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特产

兰州冬果梨

兰州冬果梨属白梨系统,有大小冬果之分,产于适合梨树生长的1400—1800米海拔的兰州市,果树树龄在几十年到几百年不等,果呈倒卵形、椭圆形或近圆形,单果重153-369克,纵横径为6.9cm×6.2cm-9.5cm×8.7cm,皮较薄,且表面密布细小浅褐色果点,果肉呈水白色、细脆、汁多、味浓、酸甜适口。

苦水玫瑰

永登县位于甘肃中部,是闻名遐迩的“中国玫瑰之乡”, 玫瑰栽植历史久远,距今已有二百多年,所产的苦水玫瑰是我国四大玫瑰品系之一,为半重瓣小花玫瑰,属亚洲香型,是世界上稀有的高原玫瑰品种,现已受到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和国家工商总局“原产地证明商标”的双重保护。据记载,在清道光年间,永登县苦水镇李尧沟(现下新沟村)有个王姓秀才赴京赶考返回时,从西安带回几株玫瑰,种植在自己花园中观赏。由于这种植物非常适宜当地的土壤、气候等环境条件,生长旺盛、花繁叶茂、色泽鲜艳、花香袭人、深受喜爱、人们竞相栽植,后来发展到地埂、渠畔,进而又陆续扩展到周边地区。而据《五凉全志》和《永登县志》记载,平番县(今永登县)在1746年就有从事玫瑰种植的记录。

榆中莲花菜

榆中莲花菜产区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的黄土高原,甘肃省中部,属兰州市三县五区之一种植区包括榆中县行政区域内的三角城乡、城关镇、连搭乡、来紫堡乡、定远镇、和平镇、夏管营镇、小康营乡、金崖镇、青城镇、新营乡、清水乡、银山乡、马坡乡17个乡镇。栽培面积3.5万亩,年产榆中莲花菜16万吨。莲花菜,又叫莲花菜、包包菜,属十字花科,起源于地中海沿岸或欧洲西部海岸。《兰州市志》第二十七卷《蔬菜志》: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临洮府志》载我县就开始种植莲花菜,近年来,以“高原夏菜”销售方式供应南方市场,优良品质已经被消费者认可, 特别是我县的莲花菜被南方市场的消费者称为 “兰包”、“牛心菜”,莲花菜加工炒制的“手撒莲花菜”,已成为南方大部分城市的一道特色菜肴。榆中莲花菜叶球表面鲜亮,翠绿色,最外几层包叶绿色,菜球内层包叶嫩淡绿,菜球高圆形,球形指数大于1,中柱长5cm以下,且叶基部叶缘皱缩,菜球剖面紧实,质地脆嫩,口感清香有淡淡的甘甜味和清香味,风味浓郁,爽口香脆,单球重0.70-1kg,富含维生素C以及矿物质,可溶性糖35克以上,维生素C271.4mg/kg以上。

榆中菜花

榆中菜花产区地处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交汇处的黄土高原,甘肃省中部,属兰州市三县五区之一,榆中菜花种植区包括榆中县的来紫堡乡、定远镇、和平镇、三角城乡、城关镇、连搭乡、夏管营镇、小康营乡、金崖镇、青城镇、新营乡、清水乡、银山乡、马坡乡等14个乡镇。栽培面积12万亩,年产榆中菜花30万吨。菜花,又叫花菜、白菜花,学名花椰菜,上世纪初从地中海沿岸引进我国进行栽培种植, 1949年在榆中县就已种植了菜花,栽培种植历史已有70多年,是 “兰州高原夏菜”的主要品种。榆中菜花花球洁白紧实,无绒毛,花枝短、孔隙小,球内无绿色小夹叶,花球高圆,球形指数接近1,球面平缓,无明显突起,单球重1-1.50kg,品质鲜嫩,口感清香有淡淡的甘甜味和清香味,风味浓郁,爽口香脆,属菜中精品,维生素C含量在330mg/kg以上,可溶性总糖含量在29.8g/kg以上,粗蛋白含量在18.5g/kg以上。

兰州百合

兰州百合是甘肃的名优特产,其色泽洁白如玉,肉质肥厚香醇,我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孔宪武教授评价:“兰州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不但闻名全国,亦堪称世界第一”。

龙湾苹果

白银龙湾苹果主要品种为红富士。果实近圆形,端正美观,平均单果重220克,最大果重400克。 果皮色泽鲜艳、光亮红润,红中透粉,颜色有条红和片红;果肉淡黄色,果肉紧致。果实甜而脆,水分多、质细汁多,皮薄果核小,口感佳,品质优,耐贮运。

条山梨

条山梨在景泰县种植历史悠久,明末清初在黄河沿岸已有梨的栽培,目前主栽品种为早酥梨、黄冠梨,品质细嫩酥脆,石细胞极少,果心小,风味酸甜适口;景泰枸杞鲜果橙红色,果实圆柱形或椭圆形,干果纺锤形,表面红色或暗红色,果皮柔韧,肉质柔软,味甜,具芳香气味。

大庙香水梨

说起靖远的水果,大家都会想到大庙的香水梨,香水梨当以梨香闻名,以水多著称,吃起来清脆爽口,尤其是冷冻储藏后,更是香甜可口。大庙村香水梨种植历史悠久,以现存树木观测,几百年老树随处可见。这里出产的香水梨色变而味愈佳,宜久存不易腐烂。入冬后,喝一口果汁,甘凉甜腻,沁人心脾。香水梨亦可润肺止咳、清胃泻火,也是馈赠亲友的佳品。

靖远旱砂西瓜

靖远县利用当地昼夜温差大、光照条件好和沙性土壤的优势,大面积种植旱砂田覆膜籽用西瓜,出产的旱砂西瓜韧性好、耐贮运,肉质红润,鲜而脆、贮而沙,汁多味甘,瓜瓤甜美通透,籽小而少,因富含硒元素,又称“硒砂瓜”。

皋兰红砂洋芋

据《皋兰县志》(1999年11月第一版)记载,皋兰砂田里产的禾尚头麦子好吃,面又白又细,筋骨又好,蒸馍喷香...... 据《皋兰年鉴》(2013年10月版)记载, 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陪同柬埔寨宾努亲王到兰州郊区访问,村民用皋兰禾尚头面制做的浆水长面招待,受到郭沫若、宾努的高度赞誉。 据《皋兰史话》(2004年7月版)记载,皋兰禾尚头小麦的种植历史,是从元末明初开始的,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据《兰州市志?农业志》记载:“兰州地区距今5000年前已种植小麦,汉代小麦生产仅次于粟稷”。 …..皋兰禾尚头小麦正是在500年的栽培历史中,经自然选择选育的小麦精品。…… 据传,明清时期作为贡品,供皇室家族享用,在西北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具有滑润爽口、味感纯正、面筋强、食用方便、下锅不烂、吃起来味香耐嚼等特点。民间用皋兰禾尚头小麦面粉做“长寿面”,烧制的“烧锅子”是兰州地区人民喜爱的食品。

皋兰禾尚头小麦

据《皋兰县志》(1999年11月第一版)记载,皋兰砂田里产的禾尚头麦子好吃,面又白又细,筋骨又好,蒸馍喷香...... 据《皋兰年鉴》(2013年10月版)记载, 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先生陪同柬埔寨宾努亲王到兰州郊区访问,村民用皋兰禾尚头面制做的浆水长面招待,受到郭沫若、宾努的高度赞誉。 据《皋兰史话》(2004年7月版)记载,皋兰禾尚头小麦的种植历史,是从元末明初开始的,距今有500多年的历史。据《兰州市志?农业志》记载:“兰州地区距今5000年前已种植小麦,汉代小麦生产仅次于粟稷”。 …..皋兰禾尚头小麦正是在500年的栽培历史中,经自然选择选育的小麦精品。…… 据传,明清时期作为贡品,供皇室家族享用,在西北地区享有较高的声誉。具有滑润爽口、味感纯正、面筋强、食用方便、下锅不烂、吃起来味香耐嚼等特点。民间用皋兰禾尚头小麦面粉做“长寿面”,烧制的“烧锅子”是兰州地区人民喜爱的食品。

皋兰软儿梨

据《皋兰年鉴》(2013年10月版)记载,皋兰软儿梨种植历史悠久。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张国常编修的《重修皋兰县志》中载,“香水梨俗名软儿,秋时色青黄,味微酸,藏至冬末春初变软变黑,肉悉成浆,甘如蜜”。于佑任先生曾赋诗:“冰天雪地软儿梨,瓜果城中第一奇。满树红颜人不取,清香偏待化成泥”。至于民间传说,更是把“皋兰软儿梨”称作“天庭神仙味,人间灵芝草”,简直成了仙果。 据《皋兰史话》(2004年7月版)记载, “皋兰软儿梨”又名化心、香水,它是严冬季节深受人们喜爱的梨中佳品。其清香、醇甜、冰凉、爽口,一入口使人顿感神清气爽,痛快不已。无怪乎国民党元老于佑任将它与葡萄相提并论,“莫道葡萄最甘美,冰天雪地软儿梨”。最有趣的是“皋兰软儿梨”吃法独具特色,将鲜果贮藏到冬日春宵变为“褐蛋蛋”时才享用,风味更佳。 据《兰州市林业志》记载,位于甘肃省兰州城郊、黄河之滨的皋兰县什川镇有一闻名遐迩的梨园,这里许多梨树树龄达到100-300年,有“中国第一古梨园”之称。1994年10月兰州软儿梨果汁荣获国家林业部全国林产品博览会银质奖;甘肃东新饮品公司(原地址皋兰县)以兰州特产软儿梨加工生产的软儿梨饮品,年产值300万元,1993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内贸易部“中华老字号”称号,深受消费者青睐。

皋兰旱砂西瓜

据《皋兰县志》(1999年11月第一版)记载,皋兰砂田里长出的西瓜又大又甜,如糖似蜜...... 据《皋兰年鉴》(2013年10月版)记载, “观景下扬州,尝瓜上兰州”,兰州素有“瓜果城”之美誉。皋兰是兰州主要的瓜果产地。皋兰旱砂西瓜种植历史悠久,至少在300年以上...... 据《皋兰史话》(2004年7月版)记载,皋兰砂田发明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当时,甘肃大旱,赤地千里,野无绿色,勤劳智慧的皋兰人民在同大自然的艰苦搏斗中,认识了本地的气候,生产条件,发明了这一独特的抗旱方式-铺压砂田。当地流传的谚语为证:“要问砂田旧来源,话要说道康熙年,只因当时连年旱,百草无籽人受难,有位农民忽发现,茁苗长在鼠洞前,洞前有砂铺地面,砂下土地湿不干,来年铺砂试种田,但见奇效在眼前,一人传十十传百,铺压砂田渐开展,代代考察代代试,确是旱作好经验。”砂田发明后,立即在甘肃省皋兰县得到推广。砂田的作用有:一是减少蒸发,防旱抗旱;二是吸收阳光,增加地温;三是减少雨水冲刷,保持肥力;四是抑制盐碱,改良土壤;五是增加产量,提高质量;六是节省劳力,便于耕作。

张家川红花牛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甘肃东南部惟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和回族聚居区,地处东南、西南季风交互影响的边缘地带,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海拔在1486-2659米,年降水量600毫米,日照时数2044小时,无霜期163天。陇山巍峨,峻岭重叠,为温寒半湿润区和温寒湿润区,气候偏冷,雨量充沛,有大片宜牧草山、草场,放牧草地面积达到54.1万亩,野生牧草154种,饲草年产量1.4亿公斤,载畜量折牛单位9.17万头,为发展草食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1981年实施了全县黄牛改良项目,30多年来通过采用西门塔尔肉牛与当地秦川黄牛的杂交改良,形成了种群稳定的地方品种-红花牛。富有科学营养价值的蚕豆、箭舌豌豆和紫花苜蓿在全县有较大的种植面积,为发展畜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广大回汉群众有着经营畜牧业生产的悠久历史传统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草原保护、饲草料综合利用、畜种改良、疫病防治、接犊育幼、饲养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及人工种植牧草,为“张家川红花牛”的生产提供了基础保障,而且通过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张家川红花牛生产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为了探索优质高效肉牛生产繁殖模式,引导养牛业向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形成富有特色的“张家川红花牛”肉牛繁育生产基地。县委县政府目标明确,高度重视,全力扶持,一抓到底,抓出了成效。畜牧部门始终把以西门塔尔为父本的递进杂交改良作为基础性良种工程,制定长远的肉牛改良规划,确定科学发展目标,组织开展黄牛冻配改良,经过五十多年的黄牛冻配改良育种工作实践,累计完成西门塔尔杂交冻配改良牛18.36万头,建成了优质的“张家川红花牛”繁育核心群,形成了体型好,耐粗饲,生产性能高,牛肉肉质优良的特点。加强饲养管理,形成了集良种扩繁,冻配改良,养殖技术推广,良种繁育,新技术推广与应用等为一体的生产管理模式,为大力发展“张家川红花牛”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目前,“张家川红花牛”是张家川县畜牧产业中科技含量最高、经济效益最显著、农民得到实惠最多、发展潜力最大的优势畜种。

榆中大白菜

榆中大白菜,甘肃省榆中县特产,榆中县地势较高,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土壤深厚肥沃,属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区,河谷地区水源主要是境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全县从事蔬菜栽培的农户有6万多户,川塬地区主要以地下水资源为主,区域内无工业污染,为天然绿色食品生产区。所产大白菜含糖量、粗蛋白、维生素C高,营养丰富,色泽鲜亮,菜香浓郁,口味纯正,口感甜脆,色、形、味俱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