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万和并非人名,而是字号。依据九江市医药管理局编撰的《九江医药志》一书记载,九江王万和医药字号创始人为王亮炎、王芝田父子二人。清咸丰三年(1853 年)太平军攻破南京,王氏叔侄由南京逃难到九江摆摊行医卖药,后经金陵帮同业商会熟人指点,迁往柴桑区沙河镇,开设王万和药店,光绪四年(1878 年)迁回大中路 955 号。至今已有一百六十余年的历史。...

 九龙山采茶戏是由起源安远九龙山的采茶歌舞《茶篮灯》发展而来。早在明朝,安远九龙山所产之茶“香清色碧而味厚”,声誉远扬,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最盛,九龙茶被取作贡品。安远九龙山是当时江南主要茶区之一,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热情好客的茶农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歌舞接待各地茶商。...

火把节,多在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流传,而安福县彭坊乡垇云村的火把节习俗,蕴涵了安福县南乡片汉民族聚居地的生活习俗、祭祀习俗,实属罕见。其节庆仪程繁复、民俗内涵丰富,是当地一年中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

喊船是流传在青原区富水河一带古老的民俗活动,由民间自发组织,目的是驱邪保平安。表演程式复杂,表演气势雄浑,民俗内涵丰富,地方特色浓郁。...

敦厚元宵灯会是灯彩之乡吉安县的一项大型传统民俗活动,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喜庆热烈,带有节日狂欢性质,集祖先俗神崇拜、民间灯彩、武术表演等于一身,内容丰富多彩、地方特色鲜明。...

石岗梅烛灯又叫板灯龙,是在每年正月十三晚上举行。其龙头造型独特,为蛤蟆形,龙尾为莲花形,用各色纸张和竹篾编、扎、剪、贴精制而成,具有形象逼真,色彩华丽,制作精巧等特点;龙身为每节板凳串联而成,上面有三个灯笼,上大下小,用白色或红色纸张糊成,互相以一根木梢连接而成长龙。以庆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期盼新年新气象的到来,寄托着人民勤劳致富的美好愿望。...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畲族最隆重的祭祀日。祭礼由族长或本族名望最高的法师主持。祭日前一天,要整扫庙堂(回龙庙),陈设器皿,洗涤用具,备办牲礼供品。供品备好后,祭日子时,放铳一响,每家每户成年男子手捧香烛供品前往祠堂致祭,女性不参祭,只在旁观看,进祠堂门时要半跪蹲行进,将香烛祭品排列供桌上,然后退站两旁。开炮三响,配乐人员敲起祭祀专用的锣鼓点子,祭礼正式开始,法师设坛,手持令刀和龙角口念咒语“八宝坛香、香烟袅袅、上通天堂、下通五方…”,开始请神,法师半蹲身子,左右脚互相交叉跳跃,左手转动龙角,右手有节奏的甩动令刀,走五方步调五方兵马,随后五方兵马手持祖杖出列、法师开始操练五方兵马兵、造城墙、起火和架油锅、开雪门,等火旺油开,法师凭借法力将手伸入烧沸的油中,并光脚踩油锅,接着法师头顶米筛翻五方跟斗破火坑、光脚走五方步踩炭火,为村民祈福消灾,祷求安康延寿。最后法师念咒语、烧香纸送走神灵。礼毕,各家各户的户主(或代表者)带走自家香烛供品以半跪蹲方式退出,将供品摆在家中祖龛上。接着参祭者聚宴一堂,并进行庆丰舞、对山歌、武术等节目表演,直到黎明祭祀仪式才告终止。 ...

罗陂庙会也称“朝神庙会”,是当地一项有着数百年历史的民俗活动。此活动十年举办一次,规模盛大,远近闻名。罗陂乡位于乐安县西南部,距县城90余华里,与永丰县交界,因此,有“边贸市场”之称。罗陂庙会融商品交流与群众娱乐为一体,举办期间,邻县各路客商云集,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南丰妆迎活动的表演形式丰富多彩,风格古朴粗犷。在巡游队列中,一般以神铳和蟒锣开道、凉伞档伞彩旗乐器随后,各类神话剧中妆扮人物的迎盘(轿)紧接,“三仙真君”的神轿坐阵中间,各种民间古乐声、鞭爆声、欢呼声惊天动地,气势浩大。南丰“妆迎”在文献具体记载中有三次,即清咸丰四年(1854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及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

靖安草龙灯(俗称香火龙,又称太平灯),流传于仁首镇前进自然村,该村按清代流传下来的说法又被称为“四甲”。 清代实行“保甲制”,因依山居住、同饮一条溪流之故,4甲居民以草龙灯为缘而联成一体。靖安草龙灯习俗也随他们一同流传至今。...

土城斗牛是这个村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它与当地的万里庵庙会和“吃新节”习俗融为一体,一年一度,时间是农历五月十五日这天。“吃新”即品尝新上市的蔬菜瓜果;敬祖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五月十五日这天,周边四面八方的村民都蜂涌而至,来到土城万里庵“朝禾苗”,赶庙会,将带来的几根已灌浆的稻穗供奉在菩萨前,祈祷年丰岁顺。村上的每家每户都要大摆酒席招待亲友,席上除鸡、鸭、鱼、粽子、发糕、油糍外,更主要的是特意采来的新鲜蔬菜瓜果。亲朋欢聚一堂,共话桑麻,其乐融融。吃新后就去玩斗牛。斗牛是赶庙会、朝禾苗、吃新节中最吸引人的活动。...

宜丰风水狮现主要分布在宜丰县的新昌、潭山、天宝等16个乡镇及周边高安、上高、铜鼓等县市。其表现形式有石雕、木雕、铜雕、根雕、砖雕,到清代后海衍生出陶绘、书画和剪纸等。它的种类有卧狮、蹲狮、立狮、走狮、倒挂狮、守院狮、护宅狮、拴娃狮等。根据风水学的理论,不同形态的风水狮有着不同的作用。卧狮:象征着悠闲自在、祥和安乐,通常放置在寺庙庵堂门前或游乐场所;蹲狮:是古往今来被民间供奉的守护神,它置身于天地万物之间,吸取日月光化,耳听八方,目眺宇宙,担负着镇邪驱魔的重任,被广泛使用在衙门、民宅、城门、桥梁、寺庙、堂馆、仓库、祖墓等场所;立狮:性情猛烈,反应敏捷,有蓄势待发、排山倒海之势,适合于置放庙宇、陵墓前,承担警卫迎敌、镇山守场的使命,但绝不可置立于官衙民宅,以免招来不祥的突发事件;走狮:又叫游山狮,它处于饥饿觅食状态,气势凶猛,煞气腾腾,不宜置放于官府衙门和居宅庭院门前,以免招来祸患。倒挂狮、守院狮、护宅狮、拴娃狮则有看宅护院、安家保胎之用。...

鹰潭果仂,又称水麯果、清明果,是月湖区民间饮食的一大特色产品。每年的清明节前,月湖区农村的家家户户都要包水麯果仂,这种习俗自宋代以来一直延续至今。月湖区土壤呈酸性,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水麯生长,有着得天独厚的水麯资源,再配以米粉揉合,中间包以馅子,经高温蒸熟而成,整个工序有10余套。水麯果仂多为农村中老年妇女擅长,而年轻人受现代食品影响,对水麯果仂制作程序也渐渐失去兴趣。...

广丰以农为本,重耕教读,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中和节,都要敬奉土地诞辰,举办隆重的祭社活动,尤以五都最盛,当地人称之为蜡烛会。届时每家敬献红烛一对、金鱼一缸,齐聚本家族“福德祠”(即土地庙)举行盛大的祭祀庆典。二月初二时还有一项内容就是“龙抬头”,全镇还要举行祭龙活动,预祝一年复始风调雨顺,大地丰收。各乡镇村庄的舞龙队伍争相竞技。各家各户在这一天还用面团制作成各种昆虫模型,如蜻蜓、蚱蜢、知了、青蛙等,盛于清洁瓷盘,鼓乐游行,象征百虫复苏,迎接春天的到来。蜡烛会这天,白天演戏,晚上张灯。现场红烛摇曳、金鱼摆尾,全镇各种民间技艺也挑灯夜游。各种车灯、马灯、飞禽走兽灯、人物灯皆装机关,能走能飞,争奇斗艳,热闹非凡。...

婺源抬阁主要流传于赋春镇甲路村一带,也称抬阁戏,婺源抬阁就是抬着的小戏台。戏台由基阁、中盘架和上盘架三部分组成,约有二平方米大小,周围饰以雕栏,挂上青纱帐幔,饰以龙、凤、鹤、祥云、水花等彩灯。基阁左右各有铁环二个,以长木穿过,四人或八人扛抬。上盘架是装扮成各种不同戏剧人物、故事造型的孩童。抬阁精彩之处就在于这些孩童分层而立,多的可达3层,各层阁体上均有柔性支柱,巧妙地隐立于阁体彩物间,扮演各种戏剧人物的孩童,或站或坐或悬空于这些支柱上,彩服则巧妙地将支柱遮掩起来,观者看不到任何支架设施。阁体外面按剧情需要彩饰成亭台楼阁、石桥彩虹、山川、渔船、云端或花卉等,虽层层叠叠却浑然一体。...

婺源豆腐架属农耕文化产物,原是当地百姓用驱魔逐疫,降吉纳福和祈求风调雨顺的一种民俗活动。以后又演变为传统节庆日烘托喜庆气氛而展示。每逢重大喜庆节日乡民就会自发组织起来,制作各式剧目的豆腐架、游街巡村,久之逐成习俗。早在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江湾店联就有关于豆腐架的民间记载:“架子鳅肴豆腐勺,台面秋千掌上飘。”说的就是江湾豆腐架。婺源豆腐架既有广东民间飘色艺术的影子,又有江西抬阁的古风遗韵,按表演形式可分为独塑、双塑和群塑几种。它是以游动式的立体舞台〈做豆腐的架子〉为平台,在豆腐架上用彩绸花帛装饰四周,由七岁至十二岁的儿童担任塑型人物,扮演成戏剧中的人物造型,按照昆剧、徽剧、京剧不同形式的脸谱化装而成。小孩造型戏剧的题材多取自于历史典故和传说戏剧人物,每抬架子一个典型故事人物,情巧奇美,仪态万千。塑形人物不演不唱,但旌旗彩灯,鼓乐开道,舞龙断后,一拨人马浩浩荡荡,热闹非凡。...

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中游南岸。余干县濒临鄱阳湖,有着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其中渔民鸬鹚捕鱼独树一帜。鄱阳湖余干渔民“鸬鹚捕鱼”习俗,迄今有几千年的历史。鄱阳湖畔余干渔民养鸬鹚捕鱼,是古时一直到近代,余干内河渔民主要捕鱼方式之一。鄱阳湖渔民鸬鹚捕鱼习俗是渔民原始渔业生产遗风的残存,目前主要分布在鄱阳湖畔地区,余干县的康山、大塘、山塘、瑞洪、枫港、鹭鸶港乡等地区目前仍有一些饲养鱼鹰来捕鱼的人家。...

石塘桥灯是一项包含了灯、戏、舞等传统民间艺术的表演活动,具有浓厚的民俗色彩。石塘百姓为求来年风调雨顺、安居乐业,每到正月初六,就举行灯会,而桥灯都是做为压轴戏,因此又被称为“缀大灯”。石塘桥灯工艺独特、制作精巧、式样繁多,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各类灯具已成为融手工、书、画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传统灯艺品。石塘桥灯盛会是由当地民间组织自发倡议举办的,有自己的组织机构和工作方案。桥灯会共分为五组灯,分别是桥灯、龙灯、生肖灯、花灯、财神爷灯。参与表演人员约六百人,其中桥灯规模为193板,每板长1.6米,加上龙头和龙尾共约长320米。如今,石塘桥灯表演主要分布在石塘街道、港背村、彭村,以石塘街道为主要集中点。...

石人乡全乡十个村,村村都有桥灯会组织,并选有龙头手,由长者牢头,以老带新,代代相传。每个村里的桥灯会,少则数十桥,多则数百桥。...

石人殿位于江西省上饶县石人乡石人村,始建于晋,扩建于唐,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御赐“鹰护殿额”,明嘉清21年(公元1542年)封李德胜为“西济宏道护国崇兴真君”增建道院,住殿修真道士日增,庙会活动已在当地具有很大影响。每年农历九月初一日,按惯例,当地百姓要举行传统的庙会活动,以求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南康鲤鱼灯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舞蹈,我国传说中的“夏族以鱼为图腾”,西安半坡遗址中的鱼盆中的鱼形象。半坡母系民族社会实行以鱼为象征,仰韶文化中出土的许多原始图腾图案也佐证了以鱼为图腾的史实。水族鱼图腾崇拜,源于远古先民的渔业生活来自神话的美好传说,根植于水族的思想观念里,保存于其民俗文化之中,其内涵极为丰富,如形容人与鱼的关系:人欢鱼跃以庆丰收,夫妻恩爱如鱼得水,盼丰收过年有点鱼(余)建筑物上屋脊两头的鳌鱼,两侧的悬鱼,表现婚恋中的信物双色,缠绵双鱼之物,如此等等,均是渔文化的遗存。...

我国是农业国,素来重视农耕。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朝廷规定,皇帝和各级官员在每年仲春的亥日要行耕作礼,在祈年殿和各官府所在地举行象征性的耕作活动。...

“上刀山”是我国传统宗教文化,源于道教正一派中的混元派红头道士(“阳师”)的一种祭祀仪式,一般在民间庙堂、宫观表演的一项绝活。用来祭祀神灵、驱邪镇煞,祈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上刀山”在明朝时由雄十四郎、雄十四娘传入安远,在清朝和民国时最为盛行。“上刀山”表演者叫“红头道士”,也称“阳师”,不仅流传于国内,东南亚许多国家也很盛行。...

相传香火龙能驱邪避灾、除妖降魔,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多少年来中寨陈姓子民一直对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不离不弃,每逢大年初一起,按当地习俗一连三晚舞龙。...

哭嫁(哭嫁实为客家女出嫁时的嫁之哭歌),是当地婚嫁习俗中客家方言与曲调(哭调)合一的独特民间习俗文化表现形式。该形式传承至今800多年历史。是客家女出嫁时深刻表达对父母的养育之恩,兄弟姐妹手足情深,亲友邻里感情的重要文化载体,并在当地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为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而,现在仍延续着该优秀传统习俗。其方言、曲调对研究我国唐宋时期中原文化(普通话)艺术具有历史参考价值。...

“彭泽板龙”因龙身皆用长条木板连接而成,故名“板龙”,又因长条木板形同农家日常的长条木凳一般,亦称为“板凳龙”。板龙以一村或一姓氏为一龙,3—5年出游一次,龙的节数以一户一节或一丁一节,长度不等,最长时可达三百多节,出游时数班锣鼓相随,声势浩大。因彭泽历来盛产棉花、油菜,素称“金花银花”,故“板龙”的颜色分为黄、红、白三色,“白龙”代表棉花,“黄龙”代表油菜花,“红龙”则象征红红火火的年节喜庆之意。...

龙南县杨村镇地处赣粤边境之九连山下,距县城57公里,南与广东连平县接壤,是龙南县边远山区乡镇,现有人口5.1万。明清时期,杨村属太平堡的核心,因此,杨村龙舟赛又称太平龙舟赛、太平堡龙船盛会。...

石上割鸡担灯是一项典型的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其传承在江西宁都石上村,已有1000多年的传承历史。相传有一户李姓人家,夫妇的年龄皆近五十,一直没生得一男半女,心中忧郁。一天,妻子睡中做得一梦,说河边有汉帝庙,自己便进到里面朝拜,后来便得了一子。梦醒之后,夫人便将梦境告诉了丈夫。这李姓人家有万贯家财,丈夫便说:如果真能生得一子,一定要在妻子梦境所说之处建一座汉帝庙。并塑汉王金身,每年一定前往杀鸡朝拜。不久,妇人果然怀孕,第二年生得一子取名李汉灵。孩子出生后,夫妇果然依诺而行。在孩子周岁时,妇夫带着孩子前往朝拜。李汉灵成年之后结婚,十年之中生下三对双胞胎六个男孩,后来又生两个女孩。从此李家处事越发仁义。最让村人感动的是,他家出资架起了大河之上的木桥,方便了两岸村人往来。大家见李家对汉帝庙虔诚的朝拜,家境不断兴望,便认为汉帝庙灵验,纷纷前往朝拜。在每年元宵,会拿着供品,提着灯笼前往朝拜。随着活动的不断进化,活动中有了世灯、龙灯、担灯、马灯,活动声势越来越浩大。...

赣州是客家饮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章贡区作为赣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赣州客家菜主要代表性地区,历史上餐饮业就很发达,唐、宋设有驿站、伙店,清末民国时期发展很快。赣州市章贡区客家菜源远流长,它源于中原,更是中原传统文化与赣州当地土著文化交融的结果,还有着在借鉴中创新的时代特征。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为赣州饮食文化的萌芽期,明、清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中原饮食习惯与百越土著习俗的长期融合中,特别是随着客家地区(赣南、闽西、粤东)内部文化交流的增加,赣州章贡区客家菜逐渐发展成一套从用料、烹饪方法到风味特点上较为成熟的烹饪体系。章贡区客家菜把保持原味作为出发点,以蒸、炒、炖、焖、烧较为考究。在取料方面主要为家禽家畜、山珍河鲜,以粗种粗养原生态为最佳。有鲜明的“绿色、健康、营养、天然”的属性,形成了选料规范,主料突出,配料得当,主次分明的风格。...

火针是中华针灸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功能主要是用火烧红的针尖迅速刺入人体穴内,以治疗相关的疾病。火针具有温经散寒痛肿等症的治疗。...

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浩如烟海,渊源流长。江西省万年县张氏传统中医药烧、烫伤疗法,疗效神奇,历经百年传承至今,使众多烧、烫伤患者恢复健康,名扬各地。目前,在医学界大面积深度烧伤可以说是一种很难治愈的疾病。而万年县张氏传统中医药烧、烫伤疗法采用生地、黄苓、黄连,麻油等中草药,经过祖传秘方配制而成的外敷药和内服中医药剂相结合的疗法,用来专治烧、烫伤。其特点是:迅速止痛,保持创面湿润、杀菌、抑菌、保持创面湿润,修复和再生功能。该疗法费用低,恢复快,无毒副作用,且治愈后不留疤痕,是专治烧、烫伤的祖传中医秘方。...

中国江西省樟树市素以药都誉名中外。它具有药材资源丰富、加工技艺精湛,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

丰城青云寺“谌母医药疗法”相传由晋时谌母首创,对治疗风湿神经痛和缓解肢麻等病症疗效显著。这一民间疗法,现由丰城青云寺刘春兰居士,结合穴位刮痧法与经络拍打法,得以发扬光大。...

“定南客家传统医药-挑积”,是专治小儿消化不良、虫积疳积、腹胀便秘、烦躁咬手等小儿疾病的治疗方法。...

于都,客家聚居地,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蕴藏了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外出谋生人口流动大,流行病也时有发生。由此,适应当地需要的民间中医应运而生,形成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夏布是一种将天然苎麻纤维通过手工纺织加工而成的平纹布。苎麻纤维细长,质轻,强力大,光泽好,其构造中的空隙大,透气性好,传热快,吸水多而散湿快,是天然纤维之王,有“中国草”之美称。这些特性使其制作的布料牢实耐用、挺括滑爽、透气排汗,用途广泛。可作高档的服装、床上用品、褥垫、墙布、门帘、工艺美术品面料。...

玉扣纸亦称“毛边纸”,制作历史悠久。据《永丰县志》记载,南宋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中村乡梅子坪人巫山兴、巫山发兄弟从福建学会玉扣纸制作技艺后,回乡开办造纸厂,乡民竟相效仿,该技艺始在永丰流传。清末和解放初期是玉扣纸生产最为兴盛的两个时期,其时全乡拥有纸棚100多家。...

井冈山地处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属典型的江南山区,竹林茂密,有毛竹、淡竹、方竹、苦竹、墨竹、罗汉竹、观音竹、鹅毛竹、龙鳞竹等一百多种,资源丰富,为竹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吉州位于赣江中游、吉泰盆地中心,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盛产大米,酿酒业自古兴盛。《吉安府志》载:吉州自古“蒸酿成风”,酿酒作坊遍布城中,民间娶亲嫁女都要宴请宾客,“会饮而别”。旧时吉州蒸酿的酒,俗称“谷烧”“烧酒”,也就是白酒。...

井冈翠绿茶制作技艺主要在井冈山桐木岭,茨坪、黄坳、下七等地流传。其制作工艺传统,流程复杂,标准精细,是传统手工制茶的典型之一。井冈翠绿茶生产约有600多年的历史。其前身是“石姬茶”。...

木叶纹黑釉瓷制作技艺是古吉州窑独创的传统制瓷技艺。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工序复杂,其成品形态各异,质朴天成,自古享有“木叶无双”“世之神器”之美誉。该项技艺师法自然而又超越自然,代表了我国古代陶瓷釉面装饰工艺的高超水平,在陶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架花,即焰火礼花,流传于遂川县于田镇珊田村。其制作流程复杂,工序严格,配比精确,花色艳丽,变幻奇绝,具艺术观赏性和民俗文化内涵。...

牛田草席制作技艺流传于永新县曲白乡牛田村。这里山高林密,气候宜人,土质肥沃,该村百源山流下的水和特殊土质滋生的丰富的野席草,是编织草席的天然原材料。...

赣发绣技艺是在赣绣的基础上演变而来,是我国特有一种手工刺绣艺术。赣绣起源于南昌市东湖区,分布区域为南昌市、景德镇、永修、抚州、赣州等地市县及福建、云南、青海等省的部分地区。...

进贤白圩木版活字印谱技艺,是在梨木板上刻好阳文反字之后,锯成单字,用刀修齐,统一大小高低,然后排字,行间隔以竹片,排满一版框,用小竹片垫平并塞紧后涂墨,铺纸印刷,字模采用明朝官方字体——老宋体,印于宣纸之上。整个做谱工艺流程有15道工序和158个字的捡字口诀,这些祖传的捡字口诀,有平有仄,就像一首古代的律诗。...

豆豉是江南百姓十分喜爱的传统食品,出产地众多,南昌地区中首推南昌县塔城乡豆豉品质量佳。《楚辞·招魂》中有“大苦咸酸,辛甘行些”的诗句。这里的“大苦”,据说就是豆豉。至今,江西人还有爱吃豆豉的习惯,如“稻香园豆豉”,就是地方名优特产之一。...

张公夏布制作技艺是流行于进贤县张公镇南部地区的一种土布织造技术。据王氏家谱记载,夏布制作技艺可上溯至清代雍正年间,距今近300年历史。其技艺起源于铜岭村委会的曹家村。曹家村由山东迁居而来,与文学巨匠曹雪芹同宗。曹雪芹的曾祖父、祖父及父亲曾在南京掌管纺织行业,官至“江南织造”。他们不忘同宗族人,将当时的纺织器械和技术传到进贤的曹家村,故至今当地人仍将织布机称作“南机”。由于铜岭曹家与周边村庄通婚等因素,其纺织器械与技术也流传到周边村庄,继而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民间行业,现主要产地的老王村即为其中之一。...

汪山土库由史称“一门三督抚”的湖广总督程矞采、江苏巡抚程焕采、安徽巡抚程楙采等九兄弟于清道光元年(1821年)筹资兴建。它倚山枕水,与鄱阳湖地区许多民居一样,由于地势低洼,雨水充沛,易潮易涝,便采取外墙青砖立斗灌泥、墙内侧定磉立柱承重的构筑形式,规模较大者,鄱阳湖滨湖地区习惯称其为“土库”(又音:土屋)。...

临川篾编技艺是源自民间竹编技术的民间手工技艺。它集传统的的竹编技术和工艺美术为一体,制作工艺复杂,编织技术要求高,因画面多以吉祥的文字或图案为主,深受群众喜爱;且篾编作品以独特的竹编用具为载体,以独特的手法编织文字图画,是非常珍贵的工艺美术品。...

酿饭坨又称糯饭坨,是奉新一种独特的地方传统工艺制作的食品。起初流传于奉新山区各客家居住地域,后来通过传衍扩展,成为奉新县各地域均流传的地方特色传统食品。...

高安腐竹是高安传统的豆制食品,成品形状酷似竹条,故名腐竹。高安腐竹有“素中之荤”的美称,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它口感独特,风味纯正。可煲可炒,食用方便,久煮不化,过餐不糊。吃起来虽韧却柔,软嫩可口,兼有止咳清痰,解毒养胃之功能,受人青睐。...

冻米糖是丰城久负盛名的传统地方名优特产品,相传已有四百多年的生产历史,被乾隆钦名为“江南小切”,。丰城冻米糖其外观平整,精白晶亮,吃起来松脆爽口,落口消融,无渣无屑,回味无穷,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这与丰城冻米糖选料讲究、工艺精细密切相关。民间流传“新淦(今新干县)糯谷米,龙泉(今遂川县)清茶油;江苏桂花香,台湾麦芽糖”,而丰城冻米糖所用的主原材料就是新干糯米、江苏桂花、遂川茶油和台湾麦芽糖。同时,丰城冻米糖制作工艺十分精细,工序有20余道。丰城冻米糖迄今一直是丰城市民居家旅行和待客馈赠的主要副食品,产值大,生产及消费面广。...

万载罗城手工扎粉为万载知名特产之一,它以色白如银、条素柔韧、入口爽滑而著称。其加工技艺蕴含着丰富的农耕文化色彩,其主要产地在罗城镇泰溪河两岸的黎明村、罗城村,黎明村上碓、辛家两个自然村是其发源地。这两个村庄座落在美丽的泰溪河畔,有一间12个碓臼的水碓房,其侧又有大片河滩,便于晾晒扎粉,这里既是罗城扎粉的发源地,又是罗城扎粉最有名的产地。...

袁州夏布的生产起于隋唐,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经过世代袁州人民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袁州夏布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夏布质地“柔软润滑,平静如水,轻如罗绡”而闻名海内外。在古代粗麻布为奴隶、平民穿用,细麻布如同丝绸为高贵品种,供贵族使用。袁州夏布“嫩白、匀净、通行四方、商贾幅辏”,曾列为朝庭贡品,是一种纯手工的“绿色天然环保”土特产品,为“袁州三宝”之一,不但满足国内消费者需要,还可出口创汇。袁州夏布是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之一,它的纺织工艺具有许多显著的特征,为中国的纺织史增添活态的例证,对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起到积极的作用。...

宜丰霉豆腐又称豆腐乳,其制作工艺古老而独到。宜丰霉豆腐在几百年的传承、发展中,其制作工艺在选材、浸泡、磨浆、煮浆、霉制、配料、装罐等方面有了自己的独到之处。每年立冬一到,宜丰城乡家家户户都制作霉豆腐,因为立冬到冬至时节制作的腐乳最为正宗。...

袁州松花皮蛋是宜春市的一种名贵特产,历史悠久。据《宜春市志》记载:袁州松花皮蛋形成于唐宋、盛于明清,在民国时期已誉满海内外。在改革开放后,得到大力发展,加工企业蓬勃兴起,产品被国家绿色发展中心认证为绿色产品。多次被评为省优、部优得奖产品。它精选原料,在中国传统皮蛋制作工艺的基础上,用独有的中草药配方和独特的加工技术精制而成,其蛋白晶莹透明,色泽光亮,富有弹性,表面呈现大小不等的松花图案,蛋黄、蛋白层次分明,从内到外依次呈现红、豆黄、豆绿、深灰、茶红等五色,蛋黄凝而不固、聚而不流。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铜、铁、锌等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口感鲜美、醇香,食后有清凉、香甜之感,回味悠长。...

罗酒的酿造工艺与普通米酒的酿造工艺差不多,同样要经过浸米、蒸饭、下药、封缸几道程序。但也有不同,它多出了三道密封工序:一是封天宝甑。二是上缸密封,即一周后要启封搅动,再第二次封缸。三是半年后,即来年清明前用大座壶煮沸后第三次上缸密封。...

樟树四特酒制作技艺历史悠久,它是在明清时代的“清江(樟树前称)土烧”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白酒制作技术,是以整粒大米为原料、中高温大曲为糖化发酵剂,采用传统的“续米查混蒸、三进四出”操作,老窖固态发酵的独特酿造工艺。此工艺酿制出来的四特酒口感“幽雅舒适、诸香协调、柔绵醇和、悠长回甜”,香味独特,是特香型白酒的代表。...

宜丰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宜丰地貌格局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宜丰县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植物种类有2000多种。人均拥有林地面积0.5公顷,森林覆盖率为64.5%。...

中秋拜月是从古至今流传于宜春民间的一种习俗,在每年的中秋节举行。该习俗现主要流存于宜春市中心城区及袁州区的大部分乡镇。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影响到民间,宜春中秋拜月习俗即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渐显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也愈加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表达愿景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一直传承至今。在宜春,每逢中秋佳节,独具民间特色的拜月仪式都会在城镇社区、乡野村落隆重举行,使当地的节日气氛更加浓厚,并声名远播,宜春因而有了“月都”的称谓。经过传承发展,中秋拜月民俗活动既体现祭拜,又凸显了宜春厚重的文化底蕴,其仪式活动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1、请月。表现人们用纯洁的心灵,庄严迎接象征祥和的明月在月之都升起。2、祭月。表达人们纯朴、善良、团结、友爱的传统美德和心底的企盼。3、拜月。表达人们美好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而今,宜春“月亮之都”的称呼已为社会广泛认可,中秋拜月更是逐渐演变成了本土百姓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并以月寄情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这一传统习俗在宜春具有强劲的生命力,近年来吸引了海内外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并已成为“中国宜春·明月山月亮文化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地政府与百姓的共同呵护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正将其不断传承光大。...

在南昌县蒋巷镇北望、白岸等地,流传着一个古老的习俗,那就是在每年的正月初四到初六,在村落边的河滩沙地上,摆上据说从上古流传下来的黄河阵。灯阵由两米多高的竹竿构成,大约每间隔一米就竖着一根或红或绿的竹竿,竹竿上面则有一盏莲花底座的彩灯。据当地传说,黄河阵由通天教主金箫、银箫、碧箫三姐妹所创。千百年来,三箫娘娘被视为平安、幸福的庇护神,所以黄河灯也叫幸福灯、平安灯。灯阵由99个弯,一直走完别回头,象征着一帆风顺、幸福平安。还有人说,九曲黄河阵是因其路线三回九转,寓意天下黄河九十九道弯而得名。...

鄱阳瓦屑坝位于江西省鄱阳县的莲湖乡(明代称立德乡)、鄱阳湖东北岸的吴家港边。是中国八大移民圣地之一。元末明初时,在“江西填湖广” 的浪潮中,有二百一十余万江西移民从瓦屑坝出发,移民到湖广地区。六百余年来,数以万计的瓦屑坝移民后裔来根祖之乡---瓦屑坝祭祖,形成一种久经不息,长盛不衰的祭祖习俗,延续着中华民族寻根问祖,认祖归宗,缅怀先辈的特殊情结。...

贵溪畲族上刀山是畲族雷、兰、磐中姓氏族内世代相传的一种古老跳傩仪式,至今有几百年的历史,被畲族人民作为驱邪纳福、保一方平安的一种祭神仪式传承至今。...

鄱阳张王庙庙会又称赛神会,始于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至清代兴盛,经民间口授心传延续至今。在每年正月初八日举行张王(张巡:公元709-757年)、柳母“出巡”和“省亲”(拜丈母娘年)仪式,十一月初五日举办庙会活动,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信息。...

鄱阳管驿前晏公庙立庙于明代洪武年间(1368-1398年),迄今已有630多年历史。庙会活动是明万历年间起始并延续至今,奉祀江西水神“神霄玉府晏公都督大元帅”。 以佑风调雨顺、农渔兴旺。...

横街地处玉琊溪峡口水库以东一华里,东距玉山县城十二公里,自古以来为我县西乡水陆交通要道,是前往三清山、怀玉山风景名胜旅游的重要交通要道之一。...

江西省万年县石镇镇传统灯彩已有百年历史.尤以木头架子、竹篾、彩纸、麻绳为主材料的活动灯彩最具特色,一般在春节、元宵期间展出。此灯彩台面为宝塔式2-3层不等,每层中有四至五组以竹篾为骨架彩绘戏曲造型人物,可同时展示十多种戏曲。内容取材于《西游记》、《鹬蚌相争》等历史故事或民间传说。灯彩底部装有木制齿轮传动装置,牵引人物活动的几十股线绳缠绕之间。外侧有一摇手,由1人操作各组人物就会活动起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灵巧活泼挥舞金箍棒,性格鲜明。《鹬蚌相争》中的蚌与鹬鸟相持争夺,蚌蛤一张一合,形象逼真,饶有生活情趣。围绕各种灯彩人物的是各种花灯、鼓灯、走马灯,每盏灯贴着五彩缤纷的细纹刻纸,灯内燃起蜡烛,灯光映照四周刻纸琳琅满目、瑰丽多姿,烘托出热闹非凡的喜庆气氛、深受群众喜爱。...

叠山绳龙灯是指流传在以弋阳县双港村为中心包括马岭、徐黄、外厂等周边自然村的一种祭拜社公庙的民俗仪式。村民以毛竹原料编制龙头、龙尾和七节龙身,各节之间用横麻搓绳连接,每节内空中绑扎浸油草纸作为光源。与别的地方龙灯相比,叠山绳龙灯外披红布,红布上没有绘饰鱼鳞纹,造型古朴,简洁,舞龙队员拉动绳子表演跳跃、翻转、盘旋等动作并配以弋阳腔唱和形式营造热闹气氛。叠山绳龙灯活动从正月初六祭拜社公庙请灯开始至十五元宵节晚上再次祭拜社公庙烧灯结束。社公庙祭拜仪式规矩严格,不准女人参加,且任何人不得发声。期间的舞龙活动,参与人数众多,非常热闹,在当地影响极大。...

1、基本情况:“丰城社火”始于唐代。以古时礼制春、秋社日为祭礼日,“立春后五戌为春社,立秋后五戊为秋社”。不同于“鹅湖山下稻梁肥”一诗的写照,社火日多在八九十月间。此间农事清闲,村村轮换过社火,喝社火酒,并举办各种大型传统灯彩、戏剧等群众文化活动,处处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乐安打船歌习俗是流行于乐安县西南部牛田、万崇等乡镇一带的民俗活动,起源于乌江南畔的水南村,据水南村史记载,打船歌习俗系该村张姓始祖世延公于唐开元年间传入,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历史。...

“子孙龙”民俗主要分布在信丰县大阿镇,毗邻的部分村落也有分布。但以大阿镇最具代表性,故称为“大阿子孙龙”。子孙龙是一个以“灯彩龙”表演活动为主题的,穿插祈福、报喜、文化娱乐、团结和睦等多方面内容的一个大型民俗活动。因这个民俗是以倡导家族团结、家庭和睦,希望子孙兴旺发达为核心,故被当地人称为“子孙龙”。...

大沽古教花灯,于清道光一十三年起源于大沽乡的古教村。据村人相传,是年村中发生大旱,农作物无以耕种,人畜饮水也很困难。随后,村子中人畜患病,全村处于岌岌可危之中。此时,外地来了一位刘姓青年,带领村人制作花灯,进行祭祀活动。灾情得到缓解之后,从此花灯便在这个村流传了下来。村人为了纪念这个为村子带文化的年青人,便用这个年青人教授的花灯,每年以纪念“青年祖师”的形式,纪念这位年青人。按时间推算,项目从起源到现在有100多年的历史。项目在传承过程中,在“文革”时期曾经停止了十年。...

全南谭坊举人龙作为县域内最独具特色传统舞龙表演项目,它起源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据谭坊钟氏族谱记载,族人钟家珍于清康熙癸已年恩科中举第二十名,拣选知县奉礼部咨议授广东连州学正改补南昌府进贤学教谕。钟氏家族为庆贺钟家珍中举在传统舞龙的基础上创建舞七节龙,故后人称之为举人龙。举人龙自创建以来,以其精巧灵活著称,非常适合村边巷口、厅堂庙宇走家串户式的表演,作为一种家族式文化活动从春节必舞的家族活动,逐渐形成了庙会、新居落成、店堂开张等喜庆节日活跃气氛的重要文化活动并在全县范围内流传。...

会昌县翠竹祠赖公(俗称“显应公”)庙会(俗称“菩萨出街”)是一项流传延续500余年的民俗活动。...

宁都刘坑竹马灯舞,是一项非常独特的,为祭祀活动而兴起的舞蹈习俗。传承在江西宁都刘坑村。既87岁的传承人罗科海回忆,他们懂事起,听老辈说,项目是为禳神祈福,从现在本村委会的七里村小组请师傅来教授,七里师傅又说,是清朝中后其从宜黄学来的,而宜黄又是从四川灌口“清源祖师”那里传来的,相传有上千年历史。“文革”中断十年,1977年恢复。...

“过火炼”又称“下火海”,是我国传统道教文化的一项绝活,源于道教正一派中的混元派红头道士(“阳师”)的一种祭祀仪式,一般在民间的庙堂、宫观进行表演,用来祭祀神灵、驱邪镇煞,祈保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它既吸收了殷周时代的巫祝祭祀鬼神、先秦的方仙之说,又吸纳了春秋时代的阴阳五行家、道家、儒家等学派思想,是道教混元派文化遗产的结晶,由于贴近民间群众生活,不仅流传于国内,在东南亚很多国家都盛行。...

安福人爱喝茶,尤其是南乡的妇女们嗜茶,喝茶名目很多,如:妇女怀孕吃“好事茶”,小孩出生要喝“毛毛茶”,孩子满周岁喝“周岁茶”,当了婆婆要喝“三代茶”,女子出嫁时喝“嫁娘茶”,孩子读书要喝“发蒙茶”、“升学茶”,做寿要喝“祝寿茶”……...

“龙泉码”发源地位于遂川县五斗江乡五斗江村, 是明朝崇祯年间由当时为官南京居家守孝的郭维经父女,根据当地木材交易中常用的“估堆”、“秤称”、“定尺寸、定重量、定价格” 等办法总结探索创新的一种科学简便的木材材积计算公式,因深受林农和木材商人的欢迎而流通于全国各地,到1954年国家代用公制检尺止,已有300余年历史。亦为世界上最早的原木材积表,比国际公认“柯达山毛榉材积表”要早近200年。...

东固畲族乡位于吉安市东南面,距离城区76公里,地处吉安、吉水、永丰、泰和、兴国五县交界山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5° 23’ 30” ,北纬26 °45’ 29”,平均海拔300米。东固山海拔851米,年平均气温18.3°,年平均相对湿度79~85%。...

万安县是江西省吉安市南部的一个山区县。全县30万人口,国土面积2051平方公里。该县南与赣州市连界,赣江由南到北纵贯全境,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闽粤湘桂水陆相接的驿道要津。该县为非纯客家县,居住着很多客家人,他们的始祖在中原,龙脉在洛阳。...

向塘灯棍节,江西地方民俗之一,俗称“竖神灯”。源起南昌县境内港头胡氏,距今已有320多年历史。主要流传分布在南昌、新建、安义等县。...

胡氏传统中医痔疮疗法,采用虎杖、冰片、五倍子等中草药,经过祖传秘方配制而成的外熏外洗药,即胡氏痔疮散剂,配合针灸二白、次髎穴,用来专治痔疮,是民间专治痔疮的祖传秘方。其特点是非手术疗法,痛苦小;疗效显著,愈合快;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费用低;不易复发。...

余干江氏传统中医正骨法的创始人名江楼,三十年代在上海师从著名武术家王子平先生学习武艺、中医理论及伤科正骨手法。1933年参加江西省举办的国术擂台赛,获得了全省第一名。同年又代表江西省参加全国在南京举行的国术比赛,获得国民政府体育委员会颁发的“国术无双”奖牌,1937年他再次代表江西省出席在长沙举办的全国武术擂台赛,荣获第二名,获得银质奖杯一只。解放初期,任余干县人民医院骨伤科医师。1979年获国家武术比赛一级裁判称号。1981年被余干县政协聘为政协委员。...

湖灯彩,又名月湖区花灯,是月湖区民间节日文化活动的一大特色文化产品。据地方史料记载,闹花灯习俗,自宋朝开始,每逢春节、元宵佳节,月湖区城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示祥和喜庆。南宋诗人谢枋得在当地亲戚家作客,观花灯后,留下“码头日受万人拜,信河夜享千盏灯”的诗句。此习俗一直延续上世纪60年初,并扩展到当地庙会活动。...

余干县古埠镇“盆栽烟花”是一种大型烟花组合,综合了炮竹与烟花的多种技术精华。古埠盆栽烟花系清末民初由第一代传人黄启明发掘传承,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上世纪六十年代,第二代传人黄启明之子黄科喜曾被请到南昌燃放,轰动省城。后来第三代传人黄深泉又进行了改进,成了当地远近闻名,独树一帜的烟花。...

丰城市洪州窑碗泥岭“古法制陶”技艺是一种有着千年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碗泥岭陂下村手工制作的日用陶器,品种繁多、质地坚硬、器形优美、古朴醇厚,是“唐代六大名窑”之一的洪州窑制陶工艺的现实翻版和“活化石”。...

麻姑酒是江西传统名酒,被列为江西八大名酒之一。据有关史料记载,已有两千多年的酿造历史。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记载:“江西麻姑酒,以泉得名,而曲有群药。”清光绪年间,开始向南洋各国出口。1951年,在南洋国际赛酒会上,荣获银质奖章,是江西名酒和省优产品,获中国首届黄酒节一等奖,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金牌,被中国食品协会推荐为名牌产品。麻姑酒酿造技艺起源于汉代,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曾经基本垄断了周边数十个县(区)的酒业市场达200多年之久,积淀了深厚而巨大的文化价值和品牌影响力,其精湛的酿造技艺闪烁着我们祖先智慧的光芒,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被世人所瞩目,成为我国酒文化的瑰宝。麻姑酒酿造技艺经过了几百年的一个质的升华发展过程,形成独具特色,并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着繁荣旺盛的状态,在酿酒界赢得了信誉和地位。...

玉山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临浙江,西接安徽,南连福建,素有“两江锁钥”、“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门户”之称,交通通讯很发达。怀玉山脉横贯县境西北部,是赣、皖、浙三省的天然屏障。主峰云盖峰海拔1538米。山高谷深,云遮雾罩,林木葱茏,潭瀑溅玉。这里因古代江右四大书院之一的怀玉书院和方志敏清贫故事发生地而闻名于世。人文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在这莽莽崇山峻岭中蕴藏着丰富的优良制砚材料——罗纹石。...

井冈山红米酒发源于井冈山客家土法酿造,时代变迁,井冈山红米酒一枝独秀,源远流长,传承至今。红米产生于山高水冷的独特环境,生长期长,无污染,内含人体所需的二十一种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及有益微量元素,营养十分丰富。井冈山红米酒,正是以红米为主要原料,配以井冈清泉,采用传统工艺,在享有“天然氧吧”美誉的井冈山中精酿而成,其酒体橙红,入口绵甜,回味悠长。解放后,特别是近年随着井冈山的飞速发展和对外开放,井冈山红米酒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认识,所喜爱,人们在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饱揽秀美的井冈山风景之后,还不忘稍回几箱井冈山的红米酒,与家人和亲朋好友共同分享。...

传统工艺庐山云雾茶系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据《庐山区志》记载:庐山云雾茶始产于汉代,由庐山道僧选育野茶培植。至宋代列为贡茶,史有“雾里清泉煮香茗”的记载。先后经1700多年培植提纯,形成庐山独有的茶树品种。...

九江陈年封缸酒是以优质糯米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酿制而成。九江陈年封缸酒时称“绿醅酒”,它起源于唐朝元和年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任九江司马时与江州好友刘时九饮酒赋诗曰:“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作了其历史注释。千百年来,“绿醅酒”一直在民间坊酿造,流传至今。...

安源面塑是一种民间传统美术。既有美术观赏价值又有贡品价值。它以面粉为主料,调成不同色彩,用手和简单工具,塑造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在江西的东北部自东向西滚滚而流的古老信江,哺育了一代一代的两岸人民,同时带来了各种丰富的矿产,鹰潭信汇黄蜡石即为其中之一。鹰潭信江黄蜡石,当地又称:黄玉,产自信江流域。据贵溪县志记载,宋朝当地就有人从江底捞起这种黄色玉石雕琢成器,献与朝廷。信江黄蜡石从地质上分,有冻蜡、胶腊、晶蜡;从色彩上分有黄、白、红、紫、绿、青之色,以黄、白为主。品质高的黄蜡石(冻蜡)因质色近似田黄,则封以“石后”。盛产于鹰潭月湖信江流域的优质玉石级黄蜡石以其密度高、油脂性高、光泽温润、色彩艳丽、造型奇特的特征被世人瞩目。优质的黄蜡石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一大批石雕艺人,他们根据信江黄蜡石的特点,因材施艺,对传统的石雕工艺进行了继承、补充、发展与创新,吸收了木雕、玉雕等技术之长,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信江黄蜡石雕刻枝艺,所创作的黄蜡石石雕作品多次在全国、全省参加工艺品展览,并连连获奖。...

乐安蛋雕是本土的一项优秀民间传统美术,它起源于明清时期民间送“彩蛋”习俗。在民间,每逢端午节或嫁娶添丁的喜事,亲朋好友、邻里之间都要送”红蛋”,寓意“喜事同享、圆圆满满”。后来,人们为了创新,有的把蛋染成五颜六色的“彩蛋”,或在蛋上画上各种花卉、图案、祝福字语。为了便于收藏,民间艺人又将各种图案雕刻在蛋壳上,逐渐形成一种独具特色、具有较高欣赏价值的艺术——“蛋雕”艺术品。...

宜春木雕是江西宜春、特别是该市袁州区天台镇一带经久享有盛名的一项传统雕刻艺术。它发端于明末清初,以楠树、香樟树、株树、油茶树、梓树等木材及树根为材料,匠心独运,甄别构思,用锤子、锯、凿子、圆铲、刨子、雕刀和钻子等工具进行手工雕刻,制成各种工艺品,其中以傩面具、历史人物肖像、家居装饰最为见长。它是赣文化的一个生动体现,以其别致神韵、精美雕饰和广泛表现内容而蜚声省内外,被称为宜春民间工艺美术沃土育出的一朵奇葩。...

兴国篆刻,是流传在兴国地域刊刻技术的总称。它以石材、竹木等为主要原料,以刻刀为主要工具,以汉字为表象的并由中国古代印章制作技艺发展而来的一门独特的镌刻技术。在兴国广为流传,至今至少也有200多年的历史了。...

南昌宣纸刺绣是中华千余年来宣纸书画艺术和刺绣工艺完美结合的一种手工刺绣,其继承于江苏兴化市戴南镇顾庄顾氏家族的“纸绣”工艺,分布在南昌、萍乡、杭州、九江等市的部分地区。...

灯芯糕是闽、浙、赣、沪、徽百姓喜爱的传统食品,出产贵溪,尤以龙兴铺“铁拐李”灯芯糕品质最佳。贵溪灯芯糕选用当地纯天然优质糯米为主要原料,用云台山下十里泉水,经过洗米,自然晾干,青油炼沙爆炒,配以白沙糖浆和三十余种名贵中药材,通过筛、磨、锤、压等一系列手工制作而成。工艺十分细致,属天然绿色食品,其色泽洁白晶莹、其味香甜可口,柔软滑爽,百食不厌,是民众历来节日喜庆食用或款待和馈赠亲友来宾之佳品。贵溪灯芯糕手工精湛,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地方风味。灯芯糕在贵溪传承已达300余年历史,形成了传统制作糕艺和独特的民间习俗,尤其在婚姻典礼、寿诞庆祝、新春佳节,因其表现亦寓“祝福、步步高高、吉祥如意”之意,形成了品糕、送糕的独特习俗。...

贵溪市地处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南、信江中游,隶属鹰潭市。贵溪捺菜是流传在赣东北的一种民间美食。...

 “莲花血鸭”味鲜、香辣,作为江西特色菜之一,早已名扬天下,是莲花唯一上了国宴的佳肴。2009年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据《莲花县志》载:“莲花炒血鸭始于南宋末年,莲花血鸭一直为县民所喜食,其制作工艺早已传入外地”。另据《莲花县志》“民间传说”栏目中载:“宋景炎元年(1276年),一日,各路豪杰聚会在一起,商量兴国大业,准备升帅旗,饮血酒,但当时缺鸡,遂以鸭血代之。忽报宋丞相文天祥到,众皆欢呼,盟主吩咐摆酒接风。有个叫刘德林的莲花人,是个厨师,炒得一手好菜。今天为文丞相摆酒接风,非同小可,他心里有点紧张。炒了几个菜后,轮到炒鸭子,由于慌乱,错将没喝完的血酒当成辣酱倒入锅内,他唯恐倒了血酒不好吃,便小心翼翼地炒着,忽然闻到一股香辣味,比往常的味道更鲜美。将菜端出去后,文丞相一尝,赞口不绝,问道:“此为何菜?”刘德林一想,答道:“就叫血鸭吧”。“血鸭”这道名菜,也就这样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兴安酥(历史上横峰称兴安县),又名芋头糖。最早明朝就生产于葛源,是葛源的传统食品,故又名葛源芋头糖。是一种用上等糯米掺和芋头,外裹芝麻、白糖、茶油等原料制成的食品。因为其选料精致、糯甜可口、酥松香脆而久负盛名,而且葛源的芋头糖,别处无法效仿,即使用同样的原料、同样的方法,制出来也及不上葛源芋头糖。原因是葛源的糯米好,葛源前山村一带山高水冷,生产时间长,种植的糯谷具有质白、软粘的特点。所以葛源生产的兴安酥具有酥、香、脆等特点,进口消融即化,故又名料化糖。《横峰县志》记载,清代曾被列为贡品,深受皇宫青睐。...

葛源葛粉加工技艺历史悠久,系采自山中豆科藤本植物葛的根茎,经水磨而澄取的淀粉。根据《横峰县志》记载:“隋末唐初,苏、冯二姓定居于盛产野葛的溪水源头,就开始采掘葛粉。”因横峰葛粉具有洁白晶莹、消暑祛火、润喉清肺、清热解毒等特点,明、清两朝葛源葛粉曾作为贡品贡奉朝廷。...

弋阳大禾米粿(又名“弋阳年糕”)制作的历史久远,据咸丰元年版《弋阳县志》记载:“弋阳大禾谷米白长大”。1991年版记载:“弋阳大禾米粿制作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系选用优质纯正、洁白、质软的弋阳特产大禾米,经过三蒸二百锤加工而成,具有洁白如霜、透明似玉、油质发亮、韧性可口的特点”。...

鄱阳草本灌芯糖是一种经手工技艺精制而成的传统食品,外形为圆柱形,长短可自由截取,形似香烟。外层为一层薄薄的麦芽糖皮,里层包着主要由:糯米、小麦、植物油、黑芝麻以及姜、陈皮、桂花、茴香等多种材料制作而成的芯料,是一种古老传统低糖生态食品。...

河红茶全称河口红茶,其得名是因明清时期,中国的茶叶对外贸易进入增长期,而产品多以集散地命名,由于闽赣皖各地名茶俱在铅山河口镇包装集散,然后分销各地,故统聚武夷山脉各产茶地而精制的红茶又名曰“河红”。河红茶是中国最早出口的红茶,受到欧洲上流社会以及皇室的喜爱。河红茶色泽乌润,高山韵香明显、十泡过后会出现薄荷清香;滋味醇厚、甘甜爽滑;汤色红亮、浓郁、清澈、有光圈;杯底香浓郁。稠度好,回甘快好。茶汤甜醇,泡浓有粘稠感,广受国内外消费者好评。...

弹花,又称弹棉、弹棉花、弹棉絮,是一门传统的谋生手艺。我国早在宋元时期就有此行业。弹花师傅俗称弹匠,弹匠使用的工具很简单,主要有木质弹弓(上面蹦着一根牛筋做的弦),木槌、铲头和磨盘等。据元代王桢《农书、农器、纩絮门》记载,当时弹棉用的弹弓,用竹制成,四尺左右长,两头拿绳弦绷紧,用悬弓来弹皮棉。...

湖口豆豉是以优质纯黑豆为原料,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它起源于明朝万历年间,以其独特的传统手工技艺和“味美香幽、香而不腻,肉松皮酥,入口即化,久煮不烂,久储不霉”之独特风味称具于市,屡获市、省、国家级多项殊荣,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各地(级)新闻煤体不断宣传报导,八六年六月“人民日报”海外版还发表了《湖口豆豉——中华一绝》的专题赞誉文章等影响力,而驰名中外。...

修水哨子,为修水地方传统风味小吃之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享有盛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凝聚着修水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是修水地方饮食文化的精华。...

天车是客家农村一种科学的且最古老的灌溉农具,章江古为水上要道、后沿江修筑天车陂坝、河道淤现仅能运竹木排筏。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前,章江两岸的南康境内的农村常用天车,尤其是遇上天旱,天车更是大派用场。...

田村花灯历史悠久,它始于唐,盛于宋,鼎于明清。田村花灯秉承了中原灯彩艺术之精华,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历代艺人的实践创作,集剪纸、纸雕、彩绘、填绣、挤粉、染片、硬化等众多民间艺术于一体,造型奇特,制作细腻,装饰精巧,堪称“江南一绝”。...

南安板鸭是大余县大众化的传统食品,是江西省名优特产品和江西省传统出口农副产品。始产于明万历年间,因出产地在南安而得名,距今已有500余年生产加工历史,有100余年外贸出口历史。它采用传统而特有的加工方法生产,以色、香、味、形四特色而享誉古今,驰名中外。...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耍龙是老百姓所喜爱的传统文娱活动之一。龙灯的制作是整个舞龙活动的重要环节,龙灯一般分为龙头灯、龙身节灯、龙尾灯、龙皮及珠灯五个部分,以竹、木、纸、布为原材料。崇义县杨眉镇杨眉寺村庙背组王孝亮的龙灯制作,以其工艺奇特,造型生动,而赢得龙灯爱好者的肯定,所制的“龙灯”畅销邻近50多个乡镇。王孝亮扎制的龙灯上、下腭较长,龙口大,虎牙突出,口含彩珠,能灵活转动,龙须富有弹性,龙眼圆,龙角饱满,龙头内一般都设两支以上的烛灯插孔,龙身一般都是单数,所扎制的龙分大龙(13节以上)、中龙(7-9节)、和小龙(3节);现多以三节、七节或九节为主,每节设一支烛灯插孔,他制作的三节龙身全长:3m,其中龙头长:60cm、宽:25cm、高:40cm木手把:80cm。造型逼真、色彩亮丽,栩栩如生。...

米酒是祖先最早酿制的酒种,几千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米酒以大米、糯米为原料,加酒母边糖化边发酵的一种发酵酒,含酒精量多在10%-20%之间,属一种低度酒。它香味浓郁、酒味甘醇、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米酒保留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葡萄糖、糊精、甘油、醋酸、矿物质及少量醛、脂。其营养物质多以低分子糖类和肽、氨基酸的浸出物状态存在,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被称为“液体蛋糕”。...

崇义黄姜豆腐制作技艺是流传于江西省崇义县思顺乡境内的一种传统手工技艺。由思顺乡李姓家族祖传留下,以本地产优质黄豆为主要原料,经清洗、去壳、浸泡、磨浆、去渣、烧制豆浆、熬好酸姜水,然后加开水连续浇开三次,边烧边游,用酸姜水替代传统石膏的制法,将形成的豆腐脑用勺舀出,用小方布块代替模具单独包成的一个个小四方形豆腐,经紧压后再一块块拆开,然后用被誉为姜中上品、“药中黄金”的黄姜熬水下锅煮十分钟后制成。色金黄、质细嫩、蛋白质含量较高,纯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色素的“黄姜豆腐”,既美味又可以补血和清热消毒、防治咳嗽的功效。...

上田蔡屋车灯是有历史人物赴任演变而成的瑞金客家灯彩。它融汇了历史故事、赣南民间采茶曲调而成,其中的车灯、采茶调是车灯表演的基本特色,是中国民俗文化的一支奇葩。...

蓝巾帕是客家先民为了御寒防湿、更由于客家“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习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发明了一种便于拆洗的围裙“拦身帕”和同时在外出时可戴在头上御寒保暖的头巾,一物两用。在客家语系里面“身”读成xin,“身”“巾”谐音,加之拦身帕是以蓝色为主色调,久而久之就把戴在头上的头巾称为“蓝巾帕”(因冬天使用较频繁又称为冬头帕),当作围裙用的称为拦身帕、档身帕。...

定南客家灰水粄制作技艺历史久远。早在宋元时期就有制作食用灰水粄的习俗。由于其香脆可口,柔软而有韧性,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了韭菜、大蒜,食用时佐以米酸酒、姜末、辣椒,因而吃后能起到壮阳补肾、健胃消食、软化血管、驱除风寒感冒之功效。故成为定南客家民间最常食用的特色小吃及走亲访友馈赠之佳品。...

浔阳史称江州,她南倚庐山,北濒长江,东望鄱湖,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赣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及其丰厚深邃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浔阳人民以其勤劳和智慧,创造了无数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传统手工技艺,九江桂花茶饼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定南客家酸菜(俗称‘擦菜’)的制作技艺”始于南宋。由于定南气候因素,决定了当地人喜吃碱性米制食品,而定南客家酸菜具有开胃、消食、生津止渴、价廉味美、经济实惠价值等特征,故对人体肠胃能起到酸碱中和作用,有利于健康。因此,客家酸菜早已成为了定南客家人一日三餐的主要小吃精品。该制作技艺在当地祖辈相传了800多年历史,早已成为了当地民俗。...

具有食用、药用、瘦身、可预防常见疾病价值、定南客家“第一菜”美誉的“定南客家酸酒鸭”(又名酸辣鸭),其制作技艺在定南县域内传承了800多年历史,成为了定南客家民间手工技艺的一枝独秀。...

江西省龙南县杨村镇地处九连山脉,位于龙南县西南部,距县城57公里,南与广东连平县交界。是龙南县边远山区乡镇。杨村米酒,远近闻名,在客家饮食文化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并成为十九届世客会指定米酒。...

石城肉丸,是石城客家人做生日喜庆,红白筵宴款待宾客的礼仪方式,在客家人的传统宴席中,肉丸、鱼丸为二道享有盛名的主菜,也是传统特色菜。石城肉丸源于宋代,盛于明代,迄今有千百年和文化历史。...

兴国这片古老的土地,青山连绵,河网密布,“七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环境,馈赠我们丰富的山珍水产。中国有名的珍贵鱼种“金狮红鲤”即产在兴国。兴国红鲤体型大、全身红色,背部鲜艳美观,两则金黄,肉厚骨细,食味鲜美,营养丰富,即可食用、药用,也可观赏。兴国的草鱼同样产量丰富,肉质鲜美。“兴国鱼丝”即是以草鱼和鲤鱼为主要原料。...

微雕,是一种以最小的刀具锋毫在最小空间创作最小浮雕、立体雕、篆刻、平面图文雕,肉眼无法看清,需借助高倍放大镜才能看清楚的艺术作品。微雕艺术则是一门集雕刻、书画、细作、静功等多项技艺于一体的高难度综合艺术。微雕艺术品取材广泛,随意性强,可见物雕物。微雕艺术家首先必须是书画家和雕刻家,还体现作者的意志和意图。微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技艺的精髓,历来被世人珍爱,屡居国礼首位,常被国内外有识之士收藏。...

南丰傩面具雕刻产生于汉朝,发展于唐宋期,繁荣于明清期,雕刻艺术流传至今。南丰傩面具雕刻以古朴深厚,造型生动,手法细腻等特点著称。...

江西省丰城市的剪纸工艺始于宋代,迄今已有700多年历史。最初的表现内容形式以“挂联”为主(即春节挂在大门横梁上的门联)。挂联俗称“挂钱”、“挂签”,寓意“挂剑”避祸消灾。工艺是用大红彩纸把各式各样的吉祥图案、文字剪、刻以横幅形式悬贴在大门横梁上,使春节门庭充满吉祥喜庆的色彩,在我国江南数省,普遍喜贴门神挂联。原始的挂联内容主要是十二生肖、刀剑、八仙等古朴图案或“福临门”“春满人间”等吉祥文字;后随着时代的进步,逐渐发展成为桥梁建筑、小河山川等100多个艺术品种,产品远销江南诸省,有较大的社会影响。...

樟树剪纸,起源于吴城商文化晚期,早期流传于道教丧葬、祭祀、灵媒活动中。樟树剪纸吸收了北方剪纸粗狂豪放的风格和南方剪纸繁茂精致的风格,采用了阴刻、阳刻相交融的手法,灵活运用对折、向心折和夸张、变形的构图,巧妙利用材质衬托变化。樟树剪纸选材广泛、内容丰富,极富当地乡土色彩,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本省本地区受到各界瞩目,剪纸佳作层出,艺术成就颇丰。...

宜丰根艺制品常用的材料有乔木根、灌木根、竹蔸、藤根及树木畸形的枝、杈,还有质地坚硬、细腻、纹理畸美的樟树、楮树、荷树、油茶、刺柏等树的树瘤等。这些材料,或根或瘤,或枝或杈,通过艺人们赋枯木以生命,化朽木为神奇的高超技艺,经选材、清洗、构思、造型、剥皮、浸泡、烘干(或晾干)、加工、打磨、罩漆、抛光等一系列工序制作而成的根艺作品,具有造型别致、寓意深刻、品味高雅的特征,每件作品都是独一无二、不可复制的艺术孤品。...

核雕工艺的极致为核舟。明代学者魏学伊著《核舟记》,向世人介绍了明天启年间常熟艺人王毅雕刻创作的《苏东坡泛舟赤壁》,并使核舟雕刻成为独特的民间工艺美术种类。明、清时期,核舟风行于世,成为王室、官吏、商贾们的偏好之物,当时有“一舟十金”之说。然而,耗时费神的核舟微雕、微刻技术要求极高,其技术非常人可继承,故清康、乾盛世以后,精品核舟雕刻名家子弟绝大多数不愿习传核雕技艺,核雕工艺随着清政府的衰败而凋谢。...

竹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商朝以前就已出现。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所以竹雕在我国也由来已久。竹雕也称竹刻,是在竹制的器物上雕刻多种装饰图案和文字,或用竹根雕刻成各种陈设摆件。竹雕成为一种艺术,自六朝始,直至唐代才逐渐为人们所识,并受到喜爱。南宋时,竹雕艺人詹成所雕的竹鸟笼,“四面皆花板,于竹片上刻成宫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鸟、纤毫俱备,其细若缕,且玲珑活动”,被元代陶宗仪赞誉为“求之二百余年,无复此一人”的珍品。竹雕发展到明清时期大盛,雕刻技艺的精湛超越了前代,在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独树一帜。从古至今,江西、浙江一带的竹雕工艺最为精湛。竹雕虽小,但精雕细琢。竹雕的雕刻技法很多,光传统手法就有透雕、浮雕、圆雕等,创作者不仅要有绘画、书法等功底,还要练就熟练的刀功,而章贡区的客家竹雕在传统的竹雕雕刻艺术的基础上,独巨匠心开创的客家“镂空雕刻法”更成为了竹雕历史上的一大突破。...

吉安道情,又称“吉安渔鼓道情”。乡村民间俗称为“打嘣嘣”。于明朝万历47年前在庐陵县(吉安县)养济院(圣恩堂)形成,并向吉水、永丰、峡江等地流传开去,是一种起源于吉安本土、至今还在传唱的历史最为悠久、地方特色最为鲜明、普及程度最高、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为紧密的古老曲种。...

《临川话文》又叫(抚州道情),民间曲艺一类的艺术表演形式,临川人们管它叫做 “打嘭嘭”,唱话文”,因艺人演唱时拍击话筒发出“嘭嘭” 声而得名,它是单人坐唱形式,既可演唱民间小曲小调,又可演唱整本,甚至连台大戏,它流传于临川二十六个乡镇、场的大街小巷、村村落落。...

串堂,是一种以民乐演奏为主,辅以唱腔的民间曲艺表演形式,发源于江西东北部的饶河流域和信河流域,流传于当今上饶市全境及省内的周边市、县,是赣东北地区所独有的一种曲艺形式。敲锣鼓,奏管弦,乐手兼演唱,一人串多角,唱戏文,不演戏,是串堂艺术的特点。1986年编印的《鄱阳戏曲志》引用了清道光版《鄱阳县志》的记载:“招集优伶至家表演曰堂会,串堂兼此二义,但坐唱而不表演耳”。...

龙舟赛是一个融和民俗、竞技、娱乐于一体的体育项目,是一项集众多划手,以单片桨叶作为推进方式,利用肌肉力量向船后划水,推动船体向前的集体运动。划前先将龙舟用软蔑捆紧并用桐油涂抹,到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二日,先把龙舟划往分宜的昌山庙朝神,并供“三牲”酒礼供品,以谋图神保佑该船平安无事,速度快。然后于五月初五日开始在洋江河自由轮番竞赛,优胜者本村自行庆功,街墟店铺馈赠包子,每年观众不下万人。洋江自宋雍熙年间建乡以来,居住在此的人们便利用两江交汇的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在端午期间赛龙舟,逐渐发展成为代代相袭的习俗。史载“分宜西邑,袁水纵贯之,端阳,民竞舟于其上,万人空巷。”...

芦溪年年丰狮造型酷似真狮,狮头原先用竹蔑扎制,现用玻璃钢翻制,内装操持起舞用小柄,狮眼用蛋壳或乒乓球做成,顾盼传神,栩栩如生,而狮身披金黃、橙、紅色毛。年丰狮一般是8个人,4个舞狮,1个耍绣球,3个伴奏。雌狮雄狮成对出現,狮头上有红结者为雄狮,有绿结者为雌性。二人舞一头狮子,由裝扮成武士的人前领,手拿绑有彩帶的狮球。年丰狮属北狮一派,又融文狮和武狮为一体,不仅有擦痒、舔毛、抖毛等小动作,还有跳跃、翻滚、腾转等高难动作,其中高台阵势最为惊险。用桌、凳搭成高台,雄狮与舞狮球者逐级跳跃而上,在高台上打滚、腾转、站立,而后高空纵跳打滚而下。雌狮则在高台下表演打滚、站立等动作,加上耍狮现场的锣鼓声、观众喝彩声不断,气氛热闹非凡,把兽中之王机灵威武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观之令人荡气回肠,精神振奋。...

高安字门拳是流行活跃在江西省高安市及周边县市的一种民间武术,是南拳的一种,又叫“八法拳”,民间多叫“打狮子”,每套拳术的手法和身法,都是用一个汉字来命名,所以叫字门拳。高安字门拳自古有之,民间传说是武当道师高安蓝坊人葛先师所传。民国期间设有官方专门武术机构和民间国术团体,拳术主要是‘字门拳’。1974年创办县武术班后,1984年成立县武术协会,各乡镇成立了武术分会。民间多半利用集镇物资交流日和春节期间举行武艺表演。...

南庙,位于宜春市袁州区的东南。人民淳朴、刚直、勤劳、勇敢,由于地理、历史条件关系,群众武术活动日盛。《南庙武术》起于唐,盛于清,普及于解放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练武者众,习武者精,武术之乡,形成已久。南庙武术,门类繁多,根深叶茂,它多为硬门拳、属南拳之列。其特点:势猛桩稳、刚柔相济、套路简朴、易学好懂。即可防身又能健体。主要套路:弹琴、四门、六肘、横桩、封锁口等。...

李渡道情是江西省的一种民间曲艺,相传起源于唐末,形成于宋代,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主要分布在江西进贤县李渡镇及其所辖的各个村落,亦传及周边乡镇,至今已有一千余年的传承历史。...

宜春春锣流传于原宜春县(现袁州区)广大农村的一种民间说唱形式。曲调质朴无华,流畅顺口,听来亲切入俗,唱词有说农事的、讲时局的,更多的在逢年过节说唱戏文、故事和谈天说地,吉祥喜庆的赞美之词。表演形式基本上是由一人表演,身背红色圆形小鼓,并挂一小锣,右手执一鼓锤,系上红绸。走村串户,农家场院,逢人便唱,颇受群众喜爱。...

串堂,是一种民间民俗音乐艺术形式,早在北宋末年,就在万年一带广泛流传,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旧时,万年一带称文艺演出团体为“戏班子”,故而将这种走门串户的民间民俗音乐的组织称为“串堂班”。串堂班成员干练,道具设备简单,平时以走村串户为主,而且召之即来来之即唱唱完即走。农民私家娶亲嫁女、做屋上梁、老人祝寿,大多会请串堂班来家热闹一番。后来发展到老人去世也请串堂班来参与祭祀活动。...

“古文”以说唱古文故事而得名,是居住在赣南客家人中流行很广的有着高度文化内涵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是至今保存集民间口头文学、说唱表演器乐演奏于一体的为平民百姓拥有的一种民间艺术。...

兴国提线木偶,是流传在兴国均村一带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戏曲。在祝寿、丧事、庙会、过年、闹元宵等重大民事和民俗节庆活动中,都会有木偶戏演出。在庙会当中,一般先敬菩萨,再敲锣。然后,由五官,八仙出台闹场,再由东道主选择木偶戏的正本,开始演出。...

芦溪上埠镇茶园村的牛灯系芦溪县传统民间艺术中的一种,俗称“三脚班”,又称“牛带茶”, 它是萍乡采茶戏的一种,是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和化妆的灯彩,表演有锣鼓及唢呐伴奏,多人帮腔,扎一纸牛犁田,丑角则穿插其间,并以胡琴与笛相和。它是萍乡采茶戏的一种,有简单故事情节和化妆的灯彩,表演有锣鼓及唢呐伴奏,多人帮腔,扎一纸牛犁田,丑角则穿插其间。...

萍乡采茶戏是江西采茶戏的一个分支,亦名萍乡地方戏。是在江西傩舞、灯彩的基础上,兼收湖南花鼓戏、赣南采茶戏、汉剧、粤剧的营养,逐步发展壮大而形成的,流行于萍乡全境及相邻的万载、宜春、铜鼓、宁岗、浏阳、醴陵等地。...

玉山县地处闽浙皖赣四省边界,有“两江锁钥,八省通衢”之称。玉山经济活跃,文化繁荣,有关史料证实,玉山在宋代已形成戏曲活动中心。...

饶河戏,又称饶河调,是赣剧的一支重要流派。她综合江西各大戏剧种的各种声腔,以江西五大河流之一,流经鄱阳县城的饶河命名。是饶河(鄱阳)人在南戏和弋阳腔的基础上经过改造发展,变一唱众和、锣鼓伴奏、以板击节的高腔,与乱弹、徽剧、秦腔、昆曲等皮黄声腔溶融揉合,形成的唱腔丰富、剧目众多,乡土气息浓郁的民间戏剧。...

袁河锣鼓戏是宜春(古称袁州)地方戏剧剧种之一,又称“三角班”,明末已有演出,盛行于清同治年间,土生土长,流传广泛,影响深远,为群众喜闻乐见。演出剧目均以袁州土话为其舞台语言,配之以当地采茶小调和乡土民歌,演出以民间喜闻乐见的生活小戏,演出始终以锣鼓伴奏,故有“锣鼓戏”之称。在表演艺术上,主要表现在行当艺术,由小丑、小旦、小生之行当组成,后又增加了净行和老生组成。在民国前后,袁河锣鼓戏在民间已十分盛行,先后建立了18个有名的戏班子。建国后,在老艺人和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袁河锣鼓戏得以全面发展和提高。造就了一批有名望的艺人,其唱腔优美,行当齐全,表演具有强烈的地方色彩。演出的主要传统剧目有《补背搭》、《卖花钱》、《翻薯苗》、《熊相公》等。...

戏社火,本是古代逐疫的一种仪典。而武宁源于民间的“戏社火”又称“唱傩歌”。“摆戏社火”,据文献记载其始于清代道光1830年。...

据考证,德安西河大戏起源于清朝道光末年(1850年)。因德安地处赣江下游的西河流域,当地百姓称其为“西河大戏”。西河大戏在唱弹腔戏的基础上融汇了汉调、宜黄腔、昆腔、青阳腔的精华,加之收纳当地方言土语的民间小曲小调,其唱腔存有高亢、奔放、浑厚、质朴、柔和的特点;武打中融合民间拳术技巧,使动作节奏美感强,表演简朴、生动,刚健、身韵大方、得体;人物念百一般为中洲韵,夹杂本地方言,演出剧目主要集中于三国、隋、唐、宋、明等代的整本袍带戏。以红、黑、白三色为人物化妆造型的脸谱色彩鲜明。个性突出,为演袍带戏不谋而合。在老旦不作正行用,在演出中仍沿袭“报台”、“登二场”等传统的演出样式。...

观巢推车灯是流传于渝水区观巢镇一带的传统灯彩。它以浓厚的乡土气息,生动活泼的表演形式而著称。观巢推车灯一般在春节期间进行表演活动,每年旧历正月初二、初四在本村表演,谓之“拜年”;“八朝”(旧历正月初八)过后,开始走村串户,最初只攀同族,后因群众喜爱,逐渐打破常规,邻近村庄也连年走访,成为增进友谊的纽带,但灯艺只授同族,从不外传。载歌载舞是观巢推车灯的特点,男女对唱虽是喻物唱景,也有表示男女恋情之意。舞蹈始终以 “茶花”为中心,组成各种生动活泼的画面;有大的转动、小的转动,也有大、小交差绕转,中间穿插比较复杂,舞蹈动作幅度虽然不大,但步法不时变化,舞姿十分优美,歌中有舞、舞中有歌,使整个舞蹈丰富多彩,且轻松活泼。...

凤凰舞(又名凤凰戏牡)是渝水区城北街道办事处(原沙土乡)夏家村万姓祖传的民间灯舞。该舞原系宫廷灯舞,起源于明初,明崇祯年间传入万家,距今约三百余年。据《新余县志》和万姓家族古谱记载,明朝进士、翰林院编修兼兵科给事中万发祥回乡省亲时,经皇帝恩准,将凤凰舞全套人马(舞者、乐队、道具)带回家乡——夏家村表演,并将该灯舞表演要领、乐队演奏技巧和道具制作技术传授本族万姓青年,因此,人们又称“凤凰舞”为“万家凤”,凤凰舞传入万家后,经过艺人的不断加工演变,如今已发展成龙凤呈祥的龙凤灯舞。...

双狮吐球又名章家狮,是今新余市城南四眼井一带及仰天岗北麓下枥村章姓家族祖传灯舞,从南宋(1205年)传入至今800多年。它是一种祈福求顺的民间舞蹈,承载着新余市民间许多历史文化信息。...

长龙是流传于吉水县盘谷镇曾家村的传统灯彩,由九节布龙发展而来,以“长”著称,龙头龙身龙尾共333节,1000多米长,400余人同时参与舞耍,表演要求协调性高,注重队形变换。其造型优美,规模宏大,气势磅礴,为我国同类灯彩中所罕见。...

东园龙是一种仅在江西省吉安县永阳镇东园村传世的龙灯,是“中国民间(灯彩)文化艺术之乡”吉安县最引以自豪的、最为古老的优秀民间灯彩之一。...

虾蚣灯是流传在泰和县螺溪镇舍溪村一带的民间灯彩,其舞蹈花节形象地演绎了虾蚣漫游、弹跳、追逐、嬉戏等活动情状,曼妙瑰美,鲜活灵动,极具艺术性和观赏性;其制作工艺精巧别致,造形优美,独具特色,是剪纸、雕刻、绘画、扎裱等多种艺术的综合呈现。...

股子灯是万安夏造镇民间艺人结合山区特点,以太平灯为基础,吸取龙灯、鲤鱼灯的优点,创造性地把龙灯分成单独的一股股,便于舞蹈和造型,故名股子灯。其造型优美,制作精良,融竹艺、剪纸、彩绘等于一体,表演花节完整,表演灵活多变,程式套路规范,民俗色彩浓郁。...

茅田花灯是在吉安县敖城镇茅田村世代传承的民间灯彩,制作精美,工艺独特,表演人数可多可少,表演空间可大可小,其将舞蹈、杂技等元素融入花灯表演中,花节繁复绚丽,技巧变幻无穷,尤其是“灯月水影”独一无二的传统表演景象,极具艺术观赏性。...

“打蚌壳”是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舞蹈,该舞蹈始于明朝,至今约四五百年。相传舞蹈起源于当地流传的一个古老而美丽的《蚌壳仙子》传说,并与一年一度庆贺新春佳节、祭祀赣水龙王及祖先神灵等有关,表达了人们歌颂美好爱情、向往幸福生活、祈盼赣江水面平静无水患、年年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等美好意愿。...

永丰傩舞流传于永丰县陶唐乡邱坊村,当地人又称“麻婆送子”“接钟馗”“麻婆舞”。其独特而古老的跳跃式弓步、双脚跳、三步跳等傩舞动作,把“钟馗驱魔”“麻婆送子”等神话传说演绎得淋漓尽致,是一种表演风格古朴粗犷、形式简练夸张、民俗内涵丰富的传统祭祀舞蹈。...

梅庄花棍又称“打莲花”,起源于元代,是流传在进贤县梅庄镇、二塘乡、南台乡等地的一种民间舞蹈。最早的“花棍”采用池塘中的真实带花莲杆,作祭典、迎神之用,后经民间艺人革新,改用带节鞭的小山竹棍,两头止挂数枚铜钱,再配以红色麻线穗须,并在“花棍”表演中加入茶灯舞,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花棍舞”,广泛应用于各种喜庆活动之中。...

崇仁相山板凳龙,又称“桥灯”,崇仁县相山镇林头村的一种传统舞蹈,据祖谱考证,清乾隆时期已盛行。每年的正月十四至十六为打龙灯,灯会由族长主持,各房每年轮流主办。崇仁相山板凳龙与其它桥灯所不同,灯笼呈方形,取天圆地方之意。...

东乡县五桥村车马灯是集舞蹈、小戏为一体的民间灯彩艺术,以三国关云长与张飞率兵深夜从曹军成功救出刘备两夫人凯旋回营路上,受到刘备与赵云亲自迎接时众官兵载歌载舞、喜庆逗乐的民间传故事为背景;融跑马、舞蹈、小戏等为一体,同时配合打击乐吹奏乐的表演形式,表达了聪明智慧的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也表现了人与人之间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团体精神。...

排字舞分布在江西省宜春市上高县田心镇的斗门,新田、田心,镇渡乡的苑新、洋田等地。关于它的起源,据当地老艺人讲,是清初从湖南传入我县,经过几代人传承下来的,至今已有近300年的历史。...

牌楼神狮舞属南派狮舞,起源于江西省宜丰县澄塘镇牌楼村,并流传、兴盛于该村,它是南方地区稀有的综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民间舞蹈。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牌楼神狮舞的由来颇具传奇色彩,据《宜丰县志》及《周氏族谱》记载,牌楼神狮舞相传由该村下房祖公周志文于1387年所创。每到正月初十至十五,村人都要请出狮子游乡。狮子游乡时,先由100支神铳开道,接着是100多人的旗、伞队伍出场。鼓乐声中,头戴黄帽、傩面,身穿黄衣,手执龙头杖和破蒲扇的“土地公”边舞边走,把伏地而睡的双狮唤醒,高跷队紧跟其后,先后表演刀、枪、剑、棒等武术套路及拳术。后面的唐僧师徒则戴着傩面,踩着节拍边走边舞,尾有小吹打演奏。其表演场面非常壮观,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上湖灯彩是江西省高安市上湖乡在民间自古流传下来的以纸扎灯为道具而载歌载舞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它主要集中在塘南村和丁家村一带。每隔五年就会于正月初一到十五表演大型灯彩盛会—“闹花府”组灯,其中表演最多的是茶灯、蚌壳灯、板凳龙、狮子灯和龙灯。平时地方举行大型庆典活动,也会调度上湖灯彩参加演出。...

灯彩“渔樵耕读”又名“春牛花灯”,源于湖南的送“春牛”。三都镇张以发在送“春牛”形式上进行了改造、充实,用竹篾扎成牛头,牛尾状,蒙上黑布或黑纸系在身上,每至一家便唱几段花鼓小调,祝愿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基础上,增加了“渔翁”“樵夫”“农夫”“读书郎”组成“渔樵耕读”灯彩,后又加了一旦一丑,配上民间小调,载歌载舞,一旦一丑为灯彩主角,一问一答,各角色有鲜明性格特色,丑角才思敏捷、机灵调皮,旦角聪颖坦率、热情活泼,渔翁驼背拐脚、滑稽可笑,樵夫农夫插秆打浑、风谐诙谐,读书郎文质彬彬、纯朴敦厚,各角色均有各自规定的舞步。...

灯彩“太平灯”源于一则民间故事。从前有6男2女强盗,来一富裕人家欲行劫,户主已识其底细,但未识破,而是设宴款待、留宿。强盗不忍下手,天亮离别时,户主还赠其8担银两,规劝改恶从善。强盗们后依言,从商发了大财。某年的八月十五日,8人扮成耍灯人,每人挑一担银两来富裕人家耍灯,用灯摆出“天下太平”字样,结束后留下银担而去。...

铜鼓县位于湘赣边界,修河上游、据境内程子源,黄家岭等处西周遗址出土文物表明,3000年前已有人居住,汉属豫章郡艾县地,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铜鼓营,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建县,自康熙年间(1662—1672年)由闽、粤、赣南等地流入大批客家人至铜鼓,铜鼓便有了特有的客家文化。铜鼓境内山川秀美,民风纯朴,节日喜庆之时,喜耍灯彩,县内现有灯彩20余种,最具代表性的有“七鲤抢虾”等。...

铜鼓县位于湘赣边界,修河上游、据境内程子源,黄家岭等处西周遗址出土文物表明,3000年前已有人居住,汉属豫章郡艾县地,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铜鼓营,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建县。铜鼓境内峰峦叠嶂、山川秀美,民风纯朴,地处文化多元交汇点,境内自康熙年间(1662—1672年)由“闽”“粤”“赣南”流入大批客家人至铜鼓,在铜鼓形成了一种祛病请神而用的跳觋。...

据宋家“双狮舞”第十一代传人宋箭道介绍,宜丰宋家村“双狮舞”缘于福建省永泰县嵩口陈埔的“纸狮舞”,又称“兴狮”。大约始于七百多年前的元代,于清乾隆年间,由福建省永泰县艺人传入宜丰新庄宋家村,当地人因地制宜,融入本土文化,结合本地舞龙特点,先由“单狮”表演发展成“双狮”表演,并在制作工艺和造型上加以了改进,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

正一天师道的斋醮科仪,是道教特有的宗教仪式,是道教中沟通人与神的联系,祈祷神仙保佑,赐福消灾或为亡者追荐超度的宗教活动。因为斋醮科仪(俗称“做道场”)有一整套仪范程式,如音乐、灯烛、图像、禹步、手诀等,所以它也可以称为“舞蹈”的一种。不过这种“舞蹈”人们赋予它更多的宗教内容和神秘玄机。...

贵溪畲族马灯舞,亦称灯舞。是畲族古老的地方舞种,历史悠久,由元末传至今日,它是畲族人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结晶。...

南安罗汉舞俗称罗汉送喜,是大余县仅有的祈神求子的民间舞蹈。南安罗汉舞的形象塑造和表演形式都是很奇特:由罗汉头、猴子、罗汉崽三种形象组成,共二十多人表演,表演者大多是少年儿童。罗汉头由一成年人扮演,他象征神灵,并集男女两性于一身:如罗汉头头带假面具,假面具上画有雪白的眉毛、胡子、寿须,是一个大慈大悲、笑容可掬的男性形象;但体态肥硕,特别是腹部和臀部隆起,又拟女性怀孕状。在情节表演中,罗汉头有“迈老人步”“捧腹”、“捧臀”“抖袋播崽”等动作。罗汉头迈老人八字步踩台是选择播罗汉崽到民间的地点。“捧腹”“捧臀”动作是表现罗汉头即将生罗汉崽的喜悦心情。罗汉头播崽时,将罗汉崽装入人种袋里,然后双手举起人种袋,将罗汉崽撒播人间。猴子由一精灵小孩扮演,系罗汉头的丈夫。据老艺人说我们人类是猴子与神仙交媾而生的,在舞蹈表演中可足见这种夫妻关系。如其中有猴子与罗汉头碰臀交媾的情节与动作。另外十八个小孩扮演罗汉崽(有时人数可多可少),罗汉崽象征男丁,故有罗汉所到之处均人丁兴旺的说法。...

告圣是俗称“茅山道士”的民间法事活动,是“赎魂消灾”中的一个片断。它以歌舞形式表现安坛启教、祭将搬兵,以求扫除邪神恶鬼,消除灾难。舞蹈由一人表演,另四人各持一乐器并为其和唱,地点多在厅堂内,时间为夜晚。场中置一领草席,表演者男扮女装,右手拿师刀,左手拿锡角。每唱完一小段,随即摆姿势念一段道占,并吹锡角助威。舞蹈以扭摆见长,手舞足蹈,紧相配合,迸退转身,动作细腻连贯而富于韵律。手的动作上不过眉,下不过膝,一套动作面向四方反复表演,但表演区限在一“席”之内,越席则谓之“超越仙界”。...

瑞龙又称纸龙、五股龙,是江西省安远县中部地区所特有的传统民间舞蹈,是一种头、腰、尾五节互不相连的民间龙灯,瑞龙头、尾各一节,腰三节。...

九狮拜象发源于江西省上犹县,是在龙灯、狮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型民间灯彩,距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车马灯戏是起源于全南县南迳镇马古塘一带的一种古老的客家民俗风情表演,一般在新年至元宵节这段时间演出,民间俗称“打花鼓”。流传于全南县的南迳、大吉山、乌桕坝、中寨、大庄等乡镇。从当地老百姓中相传,车马灯是明朝年间从中原地带传入。...

茶篮灯是于都县过去较为常见的一种民间灯彩歌舞。茶农在长期的茶山劳作中为消除疲劳或传递情感常常爱唱茶歌,采茶歌中有“十二月采茶歌”颇具影响,随着采茶歌的传唱,茶农依据茶山劳动动作,加上纸扎茶篮、扇子、手帕进入民间灯彩行列,成了载歌载舞的采茶灯,亦名“茶篮灯”。...

井冈客家山歌是井冈山一带的客家人用客家方言演唱的一种民歌,既有号子、山歌,也有小调、儿歌,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从各个不同角度,反映了井冈山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和风情习俗,表达了客家人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趣味,富有客家语言特色,乡土气息浓郁。...

新建县位于江西省中部偏北,鄱阳湖西南岸,至今有着1000多年的建县史。新建得胜鼓是民间音乐的重要组组成部分,也是新建民间演奏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隐匿于新建民间,在历史上是以一种礼器出现。...

锣鼓十八番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民间打击乐器表现形式,南昌县八一乡胡华村、塔城乡凤岗村、冈上镇黄台村等地都有锣鼓十八番。流传至今已经有300年历史了。其曲牌众多,打法多样,气氛热烈,表现丰富,形式多样。即可单独表演,也可为民间舞蹈伴奏,是南昌县地区欢庆节日、婚庆喜事中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江西少数民族以畲族为主,畲族聚居区以铅山为最,铅山则以太源畲族乡为最。太源畲族乡位于铅山县西南方,地处闽、赣两省边界,武夷山北坡山区,总面积78.5平方公里,人口1710人,其中畲族同胞230户,861人,姓氏为雷、蓝二姓。太源畲族乡的畲民大部分从福建汀州府(今汀州县)迁来,小部分从福建省建阳县、上杭县及本省贵溪县迁来。最早迁入太源畲族乡石潭坞的蓝姓畲民,是明嘉靖年间,至今已有18代。...

鄱阳渔歌是民歌的一个种类。当地因处鄱阳湖东北岸,河汊密布,自古至今,沿湖居住的人们多以渔为业,渔歌流传广泛,有“泽国芳草碧,梅黄烟雨中,枫红送暑归,翠竹迎飞雪”的渔歌形成土壤。唐代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云:“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用艺术手法再现了鄱阳湖渔歌的动人情景。...

宜春地处赣中西部,古属杨州,处吴头楚尾,受吴楚古文化影响较大。人们在劳动之余或逢年过节,总是载歌载舞,鼓乐吹奏,宜春三星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迄今已有近二百年的历史,流传于广大乡村,是宜春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器乐演奏形式。它原名“三星板”,取福、禄、寿三星吉祥之意。利用三只不同音色的鼓,两只铛和一对钹,再配锁呐、竹笛、二胡、长号等民族乐器,使演奏过程中的旋律有明显的节奏感,又使节奏得以变化,旋律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形成了十分热闹的吹打场面。曲调欢快、悦耳动听,深受群众喜爱。曲牌情绪多数热闹欢快,也有悲哀忧伤的。每逢节日、婚丧、嫁娶或寿诞之日,都能听到三星鼓演奏的美妙音乐。它日益活跃在宜春民间,具有十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格。...

奉新县位于赣西北,公元前154年(汉景帝三年)建县,属海昏县,是江西省最早设立县治管理的十八县之一,公元185年(汉灵帝中平二年)改名新吴,公元943年(南唐保太元年)为表示“弃旧迎新”之意改名奉新。县域面积1642平方公里,总人口30.2万人。在这片土地上,到处流传着绚丽多姿、风格鲜明的民歌,其中以山歌最具有代表性。这些由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集体创作出来的山歌形象而生动的刻画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历史,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情感和愿望,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才能和智慧,因而得以长期流传。...

竹洞畲族山歌是盛行在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聂都乡竹洞畲族村的民间歌谣,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为抒发感情而传唱的歌谣。以独唱或对唱形式出现,内容以表现劳动与爱情生活为主。具有比较自由的节奏,音调高扬,声音绵长响亮,独具自己个性真声假声灵活运用的特点。竹洞畲族山歌用客家话兼粤语话唱,基本是四句七字体,第一、二句押韵,三、四句相对随意;用口口相传的传统曲调,唱时往往即兴即情,脱口而出,情缠意绵;唱腔丰富多彩,节奏自由又富于变化。...

瑞昌民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隆庆瑞昌县志》记载,瑞昌素有“兴行弦歌,之声不绝”的风俗。瑞昌“秧号”亦称“田歌”,属瑞昌民歌其中的一类,内容极为丰富,形式多样,风格多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音乐特征。《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入选瑞昌秧号29首。...

传统音乐--九江秧号是九江县西部新塘、涌泉一带,春插季节盛行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号子。它不同于一般的劳动号子,求得步调一致,而是为了振奋精神,活跃劳动气氛的歌唱 ,在清代就盛行此风。具今有百余年历史。...

刘沆(994-1060年),字冲之,号庐山,永新县埠前镇三门前村人。北宋政治家。天圣八年(1030年),中进士第二名,成为吉安历史上第一个榜眼。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

杨万里(1124—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谥文节,今吉水县黄桥乡湴塘村人,南宋著名诗人。他生活在民族存亡危机四伏的南宋中期,中进士后,在地方和朝廷任官30多年,清正廉洁、爱国爱民,一直坚持抗击侵占北方领土的金国,时刻不忘洗雪国耻,积极为抗金事业出谋献策,其政论《千虑策》,直率地批评朝廷的腐败无能,并提出兴国方针策略。可是,现实总使他失望。因反对权奸盘剥百姓,受到陷害,致仕回家后隐居十五年不出, 一心研学作诗,于诗歌中,寄寓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劳苦百姓的同情,对祖国分裂的忧虑,对幸福未来的追求。他一生写了两万多首诗,大部分都失散了,只留下4000多首,是我国文学史上多产的诗人之一。在诗歌创作中,他不甘步人后尘,独创“诚斋体”,诗风清新自然,对中国诗歌发展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誉为转变诗风的“诗坛霸主”。他的诗歌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传诵至今,深受人们喜爱。...

北宋文坛宗师欧阳修的母亲郑氏,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贤母”之一,是一位被世代尊崇的伟大母亲,其“画荻教子”故事家喻户晓,传颂古今,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激励了一批又一批的后学晚辈。这则成功的教子故事,成为古今中外母教文化的典范。...

泰和白凤仙子传说,流传于泰和乌鸡的发祥地——江西省泰和县马市镇武山西岩麓下的汪溪涂村。武山位于吉泰盆地中南部,赣江西岸,山势峻拔突兀,雄伟壮观。武山泉源丰富,东南西北四岩均有泉水,独西岩泉源最多,流量大,泉位高,春夏两季,泉涛如雷,数里之遥可闻。西岩泉水汇成一溪叫“汪溪”,以“溪水汪汪,不流不竭”而得名。武山西岩泉水孕育了世界珍禽——武山鸡,雅称白凤仙子。武山鸡唯有饮用武山西岩泉水才能不变种,如移养它处,则往往发生变异,正所谓“不吃武山水,不算武山鸡”。据现代科学检测,武山西岩泉水含有金、铜、铁、硫酸钙等丰富的矿物质。1915年,武山鸡参展巴拿马博览会,一举夺得金奖,被评为“世界观赏鸡”,誉满全球。...

武功山,原名泸潇山,山脉连绵起伏,浩浩荡荡,奇峰嵯峨,怪石林立,幽谷沟壑,飞瀑流泉,景观壮丽。主峰海拔1918.3米,是江西境内第一高峰。...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号文山,今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文家村人,南宋民族英雄,以忠烈名传后世。他生活在一个民族危机阴影笼罩的时代。13世纪初,蒙古族在中国北方强大起来,建立了蒙古汗国。从1235-1279年,蒙古与南宋之间的战争持续了40多年,南宋终被灭亡。文天祥的一生,与这场残酷的民族征服战争相始终。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文天祥毁家纾难,组织义军,举兵抗敌,历尽艰辛,兵败被俘,囚三年而始终坚贞不屈,慷慨殉国。他的浩然正气与日月同辉。...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永丰县沙溪人。他出身寒微,幼年丧父,自小由母亲郑氏教他识字读书作文。23岁中进士,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是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开创了平易自然的一代文风,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当之无愧的文坛宗师。...

南昌西山萧峰萧史弄玉“吹箫引凤”故事: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箫。公以弄玉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居十数年,吹箫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饮不食,不下数年。一旦,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升天而去。...

靖安客家童谣主要流布于距靖安县城50多公里的罗湾乡。这里山峰的最高海拨1729.5米,四面环山,植被丰茂,气候温湿。元末明初以来,客家人从广东福建一带迁徙至此,至少在清中期就传承并丰富了自成一系的客家童谣。靖安客家童谣已收入的有30余首,从形式上分,有顺口溜、对答词、拗口令、白话歌等,从内容上分有天文地理类、文明礼仪类、行为习惯类、生活情趣类等。代表性的童谣有《杨骨梢开红花》《学手艺》《月光光》《楼上半甏饼》等,多为三言、七言句。童谣语音响亮、语汇丰富、语言诙谐、形象生动、情感真切,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因此能寓教于乐,使儿童懂得事理、增长知识、启迪智慧,还能煅炼口才,丰富想象力。目前,罗湾山乡童谣现象因现代文明冲击受到一定影响,但传承群体仍有二、三百人以上。...

宜丰“恒白话”故事,是赣西地区一种独特的民间口头文学。它发端于宜丰县芳溪镇新村村,流传于宜丰全境,辐射万载、上高、铜鼓等周边县市及远传江苏省部分地区,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是当地人民群众根据本土历史人物彭恒仁的趣闻轶事和各种社会现象,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以独特奇巧的情节编织而成的惩恶扬善、取巧逗乐的机智人物故事。这些故事流传城乡,至今仍脍炙人口,深爱广大群众喜爱。...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好几座古老的名城留有见证岁月痕迹的鼓楼;江西宜春也不例外,一座宋代建起的被称作“袁州谯楼”的古朴建筑一直屹立在市区中心。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集测时、守时、授时三项功能于一体的地方天文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关袁州谯楼的来历,自古就流传着动人的佳话。...

慈化寺的神奇传说已流传800多年,至今尚存有近30则,既从不同侧面印证了普庵法力之所以能传扬四方。座落在宜春袁州南泉山的慈化寺,是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赐为“天下第一禅林”的江南佛教大道场之一,于南宋乾道二年、即公元1166年创建。慈化寺的开山祖师是位菩萨级的高僧,法名普庵,全国许多寺院都有他的塑像。明朝永乐皇帝评价他“万行圆融,六通俱足,端严自在,光辉旁烛”。有关他兴建慈化寺,800多年来留下许多传奇典故。如建寺之初,普庵率人到湖南金钟湖林区选购木材,与贪心刁钻的山主伍氏斗智斗勇的“出木井”;在接授施主李员外所奉千斤重的大铁钟时,普庵与吕洞宾过手,留下的神奇佳话 “鼻涕钟”;慈化寺落成后,迎来四方礼拜之众,一个姓易的屠夫受到影响弃旧从新,乐做善事,写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八个字送给他。此话后来成为了一句成语等等。...

许逊是我国历史上继大禹治水后的又一位治水英雄人物,他为官清正,誉为“许旗阳”,辞官为民治水造福人间,民间奉为“普天福主”、“许仙真君”。在长达30多年治水活动中,丰城是他治水活动的主要地区,因而留下了大量的遗迹遗址和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

《小姑与彭郎的传说》属彭泽县民间广为流传的民间传说、鄱阳湖。宋代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载曰:“江中有小孤山,嶷然独立,世俗转孤为姑。江侧有一石矶,谓之澎浪矶,遂转为彭郎,云彭郎者,小姑婿也。”苏东波曾在《题李思训长江绝岛图》中写道:“峨峨两烟霞,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清同治版《彭泽县志》对小姑与彭郎亦有记载。明清时期,“小姑与彭郎”的传说内容变得更加充实丰盈,广为流传,并衍生出许多其他的故事,如《灵昭江屿》、《御笔开河》等。使“小姑与彭郎”成为长江中下游两岸民间传说的“母体”。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彭泽县成立地名普查机构,在普查中认真考证了小孤山、澎浪矶地名的由来,并收集整理《小姑与彭郎》地名故事编入《彭泽县民间故事》和<<彭泽县地名志>>.2008年3月列入彭泽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老爷庙的传说》广泛流传于长江、鄱阳湖水域的周边县。故事发生在元朝末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在鄱阳湖康郎山大战中,朱元璋战败,向北退逃,至老爷庙水域时被阻,危难之际,得湖上一老翁驾一小船渡河救命。朱元璋转身赏银时老翁不见,变成一只巨龟(大头鼋)冲向陈友谅的战船,将其击败。朱元璋称帝后,赐封老爷庙为“定江王庙”,加封大头鼋为“显应元将军”。...

浔阳区史称江州,南倚庐山,北濒长江,东望鄱湖,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赣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名胜古迹、自然景观,美不胜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极其丰厚深邃的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自古以来,浔阳人民勤劳,对生活充满热情,因此创造出无数美好的民间故事。...

《德安八景民间传说》广泛流传于德安县境内,其内容最早起源于尧舜时期,由“蒲塘落雁”“湴塘晓钟”“阳居仙迹”“义峰耸翠”“钓台渔唱”“南庄耕叟”“金带河流”“乌石清泉”等八个古景点相关的八个传说故事组成。景点主要分布在德安县蒲亭镇、丰林镇、宝塔乡、河东乡区域,明代邑绅周振编修《德安县志》时定为德安八景。...

安福吃新节是流传在安福县南乡片洲湖、金田、洋门和甘洛等四个乡镇的一种传统节日。吃新的日期选在“小暑”与“大暑”之间、禾熟待割的前一天。这与少数民族的吃新固定在六月六或八月十五等不同。...

古市镇东皋一仙娘花灯早在元朝开始花灯活动,源远流长至今流传不息,不仅是民俗民风艺术遗产,而且关系到屈原一门忠烈之纪念,当年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和屈原女儿一圣仙娘,每逢农历12月24日开始开展活动,规模之大,影响周边各乡村,花灯活动内容非常丰富,主要活动毗邻十几个乡镇,影响千家万户...

祭轿是流传在南昌县八一、莲塘、向塘、武阳等地的一个人生礼俗。它流传至今大约200年历史。男方在迎娶新娘的那天,对即将去接新娘的轿子的一种祭祀仪式。...

齐客过年习俗是一种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过年仪式。发源地位青山湖区罗家镇楼付村付村小组。其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明朝中期,据付村族谱记载,至今延续了40多代。...

万寿宫文化是传统赣文化的典型代表,由江西民众建祠纪念许真君而形成、发展,在江西和全国二十多个省市及东南亚部分国家广为流传。...

梅烛取意于“梅占百花之魁,春为一岁之首”、“烛乃光之源”等说法,且有李白《春夜宴桃李序》中“古人秉烛夜游”的诗情画意。丰城梅烛,流传于锦江两岸的丰城、高安、新建三县(市)交界之处,其中以丰城市城隍镇清溪村的梅烛最具地方特色,且区域性广。...

龙南香火龙最早起源于祀龙止雨、祀龙止水,其形象主要来源于当地寺庙中有关龙的壁画和雕塑。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在每年正月的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长度分为7、9、11拱等,最高4米多,最矮也有2.5米。其制作材料简单、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造型威武、气势恢宏,展演程序清晰、香火明丽、气氛热烈、场景壮观、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

据史书记载和民间流传,唐僖宗年间,堪舆学界一代宗师、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号救贫仙师),因躲避战乱,携“宫庭密籍”,云游天下,被三僚村状如太极阴阳鱼图形的独特风水形胜所吸引,先后收曾文辿、廖金精两人为徒,三人结茅为庐,在此开基立业,传经布道。其后,曾、廖两姓弟子,白衣承诏,代不乏人,自唐以后,历经宋、元、明、清,先后出了24位“国师”、72位“明师”,被授予钦天监灵台博士的就达36人。三僚也因之而成为中国风水地理的发祥地,声名远播,影响遍及赣闽粤、港澳台乃至南洋各地,每年来“朝圣”和拜谒“杨公祠”的风水弟子、易经研究专家学者络绎不绝。三僚村曾、廖两姓更是父而子,子而孙,代代相传。全村至今有数百村民,长年以风水地理为业,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和港台海外,堪称“中国风水文化第一村”。...

宁都洛口南云竹篙火龙形成和保留在宁都洛口南云村。这里位于宁都北面的65公里处。南云四面环山,山青水秀。在这里居住着因战乱而南迁的卢氏家族。为抗击瘟疫的侵蚀,他们创造了竹篙火龙这一象征力量和抗争的形式。瘟疫消失后,他们将这一活动形式保留了下来,并不断的改进,以资纪念和娱乐,于是形成了今天这样一项独特的、不可多得的民俗文化式样。...

石上曾坊桥帮灯,保留在宁都县石上镇池布村的曾坊村小组。这里是由客家人开发的地区,为纯客家村。石上曾坊桥帮灯,已有400多年的传承历史。据曾氏家谱记载,曾坊村曾氏来自东鲁的客家。相传曾氏第十三世孙曾据在汉朝为官。公元9年王莽废西汉帝自称帝改朝,曾据忠于汉朝,举族离京南下渡长江,落脚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后经湖南、广东、福建等地,明末清初,曾顒公来曾坊开基,不忘祖训忠于汉朝,在村东头建起了汉帝庙,塑汉帝神像——菩萨供祀。...

湖口粑俗,是江西北部,长江之滨,鄱阳湖畔的米粑文化与民间风俗相结合,具有民间地方特色的一种习俗。在漫长的历史中,粑的习俗已渗透到湖口劳动人民的生活当中。凡是逢年过节,生养寿庆,定婚成亲,丧葬敬祖,参神拜佛,栽田割禾,做屋上梁,待客馈赠等,乡民们无不做粑,以此表达自己美好的心愿和祝福。湖口的粑,品种有二十多个,其中的麻糍粑、柳米粑、糯米粑、炒米粑、印粑和豆粑为湖口的六大粑。粑的形状各异,有圆有方,有鼓有扁,粑的颜色也是丰富多彩,有红、黄、绿、紫、黑和白,粑上的图案也是五花八门,有花有动物,还有各种吉祥的字语等。...

“装故事”是流传于乐安县湖坪乡一带的一项民俗活动,规模盛大,气氛热烈。据湖坪汉上王氏景烈族谱记载,“北宋年间(970年),开基祖王延年从山西太原迁居乐安湖坪,即将装故事带入,明万历年间开始盛行,每年中秋节必举行活动,世代延续,盛况不衰”。...

吉州城内的中药加工炮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咸享元年(670年),城内就有多家药店,能自制膏、丹、丸、散。胡卓人药酒局创办于明代末期,至今有400余年历史。其主要产品胡卓人蕲蛇药酒透骨祛风,舒筋活络,是主治风湿麻木、四肢瘫痪、半身不遂、关节酸痛和麻风等病的奇效药酒。...

建昌帮药业,是我国南方古药帮和中药炮制的重要流派之一,与“樟树帮”合称为江西帮,为全国13个大药帮之一。它发祥于南城县,以擅长传统饮片加工炮制,药村集散交易著称。药界至今还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建昌不灵”之说。...

寻乌地处赣南边陲,位于江西最南端,俗称“江西南大门”。又云:“江西九十九条河,只有一条通博罗”。流入广东,供香港饮用水的东江,其发源地就在寻乌。...

斗笠是用竹子、箬叶、油纸等编扎制作而成,用来遮风挡雨的生产、生活用具。据《永新县志》记载,永新南乡斗笠生产始于东汉建安九年(204年),历史悠久,做工精细,成本低廉,轻便耐用,是久居山乡、勤劳勇敢而又极富创造力的永新南乡一代代斗笠制作工匠们智慧的结晶。...

“香、甜、薄、酥”的吉安薄酥饼,为吉安当地所创的特产。数百年来广受欢迎,几乎家喻户晓、人人喜爱。中秋祭祀、赏月时奉祭和品尝吉安薄酥饼,早已成为全吉安的一种普遍性民风民俗,并历经六、七百年久盛不衰相沿至今。...

据《峡江严氏族谱》记载:浙江桐庐严氏第二十二世严陶为峡江米粉的创始人,1368年,陶公的曾孙严日勤移居峡江龙下村,以制米粉为业,600余年来,这一传统手工制作工艺一直在龙下严氏一族以家传或师承方式世代传承,至今仍有12户龙下严氏第三十四世族人承袭祖业,坚持用传统方法生产米粉。龙下村也成为峡江传统米粉的主要产地。在《峡江县志》第十五篇“土特产”第一章“农副产品”第一节中有记载。...

永新“和子四珍”,即永新乡村民间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和欢迎的四种特色风味小吃食品——酱姜、酱萝卜、橙皮(永新当地俗称“陈子皮”)、蜜茄。其加工制作技艺约产生于东汉前期,至今已2000余年。...

狗牯脑茶是一种绿茶。原产地为江西省遂川县的汤湖镇。因栽种在形似狗头、海拔900余米,山高林密,土质肥沃,雨量充沛,泉水潺潺、终年云雾弥漫,不但日照短,而且多散射光,十分有利于茶树生长和芽叶持嫩,且无任何污染的狗牯脑山而得名。其制茶技艺始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距今已两百多年。...

简介在明朝时期,位于乔乐乡东南面的小岭村糕点印模雕刻就以其精湛的技艺,精美的图纹,印饼易脱的优点名扬天下,并一度成为宫廷御用品,还称之为“江西一宝”。村庄上男丁大部份从事印模雕刻,高品质的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糕点印模传承至今近600年,对推动糕点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朝中叶以来,安义县城辽河南岸板溪邹家以匾额书法雕刻而闻名。匾额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艺术魁宝,古代的标志性建筑、士大府第、升官晋级、堂馆店铺、金榜题名、婚寿喜庆、文人雅士斋堂等都离不开匾额。邹家板雕匾额技艺代代相传,前清时期更是享誉江南。至今,在安义各村还保存着几十块邹氏板雕匾额,如千年古村世大夫第堂匾“启绪堂”,赤石古村进士寿匾“萱阁郗龄”等,其精湛的雕刻艺术,堪称传统匾额上品...

南丰泥炉为江西省南丰县生产的传统陶器日用品,系选用优质泥料,经精制烧炼而成,品种有1-4号盖炉(又称炭炉)、1-3号普通煤炉、1-7号柴炉、100型及120型蜂窝煤炉四大类。南丰泥炉采用优质粘性泥土,土质灰白细腻、无砂粒、不易开裂,炉体式样美观,泥炉表面光洁、色泽乳白、承受力强,高温不裂(800℃),经久而耐用,配有花、鸟、人物、山水等装饰图案,工艺精巧,设计科学,火力强、升温快。以盖炉为例:其结构有炉托、炉身、炉门盖、炉面大盖、小盖五个部分。炉托呈园形、隔热作用,防火星掉在桌面;炉身呈八方形、上大底小;炉门盖型不一,有扇形、方形、腰子形等;炉面大盖为八方形,调节温度、控制火力,正中是八方形小孔;炉面小盖亦为八方形,与大盖相吻合。当所有炉盖盖好后,密封极严,炉火即熄。该炉分为4种型号,1号炉最大,4号炉最小,3号 炉高19厘米,炉面直径对角线19厘米,炉底直径对角线13厘米,炉桥上容炭深6.5厘米,炉桥下通风孔深4.5厘米。...

莲,属睡莲科,又称荷花,古代亦称芙蓉、芙蕖、菡萏等。广昌白莲种植历史悠久,有文字记载始于唐代仪凤年间(公元676-679年),至今已有1300多年。明正德《建昌府志》载:“白莲池在广昌县西南五十里,唐仪凤间居民曾延种红莲,其中数年变为白,于白莲中得金范观音像,后一年,白莲又变为碧”。清同治《广昌县志》也载有“满县花枝放呈祥”的描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诗境,每年的夏秋之际在广昌随处可见。广昌白莲传统生产技艺自隋唐起源,经历代传承与发展,逐步形成了地方特色浓郁的传统民间技艺。广昌白莲的生产与加工,包括白莲品种选育、莲田选址、移栽及田间的精细管理,及至采收后,又要经过脱籽、去壳、去皮、浸泡、漂洗、通芯、烘焙、退热、包装贮藏等十多道工序,每个过程都有严格的讲究和要求,需要有经验的莲农言传身教、师脉相承。...

金溪特产藕丝糖外似一团洁白细嫩的藕丝,内包芝麻、桂花、桔饼为末之馅,食之甜而不腻,脆香酥软,落口消融,余味绵长。藕丝糖每个不足10克,如鸽蛋大小,每斤60余个,以无毒塑料袋为内包装,外套精美纸盒。藕丝糖生产历史悠久,深受群众喜爱。据名老中医说:本品以饴糖为主要成分,具有古方“大小建中汤”之功效,又辅以桂花、金钱桔饼、芝麻、豆粉等,故其性味甘甜温和,具有补中益气,理脾益肺,生津润燥,化痰止咳,促进消化之功效,对脾肺虚寒之体尤有补益。藕丝糖甜而不腻,补而不壅,是冬令糕点中的营养佳品。...

金溪浒湾雕版印刷始于明,盛于清,并形成了前、后书铺街。清朝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公元1736~1850),凡经、史、子、集,所有江西省读本皆出自此地。当时北京、南京、南昌、长沙、安庆、芜湖等地书商都在浒湾镇设立分号书店,浒湾的木刻印书通过这些渠道销遍全国,影响极大。全盛时,浒湾有大文堂、两仪堂、三让堂、文信堂、忠信堂、旧学山房等60余家书店堂号,刻字和印书工匠上千人。...

龙溪祝氏宗祠占地2583平方米,存有前厅、中堂、后厅三进,内置戏台、跑马楼及各式厅堂、厢房和“崇德”“报功”寝房。功能完备,错落有致。整幢建筑荟萃了赣、浙、闽、皖各种建筑技艺,建筑构件中的石雕、木雕涉及的技术涵量和内容极具地域特点。...

黄连麻糍是客家独有的一种传统糕点,也是每年小年前每家必做的一种风味食品。它具有软而不粘,绵韧而坚,味香色好,煎煮皆宜,饱食不腻的特点,是煮汤待客的主要原料,也是馈赠亲友的上乘礼品。黄连麻糍制作技艺包括:浸米、蒸糯饭、打米果、做米果、储藏这五道制作程序,黄连麻糍的的传统制作技术注重用料,以宜丰山区特有的黄连糯为主要原料,以纯天然的黄连柴、黄栀子、山泉为主要配料。而黄连糯米粒粗而短,粘性介于糯米和粳米之间,其产量甚低,且对土、水、肥及气候要求十分严格。稻米和黄连糯的特殊种殖技术以及制作要求均十分注重工艺中的传统技艺性。因此,黄连麻糍这一有文化底蕴的传统技艺能够得到认可并有效的保护,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弘扬。...

上饶信州等地盛产苎麻,数千年前古越先民便在这里从事苎麻的耕种并用于手工织布,延续到清末,信州夏布逐渐形成气候。信州沙溪镇素有“苎麻之乡”的称誉,夏布一直是其支柱产业。该地百分之八十的农民擅长种麻织布,信州夏布远销韩、日、美、英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奉新县地属赣西北,自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 开始建县,已有2161年的历史,一直以来是一个以农业耕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业县。自汉晋时期由于当时中原战乱频频,不少北人南迁至奉新,也把当时的农业生产技艺带到了这里。奉新相对较封闭的环境和有效的保护了中国古代千年来的农耕技艺。...

瑞金传统竹编工艺制作技艺,是千年以来先民们以毛竹、竹蔸、竹叶等为原料,用来加工成各种栩栩如生的日用品、工艺品。...

瑞金手工艺术钢模雕刻技艺,源自福建连城四堡的平板雕刻技艺,随着社会科学的不断发展,生产需求从最初平面印刷对雕版的需求演变为现代工业产品对立体艺术钢模的需求,平面雕版技艺从最初的平面文字雕版逐渐演变为平面图文雕版,最终结合传统木雕、石雕技艺进化为立体艺术钢模雕刻技艺。...

竹编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在荷塘乡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荷塘乡以林地为主。特别是毛竹资源十分丰富,这为我们的竹编技艺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人们生活和生产的需求成为竹编技艺的发展的源泉。一代代艺人的苦苦探索、创新,不断丰富着竹编技艺的内涵。...

景德镇传统制瓷包括柴窑烧成和手工成型两技艺。即人们所说的瓷业有“烧”“做”两大行。对于瓷器烧成,景德镇窑工有一句俗语:“一满二烧三熄火”。它概括了柴窑烧成技艺的三个方面,即码匣满窑、投柴烧炼和适时熄火。景德镇传统制瓷柴窑烧成技艺的显著特征是利用传统瓷窑,使用木材燃料,完全凭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技艺,掌握和操纵了复杂的我们现代人所说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使一个个泥胎经高温焙烧后成为了至精至美的瓷器。在简单、自然和复杂、科学的巨大反差中充满了神奇。...

宜春版画是我国江南一带著名的民间木刻画。它起源于清代,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项古老的民间工艺画,其制作至今保留着原汁原味的传统工艺。远在木刻年画盛行的年代,宜春就已有相当广泛的群众版画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各学校开展的木刻教学活动为宜春版画的大面积开展、培育了相当多的骨干力量。到改革开放以后,宜春版画已成了版画的全国几个大群体之一,涌现出不少优秀中青年作者,创作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品。...

“龙凤呈祥”福字彩绘及雕版工艺,主要存在于靖安县罗湾、中源、宝峰一带。肇始于清朝末期,“龙凤呈祥”福字彩绘及雕版拓印作品,主要用于民间厅堂张贴,表示吉祥、喜庆、祝愿、圆满之意。近三十年来,民间艺人毛诚衍、万发逢在继承前人“福”字艺术的基础上,发展十余种“福”字彩绘及雕版印刷作品。作品以龙凤为主体,组合成系列“福”字,图案清晰流畅,龙凤活泼,栩栩如生,“福”的字形饱满圆润,彩绘的色彩鲜亮跳跃,既符合民间传统习俗,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又能美术、书法、雕刻工艺为一体,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其中万发逢“福”字作品2004年获国家专利,笔划由完整的龙凤组成,巧妙将龙、凤的自身体形或线条融入笔画中,龙凤形象真实、生动,栩栩如生...

所谓民窑是相对宫廷专设的官窑而言。文献记载,景德镇很早就有知名的民窑。史料记载:“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镇钟秀里人陶氏所烧造。”同时还有“霍窑”的记载:“为东山里人霍仲初所作,当时称为霍器。”从那以后,景德镇民窑不断发展壮大,到明清时期,景德镇民窑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制瓷中心。景德镇民窑陶瓷美术就是指景德镇历代民窑瓷器的造型艺术、装饰方法和纹饰绘画。...

筱贵林南昌谐谑故事,其创始人万笑林(1915—1986)年。艺名筱贵林,是江西近代民间文化史上著名的滑稽评书艺人,艺术活动遍及闽、浙、赣、云、贵、川以及上海等省、市,特别在江西,深得百姓好评。...

高安道情是高安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古老说唱形式。它源于民间艺乞。据老艺人相传,初为瞽者走街串村说唱谋生的渔鼓。清末时期,民间艺人渐弃渔鼓,改用箱琴、令尺和木鱼伴唱,并由行唱变为坐唱,称之为“坐堂戏”,演唱者主要是盲艺人。...

上高道情是流行于上高县域的民间曲艺,形式简便,内容精练,旋律动听。相传明初来上高定居的外籍难民中有一批民间艺人,身背竹筒,配一定节奏敲打说唱,这批艺人定居以后,其说唱艺术经几十代人不断的革新改造和传承,清初又与瑞州道情揉合,这便终于形成后来以板箱二胡为主要乐器,自拉自唱的曲艺形式,既能演唱民间小曲,也能说唱长篇传书的上高道情。...

说唱形态。鄱阳渔鼓的说唱形态分坐唱和走唱两种。“二下响”渔鼓为“坐唱”形式;“三下响”渔鼓,因其保留了旧时沿门乞讨的形态,所以既可“走唱”也可“坐唱”。 无论坐唱与走唱,都不受时间与场地的限制,说唱时主要靠面部和眼神的表情,说表时可用右手适当比划,以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容的需要。新编渔鼓则对传统表现形态有所突破,加上了乐队伴奏,说唱者由一人增至数人,可载歌载舞,渔鼓筒由乐器转变成道具。...

宁都鼓子曲,传承保留在宁都县城境内。宁都鼓子曲是一种以口头说唱为主,配以表演者自己击节的一种说唱艺术表演。语言为宁都地方方言。当地人把宁都鼓子曲叫做渔鼓、话文、道情、嘭筒、竹筒鼓等。说唱表演者,在20世纪末以前多以一人说唱,二十一世纪初起,有编排成多人说唱。其说唱生动,语言流畅,曲调委婉优美,能演唱历史,能说唱故事,能描叙人物,其表现力非常强...

永新三角班是集永新民间舞蹈、民歌、山歌、说唱等多种民间艺术形式,融合湘剧、赣剧(当时称“弋阳腔”)等剧种的表演风格,衍变而成的地方小剧种,主要流行于永新、莲花、宁冈、安福等县。...

南昌采茶戏,江西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俗称“灯戏”“三角班”。源起于赣南采茶戏流传至南昌地区后,融合南昌地区方言和民间曲调而形成的,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主要流传分布在南昌、新建、安义、进贤、奉新等县,影响遍及全省大部分地区。...

上栗牛带茶灯蕴含着音乐、舞蹈、戏剧等多元文化养素,由采茶女表演《茶女采茶》首尾呼应,用方言道白,有歌有舞、有乐器伴奏。其语言风趣幽默,形象生动,既有上栗语系,又有醴陵语系和浏阳语系;同时,由于湖南花鼓戏在湘赣边界的流传和影响,上栗的牛带茶灯演唱的词曲在保留了萍乡地方韵味的基础上,还吸收了湖南花鼓调的精华,从而使牛带茶灯的表现形式活泼轻快,健康向上,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风情。...

万载花灯戏,旧称花鼓灯。起源于明朝中后期,有着4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风格独特,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古老剧种。1999年,被列为全国360多个地方剧种之一,入编《中国戏曲音乐集成·江西卷》。...

玉山县怀玉乡位于道教圣地三清山下,怀玉山既是道、佛、儒教活动频繁的名山,更是戏剧演艺活动的重要区域,“玉山班”演艺的诞生地,也是赣剧重要源头之一。怀玉山乡锦溪村村民爱好戏剧演艺活动,至今还保留玉山班演艺的活动模式。锦溪村素称“赣剧之乡”,因平日祭祀活动繁多,渐渐形成各种班社,统称为“玉山班”,即玉山戏班。...

手端木偶戏在民间又俗称“端戏子”“蚊帐戏”,是流传在江西省信丰县的一种将木偶套在手上表演、同时用脚击打乐器伴奏,根据角色不同能模仿各种唱腔的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表演艺术,手端木偶戏在赣南曾经流传较广,风格各有不同,但现在却极为罕见。...

宁都采茶戏,最初称“灯子戏”;接着称“三角班”;进而称“半班”、“半整杂”;解放初称“宁都地方戏”;1955年遵照江西省文化局统一规范称“宁都采茶戏”。是一种从音乐、表演、语言、剧目、到相关习俗,都有其独特性的戏剧样式,1955年被国家文化部列为全国335个独立的剧种之一。...

横峰傀儡戏,俗称吊戏,又名提线木偶戏。传自近邻玉山县和铅山县。元代时,玉山县就有观演“玉山傀儡天下绝”的诗赞(见《四库全书》贝琼《清江诗集》卷四)。今存紫鸿班、紫霞班、紫荆班仍有活动。...

武宁采茶戏为江西四大地方戏之一。为赣西北及鄂南一带群众喜闻乐见,久盛不衰的地方戏剧种。它从茶歌到板凳戏,再发展成为有表情动作的小旦、小丑的二小戏,并经民间艺人不断创新、移植,唱腔也由散曲、小调向板腔体过渡,逐渐形成了富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武宁采茶戏。...

九江采茶戏,俗称“茶灯戏”、“茶戏”,雏形始见于明末清初。明末时期,九江、瑞昌一带盛行的灯彩与传入九江境内的赣东铅山茶灯戏相结合,形成了赣北茶灯戏。乾隆年间,茶灯戏又与流行于赣北一带的黄梅采茶腔相结合,进入半班后,逐步形成了一个赣北地区最具特色的地方剧种。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着手编纂《戏曲志·江西卷时》,将其定名为“九江采茶戏”。《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146页,肯定了“九江采茶戏”的冠名。...

瑞昌地处长江南岸、庐山之麓,古属吴头楚尾,有青铜故里之称,既与吴越文化相互影响,又与楚文化血肉关连。境内山青水秀、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二百多年来,特定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孕育了一代又一代民间采茶戏艺人。...

竹马舞又叫竹马灯,由一大(“五马送喜”)、四小(“五马送子”“五马拜寿”“五马迎亲”“五马上梁”)完整的表演系列组成。其表演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活泼,气氛喜庆热烈,且表演难度不高,人员机动快捷,每套动作融习俗舞蹈与健身娱乐于一体,易于推广普及和传承教习。...

城南龙灯,主要分布于南昌市青云谱区内的城南村、前万村、黄溪村、三店村、熊坊村、施尧村、下尧村、石马村、万溪村、楞上村、热心村等。...

“北刘轿舞”发源于昌东工业园区胡家村北刘村小组,在清朝康熙年间为祈福安康抬菩萨轿子的一种仪式。民国初,抬轿的动作、程序基本固定,形成了轿舞的雏形。上世纪50年代,又在两轿子的基础上添加了一条龙灯相随。至今,每逢春节至元宵这些日子里,村民们就组织几十人的拜年、表演队伍,一路上男轿领头,女轿居中,龙灯煞尾。轿翻转,龙飞舞,爆竹响,锣鼓震,给节日增添欢快气氛。...

马步灯是流传于金溪县双塘镇翁塘周家的一种灯彩。周家建村于北宋。相传建村之后就有马步灯,由表演者扮成历史人物,且多为鞍马征战的忠勇武将,表现其行军、布阵、打仗等场面,全由表演者的动作完成,不唱不说,只以锣鼓、唢呐等伴奏,象征性极强。欢乐祥和,雅俗共赏。一般正月十三发灯,称头灯,十四、十五玩到高潮。乐队中有打击乐和吹奏乐,周家马步灯的打击乐节奏鲜明,情绪饱满,节奏变化多端,极富地域特色。...

罗汉灯是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县农民自娱自乐的一种灯彩活动,融傩舞、杂耍、武术于一体,配以打击乐伴奏,以力与美的叠加造型,表达繁衍生息、祈福辟邪的主题,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表演难度很大,颇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手摇狮,是金溪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灯彩,经劳动人民反复加工,现已成为流传广泛,深受群众喜爱的民俗表演形式。...

茶花灯现主要流布于我县罗湾哨前、官庄及仁首大团一带。《茶花灯》俗称“文灯”,包括花盆灯、蚌壳灯、船灯等内容,据现年91岁老艺人徐本锱介绍,《茶花灯》在靖安大约有六、七百年历史,该灯表演形式融说、唱、舞为一体,道具主要有花盆、花船、蚌壳、花牌等。玩灯时一般是花盆走前,表演人员随后,也有时群灯一起表演,伴奏上以笛子、二胡、大小锣鼓、小钹、铛为主。单个品种表演一般为5-6人(除乐队),《茶花灯》整体内容表演为20余人(除乐队)。《茶花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古朴,从中可以感受到古代社会的文明信息。其弦律清新质朴,唱词通俗悦耳,表演吹乐祥和,能充分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增添节目喜庆气氛,提高陶冶村民的思想情操。...

靖安香花习俗在江西省靖安县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是客家丧葬礼俗程序中的重要部分。香花习俗由当地的香花和尚3-8人完成,融挂、写、唱、念、做、色、舞等表现形式为一体,是集佛教精神、儒家思想、道教神祇以及民间礼俗于一身的信仰形式。...

靖安马灯舞是相传起源于唐代的一种纪念性年俗活动。据老艺人介绍,唐明皇为了悼念那些忠臣义士规定在每年正月十五日起马灯,流传于靖安至少有200多年历史,历史上有“四马穿花灯”、“五马班师回朝灯”、“六马杨家将灯”、“八马破曹灯”。 现主要流布于江西省靖安县璪都镇、高湖镇一带。目前璪都表演的是六马杨家将灯,马灯先舞后唱,表演内容多为走队形,表演者一般为11人,三男三女表演六匹马,四女孩端花盆走队形,常用的队形有“走四角花”、“织篱笆”、“双交叉”、“双八字”等,有时六匹马与四盆花穿梭走动,显得动而不乱。前台角色有穆桂英、杨宗保、杨八姐、杨排风等,唱腔为汉调或传统花灯调,唱词内容为歌颂杨家将破番壮举...

全南县陂头镇瑶山村,是江西省唯一的瑶族少数民族行政村,他们属“过山瑶”系,拥“盘王”为本族始祖,他们在人烟稀少的深山老林里一家一户各占一座山头搭棚而居,在祭祀中敬拜“陈、林、李”三姓女道士为神。据说他们的祖先在迁徙的途中,有一天,在一座未知名的深山老林中被野兽围困迷失了方向,正在族人绝望的时候,住在大山深处的“陈、林、李”三位女道士解救了他们。过山瑶民的祖先为了感谢答救之恩,从此就敬拜“陈、林、李”三位女道士为本族的女神,代代相传,并保持了每天清晨点香向女神祈祷许愿的民间习俗,“朝皇”便是向女神许愿或还愿的情感表达方式。...

芦溪古城独角缩龙在锣鼓、唢喇、鞭炮的壮威声中,牌灯手开道,执龙者边走边舞,并不时地施放地铳,响天动地,近10只通红的小鱼灯在黄色的缩龙前后左右上窜下跳,绵延百余米。缩龙表演分为金龙闹海(大之图),盘龙绕柱(绕屋柱),真龙报春(闹新年),神龙归位(团龙)等十余个小节。最绝的表演是“团龙”,若大的一条龙,数十个执龙的人层层叠叠如宝塔盘旋而上,龙头居其顶端,左顾右盼,含首致意,意气风发,龙尾在龙头前舒展舞动,得意之状可掬。远望灯光灿若星海,而一龙昂首浮于星海之上,其景甚为壮观。...

莲花茶灯舞又名茶灯闹春。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在我县六市、高洲、坊楼等乡镇广为流传。乡间村民每逢喜庆佳节,常以莲花茶灯舞上门祝福。该舞每到一处,主人在门外鸣放鞭爆相迎。表演者进入堂屋或大厅时,都要高喊“恭喜发财”“恭喜万福”等赞语。舞毕,主人向表演者赠送红包或备以茶点、酒食款待,作为酬谢。...

瑞狮是定南客家每逢年节喜庆家家户户都盼望瑞狮登门送瑞纳祥的民间传统文艺表演形式,距今900多年历史,该文艺形式早已成为我县客家民间文化习俗。...

甑笊舞是于都县银坑镇银坑村的上营、中营、下围,撒网形、新屋、老街、席塘等九座屋场的传统舞蹈,俗称“划龙船”。当地将舞蹈与敬神仪式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叫“敬神”。舞蹈使用的道具“甑笊”是一种用竹破成细小一根,扎成一小捆,用来洗刷锅盆的家庭生活工具,土语叫“甑刷”。...

高跷又叫踩高跷,有的地方也叫踩拐子,是章贡区在正月十五闹元宵时,踩街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群体街头表演节目。它的特点是乡土气息浓厚,形式奇特别致。据传有500多年的历史,亦说有千年以上。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有兰子者,以枝干宋元。宋元台而使见其枝。以双枝长信其身,属其胫,并趋并驰,并七剑迭而跃之,五剑常在空中,元君大惊,立赐金帛。”从文中可知,高跷早在先秦已在民间流行。章贡区是在清公元1902年就有了高跷队,当时的高跷爱好者自发组织在刘家宗祠(位于章贡区新赣南路未端,藕塘里)当时每逢正月初一至十五闹元宵,城区都有踩高跷,走旱船、玩蚌蛤,这些活动,在城区走街串巷表演。...

安义唢呐最早出现在清初安义县黄洲廖庄村,有300余年的历史,分布区域为安义全县各地和周边的县区,清末进入鼎盛时期,安义县的每个村子几乎都有自己的唢呐队。...

长工山歌发源于进贤县二塘乡,流传于二塘乡的厚源、潭津源、新源、中潭、夏家、康乐、鹿塘等各个村落,是古时长工在田野山头等地劳动时哼唱的一种歌曲。...

乐安县牛田镇流坑村的“乡射遗乐”,据口碑流传为明代的董裕在南京任刑部尚书时,带领族中子弟到宫廷乐队学习,带回家乡后一代一代传承延续至今。流坑的乡射遗乐俗称“小吹会”,它主要由丝弦乐和吹奏乐、打击乐组成。古时的“小吹会”在村里享有崇高的地位,它有自己的农田、山林,而且每年各房族还必须缴纳一定的钱粮给“小吹会”。因此,它有充分的经济保障和充足的学习、排练时间。...

处于吴头楚尾的上饶,兼蓄吴楚遗风和百越余韵,千百年来,诸多的文化形式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延续传承,其中,以姚金娜为代表的信州民歌,最具地域特色。...

铜鼓县位于湘赣边界,修河上游,据境内程子源、黄家岭等处西周遗址出土文物表明,3000年前已有人类居住。汉属豫章郡等县地。明万历五年(1577年)设铜鼓营。清末置铜鼓厅。民国二年(1913年)废厅建县。自清康熙年间(1662—1672年)由闽、粤、赣南流入批客民人至铜鼓以后,铜鼓便有了独特的客家文化。...

靖安铲山鼓(又名:靖安打鼓铲山歌)是一种山民集体劳动时一人击鼓领唱、众人和唱的歌曲。据94岁鼓师吴贤书介绍,远祖在北方修筑黄河坝时就形成了打鼓歌(即铲山鼓)。据庵前自然村《廖氏宗谱》记载:清康熙48年(1709年),廖洵江从赣南迁居靖安县庵前自然村,并将铲山鼓带入此地。至今在靖安传承已有300年历史。过去,靖安山区每逢农历六月耘禾,八月铲茶山都要唱“铲山鼓”。现主要分布在江西省靖安县罗湾山乡庵前、庵背两个仅一山之隔的自然村,人口160多人,现健在的鼓师仅为5人,鼓师身背圆鼓,双手握槌击鼓,有时还会一边击鼓一边唱山歌,唱得兴起时劳动者还会和唱,这不仅能调动群众劳动情绪,还会提高工效。靖安铲山鼓载入《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江西卷》。...

万载是江西毛竹重点产区,丰富的资源为表芯纸的生产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表芯纸又称土纸,是万载三大特产之一。据县志记载:万载自唐、明以来,就有客家人逐渐迁入,居于山区,伐木烧炭,育竹造纸。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万载有纸槽500余个,纸棚工人2万余人,年产土纸40余万担。万载“纸棚山歌”历史悠久,自明代万载有表芯纸生产开始,就产生了纸棚山歌。这种纸工谣在劳动现场纸棚中现编现唱,想唱就唱,是纸棚工人在劳动中不可或缺的自娱自乐的文化形式。他们在歌唱中或期盼丰收,或宣泄苦闷,或打情骂俏,或诉说心声。比喻贴切,自然幽默,诙谐成趣。一首纸工谣一般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或加上衬词。在山冈上,在竹林里,纸棚工人你唱我和,使艰苦的劳动变得比较轻松愉快,情绪得到宣泄。...

九江文曲戏由文词和民间小曲结合而成,唱腔较为丰富,主要唱腔有十多种,常用曲调可分:文词腔系、南词腔系、四板腔系和杂调腔系四种。...

新余花鼓戏是江西的大剧种,新余花鼓班所拥有的剧目近二百多出之多,其中,处于花鼓灯早期,带着生活水露、原始活力的小戏剧目有一百六十多出。...

高安锣鼓戏是高安古老的地方戏剧种之一,因演唱时不用管弦乐器伴奏,仅用锣鼓击节而得名。该剧种萌发于清康熙年间,由民间茶歌和灯彩衍变而来,吸收了大量高安瑞河戏的艺术精华,因其唱腔深厚悠扬,表演洒脱粗犷,语言通俗易懂,生活气息浓厚而深受群众喜爱,在历史的舞台上风靡了三百多年。...

传统戏剧德安南河戏流传于德安县西北一带。清乾隆时期,湖北黄梅县逃避水灾的难民将黄梅采茶戏带到德安并广为传播,后几代德安民间艺人在黄梅采茶调(也称下河调)的基础上吸收了汉剧的西皮、二黄和楚剧、弹腔的精华,同时又融合了本地土语小调,逐步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地方戏曲剧种,德安民间艺人将其称为南河戏。...

杖头木偶戏,当地人喊“蚊帐戏”。即在木偶头部及双手部位各装操纵杆,头部为主杆,双手为侧杆,演员躲于屏后,操纵时左手持主杆,右手持侧杆,举起木偶操纵其动作,在舞台上活灵活现。...

兴国端戏,又称蚊帐戏,是流传在兴国樟木、东村、长冈等潋水东河两岸具有悠久历史的民间传统戏曲。在老幼寿诞、婚丧喜事、佛法庙会、春节元宵等民俗活动中,都会有端戏演出。...

广昌县塘坊乡一直流传着“木偶戏”,木偶戏古称“傀儡戏”或是“线戏”,是在木偶的重要关节部位如头、背、腹、手臂、手掌、脚趾等各缀丝线,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据考证,塘坊木偶戏起源于汉朝,西汉大将陈平制成木头人,虚张声势,然后领兵连击,将来犯的匈奴击溃。后人据此将“木偶”翻为戏,演变成塘坊木偶戏,一直流传至今。...

清乾隆年间“花部乱弹”勃兴,许多外来声腔如:秦腔、石牌腔、梆子腔、宜黄腔、楚腔等进入江西赣东北地区相互交流,又与弋阳腔、昆曲、浙调、浦江调、上江调相融,于是形成了一个雅俗共赏诸腔并存的戏曲剧种—信河乱弹腔。...

上栗皮影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它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上栗皮影戏节目繁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包括七姐下凡、西游记、仁贵征东、粉妆楼、封神榜等曲目,是民族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复合体,是一份极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地处赣西边陲的湘东区民间有句俗语:河里赛水龙船,岸上划干龙船。划旱龙船也叫划干龙舟,因靠近萍水河湘东段,是湘东端午节前后由来以久的一大民俗活动。据老《萍乡县志》和《湘东诗苑》第一期里记载,湘东划旱龙船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公元1783年前后任萍乡知县的胥绳武所作的萍乡竹枝词为证:“东去湘西写官板,西下湘东浆倒划,中五十里船不到,两岸桐油兼苎麻”。其中浆倒划是划旱龙船一个特有动作。...

吉安青原烟花傀儡,古称药发傀儡,是一种集烟花、编扎、剪纸、雕刻、绘画、木偶、戏剧于一体的“瓦舍技艺”。起于隋唐元夕灯会,盛于两宋都市,传于明清节庆赛会活动。...

民间彩灯之一“矮脚龙”,具有悠久的历史,传说:它是来自上苍,并赋予它呼风唤雨、裱灾祛难的神奇力量。在解放前,每逢舞龙时,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在大旱之际舞龙,为了盼望大降甘霖,以保收成。这都是出于对它的敬恭和仰以及企求它能发挥想象中的作用,所以矮脚龙在人们的印象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解放后,由于矮脚龙丰彩多姿,意象含蓄广泛,所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此舞更加得以发展和提高。它不再是人们祈求的神物,成了表现人们奋发昂扬的精神及幸福生活的现象的一种艺术形式。...

铜鼓县位于湘赣边界,修河上游、据境内程子源,黄家岭等处西周遗址出土文物表明,3000年前已有人居住,汉属豫章郡艾县地,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设铜鼓营,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废厅建县,自康熙年间(公元1662年—公元1672年)由闽、粤、赣南流入大批客家人至铜鼓,铜鼓便有了特有的客家文化。...

上高十样景主要分布在上高县境内的敖阳街道、徐家渡镇、锦江镇、南港镇、田心镇等地,其中以锦江镇的团结村的表演最为经常,舞得也比较好。据当地老人讲十样景于清初传入我县,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使用的乐器有碰铃、铃铛、小钹、小锣、堂鼓、板鼓、塔塔鼓、竹板、唢呐、笛子十件乐器演奏,故名十样景。...

江西省东乡县浯溪村的跳马灯源于明朝时期,明代永乐年间蔚为壮观,迄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在历代人们的表演、传承中,该灯戏不断汲取劳动人们的智慧以及民间艺术的多种元素,使其艺术魅力经久不哀,审美价值不断提升,形成了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灯舞。...

泰和县万合镇位于井冈山脚下的泰和县城东北,赣江东岸,东临吉安市青原区。万合人杰地灵,物产丰富,是泰和的“鱼米之乡”,盛产竹篙薯、车前子、西瓜等名优特产。镇内的华盖山曾是民族英雄文天祥的抗元战场。景炎二年(1277)八月,文天祥率部联合当地乡民在此抗击元军。华盖山田段村历来有舞狮的传统,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传说中狮子乃天龙九子之一,善守门,故在文天祥抗元兵败后,华盖山村组建了舞狮队,既是继续传承民间武艺,也是祈求天下太平,更是为了纪念文天祥这位民族英雄,并以此表达村民们誓死抗元、保家卫国的决心。从此以后,华盖双狮舞便世代传袭了下来。...

瑶里镇长明村所属谢家园自然村,该村村民古代绝大部分为“施”姓。该村的地形,村前有一大一小两座山丘(像两头昂首蹲坐的狮子),村后有一座大山(像一头大象),后面的大象紧紧护着前面的狮子,构成了“大象护狮”这样一种独特地形,“狮”又与该村“施”姓谐音,即“大象”之神灵护佑着“施”氏村民。该村村民即此命名他们的灯彩为“青狮白象灯”,该灯彩活动始于宋仁宗年间,仅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中断,改革开放后又恢复了这一有着特定含义的灯彩活动,活动延续至今已有960余年。每年正月,瑶里镇长明村都会举行《青狮白象灯》灯彩活动,村民用迎舞青狮、白象灯来恭祝祖国国泰民安。...

三节龙是光绪年间便盛行在崇义县关田镇田心村的一种民间灯彩,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当地农民把这种三节龙称为“泥鳅沾灰”,亦即形容三节龙舞动起来犹如肥短的泥鳅沾了香灰一般活蹦乱跳。“三节龙”比较突出的特点是:龙由3节组成,分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由红绸串成,龙头上绘有八仙、灶神等图案。4人执牌灯,牌灯上写明姓氏堂名。3个舞龙者站在仅有0.64平方米的八仙桌上,动作可分两种:桌上舞龙和地面舞龙(桌上舞龙有腾云驾雾、高车摇水、穿龙、团龙、左右舞龙;地面舞龙有举龙、参拜、龙摆尾、左右舞龙、行步舞龙、正面舞龙、穿龙)。三人轻捷自如地腾挪跳跃,舞动龙身,凌空穿插翻飞。其伴奏音乐充满节日的欢快,鼓点兴奋急促,曲调变化无穷。...

浮梁县兴田乡潭口村的民间舞蹈《珍珠灯》灯彩活动历史悠久,它始于唐玄宗年间(公元712-765年),一千多年来,浮梁县兴田乡潭口村一直坚持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举办这一灯彩活动,从未间断过。《珍珠灯》始称《五谷丰登灯》,到北宋真宗年间,改用皇帝所赐之名《珍珠灯》,灯队中增加了半副銮驾灯(即:大刀、铜锤、斧钺灯各一对)。这样既含有庆贺色彩,又含有浓厚的祭祖色彩,既含有感谢皇帝赐名的盛恩色彩,又含有威严的皇权色彩。在中国众多灯彩中,由皇帝赐给灯名的仅有少例。为维护其严肃性,规定每年农历正月十三至十五日三个晚上舞灯。《珍珠灯》因是皇帝赐给潭口村全体村民的御用灯彩,只有潭口村村民享此荣耀,规定灯彩只能在本村舞,不得出村庄。《珍珠灯》灯彩活动包括起灯、祭祀、游灯和表演活动及收灯,有一整套严格的规定和规范的程序。整个活动过程环环相扣、井然有序、有始有终。...

崇仁扭扭龙又名独龙,起源于清同治年,是崇仁相山镇苔洲村所特有的一种民间祭祀性灯彩,它是以一条大龙背负两条小龙的龙灯,舞动时龙体悬空颤抖和扭动而得名。...

瑞狮引龙存于江西省信丰县万隆乡李庄江头村,是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起源于清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90余年的历史。瑞狮引龙由五节龙和单人狮组成。龙为赣南常见的五人龙灯。瑞狮引龙的单人狮属南派狮舞,由一人表演,即狮子只有狮头及用布匹做成的狮身。是一种融合闹场、吉祥、喜庆、文化娱乐的民间岁时节令舞蹈。一般由12人组成。领牌人一名,也就是领队,持有“瑞狮引龙”的铭牌。铭牌的作用类似于名片,即是送富、送福、送吉祥到主人家的意思。外出表演时将铭牌放在主人家祠堂牌位前,以示对主人的尊重。一个持牌人、一个单人狮,五个舞龙人,五个乐手。这就是瑞狮引龙的全部表演人员。...

茶篮灯起源于安远县九龙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赣南采茶戏”的原始剧目《大摘茶》的上半段舞蹈表演部分,是反映当时茶农劳动生活的民间歌舞。早在宋朝,安远九龙山一带已是江南著名茶区,茶区里九株特别好的红花茶树远近闻名。至清康熙、雍正年间最盛,九龙茶被取作贡品,每年阳春三月,赣、粤、闽等各地茶商云集于此。茶女采茶时喜欢联唱《十二月采茶歌》,受当地马灯、龙灯等民间灯彩的影响,增加茶篮、纸扇等道具,于是采茶歌与当地民间灯彩相结合,演变成了歌舞结合的民间灯彩—-采茶灯,也称《茶篮灯》。《茶篮灯》就是当年茶农们所创造的一种最原始的歌舞表演艺术,热情好客的茶农表演以采茶为内容的歌舞接待各地茶商。在广阔的茶乡中,“采茶歌”和“采茶灯”成为了广大茶农的重要文化活动。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演绎,吸取外界养分充实提高,由《茶篮灯》发展成为具有简单故事情节和人物的“采茶小戏”,表演时因为人物只有二旦一丑,所以俗称“三角班”,它是采茶戏最早的戏剧模式。这种由茶乡民众创造的茶味芳香的歌舞小戏,以其独特的魅力很快受到广大客家人民的青睐,逐渐在我县各地流传开来。...

田村云灯起源于清嘉庆年间,距今200多年历史。主要分布在赣县田村、白鹭、南塘等东河片一带。与田村东河戏“凝秀班”有着紧密联系。每年春节期间,大家都会敲锣打鼓,举着灯笼去拜年。为了恭候新年,人们拿着写有“恭喜发财、四季平安”等字样的牌子,化妆成“八仙”到各家拜年,深受村民的喜爱。各姓祠堂每年春节都要邀请戏班唱大戏,按田村的风俗,戏班没有灯彩是不能进祠堂演戏的,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凝秀班”老艺人们根据东河戏传统剧目《白蛇传》的“水漫金山”一场水族舞中的“水旗”变“云牌”,由此“云灯”这一独特的灯彩艺术形式就正式形成。解放后,由于种种原因,受到了极大的破坏,慢慢的走向衰落。自改革开放后,“云灯”这一优秀的民间灯彩又得到了恢复、重视。一九八四年省、地群艺馆还进行了专题录像,分别在2001年、2009年还参加了赣州地区民间民俗调演,分别获得了表演奖、导演奖、音乐奖、优秀民间灯彩奖等奖项。尤其是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精神需求更加迫切,“云灯”这一独特的灯彩艺术更进一步地得到发展壮大,如今不仅限于在农村有云灯表演队,县城的几个社区都成立了云灯表演队,凡喜庆节日、开张庆典、大型节日活动等等都有“云灯”表演队的出现,从而这一民间灯彩得以发扬光大。...

旁牌舞是抗倭名将戚继光创造的练兵和实践中的战斗队形和战术动作(见戚继光《练兵实纪》),后传入民间经演绎编排成为武术健身和表演的一种军事舞蹈。旁牌舞主要模拟敌我双方步骑两军对垒破阵作战情形。舞蹈表演所使用的道具是实战兵器。兵器分防御性兵器和进攻性兵器。防御性兵器由旁牌(圆形、燕尾形盾牌)组成;进攻性兵器由刀、棍、枪、斧、钩镰、双锏、花耙等组成。旁牌舞表演形式分为阵式表演和击刺表演两大部分。首先进行阵式表演,阵式表演分四个阵式;击刺表演分三种套路组合进行长短兵器攻防对打。整个表演过程充分展示了古代对敌作战的激烈场景。...

庐山石工号子紧紧围绕着营造别墅的活动进行,是在众人搬运大体量石材时哼唱的一种劳动号子。以领唱与和唱形式对答,领号人将搬运中遇到的突发事件,以对答的方式将信息和他的意图传达给众人,众人得知这些信息后,会听从领号人以领号方式的指挥,从而达到统一步伐的目的。虽然清唱能唱出它的腔调,但与处在重力压迫下哼唱的歌声完全不同。重力压迫下的歌声是一种“面对困难不屈服”的呐喊,语音沉重,没有浮燥、轻飘的轻松感。所以,哼唱石工号歌必须依赖以上说到的石工搬运时使用的劳动工具,它们与石工号歌紧密相连。...

建昌锣鼓起源于清朝。系永修民间用于正月祭神祭祖、打龙灯、出谱、打醮等。建昌锣鼓由天官头、长槌、撮子头变奏系列、双五槌、单五槌、双凤点、单凤点、一槌、二槌、串槌、水点鱼、报槌、欧槌、跑马头、半边瞧等近二十支曲牌组成。由天官头、撮子头勾挂按场景择其部分适度连接。...

“哦嗬歌”是一首五声音阶、落音(6)的调式山歌。音调刚劲,高昂激越。旋律生动优美,舒展开阔,饱含真挚而细腻的情感。节奏自由,易于表达歌曲内在意境。旋法一上一下,一高一低,抑扬顿挫,高低起伏,起唱时风味独特的甩腔,引人入胜,展现出歌曲的魅力。结束时一声高亢挺拔的“哦嗬……喂”号子声,彰显特色,余韵悠扬,回味无穷。歌词简洁精炼,朴实无华,有时触景生情,自编歌词,即兴演唱,活泼生动,颇有情趣。曲调地方色彩深厚、浓郁,富有丰富的艺术感染力。...

靖安南山花鼓主要存在于靖安县城西北方向约37公里的都镇茶子山村的南山自然村,这里山岭连绵,地处偏僻。清朝康熙年间,杨、何姓等客家人自广东迁移至此,南山花鼓究竟是从原居地带入,还是定居后从当地客家人中学取形成,已无从查考。南山花鼓以客家文化特色为主,融入凤阳花鼓元素,由“打花鼓”和“参花”、“唱花灯歌”等内容组成。一只“花鼓笼”、4只“花盆”、2盏“牌灯”为篾扎纸糊。其中“花鼓笼”象征鼓,两头小,中间大,内点腊烛,外加一对意为鼓槌的花鞭。车仔灯为附加灯彩。“打花鼓”由花鼓公和花鼓婆2人表演,有“犀牛望月”、“乌鸦晒翅”等10多个小节目;“参花”由4个儿童各端1只花盆走队形,如走“十字”、“双交叉”等,参花时唱花灯歌,歌词有“十二月花、贺新年”等,曲调有5种版本。唢呐、笛子和锣鼓伴奏。每到1户人家至少要唱4支歌,喝了彩贺新婚、新屋的都要加演“打花鼓”。春节期间任何1天都可以起灯,正月十五晚上必须升灯。南山花鼓堪称汉族民间歌舞的又一“活化石”,弦律质朴,朗朗上口,多为徵羽调式,表现形态活泼风趣,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民俗研究价值。...

分宜县凤阳乡风光秀丽,颇具田园特色。凤阳乡人秉性淳厚、爽朗,乡风纯朴、尚礼,对生育、婚嫁、祝寿、节日、丧葬、迁居等均有庆典的习俗。这里的人们喜好舞龙、锣鼓、唢呐等民间艺术,他们自娱自乐,陶醉于田园山林。尤其是吹奏唢呐,更是老幼皆喜,唢呐班遍及各个村落,技艺名播四方,誉为“凤阳唢呐”。 凤阳唢呐颇具地方特色,早期由民间艺乞流传于宜春分宜交界地,距今已有130年的历史。清同治年间凤阳唢呐就以家族传承方式形成派别,接辈传辈,没有间断。现在主要流传于分宜各个乡镇集镇。凤阳唢呐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乡村艺术的民间文化代表,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也起了重要的文化推广作用;是构建人性化社会中的一种独具代表意义的文化载体形式。凤阳唢呐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跟本地民俗有着密切关系。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凤阳唢呐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因其传承均为家族口传身授,没有被外来音乐影响或同化,其乐曲结构、曲牌名称、旋律特征、表现风格、演奏技巧等,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原始风貌。所有的凤阳唢呐曲,不论从何而来,在流传中经历代艺人们不断丰富发展,已成为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本地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有别于其它鼓吹乐的主要特征。...

赣州地区山高林密,田少坡地多,决定了这里的人们以农牧为主,兼及采伐林木,运送木材,垦殖茶园等园艺业。所以这里流行的山歌、田歌、茶歌、船歌无不与山、与水紧密相关。秦汉以来,由于战乱的影响和出于某一特定时期的政治需要,北方居民即开始向还处于“蛮夷之地”的越地移民。从此,大量的北方士民定居赣南,特别是唐宋之际大量离井背乡的中原居民的迁入,他们在此开垦荒地,传播先进的耕作技术和文化,所以赣南民歌不论是行腔还是用语都有明显的客家特点。...

万安县是江西省吉安市南部的一个山区县,属非纯客家县。全县30万人口,国土面积2051平方公里。该县南与赣州市连界,赣江由南到北纵贯全境,自古以来就是中原通往闽粤湘桂水陆相接的驿道要津。...

会昌踩鼓(俗称脚鼓)是典型的道教音乐,其特色是演奏时手脚并用,用脚控制鼓的声音、节奏、轻重,以表现道教音乐的神秘色彩。...

丝弦锣鼓在九江县境内的流传历史悠久。永安、港口、城子、江洲、马回岭、黄老门等地都曾活跃着众多的丝弦锣鼓队伍,如港口街镇白华寺村,从清末至今,有五代传人,代代有群体,百余年来,久传不衰。...

永新子和调起源于“永新山歌”。永新山歌是广大乡民即兴表达的一种口头文艺。它源于生活最底层;乡民们在野外劳作时,在村巷歇息时,都会即兴编唱出抒发内心情感,心愿的歌谣。他们都是随口哼唱。只要觉得好听就一传十,十传百地广为流传开来。这其中有轻松、诙谐的山歌对唱,有挖苦、嘲笑、打浑的集体对唱或单个哼唱,有表达爱情的单唱和对唱,有表达不平的讽喇漫骂的独唱和婚娶的哭啌,赞调……这些歌如诉如泣,感人心脾。...

遂川建县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由于历史发展、地域变迁,许多富有地方色彩的古老文化,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民间器乐曲是悠久的文化传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产生在乡里、成长在民间,和当时、当地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以及劳动人民的生活、民情、民俗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遂川地处江西边陲,山多林密,人口分为客家和本地两大支系。在长期的劳动生产中,遂川人民创造、继承、发展了本民族、本地区的民间文化艺术,民间器乐曲逐步得到丰富和完善。...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浴仙池民间传说是一个民间口传文学,它始载于东晋干宝的《搜神记》,迄今已有一千六百年的历史。...

自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以来,在新余这块古老土地上,先民辛勤劳作,倔强生活,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创造了辉煌的历史,积淀了多元的文明。...

木根源是客家先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在民间广泛流传,反映客家人社会生活和思想情趣的口头。诗歌创作也是客家方言地区亦耕亦读、平日诵唱,并在每年元宵期间扎起龙头风尾彩船合族(或合村)聚于祠堂集体涌读,结合祭神、祭祖、气势万分壮观。将传统文化表现得最纯碎、最典型、最鲜明、最健康。其所体现的爱国、爱乡、耕读传家、勤劳俭朴、开拓创新的人文精神与价值理念,千百年来薪火相传,世代相袭,是中华民族民间文学百花园中一朵鲜艳夺目的奇葩。...

玉笥山的传说,是千百年来流传于峡江县玉笥山地区的神奇民间故事。集天地山川、人文荟萃于一身,每个景观都有动人传说,这些传说有道佛神仙、精怪,有人间名人高士,并与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的道德理想、处世价值、人格魅力,有神仙惩恶扬善;有僧道行善积德、普渡众生;有贪官恶霸欺压百姓被惩罚;有文人落难隐世、有举人金榜许愿、有騒人墨客赋文题诗;有百姓平民渔、樵、耕、读;有道士修炼飞升、点石成峰,有隐士捣药炼丹为民治病、驱除瘟疫等优美传说。...

阁皂山是一座寓道教文化和中药史文化为一体的名山。九十九座山峰,绵亘二百余里,历史上与庐山、玉笥两山齐名,称“江南三大名山”,列“豫章十景”之一。阁皂山历史悠久,人文古迹众多,流传下了许多的传说故事,是一座重要的文学艺术宝库。...

吉州区是历史文化名城。坐落在吉州城区东北面,赣江中流的白鹭洲是吉州区有名的风景名胜,古庐陵八景之一“白鹭文澜”便在这里。该洲与白鹭洲公园隔江相对,长约2千米,宽约0.5千米。洲上茂林修竹、芳草繁花,绿荫掩映中,白鹭洗羽、楼宇比肩、风景秀丽。南宋淳佑元年(1241),吉州知府江万里在洲上创办了白鹭洲书院;现在是江西省重点中学之一白鹭洲中学校址。...

在传承千年的天师道文化中,不泛历代天师惩罚扬善、济世度人的传说。在历代天师中,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是自祖天师张道陵创教1800余年以来63位天师当中成就较高、对后来的正一派道教、乃至民间道教有着重要影响的一位天师。宋元佑七年(公元1092)十月二十日生於龙虎山蒙谷庵,到五岁还不会说话,一日,因听鸡叫而开口赋诗,曰:“灵鸡有五德,冠巨不 离身,五更张大口,唤醒梦中人”。张继先九岁嗣三十代天师,十三岁即蒙北宋徽宗皇帝召见。...

吴城排工号子产生于扎排、放排的全过程,直接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一种来自于原始的声乐。不同的劳动,有不同节奏的号子。大体按工序可分为扎排、捞排、倒梁、扛排、拉排、传缆、绞车等。扎排号子:是排工将木头扎成底排的号子,也就是木排的第一道工序的劳动唱词。捞排号子:是几个排工一同用铙钩将飘浮在水面上的木头先沉下水,再借着木头的浮力,由一人领唱众人和,齐心协力将木头迅速钩上底排。倒梁号子:是排工将木排的首、中、尾用缆子把横梁紧紧扎牢协力清唱,其目的是防止木排过急流险滩时被冲散架。扛排号子:是当木排搁浅时,排工跳入水中每人用一根碗口粗细的木头伸进排底,或以肩膀扛或以臂膀使劲撬动木排的号子,这种号子声音低沉浑厚,听之令人有抑婉凄然之感。绞车号子:是排工放排前摇动绞车起锚准备运行时唱的。扛排、捞排、传缆、绞车等等一系列的体力活,讲究的是分工与合作,需要大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种劳动号子,主要是用来统一指挥、协调动作、鼓舞士气。号子的演唱形式多种多样,有一领众和的多人唱,起句高亢、激昂,和声则配合默契、低沉、有力,生活气息浓厚。节奏铿锵,音调粗犷,气势豪迈。歌词有两字、五字、七字句,间以衬句有对比有较自由的个人唱,它们都与劳动的力度的强弱、动作的快慢相关联。排工号子大都是生活气息浓厚。节奏铿锵,音调粗犷,气势豪迈。歌词有两字、五字、七字句,间以衬句连接和扩展。曲调的特点一般是用材较少,结构上常用一个单一乐节或乐句加以多次变化重复,句幅较短,简洁明快,大多用一个基本统一的节奏型,贯穿前后。...

奉新县百丈寺座落于奉新百丈山大雄峰下,是中国佛教颇具影响的“禅林清规”发祥地,中国佛教十大古寺庙之一。该寺迄今已有1200余年历史,在中外佛教界享有盛名。...

丰城剑传说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表现多样,主要包括故事庙会、进香朝拜、神话传说、诗词歌赋等。古时丰城属豫章辖境,县治在今荣塘集镇,镇郊约 1公里处为县狱,雷焕拆狱掘剑后,后人看重剑池这块风水宝地,建龙光书院,造就人才。历史上有不少名人、学者在此讲过学,如朱熹在此讲学月余,并留下“源头活水”手书,至今尚存。距龙光书院 3公里处有一个叫作许山的古村,村后小山坡上建有一古庙,叫龙光庙,原为纪念雷焕、雷华父子所建,后来人们以地名称之为许山庙。每逢农历三月三日至五日许山龙光庙会期间,丰城及崇仁、安义、新干、清江(今樟树市)、高安等地群众,披红挂彩、吹吹打打从四面八方汇集许山,祭祀朝拜雷氏父子。期间,还要围绕龙泉宝剑这一内容举办武术比赛、舞狮、滚龙、故事灯会等大型民间文娱活动。同时,通常还会聘请省内外有名的戏班子连唱18本大戏。庙会历经千余年,久传不衰。到而今,斗转星移,风云变幻,丰城剑传说已历经千年,脍炙人口,广传民间。...

《景德镇瓷窑的传说》的流传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市城乡各地。景德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某一特产而著称的手工业城市,是闻名世界的瓷都。在一千多年的制瓷历史进程中,景德镇逐步形成、流传下来无数的民间故事。...

婺源乡村文化是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文化发轫于秦初,崛起于南宋,鼎盛于明清,不仅包括独具特色的徽州商帮,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州戏曲,徽派建筑,还包括富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徽州民俗,徽州方言,徽州民间工艺和徽菜等。涵盖了哲学、经学、史学、医学、科学、艺术等诸多领域,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典型标本和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徽文化的集中体现。...

东林寺位于长江南岸,始建于东晋太元年(386年),是佛教净土宗在中国的发祥地,迄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净土宗因专修往生净佛土,故名,因其始祖慧远曾在庐山建立莲社提倡往生,故又成莲宗。净土宗是一个浅显、易行、不论禀赋环境和教育程度,人人皆能行持的佛法,此教派专教人发愿往生极乐世界清净佛土,是佛教中国本土化的范本,是各宗派中历史最久、信徒最多、流传最广的宗派。...

婺源产茶历史唐载《茶经》,宋称绝品,明清入贡。千年茶乡的茶农、茶妇、茶商、茶客们,在产茶、制茶、贩茶、品茶的悠久历史习俗中,孕育、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婺源茶艺。在婺源流传至今的茶艺表演节目有:农家茶、新娘茶、文士茶等。其广义的内容除表演外,还包括茶亭、茶歌小调、茶画等等。...

江西省上犹县是客家摇篮赣州的客家县之一,蕴藏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其中“客家门匾习俗”就是这里的客家人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展的一种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客家门匾习俗”是先人从中原带过来的匾额文化形式,经过客家人长期的使用、改进及内容上的充实,最终形成今天这种客家元素丰富、样式固定的形式,就是在民居大门的门额上绘制一幅长方形匾框,选取与自家姓氏相关的成语、典故或体现房主理念的一个词语题写其上,有的还配上吉祥图案,融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其内容或展示客家人迁徙发展的历史,或叙述先辈的嘉德懿行,或表达房屋主人的行为处事准则,意在褒扬先辈功绩,垂训后人创业。如:“清白传家”,表示为官清白的品德世代相传;“颖川长流”,表示颖川郡望族繁衍不息;“汉室遗风”,表示汉朝皇室为刘姓建树了风范等。...

龙南县距赣州市政府所在地130公里。总面积1640平方公里,辖五乡八镇两场两个管委会,总人口30万。属纯客家县。现存龙南客家民居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即“厅屋组合式”民居和“围屋”民居。其分布形势:“组合式”呈由东北向西南发展逐渐减弱的状况;“围屋”则是由西南向东北发展逐渐减弱的态势。每一座围屋都是民间文化的宝库!无怪乎2000年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建筑系主任、著名学者片山和俊教授在考察了龙南围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大为感慨地说:龙南围屋的构造并不复杂,但它的大尺度、大空间、大容量集居住、城堡、宗教信仰、议事厅和中心广场于一体,如此宏伟多功能的民居为世之罕见,令人感到震撼!看了围屋,就象读了一本建筑教科书,从中学到很多知识和得到许多启发,这种感觉犹如日本人初看古罗马建筑一样。罗马建筑影响了整个欧美建筑。...

米粉是江南百姓十分喜爱的传统食品,出产地众多,南昌地区中首推安义县黄洲镇宗山米粉品质量佳。工艺考究细致,不含防腐增加剂,它的显著特点是:色泽洁白、柔软滑爽、烧之有物(发水好),善于吸收佐料的味道。口感宜人、风味独特、可煮可炒,为宴席上头道佳肴和馈赠亲朋好友之佳品。特别是宗山米粉有防癌治疗等功效,长期生产和食用宗山米粉的人,得癌的、得皮肤病的人很少。...

安源花果历史悠久,是传统手工艺食品的典型代表。既具有食用价值,又具有观赏价值。它是由柚子、桔子、辣椒、冬瓜、南瓜、萝卜、马铃薯、刀豆、藕、木瓜、地瓜、青菜梗、鹅明豆等四时果蔬的根、叶、茎、花、果实经过(选料、洗净、切叠、挤压、雕刻、编织、水浸、烫煮、保色、定形、糖腌、烘烤)十道工序手工精制而成。...

李渡镇,自古就是商贾重镇,也是江西的粮仓,更因精湛的烧酒酿造技艺扬名四方,享有“江南酒乡”的美誉。史载北宋太平兴国年间,邓金林、娄宝清二人来李渡办起了第一个前店后坊式的酒作坊。元代,李渡周边乡镇相继出现了一些酒作坊。明代,有建昌和东乡商人梅焕荪、黄德昌联袂来李渡开酒店。清初,酒作坊增至28家。清中叶,邓金林27世孙实现了小粬酿酒向大粬酿酒的突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先民们在新年到来之际,放鞭炮,贴对联的热闹场景。鞭炮烟花,中国一绝。每逢节日和庆典活动,人们都要燃放鞭炮以示喜庆吉利。这一传统习俗流传至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特有的民俗。在我国,制作和燃放鞭炮已具有悠久的历史,而且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那么,鞭炮是谁发明的呢?据传,鞭炮是唐贞观年间江西袁州府萍乡县上栗麻石猎户李畋发明的。作为花炮祖师李畋的故乡,上栗也因此被誉为“中国鞭炮发祥地”,“中国鞭炮烟花之乡”。李畋的传说揭示了爆竹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树立了贫苦猎人李畋敢作敢为,勇而担当的形象,对于激励后人勇于创新和丰富花炮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赤水莲神太子庙会是流行了广昌县赤水镇大禾村的一项民俗活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开始筹备,六月二十四至六月二十六开展活动,相传已延袭上千年。莲神太子庙会来源于神话传说,隋末唐初,赤水西溪(即大禾村)莲农正栽培白莲,却遭遇强梁为害,莲农逃往山林,莲神七太子从天而降,送药送食物,施法种好白莲,救莲农于苦难之中。莲农感恩七太子相助,将七太子救助的当日,即农历六月二十四定为“莲花生日”,六月二十六日建莲神太子庙。从此,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当地人们都要举行莲神太子庙会,酬莲神,祈福祉,庆丰收。庙会的核心活动是二十六日的祭拜莲神,内容包括娱神、游神、祝神,是广昌极富特色的民俗文化与商品经济相融汇的庙会活动。...

万安儿郎灯会,俗称“装儿郎”,是万安县一项古老的民间文化习俗,相传起源于唐宋时期,定型、完善应在明、清时期,民国时已达到鼎盛期。它由宗教活动的演变而来,并随着民间信仰活动发展而完善。清同治《万安县志?风俗》记载:“元宵……百嘉、窑头两市,自十三日起,有所谓‘装船’,穿袍靴、戴神头面游行,各庙划船三次,极热闹。而尤莫盛于城内之儿郎灯,每一神护灯鼓吹者辄数十人,食用素,必斋戒,以祈神佑。”整个活动分为拜坛、出坛、收坛三个部分组成,过去每年的正月十三开始至十六结束,集祭祀、祈福、驱邪和商贸、表演为一体。...

吉安市吉州区兴桥镇钓源村,是文坛宗师欧阳修的后裔及其同宗子孙聚居地,族人特别重视对先祖的怀念和祭祀。在举行节庆、婚丧等礼仪中,把祭祖当做最重要的内容,气氛庄重而肃穆。钓源的宗族结构完整,现在村里居住的欧阳氏分为渭溪仁派和庄山礼派,各分若干支房。严密完整的宗族内部体系,为祭祖的组织创造了条件。...

峡江擎香龙又称舞草龙,为峡江县湖洲村特有的传统民俗。湖洲村坐落于峡江县东北,全村以习姓为主。自宋代以来,该村便有舞草龙送龙神的传说和擎香龙活动,一直延传至今。据《峡江县志》载:“传统灯舞是正月元宵玩布龙,八月十五玩秆龙(河东地区),其舞弄套数大体相同,只是布龙用灯光,秆龙用香火。”峡江擎香龙习俗主要有扎龙、起龙、舞龙、接龙、蓄龙等内容。...

玉山紫湖花灯源自古时福建闽南灯会。清朝顺治、康熙年间闽南人祖先移民紫湖以后,由于居住分散,不能实现街道形式的灯会,于是在正月每家每户就提着灯笼聚集在一起,形成一条各式花灯组成的长龙,穿行于道路与各家各户,这就是流传至今的紫湖花灯,闽南俗语称之为“浪灯”。它是玉山县紫湖镇人民群众庆祝丰收、喜迎新春,祈求风调雨顺、祛邪消灾的民俗活动,同时闽南语“灯”与“丁”同音,说“添灯”即是“添丁”之意,游灯也有祈求人丁兴旺之意。...

德兴海口地处山区河流谷地,凭借优良的水路交通与贸易河港,适宜农耕商贾。唐末,董氏开基始祖董申在此择佳水名山,聚族而居。因自然和谐的耕读文化,重义践诺的商贾文化,科第绵延的仕宦文化互相交融,明清时期,海口董氏家族形成其固定的家规家训,于历代家谱中明文记载。其倡导为人要正己养德,孝悌笃行,家庭和睦;对外要敦睦乡里,择善而从,扶危济困;学文应敬重师长,刻苦自励,经世致用;为官要廉以律身、刚直不阿、勤政爱民等。经商要义为利先,诚实守信,公平交易等。...

自古以来,生活在湖边的余干渔民,在与湖同呼吸、共命运的岁月里,创造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物质文明,还在渔俗文化方面匠心独具,是环鄱阳湖地区渔俗文化的代表。“开港”传统习俗从明朝形成,也被民众称为“开渔”,一直延续500多年,中间经历了明清、民国、解放初期、现代等几个时期的沿革,开港从民间大姓垄断变成了政府统一管理,部分程序被保留,也有很多习俗在岁月的变迁中丧失。...

翻九楼习俗大约在清末时期从福建地区流传至上饶县,是以福建临水夫人信仰(也称“夫人教”“奶娘教”)为核心的南方古代社会宗教与民俗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因翻九楼习俗表演时头扎红巾,在江西上饶县黄沙岭乡当地也称“红头教”。黄沙岭乡麻墩村人周宏生为第一代传人(也是三十三代),至今已传至第四代(三十六代)周庄武。广信翻九楼习俗多在当地庙会、祭祀、祈福、禳灾等各类活动中举行,最为隆重者为每岁春秋两季社日对社神的祭拜仪式,时间分别为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普庵信俗,是以北宋末南宋前期于宜春市袁州区慈化镇余坊村出生成长的著名禅师普庵印肃禅师为信仰对象,以佛教经忏法事为主要内容,糅杂了赣西北民间道教、巫教众多内容的,跨越宋、元、明、清、民国一直到现在有着八百多年历史的民间信仰。...

禅七是汉传佛教寺院里的一种大型禅修活动。目前只有靖安宝峰禅寺等全国上规模的一些寺院才有完善的禅七仪轨。禅宗起源于佛陀拈花微笑,南北朝由达摩祖师传来中国,唐朝六祖惠能大师大兴于中国,尤其是“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开创了中国佛教新气象。百丈怀海创立僧堂后来发展为禅堂,从此禅七仪轨开始了它的起源,到宋、元、明得到了发展,清朝进行了完备,是历朝历代高僧大德智慧的结晶。禅七有很严密的职事和职事之间的配合体系,有一系列法器交接,宗旨是通过仪轨帮助禅宗行人参禅。...

兴国人民逢年过节、操办红喜事和接待宾客的筵席上兴国粉笼床“四星望月”必不可缺,因为她意味着“团团圆圆、合家幸福”!这一饮食习俗,世代相传,始终不变,而且辐射到周边县市,影响赣粤闽客家地区。...

于都县地处江西省赣州东部,曾隶属吴、楚境域,始建县于西汉高祖六年,是赣南建县最早的三个县之一,素有“六县之母”之称。于都县桥头乡“中石‘练兵’民俗”活动是为敬奉“五神菩萨”而开展的,也是祭拜龙母的内容之一。此习俗一般持续7至10天,活动从“上刀山”开始,以“长襟”收尾,中间有“下火海”“滚簕床”“过火焰山”“水上漂”和“下油锅”。整个活动过程奇特、惊险,气氛浓烈。...

以南桥为代表性的“迎故事”习俗中的“闹埸日”“请神、迎故事、安神”“送龙日”三个花节,呈现出的客家文化中重信义、信孝悌、重名节等为人处世的道德价值观念,并以客家文化独有稳定的客家语言、文化、民俗和感情心态深入民意。流布于寻乌长宁镇、文峰乡、吉潭镇、留车镇、水源乡、澄江镇的周田、王屋等地的“迎故事”习俗,追溯着客家文化中带有古风、古意和对中原文明的执着的深沉和厚重在传播传承。...

唱戏是城隍庙会的传统习俗。几百年风雨飘摇,历史变迁,城隍庙上供城隍,下建倒戏台的规格不会变。城隍庙会每年农历的十月初一起,二十都每个图都要唱一台城隍庙会戏,数百年从未间断。百姓为祈福、禳病、消灾,到此烧香还愿。每逢此时,农贸商贩、三角戏斑,人来人往,云集庙会之中,台上台下十分壮观。其中烧太平香则是城隍庙会的另一传统习俗。将八寸围的枫树筒架成香(柴)塔,层层堆砌,高至丈余。农历十月初三那天正午,从香塔顶上淋上茶油,点火从上烧起,烧至深夜。...

一千年的樟树医药史上,有历史文字记载的传统中医外科,只有“王振兴世传万应膏丹”老店一家。从明嘉靖年间起至今,四百余年王氏中医外科世传十六代。“王振兴世传万应膏丹”老店的“开店鼻祖”是明代中医外科家,宫廷太医院御医王显达(公元1503年-1594年),字仁溥,号云亭。生于明弘治十五年(公元1503年),寿终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于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8年)任职于明太医院医官,历经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明代皇帝因其医术精湛,功劳大,诰授“荣禄大夫”赐金匾,享受从一品官,于明万历十年(公元1582年)辞去太医院职务,告老返乡定居于临江府清江县樟树镇近郊龙溪脑村,寿终于明万历二十二年(公元1594年)。他的后代继承其衣钵,以王氏中医外科著称于世。从明晚期至清早、中期,前十代传人,医术精湛,享誉四方。...

贵溪朱氏膏药是江西贵溪境内专治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跌打损伤、骨质增生、痛风、风湿、类风湿、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等外用骨科中医膏药传统制作工艺,始于清?道光年间,迄今已近200余年,历经沧桑岁月,为无数病人治愈了伤痛。...

长胜陶器,在质地、造型、色泽、文化品味等与其它陶器相比,都有其独特之处。长胜陶器有很好的使用价值:一是酒坛盛酒加热沸腾后,能保持量不少,味不变;二是油罐长年盛油无丝毫渗透和变质;三是耐高温、耐烧,使用时间长。长胜陶器有较高的文化历史价值:一是长胜陶器出现较早,解放初,专家对出土的陶片分析认为,有唐朝的遗迹。同时,长胜陶器在历史上,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产生过深远的影响。二是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对今后制陶业的发展有研究价值。...

棠阴夏布织造技艺是一种民间织布手工技艺,流传于宜黄县棠阴镇,辐射宜黄县中港、圳口、神岗、凤冈、南源、梨溪、新丰等乡镇。据《宜黄县志》记载:清末,全县夏布最高产量达40万匹,其中多产于棠阴。据村中老艺人讲述,早在唐朝棠阴夏布就已盛行,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棠阴夏布织造技艺生产流程复杂细致,大体可分为原麻处理、绩纱、织造、漂染四道大工序,每道大工序中又细分出若干小工序,总计有50多道。棠阴织夏布为高机生产,而万载、分宜、广丰等地则多用矮机生产。国内商曾有“药不过樟树不全,夏布不到棠阴不白”之说,棠阴夏布具有精、细、光、滑、软的特点。...

蜀口茶初名为“高坪茶”,明代成化年间(1465~1487年),蜀口洲高坪村郭福可从龙泉县(今遂川县)引进当地名茶狗牯脑在家乡种植,后其弟弟郭成可将它种在房前屋后的空地和园林沟边,后来他的子孙又收集种籽,种在“娘娘园里”,并由此逐年扩种,由田头地角到成片种植。清末民初,年产茶叶一二百斤。民国时期,面积有所扩大。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泰和县、乡政府大力扶持,蜀口茶种植由单家到多家、由小丘到成片。...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木活字印刷术起源于宋仁宗庆历年间。青原新圩木活字印刷术技艺传承年代无法考证,仅从新圩镇螺池村袁庆华师傅将技艺传给文克铨算起,至今已有百余年。因吉安自古以来就有修族谱的习惯,故其主要用于族谱印刷。该技艺由青原区新圩镇文氏家族传承,与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一脉相承,清道光年间出版的《文山诗集》和《富田文氏族谱》,即是新圩镇山背村文氏谱匠所制。...

榫卯技艺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工艺创造,以其悠久的发展历史,“虚实相生、以制为衡”的工艺理念和独具匠心的架构,被誉为中国古典木艺的灵魂。此项工艺在江西省鄱阳县珠湖乡、莲湖乡和莲花山乡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积厚遗远、传承至今有九百余年历史。当地的永福寺塔(1024年)、饶州府文庙(1650年)、郭西庙1880)、莲花寺(1927年)等古建筑都遗存有鄱阳传统木作榫卯工艺的印记。...

婺墨指婺源以传统技艺手工生产,以松烟、桐油烟、漆烟和胶等为主要原料制作成的特种颜料,主要供传统书法绘画使用。婺墨是徽墨中的一大流派,旧时各流派的原料配方、制作技艺皆不外传,因此各流派皆各有特色。婺墨是婺源享有盛誉的传统工艺品,历史上曾以“落纸如漆,万古存真”的美誉而闻名四海,见赏艺林。...

宜春地处赣西,古称袁州,山清水秀,土沃泉甘,生态优美,特别适宜优质茶叶生成,多地均有好茶。主产于国家5A级景区明月山风景名胜区的宜春金片茶(宋朝时又名:金观音,为历史名茶珍品,进贡朝廷),具有奇幻幽香,饮之圆润醇厚,尤显出类拔萃。它始于中唐,宋朝时更是享誉全国,在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经》,王镇恒、王广智主编的《中国名茶志》,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清康熙癸亥年编《宜春县志》等一路过来的文史中都有记载。能这般久负盛名,除了产地水土富含硒等有益矿物质的优越生态环境,更得益于独到的禅茶制作技艺。...

陶诞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烧制难度大,一度久远失传。伍氏父子经过长期的研究和探索,成功复原了古人黑陶烧制技艺。流程为:选料(本地白胶泥)、泥料加工、拉坯、修坯、打磨、入窑烧制。根据烧结度的需要,以柴烧准确还原气氛的生成程度,使其黑陶作品,达到了黑如漆、薄如纸、明如镜的效果,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实用价值。...

瑞金是重要客家聚居地,客家族群中既有先客,又有后客,既有向外播迁者,又有自外回迁者,故语言习俗、风土人情等文化特征分外多姿多彩,建筑特征也因此打上了客家先民历次南迁和闽粤客家人回迁的烙印。...

定南客家儿童吉祥花帽。是定南县客家儿童年节必戴的民间传统绣花帽,是母亲表达望子成龙美好祝愿的艺术表现形式,由此,形成了独具匠心的“定南客家儿童吉祥花帽制作技艺”。定南客家儿童吉祥花帽制作技艺,向来以复杂繁锁著称。...

横江重纸古法造纸术,是一种古老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石城县横江镇等地。石城是赣江源头,位于江西省赣州市的东北部,素有“闽粤通衢”之称,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石城横江重纸古法造纸术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釉,是覆盖在陶瓷制品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是用矿物原料(长石、石英、滑石、高岭土等)和化工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过研磨制成釉浆,施于坯体表面,经一定温度煅烧而成。釉果则是配制瓷釉的主要原料,通过对类似瓷石的一种天然矿物原料的碾碎、淘洗、沉淀、凝固而成。瑶里农户利用当地盛产的矿石手工制作釉果,历史悠久,遍布高岭、绕南、白石塔、长明等村落。...

九江吴氏酱味酱排骨等秘制系列产品是九江地方传统特产,其传统手工制作工艺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起源于中国酱文化的发源地--浙江绍兴,相传为当时的越国宰相范蠡所创,此后绵延千年,其酱味手工制作工艺和制品不断完善创新,产品遍及全国各地,至明末清初,达到巅峰,有“天下无绍不成酱”的美誉。...

湖口枕江锁湖,素有“江西水上咽喉”之称。长江和鄱阳湖,促进了湖口商业的繁荣和手工业的发展。湖口木船便是湖口传统制造业浪涛中的一朵绚丽浪花。    湖口木船具有船底平、船梆弧、吃水浅、浮力大、承载重、轻巧灵敏、坚固耐用等特点。帆船制造,尤为科学。因江湖水险,兴无端风浪,故锚、缆、篷、桅必极尽牢固而无患。桅帆高度,与船身等长,过则有患,不及则力软。...

罗盘,学名为罗经,创自轩辕黄帝时代,经历代前贤按易经及河洛原理,参以日月五星七政及天象星宿运行原则,再察地球上山川河流,平原波浪起伏形态,加以修正改良制造而成,广泛运用于天文、地理、军事、航海和居屋、墓葬选址等方面,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沿续和发展。麟祥堂罗盘是江西本土上现存的也是全国惟一的带有江西造特色(盘面为波浪凹凸形)的罗盘,产地位于修水县黄龙山脚下的水源乡石泉村关龙洞。...

胎发毛笔的制作起源于南北朝时代,盛行于唐代,至明朝南昌逐渐完善。百姓过状元桥入状元府,请状元夫人梅香理胎发制胎发毛笔,高挂家中房梁之上,意为:“高中状元,成为栋梁之才”,形成当地风俗习惯。之后由于市场需求,慢慢形成专业人士从业,流传至今已有六百年历史。头发制发笔头程序有36道之多,成品集传统手工工艺、微雕、浮雕于一体,兼具实用价值、工艺价值。...

万载苎麻纸手工制作技艺是新近复兴的民间传统造纸技艺,唐宋以后或存于其他造纸技艺中,或时断时续地现于民间手工作坊。经过民间艺人的长期走访及文献整理,曾风靡一时的万载苎麻纸手工制作技艺得以复兴,并具有新时期特有的生命力。...

珐华又称为珐花、法华,是一种具有独特装饰效果与民族风格的陶瓷彩绘品种。珐华彩从胎体上来看,可以分为陶胎和瓷胎两种,分别以山西和景德镇为代表。珐华彩所用彩料属于低温釉,其是在琉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外观与琉璃非常相似,但琉璃釉的助熔剂是铅,而珐华则是采用牙硝。其釉的品种主要为孔雀绿釉、孔雀蓝釉、黄釉和白釉等,品种并不丰富。这些低温色釉可以被称为法蓝、法翠、法黄、法紫以及法白等。而在工艺技法上则采取独有的立粉填彩手法,从而使纹饰画面具有显著的立体感。...

临川金银錾刻是广泛流传于临川境内的金银加工技艺,据临川云山镇上高村《张氏族谱》记载,临川区的金银錾刻在清朝始有雏形,晚清和民国时达到鼎盛。其工序繁杂、十分讲究,选料、熔化、锤击、初胎等九道工序一丝不苟,要求材料上乘和艺人的细心、耐心,是雕刻、美术、模具的完美结合。据老艺人介绍,临川金银錾刻受到唐朝金银加工专业书籍启发,仿制部分出土文物,经过历代艺人的不断改良,逐渐演变而成,产品精致唯美,雕龙画凤惟妙惟肖,是古代和近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品味高雅、风格古朴、气韵典雅。...

上饶县剪纸的多层彩色立体剪纸是当今剪纸作品中的巅峰艺术,作品强调主题性创作和视觉语言,选用特种纸,融入严谨染色技术和粘帖技术,每道工序环环相扣、步步关键,大胆采用多层颜色叠加制作方法,使平面剪刻纸艺术产生三维立体效果,经过图片创意处理、分层、画、熏、刻、装裱等3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上饶县剪纸具有突出的个性特征、很高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江西省樟树市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雕刻技艺早在4500年前就有历史记载,重点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筑卫城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陶片文样、吴城遗址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图案和明清之际的樟树木版年画等等。...

广丰传统木雕博采众长以江西木雕文化为基础,融合浙江东阳的平雕和福建的圆雕于一体,形成了刀法细腻、依形造势、注重神态表现的特色。木雕作品涵盖了人物、山水、花鸟等各系列,形成了自己的鲜明特色。...

资溪竹烙画是流传于资溪县的一种传统美术,是传统技艺与中国画的完美结合,具有200年不褪色变形的特质。烙画又名“火笔画”“烫画”,即用烙铁熨出烙痕作画,是一种极其珍贵的稀有画种。据史料记载,烙画源于西汉,曾一度失传,直到光绪三年,才被一名叫“赵星”的民间艺人重新发现整理,后传入资溪。烙画,是利用碳化原理,通过控温技巧,不施任何颜料以烙为主,套彩为辅的表现手法,在竹木、宣纸、丝绢等材料上勾画烘烫作画。古代因科技不发达,一般使用“油灯烙”“火炭烙”,现代技师改用“电烙”,以电烙铁为绘画工具。竹烙画是一门独特的绘画技艺,观赏性强,收藏价值高,是现代家居装点罕见的珍稀品。...

客家根雕根材必须是有形有韵的树根。现已发现和利用的根材有灰树根、朴树、檵木、杜鹃、阴沉木等,经选材、防虫防霉防裂处理、立意、造形、加工(刀法)、表面处理等工序制作而成的具有审美、实用功能的艺术品。客家根雕以赣州宋城文化为底蕴,以赣南客家民俗文化为精魂,是赣南客家民间艺术中一支耀眼的奇葩。客家根雕是大众的艺术,普及的艺术和专家的艺术。有装饰环境、美化生活、陶冶情操、启迪心灵的价值,是人的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艺术形态,值得发扬光大。...

万安民间绘画起源于宗教、巫术类神像绘画,其历史悠久,逾越千年。宗教(尤其是道教)和民间俗神崇拜、巫术等,自古在万安十分盛行。赣江沿岸广大乡村民间一年一度“元宵唱船”、“装儿郎”“做九皇”等活动十分普遍。其时,于祠堂悬挂所绘“元宵画”、“九皇图”等,村民们聚集于画前,举行供奉祭祀仪式。五十年代末,“万安民间绘画”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吸收壁画、国画、年画、漆画、剪纸、刺绣等民间传统艺术元素,自成风格,主要以“万安农民画”这一现代民间绘画的形式发展传承至今。...

秦汉南北朝对官印的制作与管理有着严格的要求,该时期的官印质量达到了最高点,此后各朝历代的印章都无法与之媲美,故有“印宗秦汉”的说法。后学者必以秦汉为范,故称:“秦汉官印篆刻”。...

豫章绣目前改用娟,蚕丝材料,易于长久保存。主要工具有:绣针12号、绷架、绷轴、绷栓、嵌条、绷布、绷丁、绷线、剪刀、铅笔、橡皮等。工艺流程分为缝绣、上绷架、临画、配线、劈线、选针、下针、完工、装裱等。...

崇义龙勾乡石塘村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东部,该村由杨姓人口居多,仅杨姓人口有400余人,均为杨震、杨业名人之后,根据其祖谱可寻即一脉相承,可以说是族运鸿发,人丁兴旺。该村的杨氏宗族自古就有练功习武的传统,(主要传承南方的字门拳为主,以 “字门八法”为精髓,即“残、摧、援、夺、牵、捺、逼、吸”,拳以单贯、双贯、君子称王四路,共六路。...

乐安花鼓戏是乐安县境内广为流传的地方小剧种,发祥于谷岗乡小港村。因受临县宜黄戏等戏曲影响,明末,将安徽宣城的花鼓与小港龙灯、宜黄戏融合,逐渐形成特色鲜明的乐安花鼓戏。乐安花鼓戏最早只有扭单台,即独角戏,边打花鼓边唱,唱“十字调”;后发展成两人对唱的对子戏,主要演夫妻戏,仍只有一生一旦,这时引入了锣鼓腔;晚清时期才开始有折子戏,加入了丑角,清末才有整本戏表演。唱腔以锣鼓腔、花鼓灯歌为主,融合弹腔、西皮、二黄、南北词、川调、扬州调等。表演生活化,朴实、纯真,没有程式化动作,道白通俗生动、大量运用方言土语。乐队有高胡、唢呐、大锣、小锣、钹、小镲、板鼓、尺、木鱼。目前能上演大小剧目五十余出,内容直接反映民间生活习俗,如“南山耕田”“一束根栽禾”“浪子铲豆”“柳英晒鞋”“苏八戒赌”等;也有传统故事戏“梁祝”“绵羊记”“青龙山”“割肉救母”等,还移植部分宜黄戏,如“平贵回窑”等。...

泰和县上模乡位于井冈山脚下的泰和县城南面,东临水槎,北接冠朝,南西分别与万安县芦源、枧头交界。传统木偶戏又称傀儡戏,其人物结构由钩牌(操线板)、悬丝(8—16条)、傀儡头(含盔帽)、躯干(含服饰)、四肢(含鞋、靴)等部分构成。泰和提线木偶戏的唱词,与当地客家民歌有关,它吸收民歌的精华,唱词口语化,是一种通俗流畅而富有鲜明个性的文艺形式。...

广丰道士戏是一种在道场斋醮仪式中表演,融唱、念、做、舞于一体,用以宣传因果报应、劝善惩恶的传统道教声腔说唱艺术。道教流派众多,主要是北全真,南正一。广丰道教属正一派的支系——散居道。他们半农半道,散居农村,居家行道,又名伙居道。故广丰道士戏又称散居道士戏。...

宜春采茶戏起源于民间灯歌,是在早期的宜春民间灯歌和傩舞等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了明清时期本地的瑞河戏、锣鼓戏等剧种的有益成分演绎而成的一种传统表演艺术,以其“语言通俗生动、行腔淳婉清越、气韵刚柔交错、表演质朴优雅”的艺术特色而成为江西几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

南丰蜜桔源出乳桔,因南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雨量丰沛,土质松软,是南丰蜜桔栽培得以周而复始的理想地理条件。唐代以前,南丰已出产朱桔。唐宋以来,南丰蜜桔被历代朝廷列为贡品,故有“贡桔”之称。...

湘东区地处赣西边陲,文化底蕴深厚,有“傩文化之乡”“花锣鼓之乡”和“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的美誉。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据史书记载,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木偶戏,又称傀儡戏。据《中国戏曲志》(江西卷·赣州分卷赣县资料册汇编记载,赣县木偶戏志艺人钟盖华口说:“据传木偶戏流于汉高祖时,官兵围困汉高祖于白鹭城,陈平先师设疑兵计,在城头演出木偶戏,官兵观看木偶,忘了攻城,最后援兵赶到,打败官兵,救出汉高祖,从此流传至今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

畲族摆字龙是一种独具畲族文化特色的传统舞蹈,通过畲族年轻后生游、盘、翻、腾、穿、缠、戏等舞龙技巧动作,摆弄变化出“天下太平”、“人财两盛”、“添丁添财”等上十种字样。...

金溪疏口蚌壳灯是主要流传于金溪县琅琚镇疏口村,并辐射全县各乡镇的民间灯彩。一般正月初一至十五日玩灯,除在本村玩,还可到女甥家去。其来源于一个美丽传说,相传明代一位渔翁,家贫,千年蚌壳精化作村姑仗义相助,渔翁感恩,将此奇遇告知乡邻,乡邻认为蚌姑乃吉祥象征,于是翻作舞蹈,以兹纪念。《金溪县志》中有蚌壳灯的明确记载。蚌壳灯表演是个非常完整的故事,表演渔翁捉蚌壳的经历,其中四位青年女子,扮成蚌壳精,立于竹制的蚌壳内,随着锣鼓的节奏,以交叉平移、探腿、夹渔翁、伏地旋子等动作,以及优美的身段煽动着蚌壳时开时合、时进时退,时而向上伸展,时而就地歇息,呈现出各种妖娆的体态。一男子装扮成渔翁,头戴草帽,腰别鱼篓,手执鱼网,表现出观蚌、涉水、理网、撒网的各种形态。...

东乡蛇灯是一种民间灯彩,20世纪90年代前在东乡广为流传,现仅存于孝岗镇界头村。据《吴氏宗谱》载:蛇灯源自元末明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以界头村为代表的蛇灯至今已有38代。其来源有两种说法:一是“巨蟒精心呵护蛇仔坑”的民间传说,二是巨蟒修炼路经界头村,见界头村遭遇旱灾仗义相救的故事。蛇灯以巨蟒护村故事为据,通过高难度和的表演,反映劳动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颂扬巨蟒为了人类幸福甘于奉献宝贵生命的高贵品质。东乡蛇灯演职员由14人至18人组成,有顺钻花等八套动作,整场表演大约20分钟。农闲时操演,也可在正月赴外演出,为农民送上祝福。该灯多次应邀参加省市县灯彩调演、文艺演出,在东乡县乃至全省都有影响。...

崇仁尧岗傩戏是流传于崇仁县相山镇尧岗村的民间舞蹈,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表演,为村民祈福消灾,从清末流传至今,已成为当地的一大民俗活动。尧岗傩戏有一套完整的仪式,正月初一上午,八位弟子到宗庙请神下座,由师傅念口诀请下六位大仙,洗尽六位大仙面具后方可着装表演。正月初一在本村挨家挨户表演一天,第二天至正月十四到周边村落表演,十五再在本村表演。十五晚举办请神归位仪式。...

资溪猴狮舞是流传于资溪县乌石镇横山村的一种民间舞蹈,每年正月初一至十五挨家挨户上门表演。据资溪猴狮舞组织者、乌石镇横山村村民黄国勇(1942年生)介绍,该舞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横山村自建村起就盛行正月跳猴狮舞。另据历代传人讲述,猴狮舞随印度佛教传入中国而流传,资溪猴狮舞是西域狮舞的一个分支,是横山先祖崇尚智慧与力量的体现。其猴面具和狮子均由毛竹编织而成,按戏曲脸谱涂彩;伴奏乐队只有锣鼓,且只打节奏,没有固定的旋律;表演有一套严密的流程和仪式,正月初一各角色到神庙及村中各福主公神祭拜、请神,再上户表演,两三套剧目再到下家。元宵时,必须将狮子牵到村边水口处进行杀狮。...

余江摇扶船流传主要分布在邓埠镇、锦江镇、画桥镇、马荃镇、中童镇及黄庄乡等地。余江摇扶船舞蹈距今有着600余年历史,明代中期,从我国北方地区流传余江县境内,是由“旱船”舞蹈基础上演变的传统舞蹈。后又经数代民间艺人不断改进创新,形成现在的余江摇扶船表演形式。表演一般由7-8人组成,主要表演者是艄公,采船者、媒婆等3人,器乐演奏4-5人。传统舞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成为全县城乡乃至全市人民颇为喜爱的民间舞蹈,在余江城乡,每逢传统佳节,各类庆典,重大节日,各地民间艺术队伍进村串巷进行摇扶船表演,丰富了城乡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普庵禅师(公元1115—1169)姓余,字印肃,慈化人,系佛教禅宗临济宗第十三代传人。其开示与神迹,广行于教界民间。普庵精通梵文,以梵文译为汉字作咒,世人称之为《普庵咒》或《释谈章》。与众多赞呗、偈颂、佛曲所不同的是,《普庵咒》唱诵的是咒语, 主要作为寺庙中早、晚课修持和溯望仪式念唱的内容之一。慈化寺院唱诵《普庵咒》长期受江西民间音乐影响,显示出本地音乐风格,逐步为古琴派“江西谱”参改而用。明代古琴谱《三教同声》也是采用了当时寺院中流行的诵讽曲调,载录琴曲《普庵咒》。《普庵咒》琴谱全曲分佛头、起咒、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佛尾六部分。曲调雅畅清逸,质朴平实,颇有庄严肃穆之感。...

遂川龙灯曲牌是珠田乡珠溪村邹氏在明孝宗弘治年间从南康县迁徙本县后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500余年历史。遂川龙灯曲牌分南北两派,南派来源于赣南,具有较浓的赣南风味,主要流传于遂川县的泉江、于田、珠田等东南部乡镇;北派起源于吉安,具有较浓的吉安风味,主要流传于遂川县的西北部山区乡镇。高坪镇、营盘圩乡因与湖南交界,其龙灯曲牌风格又偏重于湖南风味。遂川龙灯曲牌是历史传承与本土化的结晶,是原汁原味,原生态性质,群众喜闻乐见的独特的吹打乐曲。...

吉村年歌是大余县吉村镇广为流传的一种客家传统民歌音乐。相传是由上村人曾在明朝期间做过刑部知事的刘永回乡组织编辑而成。吉村年歌是由道教的“道歌”演变而成的,有正教音乐普系,其歌谣具有朴实淳厚,言简意明,通俗易懂,优美动听的特点。吉村年歌从音乐谱系可分为“拜神歌”“请神歌”“路歌”“堂歌”和“送神歌“五个部分。各部分基调基本相同,但又具有不同的特色和韵味,它们相互融合形成一个完整谱系。吉村年歌更重要的内涵是利用歌谣的方式传承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

铅山县葛仙山,为著名的道教名山,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上饶市铅山县中部,系武夷山支脉。葛仙山道教音乐又称法事音乐、道场音乐,开始于宋代,是葛仙山玉虚观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

观巢十样景产生明永乐年间,至今有600多的历史,是观巢镇独有的一种民间乐器合奏。演奏时,锣鼓咚咚,琴笛悠扬,唢喇哄亮,铛钹铿锵,节奏井然,和谐美妙,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东南方、距离市中心城区10公里处,有一座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山——青原山。一千三百多年以来,随着青原山佛教禅宗的弘扬和“致良知”心学的传播,青原山成了历史文化名山。青原山及周边地区,刘行思、王阳明及当地一些文化名人在民间逐步形成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故事,或群众口传,或文字记录,流传到今天,成就了包含禅宗文化、理学文化、名人文化、山水文化等多种内容的《青原山传说》,是庐陵文化的组成部分。 不但给人们艺术享受、智慧启迪,而且对了解弘扬祖庭禅风、心学之光,...

江西,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为江西最大河流为赣江简称赣,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称。...

朱轼故事是以中国历史上辅佐清代三朝皇帝以及乾隆帝师元老的朱轼的故事衍化而成的民间传说。朱轼(1665—1736),字若瞻,号可亭,民间俗称“朱大人”,江西高安村前艮溪里人。是清代著名的政治家、经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朱轼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至太子太博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颇具惠政,居官廉洁,刚正不阿,世人颂其“束其励行,通经史百家”,乾隆帝御赐“帝师元老”。其传世之作《周礼注解》、《周易注解》、《文端公集》以及《春秋钞》、《历代名臣传》、《历代名儒传》、《仪礼节要》、《清史列传》及文端公集等至今在我国文史学术界影响甚大。...

“烟水亭的民间传说”广泛流传于九江地区,最早起源于东汉末年。由“甘五叔缚孽龙”、“神龟的传说”、“周郎识琴,小乔梳妆”、“吕祖藏剑”、“黄腾春梦医救母”、“烟水浪井”、“思贤桥的来历”七个与烟水亭景点相关的民间传说故事组成。...

绳金塔,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绳金塔街东侧,原古城进贤门外,始建于唐天佑年间(公元904-907年),相传,建塔前有位异僧掘地得铁函一只,内有金绳四匝,古剑三把(分别刻有"驱风"、"镇火"、"降蛟"字样)还有金瓶一个,盛有舍利子三百粒,绳金塔因此而得名。...

宜春评话,是一种介于评话与道情之间,讲唱结合、以唱为主的有说有唱,以唱为主的民间曲艺形式。主要分布在宜春袁州区、分宜、万载、上高、高安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