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萧山花边于20世纪初传入萧山的坎山镇。因坎山一带妇女擅长种棉织布,养蚕缫丝,以聪敏巧手著称,上海商人徐方卿便在坎山开设了萧山第一家花边厂——乔治花边厂,之后萧山花边厂发展迅猛蓬勃兴起,“萧山花边”因此得名。萧山花边以设计精巧、构图精致、绣制...

南宋官窑为宋代王朝南迁建都临安(今杭州)而专设的宫廷瓷窑,位列我国“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之首。制品有四大特征著称于世,即“紫口铁足”、“粉青釉色”、“冰裂纹片”、“薄胎厚釉”。萧山区拥有多家南宋官窑研究机构和工作室,叶国珍、金国荣的...

相传翻九楼起源于孟姜女哭长城的民间传说,孟姜女得知丈夫死于非命,嚎啕大哭,并搭高台登高为夫喊冤超度亡灵,后登高超度亡灵的民间习俗便在江南一带传播,其表现形式就是“翻九楼”,一般是为因水、火、刀、自缢、分娩而暴死的五殇者招魂超度举行的仪式。翻...

相传“十番”是歌颂大禹治水功绩的音乐,明代宫廷御医楼英辞官返乡时将“十番”音乐带入家乡——今杭州市萧山区楼塔镇。楼塔细十番曲目没有乐谱,长期以口传身授传承,以致许多曲目失传,清光绪年间,留学日本的楼岳堂回乡后,发起“十番会”并出任第一任会长...

钱塘江因特殊的喇叭状出海口,在海潮的作用下,形成了举世罕见的涌潮奇观。“钱江观潮”是流传在钱塘江一带的一种传统民俗。“八月十八潮 ,天下壮观无”,因这一自然遗产的长期存在,老百姓逐渐形成了与潮相关的一系列文化习俗,大致有:观潮、弄潮、抢潮头...

顾家村位于萧山区西南部,属丘陵半山区,盛产毛竹,是造纸的绝佳之地,顾家溪手工造纸历史久远,主要生产原书纸(书法用纸)和宗教用纸,据顾氏宗谱记载 “诸生妙制,名噪洛阳”,可见几百年前顾家村生产的纸已经享有盛名。造纸步骤有:上山砍竹(砟竹)、切...

“萧山萝卜干”历史悠久,起源于清末,文化内涵丰富,是萧山最具特色且久负盛名的地方特色农产品,更是萧山的一张“金名片”。萧山萝卜干在萧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主要产地在东、南片沙区,制作采用传统的自然风干脱水技艺,包括挑选种子、播种培育、收拔萝卜...

素以涌潮闻名的钱塘江流域,其两岸百余里沙滩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江盐产区。唐代《越州图序》云:“滨海居人以鱼盐为主”。钱塘江江水咸度为千分之8.5左右(海水咸度为千分之14左右),因钱塘江滩涂土质及江水含盐量的不同,江盐制作工艺与海盐有...

河上龙灯起源于南宋绍兴年间,在萧山区河上镇一带流传,每年元宵节期间,以河上镇溪头村为中心以板龙表演为主,融合马灯、高照等民间艺术元素,持续时间长达五天的大型民俗表演活动。主要包括“开光大典、出灯、闹元宵、化灯”等仪式,具有很高的地方文化史价...

七夕乞巧节俗始于汉代,《嘉泰会稽志》记载:“七夕立长竹竿于中庭,上设莲花,谓之巧竿,以酒果饼饵祭牛、女,盖乞巧也。”可见萧山祭星乞巧的习俗已有历史,代代口耳相传,历久不衰,直至今日。农历七月初七,当地成年或即将成年的女孩,用槿柳叶洗发,做小...

茶亭伤科由清代精于岐黄、擅长武术的永春和尚柳溪(1832-1908)在同治九年(1870)创立于萧山县八都的静修庵,迄今已有148年历史。茶亭伤科由永春和尚创立,传至瞿迪甫,再传至阿有和尚陈德谊,1961年后传至陈锦昌,后再传至盛新农、陈亿...

萧山与绍兴接壤,史上曾属绍兴管辖,尤其萧山沙地区与绍兴隔河相望或土地相连,乡音乡俗如出一辙。绍兴莲花落便是以绍兴方言说唱的一种艺术形式,为萧绍一带老百姓所喜爱。莲花落语言风趣幽默,人物生动形象,曲调悠扬婉转,自然动听,受到很多观众的青睐。莲...

绍剧是中国汉族戏曲剧种。起源于上虞县(现绍兴上虞区),流行于绍兴、慈溪、余姚、萧山及其他浙沪一带。是浙江三大剧种之一,旧称“绍兴乱弹”,或“绍兴大班”,经发展和演变,于1950年,正式命名为绍剧,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建国后,萧山绍剧艺术中心的...

  九楼又称“洪楼”,多在浙江省东阳市流传。据传最早与秦朝孟姜女长城祭夫相关,是民间道教施仪形式的一部分。举行这一活动的目的:一为祈求太平,二为超度亡魂,三为祛凶辟邪。“九楼台”一般提前一天进场布置,在施仪场地上竖起两根13米高(9层)的粗杉木,称为“九龙柱”,然后用高1米、长1.5米、宽0.7米的...

  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等,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10件乐器演奏而得名。这种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在我国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广为流传。十番曲调大多来源于民间小调和哗牌(唢呐曲),同时也从戏曲、曲艺及歌曲曲调中吸取了不少养分,其演奏形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