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市广信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石人乡全乡十个村,村村都有桥灯会组织,并选有龙头手,由长者牢头,以老带新,代代相传。每个村里的桥灯会,少则数十桥,多则数百桥。...

石人殿位于江西省上饶县石人乡石人村,始建于晋,扩建于唐,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御赐“鹰护殿额”,明嘉清21年(公元1542年)封李德胜为“西济宏道护国崇兴真君”增建道院,住殿修真道士日增,庙会活动已在当地具有很大影响。每年农历九月初一日,按惯例,当地百姓要举行传统的庙会活动,以求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串堂,是一种以民乐演奏为主,辅以唱腔的民间曲艺表演形式,发源于江西东北部的饶河流域和信河流域,流传于当今上饶市全境及省内的周边市、县,是赣东北地区所独有的一种曲艺形式。敲锣鼓,奏管弦,乐手兼演唱,一人串多角,唱戏文,不演戏,是串堂艺术的特点。1986年编印的《鄱阳戏曲志》引用了清道光版《鄱阳县志》的记载:“招集优伶至家表演曰堂会,串堂兼此二义,但坐唱而不表演耳”。...

清乾隆年间“花部乱弹”勃兴,许多外来声腔如:秦腔、石牌腔、梆子腔、宜黄腔、楚腔等进入江西赣东北地区相互交流,又与弋阳腔、昆曲、浙调、浦江调、上江调相融,于是形成了一个雅俗共赏诸腔并存的戏曲剧种—信河乱弹腔。...

翻九楼习俗大约在清末时期从福建地区流传至上饶县,是以福建临水夫人信仰(也称“夫人教”“奶娘教”)为核心的南方古代社会宗教与民俗传统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态。因翻九楼习俗表演时头扎红巾,在江西上饶县黄沙岭乡当地也称“红头教”。黄沙岭乡麻墩村人周宏生为第一代传人(也是三十三代),至今已传至第四代(三十六代)周庄武。广信翻九楼习俗多在当地庙会、祭祀、祈福、禳灾等各类活动中举行,最为隆重者为每岁春秋两季社日对社神的祭拜仪式,时间分别为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

上饶县剪纸的多层彩色立体剪纸是当今剪纸作品中的巅峰艺术,作品强调主题性创作和视觉语言,选用特种纸,融入严谨染色技术和粘帖技术,每道工序环环相扣、步步关键,大胆采用多层颜色叠加制作方法,使平面剪刻纸艺术产生三维立体效果,经过图片创意处理、分层、画、熏、刻、装裱等30多道工序才能完成。上饶县剪纸具有突出的个性特征、很高的美学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