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单人木偶戏因行头小巧简单,一个戏箱可装完,一根扁担即可挑去表演,故民间又称扁担戏,是明万历年间由福建传入粤西的杖头木偶的主要表演形式,历经数百年而传承至今,现主要分布于茂名市茂港区羊角、坡心、七迳、沙院镇等地。 茂港单人木偶制作精巧,以坚韧...

粤西化州市的跳禾楼,相传明末清初从广西传入,并在民间衍化为起源于歌仙刘三妹的传说:当地青年牛哥与云游至此的刘三妹相爱,一起用歌声驱除了虫害,夺得了丰收,村民为纪念歌仙,每于农历六、七月插秧完毕,便择吉日在晒谷场搭起禾楼,唱起禾楼歌,跳起禾楼...

高脚狮,又名高挑狮。相传起源于明末清初,电白县城武馆师傅马德良,从高耸于官庙屋脊的琉璃小狮子形象获得灵感所始创。现主要分布于茂名市电白县电城镇北街和南坝楼阁村。 高脚狮身长2.5米,比一般南狮的造型小,突出特点是在狮头和狮尾分别安装一条高约...

高州木刻画源起唐朝,唐末就有民间艺人刻印红纸墨印年画门神,如鲤鱼跃龙门、福禄寿星、天姬送子等。据《光绪重修茂名县志》中的采访册记载,“观音阁中有一观音像,二侍者像俱铜铸,相传为高力士(高州人,唐朝名宦)置,后失去右旁侍者像,再后以木刻像补之...

信宜玉雕工艺起源于信宜金垌镇,距今至少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据《信宜县志》记载:“清咸丰六年(1856年)六月,暴雨,德亮围(今金垌)山崩,出玉石,色青绿,少润泽,土人以之制器。金垌镇六胜大坑村瓦罩屋的甘美兴的祖辈生产玉镯、玉香盆,销往茂名...

缅茄雕刻是微雕艺术,融汇了美术、雕刻、文学、民间工艺制作等元素,是一种精美的、珍稀的艺术品,是高州缅茄雕刻艺人几百年来探索积累的一种独特而精湛的工艺。 高州民间艺人利用高州城西岸村一棵490多年树龄、被誉为“中土无双”的缅茄树的种子进行雕刻...

拖罗饼是广东化州地区著名的小吃和土特产,是当地民众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主要贡品。化州拖罗饼制作技艺源远流长,系化州饮食文化的重要标志,具有很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据说,拖罗饼乃是唐代贞观年间罗兴所创。唐初,随着水陆交通的发展,海南的椰子传入内地...

相传,化橘红自汉代时开始种植,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在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下逐渐进化而成,至今民间仍流传着“龙化橘树”、“鸟送橘种”、“罗仙植橘”等关于化橘红起源的传说。明万历《高州府志》载“化橘红唯化州独有”,更被李时珍编入《本草纲目》,明清时...

年例是粤西鉴江、罗江流域村落中集敬神、酬神、祭祀、祈祷、欢庆、宴客为一体的民俗活动,清代时已十分流行。据《光绪重修茂名县志》记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 茂名及其所辖县(市、区)城乡、村落,大都盛...

信宜镇隆飘色又称装色,其历史起源有不同的说法,民间相传飘色在当地流传近三百年,也有一说认为,粤西地区的飘色多源自太平天国末年,当时政府禁演粤剧,民间艺人改以粤剧造型巡游的形式,后逐渐发展为“马色”、“水色”和“飘色”等类型,人像造型也由泥塑...

在高州,八音锣鼓叫“八音班”,在厅堂表演时也有人称“华堂班”,是一种以打击乐演奏为主的民间艺术,明末清初自闽南传入高州地区。由于乐班的组成人员不多,道具简易轻便,流动性强,易于演出而活跃于高州的镇村,是地群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简易巡游、演出活...

信宜市属于山区,林木竹藤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当地盛产各类竹编器具等,据《信宜县志》记载,信宜竹器编织已有一百多年历史,清代当地已有竹编加工业。信宜竹编的产品主要是各种生活用具,如米筛、簸箕、谷箩、粪箕、鸡鸭笼、竹篮等。如今,信宜市所辖各乡镇...

电城炒米饼制作技艺的历史悠久,相传其起源与“岭南圣母”冼夫人有关,炒米饼被认为曾经是作为冼夫人军中的军粮。如今,电城炒米饼制作技艺在当地的流传广泛,并与当地民俗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地有儿歌:“凼凼转,菊花圆,炒米饼,糯米团,阿妈叫我睇...

  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傀儡子”,是由艺人操作木偶表演故事的一种戏曲形式。   中国的木偶戏兴起于汉代,至唐代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能用木偶演出歌舞戏。宋代是我国木偶戏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木偶的制作工艺和操纵技艺进一步成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明代木偶戏已流行全国各地,...

  跳花棚俗称“跳棚”,流传于广东省化州市官桥镇长尾公、卷塘尾等村,是民间“傩祭”活动中的舞蹈。   相传,跳花棚从明朝末年起在化州代代传承,一直延续至今。   每当秋收后,村民便在草坪、土地庙或祖庙前搭棚准备傩祭。在举行跳棚傩祭活动前4天,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