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淳安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淳安竹马,又称跳竹马,是淳安城乡富有地方特色的一种歌舞形式。其来历相传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竹马表演时,表演者将马首系于身前,马臀系于身后。一个竹马班通常有红、绿、黄、白、黑五马组成(遂有六马,增一花马)。由五人饰成戏曲人物模样,左手抓马颈,...

三角戏是活跃于淳安乡村的民间小戏,因剧中大多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角色,故俗称为“三角戏”。因淳安旧属睦州,故又称“睦剧”。演出一般使用淳安方言,剧目多取材于农村日常生活,通俗易懂,多以喜剧见长。睦剧角色不分行当,没有袍带戏和程式化动作,...

八都麻绣,起源于三国时期,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刺绣艺术。主要分布在淳安八都(王阜、屏门)一带。由于交通闭塞,这里的百姓依靠自种自织麻布并增添象形写意的绣花,制成衣服鞋子等生产生活用品,制作工艺流传至今。八都麻绣独特之处在于整幅图案只用一根线绣成...

里商仁灯,又称商辂花灯,主要流传于淳安县里商乡一带,距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据传,里商仁灯源于明朝宰相商辂。在商辂七十寿辰时,宪宗皇帝敬其仁德,特赐宫灯百盏以示庆贺。商氏后裔为缅怀商辂,按宫灯式样制作花灯,每逢春节、元宵举行巡游活动,以示纪...

为纪念东汉学者方储,淳安瑶山、文昌一带每年举行“方仙翁庙会”,进行秋千、露台表演,以烘托庙会气氛。“瑶山秋千”的表演形式融杂技、舞蹈、歌唱为一身,三十三人组成,两座秋千。每座秋千分别由八名壮年男子抬着行走,台上四副小秋千依次坐身着红、粉、白...

汾口草龙,源自汾口镇赤川口村,距今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传说为纪念一条善龙而来,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天,当地村民利用稻草扎成一条长长的草龙,并在草龙身上插满香火,绕村起舞,所到之处家家户户点香燃放鞭炮迎接,以求来年风调雨顺,老幼安康,五谷丰...

富山露台,即抬阁,属汉族民间舞蹈形式之一,迄今已有千年历史。每年正月初六,文昌镇富山村都要举行方仙翁庙会,露台是庙会的主要内容。露台四面画有人物图案,台上装铁支架,用于绑扎演员。表演时,露台由四或八名壮年男子抬行,台上站一小女孩扮演“铁扇公...

淳安三吹三打起源于清末,具有曲调柔扬优美、表演气氛浓厚等特点,是淳安民间文化的瑰宝,至今仍在千岛湖镇、瑶山乡、屏门乡等多地流传。其表演形式分为单人独奏与多人合奏。单人独奏由正吹、副吹、鼓板、大锣大钗、小锣、竹梆子、大堂鼓七人组成。多人合奏增...

因淳安曾名“青溪”,砚石又以威坪镇龙眼山的“凿石”为原料,故称“青溪龙砚”。青溪龙砚始于明嘉靖年间,其来源相传与时任淳安知县的海瑞有关。青溪龙砚的雕刻技艺,一方面取自歙砚,另一方面广泛吸收淳安民间砖、木、石三雕技法。作品以动物、花卉及人物图...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五月至四十一年(1562)六月,海瑞在淳安任知县,留下了许多有口皆碑的传说故事。大多是反映海瑞任职期间巧判冤假错案的故事,展示了其清正廉明、爱民如子、断案如神、刚正不阿的一代清官形象。如《海瑞上任》、《定耗银》、《...

  淳安三角戏,是由采茶戏与民间歌舞竹马班相结合形成的地方剧种。因早期脚色只有小生、小旦、小丑三个,故又名“三脚戏”,1951年定名为睦剧。主要流行于浙江省西部淳安、开化、常山等地,安徽屯溪、歙县和江西婺源一带也有演出,以浙江省淳安县境内演出为多。淳安三角戏形成于清末,由江西、安徽传入的采茶戏与当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