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胡集书会”是兴起并扎根于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的一种曲艺集市盛会。据民间传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最早源于曲艺艺人的竞技活动,后逐渐演变为以联谊为主、具有习俗性质的自发性民间曲艺交流活动。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二为胡集书会的“偏节”,十五为“正节”。每逢书会,艺人们...

  博兴柳编工艺主要分布于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的麻大湖畔和锦秋街道。草柳编工艺在当地有着悠久历史,明清时期,草柳编工艺开始在锦秋等地的妇女之间流传,后逐渐成为当地的主要副业。20世纪50年代之后,在当地政府的扶持下,经过民间艺人的努力传承,草柳编产业从小作坊逐步发展成一定的生产规模。 /...

  惠民泥塑一般指河南张泥塑,当地称为“娃娃张”,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惠民县城西南约15里的皂户李乡沙河南岸的河南张村及其周边地区。   河南张泥塑相传源于清代初年,当时有许多外地移民迁来此地安家落户,有的农户为谋生计,便利用当地的泥土做起了泥塑。经过长期的发展,河南张泥塑从...

  山东滨州地区的民间剪纸艺术广泛流布于黄河、徒骇河流域的广大乡村集镇,这里经济繁荣,民俗活动多样而频繁。滨州民间剪纸是这些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人生礼仪到岁时节令,从庙会集聚到民间祭祀,到处都可以见到剪纸留下的影迹。   滨州民间剪纸是黄河文化孕育的产物,历史悠久,...

  山东省滨州市濒临渤海,原称“惠民地区”。1870年前后,鲁北地区自然灾祸频仍,一些农民以当地俚巷歌谣、乡野小调扮演具有当地风俗民情的小故事来谋求生路。因最早演出的小戏《王小赶脚》中,“二姑娘”骑的驴是个驴形道具,被俗称“驴戏”,后改称“吕戏”。1940年前后,渤海根据地建立,《渤海日报》上发表吕...

  吕剧原名“坐腔扬琴”、“化妆扬琴”,系在山东琴书基础上吸收民间花鼓、小曲、腔等发展演变而成,流行于山东和江苏、安徽部分地区。它属于乡村艺术,演农家事,唱农家情,角色以小生、小旦、小丑这“三小”为主,唱词和道白亦多取自民间用语,演唱时以坠胡、二胡、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吕剧唱腔音乐系由民间俗曲演化而...

  渔鼓戏起源于山东省沾化县胡家营村,至今已有两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它主要流传于山东沾化及周边县区,在山东东营与河北黄骅等沿海地区也有流布。清代雍正元年(1723)胡家营村重修道观时,请来道士进行说唱。村民学习其腔调后逐渐加以变化,融渔鼓(道情)、地方歌舞、武术和渔民号子于一体,又吸收了弋阳腔(高腔)...

  中华鼓舞多以鼓谱丰富、情绪热烈、底蕴深厚见长,流布全国各地,影响及于全世界。《易·系辞》中有“鼓之舞之以尽神”之语,既形象地反映出中华鼓舞历史的悠久,又提纲挈领地道出了其主要功能。从原始的“击石拊石,百兽率舞”到后世的流风遍及大江南北,华夏鼓舞始终一脉相承,绵延不绝。中华鼓舞形制多样,分布广泛,...

  阳信“鼓子秧歌”是山东代表性民间舞蹈“鼓子秧歌”的一个重要流派,主要流传在阳信县洋湖乡、温店乡镇、流坡坞、劳店乡以及附近周边县。   清乾隆年间,被当地群众称为“武秧歌”。在当地老艺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先有灵霄阁,后有大秧歌。离灵霄阁向东不远(20华里)便是武定府(今...

  董永传说是我国广为流传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孝子传(图)》。   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孝行感天,七仙女下凡与之婚配;七仙女一夜织成十匹锦缎,将董永三年工期改为百日;天上玉帝查出七仙女私下凡尘,降旨七仙女午时三刻返回天庭,夫妻就此诀别,一年后七仙女送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