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九龙山采茶戏是由起源安远九龙山的采茶歌舞《茶篮灯》发展而来。早在明朝,安远九龙山所产之茶“香清色碧而味厚”,声誉远扬,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最盛,九龙茶被取作贡品。安远九龙山是当时江南主要茶区之一,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热情好客的茶农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歌舞接待各地茶商。...

南康鲤鱼灯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舞蹈,我国传说中的“夏族以鱼为图腾”,西安半坡遗址中的鱼盆中的鱼形象。半坡母系民族社会实行以鱼为象征,仰韶文化中出土的许多原始图腾图案也佐证了以鱼为图腾的史实。水族鱼图腾崇拜,源于远古先民的渔业生活来自神话的美好传说,根植于水族的思想观念里,保存于其民俗文化之中,其内涵极为丰富,如形容人与鱼的关系:人欢鱼跃以庆丰收,夫妻恩爱如鱼得水,盼丰收过年有点鱼(余)建筑物上屋脊两头的鳌鱼,两侧的悬鱼,表现婚恋中的信物双色,缠绵双鱼之物,如此等等,均是渔文化的遗存。...

我国是农业国,素来重视农耕。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朝廷规定,皇帝和各级官员在每年仲春的亥日要行耕作礼,在祈年殿和各官府所在地举行象征性的耕作活动。...

“上刀山”是我国传统宗教文化,源于道教正一派中的混元派红头道士(“阳师”)的一种祭祀仪式,一般在民间庙堂、宫观表演的一项绝活。用来祭祀神灵、驱邪镇煞,祈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上刀山”在明朝时由雄十四郎、雄十四娘传入安远,在清朝和民国时最为盛行。“上刀山”表演者叫“红头道士”,也称“阳师”,不仅流传于国内,东南亚许多国家也很盛行。...

相传香火龙能驱邪避灾、除妖降魔,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多少年来中寨陈姓子民一直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不离不弃,每逢大年初一起,按当地习俗一连三晚舞龙。...

哭嫁(哭嫁实为客家女出嫁时的嫁之哭歌),是当地婚嫁习俗中客家方言与曲调(哭调)合一的独特民间习俗文化表现形式。该形式传承至今800多年历史。是客家女出嫁时深刻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兄弟姐妹手足情深,亲友邻里感情的重要文化载体,并在当地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现在仍延续着该优秀传统习俗。其方言、曲调对研究我国唐宋时期中原文化(普通话)艺术具有历史参考价值。...

龙南县杨村镇地处赣粤边境之九连山下,距县城57公里,南与广东连平县接壤,是龙南县边远山区乡镇,现有人口5.1万。明清时期,杨村属太平堡的核心,因此,杨村龙舟赛又称太平龙舟赛、太平堡龙船盛会。...

石上割鸡担灯是一项典型的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其传承在江西宁都石上村,已有1000多年的传承历史。相传有一户李姓人家,夫妇的年龄皆近五十,一直没生得一男半女,心中忧郁。一天,妻子睡中做得一梦,说河边有汉帝庙,自己便进到里面朝拜,后来便得了一子。梦醒之后,夫人便将梦境告诉了丈夫。这李姓人家有万贯家财,丈夫便说:如果真能生得一子,一定要在妻子梦境所说之处建一座汉帝庙。并塑汉王金身,每年一定前往杀鸡朝拜。不久,妇人果然怀孕,第二年生得一子取名李汉灵。孩子出生后,夫妇果然依诺而行。在孩子周岁时,妇夫带着孩子前往朝拜。李汉灵成年之后结婚,十年之中生下三对双胞胎六个男孩,后来又生两个女孩。从此李家处事越发仁义。最让村人感动的是,他家出资架起了大河之上的木桥,方便了两岸村人往来。大家见李家对汉帝庙虔诚的朝拜,家境不断兴望,便认为汉帝庙灵验,纷纷前往朝拜。在每年元宵,会拿着供品,提着灯笼前往朝拜。随着活动的不断进化,活动中有了世灯、龙灯、担灯、马灯,活动声势越来越浩大。...

赣州是客家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章贡区作为赣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赣州客家菜主要代表性地区,历史上餐饮业就很发达,唐、宋设有驿站、伙店,清末民国时期发展很快。赣州市章贡区客家菜源远流长,它源于中原,更是中原传统文化与赣州当地土著文化交融的结果,还有着在借鉴中创新的时代特征。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为赣州饮食文化的萌芽期,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中原饮食习惯与百越土著习俗的长期融合中,特别是随着客家地区(赣南、闽西、粤东)内部文化交流的增加,赣州章贡区客家菜逐渐发展成一套从用料、烹饪方法到风味特点上较为成熟的烹饪体系。章贡区客家菜把保持原味作为出发点,以蒸、炒、炖、焖、烧较为考究。在取料方面主要为家禽家畜、山珍河鲜,以粗种粗养原生态为最佳。有鲜明的“绿色、健康、营养、天然”的属性,形成了选料规范,主料突出,配料得当,主次分明的风格。...

“定南客家传统医药-挑积”,是专治小儿消化不良、虫积疳积、腹胀便秘、烦躁咬手等小儿疾病的治疗方法。...

于都,客家聚居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蕴藏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外出谋生人口流动大,流行病也时有发生。由此,适应当地需要的民间中医应运而生,形成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子孙龙”民俗主要分布在信丰县大阿镇,毗邻的部分村落也有分布。但以大阿镇最具代表性,故称为“大阿子孙龙”。子孙龙是一个以“灯彩龙”表演活动为主题的,穿插祈福、报喜、文化娱乐、团结和睦等多方面内容的一个大型民俗活动。因这个民俗是以倡导家族团结、家庭和睦,希望子孙兴旺发达为核心,故被当地人称为“子孙龙”。...

大沽古教花灯,于清道光一十三年起源于大沽乡的古教村。据村人相传,是年村中发生大旱,农作物无以耕种,人畜饮水也很困难。随后,村子中人畜患病,全村处于岌岌可危之中。此时,外地来了一位刘姓青年,带领村人制作花灯,进行祭祀活动。灾情得到缓解之后,从此花灯便在这个村流传了下来。村人为了纪念这个为村子带文化的年青人,便用这个年青人教授的花灯,每年以纪念“青年祖师”的形式,纪念这位年青人。按时间推算,项目从起源到现在有100多年的历史。项目在传承过程中,在“文革”时期曾经停止了十年。...

全南谭坊举人龙作为县域内最独具特色传统舞龙表演项目,它起源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据谭坊钟氏族谱记载,族人钟家珍于清康熙癸已年恩科中举第二十名,拣选知县奉礼部咨议授广东连州学正改补南昌府进贤学教谕。钟氏家族为庆贺钟家珍中举在传统舞龙的基础上创建舞七节龙,故后人称之为举人龙。举人龙自创建以来,以其精巧灵活著称,非常适合村边巷口、厅堂庙宇走家串户式的表演,作为一种家族式文化活动从春节必舞的家族活动,逐渐形成了庙会、新居落成、店堂开张等喜庆节日活跃气氛的重要文化活动并在全县范围内流传。...

会昌县翠竹祠赖公(俗称“显应公”)庙会(俗称“菩萨出街”)是一项流传延续500余年的民俗活动。...

宁都刘坑竹马灯舞,是一项非常独特的,为祭祀活动而兴起的舞蹈习俗。传承在江西宁都刘坑村。既87岁的传承人罗科海回忆,他们懂事起,听老辈说,项目是为禳神祈福,从现在本村委会的七里村小组请师傅来教授,七里师傅又说,是清朝中后其从宜黄学来的,而宜黄又是从四川灌口“清源祖师”那里传来的,相传有上千年历史。“文革”中断十年,1977年恢复。...

“过火炼”又称“下火海”,是我国传统道教文化的一项绝活,源于道教正一派中的混元派红头道士(“阳师”)的一种祭祀仪式,一般在民间的庙堂、宫观进行表演,用来祭祀神灵、驱邪镇煞,祈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它既吸收了殷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先秦的方仙之说,又吸纳了春秋时代的阴阳五行家、道家、儒家等学派思想,是道教混元派文化遗产的结晶,由于贴近民间群众生活,不仅流传于国内,在东南亚很多国家都盛行。...

万安县是江西省吉安市南部的一个山区县。全县30万人口,国土面积2051平方公里。该县南与赣州市连界,赣江由南到北纵贯全境,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闽粤湘桂水陆相接的驿道要津。该县为非纯客家县,居住着很多客家人,他们的始祖在中原,龙脉在洛阳。...

兴国篆刻,是流传在兴国地域刊刻技术的总称。它以石材、竹木等为主要原料,以刻刀为主要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并由中国古代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技术。在兴国广为流传,至今至少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天车是客家农村一种科学的且最古老的灌溉农具,章江古为水上要道、后沿江修筑天车陂坝、河道淤现仅能运竹木排筏。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章江两岸的南康境内的农村常用天车,尤其是遇上天旱,天车更是大派用场。...

田村花灯历史悠久,它始于唐,盛于宋,鼎于明清。田村花灯秉承了中原灯彩艺术之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历代艺人的实践创作,集剪纸、纸雕、彩绘、填绣、挤粉、染片、硬化等众多民间艺术于一体,造型奇特,制作细腻,装饰精巧,堪称“江南一绝”。...

南安板鸭是大余县大众化的传统食品,是江西省名优特产品和江西省传统出口农副产品。始产于明万历年间,因出产地在南安而得名,距今已有500余年生产加工历史,有100余年外贸出口历史。它采用传统而特有的加工方法生产,以色、香、味、形四特色而享誉古今,驰名中外。...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耍龙是老百姓所喜爱的传统文娱活动之一。龙灯的制作是整个舞龙活动的重要环节,龙灯一般分为龙头灯、龙身节灯、龙尾灯、龙皮及珠灯五个部分,以竹、木、纸、布为原材料。崇义县杨眉镇杨眉寺村庙背组王孝亮的龙灯制作,以其工艺奇特,造型生动,而赢得龙灯爱好者的肯定,所制的“龙灯”畅销邻近50多个乡镇。王孝亮扎制的龙灯上、下腭较长,龙口大,虎牙突出,口含彩珠,能灵活转动,龙须富有弹性,龙眼圆,龙角饱满,龙头内一般都设两支以上的烛灯插孔,龙身一般都是单数,所扎制的龙分大龙(13节以上)、中龙(7-9节)、和小龙(3节);现多以三节、七节或九节为主,每节设一支烛灯插孔,他制作的三节龙身全长:3m,其中龙头长:60cm、宽:25cm、高:40cm木手把:80cm。造型逼真、色彩亮丽,栩栩如生。...

米酒是祖先最早酿制的酒种,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米酒以大米、糯米为原料,加酒母边糖化边发酵的一种发酵酒,含酒精量多在10%-20%之间,属一种低度酒。它香味浓郁、酒味甘醇、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米酒保留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糊精、甘油、醋酸、矿物质及少量醛、脂。其营养物质多以低分子糖类和肽、氨基酸的浸出物状态存在,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被称为“液体蛋糕”。...

崇义黄姜豆腐制作技艺是流传于江西省崇义县思顺乡境内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由思顺乡李姓家族祖传留下,以本地产优质黄豆为主要原料,经清洗、去壳、浸泡、磨浆、去渣、烧制豆浆、熬好酸姜水,然后加开水连续浇开三次,边烧边游,用酸姜水替代传统石膏的制法,将形成的豆腐脑用勺舀出,用小方布块代替模具单独包成的一个个小四方形豆腐,经紧压后再一块块拆开,然后用被誉为姜中上品、“药中黄金”的黄姜熬水下锅煮十分钟后制成。色金黄、质细嫩、蛋白质含量较高,纯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色素的“黄姜豆腐”,既美味又可以补血和清热消毒、防治咳嗽的功效。...

上田蔡屋车灯是有历史人物赴任演变而成的瑞金客家灯彩。它融汇了历史故事、赣南民间采茶曲调而成,其中的车灯、采茶调是车灯表演的基本特色,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支奇葩。...

蓝巾帕是客家先民为了御寒防湿、更由于客家“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明了一种便于拆洗的围裙“拦身帕”和同时在外出时可戴在头上御寒保暖的头巾,一物两用。在客家语系里面“身”读成xin,“身”“巾”谐音,加之拦身帕是以蓝色为主色调,久而久之就把戴在头上的头巾称为“蓝巾帕”(因冬天使用较频繁又称为冬头帕),当作围裙用的称为拦身帕、档身帕。...

定南客家灰水粄制作技艺历史久远。早在宋元时期就有制作食用灰水粄的习俗。由于其香脆可口,柔软而有韧性,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韭菜、大蒜,食用时佐以米酸酒、姜末、辣椒,因而吃后能起到壮阳补肾、健胃消食、软化血管、驱除风寒感冒之功效。故成为定南客家民间最常食用的特色小吃及走亲访友馈赠之佳品。...

“定南客家酸菜(俗称‘擦菜’)的制作技艺”始于南宋。由于定南气候因素,决定了当地人喜吃碱性米制食品,而定南客家酸菜具有开胃、消食、生津止渴、价廉味美、经济实惠价值等特征,故对人体肠胃能起到酸碱中和作用,有利于健康。因此,客家酸菜早已成为了定南客家人一日三餐的主要小吃精品。该制作技艺在当地祖辈相传了800多年历史,早已成为了当地民俗。...

具有食用、药用、瘦身、可预防常见疾病价值、定南客家“第一菜”美誉的“定南客家酸酒鸭”(又名酸辣鸭),其制作技艺在定南县域内传承了800多年历史,成为了定南客家民间手工技艺的一枝独秀。...

江西省龙南县杨村镇地处九连山脉,位于龙南县西南部,距县城57公里,南与广东连平县交界。是龙南县边远山区乡镇。杨村米酒,远近闻名,在客家饮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成为十九届世客会指定米酒。...

石城肉丸,是石城客家人做生日喜庆,红白筵宴款待宾客的礼仪方式,在客家人的传统宴席中,肉丸、鱼丸为二道享有盛名的主菜,也是传统特色菜。石城肉丸源于宋代,盛于明代,迄今有千百年和文化历史。...

兴国这片古老的土地,青山连绵,河网密布,“七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馈赠我们丰富的山珍水产。中国有名的珍贵鱼种“金狮红鲤”即产在兴国。兴国红鲤体型大、全身红色,背部鲜艳美观,两则金黄,肉厚骨细,食味鲜美,营养丰富,即可食用、药用,也可观赏。兴国的草鱼同样产量丰富,肉质鲜美。“兴国鱼丝”即是以草鱼和鲤鱼为主要原料。...

核雕工艺的极致为核舟。明代学者魏学伊著《核舟记》,向世人介绍了明天启年间常熟艺人王毅雕刻创作的《苏东坡泛舟赤壁》,并使核舟雕刻成为独特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明、清时期,核舟风行于世,成为王室、官吏、商贾们的偏好之物,当时有“一舟十金”之说。然而,耗时费神的核舟微雕、微刻技术要求极高,其技术非常人可继承,故清康、乾盛世以后,精品核舟雕刻名家子弟绝大多数不愿习传核雕技艺,核雕工艺随着清政府的衰败而凋谢。...

竹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商朝以前就已出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我国也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南宋时,竹雕艺人詹成所雕的竹鸟笼,“四面皆花板,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毫俱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被元代陶宗仪赞誉为“求之二百余年,无复此一人”的珍品。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从古至今,江西、浙江一带的竹雕工艺最为精湛。竹雕虽小,但精雕细琢。竹雕的雕刻技法很多,光传统手法就有透雕、浮雕、圆雕等,创作者不仅要有绘画、书法等功底,还要练就熟练的刀功,而章贡区的客家竹雕在传统的竹雕雕刻艺术的基础上,独巨匠心开创的客家“镂空雕刻法”更成为了竹雕历史上的一大突破。...

“古文”以说唱古文故事而得名,是居住在赣南客家人中流行很广的有着高度文化内涵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是至今保存集民间口头文学、说唱表演器乐演奏于一体的为平民百姓拥有的一种民间艺术。...

兴国提线木偶,是流传在兴国均村一带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戏曲。在祝寿、丧事、庙会、过年、闹元宵等重大民事和民俗节庆活动中,都会有木偶戏演出。在庙会当中,一般先敬菩萨,再敲锣。然后,由五官,八仙出台闹场,再由东道主选择木偶戏的正本,开始演出。...

南安罗汉舞俗称罗汉送喜,是大余县仅有的祈神求子的民间舞蹈。南安罗汉舞的形象塑造和表演形式都是很奇特:由罗汉头、猴子、罗汉崽三种形象组成,共二十多人表演,表演者大多是少年儿童。罗汉头由一成年人扮演,他象征神灵,并集男女两性于一身:如罗汉头头带假面具,假面具上画有雪白的眉毛、胡子、寿须,是一个大慈大悲、笑容可掬的男性形象;但体态肥硕,特别是腹部和臀部隆起,又拟女性怀孕状。在情节表演中,罗汉头有“迈老人步”“捧腹”、“捧臀”“抖袋播崽”等动作。罗汉头迈老人八字步踩台是选择播罗汉崽到民间的地点。“捧腹”“捧臀”动作是表现罗汉头即将生罗汉崽的喜悦心情。罗汉头播崽时,将罗汉崽装入人种袋里,然后双手举起人种袋,将罗汉崽撒播人间。猴子由一精灵小孩扮演,系罗汉头的丈夫。据老艺人说我们人类是猴子与神仙交媾而生的,在舞蹈表演中可足见这种夫妻关系。如其中有猴子与罗汉头碰臀交媾的情节与动作。另外十八个小孩扮演罗汉崽(有时人数可多可少),罗汉崽象征男丁,故有罗汉所到之处均人丁兴旺的说法。...

告圣是俗称“茅山道士”的民间法事活动,是“赎魂消灾”中的一个片断。它以歌舞形式表现安坛启教、祭将搬兵,以求扫除邪神恶鬼,消除灾难。舞蹈由一人表演,另四人各持一乐器并为其和唱,地点多在厅堂内,时间为夜晚。场中置一领草席,表演者男扮女装,右手拿师刀,左手拿锡角。每唱完一小段,随即摆姿势念一段道占,并吹锡角助威。舞蹈以扭摆见长,手舞足蹈,紧相配合,迸退转身,动作细腻连贯而富于韵律。手的动作上不过眉,下不过膝,一套动作面向四方反复表演,但表演区限在一“席”之内,越席则谓之“超越仙界”。...

瑞龙又称纸龙、五股龙,是江西省安远县中部地区所特有的传统民间舞蹈,是一种头、腰、尾五节互不相连的民间龙灯,瑞龙头、尾各一节,腰三节。...

九狮拜象发源于江西省上犹县,是在龙灯、狮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民间灯彩,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车马灯戏是起源于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一带的一种古老的客家民俗风情表演,一般在新年至元宵节这段时间演出,民间俗称“打花鼓”。流传于全南县的南迳、大吉山、乌桕坝、中寨、大庄等乡镇。从当地老百姓中相传,车马灯是明朝年间从中原地带传入。...

茶篮灯是于都县过去较为常见的一种民间灯彩歌舞。茶农在长期的茶山劳作中为消除疲劳或传递情感常常爱唱茶歌,采茶歌中有“十二月采茶歌”颇具影响,随着采茶歌的传唱,茶农依据茶山劳动动作,加上纸扎茶篮、扇子、手帕进入民间灯彩行列,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亦名“茶篮灯”。...

竹洞畲族山歌是盛行在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聂都乡竹洞畲族村的民间歌谣,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为抒发感情而传唱的歌谣。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现,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具有比较自由的节奏,音调高扬,声音绵长响亮,独具自己个性真声假声灵活运用的特点。竹洞畲族山歌用客家话兼粤语话唱,基本是四句七字体,第一、二句押韵,三、四句相对随意;用口口相传的传统曲调,唱时往往即兴即情,脱口而出,情缠意绵;唱腔丰富多彩,节奏自由又富于变化。...

龙南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其形象主要来源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长度分为7、9、11拱等,最高4米多,最矮也有2.5米。其制作材料简单、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造型威武、气势恢宏,展演程序清晰、香火明丽、气氛热烈、场景壮观、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

据史书记载和民间流传,唐僖宗年间,堪舆学界一代宗师、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号救贫仙师),因躲避战乱,携“宫庭密籍”,云游天下,被三僚村状如太极阴阳鱼图形的独特风水形胜所吸引,先后收曾文辿、廖金精两人为徒,三人结茅为庐,在此开基立业,传经布道。其后,曾、廖两姓弟子,白衣承诏,代不乏人,自唐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先后出了24位“国师”、72位“明师”,被授予钦天监灵台博士的就达36人。三僚也因之而成为中国风水地理的发祥地,声名远播,影响遍及赣闽粤、港澳台乃至南洋各地,每年来“朝圣”和拜谒“杨公祠”的风水弟子、易经研究专家学者络绎不绝。三僚村曾、廖两姓更是父而子,子而孙,代代相传。全村至今有数百村民,长年以风水地理为业,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和港台海外,堪称“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

宁都洛口南云竹篙火龙形成和保留在宁都洛口南云村。这里位于宁都北面的65公里处。南云四面环山,山青水秀。在这里居住着因战乱而南迁的卢氏家族。为抗击瘟疫的侵蚀,他们创造了竹篙火龙这一象征力量和抗争的形式。瘟疫消失后,他们将这一活动形式保留了下来,并不断的改进,以资纪念和娱乐,于是形成了今天这样一项独特的、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式样。...

石上曾坊桥帮灯,保留在宁都县石上镇池布村的曾坊村小组。这里是由客家人开发的地区,为纯客家村。石上曾坊桥帮灯,已有400多年的传承历史。据曾氏家谱记载,曾坊村曾氏来自东鲁的客家。相传曾氏第十三世孙曾据在汉朝为官。公元9年王莽废西汉帝自称帝改朝,曾据忠于汉朝,举族离京南下渡长江,落脚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后经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明末清初,曾顒公来曾坊开基,不忘祖训忠于汉朝,在村东头建起了汉帝庙,塑汉帝神像——菩萨供祀。...

寻乌地处赣南边陲,位于江西最南端,俗称“江西南大门”。又云:“江西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通博罗”。流入广东,供香港饮用水的东江,其发源地就在寻乌。...

瑞金传统竹编工艺制作技艺,是千年以来先民们以毛竹、竹蔸、竹叶等为原料,用来加工成各种栩栩如生的日用品、工艺品。...

瑞金手工艺术钢模雕刻技艺,源自福建连城四堡的平板雕刻技艺,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生产需求从最初平面印刷对雕版的需求演变为现代工业产品对立体艺术钢模的需求,平面雕版技艺从最初的平面文字雕版逐渐演变为平面图文雕版,最终结合传统木雕、石雕技艺进化为立体艺术钢模雕刻技艺。...

宁都鼓子曲,传承保留在宁都县城境内。宁都鼓子曲是一种以口头说唱为主,配以表演者自己击节的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语言为宁都地方方言。当地人把宁都鼓子曲叫做渔鼓、话文、道情、嘭筒、竹筒鼓等。说唱表演者,在20世纪末以前多以一人说唱,二十一世纪初起,有编排成多人说唱。其说唱生动,语言流畅,曲调委婉优美,能演唱历史,能说唱故事,能描叙人物,其表现力非常强...

手端木偶戏在民间又俗称“端戏子”“蚊帐戏”,是流传在江西省信丰县的一种将木偶套在手上表演、同时用脚击打乐器伴奏,根据角色不同能模仿各种唱腔的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表演艺术,手端木偶戏在赣南曾经流传较广,风格各有不同,但现在却极为罕见。...

宁都采茶戏,最初称“灯子戏”;接着称“三角班”;进而称“半班”、“半整杂”;解放初称“宁都地方戏”;1955年遵照江西省文化局统一规范称“宁都采茶戏”。是一种从音乐、表演、语言、剧目、到相关习俗,都有其独特性的戏剧样式,1955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335个独立的剧种之一。...

全南县陂头镇瑶山村,是江西省唯一的瑶族少数民族行政村,他们属“过山瑶”系,拥“盘王”为本族始祖,他们在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里一家一户各占一座山头搭棚而居,在祭祀中敬拜“陈、林、李”三姓女道士为神。据说他们的祖先在迁徙的途中,有一天,在一座未知名的深山老林中被野兽围困迷失了方向,正在族人绝望的时候,住在大山深处的“陈、林、李”三位女道士解救了他们。过山瑶民的祖先为了感谢答救之恩,从此就敬拜“陈、林、李”三位女道士为本族的女神,代代相传,并保持了每天清晨点香向女神祈祷许愿的民间习俗,“朝皇”便是向女神许愿或还愿的情感表达方式。...

瑞狮是定南客家每逢年节喜庆家家户户都盼望瑞狮登门送瑞纳祥的民间传统文艺表演形式,距今900多年历史,该文艺形式早已成为我县客家民间文化习俗。...

甑笊舞是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的上营、中营、下围,撒网形、新屋、老街、席塘等九座屋场的传统舞蹈,俗称“划龙船”。当地将舞蹈与敬神仪式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叫“敬神”。舞蹈使用的道具“甑笊”是一种用竹破成细小一根,扎成一小捆,用来洗刷锅盆的家庭生活工具,土语叫“甑刷”。...

高跷又叫踩高跷,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是章贡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踩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群体街头表演节目。它的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形式奇特别致。据传有500多年的历史,亦说有千年以上。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章贡区是在清公元1902年就有了高跷队,当时的高跷爱好者自发组织在刘家宗祠(位于章贡区新赣南路未端,藕塘里)当时每逢正月初一至十五闹元宵,城区都有踩高跷,走旱船、玩蚌蛤,这些活动,在城区走街串巷表演。...

杖头木偶戏,当地人喊“蚊帐戏”。即在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员躲于屏后,操纵时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纵其动作,在舞台上活灵活现。...

兴国端戏,又称蚊帐戏,是流传在兴国樟木、东村、长冈等潋水东河两岸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戏曲。在老幼寿诞、婚丧喜事、佛法庙会、春节元宵等民俗活动中,都会有端戏演出。...

三节龙是光绪年间便盛行在崇义县关田镇田心村的一种民间灯彩,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地农民把这种三节龙称为“泥鳅沾灰”,亦即形容三节龙舞动起来犹如肥短的泥鳅沾了香灰一般活蹦乱跳。“三节龙”比较突出的特点是:龙由3节组成,分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由红绸串成,龙头上绘有八仙、灶神等图案。4人执牌灯,牌灯上写明姓氏堂名。3个舞龙者站在仅有0.64平方米的八仙桌上,动作可分两种:桌上舞龙和地面舞龙(桌上舞龙有腾云驾雾、高车摇水、穿龙、团龙、左右舞龙;地面舞龙有举龙、参拜、龙摆尾、左右舞龙、行步舞龙、正面舞龙、穿龙)。三人轻捷自如地腾挪跳跃,舞动龙身,凌空穿插翻飞。其伴奏音乐充满节日的欢快,鼓点兴奋急促,曲调变化无穷。...

瑞狮引龙存于江西省信丰县万隆乡李庄江头村,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90余年的历史。瑞狮引龙由五节龙和单人狮组成。龙为赣南常见的五人龙灯。瑞狮引龙的单人狮属南派狮舞,由一人表演,即狮子只有狮头及用布匹做成的狮身。是一种融合闹场、吉祥、喜庆、文化娱乐的民间岁时节令舞蹈。一般由12人组成。领牌人一名,也就是领队,持有“瑞狮引龙”的铭牌。铭牌的作用类似于名片,即是送富、送福、送吉祥到主人家的意思。外出表演时将铭牌放在主人家祠堂牌位前,以示对主人的尊重。一个持牌人、一个单人狮,五个舞龙人,五个乐手。这就是瑞狮引龙的全部表演人员。...

茶篮灯起源于安远县九龙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原始剧目《大摘茶》的上半段舞蹈表演部分,是反映当时茶农劳动生活的民间歌舞。早在宋朝,安远九龙山一带已是江南著名茶区,茶区里九株特别好的红花茶树远近闻名。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最盛,九龙茶被取作贡品,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茶篮灯》就是当年茶农们所创造的一种最原始的歌舞表演艺术,热情好客的茶农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歌舞接待各地茶商。在广阔的茶乡中,“采茶歌”和“采茶灯”成为了广大茶农的重要文化活动。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演绎,吸取外界养分充实提高,由《茶篮灯》发展成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采茶小戏”,表演时因为人物只有二旦一丑,所以俗称“三角班”,它是采茶戏最早的戏剧模式。这种由茶乡民众创造的茶味芳香的歌舞小戏,以其独特的魅力很快受到广大客家人民的青睐,逐渐在我县各地流传开来。...

田村云灯起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2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赣县田村、白鹭、南塘等东河片一带。与田村东河戏“凝秀班”有着紧密联系。每年春节期间,大家都会敲锣打鼓,举着灯笼去拜年。为了恭候新年,人们拿着写有“恭喜发财、四季平安”等字样的牌子,化妆成“八仙”到各家拜年,深受村民的喜爱。各姓祠堂每年春节都要邀请戏班唱大戏,按田村的风俗,戏班没有灯彩是不能进祠堂演戏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凝秀班”老艺人们根据东河戏传统剧目《白蛇传》的“水漫金山”一场水族舞中的“水旗”变“云牌”,由此“云灯”这一独特的灯彩艺术形式就正式形成。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慢慢的走向衰落。自改革开放后,“云灯”这一优秀的民间灯彩又得到了恢复、重视。一九八四年省、地群艺馆还进行了专题录像,分别在2001年、2009年还参加了赣州地区民间民俗调演,分别获得了表演奖、导演奖、音乐奖、优秀民间灯彩奖等奖项。尤其是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需求更加迫切,“云灯”这一独特的灯彩艺术更进一步地得到发展壮大,如今不仅限于在农村有云灯表演队,县城的几个社区都成立了云灯表演队,凡喜庆节日、开张庆典、大型节日活动等等都有“云灯”表演队的出现,从而这一民间灯彩得以发扬光大。...

旁牌舞是抗倭名将戚继光创造的练兵和实践中的战斗队形和战术动作(见戚继光《练兵实纪》),后传入民间经演绎编排成为武术健身和表演的一种军事舞蹈。旁牌舞主要模拟敌我双方步骑两军对垒破阵作战情形。舞蹈表演所使用的道具是实战兵器。兵器分防御性兵器和进攻性兵器。防御性兵器由旁牌(圆形、燕尾形盾牌)组成;进攻性兵器由刀、棍、枪、斧、钩镰、双锏、花耙等组成。旁牌舞表演形式分为阵式表演和击刺表演两大部分。首先进行阵式表演,阵式表演分四个阵式;击刺表演分三种套路组合进行长短兵器攻防对打。整个表演过程充分展示了古代对敌作战的激烈场景。...

赣州地区山高林密,田少坡地多,决定了这里的人们以农牧为主,兼及采伐林木,运送木材,垦殖茶园等园艺业。所以这里流行的山歌、田歌、茶歌、船歌无不与山、与水紧密相关。秦汉以来,由于战乱的影响和出于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需要,北方居民即开始向还处于“蛮夷之地”的越地移民。从此,大量的北方士民定居赣南,特别是唐宋之际大量离井背乡的中原居民的迁入,他们在此开垦荒地,传播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文化,所以赣南民歌不论是行腔还是用语都有明显的客家特点。...

万安县是江西省吉安市南部的一个山区县,属非纯客家县。全县30万人口,国土面积2051平方公里。该县南与赣州市连界,赣江由南到北纵贯全境,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闽粤湘桂水陆相接的驿道要津。...

会昌踩鼓(俗称脚鼓)是典型的道教音乐,其特色是演奏时手脚并用,用脚控制鼓的声音、节奏、轻重,以表现道教音乐的神秘色彩。...

木根源是客家先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客家人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诗歌创作也是客家方言地区亦耕亦读、平日诵唱,并在每年元宵期间扎起龙头风尾彩船合族(或合村)聚于祠堂集体涌读,结合祭神、祭祖、气势万分壮观。将传统文化表现得最纯碎、最典型、最鲜明、最健康。其所体现的爱国、爱乡、耕读传家、勤劳俭朴、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千百年来薪火相传,世代相袭,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学百花园中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

江西省上犹县是客家摇篮赣州的客家县之一,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其中“客家门匾习俗”就是这里的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客家门匾习俗”是先人从中原带过来的匾额文化形式,经过客家人长期的使用、改进及内容上的充实,最终形成今天这种客家元素丰富、样式固定的形式,就是在民居大门的门额上绘制一幅长方形匾框,选取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房主理念的一个词语题写其上,有的还配上吉祥图案,融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其内容或展示客家人迁徙发展的历史,或叙述先辈的嘉德懿行,或表达房屋主人的行为处事准则,意在褒扬先辈功绩,垂训后人创业。如:“清白传家”,表示为官清白的品德世代相传;“颖川长流”,表示颖川郡望族繁衍不息;“汉室遗风”,表示汉朝皇室为刘姓建树了风范等。...

龙南县距赣州市政府所在地130公里。总面积1640平方公里,辖五乡八镇两场两个管委会,总人口30万。属纯客家县。现存龙南客家民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其分布形势:“组合式”呈由东北向西南发展逐渐减弱的状况;“围屋”则是由西南向东北发展逐渐减弱的态势。每一座围屋都是民间文化的宝库!无怪乎2000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系主任、著名学者片山和俊教授在考察了龙南围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大为感慨地说:龙南围屋的构造并不复杂,但它的大尺度、大空间、大容量集居住、城堡、宗教信仰、议事厅和中心广场于一体,如此宏伟多功能的民居为世之罕见,令人感到震撼!看了围屋,就象读了一本建筑教科书,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得到许多启发,这种感觉犹如日本人初看古罗马建筑一样。罗马建筑影响了整个欧美建筑。...

兴国人民逢年过节、操办红喜事和接待宾客的筵席上兴国粉笼床“四星望月”必不可缺,因为她意味着“团团圆圆、合家幸福”!这一饮食习俗,世代相传,始终不变,而且辐射到周边县市,影响赣粤闽客家地区。...

于都县地处江西省赣州东部,曾隶属吴、楚境域,始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是赣南建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素有“六县之母”之称。于都县桥头乡“中石‘练兵’民俗”活动是为敬奉“五神菩萨”而开展的,也是祭拜龙母的内容之一。此习俗一般持续7至10天,活动从“上刀山”开始,以“长襟”收尾,中间有“下火海”“滚簕床”“过火焰山”“水上漂”和“下油锅”。整个活动过程奇特、惊险,气氛浓烈。...

以南桥为代表性的“迎故事”习俗中的“闹埸日”“请神、迎故事、安神”“送龙日”三个花节,呈现出的客家文化中重信义、信孝悌、重名节等为人处世的道德价值观念,并以客家文化独有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深入民意。流布于寻乌长宁镇、文峰乡、吉潭镇、留车镇、水源乡、澄江镇的周田、王屋等地的“迎故事”习俗,追溯着客家文化中带有古风、古意和对中原文明的执着的深沉和厚重在传播传承。...

长胜陶器,在质地、造型、色泽、文化品味等与其它陶器相比,都有其独特之处。长胜陶器有很好的使用价值:一是酒坛盛酒加热沸腾后,能保持量不少,味不变;二是油罐长年盛油无丝毫渗透和变质;三是耐高温、耐烧,使用时间长。长胜陶器有较高的文化历史价值:一是长胜陶器出现较早,解放初,专家对出土的陶片分析认为,有唐朝的遗迹。同时,长胜陶器在历史上,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二是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对今后制陶业的发展有研究价值。...

瑞金是重要客家聚居地,客家族群中既有先客,又有后客,既有向外播迁者,又有自外回迁者,故语言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特征分外多姿多彩,建筑特征也因此打上了客家先民历次南迁和闽粤客家人回迁的烙印。...

定南客家儿童吉祥花帽。是定南县客家儿童年节必戴的民间传统绣花帽,是母亲表达望子成龙美好祝愿的艺术表现形式,由此,形成了独具匠心的“定南客家儿童吉祥花帽制作技艺”。定南客家儿童吉祥花帽制作技艺,向来以复杂繁锁著称。...

横江重纸古法造纸术,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石城县横江镇等地。石城是赣江源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的东北部,素有“闽粤通衢”之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石城横江重纸古法造纸术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客家根雕根材必须是有形有韵的树根。现已发现和利用的根材有灰树根、朴树、檵木、杜鹃、阴沉木等,经选材、防虫防霉防裂处理、立意、造形、加工(刀法)、表面处理等工序制作而成的具有审美、实用功能的艺术品。客家根雕以赣州宋城文化为底蕴,以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为精魂,是赣南客家民间艺术中一支耀眼的奇葩。客家根雕是大众的艺术,普及的艺术和专家的艺术。有装饰环境、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启迪心灵的价值,是人的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艺术形态,值得发扬光大。...

崇义龙勾乡石塘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东部,该村由杨姓人口居多,仅杨姓人口有400余人,均为杨震、杨业名人之后,根据其祖谱可寻即一脉相承,可以说是族运鸿发,人丁兴旺。该村的杨氏宗族自古就有练功习武的传统,(主要传承南方的字门拳为主,以 “字门八法”为精髓,即“残、摧、援、夺、牵、捺、逼、吸”,拳以单贯、双贯、君子称王四路,共六路。...

泰和县上模乡位于井冈山脚下的泰和县城南面,东临水槎,北接冠朝,南西分别与万安县芦源、枧头交界。传统木偶戏又称傀儡戏,其人物结构由钩牌(操线板)、悬丝(8—16条)、傀儡头(含盔帽)、躯干(含服饰)、四肢(含鞋、靴)等部分构成。泰和提线木偶戏的唱词,与当地客家民歌有关,它吸收民歌的精华,唱词口语化,是一种通俗流畅而富有鲜明个性的文艺形式。...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据《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赣州分卷赣县资料册汇编记载,赣县木偶戏志艺人钟盖华口说:“据传木偶戏流于汉高祖时,官兵围困汉高祖于白鹭城,陈平先师设疑兵计,在城头演出木偶戏,官兵观看木偶,忘了攻城,最后援兵赶到,打败官兵,救出汉高祖,从此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畲族摆字龙是一种独具畲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舞蹈,通过畲族年轻后生游、盘、翻、腾、穿、缠、戏等舞龙技巧动作,摆弄变化出“天下太平”、“人财两盛”、“添丁添财”等上十种字样。...

吉村年歌是大余县吉村镇广为流传的一种客家传统民歌音乐。相传是由上村人曾在明朝期间做过刑部知事的刘永回乡组织编辑而成。吉村年歌是由道教的“道歌”演变而成的,有正教音乐普系,其歌谣具有朴实淳厚,言简意明,通俗易懂,优美动听的特点。吉村年歌从音乐谱系可分为“拜神歌”“请神歌”“路歌”“堂歌”和“送神歌“五个部分。各部分基调基本相同,但又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韵味,它们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完整谱系。吉村年歌更重要的内涵是利用歌谣的方式传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

  灯会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群众性节庆活动,它流行于全国各地,在海外华人聚居区也颇为盛行。灯会多出现在元宵节期间,也有些地方在农历七月十五举行灯会,不同地区的灯会特色各不相同。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代,唐宋时得到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各地灯会活动已经达于...

  赣南采茶戏发源于江西安远县九龙山一带,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以九龙茶灯为基础,吸收赣南其民间艺术逐步形成的,主要流行于赣南、粤北和闽西,一度也传播到广西桂南一带。   赣南采茶戏俗称“灯子戏”、“茶蓝戏”,是江西采茶戏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被田汉誉为“中国戏曲百花...

  蓆狮、犁狮是信丰县古陂镇流传的不同风格的两种狮舞。   蓆狮流传于古陂圩,是当地谢氏家族所独有的狮舞形式;犁狮流传于黎明村,是清光绪年间,黎姓农民看到古陂圩的谢氏有了蓆狮后,创作的狮舞形式。谢谐音“蓆”,黎谐音“犁”,这两种狮舞在当地便成了这两个家族的象征。 <...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属赣州市管辖。兴国95%以上的人口均为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及其后裔。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客籍背景,世代居住在高山密林中的客家人过着艰辛的生活,在劳作之余,他们只有用山歌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中原的古风遗韵和当地土著文化的融汇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兴国山歌。在兴国城乡村镇,处处闻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