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水仙茶

漳平水仙茶于民国初期,从闽北建阳一带引进种植已近百年(最早产于双洋中村,由邓观金从建瓯水吉引种栽培,已有80多年的生产历史——1990年县志),逐步取代当家品种“菜茶”。漳平水仙茶制法与闽北水仙制法相仿,同时也结合了闽南铁观音制法。用一定规格的木模压制成方形茶饼,称为“水仙茶饼”。具有香味独特、幽兰似桂,汤色金黄透亮,叶底肥厚黄亮,并具有较好的保健等功能。水仙茶饼创制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源于双洋镇中村,是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畅销于各地,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展示(2000年)。 由于水仙茶品质优异,一直得以保持发展,成为我市优势农产品之一。并且在继承传统生产的基础上,开展新工艺应用研究。引进推广了空调制茶、微波干燥、冷冻茶生产等多项茶叶新技术,使品质不断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茶叶生产已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3年以来主要生产漳平水仙茶4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漳平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涵盖漳平水仙茶主产区。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把漳平水仙茶综合生产标准化列入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漳平水仙茶在评比中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1、土壤地貌情况:漳平土壤以红壤、紫色土和水稻土为主。红壤一般分布于海拔700-800m以下的丘陵低山和中山下部,黄红壤一般分布于海拔700-1100m的中山中下部和低山上部,黄壤一般分布于海拔900m以上的中山中、上部,粗骨性黄壤一般分布在海拔1200m以上的山顶。耕地土壤以海拔140-1170m的丘陵至低中山区均有分布。 2、水文情况:经过漳平城区的河流为九龙江北溪,它发源于永定虎岗乡大插坑村,流经龙岩市后为雁石溪,至合溪村与万安溪汇合后流入漳平境内,而后再纳入九鹏溪(双洋溪)、新桥溪、拱桥溪进入城区;向东南逶迤奔去,在芦芝乡出境进入华安县。水仙茶主要种植区河流为九鹏溪,源于赤水镇香寮村和双洋镇温坑村,流经双洋镇、南洋乡。新桥溪源于新桥镇城门村和灵地乡西坑村。象湖、溪南的溪流,源于吾祠乡留地洋村,流经象湖镇、溪南镇后经芦芝乡园潭村流入九龙江。永福溪源于清源村经官田乡下浙村流经华安县而入九龙江。 城区漳平水文站以上集水面积为4940平方公里,河长122km,河道平均坡降为3.7‰,流域形状系数达0.33,全年雨量充沛,漳平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683mm,因而成为福建省有名的山区水能发电县。 漳平水仙茶种植区内无大型工厂,灌溉水均来自山泉水,不受污染。无“三废”排放和空气污染,也没有重金属污染历史。 3、气候情况:漳平市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温热湿润、干湿季节明显、灾害性天气时有发生的特点。漳平城区年平均气温20.4℃,1月份平均气温11.0°C,7月份平均气温28.1°C;漳平城区年平均降水量1486.4mm,降水集中在5-6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35%;其季节分布是2-4月平均降雨量为367.1mm,占24.7%,5-7月平均降雨量为647.5mm,占43.6%,8-10月平均降雨量为344.4mm,占23.2%,11-1月平均降雨量为127.5mm,占8.6%。空气相对湿度78%,年平均日照时数1891.4小时,霜期47.2天。 4、人文历史情况:漳平水仙茶于民国初期,从闽北建阳一带引进种植已近百年(最早产于双洋中村,由邓观金从建瓯水吉引种栽培,已有80多年的生产历史。-1990年县志),逐步取代当家品种“菜茶”。由于水仙茶品质优异,一直得以保持发展,逐渐成为我市优势农产品之一,南洋乡、双洋镇为漳平水仙茶主产区。近年来漳平市委、市政府把茶叶产业列入全市16个重点发展产业(项目)之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茶叶产业发展优惠政策,茶叶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市上下兴起种茶高潮,使茶叶生产规模 不断扩大,栽培模式不断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持续多年举办水仙茶王赛或鉴评会及采茶大赛和制茶能手大赛。并开展 “漳平水仙茶文化”;组织“漳平水仙茶”茶艺表演队,制作“漳平水仙茶”专题片,出版“漳平水仙茶”宣传画册等丰富多彩茶事活动。 漳平水仙茶制法与闽北水仙制法相仿,同时也结合了闽南铁观音制法。用一定规格的木模压制成方形茶饼,称为“水仙茶饼”。水仙茶饼创制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源于双洋镇中村,是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畅销于闽西各地及广东、厦门一带,并远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漳平水仙茶在继承传统生产的基础上,开展新工艺应用研究。引进推广了空调制茶、微波干燥、冷冻茶生产等多项茶叶新技术。 漳平水仙茶品质不断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茶叶生产已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3年以来主要生产漳平水仙茶4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把漳平水仙茶综合生产标准化列入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漳平水仙茶在评比中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1、产地选择与特殊内容规定:漳平水仙茶基地位于南洋乡、双洋镇、赤水镇、新桥镇、吾祠乡、灵地乡、溪南镇、象湖镇、永福镇等9个乡镇。产地环境质量必须符合NY/T391-2000《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 2、品种选择与特定要求:选择适合本地环境条件的漳平水仙茶,符合DB35/T785-2007《漳平水仙茶 栽培管理技术规范》中的漳平水仙茶苗木出圃规格要求。 3、生产过程管理:漳平水仙茶生产过程必须执行DB35/T785-2007《漳平水仙茶 栽培管理技术规范》。为了保证漳平水仙茶的品质特色,尤其要注意以下环节:①茶园肥培管理:茶园推广使用有机肥,少施用化肥;有机肥主要以经过腐熟的土杂肥、饼肥、厩肥等为主,施肥结合中耕松土和深耕时进行;同时茶园推广套种绿肥。②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采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方法。坚持对茶园中的昆虫实行一定程度的“自生自灭”生长。尽可能减少农药等化学用品的残留。通过这一做法,起到保护天敌,使其自然繁殖,达到动态可控制平衡状态。病虫害综合防治主要采取①做好茶园修剪、除草及中耕。拣除病叶虫枝,切断病虫害蔓延的途径,破坏害虫栖息场所,抑制其繁衍。浅锄防杂草生长,保持茶园清洁。②重视茶青采摘,要勤采勤摘。多次分批及时采摘,减少主要害虫小绿叶蝉取食繁殖场所。③养殖禽类如鸡、鸭等,虫害严重时放入茶园,捕食害虫。④采用灯光、性激素诱杀害虫。⑤采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防治,还可采用自制植物农药防治等。但施药后要待安全间隔期过后方可采摘。农药在使用过程中严格控制好使用量、浓度、次数及安全间隔期。要避开生产季节和不能影响到茶园中害虫天敌平衡。严禁使用39种剧毒、高毒、高残留的茶叶禁止使用的农药和绿色食品生产禁止使用的农药。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春季当茶蓬上有10%-15%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夏秋季有8%-12%左右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即为开采期。茶叶采摘根据其鲜嫩程度、均匀度等因素分别采摘,分别加工。生产车间和加工器械应干净卫生,并符合有关标准要求,加工制作茶叶人员身体健康,加工人员要经过生产技术培训。漳平水仙茶通过晒青、凉青、做青、炒青、揉捻、茶饼的造型与烘焙(散茶造型与烘焙)等工艺。其加工过程必须执行DB35/T786-2007《漳平水仙茶加工技术规范》。 5、生产记录要求:漳平水仙茶生产的全过程,要建立生产记录档案,必须准确、清晰、工整、完全。全面记载并妥善保存,以备查阅。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漳平市水仙茶分为水仙茶饼和水仙散茶,水仙茶饼呈偏方形,色泽绿黄,水仙散茶外形紧结状实,色泽乌润;香气具兰花香清高细长或桂花香馥郁;滋味浓醇鲜爽或浓醇甘爽,汤色橙黄明亮;叶底肥厚黄亮,红边显;品质特征显著。 2、内在品质指标: 漳平水仙茶毛茶水分含量≤7.5%,碎末茶含量≤8%,总灰分≤7.0%。安全要求卫生指标执行DB35/787《漳平水仙茶》标准。

包装规定:
1、分级:漳平水仙茶按照福建省地方标准DB35/787《漳平水仙茶》规定感官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共5个等级。 2、标识:标志使用人应在其产品或其包装上统一农产品地理标志(漳平水仙茶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标注形式)。 3、运输与贮藏:装运茶叶的运输工具,应干燥、清洁、无毒、无异味。严禁与有毒、有异味、潮湿、有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茶叶在转运过程中,必须有防潮、防雨、防晒的设施,中转途中不得与潮湿地面接触。茶叶装卸时,应轻搬、轻放,防止包装破损。茶叶搬运,一般不得在雨天进行,如遇特殊情况,须用防雨布严密遮盖和防护。茶叶的储藏按SB/T10095规定执行。

证书持有人:
漳平市茶叶协会

地域保护范围:
漳平水仙茶产于福建省漳平市南洋乡、双洋镇、赤水镇、新桥镇、吾祠乡、灵地乡、溪南镇、象湖镇、永福镇等9个乡镇。漳平位于福建省西南部,九龙江北溪上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0′-117°45′,北纬24°54′-25°47′间。漳平市区海拔150m,水仙茶主产地南洋乡政府所在地海拔190m,双洋镇政府所在地海拔320m。漳平市东毗永春县、安溪县,南连华安县、南靖县,西邻新罗区、北接永安市、大田县。地势由南、北向中部河谷倾斜,以低山为主,中山有部分,盆地少;为玳瑁山、戴云山、博平岭山脉之腹地,市境内海拔高度差异大,形成多种不同的小气候区域。植被覆盖良好,森林覆盖率达76.2%。境内东西宽58km,南北长98km,土地面积2975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