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最初的敖包,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逐渐演变为祭祀山水、天地和祖先的神圣地方。敖包的数量多少不一,规模最大、最尊贵的敖包为十三个。祭敖包活动一般在农历五月至七月间举行。在祭祀规模上,有一个旗、一个苏木或一家独祭,也有几个苏木、几个旗联合祭...

  灯游会即九曲黄河阵,是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及周边城乡广泛流传的年节民间文化活动,相传是古代兵家布下的一种易守难攻的阵势,因其阵像九曲十八湾的黄河而得名“九曲黄河阵”。   20世纪初,现东胜区泊江海镇白家壕村村民,为表达对神灵的敬意,将灯游...

       祝赞词是蒙古族最具典型的传统民间文学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蒙古族祝词、赞词的统称。生活在远古时期的蒙古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由神灵支配的。出于尊神、敬神、求助神灵的保佑和恩赐的需求,而献歌、献舞,供奉神灵,成为一种常态,于是便产生了...

  “搏克”即摔跤,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流布于以锡林郭勒盟为中心分布于整个内蒙古地区。   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搏克比赛以乌珠穆沁搏克比赛风格为代表,兼备鄂尔多斯式搏克、阿拉善地区沙力搏尔式搏克等具有部落与地域特点...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内蒙古部分市县多民族杂居,各民族的民间艺术互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剪纸艺术,是中国剪纸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内蒙古民间剪纸是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互相影响交融的产物,...

  “诈玛”为蒙古语juum。将牛或羊带皮煺毛后洗净烤熟,这种全羊或全牛叫“诈玛”或“珠玛”。为成吉思汗祭祀准备全羊、全牛的职司者为“珠玛纳日”(珠玛们)。珠玛宴,汉语亦称“诈玛宴”是指以上述办法烤摆全牛或全羊的大型宴席。   诈玛宴是大蒙...

  察干苏力德是大蒙古国建国时所树立的国徽。由一柄主苏力德和八柄陪苏力德组成,苏力德的缨子用银白色公马鬃制做,因而称九斿察干苏力德,即“九斿白旗”(亦称九足白徽)。   察干苏力德祭坛由主旗、斿旗、护旗神戟三部分组成。主旗顶部为山形镀金镔铁...

  成吉思汗祭典是窝阔台汗为了让毡帐百姓永世纪念成吉思汗的盖世功勋而创建的祭奠活动,到忽必烈时正式颁发圣旨,规定了祭奠成吉思汗先祖的各种祭礼。经过近800年的延续,已经形成了包括四季大宴、八白宫祭奠、祭天、苏力德祭祀等内容的颇具蒙古族传统的...

  鄂尔多斯婚礼是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传统婚礼仪式程序的习俗,其独特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悠扬的歌舞形式和热烈隆重的场面,表达了勤劳、勇敢、智慧的鄂尔多斯蒙古部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热情追求和粗犷、豪爽、善良的性格,并使其发展演变成...

  十三阿塔天神祭祀,早在10世纪时,成吉思汗的十代先祖不忽·哈答吉开始祭祀“家族十三阿塔天神”。元朝时期,鄂尔多斯哈特根部族的祖先巴音哈热传承了十三阿塔天神祭祀,成为“哈特根十三阿塔天神”,几经辗转后,移到沙尔利格苏木乌顺柴达木供奉至今。...

  敖瑞因布拉格祭是在鄂托克旗阿尔巴斯苏木巴音陶勒盖嘎查流传的挤马奶、拜泉水为一体的祭泉习俗,   巴音陶勒盖嘎查地处鄂尔多斯最长的内陆河——都斯图河上游,这里是祭祀泉水的发祥地。过去巴音陶勒盖庙每年祭祀“额肯布拉格”(第一源泉之意),举办...

  鄂尔多斯蒙古部继承了具有宫廷文化特点的蒙古族古老的迎送和接待宾客礼仪,形成了独具风格的民间礼仪习俗。   鄂尔多斯蒙古部注重见面礼节,小辈见长者、长辈,首先主动请安。若是骑马者,小辈则下马问安。问安礼包括屈膝礼、躬身礼等。同龄人相见则两...

  鄂尔多斯蒙古部过年礼俗,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开始,一直延续到正月末。   通常入冬开始做过年准备,包括制做祭祀苍天、祭祀圣火、祭祖的各种贡品和待客、拜年的各种食物,清扫房屋,换上新毡或地毯。甚至将拜年时骑乘的马和骑具都要进行装饰。   腊月...

  窝阔台系成吉思汗三子,亦称“斡尔多”、“鄂格德依”、“格克地”。   元太宗窝阔台汗的陵寝初期供奉在达拉特旗展旦召乌林特拉,1246年8月26日,窝阔台长子贵由继位后,将安放父亲遗物的“灵箱”迁置于成吉思汗八白室旁,同鄂尔多(宫帐)迁来...

  天马旗,蒙古语称“苏力德赫幕日”,是由成吉思汗苏力德(徽纛)祭祀演变而来的。蒙古民族传统祭拜的苏力德有阿拉格苏力德(花纛)、哈日苏力德(黑纛)、察罕苏力德(白纛)三种。苏力德天马旗祭祀,正是成吉思汗白纛祭祀和蒙古人崇拜马的合成产物。  ...

  苏力德,意为“徽”,是蒙古民族古代的旗帜。依据它的形状,汉语称“神矛”或“纛”。成吉思汗时期的哈日苏力德(黑纛)、查干苏力德(白纛)、阿拉格苏力德(花纛),被称之为成吉思汗建立的大蒙古国三大苏力德。这些苏力德,作为“全体蒙古的总神祇”的...

  阿拉格苏力德,是“大蒙古国三大苏力德”之一,汉语称“花神矛”,“花纛”。阿拉格苏力德祭奠,是成吉思汗祭奠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初由左翼察哈尔万户供奉。1627年(天聪元年),林丹汗前往青海途中,将阿拉格苏力德留在鄂尔多斯。从此,阿拉格苏力德...

  京肯巴特尔(意为真正的英雄)木华黎祭坛,位于乌审旗和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小吉汗乡京肯敖包村两处。   木华黎,蒙古部扎剌尔氏人,成吉思汗麾下八杰之首,成吉思汗赐木华黎为万户“济农”、封爵鲁国王、谥号忠武。1223年病故于山西解州闻喜(时年...

  鄂尔多斯服饰起源并流行于“守护成吉思汗四大斡耳朵属民”的鄂尔多斯部落。   鄂尔多斯服饰根据季节、性别、年龄等分为不同的款式和类型。主要有冠饰、蒙古袍、坎肩(坎吉雅尔)、敖吉(长坎肩)、敖吉玛格、腰带、装饰物品、蒙古靴等。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蒙古部民间舞蹈达拉根巴雅尔来源于鄂尔多斯蒙古传统招福仪式,蒙古语称“达拉拉嘎”(即达拉拉根,汉语意为“招福”),是在鄂尔多斯蒙古部传承的成吉思汗祭祀、神灵祭祀、圣火祭祀等各种民俗活动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祈祷仪式。通常在成吉思汗祭祀、...

  六十棵榆树祭是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巴彦希里嘎查榆树壕保存的传统蒙古族祭树活动,每逢农历五月初三举行。   巴彦希里榆树壕的祭树活动历史悠久,有关六十棵榆树祭的由来,传承许多传说。如:榆树壕所处的地点是一处古驿站和驿道,地名叫珠和(原珠和苏木...

  “乃日”蒙古语,汉译意为娱乐。鄂尔多斯“乃日”是蒙古族在特定的场合上载歌载舞、奏乐器,娱乐自己、丰富文化生活的一种综合性民间表演艺术。它的内容涉及到鄂尔多斯民歌、舞蹈、器乐曲,三者缺一不可,其表演形式以即兴表演为主,表演者身着蒙古袍,带...

  托雷(1190—1232)是蒙古帝国大汗成吉思汗的四子,是元世祖忽必烈(1215—1294)之父。他是守护成吉思汗神灶,镇守蒙古民族发祥地的主要人物。托雷伊金的供奉,与成吉思汗八白宫有着密切联系,最初是与八白宫一起供奉的。   祭祀活动...

  萨冈彻辰祭祀地位于乌审旗图克镇梅林庙嘎查。原祭祀地在陕西省神木县大保当,因清朝末年放垦逼迫迁至乌审境内。   蒙古族著名历史学家萨冈彻辰,是成吉思汗的黄金家族后裔,是蒙古民族三大历史巨著之一《蒙古源流》的作者。1669年他逝世后,由乌审...

  古如查玛也称“查穆”,是广泛流传于鄂尔多斯七旗一区寺庙中由藏传佛教僧人表演的宗教戏剧。在传播和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鄂尔多斯蒙古族民间舞蹈的语汇、动作,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由戏剧、舞蹈、音乐、美术、木偶等组合而成的综合性艺术。“查穆”历史...

  鹿棋是蒙古族传统棋牌游戏文化的代表,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部落时期,游牧民族地区的先民们通过观察自然和总结生产生活中一些有趣的现象,形成了部分棋牌游戏的雏形。后经过匈奴、鲜卑、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传承至今。考古学者在古老的阴山岩画中发...

  马海(蒙古语,即马靴)是蒙古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海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伴随着蒙古族的发展历史而产生。传统马海采用纯皮制作。现在的马海根据面料可分为布靴、皮靴、毡靴。   布靴,是用布料或大绒制作,靴头和靴筒上多以金丝线绣花...

       鄂尔多斯蒙古族传说故事是鄂尔多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以活态的艺术语言纪录了鄂尔多斯蒙古族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凝聚着鄂尔多斯地区民众的智慧和才能。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人民群众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精神风貌和生活习俗。     ...

乌审旗素有“歌海舞乡”的美誉。这里的“歌”除了指演唱的歌曲外,也包括传诵的诗歌在内。蒙古族民间口头诗歌起源于传统的游牧生活和劳动,至今仍是牧人表达情感的重要方式。为保存和发扬这一民间文化,乌审旗有关部门大力支持,通过举办各种民间文化活动,促...

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是在传统长调民歌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流行于鄂尔多斯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随着近代牧民由游牧逐步改为定居,又因晋、陕等地农民的不断迁入,蒙汉人民长期共同杂居、生产生活交流的过程中蒙汉文化相互渗透, 逐渐形成独具特色的短调民歌。...

       古如歌中的“古如”(gur)蒙古语意为“国度”或“朝政”。古如歌历史悠久,源于蒙元时期的宫廷歌曲,属长调体裁,是蒙古长调歌曲最古老的形态。后流传于民间成为了一种民间音乐体裁,现仅存于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沿河一带。        古...

       漫瀚调,又称蛮汉调、蒙汉调,是蒙汉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交往中相互融合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歌歌种,主要分布于蒙、汉杂居的准格尔旗、达拉特旗,在内蒙古西部沿黄河的各旗县也有传唱。        在蒙汉杂居地区,蒙汉人民常在一起吹...

       鄂尔多斯以“歌海舞乡”著称,在弹拉说唱的自我娱乐中逐渐形成和完善起来的“筷子舞”,作为一种民间自娱性舞蹈形式在民间广泛流传,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        筷子舞主要由男子单人表演。初始席地而坐,随着民歌的旋律即兴敲击手、...

       顶碗舞是蒙古族从元代承传至今的民间舞蹈。相关的史料记载,顶碗舞的发展与藏传佛教有着一定的渊源。顶碗舞流行于内蒙古各地,以盛行于鄂尔多斯地区的在婚宴和喜庆佳节聚会上的顶碗舞最具代表性。        传统顶碗舞的动作没有固定的套...

       盅子舞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是鄂尔多斯久负盛名的民间舞蹈珍品。        传统的盅子舞属表演性道具舞蹈,亦称“打盅子”,是喜庆节日里单人表演的舞蹈形式。舞者双手各持盅子一对,边碰击盅子边舞,双脚一前一后踏动,形成“手在舞、腰...

  炒米,蒙古语意为“蒙古勒巴达”,意为蒙古米,是蒙古族最喜爱的食品之一。   据史书记载,食用炒米,早在汉代就已出现。宋末元初,由于畜牧业有了很大发展,蒙古人便广泛地食用炒米。成吉思汗率大军远征期间,炒米成为将士随身携带的主要军粮。   ...

     搏克即摔跤,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蒙古族搏克比赛以锡林郭勒盟为中心,分布于整个内蒙古地区。   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搏克比赛以乌珠穆沁搏克比赛风格为主,也有鄂尔多斯式搏克、沙力布尔式搏克等。历史上,蒙古族搏...

  千百年来,蒙古族与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马成为蒙古族生活当中离不开的寄托。世世代代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了走马的驯养技艺。   马的交叉行走分为两种。一般情况下,马的右前腿和左后腿同时往前走,左前腿和右后腿并前行叫作“...

     祭火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蒙古族非常崇敬火神,并认为炉灶是火神所在地。火与火神可以驱逐各种妖魔与邪恶,医治疾病,施恩惠于人类,是家族兴旺的象征。   祭火仪式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举行,少数家庭在腊月二十四举行。这天火神要...

  灯游会即九曲黄河阵,是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及周边地区城市和农村广泛流传的重要的年节民间文化活动,相传是古代兵家布下的一种易守难攻的阵势,因其阵像九曲十八湾的黄河而得名“九曲黄河阵”。在20世纪初期,现东胜区泊江海镇白家壕村村民为表达对神灵的...

  秀斯是鄂尔多斯乃至内蒙古一种传统而具有独特风味的宴客佳肴,是从元代宫廷御膳继承下来的一种整羊宴(全羊宴),也称为羊背子。其色、香、形俱佳,有浓烈的民族风味和地方特色,是蒙古民族餐中之尊。   秀斯也被称作乌查宴,是一种接待贵宾的规格较高...

  拜兴河位于乌审旗乌审召镇,发源于乌审召镇巴音陶勒盖嘎查察干淖尔牧业社的一眼小泉。据乌审召庙里的高僧桑斋尼玛和永东两位老人说,拜兴河的祭泉仪式可追溯到1774年在乌审召建立格艮尚(活佛府),“文化大革命”期间停止祭祀。改革开放后,随着对文...

  蒙古包是蒙古族神奇的摇篮,是几千年来游牧民族住宅文化发展的结晶。   只要有少量的木材、毡子和皮条、绳索,就可制作出搭建方便、拆卸便捷的蒙古包。   蒙古包的种类很多,各个地方的蒙古包因地域不同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哈纳(网状墙...

  骡驮轿流传于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境内以及山西平鲁区、偏关县。   清水河县属黄土高原丘陵山区,沟壑纵横,交通十分不便。在黄河沿岸,长城沿线的清水河县农村道路更是崎岖难行,只适合人、骡、驴单行,所以骡驮轿娶亲方式在清水河...

  查玛是藏语音译,是一种宗教舞蹈形式,蒙古族称之为“查玛舞”。明万历六年(1579年)由西藏传入内蒙古地区并得到发展,现分布在锡林郭勒盟、呼和浩特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蒙古族生活的诸多地区。   查玛舞分为祭祀查玛、米拉查玛、...

  骆驼是蒙古族最旱驯养的动物之一。它同马一样为蒙古族的生存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了所以蒙古族视驼为生活的源泉、精神的支柱,崇拜它、祭祀它。在春暖返青,驼群繁殖的季节,蒙古族会举行骆驼祭火仪式,祈盼驼群为自己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

  植物染色是指从植物中提取色素进行染色的一种方法, 是中国传统的织物染色方法。植物色素主要来源于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茎、叶、果实、种子、皮、根等。   准格尔旗的地毯植物染色工艺历史悠久。早在清朝末期,地毯编织工艺传入该地区,随后便出...

  阿日苏拉乎术蒙古语意为披羊皮疗术,是蒙医传统疗法之一,有史料依据的传承可追溯到13世纪,现流传于鄂尔多斯民间。   治疗方法:首先,宰杀羊之后,趁热掏开色布苏(羊肚),患者脱衣坐在上面;其次,用羊肾堵住患者两耳,头上置放用哈达包好的热回...

  剪纸是中国最普及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通辽市开鲁县、兴安盟突泉县等地是多民族杂居、文化相互融合的地区。各民族的民间工艺互相融化,取长补短,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味浓郁的民间剪...

  赤铜的炮制方法是根据蒙医药理论,依照药材性质实施的传统再加工技术。19世纪初,蒙医药学家赞布拉道尔吉所著《无误蒙药鉴》中就有赤铜的图案、形状描述、制取铜锈方法的记载。   将赤铜锤成薄片后,剪成小块置砂锅中与等量的沙棘在水中煎煮1~2个...

  据《白银鉴·准格尔召庙志》记载,准格尔召始建于明朝天启二年,即公元1622年,次年主体建筑经堂佛殿竣工,历经明、清、民国时期的不断扩建修缮,规模逐渐扩大。准格尔召以其规模宏大、做工精巧的寺庙殿堂,美轮美奂的彩绘雕塑,神秘多姿的佛事活动和...

  羊下颌骨刮痧是蒙医治疗颈椎病的传统疗法之一,长期以民间经验形式流传于鄂尔多斯西部,有史料依据的传承关系可追溯到16世纪。   “查干胡英”病为颈部受风寒,使“白脉”不通表现出的综合症。患者早期感到颈部难受、僵硬、酸胀、疼痛,有时伴有头痛...

  蒙医五味阿尔汕疗术又称五味甘露药浴疗法,是蒙古族传统医学五种疗术之一,在“四部医典”、《甘露点滴》、家传手抄《验方剂》及蒙医专家巴·吉格米德《蒙医历史》等多部书中都有记载,流布于内蒙古、青海和新疆等地,以乌审旗应用最为广泛。   此疗法...

  蒙医震脑疗法,蒙古语称道木那哈疗法,是蒙古族以震动手法治愈脑震荡的传统特殊疗法,分布于整个鄂尔多斯市。本疗法有史料依据的传承可追溯到13世纪,长期以来以经验形式流传在民间。   该疗法以“以震治震,震静结合,先震后静”为临床指导思想,根...

  子宫复位法是传统蒙医在“器官因震移位则应以震来复原位置” 的思想指导下形成的震疗方法。有史料依据的传承可追溯到13世纪,现流传于鄂尔多斯地区。   治疗时患者仰卧位,腹部用酒按摩后用软布条包扎腹部,置木板于脚心,用锤敲打数次。然后两膝关...

  亚苏阿日善又称骨浴,是蒙医利用马、骡骨头的药效作用,使人体的外部浸渍以达到防病治病的传统疗法。根据史料,13世纪即有蒙古族开展药浴的记载。现分布于鄂尔多斯地区。   施治方法是用6-8岁的马(或骡)骨,在水中慢火熬制8小时后入浴,浴疗的...

  达拉特希鲁格道是流传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展旦召、柴登、蓿亥图一带的一种古老的蒙古长调歌曲。19世纪末在中原农耕文化的影响下,随着大量汉族移民北迁草原,蒙古族生活地区以牧为主的单一经济形态逐步向牧业、农业、半农半牧多种经济形态并存的局面转...

  传说作为民间文学的一种体裁,是劳动群众智慧的结晶,是人们愿望、要求和理想的反映。它的结构简单,语言通俗,形式生动活泼、亲切自然,简明易记,以叙述语言为表现手段。它所述的事件人物大多具有某些不平凡之处,具有历史性而又不简单地等同于历史。由...

  鄂尔多斯婚礼发源于古代蒙古,形成于蒙元时期。15世纪,随着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进入鄂尔多斯地区,祭祀成吉思汗的“八白室”安奉在鄂尔多斯境内的甘德尔敖包上,蒙古族的鄂尔多斯婚礼便以其特有的仪式程序流传在鄂尔多斯民间。鄂尔多斯地区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留着鄂尔多斯婚礼的仪式程序,并使其发展演变成为一种礼仪...

  成吉思汗陵是历史伟人成吉思汗英灵供奉之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原伊克昭盟伊)金霍洛旗霍洛苏木,这里具有独具一格的成吉思汗传统祭祀活动。成吉思汗1227年病逝后,按照当时的习俗实行了秘葬。蒙古族为了纪念自己最杰出的领袖,在漠北高原建立了成吉思汗陵寝“八白室”(即八座可以移动的白色蒙古包),...

  “搏克”为蒙古语,意为摔跤,它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的体育项目。搏克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西汉初期开始盛行,元代广泛开展,至清代得到空前发展。现在蒙古自治区各地尤其是锡林郭勒盟、通辽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鄂尔多斯市、阿拉善盟等地都有流行。   搏克...

  蒙古族民歌内容丰富、节奏自由、情感细腻、曲调高亢、悠扬婉转、回味深长。它可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类,长调民歌一般以蒙古语演唱,篇幅广、气息长、情感深,颤音运用细腻独特、曲调悠远,旋律、唱腔体现出草原民歌辽阔、粗犷的特色;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混居的半农半牧地区,多用汉语演唱,篇幅短小,节奏齐整...

  蒙古族民歌内容丰富、节奏自由、情感细腻、曲调高亢、悠扬婉转、回味深长。它可分为长调民歌和短调民歌两类,长调民歌一般以蒙古语演唱,篇幅广、气息长、情感深,颤音运用细腻独特、曲调悠远,旋律、唱腔体现出草原民歌辽阔、粗犷的特色;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混居的半农半牧地区,多用汉语演唱,篇幅短小,节奏齐整...

  漫瀚调流传于内蒙古自治区的准格尔旗,至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清代末年,汉人大量涌入准格尔旗,这一区域迅即成为蒙汉混居地带。在长期共处的过程中,蒙汉两族群众在生产、生活和文化艺术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漫瀚调即是在民间音乐交流中出现的,它以蒙古族短调民歌为母体,将汉族民歌融入其中,最终形成独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