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宁海平调起源于明未清初,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平调中的耍牙绝艺,是清末宁海艺人独创的一门绝技,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粗犷中不失细腻,野性中凸现灵动的“变口”技艺。《小金钱》(后改编为“金莲斩蛟”)是宁海平调的代表作,百余年来结合着耍牙...

奉化布龙因起源于奉化而得名,是全国很有影响的代表性龙舞之一。奉化布龙由敬神、请神、娱神逐步演变成为富有特色的民间舞蹈,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整个舞蹈由盘、滚、游、翻、跳、戏等基本套路和小游龙、大游龙、龙钻尾等过渡动作组成。舞者动作矫健,舞...

四明南词俗称“宁波文书”,属弹词类。由于词章华丽和曲调优雅,四明南词为士大夫们所欣赏,一般不进入书场、茶坊,多在寿诞、喜庆的堂会上演唱。四明南词实证可考的时间约300余年。南词常用曲调有词调、赋调、紧赋、平湖、紧平湖,俗称“五柱头”。调和调...

宁波走书又名莲花文书、犁铧文书,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宁波走书约诞生于清同(治)光(绪)年间,最早从上虞流入。后由唱小曲发展到唱有故事情节的片段,当时伴奏只用一副竹板和一只毛竹根头敲打节拍,曲调也十分简单。后有位许生...

 宁波朱金木雕距今大约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汉唐以来,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出现了彩漆和贴金并用的装饰建筑木雕。公元759年,唐代高僧鉴真及其弟子在日本建造的招提寺,就采用了很多朱金木雕装饰,其风格与现存国内的宁波阿育王寺的木雕装饰十分接近。朱...

宁波骨木镶嵌是民间工艺与家俱、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形式,嵌涵盖门类较多,实用性很强,包括传统家俱、生活用品、门窗建筑装饰等,采用牛骨片、木片等为原料用钢丝锯锯成各种纹饰,在木坯上起槽后用黄鱼胶粘结嵌入花纹,再经打磨雕刻,髹漆而成。在制作方法...

 根据民间艺人的口碑材料及明代文人余怀的《板桥杂记》、张岱的《陶庵梦忆》等著作所载,可以推断奉化吹打盛行于明代中叶。奉化市农、林、牧、渔、手工业发展较为全面,为“奉化吹打”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和经济基础。最大的特点是创造性地使用...

越窑青瓷始烧于东汉,原始瓷到成熟青瓷的演变就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上林湖越窑青瓷也被称之为“母亲瓷”。越窑延续烧制千年,于北宋末、南宋初衰落,是我国延续时间最长,影响范围广泛,内涵相当丰富的窑系。越窑是中国瓷窑中久富盛名之瓷窑,其制...

象山人栖居竹乡,食竹之笋,用竹之器,并发展出供赏玩的竹雕工艺。它与木雕、石雕一样,历史悠久。其中因竹根雕材质特异,不易保存,古代的竹雕作品存世较少,目前发现的有清·嘉庆年间的《秋叶贡盘》,无论立意造型及其技法,都体现出较高艺术价值。象山竹根...

石浦的妈祖信仰几近全民族信仰,包括妈祖信仰和她的组成部分——如意娘娘信仰。浙江省象山县石浦镇渔山渔村、台湾省台东县富岗新村共同信奉着鲜为人知的海上平安孝神——如意娘娘。民间信奉如意娘娘据传在浙东地区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如意娘娘的产生、发展与传...

姚剧是滩簧类地方剧种,用余姚方言演唱。其前身为“余姚滩簧”,又曾被称为“鹦哥戏”。起源于十八世纪上叶,形成于十八世纪中叶,脱胎于当地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 始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

象山开洋、谢洋节包括渔民祭祀活动和传统民间文艺表演等内容,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开洋节”是渔船出海时,渔民祈求平安、丰收的民俗活动。“谢洋节”则是渔船出海平安归来,渔民为了感恩大海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的原始意义是希望神灵保佑出海能一帆风顺...

十里红妆是宁海及浙东地区特有的传统婚妆系列及相关民俗。当地嫁女的嫁妆,大到床铺家具,小到针头线脑,一应俱全。迎嫁妆队伍浩浩荡荡,绵延十里,十分气派。十里红妆规模声势之大,数量之多,门类之齐全,制作工艺之精湛,艺术价值之高,耗费之昂贵,均为全...

泥金彩漆,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之一,是一种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漆器工艺。明清之际到达鼎盛,考证《浙江通志》里有记载。现仅宁波市辖县宁海还保留此项传统手工艺。泥金彩漆以中国生漆和金箔为主要原料。制作方法分为“堆泥(堆塑)”、“...

红帮裁缝发祥于宁波市鄞州姜山镇孙张漕村及奉化江一带。随着清末民初帝国列强入侵而兴起。20世纪20年代以后,红帮裁缝依赖自身的手艺,借鉴西方的工艺,在量、算、缝、试中运用刀功、手功、车功、烫功和“推、归、拔”原理,久而久之总结了西服工艺的九个...

红帮裁缝发祥于宁波市鄞州姜山镇孙张漕村及奉化江一带。源自传承几千年的中华服饰文化。清末民初,帝国列强大举入侵,在沿海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里洋人簇拥、洋行林立,一时间,西装在洋行职员乃至富家子弟之间猛然兴起,成了身份和财富的眩目标记。于是,...

金银彩绣,又称“金银绣”,即以金银丝线与其他各色丝线一起,在丝绸品上绣成的带有不同图案的绣品。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宁波工艺美术界为使其与朱金木雕、泥金彩漆、骨木镶嵌三个以金银为原材料的著名工艺合称为“三金一嵌”,故改名为“金银彩绣”。1989...

彩船又称“纱船”,由薄纱等材料制作而成,因其制作中注重丰富的色彩,故得其名。彩船只是一种通称,具体称谓时,以船头、船尾饰以龙图案者,称“龙船”,以凤图案者称“凤船”。当地群众通常以船的动物图案或船的造型具体称谓,如鱼船、虎头船、官船、花轿船...

象山地处浙江中部沿海,三面环海,海陆岸线长,海水盐度年均30.8‰,日照时间长,风力资源丰富,具备晒海的优良条件。象山晒盐历史悠久,唐代已用土法煎盐,宋时已有刮泥淋卤和泼灰制卤法,并用煎熬结晶,元人称晒盐为“熬波”。清嘉庆开始,从舟山引进板...

“唱新闻”,又称“锣鼓书”,是广泛流传于宁波市所属象山县及周边北仑、鄞州等地的古老曲艺品种,影响遍及舟山市的岱山、普陀等。象山境内的唱新闻皆用象山土腔土调演唱,内容都是本地风土人情,所以又被称作“象山唱新闻”。据《象山县志》记载:“清末,新...

唱新闻是浙东地区流行的一个曲种,在奉化、北仑、镇海、鄞州、象山一带尤为普遍。唱新闻的历史悠久,南宋时期已有盲人唱“朝报”(官方新闻),后来演变为唱社会新闻。新闻的内容多是当地街头流传的一些古今故事,或时事,或事件,用流行小调在航船中、码头、...

蛟川走书是宁波地方曲艺中的一个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独具的曲种。流传于镇海及宁波城区一带,追溯渊源,迄今有一百多年历史。据蛟川走书老艺人口传,约光绪年间,一个住在镇海县城小南门名叫谢阿树(又名谢元鸿)的蛟川走书艺人,因所住小南门拱形城墙上刻着“...

唱新闻是浙东地区流行的一个曲种,在奉化、北仑、镇海、鄞州、象山一带尤为普遍。唱新闻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百余年历史。南宋时期已有盲人唱“朝报”(官方新闻),后来演变为唱社会新闻。新闻的内容多是当地街头巷尾流传的古今故事和流行小调,用乡音俚语进...

甬剧是用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属于唱说滩簧声腔。最早称“串客”,1890年“串客班”到上海演出后又称“宁波滩簧”,1924年后称“四明文戏”,1938年上演时装大戏后又称“甬剧”和“改良甬剧”,直到1950年,这一剧种才正式定名为“甬...

犴舞是越地先民在社会生产和生活中,为表达对犴的崇拜而衍生出来的一种民间舞蹈,它起源于先民对犴神话的崇敬,是河姆渡稻作文化的产物。根据《四(泗)门谢氏二房谱》(始修于明正德年间1506-1522)中记载,舞犴为秦朝时的一种风俗,说明余姚犴舞至...

《三字经》诞生于宋末元初,直到明代才广为流传,明清人多认定作者是王应麟。南宋150余年间,宁波经济文化空前繁荣,人文荟萃,全社会尊师重教、薪火相传。“庠声序者,洋洋邹鲁”。甚至在农村也出现了人人读书那样浓烈的文化氛围。这才有可能使得像《三字...

徐福东渡传说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时,命徐福率领3000童男女及数百名工匠、兵员出海求取长生不老之药的故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大规模移民,也是开创中日文化交流之先河的最好证明。慈溪的达蓬山原名香山,因有徐福在此启航东渡...

徐福东渡传说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五次东巡时,命徐福率领3000童男女及数百名工匠、兵员出海求取长生不老之药的故事。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大规模移民,也是开创中日文化交流之先河的最好证明。慈溪的达蓬山原名香山,因有徐福在此启航东渡...

粱祝传说发源于1600年前的东晋时期,经长期流变、发展,在浙江省宁波地区逐渐形成以梁山伯墓为展演场所,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宁波梁山伯庙婚俗信仰文化。其内涵包括:古老的梁山伯庙、梁祝墓及其承载的文化 每年两次的梁祝庙会及仪式 周期性举行的以梁...

 蛟川走书是宁波地方曲艺中的一个乡土气息浓郁、风格独具的曲种。流传于北仑等地,追溯渊源,迄今有一百多年历史。蛟川走书的曲调有30余种,常用的有20余种。如:小起板、基本调(蛟川本调)、赋调、抗调、词调、平湖、哭调等,但至今还保留着落调时的和...

象山渔民号子,由传统渔业生产上的渔民号子和海洋运输业中船工号子等组成,统称渔民号子。它是渔民、船工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实践中自发创造的一种文化现象。它有着与众不同的独特风格和强烈的海洋生活气息,充满着渔民(船工)的乐观主义精神和雄壮、豪迈、朴...

塔山元宵灯会是以鸣群锣、抬古亭、“请老爷”、放铳花等形式来展现的。说是元宵灯会,其实在正月初十就开始鸣响群锣,首天为4担,至十四增至36担,并在广场集中,由大旗引路,19杠古亭、抬阁、秋千随后,到塔山庙“请”出“濠公老爷”,再走街穿巷进行巡...

宁波寿全斋药店创设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创始人为王立鳌和孙将壳(后孙退出,由王氏独家经营,代代相传,解放后历经公私合营、股份制企业等,现为民营公司),原店址在最繁华的今中山东路56号。该店以其品种齐全、加工精良、服后能让人延年...

年糕,作为谢年祭祀的供品,含“年年高”的意思,就像南方视馒头为“发”、北方视饺子为“元宝”一样,被列为宁绍地区的食点之首。相传是大禹治水后,给浙江百姓带来实惠,大家就用他老人家整好的水田上结出来的粮食做成糕祭祀。初叫米糕,因为祭祀的目的是希...

宁波菜是中国八大菜系里浙菜的一个重要支脉,其源远流长,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釜中就有先民们简单烹食的鱼、鳖、蚌等羹菜。《史记.货殖列传》中有“楚越之地,饭稻羹鱼”的记载。宋代诗人苏东坡更有对宁波梭子蟹制作的诗赞:“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

余姚当地自古以来百姓达贵一直有着土布的传统,《余姚六仓志》载“明季清初,服尚布素,平民不论贫富,皆衣粗布,贵族亦不盛饰。”余姚土布式样品种繁多,传统制作工艺复杂,分棉加工、纺纱、调纱、染色、浆纱、经布等十多个步骤,五十多道工序,需用到二十多...

草席,俗称“席子、席爿、滑子、凉席、席”等,用蔺草编织而成,考古证实,中国草席的发祥地在鄞州的古林镇,七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草席残片,当时的先民们用此来遮身、铺地或避风雨。二千多年前的西汉,古林草席已与东北的人参齐名,成为年年的朝庭贡...

甬式家具俗称宁式家具,其基础结构与七千前的河姆渡人发明的卯榫构架一脉相承。唐代,有日本头陀对甬式家具作过记载,现存南宋宰相史浩墓前的石椅为当时甬式家具最早的实物写照,明代时其材质以本地为主,型制简扑,其制作技艺至清代则达到了顶峰,整体器物采...

宁波灰雕是民间工艺与祠堂、庙宇、寺观、大房子(官衙)园林、楼阁等古建筑相结合的一种装饰形式,采用沿海特产——蜊灰按比例配上骨膏、明矾等原料调成粘性很大,干后很硬的灰泥,然后在设计的鱼、龙、花、鸟、人物的木头框架上进行雕塑(以浮雕为主)的艺术...

相传,陆埠佛雕起源于东晋时代,兴旺于唐、五代,鼎盛在明代,为我国古代文、武二大佛雕艺派中之文派(亦称浙江艺派)佛像的代表性产区,其制作技艺自成体系,闻名中外。旧时的佛雕艺人们不仅为浙江境内的多数寺庙雕制佛像,且其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各大名刹古寺...

上世纪30年代,宁波咸塘街开了一家名曰“真善美”的戏服店,因为做的戏服好,经营得法,生意做得相当红火。后其儿子孙翔云当了掌柜,当时的越剧名角筱丹桂、毕春芳、徐玉兰等都闻名前来定制戏服,店随人红,“真善美”名气也更大了,以至宁波乃至浙江一带的...

杂耍“舞火篮”起于明代中叶,清代流入宁波地区农村。原意是在行庙会时为行会队伍开道驱鬼,并吸引观众。当地人称“火球”舞,官名“水火流星”。道具为铁丝扎成的球形空篮,两两成对,用绳子串于两端。舞动前将炭火或酒精棉花放于篮内,点上火使其熊熊燃烧,...

公元1121年,在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在浙江战败方腊期间,沈氏祖先随鲁智深、武松两位习武,以后举家搬迁,其五世孙沈恭敬在红巾军麾下领兵抗元,屡建战功,后辞官隐退于宁波北仑区梅山岛里岙“耕读尚武”并世代相传,逐步形成了“梅山水浒名拳”。清咸丰年...

内家拳以前叫“剑术”,俗名“鹅头颈拳”,是浙江本地的优秀拳种,其名始见于明黄宗羲所撰《王征南墓志铭》。黄宗羲之子黄百家系王征南先生的内家拳传人,所著《王征南先生传》中说:“(内家拳)得其一二者,已足胜少林”,可见其含量之重。 该拳种一点就通...

“宁波评话”为地方曲艺形式的一种,俗称“讲武书”或“单拍”,相传在宋、元时代即有艺人在“瓦舍”里“讲史”的。清道光年间,宁波城区就有供评话艺人演讲的茶馆酒楼数十处,还有其他各县(市)、区的城乡、集镇中的茶楼与书棚等,流行面遍及浙东地区,在民...

宁海狮舞俗称“打狮子”,又称“狮子灯”,在宁海流行盛广。相传历史上舞狮盛行的高峰时期,宁海全县共有300多个舞狮班。其历史可追溯到梁代。宁海狮舞演出在宁海各种民间艺术活动中最为突出。新春一到,宁海各乡镇都组织形式各异的狮子班,走村串户,锣鼓...

《木偶摔跤》就是用竹木扎成一对与真人大小的联体木偶人,给其穿上长袍服饰,一个民间艺人在场侧锣鼓的伴奏下,钻入其中操作着进行摔跤动作的表演艺术形式,故又称“掼木头人”。据现年86岁的老艺人戚水新说,其已故的师傅王学庆为当地的第一代传人,就是他...

  澥浦早在600多年前就是浙东著名的渔、盐重镇,据传《澥浦船鼓》始于清中后叶嘉靖年间(公元1810年)前后,也有说是此时已经盛行,这是一种集打击(鼓)乐、船型道具舞、民歌小调三种艺术形式于一体的、具有非常鲜明的浙东渔区风俗特色的民间表演艺...

穿山村造始于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穿山村靠海,旧时村中男子常常做脚夫谋生,曾建立“脚夫会”。“造”即造型、造脸,“趺”指脚趺,“造趺”即指站在脚夫肩上的造型。“造趺”又名“肩背戏”,亦称“造型”与“造脸”(画脸谱),俗称“马嘟嘟”...

越窑青瓷“瓯乐”,又名上林青瓷“瓯乐”,简称“瓯乐”,俗称碗乐。它是用陶瓷土制成的乐器和器皿进行音乐演奏,并以“越瓯”为主奏乐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中国历来就有以陶瓷乐器和器皿演奏音乐的传统,长江流域春秋战国墓葬大量出土的原始陶瓷乐器,浙江...

赵五娘是位传说中的人物,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很醒目的位置。赵五娘与东汉时的中郎将蔡伯喈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说郛》,宋南词有《赵贞女》,金元院本有《蔡伯喈》,元南戏《赵贞女与蔡二郎》,而元末明初,有“中国南戏之祖”之称的戏剧家高则诚的《琵琶...

  布袋和尚,唐末五代著名僧人,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生长于奉化长汀村,出家圆寂于奉化岳林寺,当过奉化裘村岳林庄庄主,曾在雪窦寺讲经弘法,肉身葬于奉化市区封山之腹。布袋和尚传说主要内容有身世来历、童年趣事、风物传说、抑恶扬善、解危济困 、...

有关舜的故事很多,在余姚一带广为流传。最完整的有《姚舜的传说》、《舜帝出世》、《舜帝移山》、《舜井的传说》、《舜帝捉水怪》、《小妹妹智救舜帝》、《舜帝做女婿》、《舜帝与秘图山》、《一代孝德天子――虞舜》、《舜和象》等。传说内容分三部份:一、...

  象山自古至今都是我国著名的渔业大县,象山渔民都将自己的主要生产工具——渔船尊称之为“船龙”,并在船的一些主要部位进行一些诸如彩绘、旗帜等等的装饰,千百年来,相袭成俗,这就形成了一种船饰文化。船旗是渔船的重要装饰物,它往往被插在船桅或船尾...

“三月三·踏沙滩”是象山石浦久负盛名的一个传统民俗活动。当地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三月三,踏沙滩,辣螺爬高滩”。每年到了农历三月初三,石浦及周边地区的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呼朋引友,来到海边尽情地嬉戏,享受阳光海风,观海潮、听海涛、拾海...

该庙会起自北宋咸丰四年(公元1001年),是为纪念我国古代四大著名的水利工程、鄞江桥它山堰的建设者——唐代贸县令王元玮的庙宇落成仪式而诞生的庙会,后又经历代朝庭的不断褒封,便成为鄞州西乡一带的著名庙会,迄今有逾千年的历史。但该庙曾于1941...

据西岙《陈氏宗谱》载,西岙行大龙活动始于南宋宝祐十三年(公元1253年),至今已有750多年历史。每年秋收后,村民开始制作龙灯,筹备鼓亭、龙旗、龙牌等仪仗。待到来年正月十八日晚上8时,两条各由40人肩扛的巨大龙灯,在阵阵鞭炮和锣鼓声中,分别...

葛洪仙翁信俗是在全国比较普遍的信俗,但是如宁波地区如此广泛,群众基础如此深,非常少见。他不同与宗教没有严格的传承和经典,但是他保留最原始多神崇拜和医药崇拜的遗迹,并且有良好道德教育示范。灵峰寺葛仙翁信仰由香期、坐夜、点庚申灯、取丹井仙水、请...

农历七月半,古称鬼节,抬城隍、点水灯,行神赛会。象山建县千余来一直为浙东主要渔区,其称呼却按地有别,如在爵溪被呼为“神赛会”、石浦东门村则叫“太平节”、定塘周岙称“鬼节”、涂茨钱仓叫“七月半节”、“珠山”叫“中芝节”,即祭祀祖神,追奠亡灵、...

奉化的婚俗至清代形成了相对固定的九大项系列性的婚姻程序,婚俗仅仅是大程序,每个大婚俗程序中还包含十几项乃至数十项的小程序。如光是那拜堂后的“贺郎”过程,就有其许许多多繁文缛节般的操作习俗,多一次可以,少一项不行。整个婚俗过程,大小程序极为繁...

董氏儿科是我国海派中医儿科的主要流派,历史渊远,至今二百多年,历经七代,门生遍及全国(以宁波、上海两地为主),医术名蜚海内外。他们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深得同仁尊重和百姓欢迎,特别是第四代传人董廷瑶先生,被誉为当代中医儿科泰斗,更是创立了一...

泥金彩漆,是宁波传统工艺“三金”之一,是一种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漆器工艺。明清之际到达鼎盛,有文字记载已有550年历史。 泥金彩漆以中国生漆和金箔为主要原料。制作方法分为“堆泥(堆塑)”、“沥粉”、“泥金彩绘”三种。耐磨、耐...

近百年来,宁波“缸鸭狗”经营着各式精致的点心甜食,更以其精细的制作工艺、考究的选材用料,为大众推崇,而猪油汤团更是镇店之宝,当属一绝。其馅选优质之猪板油、白糖及黑芝麻为原料,以独特的传统工艺秘制而成 其糯米粉更是取上等糯米,经浸泡水磨,使其...

戏台螺旋娥罗顶,俗称“鸡笼顶”,戏台上部形如鸡笼状的戏台顶,呈饱满的半球穹窿体的螺旋娥罗顶, 形状半圆,放置在屋顶下面,用四根大方木和四根小方木做支撑。井口直径4—5米,雕16个龙头座斗盘旋叠涩,其间用透雕拱板连接。16条盘旋线却有结于穹顶...

铜手炉又称“袖炉”、“手熏”、“火笼”,是旧时宫廷乃至民间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清朝红铜炉制作艺术分布在全国各地。制作工序有打样图纸,敲打器型,网眼镂雕,錾花修整,焊接等。每道工序环环紧扣。作品主要包括袖炉、香炉、薰炉、手炉、脚炉等。图案...

清代、民国时期,慈溪三北一带的古建筑大部分房屋都是木结构。全木榫卯结构的建筑,结构合理、科学,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而且使用寿命超千年都屹立不倒。江南古建筑代表作宁波保国寺最具有典型的传统木结构古建筑技艺。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技艺,张定丰、...

宁海清刀木雕佛像是佛像艺术雕的一种,是我国历史上与福建派佛像艺术雕并立的二大佛雕艺术流派之一,其起始至少可追溯佛教的普及时代,宁海木雕佛亦由此而生。有宁波佛教志和日本佛像史记载,公元983年,日本一僧人来华,回国时曾带去台州(时宁海辖归台州...

大隐地处四明山南麓的余姚市境内,自古又来就以盛产青石、汉白玉和虎皮红(玉石)等优质石料而名闻遐迩,据称其起始至少可追溯到春秋时代,鼎盛时工匠就逾千人。所产主要为城山青石,光滑坚韧,是制作石桥、石库门、牌轩等建筑物的最好材料。随着时代发展,大...

象山船模制作最早可追溯到清康熙年间,先由福建人赠予绿头船模(福建型商船船模)一艘,供置于东门王将军庙大殿左梁上作为吉祥物,后村民自制了东门大捕船模一艘供置于其右梁上,形成一对,寓意渔家平安和渔业丰收。以后就不断有渔民自制着各种船模。...

象山剪纸有着悠久的历史,1988年出土的塔山遗址陶器中,就发现有剪纸的饰样,可见其起始之早。这种古老的民间美术样式,至明清时刻则已普遍流行于民间了,象山的村村岙岙的妇女巧手都能剪出一手美丽的纸花。象山剪纸以各色腊光纸、宣纸、胶水等为材料,以...

余姚草编历史悠久,早在明清时,就已在余姚农村普及,成为当地妇女的一项重要手艺。余姚草编业的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明清时期。草编原料多为就地取材的早稻草和麦秆芯 第二阶段为民国至解放初期。是编织金丝草帽的高峰时期,形成姚北金丝草帽商业...

鄞州竹编是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制品,历史悠久,生产和生活中普遍使用,如竹筐、竹篮、竹箩、竹席、竹床、竹笛(萧)及各种竹编艺术品等等。在上世纪70年代前,它还是一门相当热门的行业,宁波曾有工艺竹编厂。现在只有少数竹编工艺品艺人尚在艰难坚持。叶良康...

失蜡浇铸技艺,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整个过程均为手工操作,是将蜡制成所要制作的型器样式后,将耐高温细泥浆淋至蜡型表面,并撒细纱在泥浆表层,反复多次,使之形成完整的型壳,干燥后加温使蜡质熔出,形成型腔,用以浇铸铜液。完成浇铸后,经去壳、打磨、做...

精武拳械源于霍元甲,他为了强国强种,把家传武学公诸于世,在上海成立“精武体育会”,团结各门各派,开创了武林一代新风。余姚姚电侠当时在上海一家印刷厂当学徒,经人介绍,成为上海精武体育会会员。1938年,姚电侠回余姚,把精武拳术传授给符永江。符...

龙舟竞渡是为纪念楚大夫屈原而创立的一项民间活动。于明末清初从绍兴传入宁波地区,渐渐成为一项水乡民众喜闻乐见的体育竞技活动。地处东钱湖边的云龙镇陈村的龙舟队员多是渔民出身,在历次比赛中多次获得冠军,名扬四方。龙舟队由23人组成,分工有划船手、...

唱新闻是浙东地区流行的一个曲种,在奉化、北仑、镇海、鄞州、象山一带尤为普遍。唱新闻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百余年历史。新闻的内容多是当地街头巷尾流传的古今故事和流行小调,用乡音俚语进行演唱。其演唱形式有唱门头、逻便场、唱航船、唱灯头、唱场子等。...

唱新闻是浙东地区流行的一个曲种,在奉化、北仑、镇海、鄞州、象山一带尤为普遍。唱新闻的历史悠久,距今约有百余年历史。新闻的内容多是当地街头巷尾流传的古今故事和流行小调,用乡音俚语进行演唱。其演唱形式有唱门头、逻便场、唱航船、唱灯头、唱场子等。...

姚北滩簧(姚剧)属吴语簧类地方剧种,产生于姚北一带(1954年前坎墩原属余姚北部),由哀哀调、雀冬冬、灯班戏、鹦歌班、自由调转化而成。形成于17世纪中叶。至今已有250多年历史。姚北滩簧起源于清中朝的坎墩伍家板桥一带。由于滩簧在一开始的阶段...

《车子灯》是一种以唱带舞,唱舞结合的民间舞蹈,一说其起始于隋代的隋炀帝来杨州看琼花时,下令天下设灯庆贺,陆埠地处山区,便创制了车子灯的方式,既能挂灯,又利行走 二说是宋高宗为迎娶南逃宁波时救他的那个村姑进宫为妃未成,就留下凤辇以谢,后人便以...

集仕港镇的《大头和尚》起始于清道光二十年,是一种流传很广的民间舞蹈,亦称“民间哑舞”、“大头和尚舞”等,历来广受社会各界的喜爱和欢迎。所谓的《大头和尚》,就是表演者套着大光头面具,穿着和服、便裤、山袜与和尚鞋,手拿佛珠,扮成出家人模样 或是...

近百年来,宁波“缸鸭狗”经营着各式精致的点心甜食,更以其精细的制作工艺、考究的选材用料,为大众推崇,而猪油汤团更是镇店之宝,当属一绝。其馅选优质之猪板油、白糖及黑芝麻为原料,以独特的传统工艺秘制而成 其糯米粉更是取上等糯米,经浸泡水磨,使其...

所谓的“十(杂)番”其实就是一种民间器乐的表演样式的统称,据传起始于明代中叶,后在余姚一带广泛分布和流传,余姚的十(杂)番分粗、细二种,粗十番是一种唢呐加锣鼓的演奏形式,通常由唢呐2人、锣鼓4至6人组成,常奏曲目有《过场》、《大、小开门》、...

上林湖坐落在富饶的浙东三北平原上。水域面积近两万平方公里蓄水量约1300立方米这里原是汉代贡瓷的烧制地――越窑遗址。诸如狮子白象保护上林湖与王母娘娘周旋(《天下明珠上林湖》)、如来佛降服黄鳝精(《黄鳝山的传说》)、泥鳅勇斗海龙王(《泥鳅石和...

“老虎鞋”制作技艺早在明清时期就流传在慈溪一带民间,当时慈溪大古塘一带制盐所产生的废气导致环境恶劣,南方百姓的信仰以崇拜老虎为主,所以百姓用盐花(剪纸)图案来制作“老虎鞋”鞋底(夹鞋),鞋头用虎头像图案,让老虎来保佑小孩健康成长。但随着时代...

咸齑是宁波的传统菜肴,味美价廉。它不仅可以与其他食物一起做成美味菜肴,也可以单吃、无论生吃熟吃都能吃出味道来,所以流传着“家有咸齑不吃淡饭”、“三天不吃咸齑汤,脚骨有点酸汪汪”等谚语。宁波咸齑以邱隘为最,有200多年历史。邱隘的咸齑之所以特...

石浦镇素有“浙洋中路重镇”之称,其渔区风情习俗非常独特,如这里的农历元宵节在十四日过,而不是在十五日过,不吃元宵(汤圆),而是吃“糊粒”。同时,该夜还举行“走十四(即那天晚上无论男女,人们要全家出动,抬着菩萨或提着灯进行走庙、观灯和看热闹,...

咸祥八月半渔棉会是鄞州大嵩滨海地区人们在渔棉丰收时节,为了庆祝渔棉丰收,感念裴肃平乱佑民、杨懿县令围涂筑塘、改造田地之功而举行的盛大集会。从八月十三开始,连续四天,祭祀、演戏、迎神爵献、行会等,其中八月十四晚上至十五下午的大巡游彩船(纱船)...

宁海传统戏台建造分三步工艺:木匠布局基台、雕花匠雕琢构件、漆匠整体彩绘。设计上与祠堂庙宇结合,座落在纵轴线上,面向正大殿,对准祖宗神灵,构建四合院式建筑群。建造材料上一律砖木结构,采用翼角起翘的亭台形式。结构可分为台基、梁架、屋盖三部分。台...

奉化多竹,竹纸生产源远流长。元代奉化诗人戴表元的《剡溪集》(吉林文史出版社),有数处描写奉化造纸,诸如:《答邻友近况》、《剡笺送任叔宝》、《采藤行》等诗作,均提到了造纸的原料和名称。另据清嘉靖《奉化县图志·土产》以及《棠溪江氏宗谱》记载,棠...

宁波历代有记载的藏书家计154家,藏书楼40余处,其中最有名者当数天一阁。天一阁建于明代,距今已450年,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三大私家藏书楼之一。目前天一阁藏有古籍30万卷 ,其中善本8万卷。宁波地区造成古籍损害的因素比较复杂,又兼气候潮湿...

宁波市江北腾骁骨木镶嵌制品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唯一的一家宁波骨木镶嵌纯手工制作企业,在慈城古镇创立了骨木镶嵌艺术馆。宁波骨木镶嵌是传统工艺与艺术的结合,是我国祖先遗传下来的古老文化艺术之一。这种工艺与家俱、建筑、屏风、文具和生活日常器物的用品之...

宁波走书又名莲花文书、犁铧文书,流传于宁波、舟山、台州一带,深受当地群众欢迎,宁波走书约诞生于清同(治)光(绪)年间。最早从上虞流入。后由唱小曲发展到唱有故事情节的片段,当时伴奏只用一副竹板和一只毛竹根头敲打节拍,曲调也十分简单。后有位许生...

半浦村(宁波市十大历史文化名村之一)直辖慈城(卫星)镇。位慈城西南部,姚江之滨,三面环水,距慈城约6公里。南有“灌浦古渡”,北有慈城古镇,据交通要冲,是代表性的渡口古村,故家大族历世聚居,兴文重教,名人辈出,仕宦不断,曾先后营建颇具地方特色...

镇海口的海防历史源远流长,从目前搜集情况来看,镇海口海防历史故事的产生、流传和演变,最早可以追溯到明代中叶的抗倭斗争,接着有清代的抗英、抗法,以及民国时期的抗日战争等等内容。镇海口海防历史故事的流传地区,除了原镇海县(含今镇海、北仑区)域外...

  汉族传统婚俗源远流长,《礼记·昏义》中说:“夫礼始于冠,本于昏,重于丧祭,尊于朝聘,和于射乡,此礼之大体也。”数千年来,汉族婚礼一直被视为儒家之“礼”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周代起,“六礼”(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成为一种规范性的习俗,在整个封建社会的婚姻生活中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入近...

  信俗又称“俗信”,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约定俗成的传统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支配下,民众会对某种民俗现象产生心理和行为认同。传统民间信仰崇拜的神灵是信俗产生的一个重要源头,祈福避害则是传统信俗传承不断的内在原因,各种民俗文化表现形式的集合构成了民间信俗的文化空间。 /&g...

  渔民开洋、谢洋节是我国沿海地区一种特殊的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浙江省的象山县、岱山县和山东省的荣成市、日照市、即墨市等地。   浙江象山、岱山的渔民开洋节是当地渔民在渔船出海时举行的一种祈求平安、丰收的民俗活动,谢洋节则是渔船出海平安归来后渔民为感谢大海恩赐而举行的一种...

  渔民开洋、谢洋节是我国沿海地区一种特殊的民俗活动,主要流传于浙江省的象山县、岱山县和山东省的荣成市、日照市、即墨市等地。   浙江象山、岱山的渔民开洋节是当地渔民在渔船出海时举行的一种祈求平安、丰收的民俗活动,谢洋节则是渔船出海平安归来后渔民为感谢大海恩赐而举行的一种...

  越窑青瓷始烧于东汉,原始瓷到成熟青瓷的演变就是在越窑的龙窑里完成的,因此,上林湖越窑青瓷也被称之为“母亲瓷”。   越窑是中国瓷窑中久富盛名之瓷窑,以其青瓷产品之精美与独特在中国早期瓷史上占据了一定的地位。越窑制瓷技艺水平、装饰工艺和造型水平均极其成熟,成为其他瓷窑模...

  晒盐是一门古老的技艺,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密切相关。海盐晒制技艺以海水为基本原料,利用海边滩涂及其咸泥(或人工制作掺杂的灰土),结合日光和风力蒸发,通过淋、泼等手工劳作制成盐卤,再通过火煎或日晒、风吹等方法,使盐卤自然结晶成原盐。整个晒制过程有十几道工序,纯以手工操作,其中包含了丰富的生...

  余姚曾是全国重要的产棉基地,明徐光启《农政全书》称“浙花出余姚”,民国时期浙棉又称“姚花”。余姚土布自南宋后以此为主要原料,因历史悠久、工艺细致、花色繁多、实用美观、用途广泛而闻名全国。   余姚旧属绍兴(会稽)越地,故余姚土布又史称“越布”。南宋前余姚土布以麻、葛为...

  泥金彩漆是一种以泥金工艺和彩漆工艺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髹漆工艺,是宁波传统的“三金”工艺之一。现主要分布于宁波市宁海县及其周边地区。   泥金彩漆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有七千多年历史的木胎朱漆碗。泥金彩漆工艺在明代已经达到制作的强盛时期,至...

  金银彩绣又称“金银绣”,是在丝绸品上以金银丝线与其他各色丝线绣成的带有不同图案的绣品。其既可应日常生活之需,又可做戏服和美术欣赏品。多用于官府、民间喜庆、服饰、宗教、室内陈设等方面。   宁波金银彩绣主要分布于宁波市鄞州区及其周边地区。当地自唐代以来就遍植桑梓,养蚕剥...

  中国镶嵌艺术历史久远,风格独特。殷商时代,铜器铸造中即已出现错金嵌玉的装饰纹样。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天然彩石、卵石、贝壳、螺钿、宝石、玉石和人造玻璃料器、陶瓷、木料等都成为了镶嵌的原料。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镶嵌艺术积累了许多重要的技术手段,主要包括直接镶嵌法、预制法、反贴反上法、正贴正上法等。...

  宁波朱金漆木雕简称“朱金木雕”,主要技艺是在木雕上贴金漆朱,它以浙江省宁波市为中心,延及慈溪、余姚、奉化、象山、宁海、镇海、鄞州等地。   宁波地区的髹漆工艺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而宁波朱金漆木雕则与汉代雕花髹漆盒金箔贴花艺术同源。至唐代,随着木结构建筑的发...

  唱新闻又称“锣鼓书”,是广泛流传于浙江省宁波市所属象山县及周边北仑、鄞州等地的古老曲艺品种。之所以称之为“唱新闻”,是因为所唱内容多为当下发生的时事。其中,象山境内的唱新闻皆用象山土腔土调说唱表演,内容大多反映本地的风土人情,所以又被称作“象山唱新闻”,简称“新闻”。 />r...

  宁波走书又名“莲花文书”、“犁铧文书”,流行于浙江省宁波市及周边地区。它起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经历代艺人的加工而逐步发展成形。   宁波走书的表演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是一人演出的“坐唱”,由一位演员边唱边操乐器自行伴奏;其后演变为“里走书”,一人坐于桌后演...

  宁波走书又名“莲花文书”、“犁铧文书”,流行于浙江省宁波市及周边地区。它起源于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经历代艺人的加工而逐步发展成形。   宁波走书的表演先后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是一人演出的“坐唱”,由一位演员边唱边操乐器自行伴奏;其后演变为“里走书”,一人坐于桌后演...

  四明南词俗称“四明文书”、“宁波文书”,主要流传于宁波、上海等地。它产生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宁波历史上曾出现过一些四明南词行会组织,其中最有名的是清代同(治)光(绪)年间的“丝竹歌咏班”。班中一批人称“五公座”的演员技艺超群,是四明南词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在观众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姚剧诞生于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姚腔”的发祥地浙江省余姚市,流行于浙东余姚和慈溪市中西部及上虞市曹娥江以东地区。姚剧属滩簧类吴语剧种,其前身为“余姚滩簧”,又称“鹦哥戏”或“秧歌戏”,系由余姚当地的雀冬冬、白话佬等民间说唱艺术和车子灯、旱船、采茶篮等民间歌舞发展而来,至今已有两百五十多年的历史...

  甬剧是用浙江宁波方言演唱的地方戏曲剧种,音乐声腔属于滩簧。它的流布区域早期集中在鄞县、奉化一带,后逐步遍及整个宁波地区及舟山一带乡镇。随着上演剧目的变革,甬剧先后经历了男小旦、女小旦、改良甬剧等几个发展时期。新中国成立前,甬剧在上海、宁波等地相当活跃,出现了许多表演团体。1938年后,这一戏曲剧...

  宁海平调是浙江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属于新昌调腔的分支,起源于明末清初,以宁海为中心,流行于象山、黄岩、温岭、临海、仙居、天台、奉化等地,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它有《小金钱》、《金牛岭》、《潞安洲》、《天门阵》、《白门楼》、《御笔楼》、《百花赠剑》、《贵妃醉酒》、《陈琳救主》、《偷诗赶船》等...

  龙舞,也称“舞龙”,民间又叫“耍龙”、“耍龙灯”或“舞龙灯”,在全国各地和各民族间广泛分布,其形式品种的多样,是任何其他民间舞都无法比拟的。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已出现以数人集体祭龙求雨的文字;汉代董仲舒《春秋繁露》的记录中已有明确的各种舞龙求雨的记载;此后历朝历代的诗文中记录宫廷或民间舞龙的文字...

  象山渔民号子,由传统渔业生产中的渔民号子和海洋运输业中的船工号子等组成,统称“渔民号子”。石浦(东门)、爵溪是象山渔民号子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   象山渔民号子在唐宋时期已经初步形成,清康熙年间至民国期间达到繁荣。20世纪60年代中期,由于手工化捕鱼作业逐渐被机械化...

  布袋和尚,唐末五代著名僧人,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他生长于奉化长汀村,出家圆寂于奉化岳林寺,当过奉化裘村岳林庄庄主,曾在雪窦寺讲经弘法,肉身葬于奉化市区封山之腹。   布袋和尚传说,孕育于他死后不久的五代,至宋代开始流传,经元、明、清、民国以至新中国发展丰富,成为家喻...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慈溪市沿海一带自古就有大量关于徐福受秦始皇派遣“入海求仙”、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传说:公元前210年,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及数百名工匠、兵员从慈溪的达蓬山(原名“香山”)(一说象山蓬莱山)出海求取长生不老之药。其后的地方志著作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录载了徐福的传说资料,唐《蓬莱观碑》...

  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慈溪市沿海一带自古就有大量关于徐福受秦始皇派遣“入海求仙”、寻找长生不老之药的传说:公元前210年,徐福率领数千童男童女及数百名工匠、兵员从慈溪的达蓬山(原名“香山”)(一说象山蓬莱山)出海求取长生不老之药。其后的地方志著作也几乎无一例外地录载了徐福的传说资料,唐《蓬莱观碑》...

  梁山伯与祝英台传说是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千百年来,它以提倡求知、崇尚爱情、歌颂生命生生不息的鲜明主题深深打动着人们的心灵,以曲折动人的情节、鲜明的人物性格、奇巧的故事结构而受到民众的广泛喜爱。梁祝传说和以梁祝传说为内容的其他艺术形式所展现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中国民间文学艺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