行。当虫口密度达15头/平方米时,每亩用25%灭幼脲悬浮剂30克~40克,加BT可湿性粉剂(100亿孢子/g)30克~50克,加水50千克喷雾。 麦蜘蛛:33厘米单行麦蜘蛛200头以上时,应进行药剂防治。每亩用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50克~70克,加水50千克喷雾。 杂草:分蘖期(常年在11月中下旬),以猪殃殃、播娘蒿等双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噻磺隆有效成分1克~1.5克或用10%苯磺隆可湿性粉剂10克~20克,加水50千克喷雾;以野燕麦、看麦娘等单子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每亩用36%禾草灵乳油130毫升~180毫升,或用唑禾草灵(6.9%骠马)乳油40毫升,加水50千克喷雾。 返青期(常年在2月上中旬),是麦田杂草防治的补充时期。化学除草方法同分蘖期。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要求:包括收获、晾晒、贮藏等步骤。具体如下: ①收获:收获前10天~20天进行田间去杂,拔除杂草和异作物、异品种植株。蜡熟期(麦叶、麦穗全部变黄,茎秆还有一定弹性,大部分籽粒变硬)及时收获。按品种分收。联合收割机收获时,按品种连续作业;换品种时清净机器,防止机械混杂。收获机械、器具应保持洁净、无污染。 ②晾晒:收获后分品种晾晒;禁止在公路上及粉尘污染的地方晒麦。晒麦时要经常翻动,使其晒匀。 ③贮藏:去净杂质,强筋小麦与普通小麦要分仓贮藏,按品种分藏。在避光、常温、干燥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进行仓库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按具体说明使用,不得过量。 5、生产记录要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设专人做好以下记录:种植地点、品种名称,土壤耕作,灌溉时间、水量,施肥名称、方式、时间、施肥量,施用农药名称、方式、时间、施用药量,产品收获、仓储、销售等项目的日期、方式、数量等。所有记录应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记录档案应至少保存2年,应有专人保管。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新乡小麦具有“籽粒透明,角质,白粒,色泽光亮,籽粒饱满”的外在特征。 2、内在品质指标:新乡小麦具有“籽粒蛋白质含量高,温面筋含量高,面团稳定时间长,容重高,出粉率高”的内在品质。近年来,大量小麦品质检验结果表明,新乡小麦各项指标能够达到小麦国标二等以上,在河南省是小麦品质最好的地区,“优质小麦在河南,小麦看新乡”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测试,“新乡小麦”的容重为780 g/L~829g/L,蛋白质(干基)含量15.36%~17.73%,湿面筋含量34.2%~35%,面团稳定时间18 min~32.8min,出粉率达69.4%~70.5%。 3、安全要求:产地环境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大田作物产地环境条件》(NY5332—2006)标准,产品质量也必须符合《无公害食品麦类及面粉》(NY 5301—2005)标准,禁止使用未依法登记和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肥料、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切实保障小麦质量安全。

包装规定:
1、分级:新乡小麦一般分为一级、二级两个等级。一级为蛋白质含量大于15%,湿面筋含量大于35%,面团稳定时间大于10分钟,籽粒完好无破损;二级为蛋白质含量大于14%,湿面筋含量大于32%,面团稳定时间大于7分钟,籽粒完好无破损。 2、包装标识:包装主要采用袋式或箱式包装,包装材料必须符合国家强制性技术规范要求。产品有明确标签,内容包括:产品名称、商标、产品执行标准、生产者及详细地址、净含量及包装日期,要求字迹清晰、完整、准确。 3、标识:新乡小麦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生产经营者,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新乡小麦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新乡小麦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新乡小麦”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4、贮藏:在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贮藏设施应清洁、干燥、通风,无虫害和鼠害。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易发霉、发潮、有异味的物品混存。若进行仓库消毒、熏蒸处理所用药剂应符合国家有关食品卫生安全的规定。 5、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卫生、无异味、无污染,运输过程中应防止日晒、雨淋,通风散热工作,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证书持有人:
新乡市种子管理站

地域保护范围:
新乡小麦农产品地理标志生产地域范围包括新乡市下辖的卫辉市、辉县市、新乡县、获嘉县、原阳县、延津县、封丘县、长垣县8个县(市)共计100个乡镇。生产地域范围地理坐标:东经113°23′24〞-115°01′00〞,北纬34°53′50″-35?°50′08〞,北与安阳、鹤壁、濮阳三市相邻,西和焦作接壤,南与郑州市、开封市隔河相望,东与山东省菏泽市毗邻。东西总长149.25公里,南北总长106.5公里,种植总面积25万公顷(375万亩),年总产187.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