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瑞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州鼓词是浙江第二大曲种,源于明末清初,属于说唱相间的地方曲艺。温州鼓词咬字吐音以瑞安城关方言为标准音,又称瑞安鼓词。温州鼓词可分为大词和平词。大词,又称经词,在庙宇中演唱,形式颇似祭祀仪式。平词,指演唱历史传书、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的鼓词。...

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瑞安东源木活字印刷术是我国已知唯一保留下来且仍在使用的木活字印刷技艺,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木活字印刷术分为刻字、检字、排版、校对、印刷、打圈、划支、填字、分谱、草订、切谱、线装等二十道工序,完整再现了古代活...

藤牌舞是以藤牌为主要道具的古代练兵舞,源于明嘉靖年间抗倭战争中,为民族英雄戚继光所发明。由于藤牌兵在抗倭战争中功绩卓著,百姓很喜欢看藤牌兵操练,于是瑞安人把练兵中讨人喜欢的情节组成藤牌阵,在清明庙会时表演,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表达去邪保太平...

夹缬是中国最古老的“三缬”(绞缬、蜡缬、夹缬)之一。蓝夹缬技艺可上溯至秦汉,现为浙南地区独有,曾长期而又普遍地流传于温州市各县(市、区),至今完整保留不多,瑞安尤以花版雕刻、靛青染料炼制技艺见长。其原理是将两块刻有纹样且能互相吻合的型版夹住...

王燛薪堂中医正骨疗法,由王氏祖先王宗茂创自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迄今已传9代。王燛薪堂中医正骨疗法主要通过摸、接、端、提、按、摩、推、拿等祖传“正骨八法”,结合牵引固定,治疗四肢骨折、脊椎骨折、婴儿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中老年人股骨颈骨...

瑞安老酒汗酿造技艺起源于宋代,明清时期瑞安酿造业已相当著名,不仅畅销本地而且销往福建,酿造技艺普遍流传于各酱酒坊。瑞安老酒汗由采集黄酒煎蒸时所凝结的汗珠状液体而得,因浙江一带称黄酒为老酒,故名“老酒汗”。瑞安老酒汗酒精度64度,品质清冽淳芳...

陈十四信俗是浙江、福建、台湾三地流传最久远、区域最广泛的民间信仰习俗。陈十四信仰起于唐代,到明代得到进一步发展,清代有温州鼓词艺人将其斩妖除魔、扶危救困的事迹改编成鼓词《南游传》,即娘娘词,使民众祭祀陈十四娘娘的活动扩大了影响。浙江南部与福...

瑞安芳庄乡南屏纸生产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唐代,延续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芳庄乡现存水碓造纸作坊群的生产工艺流程仍为原始古老的传统方式,与明崇祯年间出版的《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造纸工艺非常相似,可谓“造纸术的活化石”。瑞安南屏纸以水竹、单竹...

瑞安纸马雕版印刷术是取棠梨木板刨平后,锯成20厘米见方的版型,然后在版面雕刻佛、道、儒教人物及民间俗神等图案成为雕版,后经上墨、覆纸、刷拭、揭纸等工序而成纸马。纸马,为祭祀所用。瑞安地处浙南,先民与外界交际甚少,向有“瓯俗多敬鬼乐神”的传统...

温州石雕是以温州地区出产的华严石(叶腊石)等为主要材质,根据石料的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综合运用镂空、圆雕、浮雕、浅刻等工艺技法和俏色等艺术表现手法进行雕刻造型的传统民间工艺。见于晋代,王羲之任温州太守时,就曾使用永嘉华岩石雕制石砚。唐宋时期...

卖纻也称卖技,是浙南部分县(包括瑞安、平阳、苍南)民间一种口头贺年演唱艺术。瑞安飞云江下游南岸卖纻历史悠久,始于唐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每逢春节,乡村里的“卖纻”先生便组织“班子”到有喜事的乡亲家中,手提灯笼演唱。唱词以七字句为主,方言...

瑞安高腔历史悠久,至今已有300多年,是温州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作为温州南戏的嫡传,由南戏“四大声腔”中“弋阳腔”于明末清初发展而来,兴起于清乾隆年间,民国时期开始衰落。新中国成立后,知名戏班“阿柳班”的高腔血脉始终保存在瑞安仙降、湖岭一...

  东源村位于浙江省瑞安市西南部,据当地《太原郡王氏宗谱》记载,元代初年,隐居在福建省安溪县的王法懋开始把木活字印刷技术引入族(宗)谱编修事业,“梓辑”(运用木活字印刷编修宗谱的工艺)之艺由此问世,历代相承不绝。明代正德年间,王法懋的部分后裔由福建迁入浙江平阳。清代乾隆元年(1736),王法懋五世孙...

  温州鼓词是流行于浙江温州及其毗邻地区的一个曲艺品种,俗称“唱词”。因过去的艺人多为盲人,故又称为“瞽词”或“盲词”。它用温州方言表演,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清代中期已见流传。   温州鼓词的表演形式说唱相间,唱腔音乐为板腔体,基本曲调为“吟调”,节奏整...

  藤牌舞是流传于瑞安市的一种以藤牌为主要道具的模拟古代练兵的传统舞蹈。过去,因舞蹈时摆阵多、滚翻多,在群众中又有“打藤牌”、“藤牌阵”、“藤牌滚”的称谓。   明嘉靖三十一年至四十年(1552—1561)间,瑞安曾先后六次遭倭寇劫掠烧杀。镇守闽浙的名将戚继光,创练浙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