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是一座仿北京故宫样式的现代博物院,位于台北市郊阳明山脚
下双
溪至善路2段221号,始建于1962年,1965年落成,1966年启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后改为“国立故宫博物院”。
故宫珍藏着近60年前由大陆运往台湾的文物60余万件,藏品包括清代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和原热河行宫等处旧藏之精华,以及海内外各界人士捐赠的文物精品,共约70万件,分为书法、古画、碑帖、铜器、玉器、陶瓷、文房用具、雕漆、珐琅器、雕刻、杂项、刺绣及缂丝、图书、文献等14类。博物院经常维持有5000件左右的书画、文物展出,并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特展。馆内的展品每3个月更换1次。
馆内藏品其中许多是宋、元、明、清宫廷传世的奇珍异宝,数量之丰,档次之高、保存之好,让人叹为观止。
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珍品中,有甲骨档案2万多片,该院收藏的甲骨档案数量列世界甲骨收藏机
构的第二位;瓷器2万多件,包括原始陶器到明清瓷器,该院的中国古代瓷器是全,世界各博物馆中最精、最多的;铜器1万多件,包括历代钱币,其中有商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4300多件,如商代蟠龙纹盘、兽面纹壶、西周毛公鼎、战国牺尊等;玉器5万多件,其中有著名的新石器时代的玉璧、玉圭、玉璜以及闻名海内外的清代玉雕“翠玉白菜”、“避邪雕刻”、“三镶玉如意”等;书画真迹近1万件,其中有从唐至清历代名家的代表作,如三稀之一的王羲之《快雪时晴帖》,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后部长卷,怀素的《自叙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苏东坡的《寒食帖》等;善本古籍有近2万册,包括中国仅有四部的《四库全书》较完整的一部;明清档案文献近40万件,其中有清朝历代皇帝(石+朱)批奏折、军机处档案、清史馆档、实录、起居注等,以及世界罕见的满文老档40巨册。
交通指引:
捷运:
搭乘捷运淡水线至士林站下车,转乘 红 30 往故宫博物院至本院正馆门口下车。或转乘公车 255、304 、小型公车 18 、小型公车 19
于本院大门广场前下车。
公车:
公车票价:投币 每段15元 。持悠游卡,普通卡每段扣款15元,学生军警卡每段扣款12元,优待卡每段扣款8元。
自行开车:
高速公路北上路段,由台北滨江交流道下,左转大直桥,过自强隧道,于故宫路与至善路口右转即可抵达。
高速公路由基隆方向南下,由内湖交流道下,左转快速道路,至内湖路一段,过自强隧道,于故宫路与至善路口转即可抵达。
台北市东区(基隆路),经正气桥,堤顶大道,过自强隧道即可到达。
台北市南港,经环东,堤顶大道,过自强隧道即可到达。
台北市北区(士林、北投等)经中山北路或文林路,至中正路往外双溪(中影文化城)方向即可抵达。
图片摄影:geoffr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