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乐县大发瑶族乡特产

桂林腐竹

桂林腐竹的历史由来已久,大约盛行于唐代,那时候的桂林北达中原,是南连岭南的重镇,佛教在此盛传,寺庙林立,斋食盛行。腐竹作为素食也就随之兴起。1000多年来,人们世代相传,沿袭至今,腐竹成了桂林的传统食品。桂林腐竹条形完整,色泽淡黄,油面光亮,空心松脆,营养十分丰富。

平乐石崖茶

平乐石崖茶源于平乐本地野生的亮叶黄瑞木(杨桐属乔木),《平乐农业志?1991年版》将其列入平乐作物品种资源。平乐目前是我国野生石崖茶的最主要产地,由于长期的破坏性采摘等各种原因的影响,野生石崖茶树已为数不多,仅在南部山区的深山老林中还孑遗万余株,野生资源几近枯竭。 平乐石崖茶饮用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在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春始代理昭州(即今平乐)郡守期间,游遍昭州一带的千山万水,体察民间习俗,写下了《即目》“小鼎煎茶面曲池,白须道士竹间棋。何人书破蒲葵扇,记著南塘移树时。”的著名诗句,生动地描绘了平乐民间品茶、饮茶的情趣。 据《平乐县志?1995年版》记载:平乐石崖茶零星分布在县内的青龙、阳安、源头、二塘、大扒(注:现改名大发瑶族乡)、桥亭和长滩(注:现属平乐镇)等乡镇。县内产量以源头镇为最多,以青龙大刚所产石崖茶质量最佳。全县野生石崖茶约有2万多株,年产鲜叶(嫩梢)约2.5-3万公斤,可制成品茶叶6000-7500公斤,产值20万元左右。 据《平乐农业志?1991年版》记载:过去,民间虽普遍了解此茶属凉性、并习惯于骄阳酷暑或操劳重活时饮用,但对其实用价值及其科学哲理尚缺乏全面了解,加上制作方法原始粗糙,茶的质量不佳,其实用价值及经济效益远未得到发挥。至1974年始为平乐县土特产公司茶叶干部吕增文率先挖掘整理,通过他广泛收集民间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的潜心实验验证,并采用桂青茶的制作方法进行加工,获得理想的优质茶。1985年经系统整理撰写出《野生石崖茶》专论,分别在《广西科技报》及全国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科技情报中心站刊物《野生植物研究》上刊登,其本人被邀参加了1987年在遵义召开的“全国野生植物开发研究会”。从此,石崖茶遂于80年代后期即得到社会公认并投放市场,成为本县茶类中最受青睐的新崛起一名牌品种。 平乐石崖茶由于品质优良,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2000年在成都国际博览会上,经过专家、学者,茶痴、茶友异常严格的挑选与评定,平乐石崖茶脱颖而出,击败众多对手,夺得“中国名优茶叶”桂冠;2004年又挤身于“中国-东盟博览会”并成为指定专用茶饮料,并于2011年10月获得“中国-东盟最佳茶文化传播”金奖。2004年入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撰的《共和国之最系列丛书?当代广西之最》,该书记载:“平乐县是目前我国野生石崖茶的最主要产地。该县老蚌生珠石崖茶树约有2万多株,成品茶叶6000-7000公斤。”平乐石崖茶取得的荣誉,为桂林特产又增添了一颗闪亮的明珠,同时也为这一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拯救濒临枯竭的自然资源,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为平乐县广大的山区农民增收服务,广大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齐心协力,攻克了石崖茶人工栽培的难题,从此,石崖茶产业得以发展和壮大。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开始,石崖茶人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目前全县种植面积已达到了1.2万亩。平乐县适宜石崖茶种植的山场土地有97.41万亩,丰富的山场土地资源使石崖茶产业的发展有了坚实的保障。 平乐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有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有一支强大务实的技术服务团队作支撑,相信平乐石崖茶这支“茶苑奇葩”在平乐将开放得更加绚丽夺目,平乐石崖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而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