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青田鱼灯舞相传始于唐代,据清康熙《青田县志》记载,刘基以鱼灯舞形式操习兵阵,逐步形成鱼灯舞。灯具是根据瓯江淡水鱼的形象制作,舞蹈是依据鱼类生活习性而编排,伴奏音乐是以民族乐器为主,服饰以古代武士形象打扮。艺术特点是“背得活、舞得泛、跳得高、...

畲族祭祀仪式是畲族民间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特点鲜明,在畲族广大地区广泛传播、影响深远,其中所蕴含的民俗礼仪、舞蹈动作、演唱音调等都不同程度地印证了景宁畲族先民开创时期进行刀耕火种的农耕文明和生态环境。其具代表性的仪式有传师学师和做功德。传师...

龙泉宝剑锻制技艺用材讲究,工艺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龙泉宝剑更以其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刚柔并寓、纹饰巧致四大特色而著称。欧冶子所开创的龙泉宝剑传统技艺,其丰厚的文化功能及其社会作用,展现了中华民族创造力的杰出...

青田石雕是一门融合制作性、技能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传统美术,距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它包括原材料选择、传统雕刻工具使用、表现手法和工艺流程运用、创作题材构思、雕刻技艺传承等。雕刻时交替使用圆雕、镂雕、浮雕、线刻等手法,通过相石、开坯、雕琢、...

龙泉窑起源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陶瓷史上延续时间最长,产品质量最精,文化底蕴最深,窑业规模最大的青瓷名窑。龙泉青瓷“温文尔雅,比德尚玉”,符合中国传统审美情趣,哥弟窑传说千古流传,是“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龙泉青瓷烧制技艺”包括选...

松阳高腔,源于宋元南戏,是我省稀有剧种之一,历史悠久,被誉为戏曲的活化石,号称“松阳调”,现存于松阳玉岩一带。于元末明初成演,清乾隆、道光年间颇为兴盛。2006年,松阳高腔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松阳高腔原有唱腔曲牌108...

畲族无文字,畲民以歌代言,以歌叙事,借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唱山歌是畲族最突出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云和畲族民歌题材涵盖历史人文、时政世态、生产生活、婚恋情思、祭祀敬神、伦理道德等领域,是畲民获取知识,寄托情感的百科全书,也是研究畲族语言、文...

      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旧时这里的戏曲班社大多演出庙会平安戏,以祈求亲人外出平安,求祷香菇生产顺利,故称“菇民戏”。在庆元,亦叫“二都戏”。菇民供奉菇神吴三公,历年冬去夏归都有一番“立愿还愿”的演戏活动。菇民戏形成于明代...

“唱灯”是庆元独有的一个民间小戏,它形式别样,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传统色彩。唱灯由两名演员扮演,即小生和小旦。服饰没有严格规定,可视所在班社具体情况而定。道具分别为两人各持一折扇,小旦腰中系红绸带并另一手拿手巾,也有拿元宝灯或...

河阳古民居始建于公元933年,占地0.4平方公里,共计1500余间。大多是四合院式砖木结构。建筑规模宏大,雕刻精细,外墙古画、古诗保存完整,为徽派建筑风格。最具代表性的有庄园式古建筑“十八间”,有独立的水井,建筑分前厅、后堂、伙房、猪舍、茅...

黄家大院位于松阳县望松街道乌丼村,始建于清同治年间,完善于民国九年。由当时松阳首富黄中和祖孙三代历时六十余年苦心经营,精心规划构筑而成。百寿厅、武技楼、竹菊轩、梅兰轩等是黄家大院的精华部分,用材考究,做工精细,颇具地方传统特色。建筑木雕精美...

大济古村落以明清建筑为主,基本上为大济历史上名人的官宅,大部分厅堂还有皇帝或名人的题匾。明代民居的共同特点有:从大门进去不设倒座,多以三合院为整体布局 普遍选择坚硬木材制作形状不同的木柱础,造型古朴,采光良好。清代民居建筑布局合理,墙高院深...

黄帝祭典(缙云轩辕祭典),分春(清明)秋(重阳)二祭,形式分黄帝祠宇大殿祭拜、各地宗祠祭拜或自家“道坛”(民居四合院的天井)祭拜等多种。规模较大的祭祀是在黄帝祠宇举行,祭拜人员分主祭、陪祭、参祭等。祭祀礼仪设击鼓、撞钟、恭读祭文、献三牲五谷...

畲族在本民族内部以盘、蓝、雷、钟四姓为众。一夫一妻,居室不乱,方式有女嫁男家、男嫁女家、做两头家以及子媳缘亲等。畲族传统婚俗,女嫁男方一般要经过相亲、定亲、送糯米、选亲家、选行郎、送彩礼、拦路、借镬、杀鸡、劝酒、对歌等程序。婚俗彩礼包括相亲...

道惠夫人会是玉岩道惠、程路、程岭根等七个村以庙会的形式共同纪念陈十四夫人的一种传统习俗。 陈十四夫人,名叫陈贞姑,福建福州古田县人,生于唐朝年间的农历正月十四。因陈十四为民除妖,护佑黎民,死后被尊为妇女儿童的保护神。道惠夫人会为农历正月十四...

为纪念香菇鼻祖吴三公,庆元、龙泉、景宁的菇民们建立了菇神庙并在每年农历七月十六至十九日举行庙会祭祀。在庆元,最早出现的菇神庙是宋咸淳元年建在西洋村的灵显庙(即现在的西洋殿)。庙会期间,三县菇农回乡过节还愿,云集西洋殿,请菇民戏班登台演戏,共...

畲族三月三又被称“乌饭节“或“对歌节”,以畲族人民纪念祖先为主题,活动形式主要是吃乌饭、唱山歌,对山歌,以歌代言。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畲族村落或畲族群众都自发组织畲族对歌会,初始在祠堂、宫庙、山林、岗头或老屋、谷场演唱,邻村畲民集聚和唱,热闹...

畲族医药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痧症是畲族医药中最常见的多发病,也是最具治疗特色的病症之一。畲医对痧症的诊治历史悠久,畲民老少皆知,世代相传。畲族医药有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发痧疗法,按照痧症进行论治的病症众多,几乎涉及和涵盖了内、外、妇...

遂昌黑陶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良渚文化的珍贵遗产,被誉为“土与火的艺术,力与美的结晶”。 得益于快轮制陶和封窑技术的普遍应用,遂昌黑陶具有黑、薄、光、纽等特点。从选泥、淘洗到制胚、修胚、刻花等经过二十余道工序,利用独特的传统封窑技术进行渗碳工艺烧...

彩带又称花带、字带、腰带,在畲族中世代流传。自畲族祖辈迁居景宁,彩带编织技艺也随之带到景宁,并在此世代传承。畲族彩带题材多以文字为主,直表其意。畲族姑娘将彩带作为定情物或做拦腰的系绳等。编织畲族彩带大致有以下步骤:1、整经前的准备 2、整经...

缙云根雕是以树根为原料进行创作的一项民间艺术,以其自创的“自然雕法”,崇尚天人合一,讲究天趣美感。精工细作,自然美与艺术美并重,讲究的是尽可能地保留或“恢复”根味,使加工部分虽由人作,质朴率真,雅俗共赏,却宛若天成。缙云根雕分为实用工艺品和...

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是传承人对环境以及结构力学的认知体系为基础,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的造桥技艺。木拱桥的建造工作由一名主墨师傅指挥,其他木匠操作完成。...

问凳是流传浙江一带畲族民间早期的宗教祭祀活动,逐渐演变为畲族民间体育活动。上古时代,人们以“问凳”方式祈求神灵保佑,以期消灾驱邪保全安宁。它的设置是在一个高1.2米的三脚架上,横套着一根长4米许,直径为10CM的钢管,钢管两头分别焊着高30...

“唱灯”是庆元独有的一个民间小戏,它形式别样,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传统色彩。唱灯由两名演员扮演,即小生和小旦。服饰没有严格规定,可视所在班社具体情况而定。道具分别为两人各持一折扇,小旦腰中系红绸带并另一手拿手巾,也有拿元宝灯或...

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旧时这里的戏曲班社大多演出庙会平安戏,以祈求亲人外出平安,求祷香菇生产顺利,故称“菇民戏”。在庆元,亦叫“二都戏”。菇民供奉菇神吴三公,历年冬去夏归都有一番“立愿还愿”的演戏活动。菇民戏形成于明代,盛行于清末...

钢叉俗称“响铃叉”,是流传于缙云的一种以钢叉为道具的古老民间表演艺术,起源于明隆庆年间,分布于壶镇、前路、东方、胡源等乡镇,其中金竹村最具代表性。人数多则上百人,少则几十人,以50人左右为宜:舞叉20人,幡旗20人,鼓乐队10人。动作有:“...

缙云丝竹锣鼓始于东晋祭祖的道教音乐,融合了山歌、小调、高、昆、徽、乱、滩各路曲牌,曲调悠扬,节奏明快、高亢激越、极具地方特色。可分坐奏和行奏,坐奏一般用于喜庆佳节,设座厅堂,掌灯演奏;行奏用于迎神赛会和灯节,随板龙、台阁踩街。乐队编制可大可...

十番,以多种乐器轮番演奏乐曲而得名。明朝著名文学家、戏剧家汤显祖任遂昌知县时,推动了昆曲在当地的传播,因此,遂昌十番的音乐皆为南昆名剧套曲,亦称“遂昌昆曲十番”。     遂昌昆曲十番乡土气息浓郁,由扁鼓、檀板、梅管、三弦、双清、笙、笛、云...

竹溪锣鼓属于锣鼓乐,由民间多种锣鼓调扩变而成。鼓进变化多样、节奏稳健、风格独特。每逢婚丧喜庆、添丁加口等场合,都会邀请竹溪锣鼓前往表演。 竹溪锣鼓由五人组成乐队,配有大鼓、板鼓、大镲、小镲、响木、大苏钹和小锣。演奏时,分固定坐式和行走演奏。...

畲族是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他们自称“山哈”、“生哈”,意指居住在山里的客户。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的口头文学,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内容,可分叙事歌、小说歌、传统山歌和现代山歌四种类型。 畲族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大部分是即兴演唱...

刘伯温(1311-1375),名基,被誉为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伟人”,与中国历史上的姜子牙、诸葛亮齐名为三大军师。应朱元璋之邀,赴金陵辅佐朱元璋推翻元朝政权,统一中国。明朝建立后,帮朱元璋制定《大明律令》等法令律例。朱元璋赞其为“学贯...

缙云剪纸是较为古老的民间艺术,大多以戏曲为题材,构思巧妙,制作工艺精良,具有浓郁江南风格。其技法注重神似,以阴阳相结合,讲究大的影像轮廓,剪出影像中的细阴线,在剪人物时,不剪面部五官,主要刻画剪影动态,只剪七分,注重动势,脱形取神。衣褶以阴...

炼火流行于浙南山区一带,在农耕社会人们将火视为神灵加以崇拜,炼火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就起源于先民对火的崇拜和祭祀。云和炼火一般在新庙宇落成、修复或重新雕塑佛像以及家庭安置香火驱病消灾等醮事活动中进行,成为某些佛事和祭祀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

“炼火”又称“下火海”,典出唐朝肃宗(李享)年间(公元756-761年)就有这种活动,炼火是一种长期存在民间的道教施仪形式中的一部分。其目的:一为祈求天下太平 二为祛邪避凶 三为保一方清吉,无灾无难。仪式现场用干净木炭七至九箩筐,条砖5-7...

处州乱弹起始于晚清,距今大约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一种流行于浙江丽水一带的戏曲剧种。上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处州乱弹戏班相继在丽水盛行,有小山班(以大港头镇小山村为主)、石牛班(以碧湖镇石牛村为主)、丽云班、保定班等民间戏班组织,分别在邻...

畲族民歌以畲语歌唱的形式表达,以歌对话。畲族的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等。其中无伴奏的山歌是畲族人最喜爱的一种民歌方式。"双音"是畲族人擅长的二声部重唱的唱法,又称"双条落"。畲族民歌讲究畲语押韵,不少人能即兴编唱,有的歌手对唱一两夜而不...

《风土记》载:“端者,始也,正也。五日午时为正中节,故作种种物避邪恶。”因此端午节不仅有吃粽子、包薄饼的习俗,还有在门楣上插艾叶,饮端午茶等习俗。 松阳端午茶,又名百草茶、百家茶,相传是叶法善采制的卯山仙茶,经洗、切、揉、炒、晒制而成。每逢...

香菇砍花技艺在西晋张华《博物志》有记录,并记载于南宋嘉定二年(1209)何澹所著《龙泉县志》,在我国延续了1000多年,除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菇民之外,非菇民得不其法,“概莫能为”,且形成了一套十分严密的行规,技艺不得外传。菇民区山高水冷、...

香菇砍花法传统技艺相传为吴三公所创,在我国延续了800多年,除龙泉、庆元、景宁三县菇民之外,非菇民不得其法,“概莫能为”,且形成了一套十分严密的行规。 菇民将树木砍倒后,根据树种、树龄、树木大小的不同,用斧头在树上砍出深浅不一、疏密不同的斧...

云和瓯江帆船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据《云和县志》记载:在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467),瓯江上游就有木帆船通行,距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瓯江帆船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支线,先进的生产生活信息和文化通过瓯江帆船被带到了闭塞的山城。作为一...

遂昌山民筑窑烧炭的历史悠久,好川文化遗址考古发掘表明,当地人们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开始用炭。 遂昌竹炭的烧制主要有选址筑窑、伐竹、烧制、存放、加工等工序。筑窑时以小石子、黄砂、红壤土、食盐等拌匀作填料,经夯实成窑。烧制时要选用五年以上老竹,先在...

云和木玩具制作技艺源远流长,早在宋、元时期,大批木匠就已掌握了娴熟的木作技艺。云和木制玩具制作技艺复杂,集技术性、趣味性、艺术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身,综合运用设计、制材、木工、雕工、绘画、上漆、组装等工艺流程,并融合传统文化的精华,起到启...

在遂昌农村,逢年过节、红白喜事、请人雇工时都要做豆腐。 豆腐制作的流程有:选料、脱豆皮、浸豆、磨浆、泡浆、洗浆、煮浆、点卤、包豆腐和压豆腐。 遂昌豆腐制品十分丰富,有水豆腐、豆腐干、千张、素鸡、油豆腐、豆腐皮、豆腐脑、豆腐娘等等。 2009...

青田传统榨油技艺始于唐代以前,章村乡明代就已用油车榨油,清代达到鼎盛,《丽水县志》、《青田县志》均有记载。青田县是我省油茶主产区之一,素有“浙南油库”之称。油茶抗逆性、抗病性强,不需施用化肥农药,是天然的有机食品。传统榨油形式有打板凳油、拗...

缙云石雕是一项民间传统手工技艺。石材主要是由火山灰凝结而成的凝灰岩。具有色彩丰富、质地柔和、亲和力强等特点。缙云石雕历史悠久,在宋代,就有詹山下村就有状元陵墓的石兽,经过历代的创新、发展,不断完善,现已成为缙云著名的文化产业。缙云石雕可分为...

远古时期,畲民大部分居住在大山中,靠务农为主,主要种植番薯、大豆、玉米等农作物。大山里野兽出没,尤其是野猪成为畲民的一大心患,于是就组织大家赶野猪。畲民在训练中用竹子编成圆球当野猪,用木棍当土铳,分成两队,争相追打“野猪”,逐渐变成畲族传统...

操石磉是畲族民间传统体育竞技项目之一,操石磉即推石块,石块呈扁圆形,底面光滑,一般选择在石铺的街道上进行。操石磉运动技术主要包括:传统磉、撑杠磉、夹杠磉、磉上蹴四种。操石磉是历史上畲族民俗事象中的真实写照,畲民又将这一活动内容与闪电打雷相联...

“罗汉班”始于南宋,是一种民间传统表演活动。“迎罗汉”由多个罗汉班参加,每班数十人到上百余人不等。其形式主要有踩街表演、罗汉阵、耍武、叠罗汉等。阵法有“大团圆”“梅花阵”“龙门阵”等,叠罗汉有“叠牌坊”“叠水井”“开荷花”等多种造型。“迎罗...

“开天门”又称“十三翻”,典出太上老君(老子),后经闾山老母,闾山九郎的济世救人护国佑民的陈婧姑(陈夫人)传授至今。这是长期盛行在民间的道教施仪形式的其中一部分。其目的是:祈求神佛下凡,普渡众生 保佑黎民,国泰民安。一般在庙会或道场时举行。...

菇民防身术是菇民为防盗贼与野兽的侵扰,在自卫中练就而成。据传这些防身术为南宋菇神吴三公所创。其有“扁担功”、“凳花”、“三步”、“五虎”、“七步”、“三秋拳”等多种套路。所用器具多为菇民家中随用即取的扁担、板凳、棍棒等。反映了菇民们自然的生...

茶园武术流行于遂昌茶园村,村民称之为“茶园拳棍”。据说,茶园武术相传于200多年前,当时茶园村的先人从福建迁居至此,为了防范土匪来袭,专门从福建请来了武师看家护院,那时起,村民便从武师那里学得武术。 茶园武术以棍为器械,步稳势烈、发力短猛、...

上宕村胡氏先祖胡渊武功深厚,其所传胡氏功夫,称上宕功夫,历代多次参加保家卫国。上宕功夫以棍法最为出名,招式千变万化,鬼神莫测,攻守凌厉,进退自如。其中尤以“一支香”最具代表性,特点是快、准、狠,一招制敌,成为看家绝活。“一支香”棍术共有十八...

青田鼓词由隋唐时“变文”演变而来,明清时期已见流传,俗称“唱词”。一人表演,用本地方言演唱为主,以说为辅,说唱结合。词句以七言为多,朗朗上口,通俗易懂,道具简单,节奏整齐,板式变化丰富。青田鼓词可分为“平词”、“大词”两种。“平词”又称鼓架...

包山花鼓戏以云和县包山村为发源地,在云和马灯和采茶灯的基础上,汲取了安徽“凤阳花鼓戏”的艺术元素,融合了民间吹打等艺术形式创新而成的,为人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戏曲品种,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影响力,长期以来在浙西南山区一带享有盛名。...

处州板龙是分布在丽水各地,深受民众喜爱并广泛流传,充分体现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一种集体育与舞蹈为一体的传统民间艺术,迄今已有600年以上历史。处州板龙制作精巧,造型独特,材料以竹、木、绵纸为主,融汇了扎、塑、编、糊、染、贴、绘、绑、钉等工艺,...

清朝初年,有盲艺人为自谋生路,通过演奏多种乐器说唱娱人,进行乞讨,后逐步演化成“独角台场”。演奏台架下方挂有梆子、大锣、小锣、大钹和小钹5种乐器 架子上摆放鼓、科胡、先锋、笛子、大小唢呐等乐器。演奏时艺人用双手、双脚和嘴巴同时操纵十几种乐器...

汀州吹打是一种古老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由大小唢呐、二胡、越胡、板胡、锣、鼓、钹等传统乐器组合而成的一种民间吹打演奏形式,流行于云和县大南山村及周边地区,其产生可追溯到康熙年间,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汀州文化的重要载体, 其恢宏的气势、震撼心灵...

    《松阳县志》载:“唐开元年间,道教法师叶法善建淳和仙府、司授道教音乐。”松阳道教音乐,尚存一百多首,曲牌有《初上歌》《迎神曲》等,其演奏风格融合了宫廷音乐、法事音乐、道场音乐等 表演形式有唢呐鼓乐、丝竹鼓乐、有独奏、打镲吟唱、帮唱等...

畲语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中历史悠久、词汇丰富、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畲语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特点—声母单纯、韵母发达、声调复杂、音节多,变调现象普遍。畲语是畲族形成和发展的纽带,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联结全...

缙云歌谣分民歌、民谣两大类。民歌(山歌)有曲调,能演唱,以情歌为主;民谣一般只说不唱,以童谣为主。缙云歌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数量众多。大致可归纳为时政类、仪式类、劳动类、生活类、情歌类、儿歌(童谣)类等。其基本特征是朴素清新、格调雅致,情...

北宋时期,龙泉窑开始兴起,制瓷先师章生一、章生二各主一窑,哥哥生一窑名“哥窑”,弟弟生二窑名“弟窑”。时至南宋,哥窑与弟窑的产品远销世界各地,“龙泉窑传说”的故事也在民间越传越多,越传越奇,到明清以后至民国,龙泉窑传说已在浙南山区广为流传,...

陈十四传说最早出自晋朝干宝《搜神记》中的“李寄斩蛇”, 唐时避李姓之讳,李寄被易名为陈十四。因其善“医病、除妖、扶危、保胎、送子”,在浙江、福建等地家喻户晓,被赞为“护国佑民、功德无量”。在丽水,这一传说初始以民谣、口头讲述的形式在乡村流传...

 叶法善(616年—720年),松阳人,字道元、号太素、唐朝著名的道教宗师、政治家。出生道教世家的叶法善是个深通摄善占卜、吐纳之术,精通艺术、诗词、音律、医术,自唐高宗起历经武后、中宗、睿宗、玄宗五朝,是最得朝廷尊宠的道士和传奇人物,享年1...

自清中叶以来,高腔、昆曲、乱弹、徽戏、滩簧、时调等声腔班社陆续流入缙云,各种声腔和表演形式相互融合发展,逐步形成以徽戏为主调的缙云戏剧。1908年,创建第一支徽班“大品玉”,1951年组合为“拥和剧团”,1956年定名为“缙云婺剧团”(当时...

《高机与吴三春》的主人公高机,系原温州府平阳县青龙江口白洋村人,就是现在的鳌江镇五板桥村。他出生于织锦世家,是当时著名的织锦高手,曾经解开了三年的陈丝,一时传为佳话。因经商亏本,后被邀请到缙云县吴员外家谋生,认识了吴员外之女吴三春,产生了凄...

青田龙舟节又称划龙舟、划龙船,相传始于南宋,兴于元,盛于明清。清朝康熙版《青田县志》和民国七十六年台北市青田同乡会编纂的《续修青田县志》中都有记载。属于群众自发组织的传统民间活动,在每年农历五月初一至初五进行。龙舟队以村为单位组建。活动中有...

抢猪节是景宁县大漈乡传统的庆祝丰收、娱人娱神的民间节日。每年的秋收时节,农历七月初七到七月十五,邀请戏班演出,整个乡间彩旗飞舞,锣鼓喧天,喜气洋洋。活动过程中村民们将猪杀掉洗干净后绑在有两个人抬的木架上,抬至马氏仙宫进行评猪仪式,等仪式结束...

梅源梯田开犁节是梅源山区每年芒种时令启动夏耕的传统农耕民俗活动,至元末明初形成规模有600多年历史。开犁节有一套完整、固定的活动程序,包括:设纽、迎神、巡游祈福、芒种开犁、酬神戏、仙娘饭、祭拜归位等,涵盖祭神、祈福、感恩和吉庆等民俗内容,集...

班春劝农是遂昌县的传统迎春文化形式。“班”同“颁”,“班春”即颁布春令,“劝农”即劝农事,策励春耕。自古以来在当地任职的县级长官都要在春耕来临之时,举行鞭春礼仪,颁布春令、劝农耕作。其俗由来已久,盛行于宋,兴于明清,延续至今。 明代万历年间...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衣尚青、蓝色,多着自织的苎麻布。畲民以前不分寒暑,都穿麻布依。男穿单袷,女短裙蔽膝,有穿短袜绑腿的习惯,腰间多悬围身裙。妇女头戴凤冠,裹以花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畲族妇女的服饰别具风格,其中以“凤凰装...

菇民习俗是菇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菇民文化,在香菇种植的集中区,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活习俗。菇民平日居家立神位,供奉吴三公和陈十四夫人,上菇山,讲究奉神。生产方面,守菇有术,创造出许多奇妙机关来捕猎,并炼就必要防身术。菇民语言,...

庙会始于明朝万历二年,流行于缙云县胡源、溶江乡一带,共有七个案坛,主祀浙南闽北民众共同信仰的女神英雄陈十四娘娘。主要活动有恭请娘娘、出红台、会案、娘娘归位等 有“罗汉队”“三十六行”“大莲花”等十多个项目,人员达数万之众。庙会包含宗教信仰、...

    伴随着人工栽培香菇砍花法和“惊蕈术”的发明,菇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丰富的菇民文化,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生产生活习俗。菇民习俗涉及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菇民信仰及行会、菇民戏、菇民山歌、菇民独特语言(山寮白)、菇民庙会、菇民文...

遂昌台阁始于明朝万历年间(1593年),是当地七月会活动的重要内容。艺人将二至四个孩童扮成传统故事人物造型,并巧妙固定在会转动的“小舞台”上。台阁上的人物或坐或立,孩童很自然地站在另一个孩童的手指或所配带的道具之上,表演的动作十分逼真,象似...

迎关公案”是以祭祀关公为平台,汇聚民间竞技、歌舞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源于明隆庆年间。农历五月十一至十三日为活动日。程式主要分祭旗祀案、请神起案、祈福会案、神龛交马案等五项内容。多个案坛参加,每个案坛组织多支案队,案队为四部分:前导为先...

太平庙会始于南宋嘉定八年(1215),是为纪念驱赶蝗虫的英雄金端公(也称金端王或惠应英烈王)而举行的民间活动,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据庙志《岁时礼仪考》载,为纪念金端公而举办的各种民俗活动,几乎一年四季都有。春节有瞻拜(祭祀),元宵有灯...

云和讨火种信俗是以九天玄女仙娘信仰为基础,以讨新火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性民间信俗活动。云和讨火种信俗始于清嘉庆年间,至今有200多年历史。“讨火种”活动在农历正月十二至十五举行,沿袭自古确立的程序,具体分为:祭神、祷祝火局、讨火种、接新火、吃仙...

“走桥”就是指每年端午节的第二天,也就是农历五月初六,来自全县及周边地区的妇女,头插鲜花,身着色彩鲜艳的传统服饰,带着棕子、水果、茶点、香、烛、黄纸、鞭炮等祭品,分别来到位于庆元县城附近的双门桥、袅桥、咏归桥(都是古代遗存的木拱廊桥)等三座...

田氏传统接骨术是田氏祖传的,以心手合一、手随心动的手法准确复位、固定,辅以秘传方剂的膏丹丸散的传统接骨技术。精华集中在于田氏自创的心手合一的接骨手法和自制的田氏东方膏药以及汤药、粉剂、洗剂、药膏。其主要诊疗步骤有:整体辨症、手法接骨、药膏外...

    惠明茶的种植与生产始于唐朝,距今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1915年惠明茶被浙江省政府作为中国农产品选送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评比,获金奖和一等证书,是全国茶叶类中的在国外获奖最早、级别最高的产品。惠明茶是绿茶中的珍品,是传统保健绿色饰品,...

景宁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之一,以砍花法栽培香菇的历史有近千年,香菇砍花法技艺,又称原木砍花法栽培技艺,是一种最古老的食用菌栽培方法,简称“砍花法”,即用砍花斧将原木伐倒,在树皮上剁上斧痕,使空气中的天然香菇孢子在斧痕上萌发,在树皮内形...

缙云土布纺织的历史悠久,《缙云县志》载:“(百姓)衣多土制,简朴厚实”。自古以来缙云纺织技术十分发达,几乎家家户户纺织的布匹都能自给,随着“洋布”的发展而逐步衰落。织布机分为尖机和平机。土布纺织的基本原理:就是把经线和纬线按一定的顺序、密度...

编梁木拱桥营造技艺是采用原木材料,使用传统木建筑工具及手工技法,运用“编梁”等核心技术,以榫卯连接并构筑成极其稳固的拱架桥梁技艺体系。梁木拱桥营造技艺主要包括选桥址、建桥台、测水平、搭拱架、上剪刀苗、立马腿、架桥屋等重要步骤,其核心技术是搭...

白曲酒在遂昌民间广泛普及,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酿制,是逢年过节、招待客人的上好佳酿。白曲酒以精选糯米、白曲为原料,天然纯泉酿制,色泽透明,香味悠长。 白曲酒在立秋后制作白药,立冬后开始酿造,主要有浸泡、炊熟、入缸、撒白曲、搭窝、发酵、出酒等...

据《景宁畲族自治县志》载:“手工业陶器始于1624年,已有300余年生产史,产品俗称”大漈罐,耐火度高,为浙闽邻近十余县山区农民所欢迎。大漈罐在交通闭塞,仅凭肩挑运输的环境下,产品畅销景宁、云和、龙泉、庆元、青田、丽水、文成、泰顺、平阳、瑞...

通济堰始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 (502—519),是浙江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迄今已经有1500多年历史。通济堰的营造技艺非常特殊,应用了一系列科学原理和先进技术,如大坝采用拱形设计,质料最初为木蓧土砾坝,后在1205年改为“石坝”, 依然...

菇民防身术是畲族古老的武术之一,据传历代菇民凭借一根扁担和一把斧头走天下,为抵御盗贼偷窃,菇民练就了一套自我保护的本领,经过历代流传,形成了风格独特的防身术。菇民防身术风格独特,以自卫强身为主,注重下盘功夫,多拳法而少腿法,拳法以七步、五虎...

菇民防身术是菇民为防盗贼与野兽的侵扰,在自卫中练就而成。据传这些防身术为南宋菇神吴三公所创。其有“扁担功”、“凳花”、“三步”、“五虎”、“七步”、“三秋拳”等多种套路。所用器具多为菇民家中随用即取的扁担、板凳、棍棒等。反映了菇民们自然的生...

菇民防身术是畲族古老的武术之一,据传历代菇民凭借一根扁担和一把斧头走天下,为抵御盗贼偷窃,菇民练就了一套自我保护的本领,经过历代流传,形成了风格独特的防身术。菇民防身术风格独特,以自卫强身为主,注重下盘功夫,多拳法而少腿法,拳法以七步、五虎...

丽水鼓词是浙江西南部丽水市及所属莲都(原丽水县)、缙云、云和、松阳、景宁和青田各县流布的以丽水方音说唱相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因以鼓为主要伴奏乐器,故称“丽水鼓词”。又因行艺演出方式的不同,而有流动演出即“门头鼓”演出使用的扁鼓和坐场演...

      提线木偶戏是以西安高腔为主要唱腔、衢州方言为主要语言的重要木偶戏流派,主要流传于衢州、金华一带,是研究地区民族文化的活化石,是地方方言在民间戏曲中运用的活例证,对西安高腔、婺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衢州木偶戏盛于清朝顺治年间,至今...

缙云杂剧,俗称“土腔杂剧”,是缙云古老地方艺术的荟萃,表演以“丑”“跩”“笑”为特征,动作粗狂简洁,诙谐通俗,载歌载舞,滑稽逗趣 杂剧集舞蹈、杂耍、巫傩、鼓词、司工、社火、猴戏、武术、木偶等多种形式于一身 剧本情节简朴,以短小精悍见长,角色...

洞头鱼灯起源于清雍正年间,鱼灯与“余”同音,人们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人们根据海里鱼的形象,把它做成灯彩,节日里挂在家中或参加灯会。嘉庆年间以后,原先用于民俗踩街活动的灯会活动,逐渐形成表演形式——渔灯舞。鱼灯的制作也随之形成两种特色:一...

丽水吹打是流行于莲都的城区、雅溪、碧湖、老竹、大港头、富岭等地的运用民间器乐进行演奏的一种独特表演形式。吹打乐是以一支或两支唢呐为主奏,加上板鼓、大鼓、小鼓、小锣、云锣、大锣、叫钹、小钹、大钹等打击乐器,配上板胡、笛子、二胡、中胡、三弦等丝...

青田百鸟灯舞历史悠久,清康熙《青田县志·岁时风俗篇》载,唐景云年间已有百鸟灯舞。灯具是根据鸟类为原型制作,舞蹈以队形、鸟形与舞鸟人的组合舞蹈变化为主,历代传承的“龙摆尾”、“四方阵”、“双飞燕”等走阵与“雀跃”、“鹰转”、“燕惊”等舞步别具...

缙云烧饼制作技艺源于明朝初年的缙云壶镇,历史悠久,世代传承,工艺精细,风味独特,是缙云县最著名的传统美食,也是缙云农民创业就业的传统方式。主要工具为“烧饼桶”,燃料用“木炭” 主辅料:精制面粉、夹心肉、葱、干面娘、黑芝麻 调味料:精制食盐、...

  畲族银饰制作技艺,是畲乡景宁的一大民间技艺,传承至今历经十三代,六百多年的历史。畲族银饰制作工艺流程复杂,完成一件银饰需要几十道工序,最重要的有四个环节:化银、打坯、錾刻、焊接。有些复杂的银饰在打制雕刻完各种配件之后,还要将这些配件焊接...

   马仙信俗,是景宁畲族自治县最具影响力的女神信仰,是以马仙信仰和民间道教科仪及民俗活动融合在一起的仪式活动。其时间在每年的七月初至七月中旬,仪式前三天,全城禁屠,戒荤沐浴,洒扫街头、通道、门庭,清洗泉井、溪流。仪式主要由“迎神”、“献祭...

龙泉石马“抢灯(丁)”习俗源于清康熙年间,距今300余年,流传于浙江省龙泉市龙渊街道石马村,并于每年的正月十五以“抢灯(丁)”习俗闹元宵。“灯”是人丁兴旺的象征,抢灯是求子保平安的体现,民间也称“抢丁”。石马“抢灯(丁)”习俗分为六个过程:...

陈十四信俗是莲都区民间百姓纪念陈十四夫人的一项大型传统民间习俗活动。陈十四夫人在民间被看作是救苦救难的救星,是妇女儿童的保护神,是生育送子神。陈十四信俗包括了《陈十四夫人迎元宵》的巡游习俗、《陈十四夫人戏》的演出习俗、《陈十四夫人鼓词》的演...

松阳驱邪巫画,当地老百姓又称为"豺画"。是当地神汉巫师或民间画师以猛兽为原形,在木板、宣纸或动物龟壳上绘制而成的独特绘画形式,造型诡异乖张,被当作神灵供奉用以驱邪,是民间巫文化的特殊表现方式。 山里人通常把虎、龙、豺当成镇邪的神灵来对待,请...

缙云悬雕是缙云木雕的一个分类,源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余年历史,是缙云县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缙云悬雕是集圆雕、镂雕、透雕、浮雕、多层次雕为一体的一种雕刻技法,其作品玲珑剔透、立体感强、层次分明,追求360度三维立体效果。作品主要为建筑装饰...

翻龙泉是一项古老求雨活动中表演的民间杂技,早在唐朝时期就已经盛行,迄今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翻龙泉一般由道士(俗称师公)主持并表演,主要包括祭祀仪式、唱求雨山歌和翻龙泉竹三项内容。活动程序依次为:在庙内设祭、摆坛、啟师、化军,请神翻龙泉竹...

云和八步洪拳由十八世纪末,清末著名拳师、辛亥革命志士、处州双龙会首领之一——李春贤始创以来,已有100多年的悠久历史。李春贤师从奇人凤阳婆和南少林高僧陈德标,在传承发展中巧妙地整合运用,而独创了云和八步洪拳,曾一度盛行于云和县、松阳县、龙泉...

  太公祭是存续在浙江文成县南田镇以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为对象的家族及地方先贤祭祀礼仪习俗。   “太公”是后世对明代著名历史人物刘基(字伯温,谥号文成)的尊称。文成县是刘伯温故里,文成县以刘基谥号得名。文成县南田诚意伯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贤公祭日在刘基诞辰的农历...

  张山寨七七会是浙江省缙云县胡源乡招序村张山寨于农历七夕举办的民间信俗活动。   张山寨七七会始于明万历初年。张山寨献山庙里供奉着浙南、福建一带民间广为信奉、颇有影响的地方神陈十四娘娘。传说农历七月初七是陈十四诞日,每年这一天当地民众都要到这里举行规模盛大的张山寨七七会...

  农历三月初三是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畲民对它的重视程度可与春节相媲美。浙江省景宁县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三月三的习俗即在这里流传。   每年三月三,畲乡家家户户宰杀牲口,祭祀祖先。除此之外,畲民也多选择这天作为男女定情与婚配的日子。相传唐代畲族起义军曾兵败退入深山...

  班春劝农是浙江省遂昌县保留的传统农业文明中的迎春文化表现形式。“班”同“颁”,“班春”即颁布春令,“劝农”以劝农事,策励春耕。自古以来在遂昌任职的县级长官都要在春耕来临之际,举行鞭春礼仪,颁布春令、劝农耕作,名曰“班春劝农”。   明代著名文学家汤显祖(1500—16...

  轩辕氏祭典是至今存续在浙江省缙云县的一种以黄帝为祭祀对象的中华始祖崇拜礼俗。   轩辕氏是上古黄帝的别称。缙云是黄帝的一种官名,也是黄帝的别号。缙云县始建于武周万岁登封元年(696),以境内有古缙云山而得名。缙云祭祀轩辕氏活动,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东晋年间缙云山建起了...

  畲族医药主要分布在浙江省丽水市景宁畲族自治县、莲都等七个县(市、区)的畲族乡镇。辐射地区有浙江省的泰顺、文成及福建省的部分乡镇。 畲族医药是畲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为适应生活环境和生存健康要求而探索创造出来的一门传统医学,是中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地区...

  中国桥梁营造技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优秀的桥梁工艺。编梁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就是其中的一种,现主要流传在浙江、福建等地。   浙闽编梁木拱廊桥历史悠久,造型丰富,数量众多,在国内同类廊桥建筑中独领风骚。编梁木拱廊桥源于唐代的木拱桥三条桥这...

  中国桥梁营造技艺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优秀的桥梁工艺。编梁木拱廊桥营造技艺就是其中的一种,现主要流传在浙江、福建等地。   浙闽编梁木拱廊桥历史悠久,造型丰富,数量众多,在国内同类廊桥建筑中独领风骚。编梁木拱廊桥源于唐代的木拱桥三条桥这...

  龙泉宝剑是中华古兵器的代表,也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艺品,迄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春秋末期,越国铸剑大师欧冶子在龙泉秦溪山铸成龙渊、泰阿、工布三把名剑,并以龙渊为乡名,由此传下技艺。后因避唐高祖李渊讳,以“泉”代“渊”,龙渊改称龙泉,现在的浙江龙泉即以出产宝剑而闻名。 />...

  龙泉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浙江西南部,与江西、福建两省接壤,以出产青瓷著称。文物普查发现,这里烧制青瓷的古代窑址有五百多处,仅龙泉市境内就有三百六十多处,这个庞大的瓷窑体系史称龙泉窑。   龙泉窑是中国陶瓷史上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和外...

  青田石雕是以青田石为材料的传统石雕艺术,因取材于浙江青田县所产优质叶腊石而得名。青田石质地温润,脆软相宜,色彩丰富,花纹奇特,既是篆刻艺术的最佳印材,又是石雕艺术的理想石料。   据史料记载,青田石雕工艺发端于六朝时期,讲究因材施艺,因色取巧,有相石、开坯、雕琢、封蜡...

  迎罗汉是浙江省缙云县农村在传统节日中的一项集杂技、武术、民俗于一体的游艺活动。   自古以来,缙云百姓认为,“罗汉”是神通广大者的化身,故民众尊称身强力壮、武功高超的人为“罗汉”,称习武的团队为“罗汉班”。清康熙《缙云县志》记载:宋高宗时,防遏外寇,习武自卫,村自为队...

  高腔是明代弋阳腔与后来的青阳腔流变派生形成的诸声腔剧种。在几百年的流变过程中,弋阳腔各分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们与各地民间音乐有不同程度的结合,由此形成各地高腔不同的音乐风格。   松阳高腔是浙江省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是浙江八大高腔系统中的独立分支,属单声腔剧种。由...

  灯舞古已有之,清代就有以灯为道具舞出文字的“灯舞”记载。每逢年节(尤其是元宵节)或祈雨、祭祀、乞求丰收等仪式,宫廷和民间往往都会进行灯舞表演。起初,灯舞以摆字为特征,后逐渐发展成以彩灯排列构造图案、创生意境的民间舞蹈样式,流传于全国各地。按灯彩外形区分,灯舞主要包括模拟动物的龙灯舞、狮子灯舞、鱼...

  十番音乐又称“十班”、“五对”等,因用丝、竹、革、木、金制作的10件乐器演奏而得名。这种音乐轻松活泼,节奏感强,音律和谐,悦耳动听,在我国福建、广东、江苏、浙江等地广为流传。十番曲调大多来源于民间小调和哗牌(唢呐曲),同时也从戏曲、曲艺及歌曲曲调中吸取了不少养分,其演奏形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

  唱山歌是畲族民众传授历史、文化、生产、生活等知识和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方式。因此,畲族民歌历史悠久,伴随着畲族人民祖祖辈辈,沿袭而来。畲民以歌代言、以歌叙事,形成了劳作对歌、三月三歌会、长夜盘歌、婚庆喜歌、祭祀颂歌、丧葬哀歌等歌俗。尽管畲族居住环境呈“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四周都是汉族村落,...

  刘基(1311—1373),字伯温,溢号文成。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刘伯温传说源远流长,在其家乡浙南青田、文成一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说或表现刘伯温的胸怀大略、足智多谋,或表现他的仁心仁术、关爱百姓,或表现他的为官清廉、执法如山,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正义、友情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善良智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