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坪黄连

镇坪黄连,种植历史悠久。明末清初,江西、四川、湖北大批药商纷纷来这里办会馆、建基地、发展贸易,形成了“无地不药、无农不药、无商不药”的局面。据县志记载,清咸丰年间,镇坪生产黄连200余担。1958年,国务院发布了《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指示,以集体办药场的组织形式,在海拔1400米以上林区种植黄连。公社、大队办起药场99个,是解放后大面积栽植黄连的第一步。1984年,镇坪县黄连研究所成立,承担全县黄连基地建设,为镇坪黄连发展提供了坚实地技术保障。

镇坪黄连生产区域地处大巴山中部北坡,属北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境内山多林深,森林覆盖率达84.2%;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2.1℃,空气相对湿度75%;雨量充沛,年降雨量1000mm左右;平均海拔1537米;土壤主要为砂质壤土,土质疏松,土壤平均有机质含量2.57%,微酸性,pH5.5-6.5。冷凉、湿润的气候,适宜的遮阴度,良好的土壤条件与黄连生长习性高度吻合,为镇坪黄连品质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镇坪黄连主栽品种为当地土品种,生长期为七年。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药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一套当地黄连种植特定的生产方式。1.镇坪黄连全部为林下种植:一般选择阴坡或半阴坡,海拔1100-1700米的自然阔叶林地,修整为3-5m的箱带。2.镇坪黄连采用直播方式:每亩地播种2kg左右,改5-6月播种为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播种,规避了7-9月的集中降雨期,有效保证了出苗率,而且可少除一次草、少扫一次落叶。出苗后,加强管理,确保苗齐苗壮。前三年主要的田间管理为落叶清理、除草及施肥,另外第三年间苗,确保每亩有效苗为4万株,第四、五、六年进行培土,第七年收获。3.清理落叶:每年2月底前清理落叶,以保证黄连地上部分正常的光合作用,落叶直接集放在箱带埂上。4.人工除草:前三年幼苗期杂草生长迅速,每年4、6、8月份进行杂草清除,后四年黄连地上部分已经封地,杂草相对生长缓慢,每年5月和9月除草,杂草清除全部为人工,不使用除草剂,杂草就地还田。5.施肥培土:每年5月和9月施用羊粪粉两次,每亩100kg,羊粪为凉性有机肥料,为黄连生长提供了充足的养分;从第四年开始,每年9月结合施肥进行培土,就地取腐殖质过筛后,用细碎的腐殖质土撤盖在箱带上,利于黄连根茎形成,提高产量。6.遮阴度调节:通过疏枝调节遮阴度,前三年遮阴度80%,第四到第六年遮阴度70%,第七年60%。7.收获:第七年立冬前后,选晴天挖起全株,抖落泥土,齐根茎剪去须根,齐芽胞剪去叶柄,即成鲜黄连。

产品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镇坪黄连属味连,根茎丛生,形似鸡爪,少有过桥,外皮灰黄,质地坚实,易折断,断面整齐,茬鲜黄,味极苦。2.独特内在品质指标:镇坪黄连药用部分为地下根茎,含有多种生物碱,主要有小檗碱、表小檗碱、黄连素等,其中小檗碱含量不低于5.50%,表小檗碱不低于0.80%,黄连碱不低于1.6%,巴马汀(C21H21NO4)不少于1.5%。3.安全要求:镇坪黄连生产过程及产品质量安全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第一部)相关规定。

包装规定:
1.镇坪黄连的生产经营者在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前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交使用申请书、生产经营者资质证明、生产经营计划和相应质量控制措施、规范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书面承诺以及其他必要的证明文件和材料。 2.经审核符合标志使用条件的,镇坪黄连农产品地理标志证书持有人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标志使用申请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标志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责任义务。3.镇坪黄连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生效后,标志使用人方可在农产品或农产品包装物上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并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及展销活动。4.镇坪黄连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要建立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档案,如实记载地理标志使用情况,并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5.镇坪黄连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档案需保存五年,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不得超范围使用经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证书持有人:
镇坪县中药材研究所

地域保护范围:
镇坪黄连保护区域位于陕西省安康市东南部镇坪县,地处陕西省最南端,东至城关镇友谊村,南至华坪镇榆龙村,西至上竹镇化龙村,北至曾家镇金坪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09° 11′-109° 38′,北纬31° 42′-32° 13′。涉及华坪、钟宝、小曙河、曙坪、上竹、城关、牛头店、洪石、曾家等9个镇41个行政村,总生产面积10万亩,年产量0.1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