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特产

广西六堡茶

广西六堡茶外形紧结匀整、呈褐色;汤色红亮;香气陈、纯;滋味浓醇;叶底色褐柔软;陈化后具有“槟榔香”的独特品质特征。

武鸣砂糖桔

武鸣砂糖桔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地处于广西中南部、北回归线经过县境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宜种植砂糖桔。武鸣砂糖桔外在感官特征:果扁圆形,端装;果顶微凹,果皮光滑油润,橙黄或橙红色油胞明显,果实横径 35-48毫米,纵径30-40毫米,平均单果重 39克;果肉爽脆、化渣、汁多、无核或少核,味清甜、风味浓郁,品质优、口感好。

覃塘毛尖茶

古时平天山东面的贵县龙山村(今中里乡)是当时的茶叶产地,龙山村相隔的今贵港市港北区庆丰乡尚保存有清代的龙山古茶道,民国期间,贵县茶叶销售己沿珠江水系上至两湖、下到粤、广、澳,当时茶叶品质得益于平天山脉独特地理山候环境,造就了贵县茶叶的香醇品质,深受粤、广、澳等地欢迎。 五十年代初期,朱德同志为了南疆国防事业的需要,命广州军区在当时贵县的平天山上开发平天山军工林场,造松、杉林7万多亩。当时参与工作的林科工作人员中,一位福建省福鼎县籍的林科专家发现平天山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他断定在覃塘能种出高档优质茶叶。后经他多次向当地政府提议,位于平天山西南面的贵港市覃塘区,当时的贵县覃塘公社和覃塘供销社都高度重视,1966年覃塘公社和覃塘供销社联合派人远赴福建省福鼎县,把福鼎县名优茶种福鼎大白茶引回覃塘,由当时覃塘供销社在平天山下的松柏山一带种植,兴办覃塘供销社茶场,出产覃塘龙凤茶,1973年因龙凤茶外形条索紧结,有锋苗而定名为覃塘毛尖。1992年出版的由当时中国茶叶研究所所长陈宗懋主编的《中国茶经》里,覃塘毛尖茶已作为名茶录入其中。1993年版《广西年鉴》〔茶叶生产〕篇里重点提出大力发展覃塘毛尖,足见覃塘毛尖当时在广西茶叶产业里的名气和地位1989年覃塘毛尖茶被评农业部优质农产品,覃塘毛尖茶再度跻身于全国名茶之林1、外在感观特征覃塘毛尖茶属烘青绿茶,覃塘毛尖茶外形条索肥嫩紧结、有锋苗、匀整,色泽灰绿光润,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厚鲜醇回甘,叶底匀嫩肥厚、黄绿亮。具体分外形、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等方面2、内在品质茶多酚16.4%~17.1%,氨基酸3.8%~4.2%,咖啡碱5.1%~5.6%,水浸出物≥50%。内含物质比例协调。覃塘毛尖茶外形条索细直挺秀,白毫显露,色泽灰绿光润;汤色黄绿清 澈,香气清高持久,滋味浓厚,叶底肥厚、黄绿亮

覃塘莲藕

莲藕在覃塘种植有一千多年历史,位于松柏山下的覃塘镇六燕屯,其生产的大红莲藕是典型代表,以味道清香、口感粉酥而名扬区内外,可谓“藕中之王古岭南有一民谚:“陆川猪,北流鱼,贵县莲藕,高州蕃薯”,可见覃塘莲藕作为地方美食已流芳千年。覃塘区是原贵县升格为地级贵港市后,于1996年成立的县级行政新区,管辖覃塘镇、三里镇、东龙镇、蒙公乡、樟木乡、山北乡、黄练镇、五里镇、大岭乡、石卡镇10个乡镇。1990版县级《贵港市志》第404页记载:解放后,50年代县内以种塘藕为主,田藕少许。60和70年代,因水利条件较好,田藕发展较快。80年代以后,农民在承包地种田藕,年种植面积约1万亩,主产地为覃塘,年种植面积二三千亩。其次是附城、大圩、根竹、三里、东龙、蒙公等乡镇。据此,当时的“贵县藕”即现在的“覃塘藕”。 宋代陆游旅居贵港浔州时,吟有覃塘莲藕的绝句,诗云:“名园中有十顷池,一钱不用君得之。菱荷枯折小鸭睡,绝谢红妆青盖时。清代光绪年间的《贵县志》物产篇里详记了覃塘莲藕分红花、白花二个品种,白花品种高产质优。在物景篇里贵县八景之一“莲塘夜雨”描述了碧荷万顷的景色。民国《贵县志》记载:民国期间贵县已有相当规模的藕粉制造业,藕粉畅销粤港澳地区。1、外在感观特征植株高大,高达1.8~2.2米。叶片圆形,直径70~85厘米,浓灰绿色。叶柄粗,有硬刺。花白色,花瓣末端粉红色。藕皮虾肉色,藕身粗短、略扁圆,有一纵沟,母藕长80~120厘米,5~8节,节间长10~20厘米,剖面肉厚、色泽透亮、藕丝少、鲜藕甜香2、内在品质每100克含粗蛋白质2.57克,淀粉10.6克,可溶性糖2.88克,粗纤维0.3克。煮食粉而无渣、汤色红亮、浓香(农业部亚热带果品蔬菜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

横县茉莉花

“他年我若修花史,列作人间第一香。”宋代诗人江奎曾挥笔写出咏茉莉的名句。茉莉花是一种具有重要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花卉品种。横县茉莉花,为双瓣茉莉,与单瓣、多瓣茉莉相比,产量更高、香气更浓、抗病力更强,并以花期早、花期长、花蕾大、饱满洁白、香气浓郁等特质而闻名。

南山白毛茶

南山白毛茶,产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该茶色泽翠绿,条索紧结弯曲;香色纯正持久,有荷花香和蛋奶香;茶汤清绿明亮,滋味浓厚,回甘滑喉,叶底嫩绿。

古辣香米

古辣香米可以追溯到宋朝时期。在那时,古辣香米已颇具盛名,除供本地食用之外,还远销桂中南一带,成为酿酒最佳原料。由于古辣香米煮出来的米饭柔软浓香,清香四溢,久而久之,种植的人越来越多,范围也越来越广,因该米源产自古辣圩,故人们逐渐称之为“古辣香米”。

上林大米

大米以稻谷脱壳加工制成,是中国人的主食之一,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大米分为籼米、粳米和糯米三类,上林大米属籼米类,其米粒呈细长或长椭圆形,颗粒丰满均匀,色泽清白光亮,呈半透明状,滋味清香。在各项质量指标中,上林大米蛋白质含量达7%以上,直链淀粉含量在18%左右,胶稠度在85毫米以上,因此煮成的米饭香甜可口,柔软粘滞。

横县茉莉花茶

横县茉莉花世界闻名,茉莉花茶融茶叶之味,鲜花之香于一体,饮茉莉花茶,犹如品赏一件茶的艺术品。 横县是中国最大的茉莉花生产基地,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

上林八角

八角树是我国南方重要的香料树种,其果实形若星状,通常由八枚骨突果集成聚合果,因而得名八角。上林八角颜色呈棕红或褐红色,气味浓郁芳香,果形角瓣粗短、果壮肉厚、无黑变、无霉变、干爽。八角果皮肥厚,单瓣果实前端钝或钝尖,干果呈浅棕色或红棕色,香气浓郁,味辛,甜。八角为上等的调味香料,具有健胃、止咳、止痛、调中理气、祛寒湿等功效,药用价值高,也可用作畜牧饲料的添加剂;以八角为原料加工的茴香油是高级香水、香皂、饮料、食品、牙膏及化妆品不可缺少的增香剂。

黎塘莲藕

悠久的栽培历史、丰富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气息是黎塘莲藕得以美名远扬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以下因素对其知名度也起到了进一步提升的作用:一是黎塘莲藕藕身适中,肉质肥厚,生食质脆微甜,煲汤粉香,特有品质得到市场普遍认可;二是长期摸索、实践和总结,独创的“稻藕套种”技术得到“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高度评价,称其为“奇迹”并先后题词:“稻藕套种很妙,钱粮双增更好!”和“稻藕套种之乡——广西宾阳”;三是央视七台《聚焦三农》栏目组曾于2013年4月9日专程到黎塘拍摄莲藕种植技术。由此,黎塘莲藕的影响力和独特魅力可见一斑。

南宁火龙果

广西南宁盛产的火龙果非常有名, 日照充足、土壤适宜、高温多雨、四季常绿, 宜居宜种的原生态赋予了南宁火龙果优良品质。 果实甜香多汁,美味可口,且营养丰富, 花青素浓度高,品质达到绿色保健食品级别。

那楼淮山

那楼镇位处邕宁区东南部,土质松软、水质甘甜、气候常年温暖湿润,适合淮山的生长。近年来,那楼镇大力推广种植淮山,淮山年产量可达数万公斤。淮山可作药,为滋补佳品,素有“淮参”之称。据《本草纲目》记载:淮山药补虚羸,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强阴补肾,久服耳目聪明,轻身延年。

南宁香蕉

南宁种植香蕉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太平御览》(997~984)、《本草纲目》等古籍中,就有广西南宁香蕉栽培的记载。相传明董传策戍守南宁时,曾写《咏蕉子》诗:“蕉子垂垂结阵黄,绿枝风扇迥凝乡,生憎膏腻甜于蜜,消得幽人在异乡。”民国二十六年《邕宁县志》也记录了南宁香蕉的种植。90年代,南宁逐步引进并选育优质香蕉品种,面积与产量持续增长,全市香蕉生产突飞猛进。南宁香蕉朝着集约化生产、企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日益壮大,金秋采收,品质极佳。直至2015年,南宁香蕉种植规超过80万亩,产业不断升级,成为南宁特色水果产业的领头羊,是广西香蕉第一大产区,实现了香蕉种植的跨越式发展。

横县大头菜

横县种植大头菜有300多年历史,早在乾隆年间就已经驰名。咸坯制品香气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因其形似佛手,故也称佛手大头菜。横县的大头菜个头奇大,最大的单株可达12斤,腌制后色泽金黄、粗纤维含量低、口感脆嫩。富含有丰富的钙、硒、钾等,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要比其他地区的大头菜高很多。横县大头菜,色泽金黄、肉质脆嫩,粗纤维含量低,风味独特,香气独特浓郁,因而有着“土鱿鱼”之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