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常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水乡婚俗(太湖渔民婚俗),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   ​​​​​​​苏南水乡婚俗与我国古代礼仪一脉相承,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娶等“六礼”,但又具有水乡特色,以流布于常熟沙家浜镇周边地区和昆...

家具制作技艺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通作家具制作技艺、精细木作技艺)    扩展  常州市,苏州市吴中区,南通市,南通市崇川区、句容市、扬州市广陵区、江阴市 明式家具,是指明代中叶以来以苏州地区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们用紫檀木、酸枝木、枸梓...

  裴氏中医儿科,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医药类项目。   常熟支塘裴氏中医儿科,源自明代太医院医官裴昌原。裴昌原举家自浙江海盐徙至支塘赤沙塘。裴氏世医,尤以儿科著名。远近百里,每日备礼相请,络绎不绝,黑夜登门延请,...

  苏派酿酒技艺(常熟福贞黄酒坐缸酿制技艺),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福贞酒,又名福珍酒(馥珍酒),是江苏常熟虞山佳酿。其源于唐,盛于宋元,闻名于明清。清光绪年间,常熟人平观澜在平桥街开设大隆酒坊,...

  苏州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苏州市二批苏州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扩展项目,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明式家具,是指明代中叶以来以苏州地区为中心的江南地区能工巧匠们用紫檀木、酸枝木、枸梓木、花梨木...

  石梅盘香饼制作技艺,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  石梅盘香饼,发源于江苏常熟虞山东南麓“石梅”地区,深受常熟及周边县市如张家港、江阴顾山、南通等地区百姓喜爱,并畅销华东地区。   石梅盘...

  梅李木桶酱油酿造技艺,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酱油起源于豆麦酱,是中国一种古老的调味品。梅李木桶酱油,始于明末清初,由常熟梅李北街孙万源首创。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1928年,...

  常熟蒸菜烹饪技艺,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蒸菜烹饪技艺的历史,可追溯到先人将甑置于鬲内(常熟良渚文化遗址有此类文物出土)蒸煮食物的陶器时代。常熟蒸菜起始于农耕时代民间(农家菜)烹饪...

  苏州盆景造型技艺 ,苏州市三批苏州盆景造型技艺扩展项目,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盆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独特而又优雅的一种“高等艺术”。盆景起源距今约七千年的新石器...

  滚灯(支塘滚灯) ,苏州市二批滚灯扩展项目,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常熟支塘滚灯,流行于常昆太交界处,尤以窑镇、直塘为盛。相传支塘滚灯为明抗倭英雄戚继光所创。当时戚继光驻防东南沿海...

  苏州道教音乐(常熟道教音乐) ,苏州市一批苏州道教音乐扩展项目,苏州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音乐项目。   常熟道教音乐,是苏州道教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集中于古里、董浜、碧溪东张、支塘等,影响波及周边县市及无锡...

   白雀寺庙会 ,苏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项目。​​​​​​​   白雀寺位于常熟市虞山镇大义中泾村,虞山北麓,始建于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相传寺成之日有白雀来筑巢而得名,后经几度兴废。白雀寺庙会由寺基周围各...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苏州市二批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扩展项目,苏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常熟位于江南腹地,有着3000多年的人文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古建筑施工工匠颇多,且技术高超。吴...

  苏州装裱技艺(古旧书画修复技艺),苏州市二批苏州装裱技艺扩展项目,苏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书画装裱,亦称“装潢”、“装池”等,是中国装饰书画、碑帖的一门传统特殊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据...

  明式家具制作技艺,苏州市二批苏州明式家具制作技艺扩展项目,苏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传统的苏式红木古典家具,狭义上特指明清之际在苏南产生的明式家具和清式家具,广义上讲包括风格已较多的溶入西方文化和...

  虞山绿茶制作技艺,苏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项目。   ​​​​​​​虞山,地处苏州常熟境内,北滨长江、南临尚湖,常年雨水充沛,植被丰茂。明清时,虞山已有茶树种植。虞山顶上有座奇石林立、状如刃劈斧砍的山峰,名叫...

  苏派砚雕,苏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项目。   常熟市隶属苏州市。其历史文化,与苏州一脉相承。常熟的砚雕工艺,则为苏派砚雕的一个组成部分。苏派砚雕,受明清吴门画派和明末清初江南竹刻影响,形成了随形雕刻,刀法精致...

  ​​​​​​​江南船拳,苏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   船拳是在船上打的拳术或器械。船头仅有一只八仙桌稍宽的面积,决定了船拳的一招一式,不能象其他武术套路那样,大面积的窜、跳、蹦、纵、闪、展...

  宣卷(常熟宝卷),苏州市二批宣卷扩展项目,苏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   古里、尚湖两地是常熟宝卷的中心,并通过虞城向周边县市及上海等地辐射。   现存常熟宝卷有宋代天竺普明禅师编集的木刻本《大乘香山宝卷》...

  锡剧,苏州市四批锡剧扩展项目,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戏剧类项目。   ​​​​​​​锡剧流播于江、浙、沪地区。二十世纪50年代,特别是苏南一带几乎每个县市都有锡剧团,群众对锡剧唱腔大都耳熟能详。   锡剧起源可追溯到...

  吴歌(石湾山歌),苏州市一批吴歌扩展项目,苏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常熟沙家浜镇石湾村处于长江三角洲腹地,这里湖塘成群,水网交织,是著名的鱼稻文化区。石湾山歌即流播于唐市石湾、市泽潭一带。 石湾山...

  金村庙会,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   金村庙会,又叫永昌庙会,是张家港塘桥镇金村一带每年农历四月初七至初九举办的一个庙会。庙会以金村为中心,东到常熟市海虞镇,南到谢桥镇、大义镇,西至凤凰镇,北至妙桥、西...

  宝岩看杨梅、烧莳香,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 ​​​​​​​“看杨梅,烧莳香”是常熟的一个地方风俗,与常熟宝岩的杨梅种植和宝岩寺的宗教活动“烧莳香”有关,至今已有900多年历史。 在常熟,看杨梅的最佳时节...

  马永斋熏腊品制作技艺,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常熟“马泳斋”,由马詠梅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其熏腊卤制品香味独特,甜咸适中,鲜嫩可口,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是常熟饮食文化中的标志性品...

  苏州水乡木船制作技艺,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常熟地属太湖流域,且又濒临长江和东海。南宋时常熟浒浦港因“浒浦港深阔,实可藏战舰”而置武尉水军,隶属平江府(今苏州),统辖江浙闽之海防。元代,浒浦置...

  上鹞灯,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   ​​​​​​​正月十五元宵,常熟东乡一带民间有“上鹞灯”习俗。   鹞子,即风筝。元末明初,这里农村家宅前都竖高高的竹竿,从年初一到正月二十,每晚要在...

  谢方樽传说,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谢方樽传说流传于以辛庄镇为中心的常熟市南部。 “谢方樽”的人物原型系清代著名讼师常熟辛庄人谢方樽。谢方樽原是一位秀才,成年后成为一名讼师,活跃于清代乾隆年间。...

  陆瑞英民间故,苏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陆瑞英民间故事产生于常熟白茆镇,流播于苏州及昆山、张家港、无锡、江阴等地,加上各种媒体的传播,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影响。   陆瑞英祖辈居住在白...

  湖甸龙舟会,苏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类项目。 ​​​​​​​  湖甸位于常熟市尚湖与虞山交界处。这里港汊众多,湖塘密布,村民大多傍水而居。湖甸龙舟会就是每年春、秋两次村民祭祀当地水神李王的一项民俗活动。   李王...

  王四酒家叫化鸡制作技艺,苏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王四酒家座落于常熟兴福街358号,是江苏餐饮名店和中华餐饮名店,商务部评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   王四酒家始创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

  浒浦花鼓,苏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舞蹈类项目。   浒浦花鼓,流传于常熟浒浦港一带。   浒浦港地处长江之滨,南北朝时即为吴郡通江三十六浦之一。清末民初,随着渔业和造船、修船业的发展,涌入大量苏北渔民、船工和工匠...

  海虞谜语,苏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海虞是常熟古称。明清以降,海虞谜语独领风骚,徐祯卿、钱谦益、冯班、孙原湘、翁同龢、徐兆玮、曾朴等名家辈出;《灯虎汇编》、《文虎琐谈》等谜著众多。民国时期,海虞谜...

  水乡婚俗,苏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俗项目。   自古以来,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婚姻习俗,并且都形成一个系统。据市地方志载:古代男女或婚礼品为雁,有“雁候阴阳,待时乃举,冬南夏北,贵有其所”的文字记载。上世纪的八...

  常熟花边制作技艺,苏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技艺类项目。       常熟花边是我国著名的手工艺品之一。近百年来,它以鲜明的地方特点和精湛技艺,蜚声国际市场。       20世纪初,常熟花边从本市浒浦、大义两个乡...

  篆刻,苏州市第二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   篆刻是中华民族特种艺术之一。常熟虞山派篆刻师承吴门派,兼取徽派之长,形成了苍老古朴、沉稳凝重、清新秀丽的艺术风格。清乾隆年间维扬郭伟绩的《松筠桐荫馆印谱》就已使用“...

  堂名,苏州市第一批代表作昆曲扩展项目。   辛庄“堂名”是一种乐班的组织名称,也是一种民间艺人在普及昆曲中形成的一种坐唱形式。主要分布在苏、常、昆、太等地区。辛庄“堂名”更是一个知名品牌。曾在常熟城内县南街湖园茶馆方厅挂牌。影响十分广泛...

  评弹艺术,苏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曲艺类项目。   苏州评弹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两个曲种的合称,发源于江苏苏州地区,形成于明末清初,盛行于江、浙、沪的长江三角洲一带。评话又称大书,只说不唱;弹词又称...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苏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   ​​​​​​​常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很深的渊源。古琴是常熟的象征,常熟古名“琴川”,穿城而过的七条河流,如古琴之七弦,吟诵着“言公家在旧琴声”...

  吴歌(白茆山歌、芦墟山歌、河阳山歌),苏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民间文学类项目。   白茆山歌,是指常熟境内盛行于白茆塘流域的山歌。蕴藏量丰富,有劳动歌、时政歌、节令歌、地名歌、历史传说歌和情歌等,盛行三句头、四句头短...

上鹞灯 ​​​​​​​正月十五元宵,常熟东乡一带民间有“上鹞灯”习俗。 鹞子,即风筝。元末明初,这里农村家宅前都竖高高的竹竿,从年初一到正月二十,每晚要在这竹竿上挂灯笼,叫“牵高灯”。挂得越多、越高,越好。于是“牵高灯”的杆子越竖越高,灯笼...

传统木船制作技艺(古船制作技艺)  扩展 ​​​​​​​常熟地属太湖流域,且又濒临长江和东海。南宋时常熟浒浦港因“浒浦港深阔,实可藏战舰”而置武尉水军,隶属平江府(今苏州),统辖江浙闽之海防。元代,浒浦置通事汉军万户府,闰珣授浒浦路万户府知...

传统建筑营造技艺 (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扩展 ​​​​​​​常熟位于江南腹地,有着3000多年的人文历史,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古建筑施工工匠颇多,且技术高超。吴地“香山帮”鼻祖蒯祥之师蔡思诚即为常熟人,与著名石工朱文铭同为常熟古建筑施...

盆景技艺(孟河斧劈石盆景、苏派盆景) “盆景”称谓,最早文字见于明代王鏊所著《姑苏志》。当时,盆景在苏州已广为普及。明人文震亨所著《长物志》专门列出《盆玩》篇,记载了松柏、枫、榆、古梅为桩景之先声。清代,苏州的盆景制作呈流行之势,形成了虎丘...

灯舞 (常熟滚灯、春城马灯阵舞、马灯阵舞)扩展 ​​​​​​​​​​​​​​常熟支塘滚灯,流行于常昆太交界处,尤以窑镇、直塘为盛。相传支塘滚灯为明抗倭英雄戚继光所创。当时戚继光驻防东南沿海,戚家军在支塘地区不仅组织乡勇练兵,还传给他们独门练...

湖甸龙舟会 湖甸位于常熟市尚湖与虞山交界处。这里港汊众多,湖塘密布,村民大多傍水而居。湖甸龙舟会就是每年春、秋两次村民祭祀当地水神李王的一项民俗活动。 李王,原名李禄,南宋嘉定间人,生前曾为当地百姓做过许多好事。死后,则“惠天下之民,佐水衡...

苏南水乡婚俗 ​​​​​​​自古以来,凡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婚姻习俗,并且都形成一个系统。据市地方志载:古代男女或婚礼品为雁,有“雁候阴阳,待时乃举,冬南夏北,贵有其所”的文字记载。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沙家浜镇分别在凌云浜和毕泽两地先后出...

酿造酒酿造技艺 (王四桂花酒酿造技艺)扩展 ​​​​​​​王四桂花酒,于清光绪十三年间(1887),由常熟王四酒家创始人王祖康自酿而成。用常熟当地上等新糯米和优质泉水酿造出的桂花白酒,被人们赞不绝口。酿酒所用的鲜桂花,是虞山北麓山民种的“青...

常熟叫化鸡制作技艺  王四酒家座落于常熟兴福街358号,是江苏餐饮名店和中华餐饮名店,商务部评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 王四酒家始创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创始人王祖康,当年在常熟虞山兴福寺附近以家屋茅棚为店,以田间蔬菜、山间野味...

篆刻是中华民族特种艺术之一。常熟虞山派篆刻师承吴门派,兼取徽派之长,形成了苍老古朴、沉稳凝重、清新秀丽的艺术风格。清乾隆年间维扬郭伟绩的《松筠桐荫馆印谱》就已使用“虞山派”一词。沈和、林皋、王瑾为虞山派的创始人。其中尤以林皋(字鹤田)成就最...

花鼓 扩展(浒浦花鼓) 浒浦花鼓,流传于常熟浒浦港一带。 浒浦港地处长江之滨,南北朝时即为吴郡通江三十六浦之一。清末民初,随着渔业和造船、修船业的发展,涌入大量苏北渔民、船工和工匠。花鼓就是从苏北传到常熟浒浦的。二十世纪初,浒浦民众以苏北花...

海虞是常熟古称。明清以降,海虞谜语独领风骚,徐祯卿、钱谦益、冯班、孙原湘、翁同龢、徐兆玮、曾朴等名家辈出;《灯虎汇编》、《文虎琐谈》等谜著众多。民国时期,海虞谜作常见于《北平射虎社谜集》、《铁路协会谜语》等谜著。徐枕亚著有《文虎偶存》、《庾...

吴歌 扩展(白茆山歌) ​​​​​​​白茆山歌,是指常熟境内盛行于白茆塘流域的山歌。蕴藏量丰富,有劳动歌、时政歌、节令歌、地名歌、历史传说歌和情歌等,盛行三句头、四句头短歌,但也有几十句甚至几百句的叙事长歌,其中尤以劳动歌和情歌最为丰富。曲...

古琴艺术(虞山琴派) 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音乐类项目。主要流传于常熟周边包括苏州各县区。自明末清初严天池创立“虞山琴派”以来,四百年来盛传不衰,影响深远,被后人誉为“古音正宗”。之后,徐青山、吴景略等虞山派古琴大师为古...

  古琴又称“琴”、“七弦琴”,别称“绿绮”、“丝桐”等,是一种平置弹弦乐器。古琴艺术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艺术水准最高且最具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和传统艺术特征的器乐演奏形式,除独奏外还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及琴箫合奏等。目前考古发掘的资料证实,古琴形制至迟到汉代已经完备。经历代琴人和文人创造性的发展,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