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葡萄

张掖位于北纬38度的河西走廊“蜂腰”地带,南依祁连山,北靠巴丹吉林沙漠,西汉时设郡,取“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而得名,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80万亩、森林面积696.2万亩、湿地面积315.6万亩、荒漠沙化土地1700多万亩。全市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128万人,有38个民族,其中裕固族是全国唯一集中居住在张掖的一个少数民族。发源于祁连山北麓的中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孕育了张掖这块戈壁沙漠中的绿洲。张掖区域位置独特、自然禀赋优越、资源物产丰富、文化积淀深厚,自古就有“塞上江南”、“金张掖”之美誉,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绿色生态示范城市”、“中国最具投资价值绿色生态城市”。独具特色的冷凉气候资源和北纬38度葡萄种植的黄金地带,使张掖获取了“中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和“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殊荣。 张掖市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据《甘州府志》记载,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葡萄首先在河西走廊种植和传播,随后发展到全国各地。公元609年,隋炀帝在张掖举办了“万国博览会”,张掖当地出产的葡萄美酒成为万众瞩目的稀世珍品。盛唐时期,张掖葡萄种植日益兴起。此后1300多年,葡萄种植在张掖大地兴衰交替,绵延不绝。 张掖葡萄种植的历史实践表明,张掖适于种植葡萄的范围较广。经组织专家论证确定,我市适宜葡萄种植的最佳区域范围是:东经98°92′-100°86′,北纬38°60′-39°60′,东至甘州区与山丹县交界、西至肃南明花乡与酒泉金塔县交界、南至甘州区大满镇与花寨乡交界处、北至高台县罗城乡慕少梁,包括甘州区梁家墩、新墩、党寨、长安、碱滩、上秦、甘浚、明永、三闸、乌江、沙井、靖安、大满、小满等18个乡镇,临泽县沙河、板桥、新华、平川、蓼泉、倪家营和鸭暖7个乡镇,高台县南华、骆驼城、巷道、宣化、合黎、黑泉、罗城等8个乡镇,山丹县陈户、位奇、李桥、霍城等8 个乡镇,民乐县三堡、民联、顺化、南古和北滩等9个乡镇及肃南县白银、榆木桩乡等56个乡镇海拔在1300—2400米大片土地。这些地方,土壤大多以沙质土为主,土壤结构疏松,矿物质含量丰富,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浆果着色和成熟;营养生长期日平均气温在15.2℃—18.2℃,日照时数在8.9小时—10.2小时,昼夜温差大(12.6℃~14.5℃),大于10℃的年活动积温在2200℃~3550℃之间,利于糖分积累和风味保持;干燥清洁的空气、纯洁甘甜的祁连山冰雪融水、仅次于西藏拉萨的太阳辐射强度、加之稀少的降水,为生产有机、绿色优质葡萄提供了优越的气候自然资源基础和条件。 至目前,张掖市所辖的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5县1区,根据所在区域自然条件、气候特点和海拔梯度,种植不同品种的各类优质葡萄面积达5.08万亩.(其中:设施葡萄1.05万亩;酿酒葡萄2.34万亩;露地鲜食葡萄1.69万亩,带动种植农户38000多户),产量达6.918万吨,产值达4亿元。 近年来,我市立足于“生态安全屏障、立体交通枢纽、经济通道”的区域战略定位,突出“生态建设、现代农业、通道经济”三项重点,以建设“生态文明大市、现代农业大市、通道经济特色市、民族团结进步市”为目标,用新理念、新举措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取得初步成效。特别是在探索发展以节水、高效、安全为特征的绿洲现代农业上,我们立足实际,找准优势,突出特色,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引导发展设施葡萄产业,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为背景持续快速发展设施葡萄的路子 我市于1995年开始引种红提葡萄,2000年开展设施延后栽培试验并获得成功,2005年进行规模推广。2008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发展设施葡萄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做出加快设施葡萄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把发展设施葡萄产业纳入全市“十大工程”之一的“现代农业示范工程”,按照“多采光、少用水、新造地、新技术、高效益”的发展思路,围绕沿山冷凉带、荒漠边缘带和城镇郊区圈“两带一圈”,科学规划布局,制定优惠政策,规范标准生产,推广配套技术,带动规模扩展,加速“三品”(无公害、绿色、有机)开发,培育名优品牌,全市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2009年经邀请全国葡萄界知名专家及部分果品营销商,实地考察我市设施葡萄延后栽培基地,专家一致认为:张掖市气候冷凉,阳光充沛,昼夜温差大,是设施葡萄延后栽培的最佳区域,张掖市在设施葡萄延后栽培中,技术成熟、配套,且能生产出元旦至春节成熟上市的高档有机葡萄,市场潜力大,利用不同的海报梯度,可实现鲜食葡萄的周年供应。2008年至今,连续多年,张掖市委、市政府制定各类扶持办法,出台多项优惠扶持政策,各县区也先继配套出台适合了适合本县区实施葡萄产业发展的政策、办法,全力扶持设施葡萄产业发展,在全市海拔1300—2400米的大片土地,大面积连片推广,种植以金张掖红提为主栽品种的设施延后优质红提葡萄。发展设施葡萄栽培技术成熟,农民增收效益明显,实现了当年定植,第二年挂果,第三年丰产的目标,亩均收入达1.8万元左右,单方水产值可达100元以上。经过短短3年,发展设施葡萄1.05万亩,设施延后金张掖红提葡萄种植农户户均年纯收入达1万多元,已逐渐成为我市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 根据我市葡萄发展现状,特别是设施葡萄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我市从实际出发,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规划到“十二五”末全市设施葡萄种植面积将达到2万亩,到2020年,争取达到5万亩左右。

(1)土壤地貌情况:张掖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东经97°12′—102o20′,北纬37o28′—39o57′,沿巴丹吉林沙漠风沙线长达400多公里,南枕祁连山,北依合黎、龙首二山,地势低平,形如盆地。土壤以沙质土为主,土壤结构疏松,孔隙度大,有利于葡萄根系生长;沙质土矿物质含量丰富,温差大,有利于浆果的着色和成熟。 (2)水文情况:产区依托祁连山涵养的冰雪融水,地表年径流量达26亿立方米,其中黑河干流纵贯全境年径流量15.8亿立方米,地下水1.71亿立方米,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质洁净无污染,经质检部门检测,土壤、大气、水质均符合国家对环境相关规定,能够满足“张掖红地球葡萄”生产所需的水质环境要求。 (3)气候情况:张掖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光照资源丰富,光质优良,蓝紫光含量高,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33.36—148.42kcaL/平方厘米,年平均气温3.2—8.6℃,日照时数2600-3200小时,生长季节昼夜温差13-18℃。南部沿山区气候冷凉,北部荒漠区热量丰富,有利于设施红地球葡萄产期调控。产区年平均降水60—300mm,年蒸发量2047.9mm,空气干燥、病虫害少,是生产有机、绿色食品的优势区域。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生态区位、洁净水土、优良光质等优势资源发展葡萄,产期长、着色好、果实含糖量高。设施促早栽培葡萄6-7月上市,露地栽培8-9月上市,设施延后栽培11月至翌年2月上市,是葡萄周年生产、鲜采上市的特色产区,2011年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和中国果品流通协会葡萄分会评为“中国设施延后葡萄第一市”。

张掖葡萄农产品的生产从建园、温湿度管理、树体管理、果实管理、肥水管理等方面按标准进行,实行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监督、产业化模式、社会化服务。 1.建园 1.1棚址选择 1.1.1棚址:葡萄大棚应选背风、向阳的地方,附近无污染源及其他不利条件,按NY/T 391执行。需考虑交通运输及销售条件,地形较平整,有灌溉和排水条件。 1.1.2气候:年平均气温3.2~8.6℃,最冷月平均气温-l2℃以上,极端最低温度达-30℃。 1.1.3土壤:以沙壤土为主,并按“三个三分之一”配比土壤:腐熟有机肥三分之一,熟土三分之一,细沙三分之一。土层厚度达到lm以上,PH值低于8.5,总盐含量低于0.3%。 1.2日光温室的建造:设施葡萄栽培,采取无立柱或有立柱日光温室,修土墙或砖混结构墙体,跨度7.5m;高度以3.8m为宜;采光屋面坡度27°;后屋面仰角41°为宜;后屋面1.4m;土墙厚度以顶部为准,要求超过当地历年最大冻土层厚度,应为1.5m。后墙顶部比基部收缩0.5m,墙体基部厚度2.0m左右;长度以70m为宜;温室座向为座北朝南,偏西5°~8°,最多不得超过10°。 1.3开挖定植沟:定植前要开挖定植沟。定植沟为南北方向,沟宽80cm,沟深80cm,沟长依棚宽确定。开挖时,做到上下一致,沟坡面垂直,熟土与生土分开放置。扣棚膜闷晒三天,使室内温度达到40℃以上,起到定植沟增温,土壤杀虫杀菌效果。对于含盐量过高、土壤过于粘重或漏沙地,开沟置换客土后再栽植苗木。 1.4 回填定植沟:先把碎秸秆(麦草、玉米秆等)掺少许熟土回填到15~20cm深。每亩施土杂肥、畜禽粪8~10立方米,过磷酸钙120kg,最后回填20~30cm熟土,保证80cm宽的定植沟必须回填熟土,整个大棚内灌一次透水,使沟内土壤沉实。沉实后,用熟土起70cm宽,10~15cm高的垄,打点放线,将苗木栽植在垄上。 1.5栽植 1.5.1栽植时期:设施葡萄定植,以春栽为宜,在4月上、中旬进行。栽植过早地温低,生根慢,地上部分萌芽晚,易抽干;栽植过晚苗木开始发芽,地上地下生长不协调。 1.5.2苗木:苗木的质量对树体早期发育和进入结果期的迟早关系密切,要使用贝达嫁接苗。 1.5.2.1苗木质量:地上部枝条粗壮,芽眼饱满,充分成熟,枝条上无明显机械损伤;嫁接口愈合完全、牢固;根系完整;无检疫对象和危险病虫。 1.5.2.2苗木运贮:苗木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防止失水或受冻,应存放在2~5℃的砂性土中,气温在0℃以下时注意采取保温措施。 1.5.2.3苗木准备及栽前处理:按栽植计划培育或购置足够的一级嫁接苗。为了提高栽植成活率,栽植前用ABT生根粉或清水浸泡8~12h,剪去过长根系,保留10~15cm。在整个栽植过程中,随栽随取,保持苗木湿润,避免风吹日晒。 1.5.3行向:采用南北行栽植。 1.5.4栽植密度:株距80cm,行距180cm,放线打点。 1.5.5栽植穴:挖30cm×30cm×30cm的定植穴。 1.5.6栽植要求:在定植穴中间堆起5~8cm高的“馒头型”土堆,踩实,剪去苗木过长根系,将苗木直立放在馒头型土堆顶端,根系向四周舒展,填土压实,按“三个三分之一” 配比土壤:腐熟有机肥三分之一,熟土三分之一,细沙三分之一。并在株距间开10~15cm深的小沟,浇小水覆膜,保证土壤温度。 2.设施内的温、湿度管理 2.1设施内温度的控制:葡萄是喜光植物,对光敏感,光照不充足时,节间细长,叶片薄,光合产物少,易引起落花落果,浆果质量差,产量低。 2.1.1定植后温度管理:栽植后第二天开始,每5天一个阶段,分三个阶段进行控温管理。在葡萄苗栽植后前5天温度控制在10℃;第二阶段温度控制在15℃,第三阶段温度控制在20℃。15天以后等芽体全部变绿,必须全部卷帘,卷帘后用通风口来调节温、湿度,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连续5天棚外的夜间温度在12℃以上,就可以揭去棚膜,露地生长。 2.1.2秋季温度管理:当最低气温在10~12℃,连续4天,要及时扣棚膜。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温度保持在15~18℃。中午当温度超过28℃时,要注意打开上下通风口降温,夜间下风口要关闭。处于果实着色至采收期的大棚,白天棚温不高于30℃,夜间12~15℃,拉大昼夜温差,促进果实着色和糖分积累。 2.1.3休眠前后的管理 2.1.3.1休眠前降温措施:休眠前不能采取突然降温,否则影响树体营养的回流;也不能采取用花帘降温的方法,要保证冬季仅有的光照,增强光合作用,促进养分的回流。只能通过控水、掌握开闭风口、适时放帘、揭帘时间进行降温。控制温度和湿度都是为了促进叶片老化,期间将老叶、病叶全部摘除,连续喷施3~4次磷酸二氢钾促进枝条老化。掌握开闭风口、放帘、揭帘时间,具体方法是:早晨揭帘提前半小时,下午放帘推迟半小时。降温用三周时间缓慢进行。 第一周,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夜间7℃~8℃; 第二周,白天温度控制在15℃~20℃,夜间5℃~6℃; 第三周,白天温度控制在10℃~15℃,夜间2℃~3℃。 2.1.3.2休眠期温度控制:休眠期管理主要是控制好棚内温度。棚内需挂3只温度表,分别在棚内两端和中间(紧靠前屋面1m,挂在第一道铁丝上)各挂一个温度计。当棚内温度最低要在-1℃以上,棚中间温度保证在2~3℃;当温度降到-1℃以下时要中午拉帘升温。葡萄休眠后期,推广冷热空气置换技术,延迟葡萄发芽。 2.2设施内湿度的控制:萌芽期保持土壤水分和提高室内湿度,发芽后则要控制湿度,萌芽至花序伸出期,棚内相对空气湿度应控制在85%左右,花序伸出后,棚内相对空气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开花至座果,棚内相对空气湿度应控制在65~70%左右,座果后,棚内相对空气湿度应控制在75~80%左右。 3.肥水管理 3.1 施基肥:基肥以沟施为主,每年施一次基肥,在植株的一侧距树干40cm左右处,开宽30cm,深60cm施肥沟。主要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鸡粪是最佳肥料。生鸡粪易烧苗,要和羊粪、牛粪等拌匀并发酵。 绿色葡萄生产基地,将有机肥、沙子、表土各三分之一拌匀后施入沟内,加过磷酸钙、硫酸钾以及硫酸亚铁等一些微量元素混合回填,沟底铺垫10cm作物秸秆,最后盖熟土、灌水沉实。每棚(70m长的标准棚)施有机肥5000~6000kg;翌年在另一边开沟施基肥。在60%~70%的叶片发黄,继而变成淡黄色时开始施肥。在春季萌芽后开花前,每标准棚施入“农博士”控施肥40kg,加入微肥1kg; 有机葡萄生产基地,将有机肥、沙子、表土各三分之一拌匀后施入沟内,沟底铺垫10cm秸秆作物,最后盖熟土、灌水沉实。每棚(70m长的标准棚)施有机肥6000kg,翌年再在另一边开沟施基肥。一般在60%—70%的叶片发黄,先是大叶片上有红紫色斑块,继而变成淡黄色时开始施肥。 3.2 追肥,根据葡萄生长时期进行追肥。 绿色葡萄生产基地,第一次在萌芽前进行,追施以氮肥为主的催芽肥,每株50g左右。第二次追肥时期为果实膨大期,追施以磷、钾肥为主的催果肥,主要为0.3%磷酸二氢钾,促进果实膨大、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第三次施肥在果实开始着色时进行,以钾肥为主,结合适量的磷肥,提高果实的品质,防止果实脱落。第四次施肥是在采收后进行,以磷钾肥为主,恢复树势,促进枝条的成熟和养分的贮藏。如施入“农博士”控施肥的大棚可不用追肥和叶面施肥。 有机葡萄生产基地,分别在萌芽前、花后果实膨大期、果实开始着色、采收后追施土壤调理剂(海洋生物制剂),年追施量为100~140公斤/亩。 3.3叶面施肥 绿色葡萄生产基地,在开花前结合防病喷药进行叶面施肥,叶面喷施0.2%~0.3%的硼砂溶液+0.3%磷酸二氢钾;花前每株开浅沟施尿素和氮磷复合肥各50g。在果实膨大和着色期间,结合病害防治,喷药时可加0.3%的磷酸二氢钾或微量元素肥料喷施,另外掺加微肥和多元复合肥喷施,提高果实品质。 有机葡萄生产基地,追施沼液2—4公斤/株,每年5次,在距树干40厘米左右处开宽20cm、深20cm施肥沟。分别在5月上旬、6、7、8、9月中旬施入。 3.4 浇水:生长期浇水以小水为主,以减小流量,不漫垄,灌水后打开上下风口除湿,以防止气灼和病害爆发,待地表发白时刨平耙面。九月份扣棚后少灌水,促使根系向下生长,延缓树体老化,增加结果年份。棚内特别干旱时,在11月下旬浇一次小水,浇水后及时松土除草,采收前20天土壤要保持干燥。推广应用膜下滴灌或根区导灌技术,6月初至9月中旬,每15~20天灌水1次,每株每次灌水25~30kg,其它时间根据土壤情况灌水5~7次,每株每次灌水30~40kg。 4.树体管理 4.1 生长期修剪 4.1.1“单干双臂”的形成:篱架由3~4道铁丝组成,第1道铁丝距地面0.8m,第2道铁丝距地面1.2m,第3道铁丝距地面1.6m;一条主蔓长0.5~0.6m,双臂固定在第1道铁丝上,新梢绑在第2、3道铁丝上,呈“V”字形。当定植苗木新梢长到30cm时,设支柱引缚,使其直立生长。新梢长到130cm时摘心,并向南平绑到第1道铁丝上,形成 “单臂”。主干在第1道铁丝附近长出的副梢,生长到50cm时摘心,并向北平绑到第1道铁丝上。 4.1.2 副梢管理:及时掐除卷须,引绑到位,保持小苗直立生长。双臂上副梢的管理,能够保证叶幕层结构合理,主梢摘心后,副梢生长更旺,当一次副梢长至30~40cm时,保留5~6叶摘心。二级副梢除最上端保留三叶外,其余留两叶摘心。三级副梢顶端保留三叶反复摘心,其余全部摘除。长势较弱的一次副稍保留三叶反复摘心,作为预备枝下一年结果。摘心时间一般以摘心部位幼叶大小相当于正常叶片1/3较为适宜。对于生长期超过5个月的老叶摘除。 4.2定植一年的修剪方法 冬剪时间最好在休眠期进行。修剪原则是50cm的臂上一定要保持2~3个结果母蔓,以后逐年替换。 具体修剪方法:双臂上的一次副梢粗度在0.7cm以上,第一次5~6片叶摘心,剪去第5芽以上部分;粗度在0.3~0.6cm的一次副梢、保留2芽修剪,作为预备枝;一次副梢不能结果的,双臂有1cm粗,只留双臂,一次副梢全部贴根剪除;对于特别小的苗,保留3~5芽修剪。 4.3多年生苗的修剪方法:二年生以上苗修剪,根据枝条着生部位的不同,以及枝条强弱不同,结果母枝剪留长度分为短梢修剪,3芽以下短截;中梢修剪,保留5-6芽。对于结果母枝的更新,主要采用双枝更新和单枝更新。双枝更新:在冬剪时,间隔20~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张掖葡萄”果实色泽艳丽,呈鲜红色或紫红色;果穗松紧适度,平均纵径26厘米,横径18厘米,穗重750-1000g,果粒近圆形、大小均匀,无干缩果、无小青粒,果梗、果蒂鲜绿,平均单果重12g,最大单果重18g,固形物含量15g/100g以上,总糖13g/100g以上,适口性好,富含对人体有益的钙、铁等矿物元素。张掖葡萄感官要求等级划分标准见表(表略) 2.采摘的葡萄按感官要求分特级、一级、二级三个等级,由果穗、果粒、色泽、成熟度、采摘期、破碎率与日烧率、病虫果七个指标确定。以果穗为第一判断标准。 3.内在品质特性:葡萄理化标准见表2。(表略) (3)卫生要求:葡萄卫生要求等级划分标准见表3和表4。(表略)

包装规定:
(1)标志 包装箱上有绿色食品标志的具体标注按有关规定执行。 (2)标识:张掖葡萄划定的地域保护范围内的张掖葡萄生产经营者, 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保护的张掖葡萄农产品地理标志,须向张掖葡萄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按照相关要求规范使用标志, 在其产品包装上统一使用"张掖葡萄"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 (3)标签:按GB7718执行,在标签上标注绿色食品标志、产品名称、数量、品种、产地、包装日期、保存期、生产单位等内容。 (4)包装: 包装材料:包装材料主要有包装箱、衬垫纸、捆扎带等。 包装箱:有纸制箱和塑料泡沫箱。 衬垫纸、捆扎带、胶水等物应清洁、无毒,衬垫纸必须柔软有韧性。 果穗放入果箱中不宜放置过多过厚,一般放1层为宜。 同一批货物的包装件应装入品种、等级和成熟度、采摘期一致的葡萄。 (5)运输:装运时做到轻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清洁、卫生、无污染。公路汽车运输时严防日晒雨淋,铁路或水路长途运输时注意防冻和通风散热。 (6)贮藏:需进行长期贮藏的葡萄必须进行预冷,在短时间内把葡萄温度降到0℃,以利于贮藏。存放时必须在阴凉、通风、清洁、卫生的地方进行,严防日晒、雨淋、冻害及有毒物和病虫害污染。

证书持有人:
张掖市葡萄协会

地域保护范围:
张掖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中部,地处东经97°12′—102°20′,北纬37°28′—39°57′,东靠武威、金昌,西至嘉玉关、酒泉,南与青海省接壤,北和内蒙古毗邻,总面积4.2万平方公里,辖甘州、临泽、高台、山丹、民乐、肃南一区五县,有耕地380万亩,人口128万,是甘肃西部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更是全国重要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张掖葡萄是张掖市的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张掖葡萄”生产地域范围处于东经97°12′—102o20′,北纬37o28′—39o57′之间,按行政区划确定,具体包括:甘州区梁家墩镇、新墩镇、党寨镇、长安乡、碱滩镇、上秦镇、甘浚镇、明永乡、三闸镇、乌江镇、沙井镇、靖安乡、大满镇、小满镇、龙渠乡、安阳乡、花寨乡、东大山林场、西城驿林场等19个乡镇、林场,临泽县沙河镇、板桥镇、新华镇、平川镇、蓼泉镇、倪家营乡和鸭暖乡等7个乡镇,高台县南华镇、骆驼城乡、巷道乡、宣化镇、合黎乡、黑泉乡、罗城乡、新坝乡等8个乡镇,山丹县清泉镇、陈户乡、位奇镇、李桥乡、霍城镇、大马营乡、东乐乡、机械林场、山丹农场、山丹马场等10个乡镇、农林场,民乐县洪水镇、新天镇、六坝镇、永固镇、三堡镇、民联乡、顺化乡、丰乐乡、南古镇、开发区、东滩苗圃等11个乡镇、开发区、苗圃,肃南县红湾寺镇、白银乡、康乐乡等3个乡镇,共计58个乡镇、林(农)场、苗圃,海拔在1350—2450米之间。基地总面积达到3500公顷,年产张掖葡萄5.2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