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南乐县特产

内黄花生

花生,俗称“落花生”,在我国种植历史悠久。主产于河南、山东、河北、广东、四川等地,其中尤以河南内黄“内黄花生”的品质最富盛名。内黄花生果远销于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内黄花生产区是河南省出口花生质量安全示范区。具《内黄县志》记载,花生是内黄传统作物,在民间被誉为“长生果”,有“常吃花生能养生,吃了花生不想荤”之说。清光绪末年,引入普通大型拖秧花生,逐渐取代了小花生。 在内黄流传着很多有关花生的传说,其中有个传说是这样讲述的:很久很久以前,花生的果实是长在枝杈上的,说是有一家母子俩,儿子叫石滚儿,靠种花生为生,可是那些馋嘴的大鸟、小鸟天天来叨花生,折腾得这娘儿俩不能安生。有一天中午,该做饭了,石滚儿娘叫石滚儿到地里看花生,石滚儿到了地里,那些大鸟、小鸟又在地里叨花生吃,害的石滚儿顾东顾不了西,顾西顾不了东。正在地里来回跑的时候,猛一下听见“哎哟!”一声,石滚儿扭头一看,一位白胡子老头倒在地上,他赶快跑过去,看到老人的嘴片干巴巴的,急忙拿来自己的水壶给老人喂水,又拿来干粮让老人吃,不一会儿,老人醒了过来,对石滚儿说:“好孩子,你救了我一命,我得报答你。”说着从身上摸出一个白玉球递给石滚儿,说:“孩子啊,你用自己的手在地上挖一个坑,把它埋进去,以后你就不用再撵鸟了,千万记住别用其它东西去挖。”石滚儿赶紧跪地磕头,等他抬起头一看,那老人已经没影了,石滚儿就用手在地里开始挖,挖着挖着觉得一阵钻心的疼,他抬起手一看,十个指头都出血了,正要拿铲子去挖时,又想起了那位老人的话,“千万别用别的东西挖”。他咬着牙,忍着疼又用手挖了起来,挖到两尺来深时,把白玉球埋了进去。忽然花生不见了,眼前只剩一片绿叶儿,他急忙跑过去,拔起一棵秧一瞧,嗨,花生都在秧底下呢!石滚儿这才明白,老人说的以后不用再撵鸟的意思啦。从那以后,花生就一直在土里长了。 在内黄县民间至今还流传着结婚以红枣,花生、栗子相陪而寓早生贵子之意的习俗。结婚时在新棉被的每个角上都包一包红枣,花生、栗子,并用细线大针角缝住,在新娘到来进屋后,总会有一群小孩子去翻抢被角里的红枣、花生、栗子。在婚宴席或初一串门拜年时,主人也会热情地端出一盘花生、红枣之类的果品来招待客人,以示喜庆吉祥。 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些与花生有关的谜语,如: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等。 据1987年整理出版的民国《内黄县志》第109页记载“落花生(分大小二种,大者自清末光绪间始传入本境,亦名洋花生,或云来自美国也。)。1993年出版的《内黄县志》第264页记载“花生是内黄传统作物,原为珍珠型小花生,收获时易落果,需将20厘米深的表土全部过筛子,筛出花生果来。清光绪末年,引入普通型大拖秧花生,大秧大果,果实不易脱落,逐渐取代了小花生”。

古寺郎胡萝卜

其实,早在康熙年间古寺郎胡萝卜已经是远近闻名的贡品。康熙十三年(1674年),康熙令大军南下平定“三藩”,途中驻扎在南乐县城。驻扎期间大将吃了当地的古寺郎胡萝卜之后连声叫好,称赞古寺郎胡萝卜香脆甜美,开胃爽口。大将回朝后即向康熙推荐,从此以后每年古寺郎胡萝卜做为名特产向朝廷进贡,南乐古寺郎胡萝卜成为宫中必不可少的名菜之一。在1955年,南乐古寺郎种植了三千多亩胡萝卜,古寺郎胡萝卜晒制成胡萝卜干、胡萝卜丝全部被国家收购用于出口支援到朝鲜。在我国三年自然灾害的年代(1959年-1961年),我们古寺郎胡萝卜支援全县各乡镇的人民吃、护口、保命。早在明朝时期,古寺郎胡萝卜还被引进到其他省市,为当地的百姓解决了温饱问题,明代万历二十一年,著名廉史魏允贞任山西巡抚,得知山西某地交通不便,百姓蒙昧,生活困苦异常。魏允贞携夫人赵氏前往,到了地方,赵氏把从南乐老家带的红萝卜籽交给老农,广泛种植,次年收获颇丰,既可饱腹,又可健身,地方百姓称之为“红人参”。据说,该地从此有了红萝卜。 近年来,在南乐县兰亭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古寺郎胡萝卜种植规模逐渐壮大,南乐县兰亭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社会效益,树立元村镇古寺廊胡萝卜的特产名气,实施地理标志保护打造绿色食品为己任,带动发展万亩胡萝卜种植基地形成了“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种植及经营模式。通过源头控制确保古寺廊胡萝卜的产品质量和社员的经济效益。

西邵红杏

西邵红杏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优势、丰富的营养和医疗价值,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南乐县志》记载:西邵红杏个大、皮薄、肉厚、核小,曾为朝廷贡品。据传西邵乡种植杏树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当时黄河从南乐地域穿过,仲春,居北岸南观,河偃风清,青麦遍野,杏花涌雪,美不胜收。到了明武宗朱厚照时代,天下太平,社稷稳固,这位承袭了祖宗江山的质朴皇帝,不爱宫中锦衣玉食、绫罗绸缎,常衣着朴素,轻车简从离开宫殿,来到民间,寻深探幽,遍掠美味,与民同乐。麦收时节,南乐西邵的大红、二红杏已是垂梢坠枝,红霞荡动,香飘百里。这位馋嘴皇帝随即驾临西邵,亲摘红杏品尝,果肉入口果然汁厚味丰,香糯如蜜,沁人心脾,不觉喜从心来,吟道:“平生尝遍四海肴,西邵红杏胜仙桃”。天子随口吟,后代万古传,自此,西邵红杏就有了一股帝王之气,文化韵味。西邵乡存活百年以上的古杏树不胜枚举,树龄最长的当数三百余岁二红老杏树,如今仍花开满枝,年产量2200余斤。红杏成熟时,人们来这里摘杏儿,亲手触摸一下此树,或抱着树干跟这颗“杏爷爷”合个影,据说能带来好运。这棵杏树在清朝康熙皇帝时已开始开花结果,还奉行着济世救人的善举。民间有传,康熙年间南乐半年无雨,田地浮土盈尺,禾稼绝收,路多有遗骸被风沙半掩半埋。当时,一个犹如小儿胳膊粗的小杏树早早结出了密实的青果,未等黄熟,就被路过的灾民摘食殆尽。慈悲的小杏树就顽强地将根须扎进沙丘深处,吸吮一丝丝潮气滋养枝叶、花果。风暴起处,大水涌来,亦巍然挺立,倔强生长,树干越来越粗,枝条越来越密,果实也越来越多。高处的果子掉下来,几近饿毙的苦民匍匐到树下,捡食烂果杏核,食之,散寒气,温腹脘,脸红润,力大增,遂踉跄站起,回家团聚。在那数百年悲苦的岁月里,这棵杏树凄楚地孤立荒野沙丘,如手执羊脂玉净瓶的大悲观音,俯视人界,以杏汁核肉普济饥民,救死护生,任鸟啄人食,广施甘露,使即将倒毙的饿殍又还阳成人,历三百余年虫蛀雷击水淹沙袭而巍然屹立。三百余年后的某个仲春,赶上个云淡风轻,春阳温煦的日子前去拜谒,必能看到这颗二红老杏树花色绚烂,花香沁人,如一树老梅安详典雅伫立在土丘上,杏树子孙环绕脚下,繁茂生长,竞相开放。 南乐西邵,这个数百年的沙川、荒泽,已变为米粮仓、花果山。老杏树及它的树子树孙们也在这片膏腴之地上安享太平盛世,尽享绚丽春天,并以“西邵红杏”的崭新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再次成为当地人的“甘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