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特产

宁化牛角椒

宁化牛角椒成熟果色泽鲜红、着色均匀,干椒色泽暗红、皮薄透亮,含油量高,辣味香浓、辣度中等。

漳平青仁乌豆

漳平青仁乌豆产于福建省漳平市,栽培历史近百年,据说在解放前由漳平新桥农民从漳州某中药店买到少量种子试种繁殖培育而成,1956年被列为全国名贵大豆良种(《漳平县志》1990年)。漳平青仁乌豆引进种植已百年,被列入福建省大豆地方品种(《福建大豆地方品种志》)。主产地海拔170-300米,主产区属河谷冲积地,土壤疏松肥沃,温光充足,适宜大豆生长。该品种属秋大豆类型,有限结荚习性,茎直立,株型收敛,叶色浓绿,花紫色,茸毛棕色,荚熟时黑褐色,籽粒扁椭圆形,百粒重23-25克。一般立秋前播种,生育期105天左右。种皮黑色,子叶绿色,种脐黑色,脐中带有一条白色小勾线,形成了漳平青仁乌豆的显著特征。 青仁乌豆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其营养丰富,种皮颜色乌黑,内仁碧绿,花青素含量高达30毫克/千克以上,品质上乘。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食用滋补保健,具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等功效,故又名“清凉乌”,可入药,在《本草纲目》中仅用乌豆作单方治病的处方就达59条之多,涉及内科、妇科、外科、五官科以及药物中毒等,用途广泛,通常作为清凉性滋补强壮药来应用,也可制做凉茶,还是很好的食品佐料,如青仁乌豆炖猪脚是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保健佳肴。在市场上倍受青睐,售价每公斤30-40元,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漳平水仙茶

漳平水仙茶于民国初期,从闽北建阳一带引进种植已近百年(最早产于双洋中村,由邓观金从建瓯水吉引种栽培,已有80多年的生产历史——1990年县志),逐步取代当家品种“菜茶”。漳平水仙茶制法与闽北水仙制法相仿,同时也结合了闽南铁观音制法。用一定规格的木模压制成方形茶饼,称为“水仙茶饼”。具有香味独特、幽兰似桂,汤色金黄透亮,叶底肥厚黄亮,并具有较好的保健等功能。水仙茶饼创制于上世纪三十年代,源于双洋镇中村,是乌龙茶类唯一紧压茶,品质珍奇,风格独一无二,畅销于各地,并被中国茶叶博物馆收藏展示(2000年)。 由于水仙茶品质优异,一直得以保持发展,成为我市优势农产品之一。并且在继承传统生产的基础上,开展新工艺应用研究。引进推广了空调制茶、微波干燥、冷冻茶生产等多项茶叶新技术,使品质不断提高,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茶叶生产已成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山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2003年以来主要生产漳平水仙茶4家企业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漳平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 (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涵盖漳平水仙茶主产区。2008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把漳平水仙茶综合生产标准化列入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漳平水仙茶在评比中多次荣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

明溪肉脯

明溪肉脯干是著名的“闽西八大干”之一,独具客家风味,历史悠久,驰名中外,主要选用当地饲养的猪后腿精肉为原料,采用独特的加工技术制作而成,醇香韧爽,红润剔透,咸中微甜,乃肉脯干之珍品,称居“闽西八大干”之首,具有明显的地方独特风味。

闽笋干

福建盛产竹,闽西、闽北山区都盛产竹笋和笋干。永安市“中国笋竹之乡”,早在明代之前永安当地就已加工生产笋干,其出产的闽笋干独以芳香嫩脆闻名,被列为“闽西八大干”之一,又称永安贡笋干、白笋干。

尤溪金柑

尤溪金柑,又名金桔、金弹。每年立冬过后逐步成熟,寒冬腊月正是上市旺季。果实成椭圆形,颗粒金黄、润泽、如拇指头大小的果子是金柑属中果形较大、品质上乘、经济价值最高的一种。尤溪金柑果皮光滑亮泽,果肉结实饱满、脆嫩多汁、甜酸可口、清香宜人、令人回味无穷。

永安莴苣

莴苣,又名春菜、麦菜,分为叶用和茎用两类,永安莴苣为茎用莴苣中的优级品。其肉质中水分大于94%,粗纤维小于0.5/100g,可食用率高达75%以上,肉质色泽翠绿、入口脆嫩无渣、香气浓郁。

福建乌龙茶

乌龙茶是明清时首先创之于福建的一种半发酵茶,19世纪初乌龙茶的产制亦由福建扩展至粤东及台湾。福建乌龙茶产品花色具备各自的品质特征,细分为闽北水仙、闽北乌龙、闽南铁观音、闽南色种、武夷岩茶和安溪铁观音等系列产品。

清流豆腐皮

清流豆腐皮以清流本地产大豆为原料加工制作而成,是清流传统特产,更是因其品质独特,名闻遐迩,蜚声海内外。近年来,清流县被誉为“豆腐皮之乡”,先后获得省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展销会金奖、第二届海峡两岸林业博览会金奖、市名优特新农副产品展销会金奖。

安砂淮山

在我国,淮山栽培历史悠久,种植分布广泛,主产于河北、河南、山东、福建等地。据考证,永安清代之前就有种植淮山,其种植最早即起源于安砂镇。20世纪80年代培育出两个安砂淮山的优良品种——“安砂小叶薯”和“安砂大叶薯”。安砂淮山是永安的特色优势产品,素以肉色雪白、质地细腻、韧性强、粉性足、食味糯香、口感好等特点而闻名,在全国淮山市场上有较高的知名度。

大田肉兔

大田肉兔体型健壮结实,清秀紧凑,黑毛、黑皮、黑眼、黑耳、黑爪等“五黑”的明显地域体型外貌特征,皮厚微带黑色、脂肪薄,瘦肉率高,肉质细嫩,皮肉层分明,高蛋白、高卵磷脂、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富含各种矿物质、维生素等特点,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绿色安全,无污染。

河龙贡米

在闽江、韩江、赣江的“三江”之源,在动植物生长的地理“黄金分割线”——宁化县,勤劳朴实的客家人,将精耕细作的习惯传承了千年,也将河龙贡米打造成“米中珍品”,早在宋代时就列为皇家贡米。河龙贡米素有米粒长,色泽洁白,透明有润泽。饭软而不粘,凉饭不返生,米饭有清香味,营养丰富等独特的质量和风味特色。

泰宁铁皮石斛

泰宁铁皮石斛是产自泰宁丹霞岩壁兰科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分类上属被子植物门、单子叶纲、微子目、兰科、石斛属。泰宁铁皮石斛,泰宁俗称“吊吊兰”,又称泰宁岩斛,属于典型的“红杆”软脚铁皮石斛。

永安金线莲

金线莲,别名金丝线、金耳环、乌人参、金线虎头蕉、金线入骨消、金线草、金线石松、金石蚕、少年红、小叶金耳环、麻叶菜等。 金线莲属植物有30多种,一般分布在海拔300~1200米的丘陵地。

龙池砚

笔墨纸砚,琴棋书画;点石成金,砚里传承;在福建将乐这样一个人杰地灵、气候宜人的环境下诞生的“龙池砚”,其集自然之精华、工匠之巧手,祖传工艺手工雕刻。一方砚台,从其选料到因料构图,从整体布局到细致刀工,精雕细作,历久弥新;它质地缜密坚如磐石,又坚中带柔呵气成墨,被誉为文房瑰宝,始于唐,兴于宋,久负盛名,素有“闽砚精品”之称。大自然的馈赠加之能工巧匠的雕琢,龙池砚被一代一代人传承,砚台含蓄朴实的品格也影响着一代代将乐人,一方水土,一方人;一方砚台,一方情。

永安鸡爪椒

永安鸡爪椒,品种名称为七叶鸡爪辣椒,属长椒类,是福建省永安市特产蔬菜,其产品以“果皮绿色、光滑、光泽性强,果直、空腔小,肉质脆、嫩、微辣”等特点深受消费者青睐。永安鸡爪椒,种植历史悠久,清超中期,永安就引入辣椒在当地种植,其中品种之一因果形呈直条锥状,形如鸡爪,被当地人称为“鸡爪椒”,且十分适应当地生长种植。目前在福建省永安全市现辖行政区域内均有种植。永安鸡爪椒集果皮翠绿、果肉薄、嫩脆、微辣、芳香、抗病虫、产量高等特点为一身,可适用于熟食、干制或泡制等,为青果食用品种,是辣椒中的上乘佳品。

清流溪鱼

清流溪鱼,产于清流县溪河,包括草鱼、鲤鱼、白刀、鲶鱼等达60余种,尤其盛产鳜鱼、河鲶等名贵鱼类。 清流是纯客家县,对鱼的敬仰尤为隆重。逢年过节鱼是必备的菜肴,在杀鱼的时候还要将鱼尾砍下,贴在门上,寓意着年年有“鱼”(余)。每年的端午节这天,人们来到河边,从河里叉起一条条鲜鱼,架起铁锅,烧起篝火,用河水煮着鲜鱼,喝着米酒,祭天求雨,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有“鱼”(余)。

尤溪绿竹笋

尤溪绿竹笋营养价值很高,是天然的保健食品。它含有多种氨基酸和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膳食纤维含量高,不含脂肪,具有清凉解毒、降压、消食、促进排泄之功效,常食绿竹笋有助于排除体内毒素,具有防癌、减肥的功效。尤溪绿竹笋烹制方法很多,荤素两宜。烧、卤、炒、焖、炖、煮、煨均可,还可煲成美味的汤。用它烹制的菜肴香气四溢、滋味鲜美。其实,对于笋之美味,历代赞美文字很多。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称赞“饱食不嫌溪竹瘦”,清代名画家郑板桥称赞它“江南鲜笋赶鲫鱼”,清末艺术大师吴昌硕则道:“客中常有八珍尝,哪及山家野笋香。”

建宁黄花梨

建宁黄花梨属砂梨系统,具有果大皮薄,果肉洁白,质地细腻,嫩脆化渣,汁多味甜,香气浓郁,耐贮性好等特点,是南方砂梨系统中的优质产品,享有“南果梨王”之称,深受人们喜爱。

清流黄羊

清流黄羊以其体型好、羊肉肉质细嫩、胆固醇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味道鲜美,膻味轻、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无污染,被认定为绿色山羊,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多种氨基酸的营养保健食品。清流黄羊以其体型好、羊肉肉质细嫩、胆固醇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味道鲜美,膻味轻、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无污染,被认定为绿色山羊,是理想的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多种氨基酸的营养保健食品。

三元草珊瑚

三元区是草珊瑚的原产地,以盛产三元草珊瑚著称,享有全国唯一“中国草珊瑚之乡”之美誉,也是我国野生草珊瑚分布最多的中心产区。三元草珊瑚以其茎秆粗壮、叶面蜡质光泽度高,叶片清香浓郁、主要药用成分异嗪皮啶含量高,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

郑湖水柿

郑湖水柿与其它地方的水柿产品相比,其果实具有:单果大(其它地方水柿的平均单果重只有140~200克、最大单果重400~500克;而郑湖水柿的平均单果重达200克以上,最大单果重可达600克),果型美、色泽鲜艳、肉厚无核,汁多味甜,脆柿清脆香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6.9%~20.5%(其他地方的水柿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只有14%左右),总糖(以葡萄糖计)达13.6 g/100g ~14.5g/100g 。制成的柿饼甘柔如饴、形似圆月,果肉透明、肉质柔软、富有弹性、清甜芳香、霜白、质优。

吉山老酒

吉山老酒精选上等糯米为主要原材料,采用独特的制酒工艺,精心酿制而成,酒制成后需窑藏三冬方可饮用,所以又称“三冬老酒”。其酿造手法独特:一是采用当地廖溪软水;二是红曲质优足干;三是精选优质糯米,糯米炊熟后粒粒散开,不结团、凉冷透心;四是酒坛须不染杂质,密封不漏气。所酿成的酒含有葡萄糖、醛等多种营养成分,长期饮用具有健胃等功效,并可做为煮鱼、煨肉的优质提味作料。

宁化薏米(宁化糯薏米)

宁化薏米(宁化糯薏米)是宁化县传统的特色农产品,历史悠久, 素以糯软甘甜、粘稠鲜香、柔韧爽滑等质量特色,扬名四海,蜚声海内外。

清流鲜切花

清流鲜切花花苞大而饱满、花色艳而有光泽的,花形完整优美,花径粗壮,切花率高。加之清流特有的人文、悠久的历史塑造出清流鲜切花的独特魅力。所以便有了明初张大受的“驻马清流香气吹,东风渐进落花时。可怜踯躅关山路,才见江南第一枝”的赞誉诗吟。

安砂鱼

安砂鱼:草鱼:体型修长,鳞片较大,背部深青灰,腹部银白,胸、腹鳍略带金黄,肉质紧密;鳙鱼:头大体肥,腹部银白,两侧有明显深黄色或黑色的小斑点,肉质细嫩;鳜鱼:体色黄绿,两侧暗棕色斑点明显;肉质滑嫩;翘嘴红鲌:背部隆起明显,体背青灰色,各鳍灰黑色,肉质细腻、味鲜。

建宁通心白莲

建宁地处闽西北内陆山区,素系“莲乡”。莲子在建宁已有一千多年种植历史,曾是“贡莲”。被列入福建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据清乾隆《建宁县志》记载:建宁秀山丽水,玉润流馨,香泉道道,十里菡萏,极为旖旎。城西龙山,玉泉水冷,百口莲池,岁产“贡莲”千斤,为吾国第一。

溪源明笋

明笋发源于建宁县溪源,始于宋朝,据记载有一千余年的历史,一般采用木桶压制。记载:溪源大岭人陈让龙,性聪慧,是个木工师傅,他发现笋用木桶压制,可保留较长时间不变质,就在自家竹山挖笋做笋榨压笋。清明时节压榨,白露时节开仓晒笋,也可到来年开仓晒笋。由于其笋可保留到明年食用而质味不变,所以叫做明笋。

福建百香果

福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气候,种植百香果的地区都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当地的土壤环境和降雨量与广西类似,所以出产的百香果在品质上近似于广西百香果,被称为百香果中的后起之秀。

大田槐猪

1958年前,大田县城关农家均养本地槐猪。大田槐猪是大田县农户饲养的主要猪种,饲养历史悠久。相传大田县交通不便,大量农副产品难于外运,群众不得不以大米、细糠、甘薯等精料喂猪,促进体脂肪沉,经长期选育形成了早熟易肥、肉质细嫩和产脂率高的大田槐猪猪种,以解决当地人民的主要食油问题。

孔坑茶

孔坑茶,外形条索细紧卷曲,色泽灰绿润,内质香气浓郁、栗香显,滋味醇厚甘爽,汤色黄绿,叶底尚嫩匀,是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的特产。孔坑茶茶树是宁化县的原生茶树,为小乔木,中叶类,中生种,植株较高,主干较明显,分枝较密。芽叶茸毛较少,叶齿稀钝,叶形呈长椭圆状,叶色黄绿,叶质较软。孔坑茶于谷雨后立夏前选晴天采摘,是适制红茶、绿茶以及乌龙茶的优质原料。

闽北花猪

闽北花猪被毛细、稀、短,头中等大小,额有深浅、形状不一的皱纹,耳前倾下垂,颈短厚,背腰宽,背多凹陷,腹大下垂,臀宽而稍倾斜。毛色为黑白斑块相间,分布不很一致,有的除四肢、腹下部及尾端为白色外,其余均为黑色;有的胸部、腹部、肩胛部和四肢、尾端均为白色;有的肩部有宽窄不一、两侧相连或不连接的白色环带,俗称“花背甲”。

德化黑兔

“德化黑兔”又称德化黑毛福建兔,属小型皮肉兼用兔,至今仍有打洞穴居的习性。泉州除了有华南兔外,还有一种泉州本地特有的驯养家兔“德化黑兔”。它的长相和小白兔不同,黑耳、黑眼、黑爪、黑毛、黑尾巴。

赖坊花生

赖坊花生,始于明代,据清朝道光版《清流县志》(光绪版)物产篇记:“三月栽,引蔓不甚长,俗云:花落在地,而生之土中,故名”的,记述。地处清流县境域最高山峰,海拔为1705.7米的大丰山脚下的赖坊乡,因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又处南北气流的交汇带及独特气候和土壤条件,使其富含矿物质锌、硒和维生素E。赖坊花生外形纹路清晰,壳薄易剥,细长个小,仁大皮红,嚼之有甜味,煲汤,香气浓郁,汤色鲜红,滋味鲜醇。因红衣红肉,细细长长(多为3-4仁),营养丰富,客家人视其为“圣果”。生产出的红衣花生品质优良,以其独特的加工方式,酥脆的产品口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调和脾胃,补血养血、生发乌发等多种功效,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2012年被列入为福建省地方稀有品种保护。赖坊花生是清流县近年强势崛起的一个特色农业项目。清流县政府十分重视赖坊红衣花生产业,出台了相关扶持政策,加大了品牌建设力度,产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2012年11月赖坊花生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附加值明显提升。近年,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以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全县发展赖坊红衣花生种植5000多亩,平均年产值3540万元,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项目。赖坊红衣花生产业目前将种殖、生产、加工与生态旅游观光、红色旅游观光结合起来,丰富清流旅游产品、促进清流旅游业的发展,而且大大提高赖坊红衣花生种殖业的影响力。

将乐竹荪

将乐竹荪系棘托竹荪(Dictyophora echino-volvata Zane,Zheng et Hu)。将乐人民采食野生竹荪历史悠久,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规模化人工栽培。将乐县地理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84%,境内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土壤钙含量高,水质洁净微酸,矿化度低;栽培区域分布于林间河谷盆地,日夜温差大;毛竹屑、芦苇、谷壳等栽培原料丰富,采用覆盖厚土、菌球帽顶破口采收等独特栽培方式,形成将乐竹荪特异品质。经测定,将乐竹荪菇体大,干品菌柄长度17~20厘米,直径(中部)2~3.3厘米,口感脆,香气浓郁,贮藏过程不易变色。1987年将乐县的退休医生郑则润在海拔四五百米的山涧竹林中18平方米栽培成功,当年将乐县把室外栽培竹荪列为小星火项目开发,并对资金、菌种、技术培训、山场、销售作了专题研讨,发动农民开发生产,形成生产能力。自郑医生引进竹荪栽培至今已28年的历史,以往竹荪栽培产量低,品种混杂,随着科技含量的提高和新品种的引进,以农林大的D89和三明真菌研究所的D1为当家品种,栽培模式也由搭荫棚栽培向槟榔芋套种竹荪立体模式发展,竹荪栽培获的了可喜的变化。目前,有制种户38户,种植面积8000多亩,鲜菇产量8000多吨,产值达1亿元以上,是食用菌主推品种。

顺昌海鲜菇

顺昌生态环境优越,森林覆盖率高达78.8%,阔叶木屑、杉木屑等原料资源丰富,结合先进的栽培技术工艺,采用优质地下水作为栽培用水,形成了顺昌海鲜菇的独特品质。外在感官特征:子实体丛生(每丛60~80根)、白色;菌柄洁白、实心、棍棒状、长度110~160mm、直径9~16mm;菌盖光滑呈半圆形、表面有斑纹、直径8~17mm。顺昌海鲜菇口感细腻,质地脆嫩、有弹性,具有明显的海鲜味。顺昌是福建省食用菌主产区,据《顺昌县志》记载:1980年以后开始人工培育海鲜菇,是顺昌农业的主导产业之一。2014年,全县海鲜菇1.8亿袋、产量5.4万吨,产值6.5亿元。顺昌海鲜菇销往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浙江、新疆、云南、福建等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00多个大中城市,并远销到欧洲、美国、越南、香港等境外市场,占全国同类产品市场份额的80%以上,在全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近年来,顺昌县大力扶持食用菌产业及产业园建设,也涌现一些海鲜菇生产龙头企业,如:福建神农菇业股份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海鲜菇生产企业,现总投资3.6亿元的神农菇业产业园。2013~2015年,该产业园被确定为福建省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其“神农白雪”是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产品。目前,顺昌县正通过龙头企业带动,着力推动海鲜菇产业做大做强,努力实现“现代农业、绿色工业、富民产业”的发展目标。

清流雪薯

清流县是著名的客家祖地之一,全县客家风情浓郁。明朝修编的嘉靖道光清流县志记载:“藷藇,俗谓之雪薯。一种生山中,极紧实,味美益人,谓之雪薯”。《清流县志》记载,雪薯在传统节日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除夕夜各家普遍以鸡、雪薯或萝卜燉肉为食料,团圆过年。清流县种植和食用雪薯的历史悠久。人们在长期的栽培中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栽培方式,形成了独特的品种特性和产品特征。清流雪薯植株生长势中等,叶三角形,基部为戟形,先端渐尖,顶叶绿色,成叶深绿色,叶缘微波,叶面不光滑。雪薯个体粗大,浑圆、均匀,表皮黄褐色,少须根,质坚实、粉性足、肉洁白,切口黏液多,味鲜质细腻。在周边地区堪称首屈一指,是薯中上品。清末明初,清流雪薯就因品质上乘而声名鹊起,进人了京城。清流县是福建省雪薯最大主产区,种植历史悠久。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农户规模化种植,有力地促进了清流县雪薯的规模化生产,栽培面积4800亩左右,年产近万吨,是当地主要的经济作物,已成为本县的名、优、特农产品之一。

明溪金线莲

明溪金线莲为兰科开唇植物花叶兰属多年生珍稀中草药, 鲜品叶面墨绿色中有金黄脉网,叶背淡紫红色,卵圆形叶,第三片叶1.5~2.4cm×1.5~2.4 cm,平均单株重1.3~1.6g,折干率≥7%。烘干品平均叶宽1.5~1.8 cm,叶长1.5~2.2 cm,平均单株重0.10~0.16g,具有该品种固有的甘醇香气。明溪金线莲干品粗多糖、总黄酮含量较高,分别达81.12mg/g和5.09mg/g以上,具清热凉血、除湿解毒、平衡阴阳、扶正固本,生津养颜、调和气血、五脏之功效。 从古至今的明溪人十分看重金线莲独有药用、保健功能,将其冠以“药王”、“金草”、“神药”、“乌人参”等美称,千百年来是民间首选常用草药之一,居民们争相储藏;明溪原有“路隘林深苔滑”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金线莲生长,金线莲布及境内各大大小小的山涧、连绵起伏的深山老林中,资源尤为丰富。《明溪县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11月)卷三十一第五章第一节“中草药资源”(第881—882页)“三、全草类(106种)”。其中就有金线莲的记载。 明溪金线莲在自然界的蕴藏量很稀少,1990年被福建省政府列为濒危药用植物。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突破“明溪金线莲”从野生--组培--田间仿生规模化种植的世界性技术难题,成功开发了明溪地道金线莲珍稀药用植物的组培种苗,并进行仿生规模化种植试验,掌握了在现有气候条件下不同季节的仿生栽培技术。明溪县建立了集金线莲组培、种植、生产、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基地,年可种植明溪金线莲200000万株,年生产量200吨。

宁化米仁

米仁,又称薏苡,薏苡仁,薏米等,因宁化客家裕“薏”与“玉”同意,为便于区分,宁化将薏苡仁称米仁。是我国古老的栽培作物,在宁化种植历史悠久,明崇祯版《宁化县志》中便有薏苡的记载。古时宁化人称其为“弥陀粟”。米仁可药食兼用,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仁属上阳明药,能健脾益胃。在客家祖地—宁化的传统宴席习俗中,菜式以“八大碗”最为普遍,其中最后一道压轴菜便是米仁红枣汤,几乎每宴必有,相传已有数百年之久。 宁化年种植薏米2000公顷,年总产量6000-7000吨,年产值7500-8000万元。现已在城南、石壁、淮土等3个乡镇建立薏米品种认定和丰产性栽培试验示范基地千亩片。2012年,宁化地方品种“翠薏一号”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进一步打响宁化米仁品牌,提升宁化米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2012年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13年获得“中国道地优质药材种植基地”称号,2014年获得“中国薏米之乡”称号。宁化米仁以其煮食汁浓无渣,食味甘甜爽滑而深受消费者喜爱,久享盛名,产品远销广东、上海、江浙及本省闽东、闽南等地。深受广大批发商、零售商和消费者的青睐。 宁化米仁色白、饱满、圆润、光滑,腹沟深宽;宽卵形,千粒重为58-68g,外观尺寸为4-6mm×3.8-5.5mmm。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淡,味微甜;煮后糯软、粘香、细腻、软滑、气馨甘爽,具有“糯、甘、稠”等典型特征。含粗蛋白质13-17%,薏苡仁油2-3%,氨基酸总量14-16%。

德化淮山

德化淮山,俗称寸金薯、薯仔,种植历史悠久,主产区位于素有“闽中屋脊”之称的戴云山脉,海拔500-1200米,温差大,雨水充沛,长期的人工选留种形成了独特的优良品种寸金薯。在当地享有“天下百薯,不如寸金薯”美誉。德化淮山块茎表皮淡褐色或淡黄色,长条圆型,龙头短,薯长50-80cm,须根多,切口乳白色,有浓稠黏液,蒸煮易熟烂,薯味清香,口感松嫩,粒状感明显,具有“色味极珍品”的独特品质。 德化淮山主栽品种“寸金薯”,早在清朝《德化县志》(清?乾隆十二年)已有记载。“天下百薯,不如寸金薯”以“色味极珍品”(清.乾隆版县志语言)。相传道德仙在芹峰修练期间,在芹峰山下“道德仙水圳”附近种薯子(今称寸金薯淮山)为食。据传芹峰山下,有一位社人患隔食(今称食道癌)久治不愈,上山向道德仙求医,送薯子、红菇煮汤服后病愈,后人称“薯子”为“仙薯”。蓝田(今称洋田)、欧山(今称英山)历代民众筛选繁育种植,成为英山“寸金薯淮山”品种,其品质松香、口感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具有健脾养胃、滋肾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延年益寿之功效。 德化淮山现有栽培面积1万多亩,年产量1.3万吨以上,产品主要销往泉州、厦门、潮汕以及台湾、香港等市场,其产品疏松可口、“色味极珍品”(县志语言)的独特品质享誉闽南传统销区。

大田高山茶

大田茶叶生产历史悠久,400年前,已有茶树与茶贸易的文字记载,生产上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旺于2000年以后。现可查阅的最早县志为明朝万历辛亥三十九(1611)年版《大田县志》。该版卷之八记录有:“货之属:……茶、茶油……;木之属:松、柏、……茶……。”元朝,大田县广平人郭居敬著的《百香诗》之一《茶》,为大田最早的茶诗,距今至少有640年历史,说明大田人对茶道早已深悟怡然。 大田境内立体气候明显,垂直温差显著,常年云雾缭绕。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75座, 600米以上的茶园面积6.6万亩,其中90%以上茶园面积在海拔高度800米—1200米之间。大田高山茶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发展,面积、产量、品质等均得到同步的提升,在省内外茶叶消费者中获得较好的声誉,2010年大田县茶叶生产区域确认为“中国高山茶之乡”、“全国绿色食品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国家级茶叶标准化示范县”。2015年“大田高山茶”列入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 大田高山茶品质特征为:乌龙茶外形紧结重实;色泽乌绿油润;香气清高悠长,花香显;滋味浓厚甘爽;叶底肥厚软亮;具有显著的高山茶韵和持久耐泡的品质特征。红茶外形条索紧结;香气高锐;滋味甘甜鲜爽;汤色金黄明亮;叶底嫩艳匀红;具有高山红茶特有的品质。

三明翠碧一号烤烟

“翠碧一号”属于全国两大特色烤烟品种之一。烤后烟叶颜色多呈桔黄色,色泽饱满、组织细致、结构疏松、厚度适中、油分足、弹性强。烟叶具有比较典型的清香型风格特征,清雅飘逸,香气量足、丰满细腻绵长,烟味厚实饱满,吃味醇和、余味干净、生杂气较少,出丝率高、配伍性好、醇化时间段短。 三明市种烟历史悠久,始于明朝万历年间,迄今已有近四百年历史。近代以前,种植烟叶类型多为晒烟,以沙县夏茂晒烟最为有名,曾有“烟魁”的美誉。烤烟种植始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1988年烤烟种植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1991年后种植规模迅速扩大,跃居全省之首。“翠碧一号”是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1977年从“特字401”烟田变异株中选育而成的,1982年被正式定名为“翠碧一号”。1989年6月,该品种通过省级审评。1991年, 翠碧一号被全国烟草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为“推广良种”。 二十一世纪初,三明烟区着力培育特色烟区,大力加强 “良种、良法、良烤”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及推广,有效克服了推广初期单产低、病害重、烘烤难等生产瓶颈,同时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扶持,注重加强工商合作,有效推动了该品种的发展壮大。近几年,三明市“翠碧一号”种植规模稳定在80万担左右,已稳步进入国内众多重点工业企业和重点卷烟品牌(如:中华、苏烟、白沙、黄鹤楼、七匹狼等)的配方,并在这些骨干卷烟品牌的配方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金湖乌凤鸡

金湖乌凤鸡是我国稀有肉蛋兼用小型麻羽乌鸡地方品种,2009年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在泰宁县独特的生态环境下,经长达一千多年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结合传统饲养方式,形成了野性强、觅食力强、适应性广、耐粗饲、抗病力强,适合林间放牧饲养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麻羽、凤头、绿耳、桑葚冠、毛脚、乌皮、乌骨、乌肉的种质资源特征,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富含维生素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食品,有极高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金湖乌凤鸡在泰宁县有着悠久的饲养历史。泰宁县城历史上称为 “杉城”,《福建通志》(物产志)第29卷就记载泰宁“杉鸡雀头有黄毛冠多在杉木林中上下飞鸣”。据《泰宁县志》记载早在1045年前泰宁就已有广泛散养,距今有一千多年历史。泰宁籍医药学家邹铉在元成宗大德十一年(1307年)年著的《寿亲养老新书》中,有5处用乌鸡为原料的药方。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县志将乌鸡列为《物产篇》第10卷“禽之属”的首位。由于该鸡分布在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泰宁金湖区域,因此取名为“金湖乌凤鸡”。2012年8月金湖乌凤鸡获国家农产品地埋标识登记保护。2014年泰宁全县发展养殖专业户516户,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600余人。饲养金湖乌凤鸡55万羽,年创收1616万元,每个养殖户年纯收入增加1.5万元以上。当地政府将其当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振兴县域经济、致富一方人民的重大举措来抓。金湖乌凤鸡产业已成为泰宁县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经济。

朱口小籽花生

据《朱口镇志》记载,朱口小籽花生主要种植在朱口镇王坑、赤坑、寨色、石辋四个村,名闻邵武、太宁、将乐、建宁等县市,历史种植本地品种。本地花生品种含脂肪多、营养丰富、香酥味厚,特别是精制加工后的成品“朱口盐酥花生”历史悠久、驰名远近,邵武市面销售的花生如贴有“朱口盐酥花生”商标,则销售一空。著名作家冯敏飞所著《兵部尚书佚事》有述:“朱口是泰宁最大的镇,那些小山峦,都是红壤土,一雨成浆,一旱成石。就因为此吧,那种的花生特别结实,味道也别致。当地人加工又特别,先用盐水煮,煮了晒,晒了焙,又香又脆。那花生个儿小小,但非常饱满,跟别的花生明显区别,如同南方人与北方人的个儿。吃起来,更难忘”。 经过当地多年驯化栽培,因独有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如今已逐渐成为当地特色品种,因其壳薄、籽小、饱满、香脆而得名。朱口小籽花生果荚较普通花生略小。外壳薄,纹理较普通花生清晰,颜色更深,略显红色。经晾晒后,百荚重124.4g~128.6g,平均127.2g,百仁重50~51g,平均50.6g,籽粒较普通花生更为饱满、完整,口感更为香脆。朱口小籽花生营养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为20-25%,脂肪含量40-50%。花生仁中维生素C含量≥4.0mg/100g,钾含量≥600 mg/100g。

德化黄花菜

德化为闽中地势最高的县。气候为南亚热带与中亚热带气候过渡区,气候温暖,四季分明。这样特殊的环境造就了德化黄花菜的优秀品质,德化黄花菜干品色泽浅黄色,条身紧长均匀饱满,质地柔软且有弹性,具有淡淡的清香气味,味鲜质嫩。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物质。 据传德化黄花菜在唐代就开始种植,清朝乾隆十二年修编的德化县志记载(第133页):“萱一名鹿葱。草之可以忘忧者。《本草》谓‘花名宜男’”。在德化,古时候游子要远行时,会在种植萱草,希望母亲减轻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而母亲也会即将远行的子女准备蒸好晒干的萱草,既寄思念又可做路途上的干粮。孟郊在溧阳任江南溧阳慰时,与德化的诗友高谈阔论得知这风俗习惯,又食得这萱草,联想到自己,有感于母子情,作下《游子吟》:“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这就是如今德化黄花菜被誉为“母亲花”的来源。 近几年,德化黄花菜的种植及加工工艺得到不断的优化和改良,德化黄花菜成为德化县几大经济来源之一。2010年被农业部列入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全县共有黄花菜基地1.5万亩,年产鲜花6100多吨,干花产量680多吨,产品主要销往泉州市、厦门市以及台湾、香港等市场,其产品以脆而不酸的独特品质享誉闽南传统销区。

顺昌红肉脐橙

顺昌红肉脐橙果实圆球形,平均单果重150~200g,果皮橙黄色至橙红色,色不艳;皮薄,厚度约4mm左右,闭脐,少量开脐,油胞不细腻。果肉呈玫瑰红至红色,色泽均匀,无核,可溶性固形物达13%,肉质脆嫩,甜度高,汁多风味浓,且具有玫瑰香味,可食率达75.1%以上,适合用水果色拉或拼盘。在顺昌区域种植11月下旬~12月上旬成熟。 顺昌红肉脐橙是顺昌县经作站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从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引进接穗,高接于高阳乡紫竹村黄明灼果园温州蜜柑上进行观察,2000年试产,该品种由于肉瓤色泽和风味比较独特,深受消费者欢迎。2007年在参加顺昌县第三届柑桔优质果脐橙类评选中,宝山绿园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选送参赛产品,经过省、市柑桔专家对果品外形、内质、风味等指标进行认真评选获得“二等奖”;2007年以来被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列为专供产品。 顺昌红肉脐橙是一个新兴品种,全县境内均有种植,但主要分布在郑坊、双溪、元坑、洋口、建西等5个乡镇(街道)。全县红肉脐橙种植户按照《顺昌红肉脐橙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推广扩穴改土增施有机肥、疏花疏果限产保优、开心修剪、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生草栽培、病虫综防、完熟采收等八项技术措施。到目前为止,全县种植面积4975亩,产量2200吨。该产品主要销往福州、厦门、北京等地,市场前景好,利润高。

明溪淮山

淮山在明溪栽培历史悠久,明朝正德年间已有种植淮山的记载,“时称薯,又称雪薯、小薯”。民间相传:五代人氏—莘七娘,总兵夫人,又称惠利夫人,在其夫死后,承夫志率兵出征,凯旋归来;其精通医术;将鲜淮山在表面粗糙石块上,进行来回推磨,形成糊状物,配入红菇或香菇末,再添入肉末,加工出的“薯子羹”,解决了当地小孩缺乳和疾病困苦的难题,也为当地创造了一道名肴,流传至今。据此,明溪种植淮山的历史,可前推500年以上。明溪民国县志也有记载:“赣药商收购土产雪薯,去皮制成小条,焙而干之,为山药。产闽省者明曰建山,与淮山并重。销路颇广”。 明溪淮山历来以品质优、口感好而饮誉一方,薯块呈长棒形,多须根,表皮颜色黄褐色或深褐色,薯长70厘米左右,直径3.0-4.0厘米,皮薄,肉色雪白,肉质密实,细腻粘滑;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果胶质、皂甙等;经煮易酥不散,显糯香,味鲜爽。县境内年种植面积1.5万亩,产量超过3万吨,已成为该县主要大田经济作物和特色优势农产品之一。目前,全县已拥有淮山加工企业5家,主要开发淮山酒、饮料、面条、饼干、蛋圈和淮山净菜、速冻食品等系列加工产品。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该县创建了省级淮山农民创业示范基地,初步形成“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永安黄椒

永安黄椒是福建省永安地方特色农产品之一,栽培历史悠久,迄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在《永安县志》(万历本)卷四田赋志“物产”和《永安县志》(顺治本)卷四田赋志“物产(志)”、《永安县志.续志》(道光本)卷之九,“物产”中均有记载。特殊的地理环境培育了永安黄椒独特的品质,以其辣、香的独特品质和其它辣椒不同的风味,倍受各地消费者的青睐,堪称八闽一绝。 目前生产上栽培的永安黄椒 1号系从永安市地方特色辣椒品种永安黄椒中系统选育出的新品种,其外观色泽黄亮,辣味爽口剌激,清香浓郁,风味独特,具有“辣、香、脆、润”四大特点。黄椒果实中含有黄椒素,果皮保持黄色不变,果辣具香味,品质极优。2010年 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认定。永安黄椒 1号为尖椒类中晚熟种,以成熟果作为调味品食用。为了维护永安黄椒在国内外市场的良好信誉,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2009年永安黄椒获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登记和注册商标登记。多个合作社、企业生产销售该产品,其中永安市万丰蔬菜果业有限公司种植面积230亩,2013年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标志使用权,通过无公害认证,带动广大农户进行无公害种植技术生产,提高黄椒产品质量。

淮土茶油

淮土茶油是油茶生长在富含磷钾等微量元素的紫色土壤中,加上淮土光照充足,茶果干物质含量多,榨出的茶油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色泽金黄,品质优良,油色橙黄通透,香味浓 郁,不饱和脂肪酸含量、维生素、矿物质含量高,富含多种微量元素,是健康安全的绿色食用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