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

阳澄高高旗舰店

正品店铺 立即购买

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产于江苏苏州阳澄湖。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蟹。体大膘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膏腻,十肢矫健。在民间,素有“九雌十雄”的说法,指农历九月雌蟹长足,“膏”多味美,十月份雄蟹丰满,“膏”多肥佳,此时性腺发育最佳。煮熟凝结,雌者成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滋味鲜美。阳澄湖湖水清澈,湖底坚硬,水草丰茂,延伸宽阔,气候得宜,是养殖大闸蟹的最佳湖段。特殊的环境,使阳澄湖大闸蟹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四大特征:青背、白肚、黄毛、 金爪。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作为一个山水一色境相合的古城,美食怎么可以缺少?说起苏州的美食,也是各式各样,琳琅满目,但若谈到螃蟹,那必定是苏州阳澄湖的大闸蟹!

        金秋九月,桂花飘香,是个赏月看秋景的好时期,也是吃螃蟹季节的开始。而到了十月深秋,夏末秋凉,这是螃蟹已经初长成,公蟹的蟹膏已经厚重的不得了,而母蟹的蟹黄也开始多固起来,这时真正是个吃螃蟹的绝妙时期。

       在中国吃蟹已经有了近5000多年的历史。长三角地区,通过考古发现我们祖先用的废弃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残壳,而在西欧、北美很多国家至今还没有人敢吃螃蟹。在长期的历史探索中,人们总结出中国的三大名蟹,分别是古丹阳的大泽河蟹,河北白洋淀河蟹以及江苏阳澄湖河蟹。

       唐代诗仙李白就曾说过:“蟹螯即金液,曹丘是蓬莱。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而阳澄湖大闸蟹,又名金爪蟹。蟹身不沾泥,俗称清水大闸蟹。体型庞大,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肉质细腻。而每逢金风送爽,丹桂飘香之际,也正是这金爪蟹上市的旺季。煮熟后,雌蟹成金黄色,而雄的如白玉透明,是闻名中国的名产。

      关于中国人吃蟹,很多老外都称赞华人实在是长了副灵活的舌头,有些人竟然可以吃完螃蟹后,剩下的壳依旧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螃蟹,细看来,里面的肉全部用牙签一点点的挑干净了,实在感叹中国人对吃的痴迷,花费时间之长,之精。而至于外国人也只能用无比惊讶的眼光看着,并情不自禁竖起大拇指的份了。

 

人们认识和食用阳澄湖大闸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辞海》(1999缩印版第506页)中载道:“阳澄湖……水产资源丰富,富灌溉、养殖之利,以产河蟹著名。”阳澄湖大闸蟹的悠久历史,可追溯到距今4000多年前天下第一食蟹人,鲁迅先生曾曰:“第一食蟹者为天下勇敢之最,传说为巴解也。”据传大禹治水时期,有个叫巴解的督工率领一批民工在阳澄湖边治水,工棚口的火堆引来黑压压一片“夹人虫”,上岸行凶咬人,在稻田咬断稻根,偷吃谷粒。晚上,巴解率众人在工棚边开沟筑壕,灌进沸水,升起火把,“夹人虫”席卷而来,纷纷跌入壕沟中死去。被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令人开胃的鲜香美味。巴解闻到香味,大着胆子第一个品尝了“夹人虫”。从此,阳澄湖蟹就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人们为了感激敢为人先的巴解,把巴解的"解"字下面加了个“虫”字,称“夹人虫”为“蟹”,并塑像于昆山巴城,诚为敬仰先民大智大勇之创世精神。唐代时阳澄湖大闸蟹就作为贡品送进京城,《吴郡志?风俗》上记载,吴人喜食蟹,昆山蔚州村(现为巴城镇绰墩山村)产蟹“大而肥美,土人藏之,鬻于市,俗谓之看灯蟹”。宋朝傅肱所著作的《蟹经》一书中记载道:“江浙诸郡皆出蟹,而苏尤多。”位于阳澄湖畔的郁州吴塘蟹,更是肉肥黄多,味道鲜美,其中最肥大的,据莫旦《苏州赋》注释云:“有及斤一枚者”,一只大蟹要一斤重。

       河蟹,乃天下第一美食也。古人云:河蟹,“美如玉珧之柱,鲜如牡蛎之房,脆比西施之舌,肥胜右军之脂”。

  苏州民间传说:相传在大禹的年代,河蟹称“夹人虫”。大禹治水时,有一个叫巴解的督工,为了防止“夹人虫”的侵袭,在驻地开深沟,待“夹人虫”大批在沟中后,用沸水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有一股独特的香味。巴解就拿起来吃一口,感到味道好极了。这第一口的赏试,换来国人以后的千千万万口。从此,“夹人虫”就变成人间的美味佳肴。吃“夹人虫”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但就这种美食,称其为“夹人虫”总感不妥,要起一个较合适名字。因为巴解镇压了这只“夹人虫”,因此,它的名称就是:蟹 。 
       《周礼》中载有“蟹胥”,据说就是一种螃蟹酱,可见早在二千多年前,螃蟹已作为食物出现在我们祖先的筵席上了。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介绍了腌制螃蟹的“藏蟹法”,把吃蟹的方法又提高了一步。后来陆龟蒙的《蟹志》,傅肱的《蟹谱》,高似孙的《蟹略》,都是有关蟹的专着,中国人对蟹的 知识更丰富了。
       但吃蟹作为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化享受,却是从魏晋时期开始的。《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毕卓(字茂世)嗜酒,间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 中,便足了一生矣。”这种人生观、饮食观影响许多人。从此,人们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的风流韵事,而且渐渐发展为聚集亲朋好友,有说有笑地 一起吃蟹,这就是“螃蟹宴”了。
 

  实际上,中国已有6000多年吃蟹的历史。在长江三角洲,考古工作者在对上海青浦的淞泽文化、浙江余杭的良渚文化层的发掘时发现,我们的先民在它们食用的废弃物中,就有大量的河蟹蟹壳。表明我国人民吃蟹的历史十分悠久,而西欧、北美等国至今还不敢吃河蟹。

  经过长期的历史的沉淀,发现中国三个地区生长的河蟹品质最好。即中国三大名蟹产地:             

  ① 地处苏皖两省的古丹阳大泽河蟹——花津蟹;② 河北白洋淀河蟹——胜芳蟹;③ 江苏阳澄湖河蟹——阳澄湖大闸蟹。

  要成为名蟹产地,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养殖的自然条件好——有大片湿地;二是要有大量天然蟹苗上溯——产地近通海的大江、大河;三是要靠近发达的大城市——有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给予传颂、推荐。     

  在历史上,古丹大泽包括丹阳湖、石臼湖、固城湖、南漪湖以及周边地区一大片低洼湿地,面积近350万亩。这块湿地横跨苏南和皖南二省,呈三角形,号称河蟹“金三角”。在这三大河蟹产地中,历史最悠久的要数古丹阳泽的“花津蟹”。它在唐代已十分有名,李白晚年就生活在当涂,他的诗词中,有大量的咏蟹诗句。明代朱元璋建都南京,花津蟹是最盛时期;清代花津蟹是当地县太爷进贡皇帝的贡品,乾隆皇帝封为“御之蟹”。         

  白洋淀的“胜芳蟹”,靠近北京,北京是元朝的都城,又是明、清两朝的都城。因此,“胜芳蟹”从元朝开始逐渐闻名。       

  “阳澄湖蟹”是明代中叶,随着苏州经济发展,而逐步闻名;到清代中后叶,上海开埠后,“阳澄湖大闸蟹”的名气逐步盖过前面两个产地。特别是解放后,“阳澄湖大闸蟹”几乎是一枝独秀。其原因是:①白洋淀断水;②河口设闸,阻断蟹苗上溯;③原丹阳大泽地区大量围湖造田;④江河水域污染;⑤阳澄湖是长江口最近的草型湖泊;⑥文革中样板戏:“沙家浜”的宣传。造成当今社会上人们只知河蟹以“阳澄湖大闸蟹”为最佳。

 

  历史上有多少文人墨客拜倒在“无肠公子”门下:从唐代皮日休、宋代黄庭坚的《咏蟹》;宋朝苏轼的《一蟹不如一蟹》;元代李祁有《讯蟹说》;明代王世贞的《题蟹》;清代李渔的《蟹赋》到曹雪芹的《螃蟹咏》;他们无不从各个角度赞美螃蟹的美味。

  宋代吴江太尉徐自道《游庐山得蟹》一诗中,不到庐山辜负目,不食螃蟹辜负腹。已成为蟹文化中的名句,广为传播。

  品蟹与饮酒密不可分,蟹文化往往与酒文化互相交融,互相衬托,互相促进。这种享受,作为一种文化,从魏晋时期就开始了。《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必卓嗜酒,席间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螃蟹;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这些诗词成为中国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蟹之四谛

 

:蟹谐谢,以蟹为礼,人际和谐;好蟹离不得好环境,人与自然须和谐共生。紫苏、菊花中和蟹腥,姜茶、黄酒中和蟹寒,无和无以养生。 

:“蟹仙”李渔所著《闲情偶寄》:"蟹之鲜而肥,甘而腻,白似玉而黄似金,已造色、香、味三者之至极,无一物可能上之。"品尝鲜美阳澄湖大闸蟹,使人心神感官愉悦,怡然自乐。

:五百年历史蟹八件,细剥慢品,秋季里的一桩雅事;持螯煮酒、赏菊吟诗,品蟹乃一种雅兴。

:蟹诗蟹画、蟹联蟹对;说不尽的蟹中乾坤,道不完的名人轶事。蟹味悠长,蟹趣难忘。


质量特色

       头胸甲明显隆起,甲壳坚硬、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双螯强健、八足齐全。蟹体肥壮,腿长爪尖,活动有力,反应敏捷。粗蛋白:雌蟹≥15.1%,雄蟹≥15.4%;粗脂肪:雌蟹≥9.5%,雄蟹≥7.1%。

地标地理

       阳澄湖是苏州市境内自然形成的湖泊,总面积为113 km2, 沿湖涉及苏州市相城区的元和(原陆墓镇)、太平、渭塘、阳澄湖镇(原湘城、阳澄湖镇),苏州市工业园区的娄葑、唯亭镇(原跨塘、唯亭镇),昆山市的巴城镇(原巴城、正仪镇),常熟市的沙家浜镇(原唐市、沙家浜镇),共4个市(区)8个镇。
  1.地理位置
       阳澄湖位于东经120°39’-120°51’、北纬31°21’-31°30’,在江苏省苏州市境内,西南离苏州市区约10公里,东距上海市约60公里,北离长江约30公里,是江苏省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 
       阳澄湖周围有巴城湖、傀儡湖、鳗鲡泾,南有青剑湖,西有盛泽荡等与之相邻的5个小型湖泊共同组成了阳澄湖群。
  2.湖貌特征
       阳澄湖是由古太湖在逐步演变、淡化过程中分化出的阳澄湖群的一个中心湖泊,南北长17.0公里,东西最大宽8.0公里,平均宽7.0公里。阳澄湖湖形不规则,湖岸曲折多褶,岸滩延伸宽阔,湖底平坦,底质坚硬,并由东北向西南逐步倾斜。阳澄湖总面积113 km2,湖中有两条带状圩埂纵贯南北,将该湖自然分为东湖、中湖、西湖三部分。东、中、西三湖彼此间均有河流港汊相互贯通而汇为一体。其中东湖49.12 km2,平均水深1.33 m— 2.5 m,中湖32.01 km2 ,平均水深1.3 m—3.0 m,西湖31.87 km2,平均水深1.4 m—4.5 m。阳澄湖高程为海拔吴淞基面2.9 m,蓄水量2.32*109 m3,平均水深2.05 m,最大水深位于西湖南端实测达5.2 m—5.8 m,是湖区土著水产生物越冬处所。周边10公里内除有5个小型湖泊组成阳澄湖为中心的湖群外,其余是土地肥沃的万顷平原水稻种植区。独特的湖貌特征和周边环境为湖区提供了极为丰盈的初始营养物质,从而为阳澄湖大闸蟹生长育肥所需的饵料生物的生长繁茂奠定了基础。
  3.水系、水文特征
       阳澄湖是长江下游南岸第一个中型淡水湖泊,水源与太湖同属长江水系,但比太湖距离长江更近,长江水经望虞河、浒浦河、元和塘、白茆塘、张家港七浦塘、杨林塘、浏河等通江河道及太湖水经望虞河、元和塘、娄江等湖道流经湖周的盛泽荡、鹅真荡、漕湖、昆承湖、巴城湖、傀儡湖、鳗鲡湖、金鸡湖、黄天荡等小型湖泊和沿湖大小92条河港流入或泄出。组成了独特而十分发达的水系,其水源不仅充沛,且有周边环绕的众多子湖和河道的缓冲、过滤调蓄,水位稳定。再加上整个湖泊西深(上游)东(下游)浅,来水入湖后又一次得到了缓冲和沉淀,使得水流舒缓,平均水流一般在0.03 m/s~0.06 m/s,水质清澄而又水量充沛。
       又因阳澄湖位于长江与太湖之间,独特的地理位置,发达的水系特征使阳澄湖成为吞吐性湖泊的水文特征,其流型分为顺流型和逆流型,两种流型共有五种流态,顺流型有西进东出、有西进南出和有西进北出为主的三种流态,其中又以前两种流态最为常见;逆流型有北进南出和东进南出为主的两种流态。但由于长江水利建设的因素,目前阳澄湖水文的流型和流态的变化与引排长江水密切相关,当伏汛期(或长江落潮)湖水位高于长江水位时,可由通江河道自流排江,当伏旱期(或长江涨潮)水位低于长江水位时,亦可由通江河道自流引江,并可通过沿江闸门来调节和控制阳澄湖的水位。因而阳澄湖自古至今,不管是自然条件还是人工控制,其水位均相对稳定。阳澄湖水位一般从4—5月份开始上升,7—8月份达年内最高,10月份以后水位开始下降,直至翌年3—4月份。历史最高水位4.36 m(出现在1954年7月24日),最低水位2.22 m(出现在1956年2月28日)。水位变化特征是高水位持续期长,达五个月(6—10月)之久,水位变化平缓,变幅一般在1.2 m以下。查阅历史资料省内其他湖泊的水位变幅均在1.5 m以上。相对稳定的水位对阳澄湖大闸蟹的栖息、蜕壳极为有利。
  4.气候特征:
       湖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征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5.8℃,1月份平均气温3.0℃,7月份平均气温28.5℃,年平均无霜期233天;雨水丰沛,年平均降水量1033.0 mm,最大年降水量1456.1mm(1975年),最小降水量553.8 mm(1978年),年内6-9月平均降水量505.0 mm,占全年降水总量的50.3%。其气候特征吻合于长江中华绒螯蟹的生殖洄游、溯江入湖生长育肥等的生活习性,为阳澄湖大闸蟹的优良品质提供了先决条件。
  5.水产资源特征:
       由于阳澄湖独特的地理位置加上水系、水文、水源和湖岸曲折多褶,岸滩宽阔,底部平坦等自然条件,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水产生物资源。
       ①离长江入海口近的地理条件,决定了中华绒螯蟹经浅海交配产卵后在溯江中逐步从蚤状幼体发育变态成大眼幼体后能在第一时间进入阳澄湖,其质量、活力、数量及入湖时间上都达到最佳。
       ②曲折多褶的湖岸线、宽阔的岸滩、充沛的水量、舒缓的水流、稳定的水位、适中的水深,使湖区饵料生物丰富多样,经苏州大学等实测和考查历史资料:湖区水生植物有22种,其中河蟹喜食苦草、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草、角茨藻等为优势种。从每年4月底萌芽生长,至6月份透出水面,生物量高达1026 g/m2。覆盖率在6月份达32%,8月份达70%,12月份下降到24.82%;浮游植物有8门67属(种),生物量3600-254700个/L,平均达38668个/L,出现在冬季夏季生物量达130.86万个/L。
       水生动物有浮游动物4类30种,生物量平均达2121.42个/ L;底栖动物有30属,平均生物量214.31 g/m2,平均密度116.58个/m2(其中螺类占58.3%,平均生物量47.87 g/m2;虾类占16.7%;蚌类占16.7%);鱼类有10目19科46属、67余种,近年为改善湖区水质,控制浮游生物量,维护鱼类种群结构,阳澄湖渔管会每年放流花白鲢鱼苗鱼种2000多万尾,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丰茂的水生植物和贝类资源,大大提高了水体的自净功能,不仅使水体清澄透澈,光照透射强、溶解氧含量高,亦为大闸蟹提供了大量适口、鲜嫩的饵料生物和创造了优越的栖息、生长育肥环境。其独特之处是大闸蟹长期在水质清澄、湖底质硬的水草丛中觅食攀爬,久而久之形成了“青背、白肚”的特征。
  6、水质理化特征
       阳澄湖虽距长江较近,但仍是典型的淡水湖泊。其水型为重碳酸盐类钙组二型,属软水型。在苏南8个大中型湖泊中,其湖水化学组成中钙离子含量高居第二位,达23.78 mg/L,而镁离子含量亦高居第三位,达6.0 mg/L,总硬度同样高居第二位,达1.68 mg/L,PH值7.3-8.6之间,呈微碱性;溶解氧8.5-17.34 mg/L,透明度平均达1.33 m。这充分说明阳澄湖的水质非常适合大闸蟹生长,尤其是丰富的钙、镁离子对大闸蟹的蜕壳、壳质的发生、壳质的色泽和硬度的形成极为有利。形成了阳澄湖大闸蟹壳薄而又坚韧的特征。
      综上所述,阳澄湖大闸蟹在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发达而相对独立的水系,曲折多褶的湖岸,延伸宽阔的岸滩,平坦质硬的湖底,适中的水深、稳定的水位、充沛的水源、舒缓的水流、良好的水质、温和的气候、丰富多样的饵料资源等自然生态环境的长期综合影响下孕育了青背白肚、黄毛、金爪、体壮的外观特征及桔红色的蟹黄、白玉似的脂膏、洁白细嫩的蟹肉,口感微甜、味道鲜美,色、香、味三极的内在品质。并有着优异的内在生化成份。


品牌建设

 一、阳澄湖牌阳澄湖大闸蟹
       1993年当地政府成立了吴县市相城阳澄湖水产养殖总场,1997年成功注册“阳澄湖”牌这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商标并对阳澄湖湖区的养殖业进行了产业结构优化调整。2003年吴县市湘城阳澄湖水产养殖总场更名为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大闸蟹集团公司。
     “阳澄湖”牌阳澄湖大闸蟹作为最高贵蟹的象征、最美味蟹的代言、最具美誉度的蟹品牌,面对这一宝贵财富,阳澄湖镇政府为确保“阳澄湖”牌阳澄湖大闸蟹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2009年阳澄湖镇作为苏州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和百万亩现代农业规模化示范区”后,成立了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由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经营,园区总面积5.76万亩,总投资20亿元,2012年园区被农业部评为“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同时将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大闸蟹集团公司纳入园区,与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重点企业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合并经营,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大闸蟹集团公司注册资金3100万,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2295亩,苏州市阳澄湖现代农业产业园特种水产养殖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阳澄湖养殖面积15500亩,共同打造“阳澄湖”牌阳澄湖大闸蟹品牌。
     “阳澄湖”牌阳澄湖大闸蟹,素以“青壳白肚、金爪黄毛”著称,更有“水中珍品、蟹中之王”美誉,经保守评估,“阳澄湖”牌商标无形资产达1.65亿元,该商标先后获得了绿色食品、江苏名特优新农产品博览会最佳产品奖、全国水产业质量放心国家标准产品、中国十大名蟹、全国知名大闸蟹十佳名优品牌等荣誉称号,公司的销售网络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此外产品已具备出口资格,可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2012年通过江苏省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立“水产品质量追溯及身份证识别系统”,对每个、每份、每件、每批进行产品质量追溯,为消费者能放心品尝到正宗优质“阳澄湖”牌阳澄湖大闸蟹打下坚实基础,从而使“阳澄湖”牌阳澄湖大闸蟹有了质的飞跃。
       二、唯唯亭亭牌阳澄湖大闸蟹
       2006年由苏州工业园区唯亭镇政府牵头向国家商标局申报注册阳澄湖大闸蟹“唯唯亭亭”商标。

       商标确定后,园区政府十分重视,从2006年到2012年每年投入400万元进行广告宣传,打造了品牌的宣传及全国消费者的信誉,连续举办了“蟹文化节”、“阳澄湖大闸蟹开捕节” ,创造了“千人品蟹”的吉尼斯纪录。营造了“世博在上海,吃蟹在唯亭”的宣传口号,并向全国推出了苏州工业园区“唯唯亭亭”品牌系列产品。
    “唯唯亭亭”代表园区建设唯亭经济的关键字。960户养殖户,500只围网,所产的阳澄湖大闸蟹通过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管理的该品牌走向市场,为阳澄湖的老百姓带来经济收入,更为阳澄湖大闸蟹品牌添光增彩。
品牌的荣誉是做出来的。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通过在生产过程、蟹种放养、饲料投放、防病治病等环节进行全过程跟踪,在产品起捕前、产品销售时,对湖区进行抽检。2012年抽检36批次,围网抽检率高达65%以上。此举提高了产品质量,保障了产品安全。
三、碧波牌阳澄湖大闸蟹
       苏州市相城区阳澄湖三湖大闸蟹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10日,坐落于美丽的阳澄湖畔,2005年获准使用阳澄湖大闸蟹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公司是以养殖、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并采用公司加农户模式的养殖经营方法,拥有水面2030亩。年产大闸蟹28万斤,实现销售5000万元。公司占尽天时、地利、人和。以注册商标“碧波”开创阳澄湖大闸蟹横行天下的新纪元。公司通过十年打造、打响了“碧波”品牌。公司以标准化的养殖技术、先进的管理模式,建立了令人瞩目的“碧波”产业品牌,并带动阳澄湖的广大养殖户共同走上阳澄湖大闸蟹产业化发展道路。“碧波”牌大闸蟹先后获得“苏州名牌”“江苏名牌”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公司拥有国家地理标识经营资格,三湖公司以“碧波”为品牌,以信誉为生命,以“品质”为追求,以“客户”满意为宗旨,近年来已经显现出“阳澄湖水域有限,碧波品牌供不应求的态势。”

 


产品特征:
4.1感官特征 阳澄湖大闸蟹壳薄,背青色油亮、隐有黄色纹路,肚呈象牙白,金爪黄毛特征显著,活动能力强。熟制后,外壳脆、背橘红透黄,肉质细腻,味鲜带甜。 4.2 内在品质 阳澄湖大闸蟹蛋白质含量达到15.0-16.6%,脂肪含量达到9-15.3%,钙含量为2.58-5.96×10³mg/kg,镁含量为349-516 mg/kg,铁含量为28.5-36.6mg/kg,含有多种氨基酸。 4.3 安全要求 符合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制定的《阳澄湖大闸蟹质量安全技术规范》。

包装规定:
凡在本规范规定的地域养殖的阳澄湖大闸蟹均可申请使用地理标志,标志使用人应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生产和使用标志,在其包装上统一标注“阳澄湖大闸蟹”及其农产品地理标志编号和组合图案,标注时可采用标牌、印刷等多种方式,但均应符合《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设计使用手册》的规定和要求。

证书持有人:
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