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族服饰种类繁多,别具一格,最古老的服饰有“托欢”、“扭达”、“普斯尔”、“秀苏”、“恰绕”等。互助土族服饰具有畜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相交融的特征,其中凝聚着土族的民族精神,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宗教文化及民俗文化内涵,显示出很高的历史及民族文化研究价值。   随着时代的...

  撒拉族先民从中亚举族东迁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其服装至今仍保留着中亚游牧民族的风格。撒拉族男子头戴黑、白色圆顶帽,身穿白汗衫,外套黑坎肩,腰系以黑红两色为主的布绸带,下身穿黑、蓝色大裆裤,脚穿布料鞋,寒冬季节则大都身穿白板羊皮短式皮袄或羊毛织的褐长衫,脚着轻便结实、御寒保暖的牛皮毡靴“骆缇”,而富...

  藏族传统服饰,主要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一带的藏族聚居地区。它主要包括措美县扎扎服饰、林芝工布藏族服饰、科迦妇女服饰、藏北安多服饰、巴扎藏族服饰、玉树传统服装、华热服饰等类型。   措美县扎扎服饰历史悠久,其来源在当地有着动人的传说。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扎扎服饰在社...

  藏族传统服饰,主要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一带的藏族聚居地区。它主要包括措美县扎扎服饰、林芝工布藏族服饰、科迦妇女服饰、藏北安多服饰、巴扎藏族服饰、玉树传统服装、华热服饰等类型。   措美县扎扎服饰历史悠久,其来源在当地有着动人的传说。7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扎扎服饰在社...

  抬阁又称“抬角”、“抬歌”、“高抬”、“挠阁”、“脑阁”、“高装”等,是传统节庆活动中的一种民俗巡游表演形式。抬阁起源于中原地区的迎神赛会活动,后逐渐传到东南沿海及西北地区,在清代盛行一时,流传过程中与各地具体情况相结合,形成不同的特色。 抬阁活动中由数名儿童扮作古装...

  青海湖祭海是环青海湖地区规模最大的一种民间祭海活动。祭祀青海湖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唐天宝十年(751)正月朝廷在敕封东南西北四位海神时,将西海海神封为广润公并遣使礼祭,青海湖祭海活动由此延续下来,至今已有一千两百多年的历史。   青海湖祭海于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举行...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夕节”、“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在中国,农历正月是元月,古代称夜为“宵”,所以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名为“元宵节”。 我国自汉代开始即在元宵燃灯,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风俗;至唐代这一风俗更为盛行,“火树银花合,星...

  互助土族地区流传的土族婚礼习俗源远流长。土族婚礼习俗是土族人民通过与自然界的斗争和长期的生产生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在载歌载舞活动中完成的,是土族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婚俗分几个步骤,第一步说媒,第二步定亲,第三步讲礼,第四步就是结婚仪式。结婚的前...

  撒拉族婚礼是撒拉族人生礼仪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礼仪活动。撒拉族传统的婚礼仪式都在每年的隆冬季节举行,从订婚到举行婚礼仪式需要经过相亲、打发媒人、送订婚茶、送聘礼、念合婚经、送嫁、回门等几个程序,大约半年多时间。在撒拉族婚礼中迄今还保留着敬献“羊背子”等古老的突厥民族婚礼习俗。这些习俗已在突厥民族后裔...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盛会,青海省海西蒙古族的那达慕轮流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的德令哈市、乌兰市、都兰市、格尔木市、大柴旦、茫崖等地区举行。海西蒙古族那达慕源于青海湖蒙古族二十九旗的祭祀活动祭海,祭海起始于唐代天宝十年(751),当时皇帝册封青海湖神为广阔公,派遣使臣礼祭。海西蒙古族传统那达...

  热贡六月会是藏族、土族群众中盛行的大型祭祀表演活动,流传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至六月二十五日之间举行,举办活动的村庄有五十多个。   热贡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县藏族村庄特有的传统文化节,已流传一千四百多年,其祭神方式在全藏区是独有的。热贡六月会的...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纳顿”土语原意为“游戏”,关于它的历史渊源,目前还没有发现文字记载。有学者认为,从纳顿节中傩舞傩戏的内容、形式、服饰等考证,纳顿节当起源于元代中期,完善于明代早期。   青海三川地区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七十多个村庄...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代表。 藏医药历史悠久,它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下积累起来的医学经验。它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成书于公元8世纪下叶的吐蕃王朝时代,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旦贡布所著。藏医学和藏族天文历算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庞...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代表。   藏医药历史悠久,它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下积累起来的医学经验。它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成书于公元8世纪下叶的吐蕃王朝时代,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旦贡布所著。藏医学和藏族天文历算结合在一起,是一...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代表。 藏医药历史悠久,它是藏族人民在青藏高原的特殊环境下积累起来的医学经验。它的经典著作《四部医典》成书于公元8世纪下叶的吐蕃王朝时代,由著名藏医学家宇妥·元旦贡布所著。藏医学和藏族天文历算结合在一起,是一个庞...

  湟中银铜器加工工艺已有一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可分为银器和铜器两种加工工艺。银器加工工艺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由于受佛教文化影响,艺人们常用“八吉祥徽”(宝伞、金鱼、宝瓶、胜利幢、法轮、吉祥结、右旋海螺、妙莲)和曼陀罗、妙翅鸟、龙、凤、雄狮、怪兽...

  班玛县藏家碉楼是当地藏民用夯土、石块和木料筑造的别具民族特色的居所。这里的藏家碉楼,藏语称为“夸日”,大致可分为三种:要隘碉、烽火碉、家碉。   班玛县藏家碉楼建筑风格分为4种:木式、石式、石木混合式、新式。多建于向阳坡地,一般都傍山,外形呈阶梯形,“干栏式”建筑。平...

  青海省撒拉族古代民居篱笆楼营造技艺现仅存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东部的清水乡孟达村内。元代撒拉族先民定居孟达村,开始在居处营造平顶房院建筑。至明清时期,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白庄和甘肃省的大河家一带修建了众多的篱笆楼,形成富于地方特色的撒拉族风格建筑群。   篱笆楼整体...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所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佛像、各种法器(如转轮、密宗金刚杵)、香炉等,而尤以藏族刀具最为著名也最为常见。   藏族腰刀刀面净光,刀刃锋利无比;刀把(柄)用牛角、硬木(如枣木)制成,并缠以铜丝、银丝;顶端箍铜皮,并镶以黄铜或錾刻图案。刀鞘也十分讲究,...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历史悠久,特色显著,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四川省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和青海省玉树地区囊谦县等藏民居住区。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尼西乡汤堆村村民具有烧制黑陶的传统手工艺,这一技艺在当地的传承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近年来,在文化旅游开发的环境下...

  同仁刻版印刷技艺产生于元代,早在13世纪末期,名为三旦仁钦的喇嘛师研发了藏经文刻版印刷术。青海省东南部的同仁县还保存着传统的同仁刻版印刷技艺,以家庭传统作坊为形式在年都乎乡卓隆村和郭麻日村进行刻版印刷的手工技艺流传至今。   同仁刻版印刷技艺主要用于印刷经书、书籍、绘...

  藏毯是青海藏族的传统手工织造品。经过三千多年的传承,青海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藏毯织造行业。由于历史和地理环境的原因,安多藏区和康巴藏区在藏毯的编织技艺、图案设计上存在着差异。康巴藏区(玉树地区)较多地保留了传统藏毯的编织技艺,而安多藏区则在图案设计上将藏汉文化融为一体,构思巧妙,色调和谐,风...

  湟中堆绣是流行于青海省湟中县一带的民间刺绣艺术,主要分布在当地的田家寨、多巴等几个乡镇。湟中堆绣是汉藏文化彼此融合的结晶,其历史可追溯到唐代文成公主进藏时期。当时文成公主将中原的丝绸、刺绣带至吐蕃,之后各种织绣技艺逐渐流布到青藏地区,湟中堆绣即是在这一背景下形成发展起来的。明代嘉靖年间,湟中堆绣...

  藏民族历来十分重视书法艺术。藏族书法以字体种类繁多而闻名于世。作为书写最为快捷的实用书体,形体优美流畅的酋体在藏文化流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按照藏族传统的学科分类法,书法属于大五明中工巧明的一个小分支。藏文书法有真、行、草三体,真书用于镌刻,行书用于公文及其他较庄重的手书文字,草书则用于普通记录和...

  石雕亦称“石刻”,是以石材为原料的一种传统手工雕刻技艺。中国的石雕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承沿不绝,流传至今,显示出传统民间工艺的精湛技术、巧妙构思和丰沛创造力。石雕创作一般在大理石、花岗岩、青石、砂石等天然石质材料上进行,在此过程中需运用圆雕、浮雕、透雕和线刻等一系列纯熟的民间雕刻技法。由...

  湟源排灯流传于青海省湟源县城关镇,其产生可追溯至清代嘉庆、道光年间,当时内地客商云集湟源县城,湟源城内商铺为招揽顾客而纷纷制作名号招牌,招牌内插蜡烛,夜晚一点亮便熠熠生辉。后来各商铺的名号招牌制作得越来越精致华美,成为带有底座而形态图案各异的牌灯,横跨街道的大型排灯即是在牌灯基础上改制而成的。 ...

  热贡艺术产生于13世纪的青海黄南藏族地区,并随着隆务寺的兴盛而发展。热贡艺术主要指唐卡、壁画、堆绣、雕塑等绘画造型艺术。热贡艺术以藏传佛教中的佛本生故事,藏族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史诗等为主要内容,同时也包括一些世俗化的内容。热贡艺术凭借其独特的审美观念、独有的原材料和独有的传承习惯在藏传佛教、...

  塔尔寺位于青海省湟中县城所在的鲁沙尔镇南面的莲花山中,距西宁25公里,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寺藏语称“衮本贤巴林”,意为“十万佛身慈氏洲”,简称“衮本”,汉语称“塔尔寺”。酥油花是一种用酥油(黄油)塑形像物的特殊技艺,为“塔尔寺三绝”(酥油花、壁画、堆绣)之一。 <b...

  互助土族自治县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这里地处祁连山东南麓,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错衔接地带。土族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盘绣就产生在这一地区。   土族盘绣艺术主要流传在青海互助县东沟、东山、五十、松多、丹麻等乡镇。在青海省都兰县发掘的土族先祖吐谷浑墓葬中,就出土有类似盘绣的绣...

  轮子秋是土族先民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土族语称为“卜日热”,意为旋转,即转轮轮。轮子秋流行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多在农闲和喜庆节日举行。   关于轮子秋的起源,有一则美丽神奇的传说。相传土族先民先后用青龙和野牛犁地,都不成功;最后用黄牛耕地,获得了丰收。人们制作木车运送...

  南山射箭是流行于青海省乐都县的一项传统体育项目,明代时传入当地,至清代成形,历数百年而不衰。南山射箭比赛方式独特,内容丰富,深受当地汉、藏、回、土等各民族喜爱,是当地全民健身运动的主要形式。每到夏季,乐都南山地区各乡镇都举办射箭比赛,以乡村之间的比赛、擂台赛、邀请赛、集中赛、分散赛等多种形式进行...

  玉树地区赛马会是当地传统的游艺活动之一,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吐蕃盛世,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如今玉树地区无论祭山敬神、迎宾送客还是举办婚事,逢到喜庆都要举行赛马会。   传统的玉树赛马会每年7月下旬至8月初在扎西科草原举办。赛马会以燃柏煨桑这一敬天祭神的古老习俗拉开...

  青海平弦又称“西宁赋子”,广泛流布于以青海省西宁市为中心的海东地区,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   青海平弦以当地方言演唱故事,只唱不说。其表演形式亲切古朴,许多曲调演唱时带有“拉鞘子”,即常说的“帮腔”,观众可通过“帮腔”自然地融入表演,形成特殊的现场效果。青海平弦常...

  青海越弦又名“越调”、“越背调”、“背调”,也记作“月调”、“曲子”或“座场眉户”,主要流传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而以河湟谷地的西宁及其所属的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等最为集中。青海越弦在清代中叶由陕西传入青海,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艺人们大量吸收青海民间小调和古代小曲,从语言、语调、唱腔、风格等方面对...

  青海下弦流传于青海省西宁市及附近的河湟地区,它产生于清代末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这一曲艺形式来源于乾隆时期“流栖所”中盲人的演唱,从清中叶直到清末民初,它一直在盲人中传唱,最后逐渐发展成熟,变成一个独特的曲种,因演唱中以下弦调为主而得名。   青海下弦由一至二人坐唱...

  西宁贤孝流传在以西宁为中心的青海东部农业区,它形成于明代中期,因演出节目多以弃恶扬善、彰孝劝化为主题而得名。   西宁贤孝使用的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有时也加入板胡。演出时男女二人结伴演唱,往往男拉板胡,女弹三弦。若一人演唱,则怀抱三弦自弹自唱。贤孝表演不受环境限制,可...

  河湟皮影戏又称“青海皮影戏”,在当地称为“影子”或“皮影儿”,主要流传于青海省东部地区,少数民族自治州的汉族聚居地也有少量皮影戏班。   河湟皮影戏约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固有的特征。它有独立、成熟的板腔体声腔体系,有专用的弦索音乐曲牌和打击乐...

  马背藏戏创始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甘德县的龙恩寺,主要在果洛州境内流传,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逐渐在甘南、甘孜、阿坝、玉树等周边藏族地区传播。   马背藏戏是在西藏藏戏基础上创立的独特剧种,它以草原为背景,以马背为舞台,始终在马背上再现英雄故事。这一戏剧形式起源于...

  藏戏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剧种系统,由于青藏高原各地自然条件、生活习俗、文化传统、方言语音的不同,它拥有众多的艺术品种和流派。西藏藏戏是藏戏艺术的母体,它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语地区,形成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色达藏戏等分支。印度、不丹、...

  安昭(土语称“那腾锦莫热”,意为围着圆圈跳的舞蹈)流传于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民间喜庆节日和婚礼仪式时用以礼赞祈福的一种群众歌舞。   土族民间有一个关于安昭来历的传说:古代有一个聪明的土族姑娘,为给万民除害,编演了圆圈歌舞安昭,旋转的圆圈舞迷乱了一个叫王蟒的魔鬼的...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西镇的下排村,藏族歌舞十分盛行,其中以尚尤则柔最为突出。   “尚尤”是“下排”的意思,则柔又名“阿什则”,尚尤则柔在下排村已传唱了四百多年,它以歌伴舞的方式表现出下排村民对家乡自然风光的无限热爱。则柔保持了藏族舞蹈的一贯特点的同时,身体...

  藏族螭鼓舞是流传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藏族聚居区的一种大型民间祭祀仪式舞蹈,于每年农历六月举行,旨在祈求神灵、禳灾驱邪,保佑村民人寿年丰、五谷丰登。“螭”是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嘴大能吞海。表演螭鼓舞就是对水龙的祭祀,目前流传下来13套动作。   藏族螭鼓舞表演时,...

  土族於菟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形态,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举行,包含念平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等仪式。於菟又是舞者的称谓。仪式开始时,名为於菟的舞者在赤裸的上身绘上虎豹图案沿村进行表演,挨家挨户跳舞。土族於菟舞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 />...

  锅庄舞是流行于藏族地区的一个民间舞蹈类型。它随着藏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既有反映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劳动状况的歌舞,又有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的歌舞和在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时表演的歌舞。   锅庄舞有古旧锅庄和新锅庄之分,古旧锅庄带有祭祀性质,只能...

  锅庄舞是流行于藏族地区的一个民间舞蹈类型。它随着藏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既有反映打青稞、捻羊毛、喂牲口、酿酒等劳动状况的歌舞,又有表现藏族风俗习惯的歌舞和在男婚女嫁、新屋落成、迎宾待客时表演的歌舞。   锅庄舞有古旧锅庄和新锅庄之分,古旧锅庄带有祭祀性质,只能...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锅庄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也有将之区分成...

  玉树依舞是青海省玉树藏族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历史悠久。自旧石器晚期起,藏族先民就繁衍生息于玉树地区。位于澜沧江、通天河两岸的玉树地区,农业相对发达,人口集中,藏族先民在此长期从事集体性的生产劳动,在劳动中创造了边唱边跳、载歌载舞的玉树依舞。   玉树藏族民间舞...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传统与民俗紧密结合的民间歌曲。其主要流传地在青海东部的汉族聚居地区。因受地理和历史演变的影响,这里的汉族民间小调蕴藏丰富、色彩多样,并以其特有的高原风格在我国民间歌曲中占有独特的位置。   每年春节期间,当地总会举行热烈、隆重的民间社...

  塔尔寺是藏传佛教圣地,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塔尔寺酥油花、壁画、堆绣,被誉为“藏艺三绝”。塔尔寺花架音乐是专为酥油花的制作、展供演奏的音乐。塔尔寺设有专门制作酥油花的上、下酥油花院,“花架”乐队是专为酥油花的制作、展供设立的僧侣乐队,有属于上花院的杰宗增扎和下花院的果芒增扎两支乐队,是青海地区藏传...

  佛教音乐是佛教寺院在各种法事活动和节日庆典中使用的音乐。佛教约在东汉明帝年间传入中国,来自印度与西域的佛教音乐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因吸纳中国民间音乐的艺术因素而具有了独特的面貌,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既含有中国的民族音乐曲调,又含有印度和西域少数民族的音乐曲调。佛教直接应用的音乐赞呗又...

  藏族扎木聂弹唱是青海藏区影响最大的弹唱艺术,主要流行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的共和、同德、兴海、贵南、贵德等县。   扎木聂是藏语,意为“悦耳的琴声”,它在藏族民间流传甚久,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藏族扎木聂包括四弦琴、十六弦琴、二十弦琴、六弦琴等,其中以六弦琴最为普遍...

  宴席曲流行于青海省门源县,它与回族迁徙到门源有着直接关系。据老人们回忆,宴席曲成形至今已有三百年的历史。   宴席曲系由宋代宫廷的“燕乐”名称转化而来,主要在婚礼宴席上演唱,同时有动作相伴,故也被称为“宴席舞”、“菜曲”。其表演形式活泼灵便,歌舞并行,有说有唱,主要内...

  藏族民歌是藏族地区主要的民间音乐形式,它可分为山歌(牧歌)、劳动歌、爱情歌、风俗歌、诵经调等类型。山歌在卫藏地区称为“拉鲁”,康巴地区称为“鲁”,安多地区称为“勒”,是一种在山野里自由演唱的歌曲。劳动歌在藏语中称为“勒谐”,种类甚多,几乎在各种劳动中都有特定的歌曲。爱情歌包括情歌和情茶歌,风俗歌...

  藏族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大方言区,结合地形而形成三块文化特色区域。拉伊是流传在青海、甘肃、四川等广大安多方言藏区的一种专门表现爱情内容的山歌艺术,它的分布以青海湖环湖地域和黄河流域(以海南、黄南两州)为中心而向四方辐射。   拉伊脱胎于藏族山歌,公元7世纪三大藏区的...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甘、青、宁及新疆四省区的回、汉、土、东乡、保安、撒拉、藏、裕固等8个民族,并一律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只能在村寨以外歌唱的山歌品种,通称“野曲”(与“家曲”即“宴席曲”相对),又称“少年”。其传唱分日常生产、生活与“花儿会”两种主要场合。“花儿会”是一种大型民间歌会,又称“唱山”。 ...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甘、青、宁及新疆四省区的回、汉、土、东乡、保安、撒拉、藏、裕固等8个民族,并一律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只能在村寨以外歌唱的山歌品种,通称“野曲”(与“家曲”即“宴席曲”相对),又称“少年”。其传唱分日常生产、生活与“花儿会”两种主要场合。“花儿会”是一种大型民间歌会,又称“唱山”。 ...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甘、青、宁及新疆四省区的回、汉、土、东乡、保安、撒拉、藏、裕固等8个民族,并一律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只能在村寨以外歌唱的山歌品种,通称“野曲”(与“家曲”即“宴席曲”相对),又称“少年”。其传唱分日常生产、生活与“花儿会”两种主要场合。“花儿会”是一种大型民间歌会,又称“唱山”。 ...

  花儿是广泛流传于甘、青、宁及新疆四省区的回、汉、土、东乡、保安、撒拉、藏、裕固等8个民族,并一律使用当地汉语方言,只能在村寨以外歌唱的山歌品种,通称“野曲”(与“家曲”即“宴席曲”相对),又称“少年”。其传唱分日常生产、生活与“花儿会”两种主要场合。“花儿会”是一种大型民间歌会,又称“唱山”。 ...

  阿尼玛卿雪山,藏语称“玛卿岗日”,海拔6282米,系昆仑山支脉,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西北部。雪山山势巍峨磅礴、冰峰雄峙,山色壮丽。在藏民心目中,阿尼玛卿雪山是雪域藏区二十一座神圣雪山中的一座,是世界九尊神山之一(九位开天辟地造化神之一),也是观音菩萨的魂山,雪域藏区护法神和格萨尔大王的...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藏族婚宴十八说是流传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藏族聚居地的一种民间口头文学。它伴随藏族婚俗而形成,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   民间有一种说法——“婚宴进行十八昼夜,婚礼祝词有十八道程序”,即婚宴十八说的真实情况。婚宴十八说始终贯穿于婚礼之中,大多为说唱,都是即兴表演的,一般...

  康巴拉伊源自藏族古老的口头传统文学,是藏族传统韵文体说唱形式,由12部分组成,在康巴及其周边地区广泛流传,是藏族青年男女表达感情的重要形式。藏族青年从相识、相爱到最后终成眷属或分手的整个恋爱过程,都可以通过它来表现。   康巴拉伊说唱内容经整理分为祭歌、颂歌、引歌、启...

  青海海西蒙古族英雄史诗汗青格勒主要流传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蒙古族聚居的地区。“汗青格勒”蒙古语叫“图吉”,由“图吉齐”(说唱艺人)演述,是蒙古族劳动人民创作的口头文学。史诗汗青格勒以形象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蒙古族英雄汗青格勒通过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先后降服蟒古斯和凶恶的汗王,从魔窟中解救出受苦受...

  《拉仁布与吉门索》是土族民间长诗,用土族口语创作并演唱,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在群众中相沿传袭,至今仍为活态的口头文学形式。   这部民间文学作品用生动的形象、深沉悲壮的语言及讲唱的形式记述了穷人拉仁布和牧主的妹妹吉门索的爱情悲剧,两人从雇主关系发展到热恋关系。由于吉门索兄...

  • 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所在区域:

  传唱千年的史诗《格萨(斯)尔》流传于中国青藏高原的藏、蒙、土、裕固、纳西、普米等民族中,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   《格萨(斯)尔》是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史诗中演唱篇幅最长的,它既是族群文化多样性的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