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真达锅庄”因发源于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洛须区真达乡而得名,其产生年代可以追溯到1000多年前的吐蕃王国时期,源于民间祭祀活动。它由词、曲、舞三部分构成。词有赞美生活、祈祷幸福、表达男女之情等内容;旋律大多为宫、商、角、征、羽调式;舞曲...

“川西藏族山歌”源于人们放牧、伐薪、驮运赶脚、田间劳动时,为驱散疲劳、抒发感情或与同伴交流时即兴吟唱的歌曲。它是分布并流传于四川省西部藏区的一种原生态民歌,具有自由、高亢、婉转、跌宕等特点。川西藏族山歌的内容与民众的生活情趣紧密相联,多为歌...

  “安仁板凳龙”指产生于达县安仁乡、流传于周边达县麻柳、檀木、花红、东兴、大滩等20余个乡镇,以板凳为道具的一种民间舞蹈。它的制作特别,与其他地方的板凳龙有很大差异。首先,它通常在普通的板凳上以竹篾条弯制成龙头、龙身,以稻草、包谷壳等几种...

  “安仁谭氏子孙龙”是安仁乡谭姓家族内部为了祈求人丁兴旺、四季平安而传下的一种舞龙习俗,迄今已有300余年的历史。“湖广填四川”时,湖南籍移民从湖南省安化县来川,定居达县安仁乡。初来时,入川始祖根据湖南湘中地区的龙舞雏形,再融入川东地区特...

  “翻山铰子”舞与“古渝舞”同出一脉,均起源于“公傩戏”,多为祭祀所用。“铰子”本是巫师跳神驱鬼所使用的法器,后经历史演变,逐渐成为舞蹈表演的一种道具,其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清咸丰7年,即1857年,之所以称为“翻山铰子”,是因为表演时“铰子...

  “翻山铰子”指产生于达县石桥镇境内、流传于周边地区的一种民间舞蹈。据传,它是由清咸丰年间达县石桥镇的民间艺人冯白仁首创的,历经五代传承,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一种民间舞蹈,100多年来,翻山铰子不断变化手法,表演动作由简单到复...

  “翻山铰子”是流传于四川省南充市营山县明德乡、六合乡、悦中乡、合兴乡、金堂乡、双流镇、普岭乡、消水镇、老林镇、木桠镇及周边平昌县、渠县等地区的一种汉族打击乐舞蹈。祖师漆姓而不知名。清末,营山明德人聂信忠学得而传入境内,距今已有150多年...

  豆笋制作技艺源于清朝初年,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产生并流传于开江县新宁镇、普安镇和甘棠镇。 制作流程为:用开江本地出产的“六月黄”或“八月黄”大豆,倒入大黄桶,用清水浸泡,一桌豆笋的豆子的量,浸泡时间一般为8个小时左右,冬长夏短;将浸泡好的...

  达县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是指始创并流传于达县及通川区域城区民间生产牛肉食品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包括选料、捂肉、切片、拌料、铺肉、烘烤、包装7道工序。其中选料、切片、铺肉、烘烤等工艺为达州几代人代代相传的“绝活”。通过此工艺生产出来的牛肉...

  “薅秧歌”指产生并流传于开江县全境的一种劳动山歌(俗称山野之歌),是开江劳动人民在从事特定的劳动——水田薅秧(包括后来扩展到旱地锄草)时,面对大自然,即兴自由地抒发内心感情的一种民歌体裁形式,又叫大田薅。“薅秧歌”歌词一般为四句,以二二...

  达县灯影牛肉传统加工技艺是指始创并流传于达县及通川区域城区民间生产牛肉食品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包括选料、捂肉、切片、拌料、铺肉、烘烤、包装7道工序。其中选料、切片、铺肉、烘烤等工艺为达州几代人代代相传的“绝活”。通过此工艺生产出来的牛肉...

                           达州市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   东柳醪糟产于大竹县境内,酿制技艺历史悠久,源于汉,盛于清。据大竹县志记载:“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以大竹城北东柳桥所出为最。”故名东柳...

  “巴山背二歌”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大巴山一带的山歌。它是随着巴山人从事长途背运这种生产劳动方式而产生的,其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以前。“巴山背二歌”生动地反映了背二哥的生活状况、劳动场景和内心世界,其题材内容广泛,涉及天上、地下、人间、神界,男...

  渠县呷酒酿造技艺复杂,工序较多,主要包括选料、浸泡、冲洗、煮沸、蒸煮、散热、下药、发酵、储藏等20多道工序,而且每道工序要求严格细致,按规程和习俗操作。特别是制麯发酵工序是现代技术和机器无法完成和替代的。从选料到呷酒储藏一般需要40余天...

                           达州市四川东柳醪糟有限责任公司   东柳醪糟产于大竹县境内,酿制技艺历史悠久,源于汉,盛于清。据大竹县志记载:“甜酒亦以糯米酿成,和糟食用,故名醪糟,以大竹城北东柳桥所出为最。”故名东柳...

  “巴渠童谣”流传于四川东部巴山渠水(今达州市)境内,是巴渠人民特别是孩子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体现,也是创作现代儿童文学的有效养分,其影响深远,许多七、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至今还念念不忘童年时期唱过的童谣。“巴渠童谣”在民间自发地传诵,其内容...

  “拗棒”是指产生并流传于达州市开江县新宁镇和普安镇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游艺。“拗棒”的雏形是人们在劳动歇憩时,用抬石头的两根杠棒“十”字相架,让一人坐于棒上,被伙伴们拗上拗下的一种喜乐逗趣的游戏;后来发展成为:由八名扮作官差的男子抬着大...

  “巴山石工号子”是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东部大巴山南麓的达州市开江县境内的一种劳动歌。按其工种可分为三大类:开山号子、迁石号子、抬石号子。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也有齐唱。“开江石工号子”的歌词主要是借用其他民歌的歌词,也有石工即兴填词的,...

  “蚌鹤舞”是产生于湖北,流传到四川东北部万源市大竹河片区的一种民间舞蹈,由民间传说故事——鹤蚌相争,渔翁得利演绎而成。表演者有几个蚌、一个鹤、一个渔翁。蚌和鹤互相争斗,而渔翁则在一旁挑逗。另外还有一个烟火师喷烟火,增强艺术效果。打烟火的...

  “巴山石工号子”是产生并流传于四川省东部大巴山南麓的达州市开江县境内的一种劳动歌。按其工种可分为三大类:开山号子、迁石号子、抬石号子。演唱形式以一领众和为主,也有齐唱。“开江石工号子”的歌词主要是借用其他民歌的歌词,也有石工即兴填词的,...

  “三汇彩亭会”是渠县三汇镇独有的以亭子造型和表演为主要内容,每年农历三月十六至十八日在街道或广场进行表演的传统民间文化活动。“三汇彩亭会”的形成已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始于清初,盛于清朝中后期至民国年间。“三汇彩亭会”以扎彩亭、抬彩亭、...

  “钱棍”又叫“金钱棍” “柳连柳”,是一种流传于万源市境内的一种民间舞蹈。其道具是一根四尺长的竹竿,在竹竿的两头挖空装上24个铜钱,两头扎上彩绸。表演者手拿金钱棍中部用两头在人身体的各个部位敲打,铜钱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演唱者随着节奏演唱...

                           达州市渠县临巴镇人民政府   “渠县耍锣鼓”是产生并流传于渠县的一种民间锣鼓乐,用途广泛,遍及城乡。“渠县耍锣鼓”由六种乐器组成,各种乐器的敲击法和起的作用各不相同。“鼓打全面”,负责统...

  “达州元九登高节”是达州人民在每年农历正月初九举行的一项民俗登高活动。相传,公元815年,元稹贬谪通州(今达州)任司马,元稹在任期间励精图治,清正廉洁,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公元818年元稹调任河南,达州民众为了纪念正月初九离任的元稹...

  “大竹竹唢呐”是产生并流传于大竹县境内的民间乐器,演奏形式多样,有独奏、齐奏、重奏、轮奏等,吹奏时采用隐形换气法,其娴熟多变的指法,加之气息、嘴劲的控制,使演奏生动传神。“大竹竹唢呐”曲牌丰富,风格多样,有的欢腾激越,如“满堂红”;有的...

  “川东薅草锣鼓”是大巴山腹地人们在薅草过程中为了提高劳动效率,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娱乐大众的一种民间音乐。“川东薅草锣鼓”的表现形式是两个歌郎边击鼓打锣边演唱,有时一人领唱,众人和帮。它为说唱形式,主要伴奏乐器有小鼓、小锣、大钹、大锣、...

  “石桥烧火龙节”是一项在农历正月晚上刷龙、用烟花烧龙的民俗活动。“石桥烧火龙节”作为一种民俗文化在石桥古镇代代传承,并先后流传于达县、通川、渠县、营山、平昌等地。据《石桥曲志》记录“汉文帝(前179—前163)逢正月十五,出宫游玩,与民...

  渠县刘氏竹编工艺是指产生在以渠县渠江镇为中心地带的全县范围内的一种加工竹器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 渠县竹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300年前。竹编工艺主要传承人刘嘉峰首创了竹编字画、提花编织法,推动了我国竹编技艺的发展。 从砍伐竹子到成品有30...

  “土家余门拳”是产生于川东大巴山南麓宣汉县境内百里峡所在的前河流域,由川东土家人创立并流传于川东各县及重庆、湖北、陕西等地的一种传统武术,属峨眉拳系的一个土著拳种。据《四川武术大全》《宣汉县志》等记载,东汉末,名医华佗创“五禽戏”后被曹...

  “王幺贡爷系列故事”产生于四川东部的宣汉县境内,流传于全县及开江、达县等地。王幺贡爷生活在清道光年间,生卒不详,他不但善长诗文对联,而且机智诙谐,不畏权势、疾恶如仇、乐善好施,爱为老百姓说话。他的一生留下了大量的机智故事和诗文对联作品,...

  三汇彩亭会是流传于四川省渠县三汇镇的一种传统民间文化活动,它以亭子造型和表演为主要特点,每年农历三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在街道或广场进行表演。三汇镇地处四川东部华蓥山北段西侧,跨州河、巴河、渠江,交通发达,物产丰富,商贾云集,经济活跃,彩亭会就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中产生发展起来。清代初年,彩亭会开始在...

  渠县竹编工艺以渠江镇为中心,流布于渠县境内。渠县地处四川东北部,这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物产丰富,尤其盛产慈竹,为竹编工艺提供了优质的原材料。   渠县竹编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三百多年前,生活在这一带的古代人即已开始用竹材编制劳动工具和生活用具。到唐代,渠县竹编业已十...

  锅庄舞是流行于藏族地区的一个民间舞蹈类型。它随着藏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既有反映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劳动状况的歌舞,又有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的歌舞和在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时表演的歌舞。   锅庄舞有古旧锅庄和新锅庄之分,古旧锅庄带有祭祀性质,只能...

  薅草锣鼓又名“打闹歌”,俗称“打闹”,是一种流行于土家族聚居区的民间歌曲形式。土家人在薅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集体劳动,此时往往请两名歌手面对薅草众人进行表演,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随着锣鼓声边唱边舞,薅草众人则从旁和唱。其歌词多为一韵到底,内容则分为“歌头”(俗称“引子”)、“请神”、“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